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潮汕结婚喜宴,以及潮汕结婚礼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潮汕婚嫁习俗
潮汕人对于婚礼习俗是有一定讲究潮汕结婚喜宴的,旧时较注重“明媒正聘”。 其礼俗虽各地繁简有异,但较一致的提法和仪礼是:提亲、合婚、定亲、行聘、请期、迎亲,俗称“六礼”。也有将其概括成“四礼”:文定、请期、送聘、迎娶。 托媒提亲 合婚定亲
“提亲”、“合婚”、“定亲”,即“四礼”的“文定”。首先由媒人到男、女方家提亲。经女家同意后,再由媒人到女家问明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并写成庚帖送交男方,若男方家里三日内没有发生不吉利的事(俗称“三日顺”),男方便把自己的庚帖交与女方,双方即可占卜合婚(也称合时日)。“定亲”又称“订婚”、“行定”、“食定”,是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家下定亲事。礼物通常是一对金耳环或一只金戒指,还有饼食、糖果等,女方必有回礼。定亲时男方要到女家去“食定”,一般是食甜蛋或甜面(若是四个甜蛋,只能吃两个潮汕结婚喜宴;若是两个,只能吃一个,另一个要用箸一分为二)。男女双方都要给亲戚、朋友、四邻送饼食、甜面汤(记得以前是酒饼糖,合人食欢喜),报告亲事已定。
行聘择吉 操办嫁妆
“行聘”又称“送聘”,是比较隆重的礼节,婚书帖式、聘礼等都有严格规定。清以前及民国初,富家除送金银、彩缎外,还有猪羊、酒果;贫家除送鸡酒外,还送槟榔;大多数地方还要送猪肉,俗称“洗屎肉”,以示报答女方父母养育之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除送金银外,还送收音机(电视)、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现在多数是纳聘金。女方在收到男方的聘礼之后,具帖复聘,并回复一定的礼物,主要有:鸳鸯蕉(双孖的香蕉,喻夫妻亲密无间)、猪肝猪心(表示肝胆同心)、雌雄鸡各一只(象征鸳鸯比翼)等。女方在复聘时,还要考虑男方堂上的老人,若老妈(祖母)在堂,须加送“老妈糕”;祖父在堂,应加送“老公饼”。女家在送猪心给男家之前,须切出一片,配糖、葱煮熟后,与女同吃;男方家收到女方送来的猪心猪肝后,也要配糖、葱煮熟后与家人及亲友同吃,取义“男女同心”。
“请期”也称“择日”、“送日”、“提日”。行聘过后,男方即择定结婚吉日,包括裁剪结婚礼服、“挽面”和沐浴、确定迎娶的时间及时辰,并通知女方。此时,男女方的亲戚朋友都要送贺礼。送女方的贺礼称为“送花粉”。女方除准备好嫁妆外,还要准备出嫁时携带的特殊物品,主要有:一是“上轿鞋”5双,春夏秋冬各一双,另加水鞋一双,表示夫妻风雨同心,共同走好今后的道路;二是乌丝和白丝缚箸,喻婚后早得贵子,夫妻白头偕老;三是桔饼、龙眼干各一碗(俗称“公婆碗”),用于新婚时拜“花公妈”,并以此象征生活甜蜜,“桂子兰孙满堂前”;四是香粉及五色丝线。女方出嫁前,要用丝线“挽面”,意谓“去开额”(开窍、会持家),出嫁满月和四个月,也要“挽面”,俗称“挽脱产”。“挽面”用过的丝线要挂在石榴花上;五是红壳、酒饼、绿豆、早粟、芝麻等五色种子,寓意“五子登科”,财丁兴旺;六是“鸳鸯肚兜”(也称“荷包”、“腰袋”)一个,用于装五色种子和新剪的“鸳鸯草”(双株的厚香草)草头及一对“如意”,喻结发夫妻,成双成对,吉祥如意。七是手帕捻红糖,新娘出阁伊始要把包着红糖的手帕捻在手中,到夫家后,在盖井之前,要将红糖倒入井中,寄意新娘“合内合外合厝边”,“过门合人惜”;八是“花头”、扇子(谐音“送子”)等。富有人家旧时嫁女,除办嫁妆和上述特殊物品外,还陪嫁田地,甚至寿板(棺材);现在则陪嫁电器、摩托车或汽车等。
迎娶新娘 仪式隆重
最后一礼是“迎亲(迎娶)”,即男方到女方家迎娶新娘。迎亲的形式有两种:一是新郎上门迎接新娘;一是派“好命人”上门代接新娘,新郎在自家门口等亲,新娘由女方派伴娘陪伴。迎亲的程序繁多,仪式隆重,。新娘在娘家和到夫家后都要分别“食五碗头”,出门前还要给兄弟姐妹“分钱米”,吃“姐妹桌”。新娘上轿前,家人要端一盆清水,轻洒向花轿,有的则提一小桶清水,用红花(即石榴花)蘸清水喷洒花轿和花轿经过的一段路程。现在虽多用自行车、摩托车、小车迎娶,但仍有人保留此一习俗。花轿一般都要“彩青”。“彩青”主要是彩榕树(潮人称为“成树”)枝和青翠的竹枝,以示对“夫有成,妻有德”的祝福。婚娶之日,男方家出入的门都要贴上婚联,门楣正中要贴上一条写有“麒麟到此”的红纸条。新娘到男方家门口,新郎要“踢轿门”、“扎如意”,新娘要“跨火烟”。新郎新娘进入洞房要吃“合房圆”。吃“合房圆”时“青娘母”要“做四句”,新郎新娘各吃两粒甜圆后互换圆盏,再吃两粒圆,俗称交杯换盏。此时,“青娘母”又要“做四句”。“做四句”要贯穿于迎娶的全过程,从新娘出门上轿到进入洞房,“青娘母”都要“做四句”。“闹洞房”时“青娘母”要代新娘与客人对歌,若遇到一些淘气者作歪诗打趣时,“青娘母”要立即“做四句”回击,帮助新娘化解尴尬局面。迎娶之日,要设婚庆喜宴,宴请前来庆贺的亲朋好友。
除上述仪礼外,新娘在新婚的第三天要举行“开井”、“舂米头”、“搅泔”等仪式;满十二天或满四个月要行“归宁”礼——“返厝”。头、二“返厝”,新娘在娘家炊烟起时返回,“三返厝”方可在娘家过夜。有些地方在新婚后第一个元宵节,还要举行婚礼追忆仪式,新娘打扮如初,端坐厅堂或站于村头、井边,让亲朋、四邻再看“新娘”,好事者还可敲锣打鼓再闹一番“洞房”。此仪式现已基本废除。
新婚礼俗会因时因地而异,虽然移风易俗之后,已逐步朝向婚事新办,但一些有意义的礼俗仍保留下来。
潮汕婚宴红包什么时候给
1、婚礼前一天给
现在很多新人都会在婚礼前一天晚上举办一场单身派对以此来纪念自己最后一晚单身生活。派对上新人都会邀请自己最好的朋友、闺蜜参加,所以被邀请的朋友可以在当晚将自己的结婚随礼交给朋友。
2、婚礼当天给
新人长辈可以在婚礼当天给也可以在婚礼前一天给,长辈给新人的结婚礼金最好是当着众人的面给新人,表达了自己对新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希望新人在未来日子里能够相互照顾体谅和扶持。
路途遥远的朋友可以在结婚当天将结婚随礼交给新人。婚礼都会在迎宾区设有一个签到台,宾客可以将结婚随礼统一交到那里,并轮下自己的名字。
如果没有将礼金交到签到台的宾客,也可以私下找一个新人空闲的时间亲手将礼金交给新人,并说上一句结婚祝福语。
3、婚后补交或提前给
有些人会因为工作繁忙来不及参加新人的婚礼,那么如果想表达一份自己的心意可以在婚礼结束后补交一份礼金或者提前将礼金给新人,一般这样情况微信、支付宝转账较多。
送结婚份子钱的讲究:
1、送礼必须要有诚意的,可以给人带去欢乐,也表达了祝贺的目的,所以不能把送礼当成了一种负担,及炫耀富有的手段,甚至通过这个为了获取更多的回礼,就让婚礼份子钱变得庸俗了。
2、在送份子钱时必须是双数的,寓意的是好事成双,那么具体要多少,就看个人的决定了。
3、在中国送礼金最好装在红包里面,记住,红包一定要写上祝福的话和你的名字。
4、用红包装好礼金后,一定要封好口。
5、礼金金额一般要大于收礼者招待你的花销,切记亲友送礼金,不论多少,如果你送的礼金还不够新人招待你的费用,使受礼者亏本,就显得你很小家子气。
6、结婚送贺礼,不要送有谐意的礼物,比如钟,有送终的意思,还有剪刀,有一刀两断之嫌。
7、很多会用随份子钱的方式送礼,比如同事一起、同学一起等等。不过要记得的是,要将全部送礼的人名字列出,这样不会既得体了,又表达出了每个人的心意。
外甥结婚老舅做四句 潮汕婚宴桌上做四句
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结婚习俗,所以结婚的时候,有很多不一样的流程。在潮汕地区,外甥结婚的时候,老舅要送上祝福,一般是做四句。那外甥结婚老舅做四句怎么做呢?一起来看看潮汕婚宴桌上做四句的句子吧!
一、外甥结婚老舅做四句
1.贺词四句
新娘秀外又慧中,一对新人鼓琴瑟。玉洁冰清又端庄,亲戚朋友同声贺。
明年生个好宝宝,鸳鸯成双又成对。世代子孙永昌隆,家门昌盛享荣华。
2.拜堂四句
亲戚朋友共观礼,新郎新娘在大厅。新人双双来拜堂,列祖列宗心欢喜。
一拜天地再高堂,爱河永浴夫妇顺。一对新人效于飞,亲朋友戚齐声唱。
3.敬茶四句
新娘含笑捧茶杯,手捧茶盘金当当。丽质天生一佳丽,茶杯深深放中间。
新娘捧茶很大方,新娘眼睛圆溜溜。两姓结缘来合婚,樱桃小口含着笑。
4.点烛四句
一对喜烛点大厅,夫唱妇随百年乐。明年生个好宝宝,品学兼优功课好。
左边点烛满堂光,右边点烛生贵子。夫妻双双来拜堂,相敬如宾代代兴。
5.洞房四句
牵起被角福如锦,恭贺新郎得婵娟。凤凰匹配同相守,琴瑟和鸣得男孙。
今晚来到闹洞房,一心都来看新娘。新娘出来大家看,双生贵子福满堂。
二、潮汕婚宴桌上做四句
1.酒瓶放在桌中间,酒杯摆在桌四旁。姊妹一齐来上桌,亲像好花一棚香。
2.饭今添来白披披,不满不半齐碗边。兄弟一齐来坐桌,亲像好花开一枝。
3.四个碗仔摆桌中,十个碗脚绣花丛。兄弟姊妹来坐桌,好像好花满棚香。
4.十个碗头挟到透,兄弟一齐好家巢。十个碗头挟到透,五代相见游御街。
5.坐似虎狼走似彪,五湖四海任我游。恰似文王食仔肉,食着仔肉命必休。
6.伴娘诗句真正奇,这是水鸡食钓饵。水鸡一跳如彪走,五湖四海任奔驰。
7.福如东海四个字,看来没有多人知。贺喜夫妻成双对,寿比南山万万年。
8.甲字通头便是申,新科状元林大钦。如意小姐来匹配,春宵一刻值千金。
9.天赐良缘人人有,郎才女貌无卡轮。琴瑟和鸣早结珠,早生贵子荫丈夫。
10.新娘生靓看现现,夫妻一对好姻缘。食茶恭贺四句联,丁财福寿万万年。
总结:
以上内容就是潮汕结婚做四句的相关句子,希望能帮到大家。在做四句的时候,还可以根据新人的职业来改变四句内容,旨在祝福新人婚后生活幸福美满。
关于潮汕结婚喜宴和潮汕结婚礼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