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婆媳间育儿,以及育儿嫂和婆婆一起看孩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化解婆媳大战建立育儿同盟
化解婆媳大战建立育儿同盟
婆媳同在一个屋檐下,对宝宝的养育认识和方法难免会出现摩擦。跟婆婆相处需要多一点宽容和谅解,允许对方有不同的生活习惯、观点看法。最重要的是,你们是有着“让孩子健康、快乐”这个共同目标的养育同盟。
见招拆招篇
溺爱vs规矩
小米的宝宝3岁了,婆婆帮着带了有一年时间。在这一年里,最让小米着急的是婆婆对大孙子的溺爱——只要孩子哭闹,婆婆必定过来“救火”,不光常常顺着他,还总会埋怨小米几句,俨然成了小家伙的铁杆儿“保护伞”。小米觉得现在是给孩子立规矩的阶段,原则性问题不能心软,可婆婆却根本不理这一套。
如何应对
孩子的可爱往往会给老人带来精神上的慰藉,让他们感受着生命的活力。因此,即使是以前对自己儿女严厉的老人,对待孙辈也会溺爱。小米首先要认可老人对孩子的深爱(为后续说理做铺垫,便于老人接受),然后有意识地借助一些影视故事或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给老人展示一味溺爱让一个孩子变得自私、无情、任性等后果,尽量描述得具体些。
老观念vs新说法
曾经流行一句话叫“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可阿俐家的情况是“有一种冷叫你奶奶觉得你冷”。每次赶上婆婆送孩子上幼儿园,总是给裹得严严实实,弄得小家伙鼻子上都冒着汗。阿俐不止一次对婆婆说,小孩子不能穿得太厚,要抗冻一些才好。可婆婆总是反驳说:“老话儿说的,孩子捂着点儿好,不爱感冒。”
如何应对
认可老人的出发点是为了预防宝宝感冒,是心疼孩子,怕孩子生病了受罪。可以在宝宝生病或平时检查时,带上婆婆同去,就此问题咨询儿科医生,听听医生对孩子穿衣厚薄的建议。一般老人更信医生的话。或者求助宝宝的老师,让老师善意地提醒奶奶给孩子穿多了更容易感冒,让奶奶意识到不是只有儿媳妇这么认为。
偏方vs科学
何阳的婆婆是朴实的农村老太太,自知文化水平低,在教育孩子时基本都听何阳的。但她知道一堆小病偏方,每当她觉得宝宝有什么不舒服时,就喜欢用偏方解决,这让何阳哭笑不得。比如宝宝有次长了痱子,何阳听了其他妈妈的经验,买了大牌子的药用沐浴液和爽身粉。可婆婆不知从哪里找了点儿土,滤细、炒熟后非要涂在孩子身上。何阳拗不过婆婆,结果还真管用了。
如何应对
其实有些民间偏方确实是有效的。如果老人的偏方多取材于天然植物,比如麻油、艾叶等,先别急于否定,可以小心尝试一下。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问一问中医,看看是否有相关的道理。如果有些方子确实不适合给孩子用,有一定的危害,也别着急,可以心平气和地与老人沟通、讲出自己的道理。比如现在孩子的生活环境、卫生习惯跟几十年前不一样了,如果用得不当,可能后果严重,然后再保证自己用的科学方法肯定有效,让老人别着急。为了孩子,而且只要孩子能好,相信老人也不会一意孤行。
建立同盟篇
1、引导老公做好“协调员”
婆媳之间是战火不断还是其乐融融,老公是重要的协调角色。当婆媳间碰到强烈的育儿冲突时,不妨先私下和老公沟通。
同样的原则是,不要上来就否定婆婆,这可能会让老公心生不满。可以先肯定婆婆对宝宝的关爱,然后分析利弊,对老人育儿不合适的地方尽量从事情本身的角度去评价,不要指责人格。跟老公达成一致,由他出面和婆婆交流,很多时候都会大事化了,事半功倍。
2、让节假日成为“润滑剂”
节假日是拉近婆媳关系很好的契机。
要根据婆婆的性格、喜好挑选礼物,最好是和老公一起商量、挑选,送的时候也要说:“这是我和您儿子一起给你精心选的,对比了好几家呢!”这样不管是贵还是便宜,都不会落埋怨。
全家外出就餐,先征求婆婆的意见。如果节俭的婆婆选了你们并不喜欢但是便宜的餐厅,那就记住以“顺”为孝吧,坚定地站在婆婆这边。送礼物或者聚餐时,要表达出对婆婆日常操劳的感谢,站起来给婆婆倒上饮料,碰下杯,说句话,都不是难事,但会让婆婆心里受用很多天。
3、多些宽容,放下“对错”
婆媳间的相处最怕的就是“明辨是非”,事事要分个你对我错。
其实生活中太多事情无法判断对错。比如你担心宝宝的安全,严禁宝宝进厨房,但婆婆却觉得让孩子跟她一起在厨房忙乎挺好,这才是生活教育。要较起真儿来,恐怕专家也不能绝对地说这事谁对谁错。
所以,可以换种思维方式,只提醒婆婆再做些细致的防护就好,或者干脆自己想些办法,让厨房变得更安全些,不必为此争个面红耳赤。跟婆婆相处要跟与朋友相处一样,需要多一点儿宽容,允许对方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对某件事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4、嘴巴甜也是“生产力”
对婆婆的赞美,是非常必要的,哪怕你并不是很真心。
不过,如果注意留意生活中婆婆做得好的地方,时不时地抓住机会夸几句,既能让婆婆开心,自己其实也会更加正向地看待婆婆做的事。生活上多主动听取她的.意见,及时送上赞扬:“妈,您懂得可真多!”“幸亏您知道怎么办。”任何人都一样,不断获得认可,就会更有做事的积极性。
5、该示弱时就示弱
在生活和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适当地“示弱”反而更有利于建立良好关系。
有些事情不妨抬高婆婆,主动示弱,尤其是在人前要给足婆婆面子。遇到原则性的问题时,也别直接产生冲突,还是采取迂回战术——回去和老公“算账”更好,表面上还是要表现出“您做得对”的姿态。本来我们就是小辈儿,就算婆婆再错,起码的尊重还是应该有的。
6、让宝宝成为关系新纽带
婆媳间发生矛盾,源头大多在孩子,因此,解铃还须系铃人。
通过孩子调和婆媳矛盾,让孩子成为家庭关系的纽带,是个好办法。一定要避免对孩子说婆婆的坏话,如果你听到孩子传来的婆婆说你的坏话,可以这么跟孩子说:“嗯,尽管奶奶这么说妈妈,妈妈也特别感谢奶奶照顾你。下次奶奶再批评妈妈,你就告诉奶奶我努力改着呢!”如果孩子下次想起来告诉奶奶,会让婆婆再也不好意思在孩子面前说你的坏话。然后,还要经常在孩子面前说奶奶的优点,孩子自然会这么去看待奶奶,说不定还会夸奶奶,之后加上一句话:“我妈妈说的。”那真是会让婆婆心暖暖的,拉近和你的心理距离。
一个终日吵吵闹闹、家庭氛围不和谐的家庭,非常不利于宝宝身心发展。化解婆媳大战,以智取胜,再一步步争取把婆婆变成你育儿路上的‘助手’,才是根本。
化解婆媳育儿分歧的方法
化解婆媳育儿分歧的方法
很多家庭可能都面临婆媳育儿存在分歧的问题,那么如何化解婆媳育儿分歧呢?下面这位妈妈会告诉你6大妙招。
夏天自出生到现在,一直都是奶奶帮婆媳间育儿我们照顾。
老公身不由己的忙,我笑称从没见过如此忙碌的大学老师,忙得家仿佛是临时旅馆,为此老公总是心存愧疚,只要能抽出时间都尽量陪伴孩子或干家务。我虽不是女强人,但因喜爱自己的工作始终兢兢业业,只有工作日之外才有时间照顾孩子。
我自小在农村姥姥姥爷身边长大,直至上大学,属于隔代育儿中的前锋吧。由老人带大的我,自认为性格、品性、学业各方面都不错,与老人的感情自不必说,与身在外地父母的感情亦深厚。因此由同样善良淳朴的婆婆照顾夏天,我一直比较放心和感激。
婆婆在养育夏天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学习,毕竟因所受教育和接受科学喂养等方面有差异,我和婆婆在养育夏天的某些方面也存在某些分歧。但我和婆婆从来没有过冲突,这也得益于妈妈和姨妈传授的我的很多经验婆媳间育儿:
1、话语亲切,对老人要心怀感恩与尊重。
婆婆辛苦婆媳间育儿了一辈子,老了老了还要和公公两地分居,帮我们带孩子。原本我们是想接公公过来,但公公始终放不下家里的那几亩田,心里还惦记着农闲时可以去劳务市场干点活儿帮衬我们。我和老公都劝公公我们不差那点钱,婆媳间育儿他在家侍弄那点地儿就可以了,但婆婆说公公在家闲不住。今年5月,老公面临抉择时,公婆对老公说的一句话让我感动良久:“5年了,夏天妈为你牺牲那么多,这孩子不容易,你不能只考虑自己,也要多为她考虑些”。源于公婆全心为我们的点点滴滴,妈妈和姨妈一再的告诫我一定要尊重老人。因平时的尊重和感激,再加上我和婆婆意见不一致时,我都会先甜甜的喊声“妈”,然后轻描淡写的'把事情说一下,婆婆会欣然接受。婆媳之间相处融洽,这些小事儿和平时对她的尊重和孝顺比起来,算不了什么,自然很容易接受!我下班之后,婆婆都会把一天的所见所闻跟我聊聊,呵呵。
2、充分利用老公这个“双面胶”角色。
我和婆婆毕竟不是亲母女,有些话说起来容易生间隙。我自然充分利用老公承担“双面胶”的角色,呵呵,遇到问题我都会悄悄的告诉老公,请老公转达。毕竟老公站在他的角度说出的话婆婆更容易接受,血浓于水啊!老公也乐意做这个双面胶,只因关于婆婆的事情我和他沟通,一方面感受到他在家里的家长地位,另一方面也能感受到我对婆婆的尊重。哪个男人不希望自己的媳妇和老妈和睦相处啊,后院一片升平阖乐啊!
3、有的放矢,挑重点说。
老公对夏天的疼爱让我嫉妒羡慕不已,在夏天的喂养和教育方面,老公有时会事无巨细的要求婆婆很多注意事项,但往往适得其反,因为婆婆年纪大了,很多事情记不住。我和老公沟通,跟婆婆说话有的放矢,有重点的说,很多无关紧要的细节不必刻意追求,毕竟老人记性不好,不可能记住那么多,而且我们要求太多,往往会让老人觉着我们对她不信任。
婆媳育儿观念存在差异,应该怎么在生活中实践落实?
不同年代的人观念之间一定存在着代沟,人与人之间的生活习惯不同,必然导致着矛盾的产生。婆媳关系是一个亘古难题,婆媳之间的育儿观念也必然存在着差异,如果不及时沟通和解决,日积月累下来,一定会出现不可避免的冲突和矛盾。但是家人都是为了孩子好,为了孩子能够茁壮成长,也许双方都有错误的观点,但是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所以在产生差异的同时,我们一定要做好及时的沟通,那么如何在生活中实践落实呢?
一、互相理解和尊重
在产生差异的时候第一时间一定不要去争吵和谩骂,首先这是我们晚辈对长辈的基本尊重,是礼貌也是素质。人与人之间的尊重都是相互的,哪怕对方的观点是存在错误,我们也要礼貌的沟通,其实长辈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顽固,只要你能好好的沟通。用科学的方法告诉他们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往往会比争吵来的更有效,反而会事半功倍。老人帮我们带孩子也是不容易的,所以尽量不要与长辈产生冲突,要懂得“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二、宝爸的调解很重要
宝爸是联系婆婆和媳妇之间的重要人物,宝爸的不作为也会进一步激化婆媳之间的矛盾。所以在育儿方式产生分歧的时候,宝爸的调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一些重要的大事上,老爸可以在家庭会议上沟通出一定的规则,所有人都要遵守。一些小事上也可以让婆媳主动说开了,在私下宝爸要懂得及时与自己的老婆和妈妈沟通,帮助她们认识的科学育儿的重要性,以防矛盾的激化和严重。
老话说得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矛盾。家和万事兴!只有沟通好婆媳关系,一个家庭才能长久和谐。 育儿观念的不同没有什么大不了,一切都以孩子优先,能够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你经历过哪些婆媳育儿代沟?
婆媳矛盾有很多出自 育儿 的“代沟”上婆媳间育儿,我听见过、也见到过。
首先婆媳间育儿,就说十月怀胎吧:要说婆婆不关心媳妇,那是冤枉了婆婆,不关心大人她也会关心肚子里的孙子吧。①媳妇妊娠反应吃了就吐,吐了就不吃东西了,可爱操心的婆婆就逼着媳妇多吃东西,怕饿着肚子里的孙子。②年轻孕妇爱睡懒觉,一睡到中午不吃早餐,婆婆就三番五次摧媳妇起床,打扰了媳妇休息。③孕妇有孕期间就喜欢吃辣的,婆婆说吃多了辣椒 胎儿火大,媳妇爱吃冰棍,婆婆也会啰嗦半天。④预产期到后,婆婆说自然分娩对母子身体都好,但媳妇不等有生的迹象,就忙着剖腹产。这些也不知道是婆婆错,还是媳妇对?
其次,再说哺育婴儿阶段吧:1.婆婆说喂母乳,对婴儿身体好;媳妇说喂牛奶好,现在牛奶里加有各种婴儿需要的营养元素,其实媳妇怕影响体形或哺乳耽误工作。2.婆婆要给婴儿穿多点、盖厚些,怕冷着;媳妇说这样会捂坏孩子。3.孩子生病了,感冒了,婆婆要让孩子捂出汗;媳妇不让。4.婆婆半夜里要给孩子冲一次牛奶,媳妇不准,说会撑坏孩子,又打搅孩子睡觉。
其三,孩子的“隔代教育”问题:①孩子学走路,奶奶怕其摔着不放手;宝妈说让其多摔几次跤,就会走路了。②孩子两三岁婆婆坚持大人喂饭;媳妇不允许。③孩子要吃、要喝、要玩的,奶奶全部满足;媳妇说这样会惯坏孩子。④婆婆对媳妇玩手机不陪孩子,早有微词;媳妇说婆婆多管闲事,我的孩子不要婆媳间育儿你管等等。
不得不承认婆婆的“隔辈亲”和“隔代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负面影响。但是,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宝爸宝妈们玩手机上瘾,不愿陪孩子不做家务,让婆婆也心存怨气。
你经历过哪些颇媳 育儿 代沟?
在中国,婆媳关系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热点话题,很多家庭婆媳关系出现紧张往往是从孩子出生开始的。
老一辈有婆媳间育儿他们自己的一套 育儿 经验,所以往往大多数婆婆有了自己的孙子孙女后就想还是按照以前的老传统来带孩子,而时代在进步,很多媳妇却看不惯那些老旧的 育儿 经验,这样婆媳 育儿 代沟就产生了。我作为一个五岁宝宝的妈妈,也经历了一些婆媳间 育儿 上的分歧。
①睡头
刚生下宝宝的时候,婆婆便着急忙活的给宝宝准备那种特制的枕头,底下用一本书,两边竖起两块隔板,让宝宝平躺睡觉把后脑勺睡平,我当时其实也有点不情愿,又不好说什么,幸亏宝宝睡觉调皮,受不了这种约束,最后也是不了了之。现在看来,很庆幸当时宝宝的“反抗”,要是真的睡成了一个大平头,该有多丑啊。
②过分的宠孩子,特别是在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
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全中国婆媳间存在的最普遍也是危害最大的问题。老人带孩子往往因为过度宠惯孩子而让孩子变得难以管束。当孩子犯错而受到父母的批评时,如果有爷爷奶奶在身边,往往爷爷奶奶会去袒护孩子,认为孩子犯错理所应当,不应该受到批评,而作为父母本想教育孩子让孩子知错就改,这样一掺和,孩子有了靠山,错也不叫错了,对孩子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
③发烧捂汗
宝宝成长过程中经常会感冒发烧,而在家庭里,一旦宝宝发烧往往牵扯着一大家人的神经,老人往往有一种旧观念,就是孩子发烧,让孩子捂汗,捂出汗来,烧也就退了。可是从科学角度来讲,发烧切忌捂汗,捂汗往往会使孩子体温不降反升,给孩子身体带来更大的损害。孩子发烧的时候,体内温度过高,我们应该想办法给孩子通风降温,防止体温持续升高,必要时就要服用退烧药,孩子发烧绝对不能大意。
无论老人与我们之间 育儿 的分歧有多大,我们都应该明白婆婆与媳妇爱宝宝的心情是一样的,我们作为年轻人应当对老人多一些理解,多一些体谅,我们要承认老人对我们的付出,要懂得感恩,促进家庭和谐。
说起婆媳 育儿 代沟真的挺多的,从宝宝出生就开始“斗智斗勇”。
1.挤乳头。 我家是女宝宝,从刚出生婆婆就开始在我耳边说宝宝需要挤乳头,不挤的话长大后会很痒。
然而宝宝还是被偷偷的挤了乳头就算我多次告诉婆婆宝宝不需要挤乳头。老人就一个想法,她相信自己的经验是没有错的。
科普:新生儿是不需要挤乳头的,挤乳头有可能引起细菌感染……
2.喂水。 因为是新手妈妈,在喂水方面我是不太懂的,但是特别反感婆婆分分钟就喂宝宝喝一次水的行为,我多次提出宝宝并不渴,但婆婆喜欢喝水,那么她喝的时候就会给宝宝喝一口。实在抓狂……
科普:新生儿纯(前六个月)母乳喂养是不需要喝水的。前六个月的宝宝喝水对内脏并没有好处……
3.把尿。 把尿问题,不仅仅是我和婆婆的分歧,基本上是我和周围所有人的抗争,还因此被老妈批评。可能因为我太事儿了吧。但在保护自己孩子方面我宁可受批评,宁可周围所有人都不理解我也坚持自己的做法。
科普:把尿容易造成宝宝脱肛,亲子关系紧张,宝宝容易失去便意,对以后的如厕训教会有一定的阻碍……
4.喂宝宝吃东西。 辅食添加月份一直备受争议,第一口辅食吃什么大家也各有各的经验,婆婆说面条就可以,还有我们这的小馒头,小米粥这些都是可以的。但是我了解到的辅食添加并没有那么容易,她需要由细到粗,同时第一口辅食也很重要需要强化铁米粉。所以在我上班之前,决定添加辅食之时购买了强化铁米粉,高速婆婆应该怎么样喂宝宝。
科普:六个月添加辅食,第一口辅食一定是强化铁米粉,流食——泥装——块状,蔬菜——肉类,蛋黄单加,海鲜类也要逐一添加。防止宝宝过敏,寻找过敏源。
5.餐具使用,嚼碎食物给宝宝。 已经给宝宝买好餐具,但是可能老人都不太注重这方面,以为餐具是怕宝宝摔掉,却不知道餐具大人和小朋友需要分开。偶尔也会把自己刚吃过的饭菜送到宝宝嘴里,那么既不想让婆婆生气,也不想让宝宝吃婆婆的饭菜,只好片面给婆婆说宝宝还小不能和老人一起吃东西。其实也不是嫌弃,就是不习惯,比如我肯定不嫌弃我自己,但一定不会让宝宝吃我吃过的东西。还有就是嚼碎的东西喂给宝宝我也是不接受的。
科普:个人卫生一定要注意,为了宝宝安全,作为母亲的我们最有发言权……
育儿 路上我们需要过关斩将,所以作为妈妈的你必须格外勇敢。
在中国,丧偶式 育儿 和婆媳问题绝对是家庭稳定的重磅炸弹,一旦出现这两个问题的,家庭必然会鸡飞狗跳,问题不断。
那么婆媳问题在 育儿 上出现的代沟,看似是不同的养育方式,其实更多的对于下一代养育决定权的争夺,我们可以看看,婆媳之间的 育儿 代沟到底有哪些。
1.喂养方式的分歧。对于21世纪的新青年,很多妈妈遵循着科学 育儿 的理念,在必要的母乳喂养下,合理添加辅食。而很多长辈却觉得一定要母乳喂养,于是把宝妈喂成一头奶牛。还有就是老人家通常不会太注重卫生,经常自己把嚼烂的食物喂给宝宝,很多时候导致了细菌的传播,让宝宝生病。
2.生活方式的分歧。对于是否要多穿一件衣,是否可以开空调,很多奶奶有自己绝对的坚持。她们永远都觉得宝宝冷。于是,你可以看到35度的卧室里,她们给宝宝套上好几层衣服,直到宝宝捂出满身痱子。
3.教育的分歧。我们经常说隔代亲,所以经常看到爷爷奶奶过度溺爱孩子,让孩子养成了娇纵的性格。甚至有时候会鼓励孩子去打别的小朋友,在他们看来,这样以后不会吃亏。却没有想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把家里的孩子养成了小祖宗。
对于这种婆媳之间的 育儿 代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
1.在问题不严重的情况下,大家可以尝试沟通,毕竟无论怎么做,大家都是为了宝宝好。但是要注意沟通的方式,不要伤害到老人的自尊心。毕竟如果你依赖老人带小孩的话,得罪了他们,你就没办法好好工作了。
2.如果确实无法解决问题,那么就做长远计划,该自己带小孩就自己带,但是这个时候一定要争取丈夫的支持,千万不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把家里的其他人都变成了敌人。
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保持好的心态,因为你的心情,直接影响到孩子和家庭。
说说自己春节刚发生的事吧
春节前带娃去南方 旅游 半个月,诺,就是刚刚放假起始期间,我们就欣欣然出去玩了,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下娃玩得安逸了,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看什么就看什么,白天在各景区游荡,晚上看看电视,玩玩ipad,玩的是不亦乐乎。
虽然我的内心也经常是崩溃的,但是我想好歹回家后还有10多天,作业神马的完成没问题的。
然鹅,亲们,现在转折来啦
话说,在三十前几天,我们回来啦,然后三十是要休息的呀,就休息啦,初一,谁大初一还要写作业呀,我想想,到也是哦,那就算了。
初二总可以了吧,恩,初二我要回娘家。于是我带着娃左边一只鸡右边一只鸭地拎着大包小包回娘家了。一到娘家,娃就欢快地围着姥姥转了起来,姥姥看见外孙来了也是无比宠溺的样子。
结果,等我瞪着眼睛说,不准玩手机时,咱娘亲就在旁边打着圆场,大过年的还让孩子学习,学神马?玩会就玩会呗,得,玩吧。
初三,依然在娘家。俺娘依旧采取纵容政策,那娃已然看出形式所在,直接躲在姥姥后边,坐着鬼脸说,你要听姥姥的。
所以,通过上述我描述的事实,结果就是, 我遇到的最大和老人的代沟就是教育孩子的方式上,老人总是孩子还小,或者好容易放个假,学啥捏?让我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你们说捏???
我是偶尔回婆婆家小住,所以代沟不是很多,但是最明显的代沟就是关于孩子吃饭的问题。我的原则是孩子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而婆婆呢,就是逼着孩子一直吃,吃到她认为吃饱为止,甚至如果你们说不用吃了,他饱了。婆婆都会觉得我这儿媳妇不负责任,在孩子身上不尽心。
在河北农村坐月子和孩子满周岁前有很多习俗,老人都还特讲究这些。婆媳之间的 育儿 代沟有:1.给孩子嚼食,嘴对嘴喂食,这有多不卫生大家都知道,但还是会出现,这让很多媳妇受不了。2.爷爷奶奶过分宠溺孩子,什么都惯着,给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3迷信,百天内给孩子用针挑,说是祛病,看着孩子哭,心在滴血,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眼里也噙着泪。还会使用各种偏方给孩子治病。4.孩子大些后,吃饭总是追着喂,养成不喂不吃的坏习惯。5.送幼儿园后,孩子说不想去了,他们便惯着,三天两头缺课,给孩子养成一个特别不好的毛病。6.在孩子可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时,心疼孩子小,护着,啥也不让孩子做。
我和我婆婆居住在不同的城市,相隔很远,甚至我婆婆从来没有来过我家,那怕我老公让她来,她也不会来,所以相比很多和婆婆住在一起的宝妈面对问题,我相对遇到少很多,但是即使这样,每年回去几次的我,依然会在 育儿 的路上与我的婆婆出现了代沟。
我们只顾自己吃饭,不先喂饱小孩
从孩子开始可以自己从饭碗里用手抓东西吃开始,我就没有正经喂过他吃饭了。每次都是让他自己用手抓来吃饱,这个过程其实也接收过来自我妈的反对,因为她觉得孩子这样吃饭把衣服和脸都搞脏了,甚至连头上也有。我当时跟我妈原话是这样说:身上脏了吃饱就去洗,衣服脏了吃饱可以换。后来孩子就是这样,从自己用手抓,到后来某天突然自己开始用勺子,再到突然某一天自己用筷子,这个过程我和他爸爸都没有教过他,都是某一天突然发现他竟然又开锁了新技能。
所以每次回去我婆婆家,看到我们自己吃饭,我儿子一个人在一边吃饭,都会说我们只顾着自己,不会先喂饱儿子再吃。估计是她们村子里的人,孩子吃个饭几乎要追着跑一条村才吃得下,怎么就我们两公婆吃饭的时候都是直接给孩子弄好,就给他一个饭桌,就不理他了。
直接某一次,孩子已经已经吃饱了早餐,她硬塞了两个鸡蛋给孩子,孩子推搪不下,最后拿了一只吃,结果吃了几口吐了,他没有和他奶奶说,也没有告诉我们。是家里其他孩子告诉我说他刚刚吐了,我问他为什么吐,他告诉我他奶奶给他鸡蛋,但是他已经吃饱了说不要了,但是他奶奶硬塞给他,然后他要了一个吃了,结果太饱就吐了。
但是我真的是苦笑不得,后来还是孩子的爸把这个事情告诉了她,从此以后她再没有说到这个。
天气太冷了,孩子不能洗澡
其实关于这点,估计很多人都会遇到过。我老公三哥的第一个孩子,据说就是很小的时候,因为发着烧他三嫂还是硬要给他洗澡,结果最后烧坏了脑袋,现在孩子10多岁了还像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所以我婆婆很执着这点。
老公家是在海边,风都会很大,不过都是在南方的城市。习惯了每天都洗澡的人,很难忍受一天不洗澡,特别我家孩子特别多汗,出了汗不洗干净皮肤会过敏。平时上幼儿园我需要准备5、6件衣服回去换。所以回去依然习惯洗澡。但是每次婆婆都会在旁边嘀嘀咕咕,说不应该给孩子洗澡,会冷着会生病之类。
通常这样的情况,我都会正面去反驳她,小的时候帮孩子洗澡,每次都是很快洗好然后拿大毛巾包裹好回到房间再穿衣服;现在让孩子自己洗了,也是洗完我准备好一条大的毛巾,帮他包一圈,然后让他自己回房间穿衣服,洗之前都会把透风的门窗关好。然后让我老公去和她沟通,后来她没有再说什么。
婆媳 育儿 代购简直不能更多,但是我家现在在 育儿 方面以我为主,所以也还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希望孩子可以自己多摸索,即使犯点错误或者达成目标慢一点甚至失败都无所谓,至少可以积累孩子自己的经验。但是婆婆就是忍不住想干涉,经常的干预孩子,我也提醒过,也理解她是好心,可是好心不是总能办好事。这点是我苦恼的问题,只能通过潜移默化的行为影响慢慢的让她有所改变。
不过话说,其实 育儿 矛盾已经不那么可怕了,因为看到孩子的成长,明显可以感受到婆婆对我的理念的认同以及她自身的改变。做学习型父母,多调整自己的心态同样重要。
育儿问题导致婆媳关系紧张,怎么解决?
一. 多沟通多交流统一教育观念
面对宝宝的教育问题,两代人的交流沟通是十分重要的。遇到教育分歧时,首先要让自己冷静下下来。多站在祖辈的立场上想问题,把握好时机,注意说话的语气。沟通之初,年轻父母要尽量先表达对老人的感谢和关爱,再慢慢切入正题。尽量多摆专家医生的事实,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在教育标准方面,两代人的观念要互补融合,取长补短,找寻一个平衡点更利于孩子教育。
文章图片4
二.老公要做好“调节剂”
世界上最难的问题莫过于,“我和你妈同时掉进水里,我俩都不会水性,你到底要救谁?”
所以说,当婆婆和媳妇发生矛盾的时候,老公夹在中间基本上跟一只置身烤箱中的炭烧鸡没有本质区别。
文章图片5
总之两边都是滚烫的烈火,怎样做才是科学的呢?
首先,老公必须得是一个“拎得清”的人,同时又有足够的话语权。原则上,老公应该多一些支持老婆的观点,同时当问题发生的时候应该由老公更多地去和自己的妈妈商讨。就算有什么不得当的地方,婆婆对于老公的宽容心自然是会比较大的。毕竟妈妈永远都会原谅自己的孩子,何况如果你的老公如果情商在线的话,应该可以妥善处理好和婆婆的沟通问题的。
文章图片6
只有老公能多体谅自己的媳妇,也多心平气和婆婆沟通,家里的女人们一定会感受到这份理解,心情好了自然家庭气氛也会缓和的。毕竟妻子爱自己的老公,婆婆也同样爱自己孩子,就会各让一步,关系也会有所缓解。
如何处理好婆媳之间育儿的关系
孩子的父母和祖辈之间在育儿方面首先要达到以下几个共识:第一,明确孩子的教育父母是主要责任。第二,家庭教育意见一定要统一。第三,祖辈要帮助孩子父母在孩子面前树立威性。
祖辈不能在育儿问题上越俎代庖,把父母的责任全部担了。建议由孩子的父母牵头开一个家庭会议,向祖辈明确孩子教育目的和教育主体责任。家庭教育目标一定要统一,孩子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祖辈不要心疼孩子而责备孩子的父母,这样一方面使父母在孩子失了威性,另一方面使孩子成长不利,形成娇气、任性甚至撒谎等不良的性格和习性。
婆媳之间育儿意见不统一时,建议孩子的父亲出面协调,避免婆媳正面冲突。
婆媳间育儿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育儿嫂和婆婆一起看孩子、婆媳间育儿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