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a妈咪育儿指南(反派妈咪育儿指南提取码)

时间:2022-10-21 阅读:16 评论:0 作者:悠悠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lua妈咪育儿指南,以及反派妈咪育儿指南提取码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新妈咪最担心的15个育儿问题

新妈咪最担心的15个育儿问题

0-3个月

Q:满月了, 宝宝还是和刚出生时一样重,一点都没增重。怎么办?是不是生病了?

A: 有可能是入量不足导致的。所谓入量不足,是指宝宝母乳或配方奶摄入不足。妈妈可以首先综合关注一下宝宝的整体状况,看看除了体重增长不理想外,宝宝还有没有其lua妈咪育儿指南他身体异常,以排除疾病的可能。如果宝宝精神状态良好,食欲也不错,只是体重增长不理想,妈妈可以首先尝试增加母乳或配方奶的量。增加奶量一段时间后,宝宝的体重仍然不增的话,则需要带宝宝去医院检查,看是否有过敏、胃肠疾病等问题。

Q:宝宝一个月了,白天有时能连续睡3-4个小时,正常吗?

A :月子里的小宝宝睡眠时间一般每天18-20 小时,所以白天连续睡3-4 个小时是很正常的现象。对于一个月的宝宝来说,还不能区分白天和夜晚,有时会出现昼夜颠倒的现象,这样宝宝就有可能在白天连续几小时睡觉。是正常的,不用担心。

Q:宝宝两个月了,总是朝着一边睡,头部都变形了,需要纠正吗?怎么纠正呢?

A :小宝宝的头骨比较软,长期朝向一边睡,的确容易出现头骨被压扁的现象,在民间叫做“睡偏头”。宝宝睡偏头了,会影响头形的美观,确实需要纠正。纠正的方法就是经常帮宝宝变换睡觉的体位,让宝宝多侧向头形比较鼓的一侧睡。必要时可用定形枕辅助纠正头形,不要让宝宝固定长期偏向一侧睡觉,也是预防头骨变形的最好方法。

Q:宝宝两个多月了,排便的量和次数突然减少了,有时候2-3 天都没有大便,有没有什么异常呢?

A: 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改变,在民间被称为“攒肚”,是非常常见的现象。随着宝宝身体发育,胃肠道功能逐步健全,很多宝宝在两个多月的时候,都会出现大便次数减少的情况。原本每天五六次大便的宝宝,变得每天只有两三次大便,有些宝宝甚至达到两三天一次大便的状态。

Q:宝宝3个月大了,从出生就不怎么哭,尿了裤子也不哭。宝宝就是不爱哭吗?还是有什么问题呢?

A :每个宝宝的气质类型不一样,有的宝宝比较敏感,对外界的不适体察比较敏锐,反应也比较激烈,这样的宝宝,往往尿布有一点湿或肚子有一点饿,就会大哭大闹。而有些宝宝相对不那么敏感,耐受性比较强,对外界环境改变的反应比较平淡,就会不太爱哭。

至于宝宝不爱哭是不是有问题,妈妈要根据宝宝的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为宝宝在生病时也会出现反应迟钝的现象,所以妈妈要首先排除宝宝是否生病。通常情况下,如果宝宝以前很爱哭,这几天突然变得不爱哭了,比一直就不爱哭的情况,更需要警惕。

照顾不敏感的宝宝,妈妈更要尽心一些。因为宝宝不太能够给你尿湿了等提示,就需要妈妈及时发现宝宝的需求,不然就更容易因为没有及时换尿布而导致臀红等问题。

Q:宝宝3个月大了,肚脐还是鼓出来的,什么时候能缩进去呢?

A 肚脐鼓出来的现象在医学上被叫做“脐疝”。不用担心,大多数脐疝会随着宝宝年龄增长而自行恢复。妈妈轻压宝宝脐部会出现一个圆环,称为“疝环”,这个环的大小决定了脐疝是否能够自行闭合。一般情况下,两岁以内疝环直径不超过两厘米的,通常都能够自行闭合。如果两岁后疝环仍超过两厘米,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4-6个月

Q:宝宝已经4个月了,脖子还是摇晃不稳固,这正常吗?

A :4个月脖子还不稳固,并不一定说明宝宝身体发育存在异常。宝宝身体的发育和运动能力是有相关性的。如果宝宝一天到晚总是躺着,或是竖抱时,妈妈总用手托着宝宝的脖子,给宝宝支撑,没有给宝宝足够的锻炼颈部肌肉的机会,宝宝就容易出现脖子摇晃、不稳固的现象。妈妈可以给宝宝多一点机会练习拉坐或俯卧抬头,这样宝宝的脖子就会逐渐变得稳固了。

如果妈妈不放心,可以让医生首先帮助排除疾病的可能。在没有身体异常的前提下,就需要合理适度地帮宝宝进行锻炼。如果宝宝经过练习,到5个月的时候,脖子还是不稳固,就一定要及时看医生。

Q:宝宝5个月大了,头发还是很稀疏,这是怎么回事儿?该怎么办呢?

A :头发数量的多少和遗传有很密切的相关性,个体差异也很大。很多小宝宝都会有头发稀少的问题,在排除疾病的前提下,是一种正常的现象。随着年龄增长,头发会逐渐变得浓密的。

不过头头发稀疏是佝偻病的典型症状之一,一定要提防。可以综合观察宝宝的`情况,看除了头发稀疏外,还有没有睡眠时易惊、烦躁、囟门过大或闭合延迟、鸡胸、方颅等佝偻病症状,如不确定及时带宝宝看医生。

在日常生活中,妈妈可以多带宝宝晒晒太阳,保持头部清洁,及时去除乳痂,治疗奶癣。另外,帮宝宝经常做做头部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促进头发生长很有益处。

Q:宝宝6个月了,会翻身,可是每次都只会自己翻过去,却不会翻过来,需要训练宝宝翻回来吗?

A :学习翻身除了跟宝宝自身的大运动发育节奏有关,也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在衣服比较轻便的夏天,宝宝学会翻身的时间会比在衣服厚重的冬天提前一些,瘦宝宝学会翻身比胖宝宝更容易等等。无论如何,大多数宝宝在四五个月的时候,就能学会从仰卧翻身到俯卧的姿势。但是,宝宝并不是学会翻过去后,马上就能掌握翻回来的本领。大多数宝宝要等到出生七八个月的时候,才能学会从俯卧翻回仰卧的姿势。

7-12个月

Q:7个月宝宝会爬和扶站立了,听说站得太早对宝宝的内脏、脊柱和腿部不好,是真的吗?

A :大动作发育的进程每个宝宝都有不同,要尊重宝宝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化节奏。只要宝宝自己可以完成爬或扶站立的动作,就说明他的肌肉、骨骼已经做好了准备。只要是顺应宝宝自身大动作发育进程的,即使比普遍意义上的标准提前一些,也是没有问题的。

妈妈需要做的就是,给宝宝提供促进大动作发育的环境,比如给即将学爬的宝宝提供可供爬行的空间和游戏毯,给即将学扶站立的宝宝提供可以抓扶的矮凳或把杆等等。但不要在宝宝身体还没有准备好之前,人为长时间大强度地强迫宝宝爬或站立,这是不符合发育进程、揠苗助长的行为,是对宝宝身体有伤害的。

Q:宝宝8个月了,入睡时习惯含着安抚奶嘴,会不会影响牙齿排齐?

A 安抚奶嘴是相对比较安全的。但需要提醒妈妈注意一些使用的细节,比如安抚奶嘴通常分为不同的型号,妈妈要针对宝宝月龄选择适合宝宝的型号,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对牙齿排齐的影响。另外,安抚奶嘴要注意清洗消毒,定期更换,一般两个月左右就需要给宝宝换新的安抚奶嘴,不要让宝宝用老化破损的安抚奶嘴。

Q:宝宝9个月了,一坐下身体就向后仰,有问题吗?

A :如果宝宝六七个月时已经能够坐稳,这段时间一坐下就身体后仰,可能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明的新淘气手段,只是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如果宝宝从学坐时开始,一坐下就身体后仰,从来没有坐稳过,则可能提示肌肉张力有问题,需要排除脑瘫及微小型脑功能发育障碍,最好尽快带宝宝到医院检查。

Q:宝宝10个月了,至今一颗牙都没长,这正常吗?

A: 宝宝长牙有迟有早,个体差异非常大,与遗传有很大的相关性, 也会受到性别、地域环境、营养情况等因素的影响。比如女孩通常比男孩长牙早、炎热地区的宝宝比寒冷地区的宝宝出牙早、营养好的宝宝出牙早。大多数宝宝会在出生4~10 个月间长出第一颗乳牙,但是也有一些宝宝会推迟到1 岁。只要宝宝在1 岁以内出牙,妈妈就不需要担心。

Q:宝宝10个月了,一直只会肚子贴地蹭着爬,不会抬起肚子来爬,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呢?

A: 肚子贴地蹭着爬,通常称作“腹爬”,抬起肚子来,用双手和膝盖着地爬,叫做“手膝爬”。宝宝只会腹爬不会手膝爬,并不意味着发育有什么异常,仅仅说明,胳膊和腿的力量还比较弱,还不足以支撑起身体,以方便他利用手膝爬行。

可以设计一些引导宝宝俯卧抬起上身的练习,锻炼宝宝的四肢力量,慢慢宝宝就能逐渐掌握手膝爬。妈妈可以将爬行的地面设置得粗糙一些,以增加匍匐爬行难度,让宝宝逐渐习惯抬起身体爬。同时可以设置一些枕头、靠垫等障碍,以促使宝宝抬起身体翻越障碍,练习手膝爬。有些宝宝会跨越手膝爬的阶段,直接从腹爬过渡到站立和行走,这对发育没有任何负面影响,妈妈不必担心。

Q:宝宝一岁了,邻居家同龄的孩子都会说一些词了,而lua妈咪育儿指南我家宝宝还不会说话,有点担心,是不是说话太晚了?

A :通常一岁的宝宝,可以掌握几个简单的单词,比如爸爸、妈妈、奶奶等。但是也有一些宝宝到12 个月还是没有开口说话,此时需要观察一下宝宝的理解能力。比如妈妈说“灯”这个词时,宝宝是否会看向灯的方向;妈妈拿出“小狗”和“汽车”两张卡片,让宝宝找出“小狗”时,宝宝是否可以完成。如果宝宝的理解能力没有问题,只是单纯没有开口说话,暂时不用担心。可以多和宝宝交流,和宝宝说话时语速要慢一些,说清楚一些,一定要让宝宝听清楚妈妈的发音,等宝宝完成一定量的词汇积累,就会开口说话了。如果宝宝的理解能力有明显欠缺的话,最好带他看看医生。

妈妈应该知道的育儿知识

妈妈应该知道的育儿知识

一、0-1岁宝宝的妈妈应该做的事

1、 智力发展

1.1从宝宝呱呱坠地的一刻起,就跟他谈话,实验证明,大人多和宝宝说话,宝宝开口更早。

1.2 帮助宝宝学会爬行,除了身体协调性外,爬行更能促进宝宝的求知欲,扩大安全求知范围。

1.3 学会几个小游戏,每天至少花半个小时跟宝宝做游戏,不管他会不会。

1.4 选择几样益智玩具,给宝宝带来更多的欢乐和知识。

1.5 每天为宝宝读书或讲故事,不用讲太复杂,也不用每天换新的,一个简单的故事可以重复讲。

专家的话:0-1岁是宝宝出生后,在生理、心理、社会意识等方面的觉醒期,从混沌走向开明,从无知到探索认知,如能及早得到外界的适当刺激和激励,将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宝宝的多元智力。

2、 情商教育

2.1 妈妈每天至少亲自抱宝宝一小时左右,可能的话6个月前每天肌肤接触2个小时。

2.2 微笑,自己时常保持微笑也让宝宝学会微笑。

2.3 让宝宝学会等待。让宝宝知道适当的等待是必须的,等待抱抱,等待喝奶,等待玩具。

2.4 和宝宝进行眼神交流,这样的精神交流下抚育长大的宝宝更善于同人建立起融洽的关系。

2.5 带宝宝参加一次比赛,比如爬行、喊叫等。让宝宝从小具有竞争意识,懂得从竞争中获得乐趣。

专家的话:宝宝的个性,是父母一点一滴、潜移默化塑造而成,0-1岁的宝宝,父母不要以为他不懂,就不用教他。成功的家教与父母的言语表达息息相关。尤其是父母跟宝宝的语气、姿势,将对宝宝产生深刻的影响。

3、 健康养护

3.1 定期去医院做儿保检查和计划免疫。

3.2 给宝宝买把餐椅,逐步培养他定时吃饭的好习惯。

3.3 保持生活环境卫生。1岁前,宝宝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创造一个清洁、清净的居家环境非常重要。

3.4 给宝宝做扶触和健身操,让宝宝的免疫力增强,体质更好。

3.5 出生后就可以开始游泳和水疗等,水是宝宝天生喜欢的东西,也有着你想不到的功效。

3.6 和宝宝在一起的时候,洗掉自己的妆容,用最干净最亲切的容貌跟宝宝接触。

3.7 0岁开始,保护好宝宝的牙齿。虽然乳牙以后会换掉,但是乳牙的健康直接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

3.8 1岁前,培养宝宝有规律的作息,因为婴儿时期的习惯最根深蒂固。

3.9 在宝宝半岁的时候要带他做一次眼睛检查,之后还要定期检查,以确保宝宝的眼睛不出现问题。

3.10 学步之前,不要给宝宝穿鞋子,一双防滑的袜子完全可以度过之前的日子,从而让宝宝的小脚得到最充分的成长空间。

专家的话:1岁前宝宝养护只要注意以下3点,就是完美的养护。

食欲好,营养丰富。若发现宝宝不爱吃东西,首先应检查他是否生病。因为很多疾病都会表现出食欲不振。

白天活泼愉快,夜里睡得踏实。如果宝宝白天出现反常,没精神,夜里又总是睡不安稳,就要找医生检查诊治。

体质好,对疾病得抵抗力强。

4、 营养方案

4.1 6个月前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含有新生儿所需要的一切营养,比任何其他婴儿食品更容易消化吸收。

4.2 6个月开始,一定要给宝宝添加辅食。母乳和奶粉中的能量已经满足不了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

4.3 保证一周几个小时的阳光浴很有必要,它会刺激皮肤,使其产生出维生素D。

4.4 自己动手做宝宝的果汁菜汁等,比起现成商场买的,自己做的更营养,更健康。

4.5 果汁不能代替水果,添加辅食以后,每天2-3水果的摄入可以让宝宝拥有好皮肤。

4.6 用天然食品给宝宝做零食,比如一根煮过的胡萝卜、几颗煮软的花生、去壳的核桃仁等。超市的小食品不是儿童食品。

4.7 买本幼儿营养菜谱,照着上面的法子做菜。

专家的话: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牛乳喂养的宝宝,半年后母乳或牛乳的营养都不能再满足他们生长发育的需要,为此应给宝宝添加含热量高的辅食,以保证宝宝健康成长。

5、 亲子生活

5.1 给宝宝一个安静祥和的环境。

5.2 用文字、图片、声音等等记录宝宝的成长,等宝宝长大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东西多么的珍贵。

5.3 在养育宝宝的第一年,你可能无法出去工作,但千万不要疏于随时充实自己。

5.4 保存一套宝宝婴儿时期穿过的衣服,等他18岁的时候当生日礼物送给他。

5.5 重视爸爸的角色,宝宝根父亲的交流最好可以根母亲一样多,这样养育出来的宝宝长大了性格更开朗。

二、1-2岁宝宝的妈妈应该做的事

1、智力发展

1.1 给宝宝准备一个专用的`学习空间,专门放他的书和玩具,不要放任何其他东西。

1.2 睡前给宝宝讲讲有益的故事,最好是可以互动的那种,培养他的想像力。

1.3 给宝宝足够的空间。别人问宝宝话的时候,不要抢着替宝宝回答,一定要留给宝宝一个思考的时间。

1.4 对宝宝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认真回答。如果不懂就告诉他妈妈也不懂,然后一起探究。

1.5 正确玩玩具,有必要的时候自己先学会如何玩一样儿童玩具,再耐心教给宝宝。

1.6 让宝宝自己学会收拾玩具。虽然他要花1小时才能辛苦完成的事可能你花几分钟就做好了,也不可以嫌麻烦。

1.7 给宝宝创造机会,让宝宝自己解决一些“难题”是培养意志、发展智慧的一种好办法。

1.8 用耳濡目染的方式让宝宝接触母语之外的语言,比如英语。

专家的话:每个宝宝的潜能,基本上相差不多,而长大后宝宝究竟能变得多聪明,要靠后天得学习。学习机会越多,大脑潜能就开发得越多;学习得机会越早提供,宝宝得智能提升就越早起步,而宝宝也更早变得聪明。

2、情商教育

2.1 杜绝指责。即使宝宝犯了错,也有比指责更好得教育方法。

2.2 1岁多得宝宝总会冒出一些“大不敬”的话,不要因为好玩而一笑了之,要严重地告知宝宝,这样说是不对的,否则以后你的生活中就会多个没礼帽,讨人嫌的小麻烦。

2.3 1岁左右的宝宝有时会向大人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慎重正确地对待,让宝宝明白,每个人都应该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是什么都可以做的。

2.4 教养宝宝的时候,大人保持一致意见,切不可出现红脸白脸角色分化。

2.5 请注意纠正宝宝向别人要东西的习惯,别以为宝宝不懂事就听之任之。

2.6 培养宝宝的爱心,父母本身须具有一颗仁慈的心,宝宝能模仿和体验到父母的爱心,并能逐渐获得爱心。

2.7 培养信念。幼小的宝宝还谈不上信念,但已有了自己幼稚的计划和愿望,要予以鼓励。

专家的话:培养宝宝的情商能力,高学历未必是重要条件,宝宝若有创造力、懂得和人轻松相处、能容忍高压力,就较能适应多变的社会环境。

3、健康养护

3.1 定期带宝宝体检,密切观察身高、体重、器官发育等,即使有发育障碍也能扼杀在萌芽状态。

3.2 在宝宝2岁前,一定养成定时定点大小便的习惯,过了这个时期,习惯会延续到4岁。

3.3 2岁前,要求宝宝自己完成洗手过程。

3.4 控制宝宝看电视的时间,不能因为想脱身做别的事而让宝宝自己长时间看电视。

3.5 教给宝宝简单的安全基础知识,比如不碰开水、不捣鼓转动的风扇等。

3.6 为宝宝的学习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危难之时,及时的护理至关重要。

3.7 如果宝宝病了,请放下一切陪伴他。

3.8 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1-2岁时养成的睡眠习惯会影响一生。

3.9 重视宝宝的不良情绪,2岁前宝宝的不良情绪多半是需求不能满足,要及时找到原因。

3.10 选择健康舒适的衣着给宝宝,不贪图美观给宝宝穿皮鞋、尼龙衣服等。

专家的话:1-2岁的宝宝健康养护最重要是细致,要严格区分与成人的养护习惯。记住这个阶段的宝宝不适合接受成人的健康习惯,必须有专门针对性的养护来照顾宝宝。

4、营养方案

4.1 每餐至少有一个菜是专门为宝宝做的。

4.2 给宝宝的菜中少加调料,基本以少量盐为主要和唯一的调味品。限制甜食。

4.3 拒绝任何饮料,如可乐、果奶等。

4.4 记得每天喝新鲜的白开水一天至少400毫升,帮助宝宝养成喝水的习惯。

4.5 保障每天的奶制品摄入,1-2岁可以尝试酸奶了。其他的诸如奶酪等也是高质量的营养来源。

专家的话:1-2岁宝宝的消化能力逐渐增加,饮食已从奶类转向混合食物,但宝宝消化系统仍未发育成熟。制作的食物仍要软烂、精细,既要适应宝宝的消化能力,又能引起宝宝的食欲。

5、亲子生活

5.1 每天不论工作有多忙,一定要留给宝宝一个小时,在这一个小时里陪宝宝游戏听宝宝心声。

5.2 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坏毛病,比如说粗话、抽烟、酗酒等。

5.3 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自身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宝宝最有力的方法。

5.4 学点生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等等,父母有扎实的基础,才能教育好宝宝。

5.5 现在开始,给宝宝买保险,这不但可给宝宝保障,还可帮宝宝存笔钱,供学习或旅游用。

三、2-3岁宝宝的妈妈应该做的事

1、 智力发展

1.1 让宝宝选择自己的爱好,让他觉得他有自主权,不要强迫他做不爱做的事。

1.2 每个月带宝宝去一次书店,按他自己的喜好带几本书回来,并要求他自己保存好。

1.3 3岁开始,让宝宝学习一样乐器。

1.4 每天对宝宝说:“你真棒”。鼓励教育永远比强制教育来得有效。

1.5 鼓励宝宝幻想。能幻想会幻想是幼儿智能发育的强力证据。

1.6 需要进行记忆训练。宝宝的脑袋就是一块未开发的土地,勤劳就有收获。

1.7 给宝宝选择一个好的早教园,接受正规教育。

专家的话:2-3岁是宝宝学习各种技能最敏锐的时期,因此,也是开发宝宝智力的最佳时期。全面多元的益智刺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情商教育

2.1 每天对宝宝说:“我爱你”。

2.2 更加用心经营自己的婚姻家庭。

2.3 给宝宝机会自己做主,比如出去做客,主人给宝宝吃什么,玩什么时,不替他做主。让他自己决定。这样能迅速提升宝宝的社交能力。

2.4 杜绝撒谎事件发生。即使是小事情,也要较真。

2.5 维护宝宝的自尊和抑止虚荣。在外人面前,尽量不说宝宝的缺点;同样真心想夸赞也要含蓄。

2.6 宝宝正确认识分离分别。随着宝宝长大,独立的需要,分离分别都是难过的一关。大人积极的态度可以让宝宝也轻松一些。

2.7 给宝宝找1-2个好朋友,不管年龄大小,只要合得来的。创造条件让宝宝找到自己的朋友。

专家的话:一个人的情绪智能在未来人缘关系、领导能力、协调能力、学业、夫妻关系、道德水准上都扮演重要角色。因而在宝宝小时候就要培养他形成良好的情绪智能。

3、 健康养护

3.1 让宝宝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他独立自主的性格。

3.2 2岁以后,每天给宝宝洗澡,这不仅是保持卫生,更是让宝宝拥有自信的方法。

3.3 预防龋齿从小做起,重视口腔卫生。

3.4 关注宝宝安全,包括玩具安全、生活安全等。

3.5 正确地让宝宝认识自己的性别,懂得最基础的性知识。

3.6 重视宝宝心理活动,3岁的宝宝自我意识已经很强,有了自己的思维能力,这个阶段要特别关注儿童心理。

专家的话:2-3岁的幼儿与外界环境及成人接触较多,感染机会也随之增多,而抵抗力较低,故急慢性的传染病发病率较高,因此一定要加强幼儿体格锻炼。

4、 营养方案

4.1 拒绝油炸视频,提供大量、新鲜而又精心制作的食物,以达到营养平衡。

4.2 每星期至少吃2次豆腐。

4.3 宁愿饿着也不要撑着宝宝。吃下过多食物的危害远远大于饿宝宝一顿。

4.4 定期的素食。宝宝也有必要定期清理肠胃,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就是半个月或一周一天全素食。

专家的话:幼儿要有健康、强壮的体魄需要吃到足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如果你能为宝宝提供广泛的选择,宝宝一定能够得到所需要的一切。

5、 亲子生活

5.1 理智地爱宝宝。不宠不溺,是非分明,奖惩分明。

5.2 认识“养不教,父之过”。父亲在教养方面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5.3 不当着宝宝的面争吵。即使有满腔怒火,也绝对不能当着宝宝的面发火,一次发火就可能影响宝宝对你的看法。

5.4 多说“好的、可以”,少说“不许、不能”,允许宝宝用自己的方式玩。如果宝宝做的是错的,也要解释清楚,或者给他自己发现错误的机会。

5.5 记得兑现自己的承诺。如果你对宝宝许了诺言,一定要遵守。这样宝宝才信任你。

5.6 不避讳对宝宝说“对不起”,谁都有犯错的时候,宝宝和父母也应该是平等的。

5.7 定期带宝宝出去旅游,增长见识。

5.8 创造良好家庭氛围。和睦、积极向上精神的家庭最利于宝宝成长。

四、与宝宝建立亲密关系的方式

宝宝妈咪

宝宝跟妈妈一开始的关系,往往决定着今后的亲密关系会如何发展。

宝宝刚出生的几周或几个月内,是母亲与宝宝最需要彼此陪伴的敏感期,这是宝宝最需要照顾, 也是妈妈最渴望付出的时候。

妈妈与宝宝早早的互相依偎,可以使宝宝亲近妈妈的天性,以及母亲照顾宝宝的直觉,都得到自然的发展。

给宝宝哺喂母乳

母乳对于宝宝的健康与成长有很大好处,但喂母乳对于妈妈们的好处,可能还有很多人不知道. 当宝宝在吸奶时,妈妈体内会产生激素(激乳素与催产素),这种"母性激素"所产生的化学作用,能帮助你发展出所谓的母亲直觉。

把宝宝背在身上

宝宝背巾将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育儿用品,出门绝对少不了它.这不是说你一定要时时刻刻抱着或者背着宝宝,只不过要你调整对待宝宝的心态。

用了背巾的话,有一个明显的好处,被抱着或者背着的宝宝很少哭闹. 除了比较快乐外,长的也比较好.这种现象之所以会产生,或者是因为宝宝把原本哭闹的精力,转移到成长上的缘故.

试试看跟宝宝一起睡

当了妈妈以后,你会发现,能一觉睡到天亮的宝宝,不是在书里看到的,就是别人家里的。

你应该要有心理准备,在一段时间里,晚上要哄着孩子,直到找到你和孩子都睡得最好的方式为止.有些宝宝只有在自己房间里才能睡好,有些宝宝要跟妈妈在一起睡。

80后妈咪应当怎么科学育儿?

80后90后的童年都是非常快乐地,因为她们的父母都是放养式教育,所以对于她们的学习成绩不会太重视。但是当80后和90后当了妈妈之后,她们会对孩子的教育比较重视,从而在小的时候就严格对待孩子的教育。科学育儿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孩子的生长发展都有好处。那么80后妈咪该如何科学育儿呢?

一、不要溺爱孩子

80后的女性大多在结婚之后只有一个孩子,因为现在养孩子的代价也比较高,要养一个孩子很简单,但是养好一个孩子却很难。所以大多数父母都会选择着重培养一个孩子,这样可以尽心尽力,如果孩子比较多的话,会让父母的精力分散,从而不能很好地教育孩子。所以大多数80后的父母都只有一个孩子,但是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也不要过分的溺爱。

二、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80后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最好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毕竟他们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如果父母不在身边,有独立自主的能力,能让他们很好的生活,而父母也不用太担心,尤其在孩子长大之后一定是要离开家去外面学习的,如果小的时候就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发展都是比较好的。

三、不要盲目跟风,为孩子报太多培训班

80后父母大多都只有一个孩子,但是家长也不要对孩子的教育过分严格,千万不要和其他的父母做比较。孩子的童年就应该是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家长不要遏制孩子的天性,也不要为孩子报很多的培训班,否则的话会让他们的童年变得非常凄惨,没有时间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也会让他们遗憾终生的。

哺乳育儿知识

对于新妈咪来讲,哺乳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经研究显示,母乳中所含成分会增加宝宝的抵抗力,让宝宝身体强壮。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哺乳 育儿知识 ,期望对你培养你的宝宝成长有所帮助。

哺乳育儿知识:五种情况下 妈咪不能哺乳

对于新妈咪来讲,哺乳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经研究显示,母乳中所含成分会增加宝宝的抵抗力,让宝宝身体强壮。专家们呼吁妈咪们尽量给宝宝喂母乳,不仅可以帮宝宝远离疾病,还能增加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与互动。不过,喂母乳也是有讲究的,以下五种情况下,妈咪就不要进行哺乳了。

一、浓妆哺乳

妈妈身上的气味会使宝宝感到安心,因此妈妈在正常状态下进行哺乳的时候,宝宝会乐于喝母乳。而如果妈妈画着浓妆,化妆品的味道就会掩盖住母亲的味道,使宝宝感到陌生。并且,在哺乳期,妈咪们尽量不要画浓妆,化学制品中的成分会通过乳汁带给宝宝,对宝宝造成危害。

二、哺乳时嬉笑

有的妈妈在哺乳时,会想办法逗宝宝笑,增加与宝宝的互动。但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宝宝在喝奶的时候如果被逗笑,乳汁很容易会误入到气管中,有可能会造成宝宝呛奶,或者严重时会造成吸入性肺炎。

三、生气时哺乳

人体在生气的时候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这些物质会使水变颜色并沉淀。在妈妈哺乳的时候千万不能生气,会造成有毒的乳汁。宝宝喝了这种乳汁,会影响身体发育。

四、穿化纤内衣哺乳

妈妈们不要穿化纤内衣哺乳,因为化纤内衣很容易脱落上面的纤维,而造成乳腺管堵塞,从而影响奶质。在哺乳时,妈妈们尽量选择纯棉质的衣服。

五、睡卧哺乳

很多妈妈在哺乳的时候喜欢睡卧哺乳,尤其是在夜间,在极度困倦的情况下,妈妈们不想坐起来喂奶,于是就选择了睡卧。这样很容易导致宝宝呛奶,或者宝宝被妈妈的衣服盖住口鼻,造成缺氧。

乳汁是妈妈们送给宝宝最好的礼物,因此在哺乳期间,妈妈们应该更多的注意。在哺乳的时候不要逗宝宝笑,也不要穿化纤的内衣,更不要处于生气状态,如果妈妈当时心情不好,应拖后哺乳的时间,或者用奶粉代替母乳。在哺乳期间,妈妈要注意不要画浓妆,这样化学成分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宝宝,从而影响宝宝健康发育。无论妈妈们有多累,都应该抱着宝宝进行哺乳,千万不能选择睡卧姿势,这样会容易造成宝宝窒息危及生命。

哺乳育儿知识:这6大黄金要素 哺乳期妈妈要记得补充

准妈妈都知道有了宝宝以后,自己的营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自己的营养跟上了才能够让肚子里面的宝宝有充足的营养来生长发育。

可是妈妈不知道的是,不但要在孕前和孕期需要补充营养,在哺乳期妈妈也要给自己补充营养,这样自己和宝宝的身体才会棒棒哒,营养要是不充足的话不但会造成母亲健康问题,同时对于宝宝的成长发育也是非常不好的。所以,一定要注意补充营养。接下来就告诉大家哺乳期妈妈需要补充的各种营养,可以提前做好准备。

1、叶酸

充足的叶酸摄入量对于哺乳期的妈妈和宝宝的生长发育是非常重要的。叶酸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够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生长。同时叶酸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形成。哺乳期的女性每天需要摄入280毫克的叶酸。富含叶酸的时候有绿叶蔬菜、豌豆、橙子、胡萝卜、鸡蛋、香蕉、鳄梨、全麦、强化谷物和动物肝脏等。

2、液体

哺乳期妈妈最好每天喝超过10杯的液体。这些液体可以是水、花草茶、牛奶、果汁、脱咖啡因咖啡或者苏丹水。要是哺乳期的妈妈没有喝超过十杯的液体,那就没有足够的奶让宝宝来喝。

3、硫胺素

硫胺素,一般我们都把它叫做维生素B1,维生素B1促使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能量,妈妈因为在哺乳期所以对硫胺素的需求量也会变得多一些。如果妈妈的硫胺素摄入量不多的话会造成母乳里面硫胺素含量低。所以各位哺乳期的妈妈最好是每天摄入硫胺素1.6毫克。我们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全麦产品,全麦产品里面有很多的硫胺素,原因在于全麦产品保留了麸皮,强化的全麦食品也是非常适合哺乳期的妈妈食用的。同时,猪肉、豌豆和坚果里面也有着非常多的硫胺素。

4、能量

哺乳期的妈妈在前6个月,跟以前相比最好是能够多摄入640卡路里的能量。从营养丰富的食物中获取能量,像是低脂奶制品、瘦肉、全麦、水果和蔬菜。

5、维生素B6

妈妈在日常生活中摄入的维生素B6的量会严重影响到母乳中维生素B6的含量。维生素B6摄入量要是不足的话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妈妈的健康,同时还会牵扯到宝宝的健康。维生素B6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比如:合成肌蛋白和抗体,而抗体对免疫系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不需要过多摄入维生素B6,哺乳期的妈妈只要做到每天摄入2.1毫克就足够了。含有维生素B6的食物有肉类、鱼肉、坚果、豆类、全麦食品还有一些果蔬。维生素B6最好的食物来源是精加工的全麦谷物、葵瓜子、花生酱、香蕉、金枪鱼、土豆、白火鸡肉和鸡肉。

6、钙

有许多哺乳期的妈妈很难做到规定的日1200毫克的摄取量,对于那些饮食中奶制品不够的哺乳期妈妈来说就更加困难了。钙的摄入量低不会影响母乳中钙的浓度,可是对于哺乳期的妈妈来说到底有什么影响,现在实验还没有能够证明。但是当哺乳期较长的时候也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骨骼产生影响。要是担心骨骼的问题可以在日常饮食中多吃一些奶制品还有加钙果汁来进行钙含量的补充。

哺乳育儿知识:哪些原因会诱发宝宝厌奶

4个半月的琳琳有一天突然不吃奶了,每次喂奶琳琳都要大哭一场,才能勉强吃一点。琳琳妈妈以为琳琳是不爱喝现在的奶粉,为她先后换了两个牌子的奶粉,但是琳琳厌奶的情况仍没有改善。有的时候,妈妈会面临宝宝突然厌奶的现象。这个时候父母会非常着急,不知道原因出在何处,不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还是应该尽早让宝宝恢复喝奶。

宝宝厌奶的原因

1、病理原因

宝宝一旦发生厌奶情况,父母是十分着急的。尤其是小宝宝,喝奶是他们每日唯一的食物,总是不喝奶身体肯定会受不了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诱发宝宝产生厌奶的现象呢?

专家解释宝宝厌奶的情况,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病理造成的。如果宝宝患有咽喉炎、鹅口疮、败血症等病症,会伴随着厌奶的表现。家长应仔细观察宝宝的脸色、精神是否有异常,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去医院就医。另外,一些严重的病症也会引发宝宝厌奶,例如先天性心脏病、代谢病等。如果宝宝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厌奶现象了,家长一定要有所重视。

1、家长的情绪、哺乳环境

如果排除病理的原因导致厌奶,宝宝也可能是因为心理原因造成的厌奶现象。妈妈应该观察宝宝在哪些情况下喜欢喝奶,哪些情况下不爱喝奶, 总结 规律,每次喂奶的时候尽量为宝宝制造他喜欢的环境。通常情况下,安静的环境更容易让宝宝专心吃奶。

妈妈喂宝宝奶的时候,要保持自己的心情舒畅,将快乐的情绪传递给宝宝。专家指出,3个月以上的宝宝就已经可以与家人进行交流了,家长的情绪及面部表情宝宝都会了解并吸收。因此,家长应该通过语言、表情鼓励宝宝多吃奶,让宝宝在吃奶的时候心情愉悦。

另外,家长要注意,喂宝宝吃奶的时候千万不要勉强宝宝,如果宝宝不想吃也不要发脾气、大声斥责宝宝,这样只会造成宝宝害怕哭泣,最终也无法完成吃奶。如果长时间这样,宝宝更会养成厌奶的习惯。

2、可为厌奶的宝宝补充微量元素及辅食

如果宝宝4个月以上了,出现厌奶的情况可能会是由于缺乏微量元素导致的,例如锌。如果宝宝因厌奶进食很少的话,家长可以适当为宝宝补充维生素。并且,也可以通过添加辅食的方式,为宝宝补充每日所需的营养,最开始可以选择果汁以及米糊等易消化的食物。让宝宝接触到奶以外的食物,增加他进食的兴趣,同时又可以训练口腔的适应能力,对日后食用固体食物会有很好的帮助。

宝宝厌奶会导致每日所需营养跟不上,从而会严重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以及发育情况。家长应积极找寻宝宝厌奶的原因,如果是病理原因需及时去医院就医;如果是非病理原因,可以通过观察找寻宝宝喜欢喝奶时的氛围,并每次喝奶都延续这样的氛围,会对宝宝喝奶有很大帮助。同时,家长在喂奶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情绪,不要烦躁与生气,即使宝宝不喝奶也不要强迫,这样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要积极鼓励宝宝进食。如果宝宝已满4个月,家长可以为他添加辅食,从而增加宝宝的营养,并培养宝宝积极吃饭的好习惯。

哺乳育儿知识相关 文章 :

1. 妈妈们在哺乳期如何保持心情愉悦

2. 最新育儿知识

3. 1个月婴儿育儿知识

4. 1-12个月育儿知识

5. 0-3个月育儿知识

一个快穿女主好像叫琳琅,男主是重明鸟,女主竞选酆都城大帝收集副印,重明鸟爱跳舞羽毛会都掉了。

将反派上位到底作者:锦瑟思弦 穿越伤不起,穿越成各种狗血文里的反派更加伤不起,当穿成糟糠之妻、祸国妖妃、恶毒表妹、刻薄长嫂、魔教荡女等各类闲杂反派之后,唐越萌淡定的表示,只要够无情够无耻够无理取闹,主角就是用来炮灰滴、反派都是可以上位滴~~~ 女主语录: 就算心底彪悍无敌毒舌到别人呕血,外表也要装他妈的贤良淑德 即使知道渣男是一坨屎,也要做到眼中无视心中有屎 女人有三宝:容貌、智商、金元宝 对于女人来说,好男人那是拼的人品,忠犬男是附属品,花心男是调剂品,渣男是废弃品。 本文各种穿越,女主脸皮奇厚性格彪悍属性毒舌内心吐槽,至于CP,优货上岗劣货下岗~~~

关于lua妈咪育儿指南和反派妈咪育儿指南提取码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链接: http://www.dnjbh.cn/shengwa/68947.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