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小鸡育儿方式,以及小鸡喂养方式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鸡娃”的教育方式是什么?这种方式好吗?
鸡娃就是指某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考出好成绩,出人头地,而不断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地让孩子去拼搏的行为。这种做法类似“打鸡血”的行为,因此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出来的孩子,就被网友称为“鸡娃”。首先,不管哪个阶段的孩子,都应该努力,包括小学生。努力是一种习惯,更是体现了孩子对学习的态度。所以,好的习惯要从小养成。另外,要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自律性。不可否认,与学习相比,绝大部分孩子更喜欢玩儿。刷十分钟手机的诱惑远远大于刷十道数学题。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并监督执行,用规则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的分内之事,必须完成。
久而久之,孩子会把自律当成一种习惯。最后,确实有些孩子到了高中没有后劲,主要是高中知识深度和广度大大加强,有些孩子吃力是因为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并不是因为努力。目前中考压力很大,如果不鸡娃,普娃考上高中很难,先鸡进高中,将来才有谈进退的资格!特别强调:鸡娃其实没有错,但需要注意的是,家长要根据孩子情况把握尺度,别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只要做好习惯养成,孩子大概率会比父母优秀。如果父母补习也连个本科都没考上,却想靠高压施暴让孩子上清华北大或一流985,这是很不切实际的。尤其有些父母,自己遭已经不学习,回家就是玩手机、看电视、打麻将、喝酒抽烟等,想让孩子优秀,嫌孩子不优秀,那是太扯淡了。言传不如身教,打骂不如引导,种下一颗成为优秀人才的种子,养成预习复习迎难而上的习惯,这才有点用。
小鸡饲养方法
小鸡是一种可爱的动物小鸡育儿方式,如果您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接触过小鸡小鸡育儿方式,不妨看一看小鸡是怎样饲养,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小鸡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小鸡饲养方法
请准备好一个纸箱子(比如牛奶箱,个人认为特仑苏牛奶箱比较好)。纸箱上请用剪刀或者水果刀捅至少五个眼儿用来透气,这样小鸡进入箱子里的时候就可以把盖子盖上也不会闷小鸡育儿方式了。
请在箱子内铺好两层报纸(废报纸即可)。为了保证小鸡的排泄物不漏掉请选择厚报纸。报纸铺好了,那么现在用我们常用的卫生纸吧!从卫生纸上撕下至少八块,撕完后成一长条。然后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卫生纸,它的纸是两层的,把那一长条的卫生纸四成两层,这样就变成了两条了,而且更轻薄(如果您的卫生纸不是两层的不撕也可以,这一步骤很难形容)。
用手把轻薄的纸撕掉,注意不要追求完美撕的很好,把纸撕成不规则的形状,越多越好。因为这样更为小鸡保暖。撕完后,把它们放进箱子里,铺好。(越是杂乱无章越好)
【注意!】因为小鸡成长的速度很快,所以箱子会在“小鸡的食物“部分随时更换。
小鸡的挑选
【正确选择】小鸡活泼乱跳,喜欢抢别人的食物,喜欢往外飞。而且它特别爱叫,当你把它放在你的手心,然后把食物放在边上的时候它会毫不犹豫地去抢吃的,而不是像其它小鸡一样渴望你手心的温暖而闭上双眼。
【错误选择】小鸡很安静、很乖,把它放在手里时它会紧闭双眼。而且它在鸡群里会像大多数小鸡一样,呆呆地站立着。这种小鸡不活泼,以后可能会得病。
小鸡的食物
【第一阶段】请喂它小米,具体做法如下小鸡育儿方式:准备一些小米,和一个小碗。往碗里放上温水,接着把小米放进碗里泡三十分钟即可。小米泡好了,然后就是怎样取量了。倒掉四分之三的水,留下一点,切记小米不要倒掉,取出一点就行。小鸡需要水分,不能把所有的水都拿走,剩下一点水给它喝就好了,小鸡刚买回来都喜欢喝水,但是不要给它喝太多,会拉稀。参考图:
【第二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小鸡没有以前那么肥肥胖胖圆圆乎乎得了。这时候我们可以喂它小面包、白菜、和米饭了。小面包只要用手撕即可,大小大概是小拇指指甲盖的大小,或者更小。白菜可以洗净后撕着喂,每天只要喂一点,撕白菜的时候要注意,必须撕小块,不然小鸡吃不下去的会噎死。请喂煮熟的米饭或者生大米,煮熟的米饭不要喂太多,每天喂到它肚子饱就行(如果吃饱了在它脖子下面会鼓起来、硬硬的)。不要喂它太大的虫子。
【第三阶段】小鸡渐渐长大了,可以喂许多东西了,不要再喂小米,它已经长大了。多喂米饭跟面包,或者你可以把白菜用菜刀剁成碎丁,然后用棒子面搅拌,放一点水,美味的拌菜就做成了。
小鸡饲养管理技术
1、育雏前的准备
(1)育雏方式 养殖户根据饲养的数量按计划修建育雏室,育雏室要求有窗户,使空气流通和采光充足,可以建成砖木结构也可建大棚。
网床育雏 网床立体式三层为宜,网床的多少以养殖鸡的数量来定,按每平方30—50只来计算,网床第一层离地面高40厘米,网床高30厘米,上下层之间的距离20厘米,一、二层网床顶部应搁置盛粪板,网床的骨架部位用木条或竹子(市场上也有专门的育雏笼出售)四周和底部用1厘米×1厘米网目的塑料网固定好,合理配备好饲料桶和饮水器。修建“立体式网床”育雏温室,节约空间,育雏量大,适合专业化规模养殖。
平面育雏 在地面上铺上1寸长左右的草节为垫料,厚度约2公分,3—5天追加铺垫草,保持垫草干燥,直到雏鸡脱温,放养时彻底清除垫草,适合刚起步的农户。
育雏用品的准备 全价的雏鸡配合饲料、饮水器、饲料桶、干湿温度计、喷雾器、保温设备、常用药物等。
(3) 全面消毒 对第一次养鸡场地作常规的喷雾消毒即可,以后用熏蒸消毒法,具体方法是消毒前关闭鸡舍门窗,堵严所有缝隙,再按鸡舍的容积(长×宽×高)计算出药品的总用量,10个立方鸡舍需用福尔马林(甲醛)250毫升(约4两)和高锰酸钾15克(约3钱),水50克(1两)。操作时要先将水倒入耐腐蚀的陶器或搪瓷容器内,后加入高锰酸钾,并搅拌均匀,最后加入福尔马林,人立即离开紧闭鸡舍门窗。
2、育雏的基本要求
(1) 育雏温度 刚出壳的雏鸡体温比成年鸡低2度—3度,因此保温工作很重要,雏鸡第一周温度要求达到32度—34度,第二周温度要求达到30度—32度,以后每周降温不超过3度,4周后20度即可。要随时观察温度变化,在育雏室的四角和中心位置分别放一支温度计,可以了解室内温度是否均衡。另一种方法是观察小鸡是否均匀安静地分散在网床上或垫料上,如果挤在一起(打堆)说明温度低了,如果小鸡分散张嘴哈气,说明温度高了,需要调整温度。
(2) 适宜的湿度 雏鸡由相对湿度70%的出雏器孵出,如转入温度高、垫料干燥的环境,会引起雏鸡体内水分的大量散发,使羽毛生长不良、脚趾干以及引起呼吸道疾病。因此10日龄内的雏鸡育雏室内的相对湿度要求保持在65%—75%,10日龄后保持在60%左右。
(3) 适时饮水和开食 雏鸡进入育雏室应立即饮水,1—3日龄可饮用万分之二(水呈淡粉色)的高锰酸钾水,对于长途运输的雏鸡在饮水中要加入葡萄糖和电解多维。开食在饮水后2—3小时进行,待有60%—70%(三分之二)的雏鸡可随意站立行走时即可开食,饲喂的次数1—10日龄每日6—8次(晚上2—3次)、11—20日龄每日5—6次(晚上1—2次)、21—30日龄每日4次(晚上1次)。
(4) 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要求1—2周龄雏鸡每平方米50只,3—4周龄雏鸡每平方米30只,5—6周龄雏鸡每平方米15—20只;每小群的饲养数量以70只—100只为宜。饮水器(每50只雏鸡配一个)和饲料桶(每50只雏鸡配一个)的数量要充足,放置的位置要适当。
(5)光照 育雏室第一周采用24小时连续光照,用强光可防各种恶癖,每15平方米舍用40瓦灯泡离地约2米高,第二周逐渐减至19小时,换25瓦灯,第三周起可用自然光。
(6) 空气和卫生条件 育雏室要保持良好的通气,如果通风不良,舍内空气污浊,会产生大量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不但影响鸡的健康,严重时会诱发呼吸道疾病,甚至造成死亡。卫生的好坏是影响鸡群健康和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要求每天刷洗饮水器具,定期清理喂料器具,打扫舍内卫生,并消毒。定时通风换气,定期清理地面鸡粪。
(7)疫病防治 小鸡出壳后按照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注射;两周内的小鸡用药物预防鸡白痢、球虫病。
育雏小鸡怎样养及小鸡养殖注意事项
雏鸡的育雏阶段一般指从出壳到6周龄。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抵抗力低等特点,因此,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1育雏前的准备
1.1育雏室育雏室的大小由饲养雏鸡数量来决定,1~7日龄的雏鸡每平方米养30只,随着日龄的增大,饲养只数应逐渐减少。育雏室离其他鸡舍隔开,同时可以用发酵床来饲养雏鸡以减少疾病传染的机会。
1.2制定好育雏计划根据本场的具体条件制定和落实育雏计划,每批进雏数应与育雏舍、成鸡舍的容量大体一致。一般育雏舍与成鸡舍的比例为1:2。
1.3饲料和垫料的准备饲料和垫料切忌霉烂,要求干燥、清洁、柔软、吸水性强、灰尘少。优质的发酵床垫料对雏鸡腹部有保温作用,常用的垫料有稻草、麦秸、锯木屑等。
1.4消毒在育雏前1周,将鸡舍、鸡笼、用具等用除臭消毒液彻底消毒,对饮水器、料槽消毒后,清洗干净备用。在育雏前1~2d内,将舍内温度提高到35℃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
1. 5其他工作育雏最好避开夏冬季节,选择春秋两季育雏效果最好,但也要参考市场行情和周转计划选择适当的育雏季节。
1.6育雏方式
1.6.1地面育雏这种育雏方式一般限于条件较差、规模较小的饲养户,这种育雏方式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投资少,可节省清运垫料的人力,还可以充分利用鸡粪作为高效的有机肥。但需注意经常清除雏鸡的粪便,否则会使雏鸡感染白痢、球虫和肠炎等疾病。
1.6.2网上育雏即用网面来代替地面育雏。一般网面距地面的高度应随房舍高度而定,多以60~100cm为宜,最大的优点是鸡和粪便分开,解决了二者的直接接触问题,减少了疾病的发生,提高了饲养密度,进而减少了劳动强度,也便于早期的升温与保温。
1.6.3发酵床育雏是最完美的养殖方案。发酵床育雏鸡不仅简单方便,而且发酵床可以分解清除雏鸡的粪便,摆脱地面传染疾病的可能,同时发酵床留下的垫料也是非常好的种植高效有机肥。
2 雏鸡的饲养
2.1及时饮水雏鸡应先饮水后开食,一定要在雏鸡充分饮水1~2h后再开食。饮水器要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雏鸡饮用水中加入适量的糖和维生素C,可明显提高成活率;另外,在水中添加养殖em菌可预防白痢等疾病的发生。
2.2开食及补饲雏鸡的第一次饲喂称开食,在出生后24~36h进行。开食时应增大光照强度,以便雏鸡容易发现饲料,为了防治鸡白痢的发生,可在料中加入0.20%的养殖em菌,喂料应做到少喂勤填,1~2周每天喂5~6次,3~4周每天喂4~5次,5周以后每天喂3~4次。雏鸡开食饲料要求新鲜,颗粒大小适中,易于啄食,营养丰富易消化,常用的有碎玉米屑、小米、碎米等。1~3d后改为配合日粮。
3做好雏鸡的防病驱虫工作
雏鸡进入育雏舍后,先要用0.01%的养殖em菌作为雏鸡的饮水,进行胃肠道的消毒。育雏前期雏鸡较易发生沙门氏杆菌病,可采取饮水中添加养殖em菌预防。雏鸡15日龄后易患球虫病,同样可以用好旺农养殖em菌来预防。当雏鸡受应激因素影响时,可在1kg饲料中添加10mg的维生素k制剂,连用1周,能有效地缓解应激。此外,每月应用驱虫净药物进行1次预防性驱虫。
4发酵床育雏
4.1发酵床育雏的原理
使用益生菌剂(好旺农发酵床em菌种)制作的发酵床,不仅可以分解雏鸡的粪便,净化雏鸡的生活环境,还可以隔离疾病的传染途径,在细菌侵入发酵床的同时,床上的益生菌直接可以吞噬掉这边病害菌,所以发酵床养殖也成为无病菌养殖。
4.2育雏发酵床的制作
制作育雏发酵床需要准备锯末,稻壳,发酵床em菌种,水,麦麸,玉米面 准备好原料后可依次按照技术资料步骤操作,先激活发酵床菌种,然后兑水稀释洒在垫料上,密封发酵两三天即可铺开上雏鸡。
5雏鸡的免疫
5.1免疫的方法
5.1.1肌肉注射免疫多采用皮下或肌肉注射。皮下注射时应手捏起皮肤,使针头从捏起的皮肤进入皮下组织,进针时针头与皮肤的角度应保持在30°左右,注射的方向应从头部向尾部的方向进针,以免扎伤头部引起肿胀。肌肉注射应在大腿外侧注射,注射时针头与皮肤保持30~45°的角度,以避开血管和神经。
5.1.2点眼或滴鼻点眼时应做到滴进的疫苗在眼内一闪即消失;滴鼻时应使疫苗吸进鼻孔内,如果一侧鼻孔堵塞时应换另一侧,以确保疫苗的有效。
5.1.3刺种或涂擦刺种时应该在翅下避开有血管的部位,以防损伤血管而流血,刺种5~7d后应观察疫苗的反应情况,正常的情况是在刺种的部位有痂皮,若无反应,需再次接种。
5.2免疫应注意的事项首次免疫时不管用什么种类的疫苗进行免疫,都应该用个体免疫的方法,以保证免疫质量,保证抗体的均匀一致;二次免疫或以后免疫,均可用群体免疫方法进行。
6结论
雏鸡阶段的饲养是后备鸡饲养管理的重点,做好育雏管理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它是养鸡的开端,雏鸡养育好坏,存活多少,能否培育出健康、结实、生产性能高的鸡来,是每个饲养管理员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发展家庭养鸡,办好养鸡场的关键。总之,雏鸡饲养管理是一项精细、科学的工作,因予以高度重视。
养殖户的育雏实验案例表明,使用好旺农养殖em菌可以有效的预防抑制大肠杆菌,痢疾,球虫病在雏鸡身上的患病率,从根本提高雏鸡的免疫系统。加上发酵床育雏的环境优化,形成良性的养殖环境,极少出现传染类疾病。
怎样养小鸡好?
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对雏鸡的育成率和整个养鸡生产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养鸡生产中,必须抓好雏鸡的饲养管理,提高雏鸡的育成率,增加养鸡经济效益。
一.育雏前的准备及育雏方式
1.育雏前的准备
:在育雏前一周,将鸡舍、鸡笼、用具等用福尔马林熏蒸彻底消毒,用百毒杀、120等消毒液对饮水器、料槽消毒后,清洗干净备用。在育雏前1--2日内,将舍内温度提升到35℃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
2.育雏方式
:
(1)、地面育雏:这种育雏方式一般限于条件差的、规模较小的饲养户,简单易行,投资少,但需注意雏鸡的粪便要经常清除,否则会使雏鸡感染各种疾病,如:白痢、球虫和各种肠炎等。
(2)、网上育雏:这种育雏方法较易管理、干净、卫生,可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3)、雏鸡笼育雏:这种方式是目前比较好的育雏方式,不但便于管理,减少疾病发生,而且可增加育雏数量,提高育雏率。
二.雏鸡的饲养与管理
1、雏鸡的饲养
:雏鸡开食前,先用4/万的高锰酸钾液饮水一次,用于消毒和排出胎粪,清理肠道。雏鸡开食即雏鸡第一次吃食,用雏鸡颗粒饲料饲喂,开始每日喂5--6次,对于体质较弱的鸡,黑夜要加喂一次,以后逐渐改喂3--4次/日。雏鸡料的营养指标:粗蛋白18--19%;能量2900千卡/公斤;粗纤维3--5%;粗脂肪2.5%;钙1--1.1%;磷0.45%;蛋氨酸0.45%;赖氨酸1.05%。雏鸡的用料量应根据实际饲喂情况而掌握。雏鸡饲喂一定要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并要保持清洁饮水。
2、育雏温度:温度的高低对雏鸡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掌握育雏温度。育雏温度要掌握这样一个基本原则,育雏初期温度宜高,弱雏的育雏温度应稍高,小群饲养比大群饲养高,夜间比白天高,阴雨天比晴天高。在实际饲养过程中,如果温度适宜时,雏鸡分布均匀,活泼好动;温度过低时,雏鸡缩颈,互相挤压,层层堆叠,尖叫;温度过高时,雏鸡伸舌,张嘴喘气,饮水增加。
3、育雏湿度:如果室内空气的湿度过低,雏鸡体内的水份会通过呼吸大量散发出去,同时易引起灰尘飞扬,使雏鸡易患呼吸道疾病;如果室内空气湿度过大,会使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影响雏鸡的健康发展;因此,育雏室内的湿度应保持在65--70%。
4、保持正常的通风:育雏舍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应控制在0.2%,不应超过0.5%。氨气含量要求低于10ppm,不应超过20ppm,H2S的含量要求在6.6ppm,不应超过15ppm。在通风换气时,要严防雏鸡感冒,要求做到在通风之前,先提高育雏室温,通风时间最好选择在中午前后,通风换气应缓慢进行。
5、光照及饲养密度:1--3日令全天光照,4--5日令15--20小时/日;6--9日令16--18小时/日;10--14日令14--16小时/日;15--28日令12--14小时/日;28--42日令8--10小时/日。
饲养密度:1--2周令30--40只/平方米,3--4周令25--30只/平方米,5--6周令20--25只/平方米。
6、断喙:雏鸡断喙时间一般是7--10日令,为防止应激,在断喙前后一天在饮水或饲料中加Vk4(4mg/kg)或加电解多维。
7、雏鸡免疫
:为防止雏鸡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应根据种鸡场提供的鸡免疫程序,做好马立克、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传染性支、喉气管炎和鸡痘的免疫工作。
雏鸡养殖方法
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对雏鸡的育成率和整个养鸡生产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养鸡生产中,必须抓好雏鸡的饲养管理,提高雏鸡的育成率,增加养鸡经济效益。
一.育雏前的准备及育雏方式
1.育雏前的准备 :在育雏前一周,将鸡舍、鸡笼、用具等用福尔马林熏蒸彻底消毒,用百毒杀、120等消毒液对饮水器、料槽消毒后,清洗干净备用。在育雏前1--2日内,将舍内温度提升到35℃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
2.育雏方式 :
(1)、地面育雏:这种育雏方式一般限于条件差的、规模较小的饲养户,简单易行,投资少,但需注意雏鸡的粪便要经常清除,否则会使雏鸡感染各种疾病,如:白痢、球虫和各种肠炎等。
(2)、网上育雏:这种育雏方法较易管理、干净、卫生,可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3)、雏鸡笼育雏:这种方式是目前比较好的育雏方式,不但便于管理,减少疾病发生,而且可增加育雏数量,提高育雏率。
二.雏鸡的饲养与管理
1、雏鸡的饲养 :雏鸡开食前,先用4/万的高锰酸钾液饮水一次,用于消毒和排出胎粪,清理肠道。雏鸡开食即雏鸡第一次吃食,用雏鸡颗粒饲料饲喂,开始每日喂5--6次,对于体质较弱的鸡,黑夜要加喂一次,以后逐渐改喂3--4次/日。雏鸡料的营养指标:粗蛋白18--19%;能量2900千卡/公斤;粗纤维3--5%;粗脂肪2.5%;钙1--1.1%;磷0.45%;蛋氨酸0.45%;赖氨酸1.05%。雏鸡的用料量应根据实际饲喂情况而掌握。雏鸡饲喂一定要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并要保持清洁饮水。
2、育雏温度:温度的高低对雏鸡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掌握育雏温度。育雏温度要掌握这样一个基本原则,育雏初期温度宜高,弱雏的育雏温度应稍高,小群饲养比大群饲养高,夜间比白天高,阴雨天比晴天高。在实际饲养过程中,如果温度适宜时,雏鸡分布均匀,活泼好动;温度过低时,雏鸡缩颈,互相挤压,层层堆叠,尖叫;温度过高时,雏鸡伸舌,张嘴喘气,饮水增加。
3、育雏湿度:如果室内空气的湿度过低,雏鸡体内的水份会通过呼吸大量散发出去,同时易引起灰尘飞扬,使雏鸡易患呼吸道疾病;如果室内空气湿度过大,会使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影响雏鸡的健康发展;因此,育雏室内的湿度应保持在65--70%。
4、保持正常的通风:育雏舍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应控制在0.2%,不应超过0.5%。氨气含量要求低于10ppm,不应超过20ppm,H2S的含量要求在6.6ppm,不应超过15ppm。在通风换气时,要严防雏鸡感冒,要求做到在通风之前,先提高育雏室温,通风时间最好选择在中午前后,通风换气应缓慢进行。
5、光照及饲养密度:1--3日令全天光照,4--5日令15--20小时/日;6--9日令16--18小时/日;10--14日令14--16小时/日;15--28日令12--14小时/日;28--42日令8--10小时/日。
饲养密度:1--2周令30--40只/平方米,3--4周令25--30只/平方米,5--6周令20--25只/平方米。
6、断喙:雏鸡断喙时间一般是7--10日令,为防止应激,在断喙前后一天在饮水或饲料中加Vk4(4mg/kg)或加电解多维。
7、雏鸡免疫 :为防止雏鸡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应根据种鸡场提供的鸡免疫程序,做好马立克、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传染性支、喉气管炎和鸡痘的免疫工作。
育雏小鸡怎么养及小鸡饲养注意事项
1、 鸡未到达鸡舍前,应先将鸡舍温度预热到35℃~37℃,雏鸡到达育雏舍后,需要适应新小鸡育儿方式的环境,此时雏鸡休息是正常小鸡育儿方式的,但4~6小时后,雏鸡应该开始在鸡舍内散开,并开始自由饮水、采食、走动,24小时后在鸡舍内均匀散开。雏鸡入舍24小时后,如果仍然扎堆,可能是由于鸡舍内温度太低。若温度偏高,鸡群会出现张口呼吸、翅膀下垂的情况。
2、 雏鸡进入育雏舍后,必须保持适当的相对湿度,湿度控制在65%~70%之间。秋冬季节,会需要额外的加热,如果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安装加热喷头,或者可以在走道上泼洒些水,效果比较好。
3、雏鸡出壳后的第一次饮水称为开水。及时开水有助于雏鸡对其腹腔内剩余蛋黄的吸收。如果雏鸡出壳后48小时不能开水,发生糊肛的雏鸡就会明显增多。通常应在其出壳后15~24小时内开水。开水时连续2~3天饮用5~8%的糖水,不仅可以预防小鸡糊肛,还可降低雏鸡早期的死亡率。
4、 雏鸡出壳后第一次喂食称为开食。雏鸡开食的时间以出壳后24小时左右为好,最迟不得超过36小时。开食的饲料要新鲜,颗粒大小要适中,这样易于雏鸡啄食,且饲料需要营养丰富、易消化,常用的有碎玉米、小米、碎米、碎小麦等。开食料可煮至八成熟后再喂,有利于雏鸡消化。每日喂5~7次,开食料喂2~3天后,逐步改用雏鸡混合料进行正常饲喂,每日喂4—5次,少喂勤添。
5、养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合理的密度,可使雏鸡均匀摄食,保持鸡群整齐发育和健康生长。密度的大小应根据雏鸡日龄的大小、品种、饲养方式、季节和鸡舍结构等不同进行适当调整。平养雏鸡的合理密度为:0~4周龄20~25只/平方米小鸡育儿方式;5~7周龄10~20只/平方米。网上育雏的合理密度为:0~4周龄24~28只/平方米;5~7周龄15~20只/平方米。
小鸡饲养注意事项
1、要加强育雏室的通风,以保持育雏舍内空气新鲜。通风之前药先提高育雏室温度1℃~2℃,通风的同时还能保证育雏的温度。通风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晴天中午前后,通风换气应缓慢进行,门窗开启度应从小到大,最后呈半开状态。切不可突然将门窗大开,让冷风直吹,使舍温突然下降。
2、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合理的免疫程序接种疫苗。特别要注意接种疫苗时,疫苗品种应与鸡群日龄相符,各种疫苗的接种方法(主要有滴眼、滴鼻、注射、剌种等)都有其严格规定,应当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去做。除此之外,还必须定期对鸡舍彻底消毒,保持鸡舍干燥、清洁、卫生。育雏期间可在饲料和饮水中适当添加预防药,发现病鸡要及时隔离治疗。
小鸡育儿方式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小鸡喂养方式、小鸡育儿方式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