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父母分享育儿经,以及父母分享育儿经验的书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妈妈的育儿经:孩子,我一直在你身边(2)
开始“偷懒”的经验
01自己的事自己做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我开始适时“偷懒”了,在家里,坚持让他自己的事自己做。恰当的“懒”一把对孩子来说是有益的,他不仅会自己收拾玩具、收拾书包、准备衣物,还会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擦楼梯、倒垃圾,偶尔和妈妈一起做一些简单的饭菜。其间,“懒妈妈”要有信心和耐心,能容忍过程的不完美,愿意等待孩子慢慢成长。让孩子自己做事,在许多情况下,不但不能省力,反而更加劳累,因为孩子常常会“帮倒忙”,教孩子干活比亲自干活更费时费力,但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我们要学会多点耐心,多花点时间给孩子“善后”,慢慢地,孩子就会做得越来越好,妈妈就会省心很多。在这过程中,常会遇到来自祖辈的阻力,由于“隔代亲”,很多老人恨不得把孩子捧在手心,不舍得孩子干活,我妈就看不惯我老是支使她的宝贝外孙干活,时常做孩子的“保护伞”,为了在孩子面前做好“尊敬长辈”的表率,有时不得不做一些妥协。童年的这些经历,让孩子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受益匪浅。
在“懒妈妈”的陪伴下,孩子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幼儿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阅读能力、计算能力、自理能力在同龄孩子中都属佼佼者,小学生活毫无压力。小学伊始,母子顺利分房,孩子有极强的时间观念,早晨会自己起床,作业会自觉完成,接送有外公代劳,睡前的亲子故事时间由于爸爸的嫉妒被抢走了,除了陪孩子玩基本就没什么事了。直到学校开家长会,才发现有很多常规作业是要家长配合的,比如报听写、朗读、背古诗、检查作业等等。回家问孩子“为什么你都不要我报听写,不读书背诗给我听”,孩子笑着说“我都会了啊,那么几个生字,默写就好了”,于是随便检查了几篇课文,真得都掌握了,就此心安理得地决定作业免检。
02放手但不放任孩子自小养成的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让他在学业上事半功倍,基础越来越扎实,知识面也越来越广,学科发展均衡,综合成绩一直不错,特别是作文水平在同龄人中遥遥领先。于是“懒妈妈”懒得心安理得,对孩子的学习完全放手,不过问作业,不过问成绩,不关心排名,因为相信孩子会自我调整学习状态,其实孩子对自己有要求,他给自己的压力可能更大于家长对他的期待。“懒妈妈”此刻要做的是“身懒心不懒”,虽然孩子能完成的事情交给他自己去做,但不代表就此不管,要时刻关注孩子情况。
相对于学习,我关心的是孩子的心态是否健康,人格是否健全,交往的朋友品行是否良好,有没有染上不良嗜好,如果这些方面发现问题,一定要第一时间干预,放手不等于放任。记得小学六年级时,孩子迷上了一款网络游戏,以我对孩子的了解,强行制止效果未必好,反而可能激起孩子逆反心理,适得其反,而且,完全断绝游戏,孩子会与同学们失去共同话题,可能会被孤立,于是,我选择了以退为进的方法进行干预。我跟孩子一起玩,获得孩子充分信任,然后提出替他玩,让他快点升级,孩子欣然答应,这样,他既可以与同学有共同话题,又可以炫耀等级,不用自己花时间,一样能获得游戏带来的满足感。一段时间后,他跟我说“妈,我把游戏账号送人了”。我窃喜,问:“不想玩了吗?”他说:“就那么回事,没意思。”干预成功,一次危机就这样在无形中化解。
高考期“偷懒”的体会
01尊重孩子的选择高中,孩子远赴异乡求学,得益于早早放手培养出的独立和自律,孩子对寄宿生活适应得很快,雏鹰开始展翅。孩子在高中曾有过一段困惑期,关于理科竞赛和文学爱好方面,我和他爸帮他分析了利害,强调尊重他的内心选择,最后孩子也能较好地做到了两者兼顾。面临浙江新高考改革,学校、家长、学生都处于迷惘中,没有人敢说怎样选择才是正确的,大家都在摸索中。为了将来不遗憾,我对孩子说:“选考不替你做决定,不是爸爸妈妈偷懒,自已的情况你最熟悉,将来的路要你自已走,我们可以帮你分析政策和形势,但你要听从自已的心声”。所以无论是选考科目的确定、选考时机的选择,都是孩子自主选择。我平时帮孩子收集一些清北复交等名校的学科营计划和各类卓越人才招生计划,整理报名材料,适时给孩子做一下参谋,但决定权在他手上。在高考后各个名校的自招、“三位一体”考试接踵而来,时间多有冲突,考虑到自已的实力,孩子决定放弃复旦和国科大的“三位一体”考试,集中精力参加北大自招考试,最后成功拿到了加分。
02最后"懒"一把高考前,我们夫妻恰好都很忙,但看到别的父母都非常重视这次考试,纷纷在学校附近租房、订旅馆陪孩子,给他们送营养品,我觉得若高考都不去陪他,实在是“懒”得有些过分,况且离我们上次去看孩子也有一个多月了,于是跟孩子商量调整时间去陪他,结果孩子风轻云淡地说“高考两天,我吃住在学校,宿舍有空调,我睡得也好,你们来了也没事,别调班了。放心吧,我会好好考的”。听孩子的口气,状态很放松,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我们也松了口气,便把高考当作孩子高中生涯一次平常的考试,决定听从孩子的意见,不去看他了。最后高考成绩出来,不负所望,裸分被北大元培学院录取。
孩子一路成长,我除了关心和爱不缺席,逐渐让自己在他的生活中越来越不重要。现如今,孩子如愿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天高任翱翔,相信独立的他,会越飞越高,是时候真正放手了!
【本文作者:一凡妈妈(微信公众号:元培家长经验谈)】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三位父母的育儿经:孩子有烦恼 家长该反思
连日来,东方今报的报道《天使为什么折翼》、《三个少年的成长烦恼》引来热议,不少家长打来电话,直言不讳“家长应该反思”;心理专家也建议各有所长的家长,能成立“帮帮团”,帮助孩子更好成长。
热议
赵女士说,她也是孩子的妈妈,孩子已经大学毕业,看了三个少年的烦恼,“揪心的痛”。
赵女士认为,这三个少年的父母都存在矛盾,家庭气氛紧张,直接导致孩子没安全感;林林的妈妈,脾气再暴躁也不能找老师吵架啊,孩子的老师也需反思,哪有把和家长的矛盾转到孩子身上的老师啊;冬冬的爸爸、李可的爸爸,挣再多的钱也不能当甩手掌柜,整天不见孩子,见了就是训斥,不关心孩子的成长,只关心孩子的考试分数,只会让自己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而母亲又太溺爱,不了解孩子的成长心理,最终因父爱缺失、母亲溺爱把孩子给毁了。
妙招一:一个班没报,孩子成绩顶呱呱
父母做对了,孩子才优秀。梅女士认为,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
“我闺女初三了,从小到大几乎没报过学习班,她不愿意上,我也不强求。”梅女士说,“孩子就恁多精力,晚上上补习班,白天上课打瞌睡,其实得不偿失”。梅女士的女儿在一所重点初中,每次都考前三名,没额外的课业负担,学习就相当快乐。
当然,孩子也有做错事的时候,“我刚开始也生气、吵她,后来想想自己年轻的时候,也顽皮过。”就会把火压下去,给她适当的提醒。
“管孩子这一点,应听听孩子的心声,放孩子一条生路,也是给自己一条生路。”梅女士说。
妙招二:家长陪着学,孩子读书很自觉
在杨先生看来,家长和孩子一同成长,要比单纯“动嘴”教育孩子有效得多。
杨先生在某事业单位上班,儿子今年上初三,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杨先生就报了在职研究生班,“孩子学习时,我和孩子比着学。”杨先生说,我们每天在家看电视不超过1小时,经常看书学习,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
对于家长都烦心的孩子上网、打 游戏 问题,杨先生也是“以身作则”,孩子在家,自己从来不坐在电脑前打 游戏 。
杨先生说,当孩子提出玩 游戏 时,自己并不会拒绝,会陪孩子一块儿玩,会告诉他, 游戏 就是一种调节,适度玩玩换换脑子没啥害处,孩子也并不上瘾。
对于孩子的问题,杨先生如果不会,会坦诚告诉孩子:爸爸也不会,爸爸不是天生啥都知道,都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学无止境,会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
妙招三:短信成沟通利器,问题不隔夜
丈夫在外地工作,李女士既要工作又要带女儿,女儿上“六年级”,马上就要“小升初”了。
“奥数班、英语班……加上老师布置的作业,孩子的确很累。”李女士说,女儿出现抵触情绪,不想写作业,自己也很心疼,但不学习就意味着上不了好初中,两人前天发生了争吵,女儿哭着上学去了。
后来我也想开了,孩子快乐成长才是最重要的。“你哭着出门,妈妈很心疼,其实成绩并不代表唯一,你只要尽力了就行,妈妈以后再不逼着你学习了,原谅妈妈!”孩子走了之后,李女士给女儿发了条短信,很快,女儿给李女士打来了电话:妈,放心吧,我会努力的!
“不留隔夜问题,是我的错,我会主动给女儿道歉。”李女士说,中国人比较含蓄,好多话说不出口,短信就是她和女儿沟通的利器,虽说有争吵、有分歧,但问题肯定在当天解决,“不隔夜”,女儿知道妈妈的爱,情绪也就很快得到了缓解。
专家点评 找有经验的父母成立“帮帮团”
儿童教育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建勋建议,家长教育孩子,一定要讲究技巧。
在话语上,不刺激;在处理中,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本身可能就非常懊悔,你再噼里啪啦地批评一通,就会刺伤孩子的心,导致孩子以后遇事不愿跟家长沟通,而相反,如果从你这里得到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下次就愿意向你求助,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而不少家长工作忙,可能对于孩子的求助或问题,找不到好的处理方法,周建勋建议,可以通过亲戚朋友找到有经验的家长或者专业人士,成立“顾问团”、“帮帮团”,遇到问题及时沟通求助,就不至于使情况恶化。
想有好孩子,先做好大人教育孩子,周建勋认为好家长要多做榜样,少些说教。如果你想有一个“好孩子”,只能以身作则,先做一个“好大人”。
如果你不想让孩子沉迷于 游戏 ,那么你自己先戒掉这些习惯;如果想让孩子对朋友包容友爱,自己就不要斤斤计较……家长的行为是孩子的风向标。周建勋还建议,要了解孩子的特性、尊重孩子,心态放正了教育孩子就不再是问题。
重视父亲的教育作用
而郑州12355青少年维权及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袁林方则提出,要重视父亲对孩子的教育作用。
现在的孩子受到的母性教育已经够多了,婴儿时多是母亲喂养、照料;上幼儿园全是女老师教育;小学、中学阶段基本上也是女老师教育为主;如果在家里父亲再放弃教育的责任,孩子会缺乏阳刚之气。
袁林方说,缺乏男性教育往往会使孩子表现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胆小怕事以及性格孤僻、自卑等特点,这也是为啥越来越多的男孩子没有阳刚之气的重要原因。
怎么科学育儿 靠谱爸妈的七大健康育儿经
1、不卫生的食物
问题:气温下降,儿童自身免疫系统不能很快适应气候变化,非常容易受到病毒侵害。而孩子吃了不卫生的食物后,多数会突然呕吐腹泻,有的还会发热,或出现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育儿提示:不要因为天气寒冷就忽视了食物的卫生问题。同时也要注意个人卫生,一定要帮助小朋友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的好习惯。
2、污染的环境,孩子少接触
问题:这段时间上下学路上孩子们常遭遇PM2.5。各种污染物长期、低量、反复作用于人体,就会造成一些不易察觉的病变。这些病变作用在儿童体内,会导致孩子免疫力下降,容易反复患上感冒等。
育儿提示:家里要适时通风换气,孩子别到环境质量差、人多混杂的地方玩耍,放学回家后好洗脸漱口。
3、天气变化,自如应对
问题:秋冬季气温变化明显,穿衣不当也会降低儿童呼吸道的免疫力。年轻父母有的给孩子穿得太少,导致感冒发烧腹泻;有的穿得太多,孩子活动出汗脱衣后,更易受风着凉而生病。
育儿提示:增减衣服勤快,切忌一下子增很多或减很多。
4、 避免孩子,交叉感染
问题:学校、幼儿园属于群居环境,一个孩子生病便容易波及其他人,形成交叉感染。特别是对于免疫力低的孩子,每年刚入学(园)就会先病一场,而且反复生病,成了名副其实的“病鸭子”。
育儿提示:课间教室开窗通风,学生尽量到室外活动。生活中家长尽量避免让孩子去人群聚集的地方,比如超市、火车站等。多带孩子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经常运动,合理安排运动量。
5、不要让孩子太温暖
问题:很多家长担心孩子感冒,给他们营造一个温暖安逸的环境,但结果却会导致孩子体质变弱。感冒有风寒感冒,还有风热感冒,孩子出汗后风吹着凉,更容易感冒。
育儿提示: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要让孩子的身体习惯寒冷,能自发地调节一些适应机制,适应大自然的阴晴冷暖。
6、 孩子爱踢被子,五步搞定
问题:孩子的精力似乎永远那么旺盛,即使睡梦中也不消停,睡觉蹬被子,于是感冒、腹痛或腹泻就来了。
育儿提示:睡前不要过分逗引孩子,玩得太HIGH;被子不要盖太厚,衣服不要穿太多;卧室要安静、光线要昏暗;睡前不要吃太饱;睡眠时不要把头蒙在被子里,或把手放在胸前睡觉。
7、 补足营养,主动提升儿童免疫力
足够的营养是保证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先决条件,也是增强免疫力的根本方法。断奶前要让孩子吃够母乳,因为母乳中含有乳铁蛋白等大量免疫活性物质和抗体,可以抵抗多种病毒和细菌。断奶后可以通过饮用含有乳铁蛋白的牛奶等补充所需营养。北京宣武医院儿科主任田莉莉专家提到: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器官的支架和主要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乳铁蛋白是从牛乳中提取的核心营养,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破坏细菌细胞膜从而杀死细菌,并能起到抗病毒、抗真菌的作用,从而帮助儿童提升免疫力。
分享一个超好用的孩子学汉字的手机软件“猫。小。帅。学。汉。字”,这里面课程是根据幼小衔接设置的,难易适中,而且还有故事和游戏辅助孩子对汉字产生兴趣,有适龄孩子的妈妈可以给孩子用一下哦~
一个老母亲的育儿经!满满干货!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很多人都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或者怕别人不喜欢自己,慢慢就变成一个讨好型人才。另一种是霸王型的,想征服全世界证明自己的强大。这些都是人格不独立的表现。
形成人格独立的黄金时期是幼年时期,父母是这方面最好的老师。拥有独立的人格特质,首先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并且这个认知不轻易的因外界的改变或别人的评价而改变。
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需要主要以下三点:
1、越早越好,长期规划。
2、定期帮孩子做自我认知:你是谁,你要去哪里,你的优势劣势和现阶段目标是什么。当别人对你说三道四的时候,ta是谁,ta知道我的规划吗,ta有资格和能力去评判我吗?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可以教孩子“一笑而过”。
3、人格独立的基础是自信。不自信的人是无法实现人格独立的。那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呢,这来自于每一天从他起床到他睡觉,你是如何对待他的,是每一次孩子带着眼泪或挫折回家,你是如何对待他的,孩子的自信来自于父母长期的、稳定的,几十年如一日的支持和包容,没有捷径可走!
如何正确地表达爱
美国的盖瑞·查普曼在《爱的五种语言》中谈到表达爱的五种方式:
5、身体接触
观察孩子如何向你表达爱,比如帮你做家务,这是服务型,愿意陪你做你喜欢的事情,这是有效陪伴型,或许有的五种都有涉及,这是很正常的,我们都需要被爱。
通过观察记录找到孩子平时或重大节日最常用的表达爱的方式,或者直接询问孩子的需要,比如孩子考试考得很好,你可以问孩子想要表扬庆功宴(赞美型)、旅行(有效陪伴型)还是礼物(礼物型)。
当我们清楚了孩子的期望,我们就能在最短时间最有效的表达爱意。这样就不会发生“爱无能”的悲剧:孩子想要的是苹果,我们千辛万苦种了满山坡的橘子。
如何正确接受表扬和批评
如何接受表扬:
你肯定会惊讶,接受表扬也需要能力吗?我们的孩子在接受别人表扬的时候,我们通常会说“哪里哪里,他没那么优秀,只是幸运而已!”
但是优秀的家庭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呢?他么通常会强调孩子不是幸运,孩子是通过自己努力得到今天的成果的,比如:她真的很热爱游泳,她为此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今天的成绩对她是一个很大的鼓励。
谦逊虽然是我们的民族美德,但是孩子内心是很渴望被赞美表扬的,接受赞美是对之前努力付出的二次肯定,有助于培养孩子更强的自信心和生长动力。
如何接受批评:
首先要冷静下来,还原当时受批评的场景,找到对方的出发点,如果他的出发点是他本身的情绪引发的比如愤怒、嫉妒等,那么这个批评我们可以完全忽视它。
如果对方讲出来的是一个客观事实,那我们要鼓励孩子用发展型思维去面对,就是相信这个世界上只要与人、能力相关的问题都可以靠后天努力去改变。花点时间和精力盘它!
如何培养孩子的边界感
边界感说成大白话就是管好你自己的事情,不要管别人。事情分为两类:第一类,对待客观事物的边界感 。第二类,对待思想、观念的边界感。
边界感差的人,不仅想动别人的东西,管别人的闲事,还想干涉别人的思想观念,通常也不知道如何尊重别人。大部分人都知道因为边界感太差而导致的至亲至爱之间的生活悲剧。孩子要从小培养边界感。
从小教会孩子“你的、我的、我们的”,不带“我”字的东西或事情,不经允许不要碰不要管。学会鉴别他人“边界感”的标志。比如关门“请勿打扰”......
不以爱或善良为名义跨越别人的界限。
不以尊重为前提的爱,都是打扰!
如何面对社交遭遇拒绝
有时候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你的孩子很热情的给别的孩子打招呼,有的孩子总是反映很冷漠,或者拒绝他该怎么办?
如何面对被孤立
如果孩子在学校有一个死对头,或者孩子在学校被孤立了怎么办?他可能会用一些小手段把你孩子的好朋友都吸引走,这时候要告诉孩子:你身边有这样一个人是一件好事,证明你是一个优秀的人,你拥有了一些别人很想要的东西,你引起了别人的注意。
一个人如果优秀,身边就一定会有人嫉妒。摆脱这种被人嫉妒的折磨的唯一方法就是把自己变得更强大,和他拉开距离,让这种嫉妒变成羡慕和崇拜。
如何培养孩子的领导力
我们大部分家长都是希望孩子能在班里当个小干部,锻炼他的领导才能,但是家长首先要跟孩子明确什么是领导力,不要因为概念不清耽误了孩子。
领导力不是控制力,不是飞扬跋扈,领导力不是你向别人展示自己多优秀,让别人来崇拜你,而是要善于鼓励、激发别人的优秀品质。当别人靠近你时,感受到希望和自信而形成凝聚力来开心地合作完成任务,只要大家不开心,你就是失败的领导者。
如何培养对奢侈品的认知
我们很多人都会有几件奢侈品,比如包包啊手表啊车啊房啊游艇啊......我们不反对奢侈品消费,但是如何把奢侈品消费的观念正确地传递给孩子呢?好多人说我根本不告诉孩子这是奢侈品,不告诉他价钱,但是这只针对一定年龄阶段内的孩子有效。
分享一个真实案例,假期我们都会带孩子出去玩,有朋友带孩子去欧洲,聊天的时候说“我和老婆坐头等舱,孩子坐经济舱”,大家肯定会想:那孩子能高兴吗?但是坐一边的孩子就说“没关系,头等舱是一种奢侈品,而奢侈品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能力拥有的,我爸妈有能力,他们有资格,我现在没有能力就没有这个资格。我已经很幸运了,我好多同学都没去过欧洲。”
家长必须撒手不管的三类事情
1.写作业
专家出招:如何心态平和的陪孩子写作业?
陪孩子写作业本身就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我们为什么要去研究把“坏事”做好?这种行为会让孩子失去最基本的学习的能力和自主性,尤其是在小学阶段。
爱孩子请记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需要依靠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孩子的事情
我们要做好榜样,别去管孩子,管自己。比如消费方式,如果不希望孩子物质至上,自己首先不要物质至上。
3.自然规律类
翻身、走路、说话......就让孩子顺其自然吧。
家长要亲力亲为不能松懈的事情
1.孩子的三观
有人说三观不用教,长大自然就形成了,是的,三观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它的主要来源就是孩子接触最多的人和事。
有的人会给孩子讲很多大道理,买很多书,保证孩子三观不走偏。
王守仁有一句话“知行合一”,家长要保证孩子不跑偏,最好的方法就是“言行一致,正确影响”。
2.时间管理(特别重要)
先从管理自己开始,然后把时间具体化、形象化,最好的方法就是日历记事,每天有一个规划。孩子一旦违反规划,拖拉没有完成要有惩罚。凡事都要提前准备,家长以身示范最有效。
3.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李玫瑾老师说:“想要孩子有强大的自信心,先有强健的体魄”。
4.阅读习惯的培养
自己要经常阅读,提高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带动孩子。
父母分享育儿经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父母分享育儿经验的书、父母分享育儿经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