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育儿经本杰明,以及新育儿百科全书本杰明在线阅读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关于经典育儿书籍
经典育儿书籍有哪些?下面是我精心为您整理的经典育儿书籍,希望您喜欢!
经典育儿书籍推荐
1 《育儿 百科 》 作者:(日)松田道雄
这本书强烈推荐给准备怀孕和已经怀孕的新手妈妈们。书的作者是一位日本的儿科专家,我本人虽然有些“反日”倾向,但是对日本人在育儿方面的用心程度非常之敬佩。
松田前辈在书中自始至终都在致力于减轻妈妈的育儿焦虑,而且对母亲在育儿方面的辛苦付出充满尊重和理解。虽然书中有部分内容由于年代的限制已经有些过时,比如辅食添加的一些 方法 ,但依然还是目前为止最好的一本育儿书。
我个人认为最值得反复阅读的部分是,书中非常详细地描述了孩子在1周岁以前最常见的疾病和症状,了解这些,会极大地降低新手妈妈面对小宝宝不正常情况时的焦虑情绪。此外,我非常欣赏书中一直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妈妈不要把时间都花在给孩子做辅食、打扫卫生等家务事上,一定要尽可能多地花时间陪孩子去户外活动,这个比什么都重要。
2 《斯波克育儿经》 作者:(美)本杰明?斯波克
这是一本曾经在美国家喻户晓的育儿书,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育儿书之一。虽然因为东西方的差异,书中有些观念可能还不好接受(比如孩子一生下来就和父母分开睡觉),但是里面有非常多的观点能够给父母以极大的启发。我个人认为,如果妈妈有精力的话,可以把前面一本《育儿百科》和这本都能备在手边,因为分别是东方和西方的代表性育儿理念,对照之下对很多问题的看法会更加客观。
此外,《亲密育儿百科》(上下册,威廉?西尔斯、玛莎?西尔斯合著),也是非常经典的一套西方育儿书,同时列在这里推荐给新手妈妈。
3 《倾听孩子》 作者:(美)帕蒂?惠芙乐
这本书指导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摆脱负面情绪,是很薄的一本小书,但是句句经典、极其实用,强烈推荐。该书在2007年再版过一次,作者加了一些新的内容,还专门给中国读者写了序言。
我感觉每次读这本书都会有新的收获,因为孩子在长大,父母的内心也在不断成熟,书中的很多理念和方法需要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去消化。如果您的孩子快2岁了,或者已经表现出“Terrible Two”的迹象,一定要赶紧学习一下这本书。
4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作者:(美)吉诺特
这也是非常非常经典的一本书,强烈推荐。这本书主要讲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但其实里面的很多观念对于成人之间的沟通也非常适用,我觉得读了会让父母和孩子都非常受益。作者吉诺特博士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的一生很短暂,全部精力都致力于 儿童 心理的研究和对父母老师的培训上,非常让人感动。这本书也是我经常翻看的书之一,每当我面对孩子内心烦躁不能平心静气的时候,就翻看这本书,重新找回对孩子应有的爱的感觉。
5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作者:(美)费伯,
(美)海兹立希
这本书的内容确实非常好,讲的是亲子沟通的正确方法。两位作者自己也是母亲,同时在培训家长方面非常有 经验 ,书中用丰富的实例和插图增强理解和记忆。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位作者都是前一本书《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的作者吉诺特博士的学生,所以书中的观念都和《孩子,把你的手给我》非常吻合,同时更加易于理解而且有更多实用的办法。
关于这本书还有个趣事,某天好好在我桌上翻看这本书,发现里面有漫画,就让我给她讲那些画是什么意思。那些漫画都是妈妈针对一件事的正确和错误两种做法,我在讲完每组对比之后让小人选择她喜欢的那一种,结果小人全部选择了正确的做法,无一例外。看来,孩子的感觉和书中提倡的正确做法非常一致哟。
6 《过犹不及》 作者:(美)克劳德,(美)汤森德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很难划清,这本书是谈人与人之间如何保持界限、避免伤害自己和别人的经典之作,不仅仅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有这个问题,我们在生活中的很多时候,都可能会遭遇界限不清带来的尴尬,其实比如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甚至朋友关系中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界限不清造成的。所以,这也是让我们自身受益的一本书。不过书中有一些涉及__的内容,可能读起来会有些生涩,但是依然会非常有启发,故此推荐。
此外,两位作者还有一本书《为孩子立界限》,也很不错,非常适合3岁以上的孩子的父母阅读。
7 《爱和自由》 作者:孙瑞雪
这本书目前得到越来越多的妈妈重视,其重要程度我就不多说了。在我们这一代之前,国内的传统育儿观念和做法可以说是非常缺乏爱和自由的。虽然里面的一些内容不一定是原汁原味的“蒙氏 教育 ”,但正是因为孙瑞雪老师结合了自身的实践,才真正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和中国家长的需要。
我没有推荐蒙台梭利的原著,比如《童年的秘密》、《有吸收力的心灵》等等,这并不是说我认为蒙氏的原著不好,而是觉得孙瑞雪老师的书更适合中国的家长来阅读,更加易于理解。
孙瑞雪不是这本书的作者,而是编者,书中的案例都是由老师和家长们记录下来的,是孙瑞雪在宁夏办学时发生在孩子们身上的真实事例,孙瑞雪在每个案例后面做了点评。看了这些真实的例子和分析,我们能实实在在地了解很多孩子内在的“秘密”、了解孩子发展的规律,从而避免用成人的“有色眼镜”去看待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行为,认识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很可能会遏制孩子的正常发展。
8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作者:李跃儿
我是在四年多以前第一次读这本书的。很厚的一本书,用了一个通宵一口气读完,当时的感觉是非常震撼,同时也非常心痛。然后就 反思 ,反思自己的教育历程,反思身边的那些事例,反思国内的教育现状。这是一本非常能够引人深思、让人猛醒的书,我感觉李跃儿有点像目前中国教育界的鲁迅,用她犀利的文笔直击传统教育的痛处。如果作为父母你还没有下决心给孩子爱和尊重,那么最好先看看这本书,然后再去想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
9 《解放孩子的潜能》 作者:(英)Martyn Rawson
这是目前国内能看到的华德福教育方面的书中比较经典的一本,是吴蓓老师翻译的,此外还有《自由地学习》(李泽武译)、《学校是一段旅程》(吴蓓译),这两本也很好,同样推荐。因为出版日期较早,这几本书现在可能不好买到了,不过听说马上会再版。
10 《让孩子做主mdash;mdash;母乳妈妈育儿手记》 作者:小巫
小巫这本书非常适合立志于母乳喂养的妈妈们提前阅读,我当初就是因为看了这本书,坚定了自己母乳喂养的决心,也因为本书的指导,避免了很多母乳喂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同时,这本书也对国内传统的一些育儿理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抨击”,虽然言辞很犀利甚至有些“崇洋”,但是非常能够引起关注孩子成长的父母们的反思,尤其是在5年前,那时候持先进育儿理念的书还很少,当时给我的感觉很震撼。小巫最近已经对这本书进行了再版的修订。
授之以渔 斯波克育儿经
孩子是你的,但孩子不属于你。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就需要视这个个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只是在年幼的时候需要与你在一起,作为父母是在尽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这个是“爱”的基础。只有当您不考虑某个人时,您才需要承担起孩子的责任,您才能获得伟大的爱。
《斯波克育儿经》作者本杰明·斯波克,20世纪最可信和最受爱戴的“育儿之父”,美国儿科权威,医学博士。他先后在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医学。1933-1947年担任儿科医生。他还长期研究心理分析学。1947年之后,他在国际顶尖的临床医学中心——梅约医学中心,以及匹兹堡大学、凯斯西储大学担任医学教师和学者。
《斯波克育儿经》被公认为20世纪最可信的育儿手册,凝结“育儿之父”斯波克医生经60年考验行之有效的育儿经验。本书曾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波伏娃的《第二性》等,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20世纪人类思想进程的10本书。《斯波克育儿经》将传统的育儿方法彻底更新。它告诉父母“你知道的比你想象的多”,应该勇敢地去照顾自己的孩子,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并把育儿和儿童心理发展结合起来。
1、自我控制能力的变化
6岁以上的孩子开始对某些事情认真起来。就拿他们玩的游戏来说,他们对那些没有规则的假装的游戏已经不那么感兴趣,更喜欢那些有规则而又需要技巧的游戏,比如跳房子、跳绳和电子游戏。在这些游戏中,参加的人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轮换,游戏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一旦失误了就要受到处罚,回到起点,重新开始。吸引孩子的正是这些严格的规则。这么大的孩子也开始喜欢收集东西了,收集的乐趣在于获得一种条理性和完整性,这个阶段的孩子有时愿意把自己的物品摆放整齐。他们会突然去整理书桌,或者把成堆的书摆放整齐。虽然还不能长时间地保持整洁,但是你可以看到这种愿望在一开始的时候有多么强烈。
2、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6岁以上的孩子在内心深处仍然爱着自己的父母,但是他们一般不会表现出来,不再希望父母只把他们当成乖孩子去宠爱。他们正在形成个人尊严的意识,并且希望别人能把他们当成独立的人来对待。为了减少对父母的依赖,他们会更信任外人,愿意询问别人的看法或者向别人学习知识。如他们的老师说红细胞比白细胞大,他们就会深信不移。就算老师说的不对,父母也没有办法改变他们的错误认识。
当父母不断提醒孩子应该做什么的时候,他们就会表现得不耐烦,因为他们已经懂事了,也希望父母认为他们是有责任心的人。
3、伙伴的重要性
对于孩子来说,能否被同龄人接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很好地与他的人相处,对孩子很重要,对于他们长大后的成生活也很重要,不能融人孩群体的孩子常常会在长大后面临与同事、朋友和家人相处的困难。这并不是说你应该强迫孩子顺从,但是也不应该坚持让孩子始终站在远离人群的地方。正相反,你的责任在于找到那些认同你们核心价值观念的群体,不论这些群体是运动队、俱乐部还是组织松散的其他儿童团体——要让它们强化你教给孩子的那些观念。
让孩子成为善于交际,受欢迎的人。要把孩子培养成善于交际的受欢迎的人,以下就是在孩子小时候可以采取的办法:
1、不要小题大做地数落他们;
2、从1岁开始,就让他们多接触同龄的孩子,让他们自由地发展独立性尽量不要搬家,也不要给孩子转学;
3、要尽可能地让孩子其他邻居的孩子交往,让他在穿戴,说话,玩耍零花钱和其他方面和周围的孩子一样。当然,这并不是说要让他们效仿附近最差劲的孩子。
在我眼里,教育不能用成功或失败来定义,教育应该帮助每个孩子继续感受生活的美丽,帮助他们逐渐释放生活的力量,并获得快乐的能力。教育不应是重点或结果,而应是一个过程,一个随着生命不断变化与成长的过程。
本杰明·斯波克的育儿经验可以吗
斯波克育儿经、
《斯波克育儿经》[1] 被公认为20世纪最可信育儿经本杰明的育儿手册育儿经本杰明,凝结了 “育儿之父”斯波克医生经60年考验行之有效的育儿经验。本书曾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波伏娃的《第二性》等,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20世纪人类思想进程的10本书。 《斯波克育儿经》将传统的育儿方法彻底更新。它告诉父母“育儿经本杰明你知道的比你想象的多”,应该勇敢地去照顾自己的孩子,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并把育儿和儿童心理发展结合起来。这些理论在初版当时前所未有,由此开创了儿童教育史的新时代。 自1946年问世以来,《斯波克育儿经》一直不断修订补充,全球销量最大、被公认为最可信赖的育儿书,39种语言全球发行,销量突破5500万册,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20世纪的10本书之一。
本书不仅包括以往版本中所有实用信息,还根据读者反馈意见,对全部内容进行重新编排,结构更合理,更方便查阅。
内容简介
本书于1946年首次出版,它将传统的育儿方法彻底更新,开创了斯波克育儿的新时代,还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20世纪人类思想进程的10本书之一。迄今为止,它已被译为39种语言,销量高达5500万册,成为全球销量最大、被公认为20世纪最可信赖的育儿书。
本书为最新修订版第8版,针对育儿最新研究成果设立了全新的章节,对母乳喂养、儿童常见疾病、免疫、行为和心理障碍、意外伤害等内容进行了更新和补充;不仅包括以往版本中所有实用信息,还对全部内容进行重新编排,结构更合理,更方便查阅。
全书分为发育、饮食营养、精神健康、行为培养、学校教育、安全等六大部分。
作者简介
本杰明·斯波克(1903-1998),20世纪最可信和最受爱戴的“育儿之父”,美国儿科权威,医学博士。
他先后在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医学。1933-1947年担任儿科医生。他还长期研究心理分析学。1947年之后,他在国际顶尖的临床医学中心——梅约医学中心,以及匹兹堡大学、凯斯西储大学担任医学教师和学者。
Dr.Benjamin Spock 1903-1998 本杰明·斯波
他在世界各地演讲,著有11本书。
育儿经本杰明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新育儿百科全书本杰明在线阅读、育儿经本杰明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