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妈育儿指南(育儿指南app)

时间:2022-09-18 阅读:37 评论:0 作者:悠悠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宏妈育儿指南,以及育儿指南app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孩子不听话?爱顶嘴?正面管教图解版,一张图让你解决育儿难题

根据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的理论宏妈育儿指南,将99%孩子和父母“对着干”的本质原因,总结为如下四点宏妈育儿指南

所以,当你的孩子在不愿意上桌吃饭、无法自控地大哭大闹、磨磨蹭蹭不肯写作业……种种看似不良现象的背后,可能都是孩子发出的信号,只不过传递着不同的信息。

也许是在寻求你的关注,也许是在挑战你的权威,或者是真的不知道如何走出困境。

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说: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宏妈育儿指南我们没办法破译孩子发出的信号,而是武断粗暴地呵斥、指责、甚至惩罚他们,只会让孩子的心离我们越来越远。

也许你会骄傲地说,我从来都不打骂孩子呀,都是用“彩虹屁”的方式,来表扬孩子,鼓励他们!

宏妈育儿指南了更好鸡娃,有些父母确实会用一些正面的“话术”,来花式夸赞自己的孩子,甚至还发展出了各自不同的流派。比如 感谢型彩虹屁 ,就是放大孩子的优点,鼓励他们继续这样做; 胜任型彩虹屁 ,则是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信任。

喜欢用彩虹屁表扬孩子的父母,还自诩这种做法是 “正面管教” ,既不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还能让他们保持良好行为,真的棒棒哒!

可真相是,不管是用言语PUA孩子,还是彩虹屁的花式表演,他们都没有弄清楚孩子不良行为的真正原因,就像开头说的那样。舍本逐末的小聪明,时间长了,只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欺骗,得不偿失。

如何让孩子拧巴表现后的真实原因,做智慧的正面管教型父母呢?也许这本 《正面管教图解版:0-12岁孩子常见的35种情绪失控解决办法》 会让你走进孩子,读懂孩子。

本书作者是临床心理学家安妮-克莱尔·克兰丁斯特和插画家琳达·科拉扎合作的图解家教书,以 简·尼尔森的 正面管教为理论框架,面对的是 0-12岁孩子的情绪失控难题 。本书将孩子的失控行为,分为五大类,分别是“他不愿意”、“他无法自控”、“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他总是喋喋不休”、“他不会与人交往”,只有区分孩子的情绪失控类型,才能真正帮助他们走出阴霾,也让我们的亲子关系更加和谐。

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最后一部分,还给出了“10种途径让你改善教育方法”,从父母站在宏观的角度,有的放矢地看待孩子的问题,便于指导他们在未来更好地和孩子相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在这里就不以具体情绪问题为例,而是试着把正面管教的核心思想概括下,供各位家长参考。

很多父母,包括我自己,都以现代型家长自居,说自己尊重孩子,不会随便干涉孩子。但是真相是,作为家长,真的很难摒弃先入为主的“爹味”想法,总是时不时地想要指点他们的生活。

就像樊登说自己和儿子踢球,总是下意识地指挥孩子。玩到后来,儿子说,爸爸你别参与了,有你在我们都玩不好。

听到这里,樊登才恍然大悟,自己对孩子的指挥太多了,而没有学会观察、倾听、融入孩子的世界。

我们只有认真观察孩子,包括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想法、对事物的理解和他做出的决定),才能以最恰当、最灵活的方式,陪伴他们成长。

正面管教中的鼓励孩子,不是假大空的赞美,而是支持他们寻找内在的动力。功利心太重,反而不美。

就像正面管教理论一贯倡导的,“每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价值都是平等的,每个成员都享有相等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只有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才能更加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应 社会 。

这本书的理论支撑,全部来源于简·尼尔森博士等教育专家提出的“正面管教”的概念,广受全球家长欢迎。

市面上讲述正面管教的家教书很多,但是用图解理论的方式,十分少见。用漫画的场景,表达家长和熊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诙谐幽默,生动传神。不仅如此,本书还用思维导图的拆解正面管教的一招一式,让家长一看就懂,上手就会。

正是因为有着如此优秀的表达, 《正面管教图解版:0-12岁孩子常见的35种情绪失控解决办法》 原版书一经推出,就在国外家教 育儿 /青少年指南图书榜中冲到前3。

《正面管教图解版:0-12岁孩子常见的35种情绪失控解决办法》 的作者在书中说,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我们会犯错、误解、愤怒、失望,这条路有时很窄,但有总是让人充满动力。

孩子不是父母的复制品,而是崭新的未来。我们能做的,无非就是尝试着教他们,如何快乐、幸福地抵达终点。

点击下方链接便可购买

育儿知识经验

在日常生活中,宝宝是否给你带来诸多烦恼,同时也带来诸多快乐,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育儿知识经验,供大家阅览!

育儿知识经验一

一:宝宝出生的第一年。

第一个月:黄疸

第二个月:哭

第三个月:抬头

第四个月:添辅食

第五个月:长乳牙

第六个月:背奶

第七个月:坐

第八个月:爬

第九个月:睡整夜觉。

第十个月:会简单发音,如:爸爸,妈妈。

第十一个月:站,走

第十二个月:断奶。

二:宝宝禁食食物

3个月内不吃盐

1岁以内不吃蜂蜜

2岁以内不宜喂鲜牛奶

3岁以内不喝茶,不宜吃巧克力

三:帮助宝宝入睡5则

1、在宝宝醒着的时候放在床上再入睡。

2、把宝宝放在床上时重复一句话哄她入睡。

3、每次都用相同的方式哄宝宝睡觉。

4、宝宝半夜惊醒不要抱起来哄,

直接用相同的方式哄他睡觉。

5、睡着后尽量不要换房间。

四:小婴儿不要摇了

抱着孩子不断抖动,哭得越凶,抖的越厉害,直到孩子睡去,实际上孩子是被抖晕过去了。婴幼儿在一岁半前是脑发育高峰,而且出生后额叶未完全发育,脑组织的发育慢于颅骨的发育,因此颅内空腔较大,剧烈的活动头部会导致“摇拨浪鼓效应”,而最常见的是硬膜下积液。(北大医院儿科医生总结)

五:辅食添加

4个月前纯母乳;

4-6个月:米糊(粉)、蛋黄,6个月前不能吃蛋清;

6个月后可以添加菜泥和青菜粥、水果泥、混合果汁、豆浆和鱼肝油等(鲜榨果汁要 1:1兑水稀释);

7-9个月:可以加肉泥、肝泥、豆腐、面片、菜粥(勿添加任何佐料,包括盐和糖);

9个月后慢慢过渡到成人食品,要清淡且循序渐进。

六:止咳小方法

①伤风咳嗽:红糖姜枣汤;

②风寒咳嗽:萝卜葱白、白萝卜蜂蜜;

③咳嗽:鲜梨贝母。

④肺虚久咳:冰糖燕窝粥

⑤久咳咽干:蒸白梨蜂蜜

⑥止咳祛痰:萝卜胡椒

⑦止咳化痰平喘:豆腐糖

⑧补虚止咳:糖水冲鸡蛋

⑨夜咳:芝麻冰糖水。

育儿知识经验二

1、孩子不需要太聪明,太锋芒毕露,我觉得那不是好事,关键是酿好习惯的培养。

2、环境很重要,自己要做得正。

3、不要轻易养成一个坏习惯,那样你会发现,纠正一个坏习惯的时间会是2倍,3倍于养成习惯的时间;不要因为孩子不吃饭,就开电视让孩子看,来达到多喂几口饭的目的。

4、尊重孩子,习惯换位思考。

5、说真话,当你发现有些振华说出来可能会效果不好,那就注意说话的技巧,宁可说到一半,说的外教辞令些,也不要说瞎话。

6、说孩子听得懂的话,习惯于讲道理的妈妈要说得简洁明了,忌讳像唐僧。

7、教育孩子注意技巧,循序渐进,不要一口吃成个胖子,一步步来;了解当前孩子的特点,不拔苗助长。

8、有预见性,明明知道这么做可能会引起孩子强烈抗争并且自己还可能妥协,那么就不要去干预孩子,否则最后结果只会更坏不会更好。

9、吃,注意比较均衡的配比即可,无需太精细;1岁以前孩子保证奶量;1岁以后注意三餐即可;一天中的饮食做不到各类搭配均衡,那么一周中的饮食搭配一下,都兼顾一下,也是可以的。

10、孩子不会饿死自己。

11、吃饭一定要在餐椅上吃,不吃,请离开。

12、外出玩不可能像家中吃得那么放心的时候,也没必要太担心,能力范围内稍微注意下,比如选家干净的饭店;其他比如菜中是不是有味精,菜是不是绿色品等,就没必要太担心。

13、补钙什么的做到心中有数,不缺不补;多晒太阳。

14、穿不将就,不刻意。

15、给孩子穿衣服,少一件比多一件要好。孩子运动量大,玩出汗风一吹更容易感冒,还更不容易好。

16、孩子流鼻涕了,加一件衣服。

17、判断冷热,摸孩子后脖子。

18、不给孩子经常,动辄吃小药。天冷季节,不定期给孩子吃点vc,或者每天吃点富含vc的水果。

19、感冒症状轻的时候,比如只有流鼻涕,不需要刚开始吃药,刻意多灌水;感冒大多数是病毒性的,病毒没有特效药,吃药14天好,不吃药2个礼拜好;很多时候都是大人自己心理安慰。

20、感冒发烧去医院的话,尽量要求验血。

21、一个人可能不生病吗?不可能;所以孩子感冒的时候,小病的时候,不要惊慌失措,辩证地想,得一次感冒相当于打了一针预防针。对这种宏观上不可避免的事情,每必要太在意。

22、既然决定让宝宝去玩就不要怕脏。

23、不影响到自己安危,不影响到他人利益,就不要对孩子的行为举止干涉太多。

24、放手让孩子玩,摸爬滚打,不头婆雪流就可以。

25、不是所有危险的东西都禁制孩子走近;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教孩子危险在哪里,怎么避免。

26、尽量多给孩子自己体会的忌讳,不直接告诉结果;让他去摸索,去磕碰,去失败。

27、教孩子学会等待。

28、教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9、教孩子付出和回报是双向的,学会感恩。

30、睡觉尽量陪孩子入睡。

31、注意保护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

32、对孩子进行寒冷训练。

33、社会上很多“早教”的方法,当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不做,有所为有所不为;信奉宁缺无滥,过犹不及。

34、孩子是社会的孩子,不要把自己太当作孩子的救世主,孩子的唯一。

35、不要过多纠缠在自己育儿细节上的为什么,理论依据,做就做了,既成事实,没那么多讲究。

36、每天尽量保证父母中的一方能够陪孩子玩耍一定时间。

37、每天想办法让孩子笑几次,保持良好的心情。

38、教孩子直面失败,我可以不服,但是我输得起,我可以选择放弃,也可以选择再次冲击,但是我不能在对手面前大哭。

39、有小朋友进攻,学会审时度势,先正告一次,然后的基本原则就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在幼儿园的时候,可以大叫吸引别人的注意。

40、不先出手打人。

41、尼队自己的东西有决定的权力。

42、3岁以后,给孩子引入每周零用钱的机制--要开始学有限的钱来办自己最想做的事,学会开源节流。

43、常带孩子去远足,去郊外,不惧怕风雨。

44、争取每年都能回一次乡下老家,过不一样的生活。

45、不把工作的烦恼带回家。

猜你喜欢:

1. 育儿知识小经验

2. 幼儿园育儿知识经验

3. 小班育儿知识经验

4. 大班育儿知识经验

5. 冬季育儿知识经验

6. 科学育儿知识经验

7. 小班家长育儿知识经验

8. 夏季育儿知识经验

如何做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你有什么心得?

我最近刚刚阅读宏妈育儿指南了几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宏妈育儿指南,现在把里面的一些要点分享给你宏妈育儿指南

1.学会列清单

列清单,就是对自己工作目标进行梳理的一个过程。最好是在每天晚上列出自己的待做事项,有多少列多少,然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对事项进行筛选,最终只留下五项最重要的事情。当把这些事情写出来的时候,其实就是自己立下的一个承诺,也能够刺激大脑,知道明天要去做什么。另外呢,要学会分辨那些完全不用去做的事情,从清单里面划掉。

2.学会委托

根据列出的清单,将事情进行分类,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重要紧急的事情,就自己抓紧去做,那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就可以委托给别人去做,这样就能为自己节省不少时间。低紧迫、高重要性的事情,就列入到规划之中,慢慢去做,可以不用当下做。

3.学会摆脱干扰

在工作的过程中,总会有各种各样干扰,比如说那些无所事事、喜欢闲聊的人,面对这些人,你就需要尽快远离他们,要不然会让你一上午都无法进入工作状态;另外一方面,在写大材料的时候,尽量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有些东西,需要长时间的思考,如果被打断的话,效率会非常的低。

4.学会利用工具

想要加强时间管理,可以用一些工具来辅助自己,比如说一些APP,番茄钟,用来帮助自己集中精力。另外,还可以多尝试一些新的软件,新的工具,这样也能够帮助自己提高工作效率。

《孩子,愿你一生勇敢,心中有光》:爸妈育娃的宝典,孩子优秀的指南

      前段时间我的好友很焦虑。身为高中老师的她,晚上结束晚自习回到家就十点多,5岁的女儿坚持等她回家一起睡,两人洗刷完已是十点半,聊几句就到了十一点,孩子因为每天睡眠不足,抵抗力也很差,三天两头往医院跑,她也不知道如何改善,以及怎样改善。

      我的高中同学打电话和我诉苦,女儿都六年级了,每天除了写完作业,就是宅在家里看手机、刷视频,怎么一点也不知道学习?每天晚上回来没见她学习,时间都怎么过的?说她两句还顶嘴,真愁人。

      每个家长都想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能有所出息;每个孩子都想想拥有自由,好好玩耍每一天。教育教育,越“教”越“忧虑”。

      生活中的你,是否曾经或者正在面临同样的困惑:孩子小的时候还挺听话,怎么上小学以后,慢慢就“管不住”了,说两句还顶嘴,写个作业磨蹭半天,越催她就越磨蹭…

        如果你也正在为孩子的教育困惑迷茫,那我推荐你看《孩子,愿你一生勇敢,心中有光》,这本书会为你破解育儿焦虑,让爸妈养育更从容,孩子未来更优秀。

     

      这本书从时代趋势、父母思维到妈妈的成长,从宏观引领到具体操作,有着详尽的概括和阐述,对孩子的发展从广度到深度有着更全面和深刻的解读。

      这本书的作者郝景芳是清华大学天体物理硕士、经济学博士,也是第74界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得主、2018年世界青年领袖。

      著名媒体人、阳光媒体集团董事长杨澜女士说:“景芳以她作为科幻作家对未来的前瞻性,作为经济学博士对社会的分析和洞见,以及身为人母对孩子敏锐观察和细致关爱。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潜心研究真正能帮助家庭和儿童面向未来、获得适应未来世界所需的核心素养的教育。”

      这本书只有198页,却浓缩了一名学者和作家的优秀精华,她从三个方面给我们阐述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如何去发现自我,遇见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01掌握时代趋势,明确教育目的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未来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作为一名科幻作家,景芳老师认为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要做什么样的准备,智能化的未来,人人都要具备创新能力和探究思维。

      据大数据统计,20-30年后,现在社会上60-70%的岗位都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职场的差异比拼时代到来,创意人才供不应求。所以,我们要具备一些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能力,才能立稳脚跟,不被时代所淘汰。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和取得文凭,而是为了更好地应对人生。

        文中写到她的团队由于要做一些新项目,而找不到全能的创意型人才,人才招募也很困难,这让她深深感到:如果孩子从小就能得到创新项目能力的启发与培养,不仅可以让孩子对创意项目有总体认知,也会为孩子打开未来的多元发现看到更多可能性,因为这些正是未来职场最稀缺的能力。 

        社会日新月异,变化莫测。未来的世界,是探索、创造为王的时代,拥有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正是未来能力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02 革新 父母思维,引领孩子启航

      仅仅了解未来的趋势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能够更好引领孩子的成长,父母还需要拥有前瞻性的思维。超景芳老师认为,父母的认知高度,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内卷的社会环境下,教育变得艰难,家长变得焦躁。很多父母认为,孩子的“起跑线”是早教中心的英文学习和各种记忆大法,而从中发现,当自己年幼的孩子刚学会了26个字母,“别人家的孩子”已经能够熟读唐诗三百首了,进而更加焦虑。

        而真正的起跑线,是父母的认知高度。

        如果我们能够不断升级认知,迭代思维,让自己拥有更高的视野和更长的思维维度,洞悉未来趋势,精准把握时代脉搏,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就会在育儿的路上远离外界的喧嚣,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少做冤枉路。

        03通识教育,全世界名校都在实践的教育

        工作以后,有一种深切体会:学了这么多,依然用不上。

        独立生活以后,才发现,上课讲的那么知识,依然解决不了生活实际中的难题。

      那我们学习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书中介绍了一种从哈佛耶鲁到清北交复都在实践的的教育体系——通识教育,这是一种提供最广阔的视野,建立有效的顶层知识框架的体系。

        哈佛大学《哈佛红皮书》认为,通识教育问题的核心在于自由传统和人文的传递,是培养一个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完整的人。

        通识教育首先重视广博,将人类文明贯穿各学科,使孩子通晓古今中外,心怀天下;其次强调学科综合和跨界,一个完整的人应具备科学理性、人文情感、艺术想象;强调经典教育,通过阅读大师经典,获得情感智力双重培养 。

      04 写在最后

      《 孩子,愿你一生勇敢,心中有光 》 这本书更确切地来说,是一本关于教育的指南。

        未来的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要做哪些准备;

        在内卷的当下,不盲目跟风和攀比,革新父母的思维,建立终身成长信念,父母的认知高度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通识教育,打通教育的仁督二脉,为孩子的未来指明前进的方向。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应对考试,而是为了更好地应对人生。

        亲爱的孩子,世界千变万化,人生道阻且长。愿你追随生命之光,一生勇敢去闯!

 

     

       

       

     

     

       

     

     

育儿路上,爸爸如何做,将影响孩子的整个人生?

父亲,在孩子的生命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生活中往往都是妈妈负责一切,爸爸成了隐形人。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撑起一个家,的确不容易,但是千万不要让你的忙碌成为不陪伴孩子的借口。一个受良好教育的孩子,必然离不开爸爸和妈妈的双向陪伴。

听听网友如何说:

网友飞飞:我是典型的家庭主妇,婚后没上过班,儿子高中,女儿小学,家庭开支全靠老公,他在外面跑业务,一个月回来一次,在家吃不几顿饭,晚上还出去应酬。孩子的一切他从来没有过问过,我也不指望他管孩子。只盼着他多挣点钱给我们花就行了。

网友青青:我家两个女儿,老公靠着家里的帮衬做点生意,家庭条件算是不错的。他太忙了,孩子也是我全管。最近老是催我生三胎,想要儿子。我才不要呢!想生就找别人生去吧!

网友某男:我就是个甩手爸爸。我天天在外跑,挣钱不容易,累死累坏的,还不是为了家人。回到家再让我管孩子,那女人是干什么的。分工明确你看孩子,我养家,没毛病啊!

网友上班族:我和老公都是靠死工资吃饭的上班一族。我上班,回家后还要看孩子,做家务。老公回到家什么也不管,只会玩手机。有时候指使他帮个忙他都不动弹。吵闹都不管用,还说孩子不是我妈帮忙看来吗?她就是替我看的。唉,后悔死了,同样挣钱,男人怎么就不多承担些呢!我摊了个没断奶的男人。

网友寻找幸福:我老公也比较懒,大男子主义特严重。有了孩子后还是老样,结果我们吵闹了几年,最后实在过不下去就离婚了。不知道以后何去何从。

研究表明,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缺一不可,一旦有人缺职,那么对于孩子的影响将会是巨大的。因此,爸爸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

说起这一点,很多爸爸就不耐烦。又是生活压力大,忙着赚钱养家,又是朋友多,忙着应酬等等。你再忙,总得一天回家吃一次饭吧!你总得回家睡觉吧!爸爸们完全可以利用吃饭前跟孩子聊聊天,打听一下孩子在学校的事。有的爸爸粗心到孩子上几年级都不清楚。睡觉前,可以陪孩子玩玩,打闹一下,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父子亲情。

2、孩子比手机重要。

有的爸爸倒是很闲,可以天天回家。但是依然是隐形爸爸。我知道身边很多爸爸,到家往沙发一躺,就看手机。孩子过去和他说话,他也是一直盯着手机看,应付孩子一套一套的。久而久之,孩子肯定不会喜欢你。说难听点,还不如出去忙挣钱的爸爸好。这样的陪伴还不如不陪。

3、好好对待妻子。

超高人气父女刘?宏曾经说过,你如何对待你的妻子,将影响你的女儿会选择怎样的另一半。这就告诫天下所有爸爸们,一定要尊重和爱护孩子的妈妈,即使她不再年轻漂亮,即使她满腹牢骚。你都应该记得她是在最美好的年纪跟了你,为你生儿育女。即使你不管孩子,孩子却在偷偷观察你,你现在的很多做法有可能就是孩子未来的行为。你如何对待妻子,男孩子成年后就如何对待自己的妻子,女孩子也会用你做参考,将来找个什么样的老公。

生活中,有很多事爸爸和孩子做,效果要比妈妈好。

1、陪孩子打打闹闹,痛快的玩,即使摔倒也没关系。

妈妈心细,衣食住行上可以安排的妥妥当当,但是不太善于和孩子玩乐。我就是这样,一般打打闹闹,带孩子玩的事情都交给爸爸去做。即使摔倒也没关系,玩的过程中感情更深了。而妈妈看到孩子磕磕碰碰往往是大惊小怪,而爸爸们表现的很淡定,他们觉得没事。而后者更能得到大家的认同。

2、陪孩子一起运动,锻炼孩子身体。

多数妈妈都不是那么热衷运动,而爸爸的运动神经通常比较发达,就让爸爸带着孩子固定去打球、跑步、骑脚踏车、一起看球赛,享受运动的快乐。

3、教孩子学会游泳。

不得不承认,爸爸们的游泳技术永远都要比妈妈强,周末爸爸可以带着妻子、孩子一家三口或者四口一起去游泳池或是游乐场玩,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夫妻感情、亲子感情会越来越好滴。

4、带孩子去探索周围世界。

妈妈偏“守”,小孩不在视线范围就会不由自主的焦虑。但专家建议,小孩三岁后,特别需要爸爸,带他们往外探索、出去探险。因为爸爸能接受孩子不舒服的时间也比妈妈长,孩子受点皮肉伤,爸爸通常不会大惊小怪。孩子若遇危险,爸爸也能及时反应,提供安全性高的冒险环境。

5、遇到挫折、困难时,让爸爸来开导,引导。

相比而言,妈妈们容易斤斤计较,对孩子又过于疼爱,很多事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而爸爸们性格大方、思维灵敏。在很多事情上能做出更加合理的判断,有爸爸的引导和教育,孩子们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更容易融入社会,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人才。

养育之道,勿忘初心。我们结婚生子,教养自己,目的是让孩子成为比我们更加优秀的人!只要记得这一点,我想无论你多忙,都会低头看一下自己的儿子或者女儿,他们在一天天长大。爸爸们千万不要错过孩子的生长。,从现在起,不做隐形爸爸,不做甩手爸爸,真正成为孩子心中的榜样和力量。

育儿路上,我们共同学习,一起和孩子共同成长。

关于宏妈育儿指南和育儿指南app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链接: http://www.dnjbh.cn/shengwa/22500.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