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育儿专家陈婕,以及陈婕医生个人资料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抖音上星妈陈婕的那个故事是真的吗?
你好,抖音上星妈陈婕的故事是真实的。
2002年陈婕的儿子被诊断了自闭症,2005年4月,陈婕为了孩子能有地方进行康复训练,创办了上海奇翔儿童发展中心,帮助自闭症、阿斯伯格症、学习障碍、多动症等相关发育障碍儿童及需要提升学习能力的各类儿童进行个别化训练辅导,以及开展相关的公益活动和公益倡导。
201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还邀请陈婕出版了《蜗牛牵我去散步》——自闭症专家妈妈的育儿经 ,全国发行。
2013年陈婕发起“星宝上学”计划,旨在帮助更多特殊儿童融入普通学校。
《蜗牛牵我去散步自闭症专家妈妈的的育儿经》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蜗牛牵我去散步》(陈婕)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提取码:rg18
书名:蜗牛牵我去散步
作者:陈婕
豆瓣评分:8.5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1
页数:180
内容简介:
自闭症专家妈妈育儿专家陈婕的育儿经》为我们讲述育儿专家陈婕了这样一个激扬着光明与进步的故事——散步是一件舒心惬意的事情育儿专家陈婕,而被慢吞吞的蜗牛牵引着会是怎样一番令人浮想联翩的情形。在书中,陈婕女士简明扼要地讲述了自己多年的育儿经历与机构教学体验,科学准确地阐述了自闭儿以及所有孩子的共性与个性,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许多卓有成效的自闭症教育干预和培训方法及理论,重点剖析了家长在养育孩子中的疑问与误区,别具启发性地点出对待不同类型自闭儿行为的应对策略育儿专家陈婕;同时穿插大量亲身经历,将抽象的培训方法化为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显得温情毕现、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可读性极强,是广大家长了解自闭儿并制定出个性化养育策略不可多得的操作指南。
作者简介:
陈婕,一个自闭症孩子的妈妈,同时也是特殊教育康复领域的专家和社会活动家。所著学术论文《重点关注提升家长意识 意在整合挖掘家长资源》发表于2009年6月《孤独症》杂志创刊号上;2013年上海市家庭文明建设重点立项“随班就读学生家庭教育和发展策略的个案研究”课题组成员;2014年上海市家庭文明建设重点立项“自闭症谱系儿童早期干预的支持现状及其社会对策研究”课题组负责人。曾被上海电视台《七分之一》、东方卫视《人在东方》、香港凤凰卫视《鲁豫有约》《与梦想同行》、《时尚健康》杂志等多家媒体报道。被评为2009-2010年上海市“三八红旗手”,2012年获选美国舍恩菲尔德基金会易社国际学者,2013年获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新湖社会企业创新奖”、“腾讯BC微爱奖”,2014年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创奇非凡革新之星奖”,上海团市委、第一财经频道梦想创业团第二季“创业勇气奖”,上海市社会建设青年人才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监事。
寻找一个普陀的公益组织
上海奇翔儿童发展中心成立于2005年4月,是在上海市普陀区民政局登记,上海市普陀区妇联主管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
中心是主要为自闭症、阿斯博格症、学习障碍、多动症(ADD、ADHD)等相关发育障碍儿童及需要提升学习能力的各类儿童提供个别化训练辅导的特殊教育机构,拥有专业特殊教育教师十多名。
8年来,中心咨询评估患儿2000多名,提供训练1000多名,其中70%能基本回归普通教育;开展的家长培训超过45场;提供免费才艺课程,受益儿童达500人次以上;组织各类公益倡导活动影响公众5000人次以上。
上海奇翔儿童发展中心的主要经历:
-上海市残联“阳光宝宝卡”定点康复机构,上海市普陀区妇联周末亲子学校。
-2005-2006年 被评为普陀区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先进单位。
-2009、2011年 中心通过招投标形式于年两次成为普陀区民政局社区“阳光宝贝”项目的中标机构,项目得到了审计部门及服务对象的认可。
-2012年 承接虹口区“彩虹笔-特殊行为儿童宣传指导”社会公益服务项目。
-2013年 承接虹口区“灯塔-自闭症儿童家庭帮扶计划”社会公益服务项目。
-2013年 经由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推荐,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免费绘画课程的“慢飞天使的指痕”项目获得“腾讯BC微爱奖”。
-2013年 获得了全国孤独症服务机构自强自律创建活动社会倡导达标单位。
中心创办人陈婕老师成功帮助自己孩子回归主流,“星宝上学”是奇翔儿童帮助更多4-12岁自闭儿提升学习能力,结合向社会倡导接纳与包融,融入普校的扶助项目。陈老师的主要经历:
-2006年 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七分之一《天使何时醒来》。
-2007年 东方卫视的人在东方《儿子上学了》。
-2008年 香港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走近星星的孩子》。
-2009-10年 上海市“三八红旗手”。
-2012年 获选美国舍恩菲尔德基金会易社学者,应邀赴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及美国多家社会企业考察学习。
-2012年 “中行杯”青年影响社会评选活动中,荣获“年度上海青年公益达人”称号
-2012年 受邀北京大学出版社《蜗牛牵我去散步-自闭症专家妈妈的育儿经》一书已在全国出版发行。
-2013年 上海市“随班就读学生家庭教育现状与发展策略的个案研究”课题组成员。
-2013年 获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的“新湖社会企业创新奖”。
关于自闭症,我们应该知道什么
每年的四月一日,你肯定知道这是“愚人节”。这一天,你或许被“愚”过,或许“愚”过人。无论如何,这都会是快乐的一天。
但,你是否知道,紧接着第二天,4月2日是什么日子吗?
2007年,联合国大会决议,自2008年起,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关注日”。关于自闭症,百度百科这样解释:自闭症是一种因神经系统失调影响到大脑功能而引致的 终身发展障碍 ,症状在三岁前出现,患者多为儿童。终身发展障碍意味着什么?这是一种没有治愈希望的病症。如果说癌症恐怖,它比癌症更加恐怖。癌症患者一般是生命后期才发病,患者还享受过人生快乐的时光。自闭症却从出生就伴随你而来,一辈子,不离不弃,如影随形。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有了二胎宝宝,育儿专家陈婕我也不会关注小孩子的发育状况,可能永远都不会关注到自闭症儿童这个领域。孩子教妈妈去学习、成长,这句话真的很对。我在关注孩子发育状况的时候,看到了这本书《蜗牛牵我去散步——自闭症专家妈妈的育儿经》。这本书2012年出版。时隔四年,2016年再次印刷出版,由此可见,自闭症儿童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
本书的作者陈婕女士,是一位自闭症儿童的妈妈。她原本就是一位普通的妈妈,但是自闭症孩子齐齐让她变得不普通。她在陪伴孩子康复训练的成长道路上,一步步走来,留下每一个渗透着汗水和艰辛的脚步。
《蜗牛牵我去散步》并不是一部妈妈诉说自己辛苦养育自闭症孩子的辛酸史。这是一部科学严谨的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指导书。书中列举了自闭症孩子的各项表现障碍,以及用什么样的科学方法跨越这些障碍,让孩子越来越好。书里穿插自己孩子齐齐和其育儿专家陈婕他自闭症患儿的康复训练经历,让读者在看故事中学到康复知识。
我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下这本书的特点。
因为很多正常的孩子,在发育成长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大家的观念都认为: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持这种观点的尤其老人居多。因为他们依据自己养孩子,看孩子经验得来。毕竟正常孩子占多数。这就会让很多父母错失了孩子干预的最好时机。
作为宝宝的第一养护人,妈妈,一定要多注意观察宝宝的状况。如果你的宝宝安静乖巧的出奇,不要急着开心,认为自己生了一个好带的宝宝。多注意观察,宝宝是否和你有对视?对妈妈的声音有没有反应?对妈妈有没有依恋?
陈婕女士在齐齐很小时候就发现孩子有些不一样。比如齐齐总是往后挺,妈妈和外婆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抱住他。齐齐根本不和大人依恋。也不和大人有对视。
很多孩子小时候都往后挺。我家孩子也有这样状况。当时我非常紧张,大夫说没有问题。看我不放心就让孩子做一个视频脑电图,比普通脑电图要耗时耗力的一项检查,检查前要剃光脑袋。我胆战心惊地带着宝宝做下来,中间有点小小的异常就赶紧记录下来。一周后,厚厚一沓的脑电波报告出来,我只看到结果是:正常婴儿脑电波!
陈婕女士总结自闭症儿童的四大特征:一语言交流发展有问题。二,社交上,没有对家人的亲近感。三,行为上难以配合。四、有特殊的爱好。自闭症孩子一般都会在36个月前有症状表现出来。所以,家长一定要密切注意孩子的发育成长情况。
我曾经在儿童医院见过一位妈妈,二胎孩子已经14岁了。她说孩子小时候她就觉得孩子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样,但是老人一直都说孩子没事,长大就好了。现在青春期了,发现孩子越来越不正常,这才来医院检查。
“长大就好了”,这样的观念安慰的是一时,害的却是一生。所以,宝妈宝爸们一定要有科学育儿观。按时到医院保健科给孩子做发育评估,有问题及早发现,及时干预,不要错过孩子最好的发育期。
自闭症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理解力差。有怪异行为。(电影《海洋天堂》里文章饰演的自闭儿就总是晃动自己的手指),社交能力弱或者几乎没有社交能力。要改善孩子这些状况,就要从最基础最根本的锻炼入手,那就是感统运动训练。
《蜗牛牵我去散步》中陈婕女士多次提到孩子的感统运动训练。她的儿子齐齐刚开始在家里因为场地有限,她只注重语言刺激训练,但收效甚微。后来创办了训练中心,齐齐就加大了运动训练量,齐齐的各项能力也得到快速提高。
陈婕女士介绍自闭症儿童一般都是通过视觉来接收外界信息。比如他们喜欢看光线、物体直角边、斜眼看人等,这些孩子语言发育都很晚。让孩子开口说话不是单纯语言刺激就好。还要辅助感统运动。例如让孩子练习前滚翻,这是刺激孩子前庭语言的发展,也会促进口部肌肉的发育。还有荡秋千、跳跃、吹纸片、吹气球,用吸管,这都会锻炼口部小肌肉的发育。
很多父母把关注点盯在孩子“开口说话”上,其实说话分两个阶段,第一是“防说”。你说什么孩子跟着说什么。第二个阶段就是语言理解力。有很多自闭症孩子停留在“防说”的阶段,鹦鹉学舌,根本不理解。
要提高孩子的理解力,就要从锻炼孩子的视知觉能力入手。虽然陈婕女士说过很多自闭症孩子都是通过视觉来接收外界信息,但只是视觉使用频率高而已,能力却很低。提升孩子的视知觉能力,就要大量的感统运动。滑滑梯、仰卧起坐、走平衡木、单脚站立、手撑地、排球、跳绳、踢毽子等等。这些看起来就是玩儿,其实就是感统运动。
除此之外,还要做的视知觉训练有涂色、走迷宫。两点连线、剪纸。稍大孩子可以跟画点图、格图、对称图等。
在家长看来,感统训练不就是带孩子“玩”吗!这不是漫步目的散漫地玩耍,这是有目的有意识地玩儿。在玩儿的过程中提高孩子的大运动发展能力,同时提高孩子的小运动精细动作的发展。而且在玩儿的过程中学会了配合、遵守规则。
正常人社交主要是两点:语言和规则。自闭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起来,懂得了配合和规则,也就提高了社交能力。
家有自闭儿,是每个父母心上的一颗朱砂痣。孩子的无意识,不仅不能照顾自己,还会闯出很多意想不到的祸端。父母除了无奈,还得到处跟人道歉,获取别人的理解。《蜗牛牵我去散步》中齐齐有一次故意伸脚去绊倒一个外国人,那位外国人特别生气地拉着齐齐找陈婕女士告状。陈婕女士犹豫再三,终于鼓起勇气说:我的儿子是自闭儿!
向社会公开大方承认自己孩子有问题,是个自闭儿,就像逼着自己大声对别人说:我的孩子是个傻瓜一样难受。可是,不这样做又如何?孩子自闭了,家长不能自闭。相信这个世上好人多,相信很多人都会理解并帮助你,帮助这个来自星星的孩子。
《蜗牛牵我去散步》这本书中,陈婕女士在经历了风雨之后,真诚地告诉大家,父母敞开心胸,真诚接纳孩子,接纳孩子的缺失和不足,欣赏孩子的进步和闪光点。用心去过好自己的生活,用阳光平和的心态感染孩子健康成长。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样的心态和生活观,不是自闭儿的家长才要有,我们普通的正常孩子的家长也应该有。教孩子学会感恩,是每一位父母永久的责任。
最后,让我们看一组数据。2015年4月2日,《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指出,自上世纪以来, 自闭症在中国经历了由罕见病到流行病的转变; 自闭症患者已超1000万,0到14岁的儿童患病者达200余万。自闭症患病率约为1%。也就是平均约100人就有一个自闭症患者。这些数字让人触目惊心。同时也提示我们,关注自闭症患儿,多了解学习自闭症的常识,用客观公正的眼光看待自闭症,不要歧视,要接纳,伸手帮助,是我们应该做的。
关于育儿专家陈婕和陈婕医生个人资料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