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园吃饭标准(幼儿园吃饭标准)

时间:2022-09-20 阅读:20 评论:0 作者:悠悠

今天给各位分享育儿园吃饭标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幼儿园吃饭标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幼儿进餐要求

2. 创设宽松的就餐环境育儿园吃饭标准,开展餐前食谱播报活动,促进幼儿食欲

帮助幼儿调节情绪,让幼儿在良好和愉悦的情绪下进餐是餐前活动的主要目的。

主要的方法是开展餐前播报活动,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独立性,为了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每天由值日生提前一天在家中和家长一起收集当天食谱的相关营养知识,在每餐前当小小信息播报员,向全体同伴播报当餐的食谱及其营养价值。

中小班孩子自主性不够,对于饮食的营养价值认识不清。老师就事先了解当天的菜谱,利用网络搜索菜肴营养价值的图文,在餐前给孩子看。色彩艳丽的图片,加上教师生动的描述,不仅让幼儿了解每种菜对自己的身体生长的好处,还营造了孩子想吃、乐吃、爱吃的心理氛围,当保育员把饭端到班上时,用饭菜的香味再次调动孩子们的食欲。

就餐时的细节组织

1. 把握好幼儿就餐时间,掌握正确的就餐方法

专家指出,就餐时间过少或过多,都会影响到孩子营养素的合理摄取,由于铁摄入不足,从而导致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增高。儿保专家主张,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幼儿每次就餐所用时间在30~40分钟为宜。

让幼儿逐步自觉调整用餐时间。小班幼儿是用勺子进餐,中大班是用筷子进餐,在小班主要是教给幼儿进餐各环节的方法和要求,如先在椅子上坐端正,一手扶碗一手拿调羹,饭往嘴巴喂时,下面要用碗接住掉下来的饭粒等等。到了中大班就是学习怎样使用筷子正确进餐。

2. 规范幼儿端饭线路,确保进餐中的安全

在进餐过程中总有个令老师头疼的问题,那就是不安全因素,尽管幼儿也是很有序的按顺序进行,免不了还是有因端饭引起泼洒或碰撞,老师也是天天强调注意安全,但还是不尽人意,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窍门就是,如果所有的幼儿能都围绕在固定的线路上(如逆时针从后到前)进行活动,那么就不会出现交叉现象,就能避免人为的碰撞。这不是对幼儿的限制,而是一个培养规则意识的极好环节。

3. 关注幼儿的进餐心理健康

在幼儿园进食中,常常听到这样善意的提醒育儿园吃饭标准:"好好吃,别说话""不要把米粒撒在桌上"……原本愉快的进食顿时严肃起来。

因为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普遍认为吃饭不说话是一种美德,有利于健康。所以幼儿必须遵守这种传统的美德,时刻提醒自己按要求吃饭,从生理特点来看,当人的情绪低落时,消化腺受到抑制,就没有食欲。

老师对吃的慢的幼儿的催促,以及对规则不时的提醒,使幼儿的神经处于紧张状态,影响了食欲,引起幼儿情绪的反感、紧张,造成厌食、畏食。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齐克森·默海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并认为在饮食中交谈,会使人们心情愉快、思维活跃、富于创造性联想。

老师们通过观察,会发现小班的孩子说话不多,而中、大班的孩子往往在吃饭时悄悄说话。

幼儿园进餐要求

一、进餐要求:

(一)餐前卫生准备:

1.饭前幼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2.桌面消毒在餐前15’~30’,先用湿抹布把表面灰尘擦去,再消毒桌面干净,保持15~20’最好把消毒用的抹布拧干后再把桌面擦干净。

3.组织xx活动。

4.分饭菜,饭菜汤夏天冷却食用,冬天注意保暖。

5.每张桌子最多6人,安排好宽松的就餐座位。

(二)进餐的护理:

1.要引导幼儿正确使用餐具,身体靠近桌子,两脚放平,左手扶碗,右手拿匙,一口咽下去再吃一口。

2.培养正确进餐方法:

细嚼慢咽,不争吃第一和吃得最多,不用手抓菜,不训斥孩子。

3.对挑食、吃得慢的孩子,针对实际情况鼓励多吃,正面引导不训斥,有点滴进步及时鼓励,先尝味,有进步及时表扬。对体弱儿特别照顾,尽量把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首先吃下去。对肥胖儿,应吃多纤维、少脂肪食物。先吃汤、蔬菜二份、饭,最后荤菜,不要安排第一吃。

4.培养饭后漱口,防含饭不安全,防蛀牙。

二、进餐中的注意事项:

(一)吃饭前要保持安静而愉快的情绪,环境清洁安静,按时就餐,不要过度兴奋和疲劳。

(二)养成进餐的文明习惯。幼儿要有自己专用的餐具(碗、盘子、汤勺和筷子),用餐时餐具要摆放整齐,盘子放在碗里或盘子里。不能为了省事把饭菜盛在一个碗里,或把馒头包子等放在桌上,这样既不卫生,又不文明。

(三)儿童在饭前不作剧烈运动,避免过度兴奋,饭前和吃饭时要保持儿童情绪愉快,并专心进餐,不说话。

(四)饭前组织儿童用流动水及肥皂洗手,年幼、体弱和吃饭慢的儿童都要有人照顾。

(五)每餐时间不少于20分钟,工作人员要掌握儿童进食量,保证吃饱吃好。教育儿童充分咀嚼,不过分催促。对食欲不好的或突发的不想吃饭儿童及时报告保健人员,采取措施。

(六)纠正偏食,培养不挑食的习惯。

(七)吃饭过程中不扫地、不擦地、不铺床、注意吃饭时的卫生。

(八)饭后擦嘴,3岁以上儿童饭后漱口,3岁以下儿童饭后喝1~2口水,清洁口腔以达到预防龋齿的目的。

进餐幼儿有哪些行为要求

1、认真洗手,方法正确。

2、能排队轮流不拥挤。

3、不玩水,节约用水。

4、安静进餐,坐姿良好。

5、正确使用餐具.

6、文明进餐,不挑食,不剩饭浪费。

孩子在幼儿园,是怎么吃饭的?家长想了解的幼儿园进餐解析

文:梦雨创作,欢迎阅读,转发分享

很多家长发私信询问,幼儿园的孩子们是怎么吃饭的?幼儿园三餐是如何安排的?幼儿园食谱是怎么规划的?

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最关心的是孩子在幼儿园能不能吃饱?吃好?幼儿园是如何组织孩子们吃饭的?

家长只是知道幼儿园食谱,幼儿园进餐过程,家长无法详细了解到。这篇文章,对于幼儿园进餐做详细的解析。希望能帮助到家长。

幼儿园进餐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很重要的环节,进餐也是幼儿 健康 的保障。为了保证幼儿进餐环节有序进行,提高孩子们的进餐质量,幼儿园有一整套完善的进餐规章制度,幼儿进餐时老师有严格的进餐组织流程,以及对幼儿进餐的常规要求。

为了确保孩子们吃饱吃好,各班级老师们需要严格按照幼儿进餐流程,组织幼儿进餐。

一,幼儿园进餐时间

幼儿园进餐模式;有三餐一点的,也有两餐两点的。各幼儿园具体安排不同。

三餐一点的模式,早、中、晚餐加一点心。

两餐两点的模式,早、午餐加两点心

三餐一点,幼儿进餐时间安排

早餐;8:00~8:30

午餐:11:30~12:00

午点:2:00~2:30

晚餐:4:30~5:00

两餐两点,幼儿进餐时间安排

早餐:8:00~8:30

午餐:12:00~12:30

午点:2:00~2:30

下午点:4:00~4:30

二,幼儿园食谱安排

幼儿园有膳食委员会,由监管后勤的副园长负责。食谱的制定由园所的营养师、保健医生、后勤园长、厨师长共同参与完成。

膳食委员会,根据幼儿生长发育的需求,按照每餐幼儿所需食物摄入量的标准。制定出营养均衡,荤素搭配一周不重样饮食,还要根据幼儿伙食费用标准,制定出每周食谱。

幼儿园点心,一周不重样

幼儿园午点

有各类小点心,蛋糕,蒸胡萝卜、红薯、玉米。水果、或者鸡蛋牛奶等。

幼儿园食谱,每周五会制定出下周食谱。周一会公布在幼儿园《幼儿园幼儿食谱》栏里,有的幼儿园会把《每周食谱》发在家长群里,以方便让家长了解。

三,各班级领餐安排

幼儿园开餐前,厨房负责分餐的工作人员,按照各班级老师报的幼儿人数,(餐盆餐桶都贴有班级名)提前会把各班级饭菜,按照幼儿进餐量,班级人数报单,把餐食打在班级餐盆餐桶里。(如果不够吃,老师可随时去厨房为幼儿加领餐食)热汤、热粥需要提前盛好,凉到温度适合的热度,禁止太烫的热汤热粥进班级。

进餐时间到了,打餐铃声会响起来,各班级生活老师会去领餐。

领餐排序是;小班老师先领餐,然后是中班老师领餐,最后是大班老师领餐。小班幼儿太小,所以进餐时间要适当长一些。

四,幼儿进餐流程

1,幼儿餐前如厕盥洗

餐前10分钟左右,教师会组织幼儿进行餐前如厕和盥洗,做好进餐前的准备工作。

教师会用音乐律动儿歌的方式,组织幼儿如厕和盥洗。以减少幼儿等待时的嬉戏打闹的现象,和提醒幼儿要遵守如厕盥洗常规。

如厕盥洗时,幼儿会按照老师要求,排队有序进行,先如厕后洗手。

幼儿以组为单位进行排队如厕和盥洗,三位老师分工明确,配合协调。一位老师在教室看护好教室里的幼儿,另一位老师要监管好幼儿上厕所的安全和幼儿洗手的情况,另外一位老师组织好如厕盥洗完的幼儿有序排好队回教室。

餐前如厕盥洗做好后,幼儿要安静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待进餐。

2,餐前环境

进餐前,幼儿需要安静地坐在座位上,不吵不闹,心情愉悦。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进餐环境,教室里要播放进餐轻音乐,教师会给幼儿唱读进餐儿歌,讲述进餐常规要求。

教师提醒幼儿要遵守进餐常规,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促进幼儿食欲,让幼儿愉快进餐。

3,发放幼儿餐食

幼儿园进餐中班大班一般都是用餐盘进餐,有的幼儿园为照顾小班幼儿进餐方便,小班幼儿会用碗来进餐。

领餐方式;

为幼儿分餐时,两位教师负责分发,一位老师负责维持秩序。小班幼儿,老师会把饭菜为幼儿盛好,然后发放在每一位幼儿桌上,然后幼儿进餐,小班幼儿用勺子进餐。

中班,大班幼儿会一组一组排队领餐。教师为幼儿把饭菜盛在餐盘里,幼儿端好餐盘,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进餐。有的幼儿园大班幼儿会用筷子进餐,这个没有统一的标准。

每餐的汤或粥,虽然从厨房打回各班级不是太烫的是温度适合的。但还是要避免幼儿端不稳洒了,为了确保安全,汤或粥是由教师去幼儿座位上添加的。

幼儿如果把餐盘饭菜吃完了,还需要添加时,举手示意,老师会去座位为幼儿加餐。还有的幼儿园,幼儿需要添加饭菜时,幼儿端着餐盘可以去到餐桌前,让老师添加。总之幼儿进餐都是确保幼儿吃好吃饱的。

五,幼儿进餐常规要求

1,知道用餐前需要洗干净两只小手。

2,会正确使用餐具(勺子放碗里)。

3,进餐姿势要正确(身体坐正,小脚放平)左手扶餐具,右手拿勺子。

4,安静,专心地进餐,不打扰其他小朋友的进餐。进餐时,不随便打闹说笑。

5,不挑食,不甚剩饭,不掉饭粒,不撒汤。

6,饭后漱口、擦嘴、洗手。

幼儿园用餐儿歌

进餐儿歌1

白米饭,热腾腾,红烧肉,喷喷香。

进餐前,手洗净、入座时,动作轻。

青青菜,营养高。豆腐汤味道好。

细细嚼,慢慢咽,不挑食,不剩饭,

个个都能吃好饭。

进餐儿歌2

左手拿碗,右手—拿勺。

宝宝自己吃,不用老师喂。吃干净,不浪费。

六,幼儿进餐教师需要巡视内容

幼儿进餐时,班级三位老师有明确的分工。

一位老师负责为幼儿添加饭菜,两位老师负责检查,巡视幼儿进餐情况。

幼儿在进餐时,小班的孩子太小,有的幼儿还不会自主吃饭,所以需要老师更加仔细周到的照顾。对于刚入园时还不会自己吃饭的幼儿,老师除了鼓励孩子自己吃饭,还会去喂饭。

中班、大班的孩子往往在吃饭时会悄悄说话。或者是挑食撒饭。需要老师随时提醒,随时纠正。保持进餐环境安静和谐。

幼儿进餐时,教师巡视内容

1、教师要观察幼儿的食量,及时添饭,注意培养幼儿文明进餐的习惯。

2、纠正幼儿进餐时不正确的坐姿,和不正确的使用餐具的方法。提醒幼儿扶好碗,不撒饭。

3、提醒进餐时狼吞虎咽的幼儿,要细嚼慢咽。提醒吃饭磨蹭的幼儿要加快进餐速度,要好好吃饭,吃的太慢饭菜都凉了,吃凉饭肚子会难受的。

4,提醒边吃饭边聊天的幼儿要安静进餐不说话。

5,提醒挑食的幼儿,餐盘里的饭菜都要吃光。

6,观察幼儿进餐时的情绪,发现有异常的幼儿,及时处理。如果是幼儿身体出现了问题,及时通知医保人员进行处置。

如果是幼儿情绪低落,或有哭闹不愿意吃饭的幼儿,老师会走到幼儿身边,轻声细语去安慰幼儿,拍拍抱抱,了解不开心的原因及时解决。

7,为保证幼儿吃饭时的良好情绪,教师在幼儿进餐前后不能处理问题或批评孩子。

8,教师要保证幼儿进餐时的心情愉快,老师要轻声细语,对于幼儿进餐时的不良行为,教师要去提醒不能去批评。

9,杜绝幼儿进餐时的哭闹、尖叫,以免将食物吸进气管。进餐时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解决纠正。

10,教师要观察照顾好,每一位幼儿的进餐情况。确保幼儿进餐过程,饮食习惯好,吃的安全,吃的 健康 ,吃的卫生,吃的饱,吃的好。

幼儿园进餐,有严格的规章制度,需要老师执行。幼儿进餐时,为确保孩子们能吃饱吃好,在进餐过程中,需要教师不停的提醒和监管。

幼儿接园回家后,如果是两餐的幼儿园,孩子们可以正常的吃晚饭。如果是三餐的幼儿园,孩子们回家后,晚餐可以给孩子们吃点汤类的食物和蔬菜。避免孩子吃的太多不消化。

我是梦雨老师,幼儿园长。有丰富的幼教经验,专注幼儿教育,学前教育。欢迎关注。

育儿园吃饭标准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幼儿园吃饭标准、育儿园吃饭标准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链接: http://www.dnjbh.cn/shengwa/24882.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