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育儿经最佳季节,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生孩子最佳时间是几月
如果从综合角度考虑,专家认为每年的3、4月份怀孕比较好。这是因为,怀孕之后进入的夏季,水果和蔬菜都比较充足,另外预产期为隔年1~2月份,出世的宝宝正好能避开冬季感冒、流感高发的季节,随着天气的转暖,对产妇的产后恢复和宝宝的发育都是一个好的季节。宝宝出生六个月内自身有一定的免疫能力,就没那么担心容易生病,自己坐月子也省心。不担心太热和太冷。接下来到了夏天孩子就不用裹厚厚的尿布,到了秋天以后孩子大了一点就比较好带了。
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是:24--28岁,那时的体力以及精力都比较好。
哪个季节生宝宝最好
医学专家认为怀孕育儿经最佳季节的最佳季节是八月前后,约七月下旬到九月上旬近两个月育儿经最佳季节的时间,这是有道理的。让我们具体看一下在这个季节怀孕的好处有哪些?
在妊娠初期40—60天发生妊娠反应时,正好处在九月或十月,孕妇大多胃口差,爱挑食,但此时蔬菜、瓜果品种繁多,可以调节增进食欲,保障胎儿的营养需求。两三个月后正值晚秋,气候凉爽,孕妇食欲渐增,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此时日照充足,孕妇经常晒晒太阳,体内能产生大量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有助于胎儿的骨骸生长。且八九月份之间正值夏去秋来,孕妇夜间睡眠受暑热的影响小,孕妇的休息、营养和各种维生素的摄入都比较充分,均有利于胎儿大脑的发育和出生后的智力发展。待多雪的冬天和乍暖还寒的初春携带着流行性感冒、风疹、流脑等病毒栅栅而来时,胎儿胎龄已超过育儿经最佳季节了3个月,平安地度过育儿经最佳季节了致畸敏感期。而且,相应的预产期为次年5月前后。分娩之时正是春末夏初,气温适宜,母亲哺乳、婴儿沐浴均不易着凉,蔬菜、鱼、蛋等副食品供应也十分丰富,产妇食欲好,乳汁营养也丰富,应是“坐月子”的最佳季节。保证母乳质量的同时,初生婴儿轻装上阵,衣着甚少,便于四肢自由活动,有益于大脑及全身的发育。孩子满月后,时令已人夏,绿树成阴,空气清新,阳光充足,便于进行室外日光浴和空气浴。孩子半岁前后正好处在金秋十月,该增加辅食时又已顺利地避过夏季小儿肠炎等肠道疾病的流行季节。到了孩子学习走路,开始断奶的周岁,则又是春夏之交,气候温和,新鲜食品充足,为孩子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且,春夏之交,肠胃易于适应,断奶也易于成功。
要注意避开五六月份怀孕,因为七月天气湿热,食欲本来不旺盛,再加上妊娠反应,使得营养摄入不足,容易影响胎儿的发育。同时也要避开十月怀孕,七月盛夏分娩。产妇的褥汗本来就多,如果在盛夏酷暑分娩,气候闷热、潮湿就容易发生中暑,轻者头晕、胸闷、体温升高;重者高烧、昏迷,甚至死亡。此时,也是皮肤感染、腹泻等疾病的多发季节,所以最好避免在盛夏分娩。
当然,这里是就我国中部和北部大部分地区而言。我国各地气候条件差别很大,应该因地制宜来考虑,不可生搬硬套。如在温差对比不强烈的南方一些地区,则可根据当地流行病发生情况及营养供应条件,选择适宜的季节怀孕。比如北方选八九月份,南方选六月左右。
冬季则不宜受孕,因冬季北方新鲜蔬菜和水果都较缺乏,使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相对摄入较少,容易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而且,冬季北方气候十分寒冷,外出发生病毒感染的机会比较多。大家知道怀孕初期的8周内为胚胎期,此期孕妇如被病毒感染,将直接影响胎儿,导致胎儿智力低下或致畸形。
此外,冬季出外活动机会相对较少,门窗紧闭,室内空气不新鲜,如在室内生炉子取暖,则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使初孕孕妇的胎儿的致畸率上升,因而增加缺陷儿出生。因此,婚后夫妇应该避免在寒冬受孕。
一月份正是三九或四九天,适值寒冬,此时也不适宜分娩。产妇在哺乳,给婴儿沐浴或更衣时如没有很好的条件防寒保暖,容易着凉感冒。新生儿对寒冷的适应性也较差,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也可能随之而来。所以不宜在四月份怀孕。
话又说回来,有了这种意愿并不一定天遂人愿,有时候,“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行”。怀孕的时机不一定如计划那样按期进行,那么,一旦在其他时间怀孕就顺其自然好了。有人想如果不是按期怀孕就先流产,以后再设法按期怀孕,其实这种想法也过于天真。流产本身对人体是一种伤害,对子宫内膜也会带来一定的损害,因此,流产以后是否一定能再怀孕是个问号,是不是能一定按期怀孕更要打一个问号。因此,奉劝那些已经怀孕的人就不要为没在最佳季节怀孕而懊悔,毕竟人类进化已经历了上千万年的适应过程,一年四季都能怀孕生育。许多物质条件,尤其是新鲜蔬菜等,现在在好多地方已一年四季均有供应,所以胎儿的营养供应不成问题。
20岁、30岁、甚至40岁,什么时候生孩子最好?妇产科专家表示:最重要的是不要让女性生儿育女的事情拖延。无论是早是晚都各有利弊。只要宝宝能健康,就什么都好。
20多岁怀孕的利弊
好处
1、流产的机会少,只有2-3%;
2、有关母婴健康的顾虑少,患妊娠综合征如高血压的机会也较少,婴儿畸形率低。20几岁女性生产先天痴呆婴儿的几率也低,大约是1/1500;
3、精力充沛,全天候护理婴儿的能力也比较强。如果是20刚出头就生孩子,将来要再生育孩子也无困难。
4、如果事业上不太成功的话,当全职妈妈的决心比较容易下;如果打算孩子上学之后再出去工作,职业选择的范围也比较宽,不必过多考虑年纪的问题。
弊端
1、在育儿经最佳季节你的朋友圈中,会感到较特别,会感到被别人从以往愉快的社交生活中遗弃。
2、如果工龄太短,则享受不到产后福利;或许根本就在上学没有收入。
3、如果刚刚参加工作,经济上则没有保障。
30多岁怀孕的利弊
好处
1、产后并发症和产后身体恢复,与20多岁没有差别。
2、夫妻关系更趋于稳定。
3、30多岁工作稳定,有些成就,比较容易得到完全的产后福利。
4、经济上比较宽裕,支付得起育儿费用。
弊端
1、35岁以后生育能力急剧下降,流产率升高,达4-5%。
2、30多岁的畸形儿生育率较高。
3、35岁以上早产情况较多。容易发生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和其它并发症。
40多岁怀孕的的利弊
好处
1、是真正想要孩子,并且是多年期望的结果。
2、40多岁时的女人已是年长而聪慧,而且多半不是初为人母,有带孩子的经验。
3、年纪大一点的女人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心理上都比较可靠,夫妻关系也比较稳定。
4、很多女人在40多岁时已经完成了职业上的心愿,不会认为孩子是事业的障碍。
弊端
1、40岁以后,流产危险高达13-15%。
2、遗传缺陷的概率更高。
3、生孩子的欲望锐减,除非你非常健康同时非常想生育孩子。
4、当孩子十几岁时,妈妈已经50多岁了,也许可能和孩子有代沟,因为你的少时年华早已成为遥远的记忆。
几月份出生的宝宝比较好?
医学专家认为怀孕的最佳季节是八月前后,约七月下旬到九月上旬近两个月的时间,这是有道理的。让我们具体看一下在这个季节怀孕的好处有哪些?
在妊娠初期40—60天发生妊娠反应时,正好处在九月或十月,孕妇大多胃口差,爱挑食,但此时蔬菜、瓜果品种繁多,可以调节增进食欲,保障胎儿的营养需求。两三个月后正值晚秋,气候凉爽,孕妇食欲渐增,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此时日照充足,孕妇经常晒晒太阳,体内能产生大量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有助于胎儿的骨骸生长。且八九月份之间正值夏去秋来,孕妇夜间睡眠受暑热的影响小,孕妇的休息、营养和各种维生素的摄入都比较充分,均有利于胎儿大脑的发育和出生后的智力发展。待多雪的冬天和乍暖还寒的初春携带着流行性感冒、风疹、流脑等病毒栅栅而来时,胎儿胎龄已超过了3个月,平安地度过了致畸敏感期。而且,相应的预产期为次年5月前后。分娩之时正是春末夏初,气温适宜,母亲哺乳、婴儿沐浴均不易着凉,蔬菜、鱼、蛋等副食品供应也十分丰富,产妇食欲好,营养也丰富,应是“坐月子”的最佳季节。保证母乳质量的同时,初生婴儿轻装上阵,衣着甚少,便于四肢自由活动,有益于大脑及全身的发育。孩子满月后,时令已人夏,绿树成阴,空气清新,阳光充足,便于进行室外日光浴和空气浴。孩子半岁前后正好处在金秋十月,该增加辅食时又已顺利地避过夏季小儿肠炎等肠道疾病的流行季节。到了孩子学习走路,开始断奶的周岁,则又是春夏之交,气候温和,新鲜食品充足,为孩子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且,春夏之交,肠胃易于适应,断奶也易于成功。
要注意避开五六月份怀孕,因为七月天气湿热,食欲本来不旺盛,再加上妊娠反应,使得营养摄入不足,容易影响胎儿的发育。同时也要避开十月怀孕,七月盛夏分娩。产妇的褥汗本来就多,如果在盛夏酷暑分娩,气候闷热、潮湿就容易发生中暑,轻者头晕、胸闷、体温升高;重者高烧、昏迷,甚至死亡。此时,也是皮肤感染、腹泻等疾病的多发季节,所以最好避免在盛夏分娩。
当然,这里是就我国中部和北部大部分地区而言。我国各地气候条件差别很大,应该因地制宜来考虑,不可生搬硬套。如在温差对比不强烈的南方一些地区,则可根据当地流行病发生情况及营养供应条件,选择适宜的季节怀孕。比如北方选八九月份,南方选六月左右。
冬季则不宜受孕,因冬季北方新鲜蔬菜和水果都较缺乏,使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相对摄入较少,容易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而且,冬季北方气候十分寒冷,外出发生病毒感染的机会比较多。大家知道怀孕初期的8周内为胚胎期,此期孕妇如被病毒感染,将直接影响胎儿,导致胎儿智力低下或致畸形。
此外,冬季出外活动机会相对较少,门窗紧闭,室内空气不新鲜,如在室内生炉子取暖,则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使初孕孕妇的胎儿的致畸率上升,因而增加缺陷儿出生。因此,婚后夫妇应该避免在寒冬受孕。
一月份正是三九或四九天,适值寒冬,此时也不适宜分娩。产妇在哺乳,给婴儿沐浴或更衣时如没有很好的条件防寒保暖,容易着凉感冒。新生儿对寒冷的适应性也较差,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也可能随之而来。所以不宜在四月份怀孕。
话又说回来,有了这种意愿并不一定天遂人愿,有时候,“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行”。怀孕的时机不一定如计划那样按期进行,那么,一旦在其他时间怀孕就顺其自然好了。有人想如果不是按期怀孕就先流产,以后再设法按期怀孕,其实这种想法也过于天真。流产本身对人体是一种伤害,对子宫内膜也会带来一定的损害,因此,流产以后是否一定能再怀孕是个问号,是不是能一定按期怀孕更要打一个问号。因此,奉劝那些已经怀孕的人就不要为没在最佳季节怀孕而懊悔,毕竟人类进化已经历了上千万年的适应过程,一年四季都能怀孕生育。许多物质条件,尤其是新鲜蔬菜等,现在在好多地方已一年四季均有供应,所以胎儿的营养供应不成问题。
20岁、30岁、甚至40岁,什么时候生孩子最好?妇产科专家表示:最重要的是不要让女性生儿育女的事情拖延。无论是早是晚都各有利弊。只要宝宝能健康,就什么都好。
20多岁怀孕的利弊
好处
1、流产的机会少,只有2-3%;
2、有关母婴健康的顾虑少,患妊娠综合征如高血压的机会也较少,婴儿畸形率低。20几岁女性生产先天痴呆婴儿的几率也低,大约是1/1500;
3、精力充沛,全天候护理婴儿的能力也比较强。如果是20刚出头就生孩子,将来要再生育孩子也无困难。
4、如果事业上不太成功的话,当全职妈妈的决心比较容易下;如果打算孩子上学之后再出去工作,职业选择的范围也比较宽,不必过多考虑年纪的问题。
弊端
1、在你的朋友圈中,会感到较特别,会感到被别人从以往愉快的社交生活中遗弃。
2、如果工龄太短,则享受不到产后福利;或许根本就在上学没有收入。
3、如果刚刚参加工作,经济上则没有保障。
30多岁怀孕的利弊
好处
1、产后并发症和产后身体恢复,与20多岁没有差别。
2、夫妻关系更趋于稳定。
3、30多岁工作稳定,有些成就,比较容易得到完全的产后福利。
4、经济上比较宽裕,支付得起育儿费用。
弊端
1、35岁以后生育能力急剧下降,流产率升高,达4-5%。
2、30多岁的畸形儿生育率较高。
3、35岁以上早产情况较多。容易发生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和其它并发症。
40多岁怀孕的的利弊
好处
1、是真正想要孩子,并且是多年期望的结果。
2、40多岁时的女人已是年长而聪慧,而且多半不是初为人母,有带孩子的经验。
3、年纪大一点的女人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心理上都比较可靠,夫妻关系也比较稳定。
4、很多女人在40多岁时已经完成了职业上的心愿,不会认为孩子是事业的障碍。
弊端
1、40岁以后,流产危险高达13-15%。
2、遗传缺陷的概率更高。
3、生孩子的欲望锐减,除非你非常健康同时非常想生育孩子。
4、当孩子十几岁时,妈妈已经50多岁了,也许可能和孩子有代沟,因为你的少时年华早已成为遥远的记忆。
什么时候 断奶
断奶的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母乳喂养到至少一岁育儿经最佳季节,最好2岁。
1岁以内的宝宝育儿经最佳季节,从营养健康的角度讲育儿经最佳季节,是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断母乳的。希望宝宝身体健康、头脑聪明的妈妈,一定要重视1岁以内的母乳喂养。具体参看断奶的时间和方式(一)换口粮。
1岁之后继续母乳的好处也很多。从身体健康角度讲,宝宝还有1/3的营养需要从奶中获取。从心理健康和性格培养的角度讲,继续母乳的重要性更是非同一般。
1岁之后宝宝进入学步期。学步期的孩子每天都在探索,在成长,探索就难免有挫折,成长就难免有不安。母乳,这种最直接的和妈妈相连结的方式,从出生起就是孩子安全感和安慰的重要来源。对学步期的孩子来说,继续吃母乳会让育儿经最佳季节他们少些不安,多些勇气,很快从挫折感中恢复到积极探索的状态。1岁半左右,是孩子分离焦虑最严重的时期,表现就是特别粘人,这段时间,孩子有非常高的依恋需求,母乳可以非常好的满足他们。所以,没有母乳吃的学步儿相比之下,更容易时刻黏在妈妈身边,对探索和独自玩耍畏首畏尾。《西尔斯育儿经》里写道,那些非常自信、安全感非常好的孩子,都不是断奶过早的孩子。多数吃奶到2岁左右的宝宝很好断奶。那不是因为宝宝听话,而是宝宝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育到了准备好断奶的程度,依恋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内心已经打好了安全而自信的基础,也自然就能坦然面对断奶——这个人生第一次与妈妈的分离,这个出生以来第一次重要的成长事件。
所以,如果妈妈的目光不只停留在宝宝的体重和饭量上,还看到孩子将来在幼儿园的适应问题,看到孩子上学后应对学习和社交上的各种情况的能力,看到孩子是否能以安全而自信的姿态去面对一生中婚姻事业等重大问题,最好慎重考虑断奶的时间和方式。在妈妈的时间和精力能承受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让断奶成为孩子经历的第一次勇敢成长,而不是被迫的悲痛分离。
很多妈妈断奶是为了让孩子睡整夜觉。的确,很多孩子断了母乳,夜间醒来次数减少了。但也有很多孩子,夜醒问题并不能因此得到改善。这些本来夜间吃了奶就可以很快再入睡的孩子,断了奶,就要冲奶粉,抱起来拍哄,大人累,孩子睡眠质量也受影响。
中国宝宝断奶比较早,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宝宝多数是在2-4岁之间断奶的。科学育儿提倡“自然离乳”,这多数在宝宝2岁多的时候实现。实际上,奶粉出现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在此之前,孩子们多数都是吃到自然断奶的。宝宝树上就有自然断奶的妈妈,建议去看看日记学习一下:自然断奶试验。
断奶的方式
断奶的方式视宝宝年龄应有所不同。
1岁以前
很多在1岁以前给宝宝断奶的妈妈,都用几个星期左右的时间,逐步断奶。先减少白天喂奶的次数,逐渐到白天不再喂奶,再逐渐断掉夜奶。这样,孩子可以慢慢适应,妈妈也不受涨奶的痛苦。这样断奶的妈妈,通常最后没有涨奶的过程。
应该先断白天的奶,后断入睡时和夜里的奶。因为白天宝宝有很多活动可以做,不吃奶很容易做到,甚至有的宝宝白天会想不起来吃奶。入睡和夜里的奶对宝宝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睡眠辅助手段。妈妈需要在断夜奶之前,早早开始培养宝宝熟悉其他的辅助入睡方式。比如睡前讲故事,唱摇篮曲。
断奶前,一定要先让孩子接受了奶粉或者奶瓶。很多人以为宝宝饿极了就会吃奶瓶了,其实不是的。有的孩子断奶之后也就接受奶粉了,但很多孩子断奶之后仍然不喝奶粉,宁可每天饿着,再加上上火,吃不好睡不好,几天就病了。还有很多孩子,断奶之后虽然接受奶粉了,但拉肚子,大便干燥,或对奶粉过敏,起湿疹。看看宝之道的问题,断奶之后才发现问题严重了跑来焦急求助的父母很多。所以,一定要做好过渡的准备,确认把母乳换成奶粉不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了再断奶。
1岁到1岁半
这个阶段,宝宝的几个特点决定了这是断奶最困难的时期。
1.宝宝的分离焦虑已经很强了,对与妈妈的任何分离都非常敏感和抗拒。
(点击阅读关于分离焦虑的知识)
2.口欲期还没有过去,吸吮母亲的乳头仍然是宝宝缓解焦虑不安,感受安全的重要方式。
(点击阅读关于口欲期的知识)
3.奶瘾也开始大起来,进入了为期半年左右的奶瘾旺盛期。
(点击阅读关于奶瘾的知识)
4.还没有发展出完全依靠自我安抚入睡的能力,吃奶还是辅助宝宝入睡的重要手段之一。
(点击阅读关于睡整夜觉、夜 醒、夜奶问题的知识)
【宝宝发育的节奏各有不同。以上几点一般说,也会出现在1岁以前,和1岁半甚至2岁之后,只是在1岁到1岁半这个阶段表现得最为集中和典型。】
而对妈妈来说,多数妈妈此时奶水还很充沛,至少是够孩子每天吃几顿的。断奶时,通常妈妈的乳房也涨得很痛苦。
在这个月龄断奶,只有很少数的孩子可以平静接受。“惨烈”的断奶经历一般都是出现在这个月龄段的,包括若干天的哭泣,生病,茶饭不思,消瘦,大人和孩子共同经历心灵上的痛苦折磨。断奶之后,宝宝往往会出现阶段性的脾气大,烦躁,不爱笑,不爱玩。有的宝宝会对妈妈失去信任,宁愿亲近其他家人。有的宝宝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不良行为,比如吐口水,啃东西,攻击别人等等。也有的孩子会变得特别“乖”,但细心的妈妈会发现这种乖是不同于既活泼好动又遵守规矩的,是安全感降低后的一种自我保护,也是一种退化行为。
在这个月龄给孩子断奶的妈妈,也往往不得不躲着孩子,与孩子分离几天。或者看着孩子可怜的样子,内心倍受折磨,一会儿觉得自己太狠心,很内疚,一会儿又觉得不得不如此,充满矛盾。
而实际生活中,在这个月龄断奶的原因,往往既不是孩子已经不需要吃奶了,也不是妈妈不能继续喂奶了,而是出于一种并不科学的“传统”——1岁了,该断奶了。而这个“该”到底是因为什么,往往坚持此时断奶的人也说不出科学道理。还有很多情况下,是母乳成了其他错误的育儿方式的替罪羊。比如很多家长成天追着孩子喂饭,造成孩子厌食,却以为吃母乳的缘故。有的家长对孩子身高体重的增长没有科学认识,一但孩子身高体重的增长达不到他们不切实际的要求,就把断奶提上日程。还有很多其他为了大人方便的原因,比如断奶了其他家人带孩子会更容易。家长应该自问,孩子的成长需要和家长一时的方便,到底哪个更重要育儿经最佳季节?
明智的妈妈不会选择这个时期断奶。如果不得已一定要在这个时候断奶,妈妈一定要明白,宝宝在没准备好的时候被迫离开了妈妈的乳房,肯定会有不愉快甚至抵触的情绪的。孩子需要至少几个星期的时间来适应。有个烦躁的过程很正常。妈妈摆正心态,不要对孩子这个烦躁的过程有抗拒情绪,也不要担心孩子恨自己。要允许要允许孩子表达。表达出来了,才会更快的恢复正常状态。如果情绪积压了,那才会成为问题。妈妈只要在孩子心烦的时候做到一不责备(连心里悄悄有责备情绪也不可以),二不焦虑(连心里悄悄焦虑也要赶快调整),三勤安抚(让宝宝知道妈妈虽然不喂奶了,但还有无数种方法来表达温柔体贴)。让孩子在妈妈宽容的接纳和温柔的安抚下,把不满情绪表达出来,很快就会恢复正常的。
妈妈自己在断奶期间要勇敢。有决心给孩子断奶,就该也有决心陪伴孩子度过断奶之后的适应期。断奶后的适应期度过的怎么 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断奶是否成功,是否有利于孩子成长。
当然,这个时期顺利断奶的例子也是有的。但是需要妈妈本人有着非常良好的心态,坚定而平静,并且对宝宝的状态有清楚的了解,小心谨慎的操作,并且能正确处理断奶期间和之后宝宝的反应。
如果妈妈并不太情愿断奶,主要是迫于家人的压力,那么应当把精力放到妥善处理家人的压力上去。尽量避免不情愿的断奶。因为断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情绪会让妈妈感到自责,也会对家人有所埋怨,对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都带来不良的影响。关于妥善处理家人断奶的压力,请参考这里:断奶压力.化于无形。
1岁半以后,尤其是2岁之后
在这个年龄段,有些对妈妈的依恋已经充分得到满足的宝宝已经能够主动不吃奶了。语言发育比较好的宝宝,已经可以在妈妈的说服下,配合断奶了。此时的断奶,对妈妈和宝宝来说,都是温馨的,满足的。很多这样温柔断奶的例子(点击阅读)供妈妈们参考。
需要一提的是,成功断奶的前提是宝宝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而并非单纯年龄到了。有些宝宝,虽然一直母乳到2岁以后,但并没有得到恰当科学的抚养,比如日常生活单调,没有充足的材料和空间去探索和玩耍,妈妈除了喂奶不懂的用其他方式给孩子安慰和亲密,家庭关系不稳定,生活缺乏秩序,安全感不足。这样的孩子,往往会对母乳过度依赖。吃奶成为了他们填补空虚的手段,成为感受安全和亲密的唯一途径。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年龄虽然不小了,但断奶会非常困难。
如果宝宝断奶后出现了脾气大,烦躁,哭闹,对玩耍兴趣降低,对母亲的亲密和信任明显降低,或者吃手、啃东西,攻击性强等反应,说明断奶的时机和方式是有问题的。这种情况下,妈妈应当努力修补断奶带来的伤害。
关于育儿经最佳季节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