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卢丹丹育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朱丹育儿分享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作为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拥有配得感
1
前段时间卢丹丹育儿,带着姑姑家的小女儿涵涵去逛超市,她走到卖榴莲的地方就停在那里看工作人员剥榴莲,很是想吃的样子。于是,我让先生去挑选一个榴莲。可是姑姑看到后忙说:“那么贵,不要买卢丹丹育儿了,太浪费钱了。”接着又对涵涵说:“肯定又是卢丹丹育儿你想吃了,一点儿都不懂事。”涵涵明亮的眼睛一下子黯淡了,低下了头,好像做错了什么事一样。我急忙安慰她说:“没事,你哥哥他也想吃。”于是,姑姑没有说什么了,涵涵也抬起了头,露出了微笑,陪着先生一起去挑选榴莲。
后来她跟我一起回家,我才知道她从来没有吃过榴莲,每次她想吃的时候,都会遭到姑姑的责备,说她不懂事,不懂得他们挣钱的辛苦。
自己小时候又何尝不是这样,父母总是对我说:“我们没什么能力,挣不了钱,你要听话,好好读书。”这些话,就像千斤巨石一样压在我的心里,每当看到想要的东西时,父母的话就会回荡在我耳边,让我放弃那些东西,好像我不配拥有它们一样。而这种不配得感也深深地影响了我后续的生活。
所以,当涵涵想吃的时候我就果断买给她,或许也是在弥补我自己内心的缺失,不希望涵涵像我一样有匮乏感。或许榴莲相对于其他水果来说是贵了一点,可是当涵涵拥有它时的快乐是无价的。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她值得拥有世间所有美好的东西,即使由于现实原因,不能马上拥有,也要让她对美好的事物抱有期待,认为自己值得拥有,而不是否定和打压,让孩子觉得自己不配拥有,这会对孩子未来长远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2
曾经,一位朋友向我谈到不配得感对她生活的影响。她说,每次逛商场,她都不敢去逛比较昂贵的服装店,似乎自己不配拥有它们;在工作上,虽然能力不错,可是不敢向领导争取自己应当享有的权益,好像自己没有资格去跟他们表达什么;购买东西时,总是考虑性价比,最后选择的都是自己不喜欢的……所以, 不配得感让她不敢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没有勇气去争取自己应有的权益 。
Ada现在是一名外企高管,在事业上很成功,她很享受不断攀登高峰带给她的乐趣,可是她也很害怕失败,害怕从高处落下去,所以,她总是小心翼翼,患得患失。她说自己读书时就已经如此,那时她年年考第一,可是很少体会到第一带给她的快乐,内心反而感到焦虑不安,特别是当老师和家长为此对她大加赞赏时,她很害怕下次不再是第一,那样,他们就不会再称赞自己,不再认可自己了,那么她也就没有价值了。所以,她一直很努力学习和工作,但是,也一直觉得不幸福。所以, 不配得感让她即使拥有了成功,也因害怕而不幸福。
姗姗与人的关系一直比较疏远,她很害怕成为关注的焦点,当别人对她好时,她感到很惶恐,她认为自己承受不住别人对自己的好,也无法回报别人对自己的好,所以她选择将自己封闭起来,总是蜷缩在一个小角落,希望别人尽可能地忽视她。所以, 不配得感让她不敢接受他人的好意,难以建立亲密关系。
3
那么,如何让孩子拥有配得感呢卢丹丹育儿?
参加爱自然生命力家庭教育培训时,培训讲师讲述了林青贤院长的故事。在林院长小的时候,他的家庭条件很不好,可是他的父母从来也不向他抱怨生活的不易。当他想要一些东西,但是无法被满足的时候,他的父母没有说,“我们很穷,我们买不起,所以不能要”,更没有指责他。而是说:“现在我们可能还不能拥有它,但是只要肯努力,以后一定可以拥有。”这些话一直留在了林院长心里,即使成年后经济条件依然不佳,他也始终相信他会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经过努力,他最终成功了。
育儿专家卢丹丹也讲到过类似的故事。一次,她带孩子买玩具前,与孩子商量好了价钱。到达玩具店,他看见孩子几次放下他一直想要的大火车轨道,拿起一个小一点儿的,问她:“妈妈,这个大的是不是家里放不下?是不是拼的时候会很难?是不是没这个小的好玩,是不是我的表现还不值得得到这个大的。”当时,她感到一阵心酸。她意识到自己会向孩子讲述生活的不易,让他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剥夺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于是她蹲下来对孩子说:你的表现足够让你拥有这个大的火车轨道,你所有的需求都是很美好的,你值得拥有这世上最好的东西。只是这个大的火车轨道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如果你很想要,我们可以想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孩子想了想,决定不要玩具,等到下一次买一个大的。尽管最后没有买玩具,可是孩子内心却很开心,因为他对未来拥有那个大火车轨道充满了希望。
让孩子拥有配得感,父母要做到:
面对孩子的需求,父母不要一贯的打压,要去看到孩子的需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与鼓励,让他觉得他是值得的。
即使条件有限,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也要让孩子拥有好的感觉,让孩子相信他值得拥有美好的东西,并且想办法去做到。
要让他们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相信就算这次他没有得到,还有更多美好的事物等着他,因为他拥有更广阔的世界。
要跟孩子分享努力奋斗的自豪感,而不是抱怨养家的不容易。
作为孩子,他们应该百分百地享受得到一件东西的快乐,而不是在左思右想,权衡自己应不应该得到。通常,当他们没有得到某件东西或者在某事上失败时,他们很可能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所以才不值得拥有。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拥有配得感,让他们相信他们值得拥有一切美好事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个大宝的FAB要怎么介绍?
FAB法介绍图书,书籍:《家庭中的52个正面管教工具》
要求: F特征,核心是“书”,满足好奇心;A优势,重点是“比较”,建立安全感;B利益,强调“你(学习者)”,用于引发兴趣,可能是讲学习者能够解决哪些痛苦,突破哪些障碍实现什么梦想,获得什么价值……F(特征): 这本书的作者是卢丹丹,是一个亲子作家,美国正面管教认证讲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从2013年起从事正面管教培训工作,累计开办正面管教家长课堂40多期,影响上千家庭。她还有代表著作《规矩的背后是自由》《宝宝独立从0开始》,同时为《婚姻与家庭》《父母》《生命时报》《家人》《家庭育儿》等30多家杂志媒体撰稿,至今已发表上百万字的作品。A优势: 市面上正面管教的书本也很多,但是理论偏多,会使很多没有接触过正面管教的看了会不知所以然,但是这本书的作者结合正面管教课堂的案例以及教养孩子的经历,深入浅出地解读了52个正面管教个工具,将原本零散的工具重新分类,并贯穿于案例当中。B利益: 解决家长只知道理论而不会应用的困扰,让正面管教工具真正被用起来,帮助家长更加有效地养育孩子。用真实案例来介绍“正面管教”方法和理念,工具式编排和案例式分享大幅度降低家长接受“正面管教”的门槛,让“正面管教”帮助到更多的家长。真正做一个不吼不叫的家长!
关于卢丹丹育儿和朱丹育儿分享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