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后买房(70后买房)

时间:2022-10-21 阅读:16 评论:0 作者:悠悠

今天给各位分享八零后买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70后买房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同是独生子女,凭什么80后买房难,90后房子多的住不了?

当80后还在顶着生活和工作的巨大压力,在还房贷的道路上奔波的时候,90后早就已经成为了房地产市场的主力军,登上了楼市的舞台。

1980 年出生的最早“80后”已踏着岁月的痕迹迈入30岁的门槛。三十而立,对曾经的“小皇帝”、“小公主”来说不再遥远;不再只是“向前看”的状态。曾经的憧憬,对未来的幻想,都在20岁跨入30岁的“质变”中渐渐清醒。

没赶上福利分房,却赶上房价高涨;没赶上创业潮,却赶上就业荒2010年,裹挟于时代变迁大潮中的“80后”正式步入“而立之年”,时代变迁带来的苦痛,也正向“80后”涌来。他们没有赶上福利分房,却赶上了房价高涨;他们没有赶上创业潮,却赶上了就业荒。背负着父母的热切期望,背负着沉重的就业压力,背负着高额的住房贷款,“80 后”堪称“负一代”。近段时间,房价迅速回升,房子又成了普通百姓的热门话题。近日,有网友发帖《房子让80后成为垮掉的一代。

越来越多的90后不愁没房住,他们大都从长辈那里“继承”了房产,这点对于本身就生活在城市里的90后来说更为明显。或许对于继承的房产不满意,但完全可以卖旧换新,几乎没有压力。目前,城镇化还在继续,依旧会有大量年轻人涌入城市,解决大城市里年轻人的住房问题更大希望寄托于租售并举。特别是今年,自持地块,长租公寓,信用租房,租赁试点等一系列热词涌入了楼市,这一切也正一步步地变为现实。

无论是继承,还是租房,又或者买房,与80后根深蒂固的买房观念不同,对于90后这一特殊群体来说,未来或许有了更多地住房选择。

房价压垮3代人的幸福,80后体会最大?

买房已经成为当下议论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房子就像是一座压在年轻人心头的一座五指山,无形中给人们带来很大的负担。我们做个对比吧,在美国不吃不喝5年可以买一套房,在日本不吃不喝10年买一套房,而在我国不吃不喝近20年才可以买一套房。人生有几个20年,差不多人生的1/4都在为了一个房子奋斗了。当然这只是假设,因为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收入,分文不少的存起来买房。

那么我就从现实情况来看,一般家庭,付首付后,选择的房贷基本都是20年还清。之前的积蓄用来付了首付,之后的首付用来还房贷。中间这么多年,我们连失业的资格都没有了,因为房贷还不上,房子一样会被收回。

网上曾有过一句话,如果未来房地产一直是我们经济发展的支柱的话,那么房产最终会毁掉3代人的幸福,这句话想必80后的体会最大。对于多数年轻人来说,仅靠自己的工资买房是不现实的。现在的年轻人能稳定月入5000的并不多,加上年轻人的开销比较大,凑够首付钱都是猴年马月的事了。多数人的首付都是父母提供的,父母攒了一辈子的钱,全部拿出来做首付。那往后的养老就没钱了,这样晚年生活也就没有保障,首先就毁掉了父母晚年生活的幸福感。

虽然首付钱有了,但是每月还要还房贷,巨大的经济压力,让我们的生活失去了乐趣。买了房以后,我们再也不敢出去应酬,再也不能随心所欲的逛街购物,直到房贷还完之前都要过着这种紧张生活,年轻人的幸福感也基本因为买房而暂时失去了。

年轻人本来就开支大,还完房贷,收入所剩无几,哪有多余的钱可以投资在孩子身上。对于孩子的童年来说,也没有多少幸福感了。买房虽说是为了给家人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但是承受的压力实在太大。有网友感叹:房贷20年都还不完。为了买房,毁掉了三代人的幸福,实在是得不偿失啊。什么时候房价能够真正地降下来,估计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了。房价一步步上涨到今天这个地步,真正的根源在哪里。小编认为,这部是整个房地产市场的趋势,不是一两个开放商能决定的。

现在在中国八零后九零后因为买房所承受的压力有多少?

你好,买房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都有很大压力,尤其是北上广深。 但选择合适的地方买房,也能成为年轻人挣钱的动力。

1、你买得起属于自己的房子吗

近日,网络热传「隐形贫困人口」一词,被指“扎心”。

朋友圈光鲜靓丽,口袋空空如也,这是你吗?想告别这一状况,光靠储蓄理财却远远不够。

什么是隐形贫困人口呢?按照网友们的解释,其实就是「自己没什么钱,但花钱却很大方」的人。

但是在大城市里生活、融入它的文化和社交圈子,就是处处需要花钱啊八零后买房!不谈大城市的物价水平有多高,不看新上映的漫威电影,也不办健身会所的年卡,也很难买的起房。

某市98%的人工资每个月5千块,房价多少钱算合理?答案八零后买房:在租收比。

人均可支配收入就是人均可以拿到手的收入八零后买房:即工资收入中扣除掉五险一金等等剩下的那部分。扣除它们后所剩下的钱是可以随意支配的。

可以看到在北上广深,租金收入比例都是非常高的。尤其是深圳,将近60%的收入需要用来交纳房租。

而大城市青年想要买房,刚需买房者的临界值,即:房租=月供。如果房租是1000多,收入5k八零后买房;很多刚需族就面临两项选择:

A:每月交房租1000块给房东,房子是别人的。

B:六个钱包或刷xy卡,凑个首付,每个月1000多月供,房子是自己的,可落户,子女有学位。

很明显神志正常的,尤其是要结婚成家的一定会选B。

但很遗憾,在一二线的城市,月供一千多是不存在的。

以长沙为例,长市区房价12000,郊区房价8500。除去公摊面积,随便买一套小三房都要100万。

100万除以0.45(可支配收入),大概要220个月,十七八年。22岁工作,搞定房子已经40岁了。还要养小孩,以及给自己养老,还有等等。

所以不管房价到没到顶,普通人都挺绝望的。

2、怎样告别「隐形贫困人口」

想住市区大房子,核心区120平的次新大房子,在上海,杭州,广州,基本要多拿出400万。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都是件只能「躺平」的事。

拿一线城市上海来说,2015年309万买入的一套两居室,2017年90平大概是650万,2020年底要1060万。

如果你的税后年薪低于136万,那么大概你永远也追不上这套两居室了。税后136万,税前要到220万人民币,折合34万美元。

34万美元年薪什么概念呢,英国首相的年薪是20万美元,日本首相的年薪是23万美元。美国总统年薪是40万美元,只有美国总统可以勉强一战。

如果你在互联网领域,所幸微软阿里腾讯还有其他的几家互联网公司,能给你做梦的机会,阿里P8就有和美国总统薪水一战的机会了。如果你在普华永道,你得做到合伙人才有这资格。

作为90后,你必须在毕业几年内就做到才能不被落的太远哦。作为日本/英国首相,如果你是个清官,又不会写书,还不愿意参加商业活动,更不愿意参与内幕交易,那你恐怕是跑不过上海两居室的。

回到这个问题,答案相信大家心里也清楚了。告别「隐形贫困人口」是一件困难的事,但并非不可能,像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大厂还有员工购房福利。

2020《5G应用及互联网新基建》的报告中指出,5G、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已经成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代表。同时也是腾讯、阿里、华为等互联网大厂争抢的IT技术人才,可以说正是当下的风口。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那些还没买房的八零后,现在过得怎么样?

有人这样形容八零后一生的际遇

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是不要钱的;

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是不要钱的;

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也是分配的;

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到一份饿不死人的工作;

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

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

当我们没有进入股市的时候,傻瓜都在赚钱;

当我们兴冲冲地闯进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成了傻瓜;

当我们不到结婚的年龄的时候,骑单车就能娶媳妇;

当我们到了结婚年龄的时候,没有洋房汽车娶不了媳妇;

当我们没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心的;

当我们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金的;

当我们没找工作的时候,小学生也能当领导的;

当我们找工作的时候,大学生也只能洗厕所的;

当我们没生娃的时候,别人是可以生一串的;

当我们要生娃的时候,谁都不许生多一个的。

所以,我们这一代到底招谁惹谁了?

听起来,八零后的生活还真不是一句‘心酸’就可以形容的。

没办法,生而为人,哪有容易二字。

八零后身处时代的洪流当中,特殊的时代就会造就他们特殊的人生际遇。

有房,怎么活?

很久之前,白岩松的一场关于80后的演讲刷爆了中青年人的朋友圈。

只因为他在演讲中提到了一个词:同情。

他的原话是:“因为80后的父母没有积累那么多的财富,导致80后既要有物质方面的追求,又要承担精神方面的追求,非常的拧巴和挣扎,我要对他们说一声辛苦了。”

这句话,大概是说出了中国千千万万八零后同胞们的心声吧。

如果我说,中国的房价就是社会为我们的幸福生活设下的最大阻碍的话,应该没有人会反对。

中国的高房价所带来的社会压力,是众所周知的。

对于八零后而言,他们成年的时候,也正是赶上国内房价疯涨、国民对住房需求极为迫切的时候。

成年之后的他们,就需要过早地承担起安家落户的重任。

他们需要在还没有经济实力、还没有社会资源、还没有担起责任的能力的时候去与房价做抗争。

除了家里有矿的那批人以外,很多八零后,都把自己的一生卖给了房子。

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我拼命存钱、透支未来三十年,不能病、不能累、不能死,只为换来一个水泥盒子。

买房,是当下八零后的宿命。

然而,即便如此,当他们真的买到了属于自己的那套房子以后,生活质量也并不会因此提高。

买房的首付之后,还有长达几十年的房贷。有一群人,正是被自己的房子压垮的。

八零后为什么一定要买房?因为他们已经人到中年,需要安家落户、需要抚育后代、需要稳定的生活,而这些的前提,就是房子。

他们半辈子都在为房子拼命,却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根据之前贝壳研究院数据公布,80后居住条件最差,人均居住面积仅有27平方米。

这当中,还有9成80后背着房贷,每个月的工资都要拿出4成来还款,只为供自己人生的首套房。

一套房,就是一辈子的奋斗目标。

为了一套房,他们已经掏空家庭和自己剩余的价值。

可以这样说,大部分八零后的后半生都是背着房贷在生活。

所以有人说当下的房产经济是病态的,我觉得并不夸张。

因为现在,80后正在被房贷压垮;未来,如果市场价值持续发酵,九零后也将会被房价压垮。

如果九零后的群体中真有20%的佛系青年,大约也是被房价所逼的吧。

或许现在,九零后也已经在负重前行了。

而八零后,正在面对他们的中年危机。

八零后可以随便骂,他们不会辞职的。因为这群人知道,如果他们丢了工作,就还不起房贷了。

除了房贷,他们肩负着育儿、赡养,全家生活开支的重任。

八零后,一双手撑起两代人,不敢病,不敢死,甚至不敢说自己撑不住。

人生在世,哪有容易二字。

无房,又怎么活

人到中年,身不由己。

中年人的三大宿命是:买房、养娃、养父母。

买完房的八零后,不仅被房贷压得直不起腰,还得背负着高昂的育儿费,还得担起年迈双亲的抚养责任。

有房的人,好歹还有一个容身之所。

而没买房的八零后,则需要面对另一种生活,另一种更加严峻的生活。

如果你没有房,意味着你在这座城市没有户口,意味着你的孩子无法在这座城市接受教育,同时意味着,你们一家人要时刻做好搬离出租屋的准备。

已成家的人没有房,一家人的生活都过出了朝不保夕的样子;没成家的没有房,就真的活出了‘天下之大,竟没有我容身之处’的凄凉。

对于八零后群体中的无房一族来说,社会对他们的恶意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

他们要面对四处搬迁的困境,要面对来自家庭伴侣相互影响的负能量,还要面对来自亲友那近似嘲讽的同情。

人为什么一定要买房?

从前张智霖说,“我为什么要买房,有那个钱,我可以租房三百年”,但现在,他还是买了。

买房的好处无非是为自己寻得一个安身之所。

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体会到四处游走,无拘无束的乐趣呢?

房子对于人来说,一开始只是个睡觉的工具。是从什么开始,它就变成了证明能力的必需品了?

房价疯长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社会需求的上涨。

如果我们不把它看的那么重要,或许,它也就当真没那么重要了。

如果你的经济能力能够买得起房、还得起房贷,那你可以给自己一个家。

但如果,你的经济能力并不足以支付一个水泥盒子的价钱,那么,你也可以试着享受自由。

八零后普遍奔四是岁月的驱使。但年纪的增长并不是遭受无理买房需求的原罪。

因为世人千万种,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绣。 有人沐浴阳光攀珠峰,还有人,只能尽力活着。

谨以此文,献给至今仍奋斗在买房一线的同胞们。

八零后白手起家,买房买车真的很难吗?

难,非常难。我和男朋友都是80后,现在经营着自己的饭店。饭店的资金是男朋友家里给的。即便这样,也算是自主创业了。很艰辛。挣钱很不容易。完全凭我们自己的能力买房买车这几年是很难实现的。俗话说的好: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不过难,我们也要努力啊。加油。

八零后买房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70后买房、八零后买房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链接: http://www.dnjbh.cn/goufang/69090.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