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李玫瑾育儿讲座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育儿专家李玫瑾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李玫瑾教授:你发现孩子身上出现种种“毛病”时,再教育已经晚了
中国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在 育儿 讲座中提到几个养育的问题,值得父母深思,现总结如下:
“我经常从新闻渠道听到或看到种种令父母心碎、令父母痛苦的报道:
这些父母也许不知道,孩子的行为与他们的教育方式密切相关。
如同医生看着痛苦的病人,许多病人只能感叹自己的不幸,遇上这种病……事实上,多数疾病都与病人自身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尽管有遗传问题,尽管有环境问题,但知性的生活方式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孩子的心理问题也同样。
一般而言,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如:逃学、撒谎、网瘾、顶撞父母、离家出走、动辄自杀、还有打架伤害、参与抢劫等“发病期”多在青春期——12岁前后至18岁前后。
但是,大量的案例和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一年龄段的行为问题和相关的心理问题都源于12岁之前。而且源于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
已经为人父母的您,或者在做父母之前的您是否想过下列问题:
1、你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成长?如果你亟需挣钱,如果你事业太重要,如果你没有时间亲自哺育,那你暂时一定不适合要孩子,否则,极有可能事业做大时孩子已经成陌路人……
2、你是否有足够的耐心来陪伴孩子?如果你是一个只需要别人关心你、而不愿意关心别人的人;如果你对生活琐事没有耐心也极不情愿做这类事时,你要考虑一下短期内是否做好了要当父亲或母亲的准备。
3、你是否知道孩子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的阶段,每阶段你需要做什么来完成对他的“心理抚养”?心理抚养的内容哪些在先,哪些随后?哪些是基础性的心理抚养,哪些是一生的心理抚养?如果你以为你的孩子生出来后会自然长大,自然懂事?那你一定失望。
因为,在现代 社会 你不教育,电视、网络会教育他(她),现在小孩子接触外界的机会很多,当你发现孩子身上出现种种“毛病”时,你再行动已晚——心理发展有关键期。
尤其是独生子女时代,父母没有实验期,当你终于明白抚育的道理时,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教育期,因为,孩子已经长大了。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陪伴非常重要,是孩子幼儿时期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只有孩子对父母产生了依恋,由此父母才获得抚养孩子的心理资本,父母才对孩子有控制力。否则,对孩子的管教就会显的软弱无力,没有作用。因此父母不要把孩子丢在老人家养育,尽量利用工作之余,能对孩子进行高质量的陪伴。
李玫瑾:孩子从小看不看电视,决定了未来的前提,家长要明白
作者:YOYO说 育儿
李玫瑾育儿讲座你会让自家李玫瑾育儿讲座的孩子看电视吗?
导言
现在的生活条件都非常不错,孩子从小就有电视、平板的电子产品陪着,而看动画片已经成为孩子们共同的爱好了。
有些孩子为了能让自己可以多看一会,还经常会跟父母讲条件,有些赖皮的孩子甚至还会用“哭闹”的方式去威胁父母,往往心疼孩子的家长最后都会妥协。
对于孩子应不应该看电视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看电视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帮助的,电视会帮助孩子更早地接触外界,也会活跃孩子的大脑,能接收到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从而刺激大脑的发育。
第二种:看电视对孩子有害没有好,电视不仅会伤害到孩子眼睛,还会影响孩子的思考能力,所以不要给孩子看电视。
这两种说法其实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却让家长有些发愁,到底应该听谁的?
其实,对于看电视对孩子好不好这个问题,李玫瑾教授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了解 育儿 的家长相信都听过李玫瑾教授,她在 育儿 上有独到的见解,也经常出席各种 育儿 讲座,对于孩子看电视这件事她就特别重视,甚至认为孩子从小看不看电视,直接决定了未来的前途。
看电视对于孩子来说,不仅在浪费时间,也是浪费自己的未来,沉迷看电视的孩子会有这几种影响:
第一种:影响专注力
对于孩子来说专注力是非常重要的,会决定他的学习成绩,也会影响他的学习效率。
别看孩子看电视时聚精会神得很专注,但这并不能说明孩子注意力强,他只是被动画片的清情节所吸引了而已。
如果家长没有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甚至放纵孩子看电视,那么就等于在摧毁孩子的专注力。
第二种:影响情商
喜欢看电视的孩子,很少出去跟小朋友一起玩,也很少跟小朋友沟通,只会沉迷在动画片的世界当中。
长时间不跟他人沟通,而且还会被动画片的情节所左右,这样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情商和沟通能力。
所以,与其让孩子在家里看动画片,不如带孩子出去走走,去游乐场玩一玩,去图书馆里看看,接触一下其他小朋友,改变孩子的生活状态。
第三种:影响孩子的大脑思维
看动画片是不需要孩子去理解和分析的,长期以来这样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大脑思维。
因为电视是把内容直接灌输到孩子的大脑,慢慢的孩子会依赖这种方式,做任何事情都不会动脑,等着别人告诉答案。
第四种:影响孩子的阅读能力
看电视和看书是不一样的, 孩子在看电视的时候,只会看自己喜欢的内容,而且不需要去理解,看得爽就行。
而看书是需要边看边记的,甚至还需要去分析书里在讲些什么,还要记着下次继续看。
所以说,看电视会影响孩子的阅读能力,有时间看电视,不如让孩子多去看看书。
电视虽然是孩子童年生活中的“快乐”,但同时也在伤害着孩子,与其把孩子交给电视,家长不如多去陪陪孩子,陪伴比任何事情都管用。
所以说,孩子从小看不看电视,决定了未来的前提,家长要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李玫瑾:养育男孩有“三原则”,父母做对了,孩子才越来越有出息
男孩和女孩性格不同,做事方式不同,所以家长教育的方式也要及时调整。男孩子大多数顽皮捣蛋,而且性格更加活泼,但是他们的内心也需要家长呵护和理解,家长应该及时给孩子一些关怀和照顾,让孩子的身心共同发展。
晓雯说,有一个6岁的儿子,从小对儿子都采取 “穷养”的教育 方式,虽然我们家庭条件还不错,但是我依然希望儿子能懂事节约,将来有所作为。
每天我都给儿子定量的零用钱,平时不乱买衣服玩具,在家自己动手做事,儿子上李玫瑾育儿讲座了小学后,我也让他假期做一些小零工,从小艰苦奋斗,将来也会明白劳动赚钱的不易。
01.李玫瑾教授:养育男孩有“三原则”
养儿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父母认为儿子的性格调皮,爱玩爱闹,所以索性放纵不管,任凭孩子自由生长。其实, 男孩和女孩都是一样的 ,虽然性格不同,但他们都需要父母的照顾和陪伴,而且将来步入 社会 ,男生的责任要比女生更加重大,如果家长没有好好培养,也会对孩子的未来造成影响。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讲座中提到,想要教出 优秀的儿子 ,家长应该牢记这三个原则:
第一,穷养原则
有的家庭物质条件优越,所以物尽其用,给孩子营造最好的生活条件,不管男孩女孩,父母们都希望在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最优越的物质基础,但是儿子和女儿性格不同,这也决定了他们做事风格的不同,儿 子性格更加冲动果断,而女儿则谨慎小心 ,因此,男孩出现“败家”的概率很高,如果没有给孩子正确的金钱观,那么将来也会对家庭造成损失。家长在教育男孩子的时候,不妨试一试穷养教育,从小 培养男孩艰苦奋斗 的精神,比如,让男孩出去兼职,让孩子明白赚钱辛苦,给孩子减少开支,以免孩子“败家”,穷养男孩,能够让孩子懂得珍惜钱财,将来自然不会大手大脚的花钱,而且这种精神也有利于孩子将来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二,开拓思维原则
第三,培养责任心
男孩子不同于女孩子的是,将来男孩子要面临娶妻生子,成家立业,而如果男孩子自身不要强,没有责任心,那么将来也不会有太大出息。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比如,给孩子养一只宠物,让孩子与宠物建立责任心,或者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独立承担小事等,孩子有了责任心,做事会更加认真,看待事物也会更加深刻,犯了错误 也敢于承担。
02.养育优秀男孩,家长别太松懈
男孩子的成长少不了家长的管教,很多男孩子天性顽劣,不思进取,那么家长就应该用严厉的方式管教。老话说得好:“ 严管儿,松管女。” 但也要记得注意自己的言行,保持情绪平稳,而非暴力相向。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男孩的行为适当进行约束,有利于修身养性,想要教育出优秀的男孩,家长首先要清楚了解孩子的性格和行为,用适合孩子的方法进行管教和锻炼,但家长也不要过度约束,应该对孩子的坏行为进行整治,同时对好习惯加以鼓励。
最后,希望每个拥有男孩子的家庭,家长们都能与孩子共同成长,收获一位越来越优秀的男孩李玫瑾育儿讲座!
李玫瑾:6岁前孩子有这种“缺陷”,是父母的悲哀,别不放在心上
根据研究显示李玫瑾育儿讲座,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家长对孩子的骄纵宠爱超过了所有国家。尤其是家中只有一个孩子的, 更是开启了“上帝模式”,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让有些孩子慢慢变得不再满足,对于李玫瑾育儿讲座他们来说只要哭喊打闹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甚至连自己的亲身父母都成了威胁的对象。
前段时间,网上曝出一条视频,一个看上去不到十岁的孩子似乎用尽了自己全部的力气, 沙包大的拳头仿佛雨点一样狠狠的砸在了亲生母亲的身上。
而视频中的母亲似乎已经对这种场景司空见惯,并不在乎,但是孩子却 好像“发疯”了一样 ,依旧停不下来的捶打着母亲。 看到妈妈躺在地上,甚至还用脚狠狠地踹着母亲的肚子, 视频中的母亲看上去已经绝望,并不再反抗,只等着孩子发泄完李玫瑾育儿讲座他的情绪。
在人满为患的广场上,一个男孩大声嘶吼, 并用他那有力的手掐着母亲的喉咙 ,口中还不断的喊着要杀死母亲的话,这些行为的背后只因为母亲并没有给孩子买他想要的玩具。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近年来最权威的 育儿 专家李玫瑾教授曾经在讲座中指出李玫瑾育儿讲座:6岁之前没有解决好性格上的缺陷,后边家长就没法管了。 但是很多父母面对孩子失控的情绪并不知道该如何解决,似乎只会通过暴力的手段,但正是这种习惯,才让暴力的种子在孩子心理慢慢生长。
而这种孩子一旦走向 社会 ,在生存和生活上对他们的教育, 将会是他们经受过的最残酷的毒打。 于是控制孩子情绪,是每位家长的必修课,请家长们别不放在心上。
1.过分溺爱
毕竟是自家的娃,谁能不喜欢?可是宠爱和溺爱完全不是一个等量级的问题。无节制的溺爱只会让孩子的暴戾情绪得不到控制, 孩子没有害怕的人,等到真的失控的时候,再严厉的管教都无济于事。
2.不要对孩子危言耸听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为他会做出一些非成年人的事情,但是对于有些家长而言,会将孩子的一些小错误放大成如果不及时改正就会贻害无穷, 这样下去孩子的心理就会非常脆弱,等到家长想填补的时候已经亡羊补牢了。
3.做原则性家长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很多家长表面上对孩子严格管教,但是到自己身上却一路绿灯。比如家长不让孩子看动画片, 自己却抱着手机刷个不停,这样下去孩子只会觉得不公平,产生消极情绪也是非常正常的。
1.锻炼孩子的“制度化”
所谓“制度化”,说白了就是养成孩子的规范性,要让孩子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做对了要有奖励, 做了错事以后会得到什么惩罚,渐渐的孩子就会形成正确的自李玫瑾育儿讲座我判断。
2.家长也要“合理化”
面对孩子的要求,作为家长也需要有自己的判断。什么是可以答应的,什么是要等做成了一件事以后才能答应的, 什么是不可以答应的,都要在心理形成一个标杆, 这样在孩子出现了情绪失控的时候也会下意识的知道自己做错了。
除了口头教育以外,家长们也可以通过外部的工具进行孩子的情绪管理的培养。在这里为大家推荐一本我家侄女一直在看的关于情绪管理的绘本。 这是由资深幼儿教育专家胡媛媛主编的笨笨熊系列。
这套专门帮助孩子克服情绪障碍的绘本总共有十册,包含不发脾气,分享快乐,做最棒的自己等等十个主题, 每一册都配有精美的插图和生动有趣的小故事 。我家侄女最喜欢看的就是其中的 《妈妈我能行》,这是专门培养孩子自信的主题。
每册书通过不同的小动物,围绕主题展开,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同时还设计了 双语模式 ,在培养孩子性格的同时还能为孩子 做英语启蒙,培养语感。
最与众不同的是, 每册书都有给父母的寄语 ,帮助家长通过心理学的方式更好的教育孩子,与宝宝共同成长。
如果家长们没有时间对孩子进行情绪以及其他方面性格培养的话,那么入手这样一套专门改善儿童情绪的绘本,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也不失为一份很好的礼物。
李玫瑾育儿讲座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育儿专家李玫瑾、李玫瑾育儿讲座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