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教育儿子要有责任,以及父母有责任教育孩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怎样教育孩子担当责任
我们以为孩子小,还需要保护。没曾想,其实小小的他们也在一点点学习担当,变得有责任感,我们可以如何帮助他们获得担当的能力呢?下面我收集了一些关于教育孩子担当责任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育孩子担当责任的方法
1、提醒他们事情的后果。
在出现后果之前,警告孩子将要发生的事情。稍后再说也不行,因为会让你的孩子知道他们不需要立刻对你的要求作出反应。相反,如果他们做了某个错误的行为,马上告诉他们,如果不停下来会有什么样的后果,适时实施一些惩罚。
2.知道什么时候承担后果是适当的。
通常,让你的孩子意识到事情的后果是一个好的主意,但是你要理智地做这件事。如果你的孩子第一次做错一件事情,或者只是做了一个不符合场合的事情,你应当只给他们警告。他们正在成长,你不能指望他们像你一样思考。但是,如果他们重复做一些他们明知道不能做的事情,应当让他们学会承担事情的后果。
3、一家人统一阵线。
妈妈、爸爸、爷爷、姐姐、哥哥、姐姐,家里所有人都要知道,如果小孩做错事情,要让他学会承担后果。你不希望孩子从外面或其他地方带回来一堆坏习惯吧。这可能做起来很困难,但是要跟他们解释,这样做对孩子是最好的,帮助他们给孩子适当的惩罚。
4、把行为和后果联系起来。
孩子的每个行为与其后果应该是相匹配的、合适而合乎逻辑的。你不希望孩子完全不知道做错了什么,或者不明白为什么是错误的吧。给他们适当的惩罚可以避免他们对挫折过度反应。例如,如果你的孩子把没有吃完的饭倒掉,要让他们自己清扫。但是,如果他们不吃晚饭,那就拿走,也不给他们任何吃的东西(或者只给他们全麦面包和一杯水)。如果他们为了一个玩具打架,把玩具拿走一段时间。如果他们不穿外套,就让他们冻一会。
提升孩子责任感的5个小技巧
1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担当是由内在的真实情感引发的一种勇于负起生活责任的品格。品格教育取决于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很难通过语言传输,而必须通过行动传达。生活中父母为家庭付出,工作中兢兢业业,都会被孩子感受到,成为他对“担当”或者“责任感”的理解。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发展特点,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都会特别喜欢学习新技能,他争着要打扫卫生,要自己整理小书包,也许孩子做得并不完美,可是这有什么关系呢?孩子们在学习对自己负责的最基本的技能,放手让孩子去做,在他们需要时再给予帮助,可以使他们体验到自我的不断成长,增长自信心,进而对自己有所担当。
3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孩子遇到麻烦怎么办?一般情况下,为了迅速解决麻烦,父母总会帮忙找解决方案。事实上,要想孩子成长,就需要给孩子自己解决麻烦的机会。不小心把书扯破了,就找透明胶粘起来,即使粘得歪歪扭扭也值得鼓励;不小心打碎了水杯,就和妈妈一起收拾残局;生气的时候对爷爷奶奶态度不好,之后就要道歉;没有收好玩具,就得承担到时候找不到玩具的烦恼。从小事开始,让孩子感到那是他自己的事,让他知道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4给孩子发言权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给孩子一定的发言权和选择权。
“要半杯牛奶还是满满的一杯牛奶?”
“喜欢红色的衣服还是黄色的?”
“出去还是在家里玩,你来决定吧!”
“你可以在这个书柜上挑选你喜欢的书。”
“我们举手表决,今天是去森林公园还是去楼下的小花园。”
关键在于,给孩子发言权,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重要,是家庭生活的参与者,这会让孩子愿意为自己担负起责任。
5让孩子做父母的小助手
怎么教育孩子具有责任心
每个孩子都需要责任心,可是怎样让孩子们更有责任心呢?以下内容,愿给父母和孩子们带来帮助:
1、选择适合孩子做的家务
你一定要避免犯这样的错误:如果你打算收拾房间来训练孩子的责任感,那你很可能会碰壁。原因是如今的孩子都有太多的玩具,而通常都没有很合适的玩具箱。晚上他们会疲劳,但是又不想上床睡觉。这种情况下,你最好不要免强孩子收拾自己的玩具。你可以这样说:“你先在厨房里帮我忙,晚一点我再帮你一起收拾玩具。”
2、让孩子尽早了解并参与你们的日常生活模式
要让孩子尽早了解并参与你们的日常生活模式,哪怕刚开始他们理解不了你在做什么。你要告诉他:你有什么样的计划、有哪些家务要做、你以什么样的顺序来安排家务……随后你可以分配工作。就连购物的时候你都可以问孩子:“你来看一看牛奶买的够不够?”“面包买了吗?”等问题。
3、不要老是将物质补偿作为树立责任心的动力
不要让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他自我服务或服务家人,是为了得到某种“好处”。谈化有形的物质奖赏,代之以精神的爱抚和勉励,如孩子每天下楼取报纸,他就应该得到大力夸赞,得到一个吻或一个拥抱。父母应在亲友面前对他的尽责表示赞赏,以使他的好行为有长久的动力保持下去。
4 、在新鲜感和持久度之间找到平衡
是让孩子总是帮忙做同样的事,还是让孩子每天自由选择?这里需要有一点点微妙的体会。一方面,变化当然会给人带来乐趣,了解不同方面的知识。一个4岁的孩子一会儿是浴室专家,可以找到他的毛巾和香皂;一会儿又成为美厨助手,认识各种蔬菜和瓜果。然而另一方面,孩子除了要体会乐趣之外,他们更要学会能够长期地承担一些义务。比如,照顾几盆花可能需要孩子们每天的呵护和浇水,这种定期的浇水和看护对于孩子形成专注持久的习惯非常有帮助。就连洗碗、倒垃圾、准备餐桌都需要持之以恒的能力。
5、你要学会给孩子一些夸奖
不要总是试着挑毛病、找缺点、说哪儿做得不够,要对孩子所完成的事情表现出你的欣喜。比如拍拍孩子的肩膀,或者对他说:“真不错,这一周你已经是第三次自己刷牙,并且把小白牙刷得这么干净了!”如果孩子帮你倒垃圾,你可以把他搂到怀里说:“这些天你帮我倒垃圾,妈妈很高兴。”
6、给孩子责任范畴内的`事情定一个最后时限
5岁的范荔,责任是每天晚饭前把垃圾拎到楼下去。爸你讲得很明确:“倒完垃圾才开饭”。一天,范荔沉迷与动画片中,无论如何不肯下楼倒垃圾,结果,所有的人都饿着肚子等到晚上7点多。范荔哭着下楼扔垃圾,回来后爸爸还要求他就耽误大家吃饭而道歉。看起来严酷了点,可从此范荔对她的任务尽职尽责,甚到下楼跳绳时也会主动把垃圾拎下去。
7、无论如何,别因孩子做得不够完美而越俎代疱
聪明的孩子一旦发现他“表现无能”就可以逃避做家务,他就会有意的表现无能,以此来逃避责任。不要苛求孩子把家务做成技巧娴熟的艺术。孩子是不是以最快的速度把餐桌摆的井井有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孩子慢慢学会怎样来布置餐桌,能够在自己劳动后绕着桌子走来走去,体会劳动快乐。
孩子第一次尝试做事,总有不完善的地方,父母可以帮助他“完善”他的计划和方案,但绝不亲子动手。
8、跟孩子讲明后果,并让其承担“后果”
一旦确定某个责任是孩子的“自留地”,父母就一定不要进去除草浇水。要对孩子的疏忽持“熟视无睹”状。琪琪妈妈爱种花,琪琪要认养其中一盆吊兰,在坚持给吊兰喝了半个多月的“牛奶洗瓶水“后,琪琪就忘了它。妈妈看在眼里,但就是不给她的宝贝花浇水,等琪琪忽然想起这回事冲到阳台上去看时,她的吊兰已经枯萎了。
琪琪哭了。失职的后果已经惩罚了孩子。一盆枯萎的吊兰,比什么都有说服力,因为它讲清了“责任“二字的重大。
如何教育孩子有责任心
导语:儿童做事往往更多地重视行为过程本身,而不太重视行为的结果。因此,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必须让他们养成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的习惯。
一、让孩子去承担家庭中的责任
作为家庭中的一名成员,孩子既应该享受权利,也应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包括建立家庭中的岗位,承担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父母可通过鼓励、期望、奖惩等方式,督促孩子履行职责,培养责任心。如果一个孩子在家庭层次的责任心难以确立,将来走上社会也难以向社会层次的'责任心过渡。
二、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在美国,从幼儿园开始,孩子就轮流担任教师的助手,帮助老师组织各种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能力,孩子们都很愿意参与,并为自己日渐增长的能力感到自豪。
在家庭中,父母应有意识地分派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例如打扫卫生、负责为花草浇水等等。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也是培养责任心的一种方式,不但要倾听他的心声、感受,也要同他谈些自己的喜怒哀乐。有时谈谈建设家庭的计划,待孩子大一些后,甚至可以与孩子商计家庭财政安排。
三、父母不要越俎代庖
当孩子没认真完成安排的事情时,父母一定不要代劳,比如代孩子整理书包,帮助孩子检查作业等,必须让孩子重新或继续完成,而不是直接动手将事情办好,这样,孩子才知道如何负责任。所以,父母要注意,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不要急于帮孩子解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某些人生中的难题,必须靠自己努力解决,要勇于面对,勇于负责任,相信自己一定会把事情做好。
四、父母首先要有责任心和责任感
父母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心如何,对孩子来说是一面镜子,父母的责任心水平可以折射出孩子的责任心。一个对家庭、社会毫无责任感的父母,不可能培养出有责任心的孩子。
1、订立责任合同,让孩子明白该做什么、怎样做,否则将会受到哪些惩罚。孩子做事往往是凭兴趣的,要让孩子对某件事负责到底,必须清楚告诉他做事的要求,并且与处罚联系在一起。如把洗青菜的家务活承包给孩子,要是没做好,便不能吃所有的菜。这样,孩子才知道一个人是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
2、让孩子对自己的责任心引以为荣。有位10岁的小女孩,她负责倒家中的垃圾已经5年了。在她5岁那年,她突然对倒垃圾产生了兴趣,一听到收垃圾的铃声就提着垃圾桶去倒。父母为了支持她参加家务劳动的兴趣,对她倒垃圾的事予以表扬,夸她能干,还经常在外人面前称赞她。这样就激发了孩子主动倒垃圾的自豪感,慢慢地形成了习惯,把这项劳动看成一种责任。
3、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有的家庭要求家人洗澡后把换下的衣服放进洗衣机,可8岁的王刚经常忘记,妈妈让他用本子记下洗澡后该做什么事,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从此以后,王刚再也没有忘记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机,他为自己的进步感到自豪。可见,当要孩子记住做某事时,与其大人经常提醒,还不如让孩子自己记下要做的事情,这样孩子也慢慢地学会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只有学会了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才能逐步地发展为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负责。
4、让孩子对自己某些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设法补救。如小孩损坏了别人的玩具,一定要让孩子买了还给人家,也许对方会认为损坏的玩具没多少钱,或认为小孩子损坏玩具是常有的事,或者不好意思收下孩子的赔偿,但家长应坚持让孩子给予对方补偿,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谁造成不良后果,就该由谁负责。当然,父母在家中要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有威信要求孩子负责任,才能让孩子有模仿对象。
关于教育儿子要有责任和父母有责任教育孩子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