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育儿模式(奶奶式教育)

时间:2022-11-11 阅读:16 评论:0 作者:悠悠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奶奶育儿模式,以及奶奶式教育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6+1”的隔代育儿模式下,3点需注意

之前看过一个关于 育儿 的小故事奶奶育儿模式:乐乐第一天去上幼儿园就因为和小朋友打架而请了家长。他的妈妈去了幼儿园之后老师告诉妈妈是因为乐乐抢了其他小朋友的零食。妈妈就问乐乐为什么要抢别人的零食奶奶育儿模式,但是乐乐说:“奶奶说过零食都是我的,我吃我自己的零食不可以吗?”

类似这种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发生这种事情的原因就是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由四位老人、两位父母一起培养的。这种教育模式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这种也可以总结为6+1模式。 所谓6+1,就是6个大人,1个小孩,也就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而这种模式下,隔代教育就成了重点。 毕竟现在养育成本较高,父母大都是双职工,这时候养娃的重担,基本就到了老人身上。

现在 社会 有很多隔代养育的例子,大都是父母外出打拼挣钱,孩子放在老人那里由老人帮忙照顾。但是这种现象到底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1、 社会 原因

现代 社会 的发展节奏太快,两个年轻人要养活双方父母和孩子,那压力自然就特别的大。所以年轻的父母们不得不让老人帮忙照顾孩子,自己出去打拼,希望以此来得到更好的生活。

2、父母自身的原因

现在很多的年轻人都喜欢提前消费,他们不仅要还花呗,还要还每个月的房贷和车贷,这就要求他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工作上。

而且现在年轻的父母们的思想都比较新潮,性格比较自我。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应该全部都给孩子,自己也应该留一点时间去丰富一下自己的生活。

3、老人的原因

现在很多老年人都退休在家,觉得自己的退休生活有点无聊,所以想帮年轻人带带孩子。这样既可以减少子女的压力,又可以有个孩子陪伴自己。

其实隔代养育有很多的不好。不正确的方法会影响孩子的发育和成长,家长们要看到隔代养育的坏处并且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1、过度溺爱孩子

人类都有一个本能,那就是隔代亲。如果让老人养育孩子的话,老人会害怕累着孩子或者害怕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从而不让孩子做家务。有些老人会因为宝贝孩子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失去自理能力,这样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2、不会科学喂养

很多老人都不会科学的养育孩子,孩子是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所以均衡的营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老人并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够更科学的去喂养孩子。如果孩子想吃零食的话,老人就会给他买很多的零食。长久下去会导致孩子营养不良,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发育。

3、观念落后

老人的观念都比较落后,因为他们的思维模式跟不上现在时代的发展。所以他们会用传统的思想和方法去教育孩子,会给孩子灌输一些老旧的思想和观念。但是现在是高 科技 快速发展的 社会 ,老人的老旧思想会让孩子错失好的学习机会。

其实在目前这个 社会 现状下,隔代教育很有可能会长期存在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取其长补其短。教会老人这几点,隔代养育也能养出好孩子

1、允许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这是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让孩子适当做些家务,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独立能力,也可以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干活也是一种学习,所以家长一定要告诫老人要允许孩子动手,不能因为怕孩子累就全部替孩子包办,这样的“包办”可能会打击孩子做事的积极性。

2、重视孩子的品质教育

很多的老人都比较看重物质生活忽略精神生活。因为他们年轻的时候是苦出来的,不想让孩子再经历他们那个时候的痛苦,所以他们会给孩子比较好的物质享受,从而忽略对他们进行精神教育。

老人一定要注意,不能只给孩子好的物质享受,一定要给他树立良好的品格。

3、要说到做到

有时候小孩子不想吃饭,老人们为了哄孩子吃饭就会给孩子承诺买什么玩具或者买什么零食,小孩子就会信以为真。但是这个理由其实只是大人们为了让孩子吃饭随便编的,很少有认真完成答应孩子的事情。

骗人是不对的,哪怕这个谎言是善意的,大人一定要以身作则,说到就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答应孩子,大人不能教孩子不负责任。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年轻人要引导老人们,让他们学会正确的教育方式。老人们也不能故步自封,要跟着时代走,学会科学的教育方式。在这种隔代教育的现状下,六个大人就一定要经常在一起沟通自己的教育方法,消息互通才能更好地de对症下药。

最后再找一个最合适的教育方式来养育孩子,那孩子就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和未来。(配图均源自网络,侵删)

孩子交给老人照顾是很多中国家长的育儿模式,有哪些危害?

现在老人可能照顾孩子的主力军奶奶育儿模式,家长把孩子生下来交给老人照顾,成为了社会中的一种常态。在家长看来,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自己可以专注于事业,高枕无忧。但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会给孩子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对此家长都要知道。

朋友空空是一个事业心比较重的女人,和丈夫结婚以后一直没有要孩子。丈夫认为两人到了应该生孩子的年龄,如果在这个时候没有生孩子,再过几年也就失去了生育孩子的最佳年龄。丈夫苦口婆心的劝空空,在这个时候生个孩子,并且表示:反正老人都退休在家里,没有事情做,现在把孩子生下来可以交由给老人照顾。

后来空空成功怀孕了,最后生下了一个女儿。空空把女儿交给家里的老人照顾,在坐完月子之后就很少承担带女儿的责任。如今女儿已经6岁了,平时更加依赖于爷爷奶奶,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变得很差。

空空发现:现在孩子变得非常蛮横霸道,只要有老人在,孩子就算做错事情,奶奶育儿模式他们想要教训一下孩子,都会被老人责骂。空空担心再这样下去,孩子再容易被老人养废,而且目前空空的女儿对她很排斥,基本上都不愿意接近她。

当她想要靠近女儿的时候,也经常遭到女儿的拒绝,空空在这个时候才意识到: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看似很轻松方便,但这其中所带来的影响非常多。空空也因此很后悔当时把孩子交由给老人照顾,不能够亲自参与孩子的成长。

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可以说是只管生不管养。面对老人退休在家里,家长们把孩子生下来,就会理所当然交由给老人照顾,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奶奶育儿模式

一、为什么家长会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

这是因为家长们认为老人已经退休在家里,这时候老人已经无所事事,把孩子交由给老人照顾,孩子可以代替他们去陪伴老人,让老人的晚年生活不那么孤独而且老人手里有些事情做,生活的也比较充实。老人晚年有孩子在也会过得快乐,带孙子也是一种享受晚年的方式。

而在一些家长认为,老人的带娃方式比自己厉害,毕竟自己当初也是被老人所抚养长大的。与其花钱找人带或者辞掉工作自己带,不如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这也能比较放心。

现在年轻人都很看重自己的事业,再加上生活压力也很大,如果妻子生下孩子就当全职妈妈,那么将会增加丈夫的压力,丈夫需要一个人挣钱,好几口人花。但如果妻子把孩子生下来之后,就把孩子交由给老人照顾,妻子也可以工作挣钱,改善家里的生活。

在大多数家长看来,把孩子交由老人照顾,可以说好处多多。但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将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家长都要了解。

二、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家长们都要了解

1、孩子和父母关系差

父母如果把孩子交由给老人照顾,自己的则专注于事业,甚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让自己的孩子待在老家里,很少有机会看到自己的父母。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对父母来说也会造成一生中都难以弥补的遗憾。父母不但因此错过了与孩子一起长大的机会,孩子也会因此和父母关系变得特别差,和老人家的关系也会比较好。

2、老人只管养,不管教育

说起带孩子,大多数老人在带孩子的时候一般只管养孩子,而不管教育孩子。老人家总觉得孩子还小,就算孩子做错的事情,他们也从不引导教育孩子。放纵着孩子做错的行为,甚至还会为孩子的错误行为找借口。一般情况下老人家都很疼爱孩子,就算孩子提出了再无理的要求,他们也会尽可能地满足,这样被老人家带出来的孩子,将会变得特别没有教养。

3、影响孩子的性格和智力发展

如果孩子从小到大,家长都很少陪伴在孩子身边,孩子一般都是由老人照顾着长大的。也许把孩子留给老人照顾,家长们可以专注于事业,但家长这样的做法,也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性格以及智力发展。

孩子长期没有家长陪伴,内心也变得很缺爱,孩子的性格也会因此受到影响,现在还会影响到孩子的智力发育,使孩子的智商变低。

现在把孩子教育给老人照顾成为了一种常态,奶奶育儿模式我们都知道,家长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是不得已的行为。那么,家长把孩子交由给老人照顾,家长们要怎么做,才能够避免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

三、要想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要怎么做才能够避免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1、多抽空陪伴孩子

就算我们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但我们不能让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失去了我们对他的陪伴,不要让孩子因此变得缺爱。我们要多抽空去陪伴孩子,事业固然很重要,但没有什么比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更加重要。只要家长们能够多抽空去陪伴孩子,不要让孩子整天和老人一起相处。下班后多花时间去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做互动,这能够避免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

2、亲自管教孩子

现在大多数老人都很宠溺孩子对孩子只管养,不管教,这样的养育方式,最终只会把孩子养废。就算孩子平时有老人可以照顾,但对于教育孩子的问题,我们一定要亲力亲为,我们要做到亲自管教孩子。这样就算孩子平时是由老人照顾着长大的,只要我们亲力亲为地去管教孩子,就能让孩子变得有教养。

3、及时更新老人育儿观

老人家的育儿观还停留在过去,如果我们要把孩子交给老人在照顾,我们就要及时地更新老人家的育儿观。我们可以多和老人家聊一聊,要如何的科学育儿,让老人家见识一下目前年轻人是如何带孩子的,引导老人家说出自己的想法。只要我们多和老人交流相关方面的知识,就能够及时地更新老人家的育儿观,老人家才能够把孩子养育得更好。

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看似很方便,实则害了孩子。我们在把孩子交给老人家照顾以后,一定要注意以上这几点,才能够把孩子养育好。

爷爷奶奶怎么教育儿孙

现在的父母不是很想让爷爷奶奶教育儿孙是觉得它们的思想观念旧了,那么如何科学育孙儿呢?以下是我给大家带来爷爷奶奶科学教育儿孙的方法,以供参阅。

爷爷奶奶科学教育儿孙的方法

1、调整心态,绝对不能重男轻女。这个很重要,如果对女

孩嫌弃或对男孩溺爱,都将严重影响到一家人的感情,无法达到和谐幸福。不管是孙子还是孙女,甚至是外孙女、外孙,都要一视同仁,不要让任何一个孩子感觉到冷落。

2、和孙儿玩耍即是对年轻夫妇的帮助。

爷爷奶奶对育儿中的年轻夫妇的最大援助,就是陪孙儿高高兴兴地玩耍。这不但符合孩子天性爱玩的性格,促进他健康成长,还能让年轻父母脱出手来,可以工作和干家务。

孩子最喜欢运动性的玩耍,如挤身体、相扑、手指相扑、挠痒痒、捉迷藏、骑马游戏、用广告纸卷成剑来做格斗游戏等等。尝试着与孙儿玩一下,孩子肯定会乐得咯咯直笑。还可以玩一些传统游戏,如折纸、翻绳等。还有,像过去那些用朴素的天然材料制成的玩具,如竹叶船、橡树果陀螺、拉线木偶人等,如果能和孙儿一起做一做的话,准会令其很快乐。商场里有卖朴素玩具的专柜,在那里可以找到像纸气球、线包之类的玩具。买这些东西来玩也很不错。如果孩子遇上喜欢的书,总想让你多念几遍,这时你可以把孩子抱在膝盖上,把书反复地念上几遍,令他如愿以偿。或者也可以讲小时候听到过的故事,养成一个小小故事谜。

3、不要再“零食加电视”

孩子是一块能量源,跳来蹦去地从不知疲倦,这是孩子的“长处”。虽然老年人更喜欢安静,但绝对不要为了求得安宁,有的就给孩子吃零食和看电视。这实际上是最不好的教育方法,不但让孙儿的牙齿变坏,眼睛变近视,甚至会变成一个孤僻的“小电视迷”不要说成材,不成泥就已经很难得了。

因此,老人在带孙儿的时候,应尽量到户外活动,在安全的空地上,让孩子尽情地发散他的能量吧,自己则可以安静的在一边独处或者和别的老人唠嗑。

4、教育孩子要尊重儿女意见,并且要一致。不管是行为习惯的培养,还是孩子生病时候的照料,都应该和孩子父母站在一个阵线上,不能盲目按照自己的固有思维包庇孩子,更不能在孩子面前指责父母。有的爷爷奶奶护犊子心切,孙儿一哭就反过来责怪儿女管得太严,直接导致孩子从小骄横跋扈、自私自利,长大了也不知道何为孝顺。孩子稍微有点流鼻涕、咳嗽,就不假思索往医院送,或者直接让宝宝打点滴,这都是伤害孩子身体的错误方法。关于孩子的事情要多与儿女沟通,并且要从各方面增加育儿知识,才能做好爷爷奶奶这一份难度相当大的工作。

爷爷奶奶教育儿孙的误区

1。过分关注孩子。宝宝本来可以自己做的事情,比如吃饭、刷牙、换衣服,但却被家长代为其劳。过分的呵护,使孩子失去了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

2。过分监督孩子。害怕孩子出错,什么事情都要督促孩子,经常检查孩子的行为。就极易让孩子形成依赖性和惰性,以及对成人的不信任感。

3。严厉惩罚孩子。这种教育方法,源于“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传统教育理念,他们觉得对孩子就要严格管教,批评多于鼓励,责罚多于奖励。这样的教育方式,也容易使孩子产生严重的自卑、自闭或叛逆心理。

爷爷奶奶科学教育儿孙的注意事项

1。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科学育孙的意识

人的年龄越大,性格越柔和,容易由着孙子的兴致来,使得带出来的孙子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刚中缺柔,成了小皇帝,让他一个人说了算;要么柔中缺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依赖性特强。老年人一定要多向年青人学习,看现在的年青人是怎么带孩子的,不要完全用老一套的方法,育儿技术在不断进步,要与时俱进。例如;现在的孩子一岁之前不吃油盐,两岁之前都用纸尿裤,都是有科学根据的,对身体有好处。

2。穿衣服要适当,且便于运动

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孙子时,由于老人家比较怕冷,一般会穿得比较多,稍不注意,热一点的天气就会长痱子,冷一点的天气,穿得太多,不便于孩子运动。

3。要培养孙子专心自己吃饭的习惯

第一、培养孙子坐着吃饭的习惯。有的老人在孙子边玩边吃饭或不想吃饭时,喜欢追着孙子喂饭,这个习惯不好,如果孙子不想吃(有病除外),或边玩边吃,就要让他饿一下,且不给他零食吃,治得他两次,小孩就记得了;为了使孩子吃饭的时候就不会乱跑,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坐高一点的凳子,让他自己下不来。第二、尽量在一岁左右让孙子学会自己吃饭,不要怕麻烦,培养孙子的动手能力。

4。要培养孙子适当运动的习惯

有的孙子特别好动,就要培养他坐着听故事,听音乐的习惯;有的孙子懒得动,就要培养他做适当的运动,由于老人本身运动量少,比不得年轻父母喜欢运动,运动习惯要有意培养。

5。要多带孙子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培养孙子的社交能力

多带孙子出去玩,有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性格开朗这一方面做得比较好;有的还不够,因为老人家自身社交范围有限,需要创造条件。

6。要培养孙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孙子没学说话之前,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要多跟他说简短的话,培养他的听觉能力和模仿能力,学说话后,要让他多听多说。例如指着实物说名称,听了故事后复述给别人听等,特别是多和其他小朋友玩游戏,交流互动。

姥姥奶奶“接力式带娃”成潮流,谁苦谁累一目了然,你怎么看

现在的年轻人不止工作压力很大,就连生活中的压力和负担也很重。因为经济的原因,很多家庭即便是有了孩子,夫妻俩也得一起出来上班赚钱,不然就凭一个人的工资很难养活一大家子的人。

而在这个“996”上班制的时代里,很多夫妻下了班以后基本上孩子已经睡着了,很少有时间能够跟孩子相处。

为了同时顾好孩子和事业,经济好的家庭通常会请保姆;如果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话,那夫妻俩也只好跟长辈们求助了。希望爷爷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爷能够伸把手,帮自己带一下孩子,分担一下自己的压力和负担。

在这种形势下,老人似乎成了 社会 带娃的“中坚力量”,慢慢的成为了现象级。每次出门的时候,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带娃的人都是老人,很少有父母。父母除非是在节假日或者是休班的时候,才会来带一下孩子。不可否认的是,长辈们的帮忙确实缓解了父母的压力,让父母轻松了不少。

但是,因为两代人的观念不同,由长辈长期带娃的话,肯定会不可避免的发生一些婆媳矛盾,甚至是演变出其他的问题来。

朋友沫沫在生完孩子以后,就请了婆婆来照顾孩子,而自己休完产假便又回到公司工作去了。虽说沫沫不太放心婆婆,但是也没办法,毕竟她老公一个人的工资不足以支撑一个家庭的支出。孩子小的时候,沫沫和婆婆之间的矛盾还没有显现出来,等到孩子稍微大一点,可以吃辅食了以后,两代人之间的 育儿 观差距就显露了出来。

很多时候,婆婆的做法都让沫沫看不下去,而沫沫也不是个忍气吞声的性子,每次都会和婆婆争论起来。因此,婆婆和沫沫之间其实相处的并不是很愉快。沫沫不想让婆婆帮她带孩子了,可是她又不能辞掉工作,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她只好求助自己的妈妈。

妈妈听到女儿跟亲家之间的那些事情以后,就跟亲家商量着,说以后两个人轮流带孩子。沫沫婆婆听到这话也很乐意,毕竟有人帮忙带孩子,自己也可以休息休息,做点别的事情,不用整天那么累了。

两个人这么一轮流,就是好几年,转眼间,沫沫的的孩子都开始上幼儿园了。孩子上幼儿园以后,姥姥和奶奶的相处模式还没有改变,两个人开始了“接力式”的带娃。平时,姥姥都是住在女儿家里,每天负责孩子的饮食起居,每天送孩子上学。而奶奶则是每天负责接孩子放学,然后在沫沫家做好饭以后,再回到自己家里去。

这样一来,婆媳之间的矛盾减少了,孩子生活的环境也比较愉悦,姥姥奶奶轮流带娃,不管是对于谁来说,这种方法都不会让大家那么累,都有时间做点自己的事情,轻松轻松。

这种带娃方式看起来是很不错,但是太过依赖于老人带娃的话,却又“啃老”的嫌疑,很多网友都将这种新型带娃方式称之为“新型啃老”。

避免隔代带娃的“众口难调”

隔代人的观念不同,尤其是在 育儿 这一块,方式方法很难不出现分歧。但是姥姥和奶奶都是同辈人,她们有着差不多的观念,所以,在这点上,出现分歧的几率要比婆媳少很多。大人不出现矛盾,意见不分歧,对孩子来说肯定是好事。

“合适”的时间接力,可以避免婆媳矛盾

宝宝一岁前和产妇月子里的时候,是最容易激发婆媳矛盾的时候。尤其是在月子里,如果婆婆没有好好照顾的话,产妇无疑会记一辈子。但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够由姥姥介入的话,婆婆跟儿媳相处的时间会减少很多,矛盾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了。

两个老人都能分时段休息,不必总是忙碌

老人的精力不同于年轻人,即便是年轻人,带娃一天下来也会精疲力尽,就更别提是老人带娃了。而这种“接力式”的带娃方式,由两个老人分不同的时间段带娃,对于两个老人来说,都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因为她们都有自己的时间可以休息,可以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长期依赖父母带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跟“经济啃老”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老人们忙碌了一辈子,好不容易将儿女拉扯长大,正是享福的阶段,却又要帮儿女带娃。而儿女的这种依赖性的“啃老”方式,对于长辈们来说,肯定不太好。那么,如何避免儿女变成这样的“啃老族”呢?

自理:从孩子2岁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了。很多父母可能觉得孩子2岁孩子太小了,能干什么呢?

其实,别看孩子小,但是他们2岁时已经可以听懂很多话了,父母可以适当引导让孩子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只有他们学会了自理,以后才能不用父母过度操劳。

独立思考:现在很多家长都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了,认为孩子只要好好学习就行,其他的什么也不用管,父母都能为他们安排好。但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做法到最后只会让孩子失去独立的能力。

等到长大以后,他们依旧什么都不会,喜欢什么都找父母。也许父母们现在还很乐意代劳,可是等到你们有病的时候,或者是不在了以后,孩子又该怎么办呢?

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和自理能力,让他们学会自己思考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尤其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父母不妨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也许一开始他们做得并不好,但是以后一定会慢慢做好的。

由长辈带娃的时候,家长也一定要经常提醒长辈,不要太过纵容和宠溺孩子了,该让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还是要让他们自己做才行,避免孩子养成懒惰、骄纵的性格,以后纠正都很难纠正。

关于奶奶育儿模式和奶奶式教育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链接: http://www.dnjbh.cn/shengwa/99213.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