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育儿情绪管理主题,以及育儿情绪管理主题班会教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父母教育孩子时如何管理好情绪?
情绪管理能力,是指一个人觉察和表达自己情绪、感受、识别他人情绪,并依据某一目标,调控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反应的技巧和能力。作为父母,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不仅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亲子沟通的保证,更是父母主宰自己人生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有位爸爸要去上网遭妻子拒绝,俩人争吵,爸爸随即将1岁9个月的儿子举起狠摔到地上,造成孩子颅骨骨折。这是今年4月4日发生在西安的一件真实的事件。也许很多父母说这是极端的例子,自己绝不会如此。可是当我们自己心情不佳时,真的没有拿孩子当过出气筒?当孩子任性哭闹时,我们真的还能做到情绪稳定、理性表达?情绪管理,是每位父母都躲不过的课题。
课题一:左右我们情绪的,究竟是孩子的行为,还是我们对孩子行为的认知、看法和评价,甚至仅仅是我们当时的心情?
提升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要明白情绪的来源。很多父母会把自己的坏情绪归咎于年幼的孩子,可如果真是因为孩子的行为左右我们的情绪,那么为什么你面对同一种行为,却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比如:孩子很顽皮、淘气,心情好时你会觉得是活泼可爱,但心情不好时却觉得烦人、讨厌,有没有?而不同的父母对孩子的同一种行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比如:你认为听话是好孩子,所以不听话你就会生气,而我认为独立思考才是好孩子的必备品质,听话不是,所以孩子质疑我时,我不仅不生气,还会欣喜孩子的成长和独立。
真正左右我们情绪的,其实不是孩子的行为,而是我们对孩子行为的认知、看法和评价,有时甚至仅仅是我们的心情。
想提升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父母首先要做自己的情绪主人。当我们懂得了每个人都该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就不会再用“你真让我生气”,“你真让我失望”之类的话批评孩子,因为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说:“孩子,别看你只有3岁,但你要对30的妈妈情绪负责。”一个真正能负起自己负责的父母,会把自己当成情绪的主词:“我觉得很生气”,“我有些失望”。
课题二:父母自身的情绪管理,不是否定和压制自己的情绪,而是寻找适合自己又不伤害孩子的缓解方式。
对情绪管理,从无条件地接纳自己的情绪开始。情绪本身没有对错,有对错的是表达情绪的方式,所以说,父母自身的情绪管理不是压制或否定自己的情绪,那样不仅无益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久而久之积压的情绪,还会以极端的方式释放,对家人也是一种灾难。
所以,无论我们产生了何种情绪,正面的或负面的,都选择去正视、关注和体验它,从中了解自己的思想和问题,把能量用于寻找到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上,而不是消耗在否定、压抑中。
接纳自己的情绪后,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到适合自己,而又不伤害孩子人格尊严和身心健康,不把孩子作为发泄自己情绪的工具的表达方式。那么,父母都有哪些情绪释放和表达方式呢?只要确保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的大原则,如何表达是我们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比如:学着拥抱情绪,想哭的时候就让自己哭会儿;找朋友倾诉;运动、阅读、唱歌、画画等等。近来我也常会看到一些父母发微博上@王人平,说要赶紧看看我的微博,否则就要打孩子了。如果看我的微博能成为做父母的一种不伤害自己和孩子的情绪缓解方式,那我也是很高兴的,能成为您的免费“降火药”。
课题三:当父母可以接纳和调整自己的情绪之后,不要忘记关注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并且帮助孩子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我们常常看到两三岁的孩子所谓的“打人”“咬人”“抓人”等有一定攻击性的行为,以及哭闹、满地打滚等让父母恼火的表现。这些都只是孩子缺乏情绪、情感的表达能力和方式的表现。这个时候,需要父母的帮助和引导。
就像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一样,对待孩子的任何情绪,我们也都要给予无条件接纳。情绪是人内在的体验和主观感受,是自然产生的感觉,没有对错之分。对孩子情绪的接纳,是对他作为人的尊严和人格的尊重,是把孩子当人的基本体现。同时,情绪也是一种能量,一旦涌现便不会凭空消失,需要有效疏解的管道。所以,如果孩子出现负面情绪反应时,父母要多一份同理心,接纳孩子的情绪,而不是去否定、压抑。当孩子感知到父母能理解他的感受,便为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
在接纳孩子情绪的基础上,我们要试着帮孩子觉察自己的情绪,例如提示:当孩子或他人表现出某种情绪时,提示孩子“你是不是很生气”,“明明看上去很伤心”。交流:自己有情绪时,和孩子交流自己的感受。演示:准备表达各种情绪的词汇,如生气、恐惧、伤心等,演示或讲解给孩子。游戏:利用角色表演、情景剧等方式,让孩子学会观察他人和表达自己。情绪识别图:把各种情绪用脸谱等方式阐释,教孩子识别各种情绪等等。
附加课:在对孩子的情绪教育中,父母最需要避免的是无心之错。
警惕最不可取的8种方式:1.以暴制暴。恐吓、威胁和打骂,会扼杀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也会导致孩子自我伤害和攻击行为。2.当孩子情绪的奴隶。用贿赂、哄劝的方式息事宁人,让孩子学会了“情绪勒索”。3.好孩子不哭。哭泣不代表懦弱,而是一种心理需求。4.为孩子的情绪贴标签,扭曲孩子的自我认知。5.流于说教。当情绪主导孩子意识时,讲道理无济于事。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6.回力球效应。孩子闹脾气时,父母无法保持冷静,形成恶性循环。7.冷漠无视。对孩子的情绪视而不见或轻描淡写。8.归咎他人。为了安抚情绪,把孩子遭遇的各种挫折的原因都归咎于外界环境。
对“转移注意力”和“冷处理”两种方法的特别提醒。转移注意力在特定情况下是适用的,但不要滥用,否则就会给孩子传递一个不当的信息:愤怒、害怕、伤心、失望等负面情绪是不对的。而一个真正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是只有正面情绪的人,而是能感觉到自己的不良情绪,并有能力和它们和平相处的人。冷处理则更是一种被滥用的手段。当孩子的某种行为或情绪不被我们接受时,我们需要做的是先去关注孩子的感受、需求和行为的原因和动机,接纳并协助孩子觉察、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理清原因,引导孩子调整认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而对孩子的情绪一味地不闻不问,不理不睬,不是冷处理,而是冷暴力。
三宽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观后感?
《如何帮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百度网盘免费资源下载:
链接:
提取码: swck
三宽家长学堂超级多人来学习育儿情绪管理主题,加育儿情绪管理主题了凳子都没够坐,我非常育儿情绪管理主题的感动。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非常重要。可以说今天的上课内容颠覆了我对孩子哭闹处理方法的认知。
亲子情绪管理的主题名字
亲子情绪管理的主题名字:幸福彼岸,阳光心灵。原因是只有家人幸福,阳光心灵围着家人照耀,会为了对方着想,就会管理好彼此的情绪。
管理情绪:如何教导孩子自我控管?
导读:儿童都是冲动的,所以当他们有情绪时,通常会马上爆发,以打人、丢东西、哭泣来抒发自己的情绪。如果你想要教导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你可以教他如何以言语表达,并且思考后再行动,或是为他人着想。
一、如何教导孩子管理情绪? 1 、教导如何暂停
孩子天生冲动,如果没有控制,长大后会成为冲动的成年人。冲动会削减情绪智商,所以你应该教导孩子停下来,在行动之前先思考。向孩子解释思考之后再反应的重要性。
2 、鼓励谈话沟通
你可以强制举办家庭谈话时间。这可以让孩子有管道抒发自己的情绪和不满,也能让你更了解他,并且增加互动和感情。
谈话有助于抒发幼儿情绪。 3 、接受并且鼓励
情绪没有对错,每个人都有权力释放,只是你可以鼓励孩子以良好的方式来抒发。你可以透过询问来鼓励孩子表达情绪,但不要怀疑他们的感觉。
延伸阅读:育儿新知:如何帮助愤怒孩子处理情绪?
4 、协助孩子辨识
大部分的孩子都很难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你可以协助孩子辨识,但不要直接说出他的感受。你可以分享自己类似的经验和感受,进而鼓励孩子开放和相信你。
5 、作为孩子表率
教导孩子情绪智商是一个很大的部分,因为你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也常低落。但是孩子会密切关注父母,并且仿效他们观察到的行为反应。因此,你可以分享自己如何处理情绪的问题。
6 、发展幼儿同情
和孩子谈论别人的感受是发展同情的一个好方式,这对情绪智商很重要。如果孩子可以理解别人的感受,有助于避免他将自己不好的情绪发泄在别人身上。
7 、设定行为界线
为孩子设立一些规则有助于在他有情绪时引导他,并且表达出来。不要告诉他们应该或不应该感觉到什么,而是应该和不应该做的行为。像是孩子可以生气,但是不能打人或丢东西。
延伸阅读:襁褓新生儿很重要可以安抚宝宝情绪
二、如何当孩子情绪管理的模范? 1 、分享你的案例
你可以和孩子分享你遇到情绪问题时如何处理。比如你被上司责备时,你也会很难过和沮丧,但是你以改善效率等方式来改变自己,而不是自责和内疚。
2 、趁机机会教育
如果孩子刚好看到你有情绪的时候,像是和伴侣争吵,你可以来一个机会教育,让他看到你怎么处理情绪,并且解决争执。
3 、体贴同情孩子
如果孩子有情绪时,你总是能够体贴并且同情他,这有助于发展孩子体贴和同理心的性格。孩子会学习你的行为,像你一样体贴。
如何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家长心得体会
怎样培养孩子情绪管理能力
儿童情绪管理的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要让孩子做情绪的主人。管理情绪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压制情绪。第二是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要善于把握表达情绪的分寸。觉察情绪、表达情绪,以至于利用情绪被认为是情绪管理的要素。情绪是指感觉及伴随感觉而来的想法、生理状态以及心理状态,同时它也蕴藏着表现某些行为的倾向。幼小的儿童已经是个情绪的个体,能表现出恐惧、愤怒、欢愉、惊讶等情绪,三至六岁的儿童对情绪已大致了解。儿童的情绪管理教育对其长大后的情绪了解及情绪表现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方法/步骤
1.管理情绪的第一步,就是能识别出自己的各种情绪。
我们可以随时指出孩子的各种情绪:激动、失望、自豪、孤独、期待等等,不断丰富孩子的情绪词汇库。对于爱子心切的父母来说,往往只希望自己的孩子体会到持续的快乐、开心等正面的情绪,不希望孩子经历愤怒、嫉妒、沮丧、失望、悲伤、焦虑、不耐烦等负面情绪。有些父母甚至还会给这些负面情绪贴上道德的标签,如果两个小朋友因为争抢玩具发生打闹,我们总喜欢给孩子贴上“自私”的标签,而没有意识到孩子是因为自己的东西被别人抢夺而产生的愤怒情绪,借由身体语言进行表达的行为表现。
其实,情绪是没有道德意义上的对错的。只要我们是正常的人,就不可能避免遇到这些负面情绪。
2.培养兴趣爱好,提供投入做事的机会
对兴趣爱好的培养,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心理学家发现,一个有着成熟的兴趣爱好的人,他们对新事情更感兴趣,学习能力更强。因为他们的学习更是出于内在动机,他们有更顽强的意志力和激情。我觉得,兴趣爱好的作用,除了益智、陶冶情操、休闲等等,它还可以像一个心灵上的朋友一样,让人在欢乐时去跟它分享、忧伤时跟它倾诉。
3.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看到有的专家告诉家长,跟孩子说:“你那样做,妈妈很生气”、“那样做,妈妈不喜欢”。我想家长应该尽量少这样去说。我们大人正常的情绪反应,可以让孩子知道,不必刻意掩饰。我们可以生气。但是如果总是用家长的情绪去管教孩子,这不是好办法。总这样说,孩子会觉得他应该对大人的情绪负责。他会忘记遵守规则的本来的意义,也容易有很多不必要的自责和内疚。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看到他的不好的行为会有怎样的不好的结果,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对家长的情绪负责。
4.给孩子自己处理消极情绪的机会
对于孩子的消极情绪,我们不要去否认、压制、贬低、怀疑,不要说“这有什么可怕的”、“你不应该感到失望”、“你没有理由生气”等等,而是要帮助孩子去接受、识别,然后再教给处理办法。教给孩子管理消极情绪的前提是,我们自己要能从容去对待。
5.教给他处理消极情绪的办法
人在精神压抑的时候,如果不寻找发泄机会宣泄情绪,会导致身心受到损害。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泪水含有的毒素比较多,用泪水喂养小白鼠会导致癌症。可见,在悲伤时用力压抑自己,忍住泪水是不合适的。另外,在愤怒的时候,适当的宣泄是必要的,不一定要采取大发脾气的方法,可以采用其他一些较好的方法。宣泄法:比如打沙发打枕头(当然对于爱打人的小男孩慎用)、撕纸(其实这些宣泄法背后的道理就是,要以破坏性最小,不影响别人的方式发泄情绪);倾诉法:找人聊天、写日记、随意画画;镇静法:数数、深呼吸;转移法:看景色、听歌、运动、做自己的爱好。还有就是前面写过的那些能引起积极情绪的方法,比如想好事、品味美好等等。
6.和谐的家庭生活
良好的情绪示范、家庭和睦、家庭关系亲密,都会给孩子带来良好的情绪示范。成人要显示出积极热情、乐于助人、关心爱护幼儿等良好的情绪。要公正地对待孩子,适当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帮助孩子适应变化的新环境。不能恐吓威胁孩子,也不能溺爱或过分严厉地对待孩子,否则会使幼儿形成不良的情绪和性格。
· 当孩子生气时我们这样说:生气只是一种正常的情绪表现,你要接受它,然后试着去慢慢放下, 之后你的心情会好一些,就算还是不开心,你还是做不到,那就顺其自然。我们依旧爱你,你也不会受到影响,你的世界依旧一片光明,告诉自己生气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可以生气,可以生爸爸的气,也可以生妈妈的气,生别人的气,甚至生自己的气,只要不让这种心情支配你太久,因为太久的话就会出问题,慢慢放下,克服它,有时候可以直接停下来,大声的喊,或者 。我不喜欢你骂我,这样我会生气的,但这没关系,最重要的是把话说开,这样才知道我们的底线是什么,然后我会尊重你的底线,绝不超越。我尊重你,也尊重你的心情。现在我们去散散步,把坏心情抛到一边去,你可以奔跑或者大喊,只要能使自己开心起来。现在抱抱我好吗?
育儿情绪管理主题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育儿情绪管理主题班会教案、育儿情绪管理主题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