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品牌鄙视链(买车品牌鄙视链什么意思)

时间:2022-12-04 阅读:16 评论:0 作者:悠悠

今天给各位分享买车品牌鄙视链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买车品牌鄙视链什么意思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汽车界也会存在“鄙视链”吗?为什么老老实实开车,莫名其妙就被鄙视了?

这种现象肯定也是存在的,因为在汽车行业里面的竞争是非常大的,而且技术的普及也非常的快,汽车的造价各方面的竞争非常的激烈。

买车也有鄙视链,开国产车会被人看不起吗?

现在国产车做得越来越好,外观设计也能请国际大设计师,发动机也开始进行自主研发了,但在买车的时候还会存在一定的鄙视链,比如买合资车的看不上买国产车的。难道国产车真跟合资车还有很大的差距吗?

首先一个问题是大家可能不太关注的手感和脚感。目前大部分的国产车做得还不是很好。这里说的手感和脚感,指的是方向盘的转向手感和刹车油门等的脚感,这些都是属于操控的反馈。目前大部分国产和合资车手感脚感的这个差距就像之前安卓系统和苹果系统之间的差距一样。

所以买车品牌鄙视链我们看到设计变得越来越好,但在最关键的三大件上,跟合资车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发动机发出来的声音,给人的感觉很粗糙没有质感。像现在的很多国产车,都喜欢把自己的发动机盖得严严实实的,让人一看感觉很工整,而且能隔绝一些噪音。真正驾驶起来,不论从声浪还是调教上可能还是赶不上合资车。

还有一些人性化的细节上,国产车也是与合资车存在差距的。比如说很多国产车,内饰设计得很好看,用料也很足,但质感的营造上还是有所欠缺。

最后一点就是国内消费者的虚荣心,在买车的时候,如果别人问起买车品牌鄙视链你买的是什么车,如果说我买的是丰田本田,那么即使是几万块的车也会觉得自己脸上很有光,但如果你花20多万买台比亚迪唐,那么说出品牌也会让人感觉廉价,其实这就是品牌底蕴的差距。

所以国产跟合资还是要走很多路,不过我们现在也能看到国产车的努力,比如吉利通过收购也获得了很大的进步,给国产车一点时间,相信它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但如果说开着国产车会被人看不起,其实就有些言过其实,毕竟现在已经进入理性消费的时代,没有人会因为车子的好坏去评判一个人的好坏,有这种想法只不过是自己不够自信罢了。

Tier1提“芯”存在鄙视链?丨汽车产经

近日买车品牌鄙视链,有自主品牌高层向买车品牌鄙视链我们透露买车品牌鄙视链,合资品牌对芯片的分货比例很大程度影响买车品牌鄙视链了销量市占率。

“去年上半年车企的表现还是市场真实表现,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不正常了。”

言外之意是,Tier1供应商在分货时,过分偏袒合资品牌,如今的销量表现已经不能体现市场地位。

同样在3月中旬,另有车企人士向自媒体曝出,去年年底,博世等供应商被各合资品牌多次提出要求,加大对合资品牌的资源倾斜。

“你可以这么理解,之前可以看做是一碗水端平,但缺芯之后供货量紧张,合资品牌要的不再是一碗水端平,而是多吃多占。”信息来源人士这样解释。

对于这一传闻,博世中国官方回应表示:“我们的原则是公开、透明。都是博世客户,尽量一碗水端平”。

甲乙双方各执一词,自主品牌到底有没有被博世等供应商差别对待我们无从考证。但是,当前的汽车市场格局取决于博世这双“上帝之手”却是事实。

NO.1

[ “上帝之手”,是否公平? ]

据网络公开资料,2021年下半年汽车产业缺芯主要受东南亚疫情加剧的影响。因东南亚地区占全球27%的半导体封测产业份额,这直接导致了博世的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IPB(驻车制动器)、VCU(整车控制单元)等产品的供货困难。

由于车企反映博世等供应商的分货不均是从去年年中的节点开始,所以我们尝试把去年几大自主品牌与几个合资品牌的份额变化做了对比。(由于日系品牌基本是单独的供给体系,所以本表格不含日系品牌。)

如上图所示,长安除了今年1月份,去年下半年开始便一直处于6.7%的基准线以下。长城除了12月,也基本处于5.1%的基准线以下。

也就是说,如果说2021年1-6月的销量属正常表现,那么这二者在7月之后就基本没踩上正常的节奏。与之形成比较的是,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在去年下半年反倒有环比上涨的趋势。

而长安与长城的市场份额,直到今年2月也没有出现好转。对于销量下滑,长安称原因为“缺芯”,长城则表示“缺少博世的ESP”。从终端来看,有渠道端统计人士表示,长安汽车的日均进店量与去年相差不大,可见其销量下滑核心确是芯片供给。

一份疑似“长安汽车各部门呈报件” 反映物资短缺

长安品牌公关部网络互动处高级经理张志鸿向汽车产经表示,“缺芯是长安目前的头等大事,由于缺芯,预计3月份销量下滑50%。”

有熟知各车企缺芯情况的业内人士指出,分货速度能反映博世的芯片供应确实存在“鄙视链”——

其中,豪华品牌BBA属“上座”,紧随其后的是大众、美系车、欧系,之后是上海地产车,其他自主品牌垫底。

汽车产经分析,假设情况属实,那么位于上海的车企之所以受到博世优待,跟博世(中国)总部同样地处上海应该不无关系。这可能也是导致一汽大众的份额下降幅度远大于上汽大众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博世之所以有强大的话语权,跟当前芯片的获取链路有很大关系。

在中国市场上,汽车企业获得一颗芯片需经历多个环节:晶圆、封测、芯片制造商、在华一级代理、车企Tier1供应商,最后才是车企。也就是说,车企大部分情况下是看不到芯片本身的,以博世为首的负责交付模块的Tier1供应商是绕不开的一道关。

博世货源如此抢手的原因还在于其不可替代。博世大约占据了中国汽车ESP 系统70%的市场份额,其他头部几家分别是大陆集团、万都等。本土供应商去年收到了一些新订单,但是,“本土供应商能拿到的芯和博世这样的企业还是比不了的”。

NO.2

[ 博世:分货有第三方监管 ]

去年7月,博世官方曾透露,只能满足约两成的客户订单,8月订单满足率稍微提高,但仍不足50%。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玉东近日表示,芯片情况没有好转,今年2月及3月缺口依然很大。

在诸多车企都已经无米下锅的情况下,Tier1供应商偏袒合资品牌的可能性有多大?

汽车分析师张翔认为,“博世对利润的厚薄应该是有考量的。合资品牌采购的产品配置平均水平比国内车企要高,采购价格高了,对于博世来说利润也就高。”

但也有很多人认为,在当前国际政治局势已经近乎唤醒“民族主义”洪荒巨兽的当口,博世不可能冒着巨大风险、区别对待自主品牌。

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去年曾对外表示,2021年博世制定了非常规范的芯片“分配”原则。

“分货我们有一个比较公平的机制,根据客户原订单的需求来大致公平地进行分布,不管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在我们这里输入了多少(订单量),我们按照公平的比例来配置,尽量保证大家能够差不多。”

近日在介绍采访时,博世内部人士也再次强调,博世的全球分货请了第三方审计公司协助。

业内有声音认为,考虑到长远利益,博世没有必要因短期的利润而押上几十年在中国的道德声誉。

2020年,中国已经第一次超越德国,成为了博世汽车部门的第一大客户。中国汽车市场对于博世的重要性也必将会越来越大。

2021年的最后一天,陈玉东在朋友圈发表年度照片,自己和长城、吉利的领导坐在办公室门口等芯,也可见博世对自主品牌的重视。

此外,不能忽视的是,在特斯拉等新造车企试图对传统车企巨头实现超车的同时,汽车供应链端,也有不少跨界选手试图打破博世、电装等燃油车国际寡头的垄断局面。比如国内的华为,富士康,甚至美的、海信等。华为还曾在多个场合表示,要做“新汽车时代,中国的博世”。

未来几年,想必“华为们”和“博世们”会有场恶战。

到那时,博世需要的是一众自主品牌的支持,而不是打压。因此,博世偏私合资品牌,至少在现阶段缺少足够的理由操作。

NO.3[ 特斯拉与比亚迪,试图自给自足 ]

在诸多品牌均受到Tier1供应商深刻影响之时,有两个车企却似乎游离在“上帝之手”之外。

一个是比亚迪。在第一阵营的自主品牌中,仅有比亚迪的市场份额不降反增。

不过,去年也有合资品牌供应商向媒体透露,比亚迪的采购人员在委托他们寻找部分芯片。但整体来看,比亚迪受“缺芯”影响很小。a class=

MPV“鄙视链”

很久以前,就听说过玩越野车的圈子中有一条人尽皆知的鄙视链。

怀揣着好奇心找到了某位大神级网友制作的“鄙视链明细表”,仔细研读了一番,发现表格中的内容不仅诙谐幽默,而且更让你无法反驳。虽然我根本不是那个圈子里的人,但凭借多年东奔西走到处试驾的经验判断,人家总结的东西,还真是“一点都对”。

明摆着,越野车主的社交圈简单而又纯洁。美系车粗犷豪迈而又历史悠久,他们更愿意和路虎卫士这样的小众英伦贵族结成一党,自称优雅与高贵的越野绅士。钟爱于日系车的普拉多、途乐玩家自成一派,他们总是习惯和那些开欧美汽车的玩家水火不容,并且善于用保值率低、故障率高等一针见血的理由向对方发起进攻。

两方交战,势如水火,可是总体上,各自阵营中还是一片和谐。牧马人车主会敬路虎卫士玩家为上宾,陆巡车主也会待普拉多玩家为亲兄弟,即便车子价格差距好几十万,也阻挡不了他们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毕竟老话说得好,英雄不问出处,玩车不看岁数。

原以为越野车玩家是汽车圈最有意思的一群人,直到这一周,别克GL8?Avenir,大众Viloran两款MPV同时现身江湖,才知道MPV的鄙视链远比越野车有意思得多,这是一条毫无友爱的鄙视链。

MPV圈子中,买车的用户基本不看品牌,不看国别,他们交友的唯一准则就是看你开的究竟是什么车。如果我们两台车一模一样,那从此以后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不分你我。如果我们开的车不一样,难免刀兵相见炮火连天。在MPV车主心中,只有自己的车才能算是完美无瑕,其他人要么就是不懂车,要么就是傻大款。

帝王级:GMC SAVANA

为了能让大家对MPV鄙视链具备透彻的理解,我们暂且把主流的MPV按照等级划分成几个类型。其中,我们将地位最无可撼动的“帝王级MPV称号”颁发给了GMC SAVANA,一款连销售渠道都很难找到的车型。

GMC SAVANA拥有一个非常夸张的售价,顶配车型的官方指导价格达到了218万元,比我们熟知的保时捷911基础版、日产GTR都要贵。

当然,这也许还并不是GMC SAVANA最终的成交价格,如果再加上一些选配或者定制化功能,凭借GMC高端定制的溢价能力,加价个6位数根本不成问题。不要说平民百姓,具备一些实力的小型企业老板,都未必能够承担得起。

评判一辆车是不是豪车,主要看气质这一块是不是拿捏得死死的。对于GMC SAVANA来说,你很难找出和它气质相同的第二款MPV来。不怒自威的车身尺寸,银光闪闪的镀铬大轮圈,四面八方密不透风的隐私玻璃,怎么看都是雍容华贵,气质不凡。

且不论开着它上路回头率是多少,即便是公交车看见他,估计都得退避三舍。毕竟你不知道从这台车上走下来的,究竟是几线娱乐明星,保膘雇了多少。

都说MPV的价值往往体现在第二排,GMC SAVANA正是这个观点的有力证明。从网上零星拼凑的几张图片来看,也许只有阿联酋航空的特等舱能够与之媲美。

座椅调节、加长腿托,可调节腰托都是不值一提的小玩意儿。只需要几步操作,这个六平米见方的灵活空间就能在一分钟之内变成临时会议室、移动办公桌,甚至是高档民宿的单人间。除了不带卫生间和灶台之外,这完全就是一辆定制级的高端商务房车。

有钱人消费,往往希望透露出一种漫无目的的豪气。简而言之,就是这玩意儿虽然没用,但是我有。这么看来,GMC SAVANA简直是太合心意了。

6.0L V8发动机可以爆发出328千瓦的最大马力,动力水平妥妥碾压那些平庸的性能车。当然我敢保证,99.9%的GMC驾驶员都不会把这台车开得很快很飘。毕竟,应聘成为一名一线明星的专属司机,可能比天上掉馅饼的概率还要小很多。

首富级:雷克萨斯LM/丰田埃尔法/威尔法

电影《大碗》中有一个经典回目,“周围的邻居不是开宝马就是开奔驰,你要是开一日本车,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

时代变了,开日本车的朋友同样可以很嚣张,甚至能让奔驰宝马车主无地自容。他们,就是传说中的首富,现实中的雷克萨斯LM车主。

雷克萨斯LM、丰田埃尔法、丰田威尔法的车主可以看做一个志趣相投的大群体,他们最热衷的不是车辆配置有多丰富,乘坐感受多么惬意,而是加价多少钱。

很久以前,丰田埃尔法加价30万提车的消息曾经霸榜“汽车界最无厘头新闻”很长时间,甚至丰田章男来到中国,亲口承认加价并非丰田行为而是经销商行为之后,加价工程仍然在继续,颇有些“地球不爆炸,还是得加价”的宁死不屈精神。直到雷克萨斯LM正是上市,埃尔法的加价光环才明显暗淡了许多。因为这台楚楚可怜的丰田车知道,是时候该让位了。

雷克萨斯LM究竟要加价多少钱,至今没有明确结论,只剩下网络段子手编了个“加价80万”的笑话流传至今,难辨真假。也许,现实正如心灵鸡汤中所说,很多难以启齿的真相,都是通过开玩笑的口吻说出来的。

按理说,加价才能购买的车型都是“车中翘楚”,理应成为一家人才对,可是就这三款全部出自丰田家族的姊妹车而言,也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划分。

品牌价值更高的雷克萨斯LM居首,拥有它的人,基本都是去哪都有助理,开车全靠司机的顶级富豪。除了LM,他们的车库里多半还会停着几辆宾利、劳斯莱斯用于观赏。

老牌加价王丰田埃尔法位列次席,这类车主不一定会雇佣好几位助理,但专职司机一定是标配。有时候,某些壕无人性的家庭会一口气购买两台埃尔法,一台用于老板的日常出行和商务接待,一台车归属老板娘,变成全职妈妈的专用带娃车。

相对来说,丰田威尔法可能是三款车中最不起眼的奢侈品。倒不是说威尔法的综合实力比其他两台车逊色,只是这个车头的LOGO实在太没有辨识度,以至于让大部分不认识这台车的人还以为它只是国内某厂高端山寨的丰田埃尔法。

开它出去商务洽谈,估计只有港台过来的合作伙伴能认清你开的是什么车。因此在大陆市场,威尔法的加价幅度最低。可是一般的有钱人,仍然会望尘莫及。

地主级:奔驰V级/大众迈特威

不论你买200万的GMC,还是退而求其次爱上丰田家族三兄弟,都意味着你并不是重视这两MPV具备什么功能,值不值这个价钱。买车的意义,很有可能就是要获得一张上流社会的入场券。就像是高级场所常常悬挂着“不着正装者谢绝入内”,这几款车型,就是你不可或缺的那一套高档西装。

价格再低一等 车型,意义就不同了。没有加价光环的它们并不能充当成功者的标志,拥有它们的人,也多少会将功能、配置考虑在内,进入真刀真枪比拼实力的范围。当然,这个褪去神仙光环后的领域中也存在佼佼者,比如奔驰V级和大众迈特威。

请注意,如果在其他领域,奔驰的品牌价值明显和大众不在一个等级,也很难产生什么直接竞争关系。但MPV毕竟是MPV,这个圈子最大的特点就是豪不讲理,再高贵的奔驰,也不得不提防会编故事的大众。

大众迈特威有一个众人皆知的感人故事,他们把这一代迈特威车型称作T6,而大众历史上的T1,则是完美借鉴于第一代甲壳虫的多功能露营车。

在欧洲的不少电影和纪录片当中,大眼睛且长相呆萌的大众T1是毫无争议的高人气车型,即便如今的T6和当初的T1并没有什么技术共享和显而易见的传承关系,但这并不妨碍一个美丽的神话诞生。如今仍在保持进口身份的迈特威,已经成为和甲壳虫价值相同的时尚潮品,拥有它,就相当于成为了历史悠久的欧洲旅行文化传承者。

奔驰V级的命运则截然相反。没有悠久的车系历史,没有过早成为MPV界的网红商品让奔驰失去了天时与人和,怎奈,地球上所有人又都知道奔驰也是一家著名的商用车制造商。

一想起奔驰MPV,脑海中就能浮现出几个欧洲小伙子开着盲窗版奔驰柴油车拉猪肉的身影,场面实在不算高级。即便如今满身豪气的奔驰V级和那些货车没什么血缘关系,也会让见过大场面的老板们无所适从,溢价能力自然不如其他高端MPV。

当然,奔驰V级和大众迈特威虽然身世各不相同,至少也算是MPV中的豪门出品。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终究还是会和这些车有缘无分。

拆迁户级:丰田塞纳/克莱斯勒大捷龙/GL8 Avenir

50万元不是一笔小数目,冷不丁用这么一笔巨款购买一辆车,工薪阶层多半会舍不得,有钱的大老板们又会对此不屑。因此,50万级的MPV用户往往存在一些相同的特征,例如没有商务需求的中产阶级,或者是经历过一夜暴富的拆迁户们。

50万级的MPV产品本身并没有什么溢价能力。开着这种车上路,有些规模的五星级酒店或许会把你当成临时接待贵宾的代步车,或者干脆认为你是某滴的专职快车司机。世人的偏见中,这些车型的拥有者,大致不会是穿西装打领带的优秀商务人士,更像是阔绰家庭中的专用“保姆车”。

这种偏见也许还真能让你无法反驳,从进口的丰田塞纳到克莱斯勒大捷龙,以及那款快被人淡忘的日产贵士,无一不带有强烈的美国乡村风格,几乎每一台车,都曾经作为电影或电视剧中的主教座驾,展现过奶爸奶妈的柔情与和蔼。

50万买这样一台车,一来可以明确得到一个宽敞舒适的大空间,二来,电影明星车的光环,更不会在亲朋好友面前丢了面子。不管怎么说,你买到的车可是货真价实的范·迪塞尔同款座驾。

唯一走上不同路线的四座版GL8 Avenir或许还有所区别,后排安置的两个气势恢宏的真皮独立座椅除了奢华之外,也在淡淡流露出严肃认真的商务气息。

只是,不论这台四座车的配置多么丰富,功能多么高档,实用性多么无可指摘,都掩盖不了气场上远逊于埃尔法的事实。买GL8 Avenir的或许并不是奶爸,但一定雇不起保膘,更或许,会被开塞纳或者大捷龙的正宗奶爸们无情嘲笑。

白领级:大众Viloran/本田奥德赛/别克GL8

塞纳车主也许会对GL8 Avenir车主冷嘲热讽,但也许会秉承着“同样是奶爸,相煎何太急”的仁慈,对奥德赛或者大众Viloran用户网开一面。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人虽然没钱,但是也不爱装X,属于典型的“人畜无害”社交群体。

然而,被高级玩家宽宏大量饶恕的30万级MPV用户,内部的火药味却一直不能消散。我们不止一次看到,GL8党和奥德赛拥趸吵闹得不可开交的壮观场景,他们每一方都会坚定地认为自己拥护的车型才是史上最完美的MPV解决方案,直到大众Viloran的出现。

人们都说,大众Viloran是家用MPV领域当之无愧的搅局者。它有着最新的设计语言,大众成熟的核心动力基础,以及根据市场调查结果最新匹配的功能与座椅布局,再加上大众向来高涨的品牌影响力,足以扭转乾坤。可这句话,偏偏就不能得到GL8和奥德赛车主的认同。

某些汽车论坛上,看坏Viloran的很多网友都是GL8或者奥德赛车主,他们打着捍卫传统的旗号,疯狂揭露大众倒行逆施,不尊重MPV精髓的罪责,在新的宿敌面前展现出了空前的团结。这一幕,仿佛像是皇马和巴萨球员和谐地站在一起,枪口却一致对外。

不过我相信,“欢乐二打一”的局面一定是在永远追求新的平衡。有朝一日第四位竞争对手横空问世时,现有的竞争格局又会呈现新一轮的剑拔弩张。总之,在真正的家用MPV领域,“谁也不服谁”才是唯一不变的主题。

至高无上级:五菱宏光PLUS

SAVANA威震八面,LM仪态万方,若论江湖盟主,必然五菱宏光。

即便在200万元的豪门新贵面前,五菱宏光依然能够保持强大的气场,因为它是宇宙神车,是世界MPV领域的第一神话。

你也许不知道,全国有多少家庭,多少个兢兢业业的创业者,在五菱宏光的辅助下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商业大亨;你不知道,一个披星戴月的小生意人,依靠五菱宏光的任劳任怨在新发地周围买了几套房;你或许更不了解,和你一起爬上好汉坡顶点的,究竟是那一年的五菱车款。这世界上,只有五菱宏光不想做的,没有它做不到的。

买了五菱宏光,你绝对不会在意它内饰用了多少皮革多少塑料,后排座椅带不带腿托,隔音效果能不能达到五星酒店级,只需要一个朴实无华的手动挡拨杆,一个转起来似乎没有尽头的塑料方向盘,天下的公路,都是你实现自我价值的港湾。

三吨重的SAVANA如何,加价80万的雷克萨斯又如何,在五菱宏光的后视镜中,没有哪一束灯光能停留超过10秒,这就是五菱宏光的气魄。

鉴于此,我们推翻了此前所有大神级网友梳理的MPV鄙视链,建立了全新版本,现展示如下,且不接受任何反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DS品牌是豪华品牌吗,在欧洲和BBA算同一档次的车吗?

DS来自于法国PSA集团,也就是标致雪铁龙,年龄稍长一点买车品牌鄙视链的可能知道神龙富康,他们是一家人。

DS在法语里面是“女神”的意思,在国内很多拼音学的好人也叫他“屌丝”车,其实他的出身并不“屌丝”,是属于法国乃至欧洲的豪华品牌。

在PSA里面,DS的地位就类似于雷克萨斯之于丰田,讴歌之于本田,属于同公司旗下的高端品牌。

在欧洲市场,DS的品牌地位也不亚于BBA,只是在中国卖的不好,卖的不好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买车品牌鄙视链:一是自身品牌宣传不够,DS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短,而BBA在国内深耕多年,很早之前就是富有、身份的象征,很多企业、政府机构的公务车都是BBA,所以BBA的群众基础要扎实的多;二是动力,被国人吐槽的最多的就是万年不变的1.6t,虽然1.6t的发动机参数很抢眼,但在很多国人眼里,买车品牌鄙视链你再怎么牛逼你总归还是个1.6t;三是定价,其实DS价格相对于标致和雪铁龙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之前标致和雪铁龙的卖车策略确实很Low,先定个高价,然后等个一年多,销量不咋地了就开始降价,16万多的指导价降到12万多都能买得到,这让喜欢法系车的车迷也不敢去买,所以新车保值率很差。

我个人是比较喜欢法国车的,我买的就是标致,我也看过DS6,DS7,也关注过即将上线的DS9,用料、做工确实没得说,从DS7开始,我非常喜欢该车的设计,特别是点火即翻转的钻石大灯,车内的钻石切割风格都很不错,而且我认为1.6t的动力完全够用,不够就上高功率版本,又不是买来飙车的。

法国总统马克龙上任的时候就是坐的DS7,总统的座驾肯定是不会Low的。

首先硬要说DS是个高端豪华品牌也不为过,原先隶属于法国的雪铁龙 汽车 公司旗下。后来羽翼渐丰之后,就单独独立成了一个品牌。在欧洲它或许可以与BBA掰掰手腕,然而在国内市场它的销量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2010年DS迎来华丽转生的时候在欧洲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年销量达到12万台。月均1万的成绩放在国内也不能算做太差。然而PSA错就错在没有从最开始就把它当做独立品牌来对待。 (更多 汽车 资讯,请关注“鲸车评”微信公众号及同名微博)

看看日产的英菲尼迪、本田的讴歌及丰田的雷克萨斯,在北美可是风光无限,在华也在稳步发展,可是DS就还是犹如扶不起的阿斗。

经常被选为法国总统座驾的DS难道就真的不能和BBA相比吗?当然要说超越肯定太过,但抗衡还是可以的。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它的2018款DS5表现如何吧。

作为法国品牌,对外观设计肯定非常重视。2018款DS5依旧沿袭了家族式前脸设计,但充分融合了跨界车的风格。新款DS5还在左右后视镜下方添加了“Prestige”的专属徽章,整体氛围更加独特现代。

而内饰做工也非常讲究。航空舱布局十分具有 科技 感,中控造型更加明朗。此外车内随处可见质感优秀的金属铝及NAPPA真皮材料,如此用心怎能不豪华。动力分别选用1.6T和1.8T发动机,与之匹配6速AT。无论形象还是做工还是能和BBA竞争的。

不过,4530x1871x1520mm的车身尺寸确实小了一点。这对于国内对空间比较重视的购车观念来说确实不太友好。与价格想当的宝马3系相比也小上那么一圈,而且人家用的都是8速AT。所以说竞争归竞争,差距还是有的。

首先说一下个人的观点,DS确实是豪华品牌,就像林肯之于福特,雷克萨斯之于丰田,魏派之于长城,DS本身就是雪铁龙的高端品牌!!高端可以等同于豪华~~

DS,法国 汽车 工业顶级设计豪华品牌,同时也是法国总统的座驾首选,法文全称为Déesse,即法语:女神。和其它 汽车 品牌一样,高端豪华品牌都是脱胎于母品牌的,不过所不同的是,DS上市即巅峰,在1955年的巴黎车展上,DS19横空出世,凭借前卫的设计,当天就斩获了一万多个订单(据查是12000单,整个车展收获了80000多订单),可谓是“当红炸子鸡”,这是第一个不同。并且后来因为保护戴高乐总统有功,于是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法国总统的不二之选~~

第二个不同,就是DS最开始并不是雪铁龙旗下的一个独立品牌,而且作为一个独立的车系,有点像丰田皇冠。

就拿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款车型DS5来说,为了证明自己跟雪铁龙的关系,居然把雪铁龙最有辨识度的双人标中网加在了前脸上,这显然是一步臭棋,消费者有谁会傻到多花四五万买一台雪铁龙,同样配置价格更低的C5它不香么?或者说多花四五万买台宝马3系岂不更有面子?

也许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DS5换代的时候,把雪铁龙的双人标识给减掉了,可是因为第一印象没有展现好,所以换脸后的DS5销量并没有质的飞跃……

第三个不同,就是相比BBA,DS并不是一直都存在的,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因为经济大萧条,导致雪铁龙破产,被迫卖身标致家族,而DS也在1975年停产,在过了三十多年后,也就是在2011年“复工复产”,有点像现在的宝沃,只不过DS复产之后依旧属于雪铁龙的高端豪华品牌,而宝沃却远嫁我们中国,在短暂辉煌之后迅速没落~~

在我们中国市场,现在的DS已经和长安 汽车 正式分道扬镳,DS也迈入了2.0时代,以后的销量主要就靠DS3、DS7和DS9了~~

如果单论销量来说的话,在国内市场,DS可能连三线豪华品牌都称不上,在欧洲市场上,虽然销量要比中国市场好很多,只不过要跟BBA硬碰硬,还需要时间的历练和品牌的积淀~~

在欧洲大本营,DS也只能算得上是二线豪华品牌,跟雷克萨斯差不太多,不过DS的设计理念和设计能力,无与伦比~~

不要随随便便就把自己标榜豪华好不好?要是这样,自主品牌领域帝豪、长城WEY、领克也都纷纷自立门户成为独立的豪华品牌啦?那不是介大普奔啦?

1983年,丰田启动了一项Project Circle F计划,F 代表Flagship,寓意旗舰,这就是雷克萨斯诞生雏形。车型开发的初期只有一个硬性指标买车品牌鄙视链:超越现时所有豪华轿车(也就是奔着奔驰S级和宝马7系去的)。时历6年,雷克萨斯LS亮相,推出当年LS和ES两个车型累计销售了16302辆。在一个从未企及的高度和未知领域能获得如此大的成功,除了野心、更大的是决心,3900名工程师、技师、450辆原型车、测试总里程超过430万公里(包括在澳大利亚内陆的高温测试,在北极圈的低温测试)、50辆全尺寸的油泥模型,这些实打实的付出才成就了雷克萨斯的今天。研发的背后消费者是不知道的,能获得市场的成功是全面超越当时的旗舰表现,更低的风阻系数、更低的油耗、更强劲的动力……从LS开始,豪华轿车领域多了个评价指标:静谧性(这才是真正意义的重新定义豪华车)。同年,LS在《cardrive》杂志豪华车横评中击败所有对手,成为最佳旗舰豪华型轿车。

想要跻身豪华品牌,不是靠广告也不是靠疗效,重点是你要拥有一辆象征品牌最高 科技 力、最强产品力的,能与奔驰S级、宝马7系、奥迪A8相抗衡并且完整的D级车系,这个车系将是企业的主干车型,而不是以进口名号、堆砌在A级车底盘上的豪华用料就想自称豪华品牌的。雪铁龙诞生至今已逾百年,DS品牌的前身要追溯到1955年巴黎车展上的雪铁龙DS19, 历史 上它就是雪铁龙众多车系中的一员,1975年销量的不济让雪铁龙将DS车系正式停产,总销量1453746台。直到2007年,DS的复兴源自一张DS5的设计草图……

雪铁龙DS19车型。

除了车型的要求,豪华品牌还具有品牌溢价能力和身份的象征,然而在欧洲市场,DS车型的售价依然不及ABB三家的竞品,而且比雪铁龙对应车型也高不了多少,更别说带来一定的 社会 地位象征。它的诞生注定小众,豪华品牌肯定算不上了,雪铁龙的豪华车型还准确些。(亚夫)

DS是否属于豪华品牌阵营呢,如果是从产品以及品牌的定位上来看,DS确实是豪华品牌中的一员,不过消费者对此貌似并不买账。

对于DS的豪华车定位,国内市场是肯定不接受的,这也是所有法系车在国内市场的一个通病。至于您说的欧洲市场,哪怕是在其诞生地法国,对于这个品牌有所了解的人也是微乎其微,对那边的人直接说DS这个品牌,他们可能也会费解,毕竟这个品牌只是雪铁龙的高端品牌,而法国人对于它的第一印象也仅限于此,在本地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整个欧洲市场了,至于说与德系豪华三强对比,讲真,丝毫没有可比性,毕竟都没在一个水平线上。

BBA在国内市场那是绝对在一线阵营,就是放到全球市场其一线豪华品牌的地位依然不会被动摇,毕竟多年的根基带来的品牌效应不是随便一个品牌就能将它比下去的。至于说DS这种品牌,在中国这么一个全球第一购买力的国家都没能将它捧起来,所以只能为他感到悲哀了。在国内市场,连捷豹路虎、凯迪拉克、雷克萨斯、英菲尼迪等这样的豪华品牌也只能屈居二线,因此一个三线豪华的帽子扣在DS的头上貌似也不为过。

DS的产品在市场并不是没有竞争力,但是叫好不叫座的现况确实在不容易被打破,不过这也确实是法系车的一种现况,未来法系豪华的出路究竟在哪,这实在是让人好奇。

DS品牌不属于豪华品牌·法国 汽车 鲜有「豪车」

相信法系 汽车 粉丝肯定会给出确定的答案,但是客观评价其产品定位肯定不够高的。定位充其量属于丰田的凌志、本田的讴歌或者日产的英菲尼迪,这些品牌在欧洲市场的定位是偏低的,所以DS也只是这一标准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因为DS系列的价格并不高,以DS5为例的起售价仅仅2万多欧元,优惠后折算人民币只是17万左右的实际起售价。这种价位的 汽车 在国内市场充其量只是迈腾帕萨特的水平,与MINI、甲壳虫、菲亚特500等个性小车倒是属于类似的定位,算什么豪车呢?

DS量产 汽车 的大多为雪铁龙 汽车 的同平台产物,其实把DS定义为换壳雪铁龙也是不为过的。「长安标致雪铁龙·DS」合资公司已经分家,停产的车型本篇不讨论;重点来看一看【宝能·DS9】的水平如何吧,这台车能解释PSA为什么没落。

1:DS9的国产版本有可能搭载1.6T-PHEV插电式混动系统,或者同步推出1.6T燃油版。PSA的混动技术在国内水平如何几乎没有任何参考,因为量产车中只有C5天逸勉强推出了一台,然而因综合性能水平实在过于弱所以销量也很低迷。所以值得关注的还是1.6T版本,那么这台车的低配版和雪铁龙C5、标致508L有什么区别呢?

2:DS9的高配版本还是选用1.8T发动机,假设这台车的定位在30/40万区间,同价位品质在线的选项似乎都是高性能2.0T了吧。然而性能的弱还不是大问题,DS9貌似是不采用前置后驱平台的;但是同级竞品普遍为后驱或四驱轿车,车辆的操控极限完全不在同一等级。而相同价位的前驱轿车还有进口的林肯,论品牌价值似乎比DS更高。

PSA从宝马 汽车 获取的1.6T发动机,以及后期扩缸的1.8T摇一年拐一年用了多少年了?在这些年中技术有进步吗?发动机烧机油的问题解决了吗?如果再不升级发动机的话,相信扩缸的1.8T发动机即将被主流的1.5T超越,面对380~420N·m区间的2.0T发动机会显得更加尴尬。

爱信的变速箱算不上什么亮点,所以DS9这种水平的轿车实际竞品正是迈腾帕萨特与君越MKZ等车,最高评价也只能是弱一些的中端选项了。(重点看一看DS9的尾箱与尾灯设计像哪台车)

欢迎留言讨论,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近日,据相关外媒体消息获悉,DS或将在2018年底正式推出一款小型SUV——DS 3 Crossback。同时,新车预计会在2019年正式面向市场销售。另外,值得一提的是,DS在2019年的时候还会相继推出纯电动版车型。

然而,DS 3 Crossback定位是DS旗下第一款纯电动SUV,该车上市必将迎来一场火爆。据DS的新车计划获悉,DS或将在2025年以前每年都会推出一款新车,并且还会衍生出相应的新能源车型。

然后,中低级的车型大多都是在CMP平台进行设计打造出来的,其中包含了衍生的新能源车型。此外,中高级别的车型则会在EMP2平台上进行研发设计,同时也会衍生其混动车型。

最后,该新车的谍照其实早已经曝光了,动力系统部分新车或将搭载了全新的1.5T柴油发动机和1.2T汽油发动机。当然,未来新车也许还会推出1.6T的高动力版本。

我是DS5LS车主,14年买的,开了三年多。谈一下我的看法吧。

之所以买ds,贪其车身漂亮,而且车内比较宽大。可惜法系品牌,东西耐看还算耐用,品牌知名度不够,入华后几年销售没起色。2017年才可以奋力做销售,具体以后销售怎么样拭目以待吧。

受小众化影响,修车保养车的确比以前几辆车都贵一些。

这个车定位是豪华车,法国总统座驾。加上一直是索菲亚女神打广告,所以当时心动买的。几年内倒没出什么大毛病。期待销量有所改进吧。

另外细分车型太少,ds5,dd6,ds5ls。整体而言定位B级别车,靠近豪华车。

名字不好,中文名更不好。期待后续能否改吧。

DS法文全称为Déesse,是“女神”的意思,代表法国 汽车 工业顶级设计豪华品牌。1955年,DS于巴黎车展首次亮相就以设计和技术上的创新引起了轰动,在 汽车 发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DS长期作为法国总统座驾的不二之选。应该说DS品牌虽然不比德系BBA的 历史 更悠久,但其颇具特色的法系设计理念和豪华配置也算是一个知名的豪华品牌。

法国作为诸多奢侈品的发源地,在DS身上体现出众多 时尚 奢侈品的独特设计。但也正式这种品牌的定位也将DS推向另一个极端。

差不多10年前长安标致雪铁龙 汽车 有限公司成立,DS品牌正式登陆中国,作为欧洲的新世代豪华 汽车 品牌,从市场定位看是瞄着BBA去的。但DS再怎样按照法国奢侈品的定位包装自己,都不能脱离本质是要靠走量才能存在的,更何况10年前国内的豪华车市场竞争还不像今天这样激烈,定位准确的话是能活下来的。

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 汽车 市场,PSA自己公布的销量,DS品牌在2019年中国大陆加上东南亚也不过突破2000辆。DS败走中国市场原因有很多,车型少、产品力不足、品牌太年轻、营销策划不到位等。去年宝能收购长安PSA在中国的工厂,但PSA仍保有DS品牌。未来DS品牌在国内将采用代工和进口的方式发展,品牌及销售权均属于PSA,也即是说DS品牌在中国回到了原点,但谁都知道,像DS这样的品牌如果不国产基本是死路一条。

豪华车也有鄙视链的,更何况 汽车 品牌是需要长期积累的,不是说买车就送爱马仕你就是豪华了。DS想成为真正的豪华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然是豪华品牌,我感觉ds没有几款上百万的车一般人可能认为他品牌价值没那么大所以不认。bba其实同价位的车还没有ds产品力强,主要是品牌认知度问题。

关于买车品牌鄙视链和买车品牌鄙视链什么意思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链接: http://www.dnjbh.cn/gouche/131691.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