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李枚锦育儿知识,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李玫瑾:家中有儿子,父母要格外注意这些事,娃将来才更有本事
虽然说,现在的人们对孩子的性别没有那么大的偏见了,人们总是觉得生男孩还是生女孩都没什么差别,都一样。
但其实,生男孩和生女孩还是不一样的。家长在养男孩的时候,要采取一些针对男孩的方法。不然的话,就会教坏孩子。
大学时期,我们班有个男生,名叫小宇。
小宇的父母并不是什么有钱人,只是普通的农村人,靠做点小买卖为生。因为他父亲很有能力,所以说,他父亲渐渐地,就把家里的生意做大了一些。
虽然说小宇家里的条件本来不太好,但是因为小宇父亲工作能力强,所以说,小宇一家也从来不缺钱花,在钱这方面,小宇的父亲也格外大方。
而且,因为小宇是家里的独生子,所以说,小宇的父亲对这个儿子也一直都是格外溺爱,不管儿子做什么,他都无条件支持。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小宇长大后就成了一个非常任性、自私的男孩,在花钱这方面也大手大脚的。
不幸的是,小宇的父亲后来生意赔了,一家人的生活一下从天堂跌到了地狱。而此时的小宇仍然不懂事,经常打架、闯祸,对父母也很不尊敬,让老两口苦不堪言。
此时的老两口,也才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溺爱,最终还是害了自己的孩子。
李玫瑾教授是我国公安大学的一位很有名气的教授,研究了很多年青少年犯罪心理学的她,在 育儿 方面也有一定的了解。因为青少年犯罪,大多都和小时候的一些事儿有关。
所以说,李玫瑾在 育儿 知识这一方面,也很有了解。她的很多场讲座,都深受家长们的喜爱。
李玫瑾教授认为,男孩的养育方式和女孩是不一样的,有男孩的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这些事儿,孩子将来才会有本事。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在教育男孩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能溺爱。
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现在我国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这些家庭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容易溺爱孩子,会把所有的爱都给家里唯一的孩子。
所以说,很多男孩从小就被自己的父母养成了“小皇帝”。这样的孩子,将来长大以后很容易成为危险的人物。因为这些孩子自私自利、不懂感恩,还十分任性。
如果说,家长不想害了自己的孩子的话,在教育男孩的时候,就一定要有一个最基本的底线,不能什么事情都听孩子的、过度溺爱孩子。
其次,在教育男孩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还有一些家长,非常焦虑,他们比孩子还害怕受伤。所以说,这些家长总是想要把孩子保护起来,孩子一要去做什么,他们就会站出来阻止孩子,只因为他们觉得那样很危险。
这些家长的这种做法,看起来是爱孩子的表现,实际上并不是,他们的这种做法,到最后只会让孩子彻底失去独立能力,让孩子成长为一个什么也做不好的废人,无法独立。
再其次,在教育男孩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男孩和女孩将来走入 社会 之后,所要承担的责任是不同的。众所周知,男性的形象一直都是顶天立地的,所以说,男性所要承担的责任是比女性要更大一些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在教育男孩的时候,才要多多注意,一定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孩子成为一个责任心极强的人,这样孩子将来才能顶天立地。
最后,在教育男孩的时候,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心理 健康 成长。
因为我们这样做,不是在教孩子勇敢,只是在让孩子压抑情绪,如果我们总是这样教育孩子的话,那孩子的心理就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会严重到影响孩子的心理 健康 成长。
寄语:
男孩和女孩的教育方式是不一样的,想要让男孩将来有出息,家长就要在该严厉的时候严厉,否则孩子就会变得无法无天。
李玫瑾:养孩子要抓住这3根线,10岁前尤其要注意
作者:木人(爸妈精读专栏作者)
怎样才能养出一个好孩子?
无数父母倾力寻找着答案,为此,我们买了不少 育儿 书,看过太多 育儿 文,可是一到实战,还是摸不着头脑。
我也曾迷茫,到底怎样才能养出一个好孩子?直到我看到这句话,答案不言而喻。
李玫瑾教授说: 10岁前,第一要培养家庭 情感 ,第二要给孩子底线,第三要性格培养,这几点做到的话,孩子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抓住这3条线,从此养出省心娃,不再难。
第一根线:
好的家庭 情感 ,是父母的基本所求
为人父母,基本所求不过是希望孩子跟我们亲近。
郑渊洁写过的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姑娘被老师冤枉偷了别人的钱,然后那个小姑娘第一反应竟然是:我要叫我父母过来。
因为跟父母足够亲近,所以遇事愿意向你敞开心扉。
等到孩子封锁心门,将父母拒之门外,我们也只能叹息。
大学里,有个女同学,妈妈每天电话查岗。每次打电话,各种叮嘱,这边只“恩,”“啊”“我知道”。
直到同学主动说拜拜,不耐烦地挂断电话,末了她还吐糟:“烦不烦啊”,而后继续我行我素。
当她独自去异地见网友,却对父母谎称自己在外打工。父母千里迢迢赶到学校,另一边,她借钱乘飞机也回来了。
看透这一切的我们,顿感窒息,孩子和父母本应该最亲近,如今,父母用力的追,孩子却嫌烦不停地跑,无论父母如何呼喊,孩子头也不回,只顾着我行我素,不计后果。
这是父母最大的悲哀,也是孩子一生的不幸。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中说:
“ 亲子教养的核心,在于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如果把人比作植物,关系就是土壤,关系支持和滋养着孩子,让孩子得以成长(或抑制成长),少了可以依靠的关系,孩子的安全感就会受损。 ”
一份好的家庭 情感 ,是孩子获得力量的源泉,是微笑面对世界的底气。
与父母关系良好的孩子,愿意爱他人,爱世界,舍不得对世界发脾气,更不会做出极端破坏举动。
第二根线:
给孩子底线,是对孩子的最低要求
生而为人,比起知识、文化,我们最应该告诉孩子,尊重生命这个底线,这是教育的最高准则,也是一切美好的开始。
蒋勋说过一个故事:有一次,他散步经过一大片桐花林,遇到一个5岁的男孩在桐林里玩,周边落满了桐花。
当男孩想要跑过去找妈妈,他看着地上散落的桐花,不忍心踩,就喊:“妈妈!妈妈!”
妈妈不知所谓,让他自己过来,当妈妈说了三次“笨蛋,你过来啊”,蒋勋过去问她,儿子几岁了?她说五岁了。
蒋勋说:“真了不起,如果他五岁舍不得去踩一朵花,我相信他一生都不会随便去伤害生命。”
如此善良,懂得尊重生命的孩子,未来也许不是最优秀的,但一定很受欢迎。
不懂得尊重生命的孩子,无论多优秀也无济于事。
当年,大三学生药家鑫,开车撞倒路人张妙。
他第一时间,不是心怀善意,将对方送医抢救,而是害怕被索要赔偿,就掏出随身携带的刀具,将伤者置于死地,之后驾车逃逸,最终药家鑫被判处死刑。
他的同学和老师,拿着他曾经得到的奖励,极力证明他的优秀,为他请愿,他的辩护律师也以“激情杀入”为由,请求免除死刑。
课堂上,老师也评论道,药家鑫被判死刑,多年后会发现这是法律的悲哀,他说“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付出多少”。
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被判死刑,固然可惜,可是那个无辜女人的生命,又该谁来买单?
人生而善良,是需要坚守一生的信念,父母越早告诉孩子,他走的弯路、错路也就越少。
善良的人也许无法保证一生顺遂,但是内心时刻充满阳光;内心阴暗的人,终究会害人又害己。
那时,年轻的生命,不能作为免死金牌;优秀的过往,在法律面前变得黯淡无光;未来的路本应该很长,可是因为丧失底线,践踏他人生命,一生戛然而止。
尊重生命这个底线,任何时候都不容忽视,唯此,孩子的自由和生命才会安然无恙,这是父母对孩子的最低要求。
第三根线:
好的性格,是对孩子最大的期待
什么是好的性格?
乐观、坚韧、自信都是好性格的代名词,悲观、自卑等特质,无疑属于性格缺陷。
成都49中16岁男生坠亡事件,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生命的消失,总是让人叹息,可背后的细节更让人警醒。
他自杀之前,曾在学校一角试图割腕自杀,也曾在QQ聊天中透露出轻生的意愿。
我们不知悲剧造成的具体原因,但是性格悲观一定是主因。如果乐观积极,一定会直面难题,解决问题。
李月亮说: 为人父母,最大的成就是培养出会与世界相处的孩子。
性格缺陷的人,无法与自己相处,也很难与他人相处愉快。
在节目《演员请就位》中,有人问李梦:当初《白鹿原》拍摄过半,她作为女主角,为什么会被换掉?
她坦言自己是一个性格很有缺陷的人。
张颂文说在拍摄某剧的时候,她为了找一个一模一样的苹果,让道具老师在凌晨十二点半,跑出去买苹果。
是认真,也是执拗,更是性格缺陷。
张纪中直言:“像这样的演员,我是不会用的。”
了解她的人,会同情那个11岁前独自出国求学,缺少父母陪伴,忍受孤独的孩子。
可是更多人只会看到,她缺乏同理心,给人制造麻烦,与人相处,与世界相处的不愉快。
有人说性格好,整体给人的感觉是:舒服,性格好约等于情商高。
郭麒麟是有名的好性格,三观正,情商高,与他合作的人都张口称赞,同时靠着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一步一步在影视和综艺中大放光彩。
如今的郭麒麟,离不开郭德纲的用心教育,郭德纲曾评价郭麒麟说:“这是我最好的作品。”
什么样的孩子是父母眼里最好的作品?
大概就是性格好,让人放心,不用担心,他会消极,悲观,走进死胡同;不用担心他,与他人,与世界不能好好相处;相信他会积极努力向上,始终阳光 健康 。
心理学上说:关系就是一切。
好的性格,是赢得好关系的前提,懂得如何与人相处,是一切可能的开始。
养娃就像放风筝,父母抓紧手里这三条线,他才能飞得又稳,又高。
1、好的家庭 情感
要想孩子跟我们亲近,首先我们要靠近孩子的心,拒绝语言暴力,拒绝 情感 忽视,给他无条件的爱,赢得孩子一生的信任,孝顺,感恩,这是我们的基本所求,也是彼此最大的幸福。
2、告诉孩子底线
告诉孩子底线不能践踏,要尊重生命,为人父母要尊重孩子,保持底线,呈现善良,孩子也会有样学样。
尊重底线,意味着安全与自由,这是我们对他最低的要求。
3、给他好的性格
我们可以内向,但是依然落落大方,我们可以偶尔忧伤,但是不能悲观度日;
当我们学着笑对人生,坚韧对事,孩子的性格自然差不了。
“性格决定命运”好性格是幸福人生的基础,拥有好性格的人,更容易拥抱幸福人生,走得更远,这是我们最大的期待。
托尔斯泰说: 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干的事,关键是怎样教育孩子。
当我们抓住主要矛盾,从此养娃事半功倍。当孩子做到这些,从此人生无畏风雨。
作者简介:木人,富书专栏作者,富书亲子文第5期学员,家居小主妈一枚,不负时光不负己。
李玫瑾教授的育儿视频真的管用吗?
引言:相信很多家长都看过李玫瑾教授的视频,她所讲述的内容以及理论让人听了确实感到心服口服。那么李玫瑾教授的育儿视频真的管用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李玫瑾教授的育儿视频真的管用吗?
具数据统计还是很管用的,关于李玫瑾教授的育儿理念、做法,还有她关于人生哲学的演讲,很多家长听了,简直是绝绝子,甚至有的育儿理念用到自己孩子身上,真的是出现了良好的效果。
二、李玫瑾教授的哪些书籍很有学习的必要?
《幽微的人性》取材自李玫瑾在电视谈话节目中的访谈内容。她在书中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犯罪心理画像理论,并通过近年来国内外轰动一时的恶性犯罪案件剖析了犯罪人的心理成因,阐释了犯罪心理学在预防和惩治犯罪方面的重要性,呼吁全社会关爱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儿童,重视他们的成长环境,对他们加强心理教育 。《陪孩子度过青春期》是父母对青少年最常见的抱怨就是粗鲁以及不尊重父母。教育青少年尊重我们的最好方式,是尊重他们,尊重我们和他们的关系。
三、在李玫瑾教授的育儿知识上能够学到的知识
三岁前的孩子往往是脆弱孤独的,这个时间段的父母应该把孩子带在身边亲自教养。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增强亲子间的感情,也会让孩子对家长产生更大的依赖感,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有利于家长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能够更好的教养孩子。六岁前的孩子是性格养成的一个时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处于他们性格培养的黄金时期。在这一年龄段,家长应该注重对孩子道德品格的培养,养成一个良好的性格、品质,是会让孩子终生受益。十二岁之前的孩子要注重他们价值观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将来做好一定的基础铺垫。
李玫瑾教授说要想孩子长大有出息,要记住“养儿三忌”,究竟是哪“三忌”?
链接:
提取码: 83h5
李玫瑾教授最成功的育儿应该就是将女儿培养成哈佛高材生,这里有李玫瑾教授的全套讲座视频,希望能帮助到您。
李枚锦育儿知识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李枚锦育儿知识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