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推拿手法育儿,以及小儿推拿推拿手法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宝宝发烧推拿手法有哪些
宝宝发烧推拿手法有哪些
宝宝发烧推拿手法有哪些?由于宝宝还小推拿手法育儿,抵抗力还很差,所以难免遇到生病发烧推拿手法育儿的情况,其实如果宝宝发烧不是太严重,可以不用吃药,而是选择推拿缓解。下面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宝宝发烧推拿手法有哪些。
宝宝发烧推拿手法有哪些1
穴位推拿手法育儿: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
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
宝宝的身体需要大人精心的呵护,希望家长们平时要多注意给宝宝添加衣物,防止宝宝感冒发烧,有时间的家长可以用宝宝发烧推拿手法给宝宝增强体质,让宝宝的抵抗力快速上升,也让家长们可以安心的看着宝宝快乐的成长起来。
宝宝发烧推拿手法有哪些2
1、宝宝发烧,药别混着吃
是否给孩子吃退烧药,需要权衡一番利弊。药物当然可以改善孩子的病情,让宝宝舒服点儿;但也很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在一般情况下,药物退热治疗应该只用于高烧的孩子。服用的方法和剂量一定要按医生的要求去做。我们建议:在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再给孩子吃退烧药。如果孩子以往有高热惊厥史,不妨在38摄氏度时就给孩子吃退烧药。
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常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种类的退烧药物,有些性急的父母,用了口服药半小时没退烧,又加栓剂,然而各种药物的持久性不同,混用可能使药效重叠。结果烧退得太猛太急,使得体温速降至36摄氏度以下。又产生新的问题。家长可以选定一种退烧药,熟悉它的使用剂量和间隔时间,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2、别急着降温
首先别忙着退烧,而是要搞清楚孩子发烧的原因。发烧不是一种疾病,它就像是身体的一个警钟,提醒你身体内部出现异常情况。同时,发烧也是我们身体对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种防御措施,从某种程度来讲,适当的发烧有利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有利于病原体的'清除。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烧,就不要急于马上退烧,否则会掩藏真正的病因。
引起孩子发烧的病因有很多。上呼吸道感染、肠胃炎、扁桃腺炎、肺炎及一切传染病都有可能出现发烧的症状。另外,一岁以内的小宝宝也可能因泌尿道感染、肠胃并手足口病而出现发烧的情形。许多情况必须经由医师判断,才能知道发烧的真正原因。
3、孩子发烧时不可多吃鸡蛋
孩子发烧后,通常都会出现食欲不佳的现象,这时候应该以流质、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如奶类、藕粉、少油的菜汤等。等体温下降,食欲好转,可改为半流质,如肉末菜粥、面条、软饭配一些易消化的菜肴。另外,要多喝温开水,增加体内组织的水分,这对体温具有稳定作用,可避免体温再度快速升高。
当孩子发烧时,许多家长觉得应该补充营养,就给孩子吃大量富含蛋白质的鸡蛋,实际上这不但不能降低体温,反而使体内热量增加,促使婴儿的体温升高,不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4、多穿点还是少穿点?
宝宝发烧后,常常有一个问题让家长犹豫不决:究竟发烧时应该多穿衣服免得发抖,还是脱掉衣服帮助散热?其实,加减衣服要配合发烧的过程。当设定温度提高、体温开始上升时,孩子会觉得冷,此时应添加长袖透气的薄衫,同时可以给予退烧药。服药半小时之后,药效开始发挥,设定温度被调低了,身体开始散热反应,孩子会冒汗感觉热,此时就应减少衣物,或者采用温水拭浴帮助退烧。
宝宝发烧能吃药吗
宝宝发烧是能吃药的,而且严重的时候是必须要吃药或打针的,不然会把宝宝烧坏。
但是要注意宝宝的抵抗能力和体内抗体都比成年人弱,因此可能在成人身上表现的轻微副作用,在宝宝身上就表现为毒性或者产生更严重的副作用,严重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
小儿推拿的手法图解小儿推拿的正确步骤
小儿推拿的手法图解
补肺经/清肺经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揉太阳(按揉眉梢后太阳穴)100次。
1、食欲不振者,加揉板门100次,摩中脘3分钟,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
图片标记--头popupsrc=""data-brushtype="text"治疗儿童发烧的穴位按摩临床上小孩发烧以外感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烧可以试试上述手法,这样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
这类患儿起病较急,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由于小儿的体质不同,病情变化比较复杂,故小儿推拿必须结合时令、气候和症候表现的差异加以辨别和处理。
另外小儿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以防感冒发烧。日温差也较大时,家长一定要适时给小儿加减衣服,预防感冒。注重合理喂养,不可过食肥腻食物,以免伤食积滞,从而引起发烧。发烧时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
一般来说急性发烧需要1至3天痊愈,长期低热而用药效果不佳的患儿相对治疗时间长些,因为长期低热患儿的治疗一般都需要从发病的本因入手。发高烧: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过发高烧的经历,额头滚烫、头晕目眩,严重时不仅浑身疼痛,甚至烧到意识模糊、发生抽搐。人的正常体温约37.2℃左右。除非体温超过38.5℃(成年人)或39℃(小孩),否则无需太过紧张。
其实,发高烧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它提醒你的身体可能有疾病出现了。
事实上,散热对身体有好处,这个体内的防御措施有消灭外来病菌的功用。如果温度没有上升太高,不妨让它自然散热,如此有助于排除毒素。
小儿推拿的准备事项
1、按摩时要使用按摩介质。
使用介质后,按摩会顺滑很多,不会磨破宝宝的皮肤,就用家里最常用的不会引起宝宝过敏的介质就好,家里的婴儿润肤油、按摩油、婴儿橄榄油都可以。
2、妈妈要修剪指甲,以免划伤宝宝。要搓热双手。
3、室温要合适。按摩时室温最好控制在20到26度。以宝宝不受凉舒适为宜。
4、妈妈心情平和。按摩是一种爱的传递,宝宝需要感受到你的爱。
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
1、安心的氛围。无论在家或者旅途中,妈妈的按摩往往是最好的安慰。尤其宝宝生病时,妈妈怕自己按摩不好,会选择去医院,这时宝宝免疫力差,容易交叉感染从而使病情加重。再者宝宝对医院的环境也会容易因不适应而哭闹。
2、按摩时不宜过饱或者饥饿。哺乳时和之后的一个小时内不做推拿,清晨起床按摩是可以的。
3、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来说,如果是日常的保健按摩,10-20分钟就足够了。可以早上和晚上会更加轻松。宝宝生病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4、不要强迫宝宝。按摩是爱的传递,不要让宝宝排斥,宝宝生病时不舒服可能会不配合,妈妈尽量多一点的耐心,可以边说故事,看书,玩玩具边按摩,可把按摩当成和宝宝互动的小游戏。
5、宝宝高烧时除了退烧手法的推拿,不做其他保健推拿。
6、宝宝皮肤破损、感染、过敏的部位不做按摩。
7、按摩一般先仰卧位再俯卧位。
8、手法宜轻不宜重,小儿推拿要求手法均匀,力度柔和,平稳深透。
小儿推拿的手法及技巧
小儿推拿的手法及技巧:
1、推法。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面沿同一方向运动称为“推法”。
2、拿法。“拿法”是用拇指和食、中两指相对用力(或用拇指和其余4指相对用力),提拿一定部位和穴位,做一紧、一松的拿捏。
3、按法。“按法”是用手指或手掌按压小儿的一定部位或穴位,逐渐用力向下按压。
4、摩法。“摩法”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指腹或手掌掌面放在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带动前臂,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做环形抚摩。
5、捏法。捏法是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轻轻捏拿肌肤,作用于背部正中,又叫“捏脊”。
6、揉法。“揉法”是用手指的罗纹面、大鱼际或手掌,作用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做环形揉动。
7、掐法。“掐法”是用指甲着力重按穴位。
8、擦法。“擦法”是用手掌、鱼际或食、中指二指罗纹面着力于一定的部位,做往返的直线擦动。
9、搓法。“搓法”是用双手的掌面夹住或贴于一定部位,相对用力作快速搓转或搓摩,并同时作上下往返的移动。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有哪些?
小儿推拿手法应轻快柔和推拿手法育儿,有的手法虽与成人推拿相同推拿手法育儿,但手法动作及操作方法却不一样推拿手法育儿,治疗穴位有时也和成人不同。
小儿推拿常用的手法如下推拿手法育儿:
(1)推法推拿手法育儿:用拇指面(正侧两面均可)或示、中指面,在选定的穴位上作直线推动,称直推法;用双手拇指面从同一穴位起,向两端分开推,称分推法。
(2)揉法:用指端(示、中、拇指均可)或掌根在选定的穴位上贴住皮肤,带动皮肉筋脉作旋转回环活动,称揉法。治疗部位小者用指端揉,大者用掌根揉。
(3)捏脊法: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示指前半段,然后顶住患儿皮肤,拇、示指前移,提起皮肉。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两旁,算作捏脊一遍。
此法多用于小儿疳积,故又称“捏积”。
(4)推脊法:用示、中指(并拢)面自患儿大椎起循脊柱向下直推至腰椎处,称推脊法。此法适用于高热患者。
给宝宝进行抚触按摩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按摩手法有何讲究?
给宝宝进行抚触按摩推拿手法育儿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按摩手法有何讲究?
1.婴儿抚触操有许多优势,例如提高孩子的抵抗力,促使小孩的发育。因此最先乱摸脸,用两手擦抹少许润肤油,从前额中间用两手拇指向外轻按,绘制心型。眼眉,眼眶,人,下颌,同样的的技巧。次之,乳房触碰,两手放到肋骨两侧,上下两手向肩膀滚动。常见位置是腹腔,能够紧紧围绕肚脐眼顺时针按摩。
2.两只手平放到小宝宝身上,从上向下推拿。要温柔,避免给孩子造成不太好的刺激性。小宝宝平卧时,人右掌手指尖触碰宝宝皮肤,手指指向右边,放到小肚子上。随后左手推右上腹,转左上腹,再传左下腹停止。左手和右手并列插进,向同一个方位推拿一次。你能做3-4次。手掌心结束后,将手转过来,使手臂朝上。触碰者将两手的中拇指放到婴儿的手下边,做一个软垫,将两手的右手无名指放到手里,夹到婴儿的手。随后水准往前磨擦大拇指。两个电话。
3.当你做右手时,你会说推拿手法育儿:你两只手在哪儿?宝宝按摩能够做到下列实际效果:加快血液循环;紧致皮肤机构,令皮肤光滑细腻。激话淋巴组织:提升机体免疫力。促进胃肠蠕动:改善便秘,清除腹胀,增加食欲。活跃性的肌纤维:使肌肉组织成功生长发育。促进亲子互动情感:可以让小宝宝体会到你一心一意地关注和爱她。0-3个月新生婴儿“婴儿抚触”已成为了近些年盛行的一种新式育儿教育方法。新生儿不但能增进孩子的成长发育,提升睡眠质量和饮食搭配,还可以提高母子之间的沟通交流,为小宝宝的健康快乐成长构建温暖的气氛。
4.但是,触碰也应当在恰当的前提下做好。权威专家尤其劝导,触碰不但需要注意技巧,还需要控制时间,一般不超过30min;宝宝不相互配合的情况下,母亲推拿的情况下,孩子要立刻歇息。触碰前,妈妈要暖手,在手掌心倒一些润肤油,让妈妈用手轻轻松松蘸一下,留意不要把油立即倒在小宝宝的皮肤上。妈妈把充足的保湿霜抹在手里,轻轻的滑在小宝宝的皮肤上,一开始轻轻地推拿,随后慢慢增加压力,让小宝宝慢慢习惯推拿。
给孩子做的按摩手法有哪些呢?
推法称为推法推拿手法育儿,它使用拇指或食指推拿手法育儿的螺纹表面作用于患者的体表。分为直接推送法、分离推送法和组合推送法。脊医疗法的病人仰卧着。医生的空拳头手掌向下推拿手法育儿,拳头的眼睛相对。两只大拇指和手指在孩子的龟尾尖附近的皮肤上施加力。食指中指的指面向前,三个手指用力抬起皮肤。他的手从上到下交替,一紧一松,向前移动。该运动方法以拇指为肋面,在儿童体表作圆周或圆弧运动。按摩方法是用中指、无名指、食指小指的指面或掌面贴在体表的某一部位或穴位上做圆周有节奏的运动。
儿童推拿的保健技术可用于补脾穴、扛八卦、扛二马、揉脊。这四种穴位和技术可用于儿童日常保健。由于儿童的生理病理特点是脾虚、肾气不盛、免疫力弱,所以在儿童推拿中采用健脾、健谈的方法来补充脾气。额尔玛穴能补肾,脊骨疗法能提高全身免疫力。因此,在进行儿童自然保健时,最好使用这些技术。
用拇指和中间两个手指朝同一方向移动称为向后推。推送方式主要有直接推送、旋转推送和分推送。直接推动是在表皮上进行的。不要推动和积聚皮下组织。在目前的情况下,通常使用直接推送法。穴位推拿也只作用于表皮,不能驱动皮下组织。旋转推法主要用于手部面部穴位。可以单独推动,如直线或弯曲。
握法是用拇指和中指施加相对的力,将某些部位和穴位握得紧而松。保持动作应柔和且一致,而不是间歇性的。施力应轻到重,不允许突然施力。抱持法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常用于颈部、肩部、四肢及肌肉较饱满部位的穴位,结合其他手法使用。按压法是用手指或手掌按压儿童的某一部位或穴位,用力逐渐向下按压。按压法是一种刺激性较强的方法,常与揉捏法相结合,形成腹部揉捏法和手部揉捏法。揉捏是先按,然后揉捏或边按边揉捏。
推拿手法育儿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小儿推拿推拿手法、推拿手法育儿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