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宁波发放育儿补贴,以及宁波发放育儿补贴了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宁波生育津贴2022年政策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纳入生育保险范围
(一)参保缴费
2022年3月1日起,统一将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职工纳入生育保险范围,并按照本市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方案相关规定,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用人单位按8%的比例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含0.5%的生育保险费),按0.5%的比例缴纳大病保险费,个人按2%的比例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税务部门统一征缴。
(二)生育保险待遇
2022年3月1日起生育或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参保人员,符合规定的生育医疗费用按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标准享受,并按照我市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方案相关规定享受生育津贴和生育补贴,所需资金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其中,生育津贴根据国家、省规定的产假、计划生育休假的天数,以职工生育或施行计划生育手术时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计发,由用人单位代为领取和发放。
(三)生育津贴发放与清算
参保人员产假期满后的次月,由用人单位向职工医疗保险关系所在的医保经办机构或通过浙江政务网、“浙里办APP”申请生育津贴。医保经办机构应按规定对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将生育津贴拨付至用人单位指定账户。
拓展资料:2022年3月1日起,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在宁波市外(境内)发生的生育(含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由按定额补偿调整为按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待遇标准享受。符合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按本市异地就医政策直接刷卡或使用医保电子凭证结算;未能进行直接结算的,可到各区县(市)医保经办机构申请零星报销。享受生育津贴的参保人员同时按规定享受生育补贴。
法律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宁波独生子女补贴最新政策是什么
法律分析宁波发放育儿补贴:1、独生子女父母奖金补贴。独生子女父母只要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凭证件就可以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奖金补贴,每个地区补贴宁波发放育儿补贴的金额不同,最高为2000元,领取时间为:从领证之月起到子女18周岁为止。2、独生子女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补贴。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因响应国家政策,在宁波发放育儿补贴他们年满60周岁以后,可享受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补贴,每人每年960元,只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就可以领取。3、独生子女家庭伤残扶助补贴。有劳动力才有生产力,像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如果有一个人伤残后,会直接影响生产力,国家为了帮助独生子女家庭顺利度过困境,对独生子女家庭子女出现伤残情况时,可以申请补助,每人每月补助270月。
法律依据:《财政部关于政府补助准则有关问题的解读》 第一条 政府补助准则规定,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按照经济业务实质,计入其他收益或冲减相关成本费用。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应当计入营业外收支。政府补助准则不对“日常活动”进行界定。通常情况下,若政府补助补偿的成本费用是营业利润之中的项目,或该补助与日常销售等经营行为密切相关(如增值税即征即退等),则认为该政府补助与日常活动相关。
育儿补贴政策
主要的育儿补贴主要包括宁波发放育儿补贴:
1、女职工生育有生育险宁波发放育儿补贴,产前检查、分娩等都可以进行报销,正常情况下,个人只需要支出一小部分即可宁波发放育儿补贴;
2、在产假期间,只要满足生育津贴的领取条件,还可以每月领取生育津贴,减轻育儿开支负担。
近期三胎政策不断开放,目前中共中央只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为贯彻这一决定,四川省攀枝花市出台了《关于促进人力资源聚集的十六条政策措施》,其中提到了育儿补贴。
目前中共中央只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为贯彻这一决定,四川省攀枝花市出台了《关于促进人力资源聚集的十六条政策措施》,其中提到了育儿补贴。政策主要涉及聚集高层次人才来攀发展、支持创新创业人才在攀发展、鼓励大中专及以上毕业生和技能人才来攀工作、健全人力资源服务保障机制四个方面。
扩展资料
根据《关于促进人力资源聚集的十六条政策措施》
13.对在我市乡镇卫生院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分娩的攀枝花户籍产妇,提供住院分娩免费服务,符合医保报销外的资金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对按政策生育第二个及以上孩子的攀枝花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孩子3岁。在用人单位、产业园区等单独或联合设置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为职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牵头执行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14.对所有来攀就业、发展、定居人员的子女,给予和攀枝花户籍学生同等的在攀就学政策待遇。(牵头执行单位:市教育和体育局)
16.为在攀就读的非攀枝花籍中小学生提供返家、返校“点对点”定制客运服务,市级财政将5折优惠的补贴金纳入非攀枝花籍中小学生教育补助经费补贴给教育部门,统筹返还学生。(牵头执行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教育和体育局)
宁波市生育津贴2022年新规定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纳入生育保险范围
(一)参保缴费
2022年3月1日起,统一将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职工纳入生育保险范围,并按照本市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方案相关规定,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用人单位按8%的比例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含0.5%的生育保险费),按0.5%的比例缴纳大病保险费,个人按2%的比例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税务部门统一征缴。
(二)生育保险待遇
2022年3月1日起生育或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参保人员,符合规定的生育医疗费用按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标准享受,并按照我市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方案相关规定享受生育津贴和生育补贴,所需资金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其中,生育津贴根据国家、省规定的产假、计划生育休假的天数,以职工生育或施行计划生育手术时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计发,由用人单位代为领取和发放。
(三)生育津贴发放与清算
参保人员产假期满后的次月,由用人单位向职工医疗保险关系所在的医保经办机构或通过浙江政务网、“浙里办APP”申请生育津贴。医保经办机构应按规定对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将生育津贴拨付至用人单位指定账户。
拓展资料:2022年3月1日起,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在宁波市外(境内)发生的生育(含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由按定额补偿调整为按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待遇标准享受。符合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按本市异地就医政策直接刷卡或使用医保电子凭证结算;未能进行直接结算的,可到各区县(市)医保经办机构申请零星报销。享受生育津贴的参保人员同时按规定享受生育补贴。
法律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宁波育儿补贴金在哪领
建议向孩子户口所在地的乡镇(街道)咨询下。
育儿补贴制度,是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2022年全国两会上,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的话题备受关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多渠道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这一城市大动作!三孩每月每孩发1000元,直至3岁!多地多孩家庭购房有优惠
近期,多地出台鼓励生育多孩的配套措施。
8月8日,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政府网站消息,温州市龙湾区卫生健康局7月6日答复区政协六届一次会议张冬梅委员《关于完善适龄青年生育政策配套措施的提案》称,龙湾区谋划建设育儿友好型社会,拟发放育儿补贴,二孩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三孩每月每孩发放10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3周岁。
8月3日,湖南省长沙市率先出台了支持生育的惠民“组合拳”,通过激励相容的政策大礼包,减轻育儿焦虑,降低养育成本,确保群众愿意生,孩子有人带。其中提出,对生育两个及以上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增加1套购房指标。此外,还提出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
此前,已经有浙江嘉兴、杭州、河北沧州、江西南昌等多地对多孩家庭出台购房优惠政策,包括给予购房补贴、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合计上浮20%等。
业内人士指出,各地贯彻国家在优化生育政策方面的举措,在住房方面,政策本源不应是鼓励多胎家庭买房,而应是在降低居住成本,减少高房价对生育多孩的制约,促进生育和消费的意愿。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拟发育儿补贴
8月8日,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政府网站消息,温州市龙湾区卫生健康局7月6日答复区政协六届一次会议张冬梅委员《关于完善适龄青年生育政策配套措施的提案》称,谋划《龙湾区加快建设育儿友好型社会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到2025年,生育养育保障体系完善健全,服务水平明显提高,育儿友好型社会基本形成,总和生育率稳步上升。
其中,具体内容包括:
(一)对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的农村部分独生子女家庭和二女户家庭继续实施现行奖励扶助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继续实施现行的特别扶助政策,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动态调整扶助标准。
(二)全力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建设,到2022年底新增托位7500个,到2025年,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设施托位5.5个以上,实现街道基本覆盖;在未来社区建设中,实现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全覆盖;对经备案的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参照当地幼儿园生均补助公用经费标准。
(三)加强家庭养育支持与指导,面向家长和家庭成员,开展“医养教融合”的婴幼儿家庭养育技能培训,提供科学养育知识、育婴培训、育儿咨询与指导等个性化的服务,提高家庭科学育幼能力。
(四)出台育儿补贴发放规范性文件,对符合条件的二孩、三孩户籍家庭发放育儿补贴,二孩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三孩每月每孩发放10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3周岁。积极探索二孩、三孩家庭个税差异化政策,落实三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长沙对多孩家庭增加1套购房指标
此前,长沙率先出台支持生育的惠民“组合拳”。
8月3日,据长沙晚报报道,长沙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通过激励相容的政策大礼包,减轻育儿焦虑,降低养育成本,确保群众愿意生,孩子有人带。
值得注意的是,《工作方案》提出,对依法生育两个及以上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增加1套购房指标。根据家庭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
同时,《工作方案》不仅强调筑牢妇儿健康安全屏障,推动实现市、区县(市)均建有1个公益性妇幼保健机构,还提出打造15分钟托育服务圈,托育从业人员可领职业培训补贴。其中,“十四五”期间,新建社会办普惠托育机构完成登记备案,按实际收托数1个托位1万元标准进行补贴。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将育婴员、保育师等托育从业人员纳入职业培训补贴范围,参加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转岗培训、创业培训的,根据不同培训种类和等级,给予每人720元至2300元的职业培训补贴。
此外,《工作方案》还提出,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符合法定生育条件的夫妻,女方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60天,男方享受护理假20天。依法生育的夫妻除享受育儿假外,在子女1周岁以内增加10天亲子假。夫妻双方共同依法生育三个及以上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三孩及以上每孩可享受一次性育儿补贴1万元。独生子女父母年满60周岁,因病住院治疗期间,其子女每年可累计享受15天的独生子女父母护理假。职工在陪护假期间按出勤对待,享受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
多地对多孩家庭提出购房优惠政策
据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梳理,近期,除了长沙,杭州、嘉兴、沧州、南昌等地均对多孩家庭提出购房优惠政策。
其中,8月2日,嘉兴发布稳楼市新政,从完善住宅用地供应机制、健全住房保障体系、优化房地产市场管理、强化房地产项目品质管控、加强对外信息发布等六个方面明确了12条具体措施。其中不仅对购房和交易政策进行了调整,同时,对多孩家庭购新房给予购房补贴,二孩、三孩居民家庭分别给予每平方米300元(单套不超过5万元)、每平方米500元(单套不超过10万元)的购房补贴。
8月1日,杭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三孩家庭住房公积金优惠政策,政策明确,三孩家庭购买首套普通自住住房且首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贷款额度可按家庭申请贷款时计算的可贷额度合计上浮20%确定。其中,首套普通自住住房按杭州公积金贷款“认房认贷”政策确定;首次申请公积金贷款以住建部住房公积金监管服务平台查询结果为准。
7月31日,沧州市出台优惠政策,提高多孩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其中,二孩家庭最高贷款额度上浮10万元,三孩家庭最高贷款额度上浮20万元。
7月30日,南昌新建区对常住户籍居民二孩、三孩家庭首次购新房,分别按300元/平方米、500元/平方米给予补贴。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更好满足多孩家庭购房需求,是近期各地普遍实施的政策,适应了近年来鼓励生育的政策导向,此举会释放一部分因家庭人口增加而驱动的换房需求。
去年,国家发布了优化生育促进人口长期均衡的文件,“三孩政策”正式落地,配套这个政策,还有一揽子的支持措施,包括在生育、养育、教育等方面全方位降低成本,其中提到了居住的成本要降低。
李宇嘉同时指出,各地贯彻国家在优化生育政策方面的举措,在住房方面,政策本源不应是鼓励多胎家庭买房,而应是在降低居住成本,减少高房价对生育多孩的制约,促进生育和消费的意愿。未来政策更应该在降低房价、促进公租房、保租房、共有产权住房建设,并优先向这类人群配置。
宁波发放育儿补贴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宁波发放育儿补贴了吗、宁波发放育儿补贴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