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徐徐的育儿笔记,以及徐老师谈育儿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育儿笔记第二十三篇:涨姿势了——专注力与网课的教学“套路”
无心听讲,把老师、家长的话当成“耳边风”;
一有动静就会分神;
做事效率低,还很容易出错;
手头上的事还没做好,就想着去做下一件;
……
是不是很多爸妈都会遇到这些情况?想起就烦,对吗?
孩子身上常见的这些小毛病,其实都和专注力不足有关。
刚上小学时,孩子们的学习成绩都差不多,考满分的情况也很常见。
可随着年级逐渐升高,孩子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研究表明,小学的时候学习习惯+学习力起作用,而初中及以上,不仅学习习惯,还有学习策略及智力等因素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同一个班级,有的孩子能继续考高分,有的则在及格线徘徊。
于是乎,家长们很是着急,恨铁不成钢,紧盯孩子学到深夜;孩子们羡慕班上的“学霸”,感慨自己家的智商不如人。
本来就焦虑的家长,一旦身处于比较的旋涡之中,心里的焦虑便会被加深几分。
而且,智力的提升是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
那么,如何把脉这类问题?
事实上, 专注力是一个比较好的突破口
专注力强的孩子,上课能全神贯注地听讲,学习效率高,能更为有效地吸收知识,进而取得更高的分数;
而专注力差的孩子,花上好几倍时间和精力去学,效果也远没有前者的好。
有了专注力,孩子才能更快进入学习的状态,提升效率 。
那么,如何才能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呢?
现场的训练固然重要,但是疫情期间,我的同事做过一些个案,效果还不错,但是对“套路”的要求比较高。
-----------------------------------------于是到了举例环节
专注力低的小琪
有一个小朋友,暂且称徐徐的育儿笔记他为“小琪”,今年读二年级,家长想给他报名英语课程……
家长在科学 育儿 方面还是蛮有意识,所以在课程开始前,依照老师的建议先给小琪做了一个学习力测评。这种测量,表面上就是回答一些看似生活化的题目,但能够依据测量结果为课程的制定提供相对依据。
结果显示,小琪的 挑战力、好奇心得分较高 ,但是, 他的专注力、抗干扰能力得分比同龄人是要低的。
--------------------------------------------------------------------------------------------------
PS:大概解释一下:
这个量表是广东省一些高校科研团队联合开发的。其中:
挑战力、好奇心较高的孩子有探究精神,容易对事物产生兴趣,在学习中也较有热情,但较低的专注力、抗干扰能力却能成为其前进道路上的 绊脚石 。
--------------------------------------------------------------------------------------------------
果然,在Snowy老师与小琪的上课过程中,小琪一学就会,脑子灵光。但没过一会,他就坐不住了,在房间里跳来跳去,Snowy老师跟他说话,他也不理。
下面是Snowy老师的一些引导方法——套路来了,其实我开始也是不太相信,反正教学不教学的,还是面对面好些,但也有不同,只看切入点:
让兴趣成为孩子的动力
Snowy老师并没有强硬地制止他,让他立刻回来坐好,因为这样小琪即使回来了,心思也不在讲课上面,还会对课程产生抵触情绪。
她利用了小琪好奇心强的特点,给他播起了英语动画视频。
小琪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了,他立马回到座位,看起了视频,还因为里面的情节哈哈大笑。
事实上,这个视频并不是简单的视频,而是Snowy老师精心挑选的,与上课知识点紧密结合的视频。
来看一些细节:
Snowy老师将视频暂停后,问小琪:“我们刚刚是不是学过这些单词短语呀?这个南瓜用英语怎么说呀?打篮球怎么说呢?”
小琪回答之后,Snowy老师才继续给他看。这样,小琪的注意力就牢牢地集中在课堂上了。
小琪的英语基础不错,但组织句子和联想的能力比较弱。他可以将句子读出来并看懂,但要是自己写,可就写不出了。
于是,Snowy老师 将 游戏 、视频、课件结合起来上课 。在教完基本的单词后,用 游戏 这样有趣的方式去引导他用学过的句式和单词造句,训练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看图说话 游戏
给出一张图片,让小琪用学过的句型描述图片上的内容。例如,用刚学过的There be 句型。他一开始只能说些很简单的基础句。如:There is a lion in the picture, 而Snowy老师会引导他逐渐丰富自己的句子,加入颜色、大小等形容词。
渔夫钓鱼 游戏
让小琪按顺序找鱼,将单词连成句子。
雨水滴答 游戏
雨滴落下来,而小琪需要快速地在雨滴中找出单词,串成句子。
总之, 游戏 很多……
在 游戏 的过程中,小琪既玩得开心,又学到了英语,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营造有利于专注的环境
对于专注力差、好动爱玩的孩子来说, 外界干扰很容易让他们分心 。这时,为孩子营造一个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环境就尤为重要。
在学习开始前,就应排除干扰,使孩子能够静下心来学习。
小琪还有个妹妹,妹妹在他上课时经常走进来,而小琪也很喜欢和妹妹玩,导致上课进程经常被打断。
于是,Snowy老师和小琪妈妈反映了这件事,妹妹上课时不再进来打扰,小琪上课也更加专注了。
之后有一次我们家访小琪的时候,他妈说自己去外面机构上课什么的,都是自己被人家教育——所谓“家庭教育”的风口,像Snowy这样只给些建议,还能挺能接受的。
除此之外,Snowy老师还对小琪进行了其它的专注力训练,不一一列举。
久而久之,孩子的专注力不断提升,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 一堂45分钟的课,小琪已经能做到全神贯注地听讲,不走神了。
教学效果显著
小琪一开始觉得课程、 游戏 挺难的,没有耐心。但专注力不断提升后,他越来越觉得课程有趣了。
在第七八节课时,Snowy老师给小琪做了个测试,来复习巩固知识。她惊喜地发现,即便是很久之前讲的东西,小琪也很记住。
看来,在玩 游戏 中,小琪真的能学到东西,而且记得挺牢呢。
小琪一开始上课时比较沉默。但Snowy老师有自己的一套和小朋友相处的方式,她跟小琪说起了“ 童言童语 ”,慢慢地成了小琪的朋友,后来小琪还会给Snowy老师讲冷笑话呢。
每次上课下课,小琪都会主动问好。线上上课时,有时候上课地点变动,小琪也能注意到,问:“老师徐徐的育儿笔记你在哪里,怎么跟上次的背景不一样?”Snowy老师回答说,自己太忙了,没有回家,就在外面上课。小琪还会很体贴地问老师累不累。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不仅学到了知识,改善了专注力,还和老师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在日后的成长道路上,也有Snowy老师作为朋友,为他保驾护航。
孩子专注力的缺乏需要引起重视,但它并不可怕,只要有正确的引导, 找到孩子的兴趣所在,为孩子营造安静的环境,再加上专注力训练, 便能显著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成绩的提高,也自然水到渠成。
所以,网不网课倒是其次,主要是看老师的方式,还有切入点。
育儿笔记 | 孩子是父母的作品
文/得一
最近一段时间在休息徐徐的育儿笔记,一直在家里和老婆带小孩。
徐徐的育儿笔记我有两个儿子,大的三岁多,小的才五个月。
生小孩以后,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父母对小孩的影响确实大。
有一个类比我很喜欢:
这个复印的质量如何?一方面是复印机(家庭)的好坏,另外一方面是原件(父母)。
你想想看,小孩爱看电视,你就看一下父母爱不爱看电视,是不是经常把小孩扔在一旁不跟他玩、不陪伴他。
小孩不爱学习,可以看一看父母爱不爱学习呢?是不是也是一个贪玩的人甚至学渣呢?
小孩整天爱玩手机,那大人是不是也经常在玩手机呢?小孩蛮横无理,父母是不是也是蛮恨无理的呢?对不对?
当然,我只是给几个对照的例子,还有很多父母自己做的很好,但就是教不好孩子的,有很多自己做的不好,但小孩也很优秀的。
咱们不抬杠,就是想说说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育儿先育己的理念我一直比较推崇,经常跟老婆开玩笑,我们家生的是男孩,那么我的言传身教责任要更大一点,因为男孩跟父亲学的多徐徐的育儿笔记;生女孩的话,跟妈妈学的多一点,善良、独立、勤奋等等。
所以,从复印这个类比出发,把 复印机(原生家庭) 维护好,并且还要升级、不断学习,作为 原件(父母) ,维护好彼此间的感情,做好言传身教,这样的成长环境,总归是好的。
我经常把小孩比作父母的一件作品,而且才华即作品。
养育小孩是一个单程不可逆的过程,这个作品不像其他的产品,质量或体验不好还可以再做一个,育儿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需要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倾注大量的心血和精力,给他们最好的、最科学的养育环境,这是对他们最大的负责任。
这个小孩成长得怎么样?跟父母打磨作品的能力是息息相关的。在养育小孩的过程当中,父母也在不断的成长。
在我家大宝成长的几年时间里,我感觉自己的成长太大了,心智、思维、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等等。
因为孩子,我和老婆爱上了学习,你看,这个公众号和,就是在二宝出生以后开始弄的,目的就是逼着自己学习成长。
另外,我们还进一步有了责任新、有了耐心,增强了辨别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以及价值观,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更重要。
我们的一切,都在塑造着自己的小孩,大到思维习惯、人生的价值观,小到平常说话的语气,做事的方式等等。
有个事情印象很深刻,大儿子在两岁的时候,有一段时间长期和他妈妈在一起,我老婆有的时候会指着他跟他大叫,结果有一次回家发现儿子也在用这种方式指着人。
我一看动作、语气,跟她妈妈太像了,就知道是跟老婆学的。
有个观点,我一直不赞同:
是啊,我压力确实大,但不是因为他俩是儿子,就算是女儿,我压力也大。
我的压力来源于哪里呢?来源于养育他们的责任,以及对一些科学方法的无知,因为无知才有压力,因为有压力,才会更多地去学习,去探索这些育儿的东西,去颠覆自己的认知,希望能更好地给小孩儿一个成长的环境。
几年前,我们完全不知道小孩的需求是什么,心理状态是怎么的,习惯如何养成等等。
翻开网上的文章和一些书籍,内容可以说是鱼龙混杂。
比如说,生大宝时医院说用包裹好,可以给小孩一种安全感,到了二宝就不用了,说是给小孩自由的运动空间。以前小孩洗完澡需要擦粉,保持皮肤干燥、防止溃烂,现在又不用了,需要滋润的油即可。
各类育儿方法很多,不少还是相悖的,这就需要父母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人云亦云,需要学着判断这个方法背后的科学逻辑。
认定了科学的方法,还得坚持住,特别是身边那些老年人,他们老是讲啊,以前我们带小孩是怎样怎样的,实际上这些都是一些非常落后的观点与经验,大多不能适应现在的实际,年轻的父母更应该主动学习,相信科学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比如,我们经常会进入 表扬的误区。
很多父母包括我,在看见孩子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脱口而出一句话: 宝宝真棒!宝宝真聪明!宝宝真有天赋!等等。
我们还沾沾自喜地认为这样可以帮助自己的孩子建立很好的信心,将来做什么事会更加游刃有余。
从科学研究证明和实际效果来看,我们这样的表扬方式,属于盲目地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实际上是在暗示孩子: 你做成这件事是因为你天生聪明、天生有这个能力。
这种方式属于给孩子灌输“固定型”的成长模式,忽略了孩子在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坚持,等到下次遇到挑战或者困难的时候,他就潜意识地认为自己没有这个天赋、没有这个能力,最后很容易就选择放弃,这样会极大地限制孩子将来的发展。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表扬方式呢?
这个认知的基础,是固定型和成长型两种心智模式。
这两种心智模式,是斯坦福大学卡罗尔·徳韦克教授在她多年的研究基础上提出来的。
更多的经验和小技巧,请参考阅读:
育儿笔记 | 如何正确地表扬孩子
育儿笔记 | 如何正确地批评孩子
育儿笔记 | 如何让孩子集中注意力
育儿笔记 | 你是直升机型的父母吗
育儿笔记 | 3步走教好孩子的英语
育儿笔记 | 孩子发脾气时该怎么办?
你看,世界前沿有很多关于育儿的研究,涉及心理学、医学等等,我们得做个有心人, 打磨作品的同时,不也让自己学了很多东西嘛!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接下来的几天,我们聊聊以下几个问题:
我是得一,两个男孩的爸爸,明天见!
《育儿笔记》 专题文集,欢迎关注:
育儿笔记 | 如何当一个好爸爸?
育儿笔记 | 孩子是父母的作品
育儿笔记 | 如何正确地表扬孩子
育儿笔记 | 你是直升机型的父母吗
育儿笔记 | 如何正确地批评孩子
育儿笔记 | 如何让孩子集中注意力
育儿笔记 | 3步走教好孩子的英语
育儿笔记 | 孩子发脾气时该怎么办?
育儿笔记:最不该偷懒的是家长,最不该放纵的是孩子!
自律的孩子会越来越优秀。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01孩子不想学就不学那还要家长做什么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必须要替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甚至逼他们做不愿意做的事,尤其是学习。这是父母之责任所在,更是为了孩子的一生打算。
给孩子建立起自觉性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需要父母长期的陪伴、指导及约束。
02快乐教育不是放纵教育,现在努力将来才有选择
真正的快乐教育应该寓教于乐,以一种更适合孩子天性的方式鼓励孩子学习,并让他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就。
学习的“苦”,规则的约束,是每个孩子都应该学着去承受的。
03千万别在孩子身上偷懒,那会变成你最深的遗憾
好孩子是管出来,优秀孩子是陪出来的。
对于童年的孩子来说,父母是万能的,是最值得信任的,这就是教育孩子的黄金时期。等到孩子独立了,有主见了,就会和父母渐行渐远,你再想教育孩子也没有用了。
04你舍不得让孩子吃苦,这个世界会让他更苦
教育家卢梭说过: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当父母为孩子挡住了一切风雨,孩子就成了温室里的花朵,鱼缸里的观赏鱼。
家庭,本应该是激发孩子潜能的源泉。
05你若不狠心逼孩子一把,永远不知道孩子有多优秀
没有无缘无故的差孩子,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好学生。
每个孩子的起点和天赋大多一样,影响他们成长速度快慢的,是父母。
与其说逼孩子一把,倒不如当做是磨炼孩子一把,只有日积月累的坚持和努力,才能铺就一条通往美好未来的大道。
06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最重要的事业
俞敏洪说过,如果把家庭比作一台复印机,那么父母就是原件,孩子就是复印件。复印件的成品如何,取决于原件的质量。
孩子未来能走多远,没有人知道,但父母的教育格局,决定了孩子将来的高度。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事业,孩子教育的成功,是父母事业上最大的成功。
07再好的学校也比不上给力的家庭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我们亲自把孩子生下来,却从来不把孩子当亲生的来养。”正所谓生的容易,养的难;养的容易,教的难。
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想让孩子好好做人,自己首先要率先垂范。
父亲决定了孩子的人生格局,母亲决定了孩子的人性温度,家庭决定了孩子的品格教养。
关于徐徐的育儿笔记和徐老师谈育儿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