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妈咪聊育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妈妈说育儿网站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育儿的最新育儿观念
1.学会换位思考
孩子永远是父母心中的第一,父母也总喜欢为孩子做决定。当父母与孩子的观点有摩擦时,父母总是武断地否定孩子,肯定自己,深不知这样对孩子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父母应该要尊重自己的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用客观的态度来协商两者的矛盾,这样有助于培养孩子敢于思考以及表达自己的想法。
2.激发孩子的兴趣特长
兴趣是孩子成长的导师。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不要果断地去批评孩子的一切,去随意扼杀孩子的兴趣,要鼓励自己的孩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正确引导孩子。
3.正确引导孩子
孩子会有犯错、失败的时刻,这个时候作为家长不要打击数落,而是要引导孩子如何知错能改,如何从失败中站起来,鼓励肯定孩子,孩子的自信心回来了,自然可以变得更加优秀。这种锻炼机会对于孩子的进步是很有效果。
4.拒绝溺爱,自由成长
家长溺爱孩子是很多家庭教育问题。溺爱会让孩子形成一种“我是最重要的”的想法,事实上,为了孩子可以变得更优秀,家长是绝对不可以溺爱孩子,否则会使孩子的性格变得任性妄为。一旦孩子无理取闹,家长最好是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付孩子。
5.尊重孩子,学会放手
孩子有自己的选择权,家长要学会去尊重孩子,只要孩子的选择正确、合理,或者不会造成损失损害。那么,何不放养孩子?让孩子自由快乐地成长,从小就做一个有主见的人,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
?pwd=3d97 提取码: 3d97
酸奶妈咪有话说网课建议怎么样?有人说说吗?
酸奶妈咪给的网课建议是很中肯的,真的是方方面面为你考虑到了。
我家孩子要上三年级了,有些偏科,虽然说三年级就说到偏科就有点严重了,但是真的很偏科,数学随便看看就能拿一百分,做完卷子还有时间玩,老师都夸他脑子灵活可以晋升一些学习更高阶的数学,但是!
但是!这个语文和英语真的太糟糕了,语文我就不说了,那个脑洞也太大了,收都收不住就靠了个50分,真的把我气笑,但是英语不需要开脑洞的,死记硬背的单词都默不出来,可真是太着急了!
虽然说咱这英语没环境,同班同学里面不还是有背的好的,咱孩子记忆力又不是不行,我着急上火就同酸奶妈妈聊开了,就说我孩子英语单词还背不进去有点着急,我问她有没有什么办法,她也不是一来就直接推网课,先问了我家孩子学习的情况,看过什么书、上过什么AI课、录播课,做过什么练习;
刚好她最近在整理这方面的背单词的方法,我就拿来给孩子用,开始有效果但是后面就不行了,主要还是之前把娃学英语的热情和注意力给消磨了,现在又要鸡娃又不能太狠,酸奶妈妈跟我讲了一些方法,缓和之后综合评定了之后才给我推荐选课,所以更多时间我们会聊育儿方法,就感觉这个人很诚恳。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酸奶妈妈做的事,可以关注下公众号(酸奶妈咪有话说),或者看一下这个蓝色字体链接【酸奶妈咪有话说】
如果上面打不开,可以百度搜一下【酸奶妈咪有话说】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部分的育儿和选课的问题!
80后妈咪应当怎么科学育儿?
80后90后的童年都是非常快乐地,因为她们的父母都是放养式教育,所以对于她们的学习成绩不会太重视。但是当80后和90后当了妈妈之后,她们会对孩子的教育比较重视,从而在小的时候就严格对待孩子的教育。科学育儿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孩子的生长发展都有好处。那么80后妈咪该如何科学育儿呢?
一、不要溺爱孩子
80后的女性大多在结婚之后只有一个孩子,因为现在养孩子的代价也比较高,要养一个孩子很简单,但是养好一个孩子却很难。所以大多数父母都会选择着重培养一个孩子,这样可以尽心尽力,如果孩子比较多的话,会让父母的精力分散,从而不能很好地教育孩子。所以大多数80后的父母都只有一个孩子,但是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也不要过分的溺爱。
二、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80后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最好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毕竟他们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如果父母不在身边,有独立自主的能力,能让他们很好的生活,而父母也不用太担心,尤其在孩子长大之后一定是要离开家去外面学习的,如果小的时候就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发展都是比较好的。
三、不要盲目跟风,为孩子报太多培训班
80后父母大多都只有一个孩子,但是家长也不要对孩子的教育过分严格,千万不要和其他的父母做比较。孩子的童年就应该是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家长不要遏制孩子的天性,也不要为孩子报很多的培训班,否则的话会让他们的童年变得非常凄惨,没有时间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也会让他们遗憾终生的。
新妈咪最担心的15个育儿问题
新妈咪最担心的15个育儿问题
0-3个月
Q:满月了, 宝宝还是和刚出生时一样重,一点都没增重。怎么办?是不是生病了?
A: 有可能是入量不足导致的。所谓入量不足,是指宝宝母乳或配方奶摄入不足。妈妈可以首先综合关注一下宝宝的整体状况,看看除了体重增长不理想外,宝宝还有没有其他身体异常,以排除疾病的可能。如果宝宝精神状态良好,食欲也不错,只是体重增长不理想,妈妈可以首先尝试增加母乳或配方奶的量。增加奶量一段时间后,宝宝的体重仍然不增的话,则需要带宝宝去医院检查,看是否有过敏、胃肠疾病等问题。
Q:宝宝一个月了,白天有时能连续睡3-4个小时,正常吗?
A :月子里的小宝宝睡眠时间一般每天18-20 小时,所以白天连续睡3-4 个小时是很正常的现象。对于一个月的宝宝来说,还不能区分白天和夜晚,有时会出现昼夜颠倒的现象,这样宝宝就有可能在白天连续几小时睡觉。是正常的,不用担心。
Q:宝宝两个月了,总是朝着一边睡,头部都变形了,需要纠正吗?怎么纠正呢?
A :小宝宝的头骨比较软,长期朝向一边睡,的确容易出现头骨被压扁的现象,在民间叫做“睡偏头”。宝宝睡偏头了,会影响头形的美观,确实需要纠正。纠正的方法就是经常帮宝宝变换睡觉的体位,让宝宝多侧向头形比较鼓的一侧睡。必要时可用定形枕辅助纠正头形,不要让宝宝固定长期偏向一侧睡觉,也是预防头骨变形的最好方法。
Q:宝宝两个多月了,排便的量和次数突然减少了,有时候2-3 天都没有大便,有没有什么异常呢?
A: 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改变,在民间被称为“攒肚”,是非常常见的现象。随着宝宝身体发育,胃肠道功能逐步健全,很多宝宝在两个多月的时候,都会出现大便次数减少的情况。原本每天五六次大便的宝宝,变得每天只有两三次大便,有些宝宝甚至达到两三天一次大便的状态。
Q:宝宝3个月大了,从出生就不怎么哭,尿了裤子也不哭。宝宝就是不爱哭吗?还是有什么问题呢?
A :每个宝宝的气质类型不一样,有的宝宝比较敏感,对外界的不适体察比较敏锐,反应也比较激烈,这样的宝宝,往往尿布有一点湿或肚子有一点饿,就会大哭大闹。而有些宝宝相对不那么敏感,耐受性比较强,对外界环境改变的反应比较平淡,就会不太爱哭。
至于宝宝不爱哭是不是有问题,妈妈要根据宝宝的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为宝宝在生病时也会出现反应迟钝的现象,所以妈妈要首先排除宝宝是否生病。通常情况下,如果宝宝以前很爱哭,这几天突然变得不爱哭了,比一直就不爱哭的情况,更需要警惕。
照顾不敏感的宝宝,妈妈更要尽心一些。因为宝宝不太能够给你尿湿了等提示,就需要妈妈及时发现宝宝的需求,不然就更容易因为没有及时换尿布而导致臀红等问题。
Q:宝宝3个月大了,肚脐还是鼓出来的,什么时候能缩进去呢?
A 肚脐鼓出来的现象在医学上被叫做“脐疝”。不用担心,大多数脐疝会随着宝宝年龄增长而自行恢复。妈妈轻压宝宝脐部会出现一个圆环,称为“疝环”,这个环的大小决定了脐疝是否能够自行闭合。一般情况下,两岁以内疝环直径不超过两厘米的,通常都能够自行闭合。如果两岁后疝环仍超过两厘米,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4-6个月
Q:宝宝已经4个月了,脖子还是摇晃不稳固,这正常吗?
A :4个月脖子还不稳固,并不一定说明宝宝身体发育存在异常。宝宝身体的发育和运动能力是有相关性的。如果宝宝一天到晚总是躺着,或是竖抱时,妈妈总用手托着宝宝的脖子,给宝宝支撑,没有给宝宝足够的锻炼颈部肌肉的机会,宝宝就容易出现脖子摇晃、不稳固的现象。妈妈可以给宝宝多一点机会练习拉坐或俯卧抬头,这样宝宝的脖子就会逐渐变得稳固了。
如果妈妈不放心,可以让医生首先帮助排除疾病的可能。在没有身体异常的前提下,就需要合理适度地帮宝宝进行锻炼。如果宝宝经过练习,到5个月的时候,脖子还是不稳固,就一定要及时看医生。
Q:宝宝5个月大了,头发还是很稀疏,这是怎么回事儿?该怎么办呢?
A :头发数量的多少和遗传有很密切的相关性,个体差异也很大。很多小宝宝都会有头发稀少的问题,在排除疾病的前提下,是一种正常的现象。随着年龄增长,头发会逐渐变得浓密的。
不过头头发稀疏是佝偻病的典型症状之一,一定要提防。可以综合观察宝宝的`情况,看除了头发稀疏外,还有没有睡眠时易惊、烦躁、囟门过大或闭合延迟、鸡胸、方颅等佝偻病症状,如不确定及时带宝宝看医生。
在日常生活中,妈妈可以多带宝宝晒晒太阳,保持头部清洁,及时去除乳痂,治疗奶癣。另外,帮宝宝经常做做头部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促进头发生长很有益处。
Q:宝宝6个月了,会翻身,可是每次都只会自己翻过去,却不会翻过来,需要训练宝宝翻回来吗?
A :学习翻身除了跟宝宝自身的大运动发育节奏有关,也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在衣服比较轻便的夏天,宝宝学会翻身的时间会比在衣服厚重的冬天提前一些,瘦宝宝学会翻身比胖宝宝更容易等等。无论如何,大多数宝宝在四五个月的时候,就能学会从仰卧翻身到俯卧的姿势。但是,宝宝并不是学会翻过去后,马上就能掌握翻回来的本领。大多数宝宝要等到出生七八个月的时候,才能学会从俯卧翻回仰卧的姿势。
7-12个月
Q:7个月宝宝会爬和扶站立了,听说站得太早对宝宝的内脏、脊柱和腿部不好,是真的吗?
A :大动作发育的进程每个宝宝都有不同,要尊重宝宝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化节奏。只要宝宝自己可以完成爬或扶站立的动作,就说明他的肌肉、骨骼已经做好了准备。只要是顺应宝宝自身大动作发育进程的,即使比普遍意义上的标准提前一些,也是没有问题的。
妈妈需要做的就是,给宝宝提供促进大动作发育的环境,比如给即将学爬的宝宝提供可供爬行的空间和游戏毯,给即将学扶站立的宝宝提供可以抓扶的矮凳或把杆等等。但不要在宝宝身体还没有准备好之前,人为长时间大强度地强迫宝宝爬或站立,这是不符合发育进程、揠苗助长的行为,是对宝宝身体有伤害的。
Q:宝宝8个月了,入睡时习惯含着安抚奶嘴,会不会影响牙齿排齐?
A 安抚奶嘴是相对比较安全的。但需要提醒妈妈注意一些使用的细节,比如安抚奶嘴通常分为不同的型号,妈妈要针对宝宝月龄选择适合宝宝的型号,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对牙齿排齐的影响。另外,安抚奶嘴要注意清洗消毒,定期更换,一般两个月左右就需要给宝宝换新的安抚奶嘴,不要让宝宝用老化破损的安抚奶嘴。
Q:宝宝9个月了,一坐下身体就向后仰,有问题吗?
A :如果宝宝六七个月时已经能够坐稳,这段时间一坐下就身体后仰,可能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明的新淘气手段,只是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如果宝宝从学坐时开始,一坐下就身体后仰,从来没有坐稳过,则可能提示肌肉张力有问题,需要排除脑瘫及微小型脑功能发育障碍,最好尽快带宝宝到医院检查。
Q:宝宝10个月了,至今一颗牙都没长,这正常吗?
A: 宝宝长牙有迟有早,个体差异非常大,与遗传有很大的相关性, 也会受到性别、地域环境、营养情况等因素的影响。比如女孩通常比男孩长牙早、炎热地区的宝宝比寒冷地区的宝宝出牙早、营养好的宝宝出牙早。大多数宝宝会在出生4~10 个月间长出第一颗乳牙,但是也有一些宝宝会推迟到1 岁。只要宝宝在1 岁以内出牙,妈妈就不需要担心。
Q:宝宝10个月了,一直只会肚子贴地蹭着爬,不会抬起肚子来爬,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呢?
A: 肚子贴地蹭着爬,通常称作“腹爬”,抬起肚子来,用双手和膝盖着地爬,叫做“手膝爬”。宝宝只会腹爬不会手膝爬,并不意味着发育有什么异常,仅仅说明,胳膊和腿的力量还比较弱,还不足以支撑起身体,以方便他利用手膝爬行。
可以设计一些引导宝宝俯卧抬起上身的练习,锻炼宝宝的四肢力量,慢慢宝宝就能逐渐掌握手膝爬。妈妈可以将爬行的地面设置得粗糙一些,以增加匍匐爬行难度,让宝宝逐渐习惯抬起身体爬。同时可以设置一些枕头、靠垫等障碍,以促使宝宝抬起身体翻越障碍,练习手膝爬。有些宝宝会跨越手膝爬的阶段,直接从腹爬过渡到站立和行走,这对发育没有任何负面影响,妈妈不必担心。
Q:宝宝一岁了,邻居家同龄的孩子都会说一些词了,而我家宝宝还不会说话,有点担心,是不是说话太晚了?
A :通常一岁的宝宝,可以掌握几个简单的单词,比如爸爸、妈妈、奶奶等。但是也有一些宝宝到12 个月还是没有开口说话,此时需要观察一下宝宝的理解能力。比如妈妈说“灯”这个词时,宝宝是否会看向灯的方向;妈妈拿出“小狗”和“汽车”两张卡片,让宝宝找出“小狗”时,宝宝是否可以完成。如果宝宝的理解能力没有问题,只是单纯没有开口说话,暂时不用担心。可以多和宝宝交流,和宝宝说话时语速要慢一些,说清楚一些,一定要让宝宝听清楚妈妈的发音,等宝宝完成一定量的词汇积累,就会开口说话了。如果宝宝的理解能力有明显欠缺的话,最好带他看看医生。
稍有不慎“胎教”可能变“胎害”,要注意哪些呢?
孕期妈咪聊育儿,适合宝宝的胎教方式有以下九种:1、营养胎教
营养胎教妈咪聊育儿,是孕妇根据整个孕期,胎儿发育情况及特点,对饮食营养做出相应调节,均衡营养、合理搭配的一种胎教方式。营养胎教开始于得知怀孕那一刻。
营养胎教需要准妈咪在孕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均衡营养、合理搭配,这些习惯不仅会让胎儿更好的成长发育,还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宝宝出生之后的饮食习惯。
2、音乐胎教
音乐胎教,是孕妇通过聆听音乐,达到刺激胎儿听觉神经发育,达到刺激脑部发育的一种胎教方式。音乐胎教开始于怀孕17周左右。
胎教音乐应该选择在胎儿有胎动的时候播放给宝宝听,如果孕17周还没有胎动,建议在晚上临睡前,通过安全有效的播放设备播放给胎儿听,尽量距离孕妇1米左右,声音在60-65分贝,时间在15-30分钟为宜。胎教音乐可以选择舒缓、悠扬的音乐来进行,并且,孕中期、孕晚期胎教音乐略有不同。
3、美育胎教
美育胎教,就是通过胎教培养宝宝对美的欣赏能力,并且为妈咪聊育儿他日后创造美的能力打下基础。美育胎教开始于孕20周,这个时候胎儿的各种感官多已发育完善。
准妈咪多看一些文学作品、名人字画、听一听欢快悠扬的乐曲、到大自然里多走走,说白妈咪聊育儿了就是准妈咪带着肚子里的宝宝提前感受各式各样的美,在肚子里给宝宝培养朦胧的审美观。准妈咪紧张焦虑的心情会舒缓下来,胎儿也会受到艺术的熏陶。
4、抚摸胎教
抚摸胎教,顾名思义,就是用抚摸肚皮的方式来与胎儿进行互动,锻炼其触觉和大脑发育的一种胎教方式。抚摸胎教开始于孕20周。
抚摸胎教它需要准妈咪腹部放松,情绪平和,然后用手轻轻地从上至下或者是从左到右,亦或者是轻轻拍打肚皮,想象你的双手在与宝宝进行互动,通过抚触腹部,对胎儿形成刺激,促进胎儿大脑发育。
5、意念胎教
怀孕之后,很多准妈咪会担心宝宝出生后有各种各样的异常,或者是残缺,从而引发各种不愉快的心理。准妈咪可以给自己一种暗示,你的宝宝特别健康可爱,经常看一些可爱宝宝的图片,也会让你保持好的心情。这种意念胎教,可以从你得知怀孕就开始。
6、对话胎教
对话胎教,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和胎儿对话来进行的一种胎教,通常开始于孕20周,这个时候胎儿听觉已经发育完善。
对话胎教要求妈妈,最好是有爸爸一起参与,每天跟宝宝说说话,聊聊天,最好再给宝宝取个可爱的小乳名,然后每天跟妈咪聊育儿他对话,可以刺激胎儿听觉及大脑发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安全感。
7、运动胎教
运动胎教,是指孕妈妈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并且帮助胎儿活动,来达到促进胎儿大脑及肌肉发育的一种胎教方式。运动胎教需要在孕16周之后进行,临产前孕36周左右结束。
运动胎教的方式多种多样,散步、游泳、孕妇瑜伽、孕妇操、按摩胎教等等,孕早期,由于胎儿不稳,所以并不适合运动胎教,临产期,运动胎教可能会造成早产,所以也应该注意,另外,先兆流产或者是先兆早产的准妈咪,也不适合运动胎教。运动胎教要避免剧烈运动、跳跃性、冲刺性、快速爆发性的运动,每次半小时内为宜。
8、光照胎教
光照胎教,是通过适当的光线刺激胎儿,使其视觉及大脑更好发育的一种胎教方式。光照胎教一般开始于孕36周。
光照胎教建议采用柔和的太阳光,肚子里的胎儿会对光线的刺激产生反应,做出躲避动作,也能帮助其肢体活跃。如果条件不允许,准妈咪可以每天用手电筒紧贴肚皮,一闪一闪地照射胎儿,每次持续两分钟即可。这对于胎儿视觉功能、动作行为能力以及昼夜的区分是非常有利的。
9、心理胎教
心理胎教,就是准妈咪通过强大的心理素质,为宝宝营造一种更加适宜其成长发育的心理环境的一种胎教方式。心理胎教开始于孕32周。
孕期,准妈咪心理状态良好,活泼开朗,她体内就会分泌一些激素和酶,这些物质可以改善胎盘的供给情况,就会对胎儿的成长发育、性格长成产生很好的作用。反正,如果准妈咪充满了犹豫、暴躁、烦躁的心理,就会影响胎儿的成长发育及性格,甚至是智商。
我是欣然育儿,每日与您分享优质孕产育儿知识,欢迎关注,育儿路上有你有我更精彩
妈妈应该知道的育儿知识
妈妈应该知道的育儿知识
一、0-1岁宝宝的妈妈应该做的事
1、 智力发展
1.1从宝宝呱呱坠地的一刻起,就跟他谈话,实验证明,大人多和宝宝说话,宝宝开口更早。
1.2 帮助宝宝学会爬行,除了身体协调性外,爬行更能促进宝宝的求知欲,扩大安全求知范围。
1.3 学会几个小游戏,每天至少花半个小时跟宝宝做游戏,不管他会不会。
1.4 选择几样益智玩具,给宝宝带来更多的欢乐和知识。
1.5 每天为宝宝读书或讲故事,不用讲太复杂,也不用每天换新的,一个简单的故事可以重复讲。
专家的话:0-1岁是宝宝出生后,在生理、心理、社会意识等方面的觉醒期,从混沌走向开明,从无知到探索认知,如能及早得到外界的适当刺激和激励,将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宝宝的多元智力。
2、 情商教育
2.1 妈妈每天至少亲自抱宝宝一小时左右,可能的话6个月前每天肌肤接触2个小时。
2.2 微笑,自己时常保持微笑也让宝宝学会微笑。
2.3 让宝宝学会等待。让宝宝知道适当的等待是必须的,等待抱抱,等待喝奶,等待玩具。
2.4 和宝宝进行眼神交流,这样的精神交流下抚育长大的宝宝更善于同人建立起融洽的关系。
2.5 带宝宝参加一次比赛,比如爬行、喊叫等。让宝宝从小具有竞争意识,懂得从竞争中获得乐趣。
专家的话:宝宝的个性,是父母一点一滴、潜移默化塑造而成,0-1岁的宝宝,父母不要以为他不懂,就不用教他。成功的家教与父母的言语表达息息相关。尤其是父母跟宝宝的语气、姿势,将对宝宝产生深刻的影响。
3、 健康养护
3.1 定期去医院做儿保检查和计划免疫。
3.2 给宝宝买把餐椅,逐步培养他定时吃饭的好习惯。
3.3 保持生活环境卫生。1岁前,宝宝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创造一个清洁、清净的居家环境非常重要。
3.4 给宝宝做扶触和健身操,让宝宝的免疫力增强,体质更好。
3.5 出生后就可以开始游泳和水疗等,水是宝宝天生喜欢的东西,也有着你想不到的功效。
3.6 和宝宝在一起的时候,洗掉自己的妆容,用最干净最亲切的容貌跟宝宝接触。
3.7 0岁开始,保护好宝宝的牙齿。虽然乳牙以后会换掉,但是乳牙的健康直接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
3.8 1岁前,培养宝宝有规律的作息,因为婴儿时期的习惯最根深蒂固。
3.9 在宝宝半岁的时候要带他做一次眼睛检查,之后还要定期检查,以确保宝宝的眼睛不出现问题。
3.10 学步之前,不要给宝宝穿鞋子,一双防滑的袜子完全可以度过之前的日子,从而让宝宝的小脚得到最充分的成长空间。
专家的话:1岁前宝宝养护只要注意以下3点,就是完美的养护。
食欲好,营养丰富。若发现宝宝不爱吃东西,首先应检查他是否生病。因为很多疾病都会表现出食欲不振。
白天活泼愉快,夜里睡得踏实。如果宝宝白天出现反常,没精神,夜里又总是睡不安稳,就要找医生检查诊治。
体质好,对疾病得抵抗力强。
4、 营养方案
4.1 6个月前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含有新生儿所需要的一切营养,比任何其他婴儿食品更容易消化吸收。
4.2 6个月开始,一定要给宝宝添加辅食。母乳和奶粉中的能量已经满足不了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
4.3 保证一周几个小时的阳光浴很有必要,它会刺激皮肤,使其产生出维生素D。
4.4 自己动手做宝宝的果汁菜汁等,比起现成商场买的,自己做的更营养,更健康。
4.5 果汁不能代替水果,添加辅食以后,每天2-3水果的摄入可以让宝宝拥有好皮肤。
4.6 用天然食品给宝宝做零食,比如一根煮过的胡萝卜、几颗煮软的花生、去壳的核桃仁等。超市的小食品不是儿童食品。
4.7 买本幼儿营养菜谱,照着上面的法子做菜。
专家的话: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牛乳喂养的宝宝,半年后母乳或牛乳的营养都不能再满足他们生长发育的需要,为此应给宝宝添加含热量高的辅食,以保证宝宝健康成长。
5、 亲子生活
5.1 给宝宝一个安静祥和的环境。
5.2 用文字、图片、声音等等记录宝宝的成长,等宝宝长大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东西多么的珍贵。
5.3 在养育宝宝的第一年,你可能无法出去工作,但千万不要疏于随时充实自己。
5.4 保存一套宝宝婴儿时期穿过的衣服,等他18岁的时候当生日礼物送给他。
5.5 重视爸爸的角色,宝宝根父亲的交流最好可以根母亲一样多,这样养育出来的宝宝长大了性格更开朗。
二、1-2岁宝宝的妈妈应该做的事
1、智力发展
1.1 给宝宝准备一个专用的`学习空间,专门放他的书和玩具,不要放任何其他东西。
1.2 睡前给宝宝讲讲有益的故事,最好是可以互动的那种,培养他的想像力。
1.3 给宝宝足够的空间。别人问宝宝话的时候,不要抢着替宝宝回答,一定要留给宝宝一个思考的时间。
1.4 对宝宝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认真回答。如果不懂就告诉他妈妈也不懂,然后一起探究。
1.5 正确玩玩具,有必要的时候自己先学会如何玩一样儿童玩具,再耐心教给宝宝。
1.6 让宝宝自己学会收拾玩具。虽然他要花1小时才能辛苦完成的事可能你花几分钟就做好了,也不可以嫌麻烦。
1.7 给宝宝创造机会,让宝宝自己解决一些“难题”是培养意志、发展智慧的一种好办法。
1.8 用耳濡目染的方式让宝宝接触母语之外的语言,比如英语。
专家的话:每个宝宝的潜能,基本上相差不多,而长大后宝宝究竟能变得多聪明,要靠后天得学习。学习机会越多,大脑潜能就开发得越多;学习得机会越早提供,宝宝得智能提升就越早起步,而宝宝也更早变得聪明。
2、情商教育
2.1 杜绝指责。即使宝宝犯了错,也有比指责更好得教育方法。
2.2 1岁多得宝宝总会冒出一些“大不敬”的话,不要因为好玩而一笑了之,要严重地告知宝宝,这样说是不对的,否则以后你的生活中就会多个没礼帽,讨人嫌的小麻烦。
2.3 1岁左右的宝宝有时会向大人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慎重正确地对待,让宝宝明白,每个人都应该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是什么都可以做的。
2.4 教养宝宝的时候,大人保持一致意见,切不可出现红脸白脸角色分化。
2.5 请注意纠正宝宝向别人要东西的习惯,别以为宝宝不懂事就听之任之。
2.6 培养宝宝的爱心,父母本身须具有一颗仁慈的心,宝宝能模仿和体验到父母的爱心,并能逐渐获得爱心。
2.7 培养信念。幼小的宝宝还谈不上信念,但已有了自己幼稚的计划和愿望,要予以鼓励。
专家的话:培养宝宝的情商能力,高学历未必是重要条件,宝宝若有创造力、懂得和人轻松相处、能容忍高压力,就较能适应多变的社会环境。
3、健康养护
3.1 定期带宝宝体检,密切观察身高、体重、器官发育等,即使有发育障碍也能扼杀在萌芽状态。
3.2 在宝宝2岁前,一定养成定时定点大小便的习惯,过了这个时期,习惯会延续到4岁。
3.3 2岁前,要求宝宝自己完成洗手过程。
3.4 控制宝宝看电视的时间,不能因为想脱身做别的事而让宝宝自己长时间看电视。
3.5 教给宝宝简单的安全基础知识,比如不碰开水、不捣鼓转动的风扇等。
3.6 为宝宝的学习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危难之时,及时的护理至关重要。
3.7 如果宝宝病了,请放下一切陪伴他。
3.8 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1-2岁时养成的睡眠习惯会影响一生。
3.9 重视宝宝的不良情绪,2岁前宝宝的不良情绪多半是需求不能满足,要及时找到原因。
3.10 选择健康舒适的衣着给宝宝,不贪图美观给宝宝穿皮鞋、尼龙衣服等。
专家的话:1-2岁的宝宝健康养护最重要是细致,要严格区分与成人的养护习惯。记住这个阶段的宝宝不适合接受成人的健康习惯,必须有专门针对性的养护来照顾宝宝。
4、营养方案
4.1 每餐至少有一个菜是专门为宝宝做的。
4.2 给宝宝的菜中少加调料,基本以少量盐为主要和唯一的调味品。限制甜食。
4.3 拒绝任何饮料,如可乐、果奶等。
4.4 记得每天喝新鲜的白开水一天至少400毫升,帮助宝宝养成喝水的习惯。
4.5 保障每天的奶制品摄入,1-2岁可以尝试酸奶了。其他的诸如奶酪等也是高质量的营养来源。
专家的话:1-2岁宝宝的消化能力逐渐增加,饮食已从奶类转向混合食物,但宝宝消化系统仍未发育成熟。制作的食物仍要软烂、精细,既要适应宝宝的消化能力,又能引起宝宝的食欲。
5、亲子生活
5.1 每天不论工作有多忙,一定要留给宝宝一个小时,在这一个小时里陪宝宝游戏听宝宝心声。
5.2 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坏毛病,比如说粗话、抽烟、酗酒等。
5.3 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自身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宝宝最有力的方法。
5.4 学点生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等等,父母有扎实的基础,才能教育好宝宝。
5.5 现在开始,给宝宝买保险,这不但可给宝宝保障,还可帮宝宝存笔钱,供学习或旅游用。
三、2-3岁宝宝的妈妈应该做的事
1、 智力发展
1.1 让宝宝选择自己的爱好,让他觉得他有自主权,不要强迫他做不爱做的事。
1.2 每个月带宝宝去一次书店,按他自己的喜好带几本书回来,并要求他自己保存好。
1.3 3岁开始,让宝宝学习一样乐器。
1.4 每天对宝宝说:“你真棒”。鼓励教育永远比强制教育来得有效。
1.5 鼓励宝宝幻想。能幻想会幻想是幼儿智能发育的强力证据。
1.6 需要进行记忆训练。宝宝的脑袋就是一块未开发的土地,勤劳就有收获。
1.7 给宝宝选择一个好的早教园,接受正规教育。
专家的话:2-3岁是宝宝学习各种技能最敏锐的时期,因此,也是开发宝宝智力的最佳时期。全面多元的益智刺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情商教育
2.1 每天对宝宝说:“我爱你”。
2.2 更加用心经营自己的婚姻家庭。
2.3 给宝宝机会自己做主,比如出去做客,主人给宝宝吃什么,玩什么时,不替他做主。让他自己决定。这样能迅速提升宝宝的社交能力。
2.4 杜绝撒谎事件发生。即使是小事情,也要较真。
2.5 维护宝宝的自尊和抑止虚荣。在外人面前,尽量不说宝宝的缺点;同样真心想夸赞也要含蓄。
2.6 宝宝正确认识分离分别。随着宝宝长大,独立的需要,分离分别都是难过的一关。大人积极的态度可以让宝宝也轻松一些。
2.7 给宝宝找1-2个好朋友,不管年龄大小,只要合得来的。创造条件让宝宝找到自己的朋友。
专家的话:一个人的情绪智能在未来人缘关系、领导能力、协调能力、学业、夫妻关系、道德水准上都扮演重要角色。因而在宝宝小时候就要培养他形成良好的情绪智能。
3、 健康养护
3.1 让宝宝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他独立自主的性格。
3.2 2岁以后,每天给宝宝洗澡,这不仅是保持卫生,更是让宝宝拥有自信的方法。
3.3 预防龋齿从小做起,重视口腔卫生。
3.4 关注宝宝安全,包括玩具安全、生活安全等。
3.5 正确地让宝宝认识自己的性别,懂得最基础的性知识。
3.6 重视宝宝心理活动,3岁的宝宝自我意识已经很强,有了自己的思维能力,这个阶段要特别关注儿童心理。
专家的话:2-3岁的幼儿与外界环境及成人接触较多,感染机会也随之增多,而抵抗力较低,故急慢性的传染病发病率较高,因此一定要加强幼儿体格锻炼。
4、 营养方案
4.1 拒绝油炸视频,提供大量、新鲜而又精心制作的食物,以达到营养平衡。
4.2 每星期至少吃2次豆腐。
4.3 宁愿饿着也不要撑着宝宝。吃下过多食物的危害远远大于饿宝宝一顿。
4.4 定期的素食。宝宝也有必要定期清理肠胃,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就是半个月或一周一天全素食。
专家的话:幼儿要有健康、强壮的体魄需要吃到足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如果你能为宝宝提供广泛的选择,宝宝一定能够得到所需要的一切。
5、 亲子生活
5.1 理智地爱宝宝。不宠不溺,是非分明,奖惩分明。
5.2 认识“养不教,父之过”。父亲在教养方面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5.3 不当着宝宝的面争吵。即使有满腔怒火,也绝对不能当着宝宝的面发火,一次发火就可能影响宝宝对你的看法。
5.4 多说“好的、可以”,少说“不许、不能”,允许宝宝用自己的方式玩。如果宝宝做的是错的,也要解释清楚,或者给他自己发现错误的机会。
5.5 记得兑现自己的承诺。如果你对宝宝许了诺言,一定要遵守。这样宝宝才信任你。
5.6 不避讳对宝宝说“对不起”,谁都有犯错的时候,宝宝和父母也应该是平等的。
5.7 定期带宝宝出去旅游,增长见识。
5.8 创造良好家庭氛围。和睦、积极向上精神的家庭最利于宝宝成长。
四、与宝宝建立亲密关系的方式
宝宝妈咪
宝宝跟妈妈一开始的关系,往往决定着今后的亲密关系会如何发展。
宝宝刚出生的几周或几个月内,是母亲与宝宝最需要彼此陪伴的敏感期,这是宝宝最需要照顾, 也是妈妈最渴望付出的时候。
妈妈与宝宝早早的互相依偎,可以使宝宝亲近妈妈的天性,以及母亲照顾宝宝的直觉,都得到自然的发展。
给宝宝哺喂母乳
母乳对于宝宝的健康与成长有很大好处,但喂母乳对于妈妈们的好处,可能还有很多人不知道. 当宝宝在吸奶时,妈妈体内会产生激素(激乳素与催产素),这种"母性激素"所产生的化学作用,能帮助你发展出所谓的母亲直觉。
把宝宝背在身上
宝宝背巾将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育儿用品,出门绝对少不了它.这不是说你一定要时时刻刻抱着或者背着宝宝,只不过要你调整对待宝宝的心态。
用了背巾的话,有一个明显的好处,被抱着或者背着的宝宝很少哭闹. 除了比较快乐外,长的也比较好.这种现象之所以会产生,或者是因为宝宝把原本哭闹的精力,转移到成长上的缘故.
试试看跟宝宝一起睡
当了妈妈以后,你会发现,能一觉睡到天亮的宝宝,不是在书里看到的,就是别人家里的。
你应该要有心理准备,在一段时间里,晚上要哄着孩子,直到找到你和孩子都睡得最好的方式为止.有些宝宝只有在自己房间里才能睡好,有些宝宝要跟妈妈在一起睡。
妈咪聊育儿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妈妈说育儿网站、妈咪聊育儿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