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管育儿分析报告(托育机构生存现状报告)

时间:2022-10-19 阅读:9 评论:0 作者:悠悠

今天给各位分享托管育儿分析报告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托育机构生存现状报告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托管班加盟品牌前景怎么样?晋级教育成立了多久?

就拿目前较为火热托管育儿分析报告的幼儿托管来说,在当前中国幼儿托管机构数量已经从2011年的4.31万家左右增长至2017年的5.51万家,2018年行业内机构数量仍在不断增长。虽然幼儿托管的优势明显,但当前市面上存在的幼儿托管服务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成为阻碍行业发展的一大问题。现存的5万多家幼儿托管机构中,主要以小书童、响丁当、书香源为代表的大中型连锁品牌位列第一梯队。这些品牌的优势虽较明显,但各自尚未形成绝对竞争力,行业品牌将在市场的逐步爆发中加剧洗牌。

中国幼儿托管机构中小型企业居多且质量良莠不齐,小书童、响丁当、书香源位居第一梯队

顺应广大80、90父母需求而得以迅速发展的幼儿托管,在当前社会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广大父母对幼儿托管机构所寄语的期望也在不断攀升。能够帮忙带孩子的同时,接受适当的早期教育,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也有所帮助。无论是对于家庭本身,还是对于未来社会发展,幼儿托管教育的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

虽然幼儿托管的优势明显,但当前市面上存在的幼儿托管服务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成为阻碍行业发展的一大问题。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幼儿托管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幼儿托管机构数量已经从2011年的4.31万家左右增长至2017年的5.51万家,2018年行业内机构数量仍在不断增长。

这5万多家幼儿托管机构中,主要以小书童、响丁当、书香源为代表的大中型连锁品牌位列第一梯队,这些机构以优质的师资和规范化的管理赢得托管育儿分析报告了超过一大部分的幼儿托管的市场份额;其次是,各大民办幼儿园的幼托班,虽然与大中型连锁品牌存在差距,但其规范性和师资力量在家庭式育儿点之上;虽然家庭式育儿点存在的问题不少,但该类型的幼儿仍存在15%左右的比例;部分企业办育儿所,公办的早教中心等机构也一定程度上解决托管育儿分析报告了小部分人群的幼儿托管需求,但整体规模较少,尚不足以覆盖到大多数人群。

不同机构对于托管品牌的排名选择的指标不同其名次也各有不同,但无论是哪份榜单,前十品牌基本是一致的。在大中型连锁品牌的托管机构中,小书童、响叮当、全商○商学院、书香源和萌乐园均位列前十榜单。前十榜单中还包括晋级教育、疯狂龙博士、贝尔安亲、祝博士和晚托365。

谁能笑到最后托管育儿分析报告?带托管育儿分析报告你了解当前主要幼儿托管机构的发展优劣势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整理,目前市面上的主要的品牌幼儿托管机构凭借其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优质的师资力量和教育服务受到了广大幼儿家长的青睐,占据我国幼儿托管服务的最大市场份额。不同机构定位有所不同,提供的服务内容不同,比较优势也各有不同。

在各具优势的同时,各大机构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虽然幼儿机构的发展与行业发展欠缺监管和规范相关,在相对一致的大背景下,各大机构如何突出重围,在实现市场扩张的同时收获良好的口碑将是机构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整体来看,目前中国幼儿托管市场竞争格局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随着市场规模的逐步爆发,新进入机构和现有机构的竞争将加剧,各大机构的各自阵地仍有待深耕以提升自身竞争力。

——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幼儿托管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托育行业的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托育的定义

托育,英文译为Childcare或Daycare。及父母将孩子托付与他人,代为养育照顾。它通常是指由婴幼儿的法定监护人之外,也就是父母之外的人或直系亲属之外的人,在特定时间内的一种持续不断的养育照顾行为。

2019年,可以被称之为“托育元年”。“托育”这一词和概念,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托育行业一鸣惊人,很多对这个行业不了解的人,都认为这一行业是舶来品,甚至与早教中心、幼儿园都区分不开。

其实托育曾经在国内一直断断续续地出现。据公开资料显示,国内最早的托育机构可追溯到1929年。1997年以后,随着单位福利制度的瓦解,政府及事业单位减少相应支持,相关企业迫于利润压力停止提供托儿所服务,截止到2010年国家集体办托儿所基本消失。

✔世界托育行业发展现状

1、美国:对各类托班有标准和法规

美国政府对于婴幼儿早期教育很重视,先后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以保证婴幼儿从出生起接受正规的教育,特别是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龄前儿童。

对3岁以下的婴幼儿,美国的托育机构主要是托儿所。托儿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日托中心,另一种是家庭式托儿所。运作方式的不同,以及地区差异、孩子年龄的不同,使得美国各州的相关费用也有所不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的托育市场发展比较成熟,每个州都会对各类日托班的标准有立法要求。

2、英国:起步最早

英国的托育服务起步较早,中世纪时期教会与慈善团体扮演幼儿托育照顾失孤儿童的重要角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妇女跟随战士走上战场或工厂来解决经济问题,民间兴起的托育机构解决了家中无人照顾幼儿的问题。战后,政府开始重视对幼儿的教育和学前教育的部分。随后教育部在英国各地普设托育中心、儿童中心提供全日制的托育照顾、时段制托育、课后照顾等。高品质的学前教育环境和托育对于婴幼儿的教育和学习有显著的影响。

3、日本:需求引领发展

在日本,托育最早起源于一对夫妇开设的私塾学校,由于贫困学生经常带着弟妹来上学,便有了儿童福祉服务的开端,称为保育所,由于家长在农忙时无法看顾婴幼儿,便将婴幼儿寄放在保育所照顾。二战过后,日本出现婴儿潮,女性地位及生育观念的改变,开始出现了少子化的现象。随着生育率下降,政府为鼓励生育,出台了天使计划等政策鼓励生育。在未来,将设立幼托整合的政策,充实保育所之外的托育服务

4、台湾:时势政策下的发展

在台湾的早期托育机构是由日本政府设立的托儿所,当时为重整战后的台湾,鼓励全民奋斗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质,而当时的农妇因要下田帮忙而无暇照顾家中的婴幼儿,政府便开设了“农忙托儿所”,后来发展期改为村里托儿所,从短期变成长期性质的托育,扩展至各个社区之间,并制定了托育管理的各项制度以加强托儿所的管理

可见,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托育机构都有一定的悠久历史,反观当下,托育这一行业在中国发展的现状如何呢?

✔国内托育行业的现状

先看一组关于我国幼儿托育服务市场的相关数据:

从2015年至今,我国幼龄儿童人口基数已经从1.08亿人飙涨至1.14亿人,在2021年有望突破1.25亿人

市场规模方面,截止最新的统计,中国托育行业市场规模为905.38亿元,同比增长8.4%。

预计到2022年中国托育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182.07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托育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980亿元。

客单价方面,2018年中国托育平均客单价为3.75万元。预计2022年中国托育平均客单价为5.29万元。

2016年,根据统计发现,城市3岁以下婴幼儿在各类托育机构入托率仅为4.1%。未入托的主要原因是:“附近没有接收3岁以下孩子的托育机构”和费用太高。另外市场对托育行业认知的缺乏。在我国习惯于隔代养育,导致大部分人认为幼儿园才是婴幼儿第一个迈入社会集体生活的场所,可见很多人不了解托育机构的存在。由此可见,托育行业增长空间巨大。

✔托育行业的发展趋势

✔家庭必需

现今中国大多数从业人员,以80、90后居多,此类家庭的特点为父母均为双职工。尤其是在近20年职业女性的大幅上涨,加之国家“二孩政策”,0—3岁孩子的照料成了一大问题。隔代育儿存在观念差异,育儿嫂照料又担心宝宝的人身安全等,诸多问题导致当下对优质托儿所的需求与日俱增。

✔政策的推动

2019年报告提到:“婴幼儿照护事关千家万户,要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机构,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加强儿童安全保障。”

政策利好有助于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高质量和规范化发展,扩大普惠托育服务有效供给,满足家庭多层次、多样化托育服务需求。

✔行业的规范

中国婴幼儿托育行业发展存在运营体系不成熟、缺乏规范监管、专业师资少等问题。中国托育行业发展空间较大,中国婴幼儿入托率仅4.3%,与OECD国家33.2%的平均入托率仍有较大差距。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广东等较为重视婴幼儿托育。托育行业顺应市场需求,政策大力支持,未来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托管前景怎么样?要怎么经营呢?

随着,教育行业头部企业布局托育市场,不少行业观望者,也蠢蠢欲动,是跟着大佬走托管育儿分析报告?还是隔岸观火,静待时机?锋格练字老师认为,是否布局托育市场,需结合当下市场环境与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分析规划,不可盲目跟。

目前国内婴幼儿入托市场情况:

目前,我国0至3岁婴幼儿约4200万,其中1/3有比较强烈托管育儿分析报告的托育服务需求,但调查显示,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率仅为5.5%左右。5.5%,这大概是一个什么水平?据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的数据来看,OECD的三岁以下婴幼儿平均入托率为36.1%,但2020年我国该比率仅为5.5%,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甚至较落后。

入托率低,不是因为市场没有需求。

根据最新调研显示,接受调研的家庭中仅有5%的家庭完全不需要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即剩下的95%的家庭均对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有需求,其中需求较为强烈的家庭约占84%左右,且近年来,有托管需求的家庭数量正在呈现上升趋势。

导致入托率低的原因较为复杂,其中托育市场供需现状矛盾较为突出。

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需求大的三大主要原因为:长辈年老无力照料孩童(或隔代育儿问题)、保姆存在隐患和现代女性观念转变。而入托率低下的原因,则为机构专业性低、托育费用不菲等原因。

简单来讲,就是消费者有需求,但是机构提供的服务还达不到消费者的需求,或机构的购买门槛超出消费者的预期,令消费者望而却步。同时,当下社会主流的“带娃”模式还是隔代照料,这种传统的带娃模式与理念,虽然,当下父母已经意识到不足,但面对诸多客观存在的因素,要在行动上改变这种模式和现状,还需要时间和周期。

当下,托育市场是否可布局?

在锋格练字老师的认知里资本早就开始在托育市场试水,但并没有得到预想的回报。早在2019年,资本就已经试水托育赛道托管育儿分析报告了,但结果却让人意外。热钱的涌入,托育行业并没有如人们想象那样驶入快车道。相反,多家知名托育机构更是在2020年疫情背景下被爆出“跑路”传闻。

原因在于,托育机构的运营难度相对较大:

1.安全要求高

托育中心,不同于其他机构,有监控人陪伴。托育的孩子是8-12小时完全脱离监护人的陪伴,就安全方面而言,难度系数非常很大,而且一旦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对中心来讲,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托管育儿分析报告;(注:而对于为孩子选择托育机构,家长最大的顾虑依次为:安全性占比最高24%;师资水平21%;价格17%)

2.运营难度大

托育,属于复杂性强的教育产品,从孩子入园到离园,中间需要涉及饮食安排、课程安排、实践活动安排、午休安排、健康管理、情绪处理等环节,从校区运营的角度来讲,需要兼顾的点较多,难度系数大。

3.专业员工招聘难

在业内人士看来,托育机构的老师不是育婴师,不是早幼教老师,不是医护人员,但是她们必须是这三者的综合体,同时,托育老师需具备一定的耐心、细心、和服务意识,符合要求的面试者凤毛麟角,另,托育老师往往需要干较多繁琐的育儿工作,流动性也较大。

4.运营成本高

0-3岁的托育在人力物力安全方面的要求更高。

托育的成本结构较高,托育机构主要针对0到3岁的婴幼儿,其‘师生比’比幼儿园要高,一般是1:5(1岁以下更有可能是1:1),以1:5为例,即一个老师负责5个孩子,如果收了150个孩子,就要有30位托育老师,人工成本高,同时,在物料消耗、租金等方面成本也相对较高。

5.托育市场需求,分层明显

相对来讲,一二线城市的托育需求大,三四线等城市较小,因为认知需求,隔代抚养更深入人心。

6.监管不完善

目前,托育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规范还不健全,多地托育从业者办证无门、无章可依、野蛮生长,后续一旦托管机构井喷式增长,不排除像学科教育一样面临相应的管控风险。

综上所述,锋格练字老师认为,托育市场有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入园费用高与传统育儿理念是导致当下入托率低的主要原因。至于,当下托育市场是否可布局,从运营角度来讲,需慎重考虑。在布局之前建议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如:

是否,有足够的运营资金,来面对托育机构的较高运营成本和当下疫情停课的风险成本?

是否,有渠道、有能力组织一支专业的托育运营团队?

是否,对所处城市或区域的托育需求,做过深入的调研与可行性分析?(如,需求占比、托育理念等)......

(入行需要谨慎,综合研判,量力而行)

随着,教育行业头部企业布局托育市场,不少行业观望者,也蠢蠢欲动,是跟着大佬走?还是隔岸观火,静待时机?锋格练字老师认为,是否布局托育市场,需结合当下市场环境与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分析规划,不可盲目跟。

目前国内婴幼儿入托市场情况:

目前,我国0至3岁婴幼儿约4200万,其中1/3有比较强烈的托育服务需求,但调查显示,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率仅为5.5%左右。5.5%,这大概是一个什么水平?据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的数据来看,OECD的三岁以下婴幼儿平均入托率为36.1%,但2020年我国该比率仅为5.5%,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甚至较落后。

入托率低,不是因为市场没有需求。

根据最新调研显示,接受调研的家庭中仅有5%的家庭完全不需要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即剩下的95%的家庭均对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有需求,其中需求较为强烈的家庭约占84%左右,且近年来,有托管需求的家庭数量正在呈现上升趋势。

导致入托率低的原因较为复杂,其中托育市场供需现状矛盾较为突出。

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需求大的三大主要原因为:长辈年老无力照料孩童(或隔代育儿问题)、保姆存在隐患和现代女性观念转变。而入托率低下的原因,则为机构专业性低、托育费用不菲等原因。

简单来讲,就是消费者有需求,但是机构提供的服务还达不到消费者的需求,或机构的购买门槛超出消费者的预期,令消费者望而却步。同时,当下社会主流的“带娃”模式还是隔代照料,这种传统的带娃模式与理念,虽然,当下父母已经意识到不足,但面对诸多客观存在的因素,要在行动上改变这种模式和现状,还需要时间和周期。

当下,托育市场是否可布局?

在锋格练字老师的认知里资本早就开始在托育市场试水,但并没有得到预想的回报。早在2019年,资本就已经试水托育赛道了,但结果却让人意外。热钱的涌入,托育行业并没有如人们想象那样驶入快车道。相反,多家知名托育机构更是在2020年疫情背景下被爆出“跑路”传闻。

原因在于,托育机构的运营难度相对较大:

1.安全要求高

托育中心,不同于其他机构,有监控人陪伴。托育的孩子是8-12小时完全脱离监护人的陪伴,就安全方面而言,难度系数非常很大,而且一旦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对中心来讲,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注:而对于为孩子选择托育机构,家长最大的顾虑依次为:安全性占比最高24%;师资水平21%;价格17%)

2.运营难度大

托育,属于复杂性强的教育产品,从孩子入园到离园,中间需要涉及饮食安排、课程安排、实践活动安排、午休安排、健康管理、情绪处理等环节,从校区运营的角度来讲,需要兼顾的点较多,难度系数大。

3.专业员工招聘难

在业内人士看来,托育机构的老师不是育婴师,不是早幼教老师,不是医护人员,但是她们必须是这三者的综合体,同时,托育老师需具备一定的耐心、细心、和服务意识,符合要求的面试者凤毛麟角,另,托育老师往往需要干较多繁琐的育儿工作,流动性也较大。

4.运营成本高

0-3岁的托育在人力物力安全方面的要求更高。

托育的成本结构较高,托育机构主要针对0到3岁的婴幼儿,其‘师生比’比幼儿园要高,一般是1:5(1岁以下更有可能是1:1),以1:5为例,即一个老师负责5个孩子,如果收了150个孩子,就要有30位托育老师,人工成本高,同时,在物料消耗、租金等方面成本也相对较高。

5.托育市场需求,分层明显

相对来讲,一二线城市的托育需求大,三四线等城市较小,因为认知需求,隔代抚养更深入人心。

6.监管不完善

目前,托育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规范还不健全,多地托育从业者办证无门、无章可依、野蛮生长,后续一旦托管机构井喷式增长,不排除像学科教育一样面临相应的管控风险。

综上所述,锋格练字老师认为,托育市场有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入园费用高与传统育儿理念是导致当下入托率低的主要原因。至于,当下托育市场是否可布局,从运营角度来讲,需慎重考虑。在布局之前建议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如:

是否,有足够的运营资金,来面对托育机构的较高运营成本和当下疫情停课的风险成本?

是否,有渠道、有能力组织一支专业的托育运营团队?

是否,对所处城市或区域的托育需求,做过深入的调研与可行性分析?(如,需求占比、托育理念等)......

(入行需要谨慎,综合研判,量力而行)

托育行业未来3-5年的发展前景如何?

随着,教育行业头部企业布局托育市场,不少行业观望者,也蠢蠢欲动,是跟着大佬走?还是隔岸观火,静待时机?锋格练字老师认为,是否布局托育市场,需结合当下市场环境与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分析规划,不可盲目跟。

目前国内婴幼儿入托市场情况:

目前,我国0至3岁婴幼儿约4200万,其中1/3有比较强烈的托育服务需求,但调查显示,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率仅为5.5%左右。5.5%,这大概是一个什么水平?据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的数据来看,OECD的三岁以下婴幼儿平均入托率为36.1%,但2020年我国该比率仅为5.5%,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甚至较落后。

入托率低,不是因为市场没有需求。

根据最新调研显示,接受调研的家庭中仅有5%的家庭完全不需要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即剩下的95%的家庭均对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有需求,其中需求较为强烈的家庭约占84%左右,且近年来,有托管需求的家庭数量正在呈现上升趋势。

导致入托率低的原因较为复杂,其中托育市场供需现状矛盾较为突出。

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需求大的三大主要原因为:长辈年老无力照料孩童(或隔代育儿问题)、保姆存在隐患和现代女性观念转变。而入托率低下的原因,则为机构专业性低、托育费用不菲等原因。

简单来讲,就是消费者有需求,但是机构提供的服务还达不到消费者的需求,或机构的购买门槛超出消费者的预期,令消费者望而却步。同时,当下社会主流的“带娃”模式还是隔代照料,这种传统的带娃模式与理念,虽然,当下父母已经意识到不足,但面对诸多客观存在的因素,要在行动上改变这种模式和现状,还需要时间和周期。

当下,托育市场是否可布局?

在锋格练字老师的认知里资本早就开始在托育市场试水,但并没有得到预想的回报。早在2019年,资本就已经试水托育赛道了,但结果却让人意外。热钱的涌入,托育行业并没有如人们想象那样驶入快车道。相反,多家知名托育机构更是在2020年疫情背景下被爆出“跑路”传闻。

原因在于,托育机构的运营难度相对较大:

1.安全要求高

托育中心,不同于其他机构,有监控人陪伴。托育的孩子是8-12小时完全脱离监护人的陪伴,就安全方面而言,难度系数非常很大,而且一旦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对中心来讲,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注:而对于为孩子选择托育机构,家长最大的顾虑依次为:安全性占比最高24%;师资水平21%;价格17%)

2.运营难度大

托育,属于复杂性强的教育产品,从孩子入园到离园,中间需要涉及饮食安排、课程安排、实践活动安排、午休安排、健康管理、情绪处理等环节,从校区运营的角度来讲,需要兼顾的点较多,难度系数大。

3.专业员工招聘难

在业内人士看来,托育机构的老师不是育婴师,不是早幼教老师,不是医护人员,但是她们必须是这三者的综合体,同时,托育老师需具备一定的耐心、细心、和服务意识,符合要求的面试者凤毛麟角,另,托育老师往往需要干较多繁琐的育儿工作,流动性也较大。

4.运营成本高

0-3岁的托育在人力物力安全方面的要求更高。

托育的成本结构较高,托育机构主要针对0到3岁的婴幼儿,其‘师生比’比幼儿园要高,一般是1:5(1岁以下更有可能是1:1),以1:5为例,即一个老师负责5个孩子,如果收了150个孩子,就要有30位托育老师,人工成本高,同时,在物料消耗、租金等方面成本也相对较高。

5.托育市场需求,分层明显

相对来讲,一二线城市的托育需求大,三四线等城市较小,因为认知需求,隔代抚养更深入人心。

6.监管不完善

目前,托育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规范还不健全,多地托育从业者办证无门、无章可依、野蛮生长,后续一旦托管机构井喷式增长,不排除像学科教育一样面临相应的管控风险。

综上所述,锋格练字老师认为,托育市场有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入园费用高与传统育儿理念是导致当下入托率低的主要原因。至于,当下托育市场是否可布局,从运营角度来讲,需慎重考虑。在布局之前建议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如:

是否,有足够的运营资金,来面对托育机构的较高运营成本和当下疫情停课的风险成本?

是否,有渠道、有能力组织一支专业的托育运营团队?

是否,对所处城市或区域的托育需求,做过深入的调研与可行性分析?(如,需求占比、托育理念等)......

(入行需要谨慎,综合研判,量力而行)

关于托管育儿分析报告和托育机构生存现状报告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链接: http://www.dnjbh.cn/shengwa/66533.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