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教师育儿大赛,以及教师育儿大赛活动方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原创育儿故事大赛: 乐乐历险记
从前,有个小朋友,名字叫乐乐。他有一个聪明的脑瓜子。他脑袋里总装着很多的奇思妙想。他才读一年级,就总时不时有去哪里冒险的想法,来一次“惊心动魄个人历险记”。
他喜欢读有趣的书,常常在读到有趣的地方时一个人哈哈大笑。他也喜欢玩有趣的电脑游戏。每当玩完一个,他就会向爸爸妈妈或朋友讲述游戏里惊奇的故事。
他常常做梦,醒来时,他也会向爸爸妈妈讲述梦里故事。故事有令人惊恐的,也有让人温馨的,还有令人捧腹大笑的。
国庆节放假。他爸爸妈妈带着他和他的表哥表姐们去游玩。那天他特别高兴。累了一天,回到家,洗完澡,就沉沉地睡着了。他做了一个梦。一个很有趣的梦。他梦见自己醒来时,已在一个森林里。
一、森林里的朋友
乐乐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他坐起来,扫视了一遍四周。他发现自己在一个森林里。森林里到处都是高大的树木,遍地都是不知名的漂亮植物。
他突然听一声漂亮的鸟叫声,抬眼望去,只见一只长着七彩羽毛的大鸟展翅飞向天际。他看得呆时,忽然一只长尾巴的小松鼠跳入他的视线。那只小松鼠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上,找着它的松子。
这时小松鼠发现了他,歪着头盯着他看,还巴眨着它那小而圆的眼睛。乐乐被逗乐了,忍不住叫了声“好可爱”。小松鼠扑一声跳走了。
突然他觉得脚底发痒,低头一看,一只可爱的小白兔正嗅着他的小脚丫,乐乐伸手摸摸它,它也不害怕。这时,草丛又窜出一只小灰兔,接着一只黑色的小兔也跟着跳出来。它们围着乐乐,嘴巴支巴支动着,长耳朵欢快地摇动着,似乎在欢迎乐乐。
他正惊喜着,忽然草丛嗦嗦作响,而后,一个红色的小脑袋伸了出来,之后走出一只全身红的红兔子。
它高傲地抬着头,步伐徐缓,好只高贵的兔子。乐乐惊得嘴巴张成个“o”形。没想到红色兔子跳到了乐乐的怀里,乐乐紧紧抱住了它。乐乐与它们嬉戏了起来。正玩得高兴,几只兔子忽地离开了他,似乎神色慌张,跑进草丛,不见了。
这时,乐乐发现,松鼠不见了,大鸟也飞走了。四周静得出奇。森林突然变得阴森起来。忽然,一阵“嗷”的长叫声划破了森林的寂静。
乐乐顿觉得手脚冰冷,他似乎听过这声音。对了,他记起了动画片《熊出没》里那两狗熊的叫声。他下意识地站了起来,他感觉到了危险。
这时,他突然听到头上有嗦嗦作响的声音,他全身鸡皮疙瘩起来了。他抬头一看,“妈呀”,脚一软。原来头顶树上盘着一条有他两条腿粗的大莽蛇,正伸长头,吐着信子。
乐乐撒腿就跑,拼了命地跑。他后悔了,后悔为什么常有冒险的念头。他现在特别想念爸爸妈妈。不知跑了多久,他又累又饿,突然眼前一黑,就昏了过去。
似乎过了很久,一阵鸟叫声惊醒了他,他悠悠地睁开了眼睛。他看到了三张脸。他们见到乐乐醒了,高兴叫了起来:“醒啦,醒啦!”乐乐定睛一看,是三个相貌英俊的少年围着他,而他躺在一个帐篷里。
乐乐很迷惑。他们互通姓名后,才得知这三个少年是朋友和同学,一个读初中,另两个读小学六年级。他们都喜欢冒险,于是结伴到森林探险,然后碰到了昏迷的乐乐。他们马上成了朋友,于是决定结伴冒险。因为他们非常佩服乐乐那么小的年纪就有单独冒险的勇气。
他们在冒险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会有什么惊心动魄的经历呢?展开你的想象,听下回分解。
【原创育儿故事大赛】儿子的“特警”梦
大概是看了一次老掉牙的《黑猫警长》后,儿子关于“警察”的问题越来越多。
最初他只是喜欢枪,在家里玩过几次警察抓小偷。
后来,看到小区里穿制服的保安就激动地喊“警察警察”,对于马路上执勤的交警、过往的警车,都异常地关注。
经历过一次在小区里近距离给花拍照,被保安制止后,他对小区里的“警察”有些意见了。我给他纠正,保安不是警察,只是保卫我们小区里的人和东西安全的人。从此他看见保安不再激动,只是要问,“这是保安还是警察”?
这种迷恋还表现在买玩具上。
最近两个月,所有购买的玩具一半是警车,然后是枪。有公园门口的地摊货,有我特意跑到玩具批发市场买的声控变形车,有商场里买的多功能带投影的大警车……
有天睡觉前他问,我可以抱着我的警车(最大的那个)睡觉吗?
最后放在了枕头边。
以前,总问我:警车去哪里呢?
警车去哪里呢?我绞尽脑汁找他满意的答案。
警车去抓小偷。
警车回公安局,去开会。
警车去执行任务。
后来,他会问,小偷在哪里?小偷长什么样子?警车去执行什么任务?
这两天,他又问我,警察都穿什么衣服?戴什么帽子呢?
看着他满眼期待的样子,我告诉他,警察穿着警服,戴着大檐帽……哦,哦,有点语塞,
他急切地补充,拿着枪!
我想了想,告诉他,不是所有的警察都拿枪的,只有特警才随身带枪。
“那妈妈,我也要当特警!”
“我怎么才能当特警呢?”
看着他迫切的样子,我努力想着答案——
“呃……”
“首先呢,你要好好吃饭,不能挑食,不能乱发脾气、说不好的话……”
“还要学很多本领,学打拳、打枪,这样才能有机会当一名特警,去抓坏人!”
呃……
他发出一声长长的回答。似乎是明白了。
当他第一次听说警察是抓坏人时,便表示他要当警察。
后来,我故意强调,当警察可是很危险的事情哦!会流血,会受伤,会很疼……
他听得很投入,我又趁机问他,这样你还敢当警察吗?他连连摇头,不了不了……
如今,他又忘了,当警察是很危险的事情,并且梦想还升级为“当特警”。
可,即便如此,我又怎能去打击孩子的梦想呢?
【原创育儿故事大赛】孩子,成长没有标准答案,你的一切梦想皆有可能
我的女儿,她已经九岁了,整天嘻嘻哈哈,走路蹦蹦跳跳,学习成绩很一般,时不时地还爱耍个小脾气,动不动就要吵吵闹闹。犯了小错误,受了小委屈,她就爱噘起小嘴巴,满脸不乐意。可是,她从小就乐观开朗,犯再大的错误,受再严重的批评,一觉睡过去,第二天又像什么事都没有一样。
她常常很淘气,经常把东西弄坏;她常常很顽皮,你说她做得不好,她常有足够的理由把你顶回去。她常爱小偷懒,一个字也不愿多写。但她很善良,从不跟我们计较;她很可爱,常常记下泡泡糖纸上的小纸条,给我们出脑筋急转弯;在我不开心的时候,硬要给我嘴里塞块糖;放学一回家,先要从老远跑过来,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晚上推开门,一双小拖鞋就拿到我面前。这些小事,她觉得很平常,我心里其实很感动。
虽然她学习不大好,生活习惯也不如其它同学,可我觉得,成长应该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她挖掘自己的特质,展现她独特的自我,以后可以焕发出她动人的光彩,也是一种人生。
女儿从小能歌善舞,喜欢音乐,一会儿要上钢琴班,一会儿要上舞蹈班,暑假又要去学绘画,做什么事情都虎头蛇尾,三分钟热度。包括写作业,刚开始认认真真,还一笔一画,后边不是急着想玩,就是耐不下性子,常写得乱七八糟,潦潦草草。为了她的学习,我也是很头疼,想尽各种办法,只要认真写,就奖励一颗小红点,攒够五颗就可以买一两元钱的小零食,小玩具,或者学习用品,或者精神奖励,口头奖励,各种方法都用过。可她还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耐不住性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孩子很喜欢历史,老嚷嚷着让给她买史书,她一看史书,就马上全神贯注起来,有时候连吃饭都要叫上几遍,她才能听到,同学叫她玩,她都不去。试过各种招数,苦寻教育思路的我,突然想起了小时候,学习不努力,老师旁征博引给我们讲的历史上那些有名的历史故事,这样会不会也影响孩子呢?
想起她比较酷爱书法和钢琴,却总是逞一时之快,兴趣热度不超过三天,那1600年前晋朝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小时候的故事,是不是对她有所帮助,有所改变呢?查看了手机搜索,我栩栩如生地给她讲起了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锲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被人们誉为 "书圣"。
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感动,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练习书法很刻苦,甚至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真是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没有纸笔,他就在身上划写,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划破了。有时练习书法达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练字竟忘了吃饭,家人把饭送到书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馍馍蘸着墨吃起来,还觉得很有味。当家人发现时,已是满嘴墨黑了。
王羲之常临池书写,就池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墨,人称 "墨池"。现在绍兴兰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庐山归宗寺等地都有被称为"墨池"的名胜。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和刻苦精神很受世人赞许。传说,王羲之的婚事就是由此而定的。王羲之的叔父王导是东晋的宰相,与当朝太傅稀鉴是好朋友,稀鉴有一位如花似玉、才貌出众的女儿。一日,稀鉴对王导说,他想在他的儿子和侄儿中为女儿选一位满意的女婿。王导当即表示同意,并同意由他挑选。王导回到家中将此事告诉了诸位儿侄,儿侄们久闻稀家小姐德贤貌美,都想得到她。稀家来人选婿时,诸侄儿都忙着更冠易服精心打扮。惟王羲之不问此事,仍躺在东厢房床上专心琢磨书法艺术。稀家来人看过王导诸儿侄之后,回去向稀鉴回票说:"王家诸儿郎都不错,只是知道是选婿有些拘谨不自然。只有东厢房那位公子躺在床上毫不介意,只顾用手在席上比划什么。"郡鉴听后,高兴地说:“东床那位公子,必定是在书法上学有成就的王羲之。此子内含不露,潜心学业,正是我意中的女婿。”于是,把女儿嫁给了王羲之。王导的其他儿侄十分羡慕,称他为“东床快婿”,从此 "东床"也就成了女婿的美称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次,他为人写一块匾在木板上写了几个字样,送去叫人雕刻。刻工发现字的墨渍竟渗入木板里面约有三分深。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成语由来。它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后来用它来比喻对事物见解、议论的深刻。所以,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人喜欢一样东西,想要学好一项技能,都得勤学苦练,十年如一日,付出百倍的努力,不断摸索,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会在某个行业有所成就。
这篇历史故事讲完后,孩子从中受益匪浅,对钢琴书法的认识和行动都产生了巨大改变。一完成作业,就背琴谱,有点时间就练指法;废弃的本子上到处写满了她歪歪扭扭的字体,手上,脸上常常沾有墨汁的痕迹,让人忍俊不禁。宝贝儿,难道你又想学唱戏的包公吗?
孩子还希望有机会让我带她亲自去故事中的绍兴墨池看看。看来,故事对她真有教育意义,除了常给她讲历史中的名人轶事外,我们还清晨一起听《有书》带给我们的精神食粮,现在孩子对时间也有了新的概念,拖拖拉拉的习惯也改了不少。
孩子,你的文化课可以不是很优秀,你也可以没有优雅范儿,你的坏习惯也可以慢慢改,只要你心存感恩,把你喜欢的事坚持做下去,明礼成信,活泼好动一点又何妨呢?
成长就像一个个芭比电影故事一样,成长的路上,可以有异彩纷呈的精彩故事,也可以有永恒的成长主题。只要你挖掘自己的特质,展现独特的自我,焕发出动人的光彩,妈妈觉得梦想没有标准,成长不谈秘籍,你做自己就好。
孩子,愿你从"书圣"和芭比身上汲取无穷的力量,让这些正能量为你提供源源不断的心灵滋养,开启属于你自己的梦想征途。
【原创育儿故事大赛】做个合格的妈妈,先从厨房开始
儿子正在看《大耳朵图图》呢教师育儿大赛,小丽给图图做教师育儿大赛了很多美食,有干炸小肉丸、红烧排骨、红焖牛肉汤等。
儿子说:妈妈,好想吃啊!可是她说教师育儿大赛的这些菜你都不会做。
我尴尬地笑笑。
可不是吗!
她说的这些菜我确实都不会做!
“可是妈妈也有做的很好吃的菜啊!”我不甘示弱,又满怀期待地追问着儿子,“你最喜欢吃的,是什么呢?”
儿子想了想,没有回应,继续看他的电视。
我继续显摆证明地说:“妈妈做的京酱肉丝,你不是很喜欢吃吗?”
儿子点了点头:还行吧!
我失望的同时一股深深的歉疚从心底直冒出来:
我不是个合格的妈妈!
在孩子的印象里,我就连一道拿手的、可口的、让他难以忘怀的菜都没有!
细想一下,自己在厨房做饭也是任务性的,油盐葱花吱啦啦,基本上炒熟了能填饱肚子算完,从里没有付出过什么感情在哪一道菜里,也从来没有认真讲究和研究过“色香味聚齐”,更别说什么营养搭配了。
也难怪我问孩子时,他竟然想不起来。
看着儿子消瘦的背影,我!惭愧啊!竟然把孩子当小猪养了。
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立马改正,并马上付诸于行动。这是孟庭长我的一大优点!你们要向我学习奥。
我想起了我的妈妈,脑子里立马会浮现出几道她做的我最愿意吃的菜。
我也想让自己的孩子对我有这样的印象,我做的可口饭菜,他就是走到天涯海角,也会惦记着我的手艺,惦念着我对他的爱。一提起我做的饭菜,孩子就会口水直流,一边打着电话念叨着一边馋的干咽唾沫。那个时刻,我会多么的自豪和有成就感啊!
行了!别光做美梦了,还是想想怎么改进自己的厨艺吧!
我想起了每次回家时,那种家的感觉,家的团结体现在一桌团圆饭上。无论是过生日还是过节,母亲作为主导在厨房里忙碌,我们帮忙打打下手,整理餐桌,当一桌丰盛的饭菜摆好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那种强烈的热闹和温馨的感觉,永远都是让人感到幸福和快乐的图景。
想想这种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的感觉源自于妈妈做的可口饭菜以及她做饭炒菜的态度。哪怕是切个葱花呢,妈妈都是仔细的、慢条斯文地、付诸于情感的切,她做饭,完全是一种享受,享受洗涮烹调的过程。而不是和我一样是任务性的,有时候甚至还带着情绪。
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只有凝聚了母亲的爱,才会做出可口的饭菜,才能凝聚一家人的感情。
把做饭当成任务性的,匆匆忙忙的,甚至两口子互相攀比谁没有做饭,或者直接来个“剪子包袱锤”,谁输了谁做,把做饭当惩罚,抱着这样的心态和情绪做出来的饭,怎么可能色香味俱全?可口美味?!我始终相信万物都是有灵性的,包括饭菜。
不会做饭就无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有一个单亲妈妈,她很爱儿子,很辛苦,很拼命的赚钱供儿子上学,却忽略了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庭。儿子25岁那年,要离开家去国外留学,走之前,儿子向她提了一个要求,说:妈妈,我想吃你包的饺子,你还从来没给我包过饺子吃。可妈妈却说:我不会做啊。我整天忙的哪里有时间学做饭,学包饺子。
她特意跑去超市买了速冻水饺,回家煮给孩子吃。
儿子沉默不语的吃着速冻水饺,只吃了几口,就不吃了。临走那天,在飞机场,儿子突然说:妈妈,我知道你很爱我,可是你总让我失望。从小我就羡慕同学们能吃上妈妈亲手做的饭,可你从来没给我做过。爸爸为什么离开你,而我也总想到很远的地方去求学,就是因为我们家没有家的感觉。
儿子说的话让这位母亲非常难过,她怎么也没有想到,不会做饭还有这样严重的后果。
这位单亲妈妈很努力地开始学做饭,当儿子第一次从国外回来休假时,她给儿子端上来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儿子感动的哭了,对妈妈说:这就是我想要的家的感觉。母子俩的感情更加亲密了。
一顿简单的饭就有这样的作用,它让家更像一个家,让妈妈更像一个妈妈,也让妈妈的爱有了具体的能表现出来的形式。
厨房里的那点事不仅仅影响到孩子,也影响着生活在家庭里的每个大人。
我的一个同事,出差回来闷闷不乐的。
我问他怎么了,他说他临出发之前在锅里剩下的一个馒头,出差半个月了回来打开一看,还是原封不动的呆在那里,长了厚厚的一层绿毛。厨房里的灶台上蒙了一层灰尘。自己疲惫的回家来,看到家里冰锅冷灶的样子,心就变得凉凉的。虽然他老婆人很好,对他也很好,可是他每次回家都会觉得家里冷冷的,没有快乐,没有温暖的家的气息。时间长了,他都有了不想回家的念头。
原来,他的妻子不会做饭,家里的锅灶就是摆设。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疲惫了一天回家来,围着一桌子热腾腾的饭菜,在家里吃饭的那种踏实的感觉,烟火气息的温暖气氛是无可替代的。
家庭幸福离不开厨房,一个女人如果不懂得利用厨房,不能在厨房里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女人的魅力,她的幸福指数就会下降,家庭幸福也很难保证。
能做出一桌可口的饭菜,不仅包含着浓浓的亲情,还体现出中国女性的良好修养,反映出她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人的关爱。
厨房可以拉近女人跟家人的关系,也能让女人觉得自己被需要,被依赖的幸福感和获得身心安稳的满足感。
厨房是维系一家人感情的纽带,还是保障一家人健康的阵地。当家人在我们的照顾下吃得好、吃的健康时,我们的幸福感也会随之增加,生活也来越美。
女人要好好利用厨房这一片小小的天地,维护家人的健康,维系家人的感情,让自己在家中的作用得到体现。
当一个女人在厨房里熟练运用饮食知识,把各种各样的食材加工成味道各异的菜品时,是一种艺术,一种能让家人和自己从中获益的艺术。
当女人掌握了做饭这门艺术时,就继承了我们深厚的传统文化,浑身都散发出一种迷人的凝聚力,让身边的人轻而易举地从一餐一饭中体悟到亲情和友情,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变得更紧密。而那些不会做饭的女人,无形中减弱了自己的吸引力,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就连古龙的武侠小说里都这样说:想要抓住一个男人的心,就先抓住他的胃。
对于孩子也是一样的,无论相隔多远,他可以从一道念念不忘的、一想起来就让人咽口水的菜中体会妈妈的爱。
一个会做饭的女人往往比一个不会做饭的女人更容易获得家庭幸福,也更受欢迎,让人觉得贴心温暖。会不会做饭还可以彰显一个女人的修养,提升她的女性魅力。
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女人,一定会在厨房里想方设法地让家人吃的开心,吃的健康,让自己的幸福从厨房满溢到整个家庭。
厨房是女人在职场之外实现自我的另一个天地,在这里,聪明的女人们可以展现自己的创意,施展自己的才华,把个人能力发挥的淋漓尽致。
另外说一点,做饭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妈妈需要全家人尤其是爸爸的关爱和鼓励,再把这种爱转化为动力倾注到做饭上,才会做出可口美味的饭菜。如此形成一个家庭的良性循环,温暖浪漫。
而不是妈妈一个人忙天忙地的做完饭了,把筷子都摆好了,喊人吃饭,一家人才像大爷一样的迈着四方步慢吞吞的来到桌子边,挑三拣四的说这个菜咸了、那个菜淡了。
试问憋着一肚子火的妈妈,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厨艺长进,做出一桌子可口的饭菜?!
全家人只要稍稍用点心和感情,我们都能做到想要的情景。
想做个称职的妻子和妈妈,先从厨房开始改革自己吧!
不聊了,研究菜谱去了!
电视上,图图的妈妈小丽又得瑟开了:“我就是我们家出得厅堂下的厨房,能文能武身怀绝技,一手遮天大名远扬的那个,武林第一美人……
【原创育儿故事大赛】孩子数: 妈妈,我最喜欢看你读书的样子
毛姆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
自从孩子放了假,我深深的感受和体会到了这一点。
我家有两只小兔子,
活蹦乱跳,窜上窜下。
永不知疲倦。
沙发是他们撒欢的沙丘;
桌底角落里是他们躲猫猫的灌木丛;
客厅地板是他们奔跑打闹的大草原;
衣橱柜子里是他们温暖的小兔窝;
窗台和床是他们跳远的竞赛场。
……
我逮了这只跑了那只,
逮了那只跑了这只。
直到累的我额头冒出汗!
打打闹闹,鸡飞狗跳一刻也不得闲,
哭了,笑了,恼了,怒了,判不完的官司啊!
真想躲到月球上去静一静,可是月球太远。
幸好,有书!
书成了我的避难所。
把自己放进白纸黑字里,
掌控着自己喜欢的节奏,
寻找到片刻的宁静。
这并不是逃避现实,这是让自己对孩子的爱变得更宽松舒适的方式和方法。
你看呢!
当你的注意力全部在孩子身上时,难免就会求全之毁, 不虞之隙。各种的不耐烦,挑剔,责备不自觉的就随口而出。
然后就是后悔的自责,觉得孩子放了假了,就应该痛痛快快的玩玩,闹闹才是啊!
谁的童年不是淘气的呢,自己也常常回忆起童年的荒唐趣事感知那份美好啊!
现代的孩子够可怜的了,被关在钢筋混凝土铸造的犹如牢笼般的城市中,被束缚在分数、特长班、奥数、父母高期望的巨大压力下。
他们真的少了很多属于童年的肆无忌惮、疯狂放肆、无拘无束的那份快乐。
常言道:“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
顽皮是孩子的天性,是任何一个孩子生理、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的必然现象。可是,习惯了孩子上学去一天不在家里的家长们,这会儿,孩子放假了。对于孩子的这种必然自然现象受不了了!忍不住了!开始管教了!
可是你知道吗?
你所认为的爱的管理其实对孩子来说是烦恼的枷锁。
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经营好自己,给孩子一个优质的妈妈或者爸爸。不是拼命去对孩子好和自认为是好的管教。母爱有时就是得体合适的放手和退出。
那怎么办?
和我一样啊!
看书吧!
能让内心保持宁静的事情,才是最有力量。
“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一个人往往被孩子弄得心浮气躁、方寸大乱时,必然会导致举止失常,进退无据,会失去正确的判断力,没了和平相处的方法。
反之,心静神定,泰然自若,听不到外界的喧嚣嘈杂,任他们快乐的玩去吧!大不了搞搞卫生,整理整理被他们弄得七零八乱的玩具,又不会把房子拆了。
看书吧!
我们可以忘记自己的年龄,摘下社会人的面具,放下所有的包袱。
看书吧!
看书的女人即便身陷柴米油盐,也能调和出锦上添花的美感,在粗茶淡饭中让人品尝出有滋有味的意趣。
看书吧!
看书的女人都是对人生怀有脉脉温情的人,能够将平常日子过得柔和而细腻。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穿越四季轮回,在无声中不颓废,不失色。
人活着总要做点什么,不为别的什么,只是自己的喜欢,全身心去投入,久了自然就静了。有自己的世界,才不会觉得无聊,写字看书,养花养鸟,都是法子,但凡专注于自己的事情的人,内心会更丰盈,无暇关注外界纷扰和是非。常有人问如何静心?对于普通人而言,最简单的方法,是培养一个有助于身心的爱好,这样就会静下心来,专心于此道。静从净中来,烦从乱中出。潜心才能悟道,安静才能修行。这样的一个柔和安静,脾性均匀,和颜悦色的妈妈,有哪个孩子不爱呢!
所以,读书吧!
爱读书的女人受伤时会静静的躲在角落里把书里的文字断章取义自我疗伤;
爱读书的女人高兴时会挥毫泼墨将情感宣泄在纸上;
爱读书的女人苦闷时会和书里的人物对话收获感悟找回快乐;
爱读书的女人喜欢记录生活点滴和写文章来感动自己;
爱读书的女人不喜欢太热闹的场面,更愿意静静观察和解读这个世界,人生苦恼起于演,人生解脱在于看;
爱读书的女人喜欢营造浪漫舒心的气氛,她尊重每一位朋友,不会给朋友强加一点负担;
爱读书的女人坚信爱情的神圣与美好,她们对爱的执着让人为之感叹;
爱读书的女人识人的标准不是看别人是否富有和社会地位的高低,她重视的是人的心性、知识、品德和素质;
爱读书的女人喜欢在书店的墨香中流连驻足,崇尚在书中肯定自我、完善自我。
读书的时候,自己已经改变成为一个全新的人。充满了灵性和爱,全身充满了力量和喜悦,我更加爱自己和周围的一切了。
读书的时候,身体都进入了自我疗愈和复原的状态。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热情和活力,我越来越健康和美好。
读书的时候,都在接纳全部的自己和别人,并且释放自己内心的烦躁和不安,我变得越来越平安和幸福。
读书的时候,我和周围的人们相处和谐。我的脾气越来越好,我的笑容越来越多,大家越来越爱我。
读书的时候,我的内心充满了安详和慈悲,我用柔和的语言和周围的人们说话。我的精力充沛,神清气爽。
我越来越爱自己,也越来越爱我的家人,家人们也越来越爱我。
没有比读书更好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
孔子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西塞罗说: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
狄德罗说: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
李苦禅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孩子说:妈妈,我最喜欢手捧一本书,独自美丽的你!
教师育儿大赛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教师育儿大赛活动方案、教师育儿大赛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