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育儿专家蔡,以及蔡琳育儿节目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浙江乡村医生6个孩子5个博士,他的育儿观只有24字,值得父母借鉴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有出息,因此对于孩子的教育尤为重视。
那些培养出多名优秀孩子的家长,更是被很多人所推崇, 究竟他们有什么教育的秘诀,可以培养出这么好的孩子呢?
其实这些优秀孩子的家长也是普通人,他们之所以能比其他人做得更好,就是因为注意了很多细节。
他是浙江乡村医生,6个孩子5个博士
有一个父亲是乡村医生,他生育的6个孩子中有5个获得了博士学位,在当地引起很大的轰动,甚至还曾经上过电视台的节目, 主持人称呼他为博士老爹 。
这名姓蔡的父亲其实从小就学习非常好,但是那时候家里穷,他没有机会继续上学,这成为了他一生的遗憾。
他立志要把所有的孩子都培养好,让他们成为对 社会 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才。
他生育了6个孩子,对每个孩子的要求都非常严格,他要求小朋友必须将课业放到第1位。
在他的教育之下好几个儿子在美国读到博士,而且他们家的家风都是极其重视学业,现在他的第3代孙子孙女也都在美国的名校就读。
大家都非常好奇,究竟他有什么特殊的教育方法,让这几个孩子都这么争气。
分析
那么到底是哪三个关键词呢?
1,早期教育
他觉得孩子爱不爱学习,从小的时候就能看出来,早一点培养出孩子读书的兴趣对孩子更好。
所以在孩子们小的时候,蔡先生一有空就教他们学数字。后来又教他们简单的运算,还要求孩子们跟着广播学英语。每天晚上全家人都围坐在灯光下读书,这样好学的家庭氛围给了孩子们很大影响。
2,从小立志
蔡先生觉得孩子们要有自信,从小就应该立一个自己的人生目标。
所以他买来一些著名科学家的画像,比如牛顿,居里夫人,他将这些画像挂在孩子们的床头, 让他们向这些伟大的人物学习。
并且告诉孩子,这些伟大的科学家曾经也是一个普通人,只要你有毅力和信心,你也可以做得很好。
3,培养自学
如果一个人有了自学能力,那么他将终身获益,蔡先生深知这一点对于孩子们的重要性,所以从小就要求孩子要学会自学。
他让孩子们自己分出什么是最重要的知识,什么是次要的,哪些必须先学,哪些可以往后放。
他让孩子们自己思考学习方法,自己总结经验,不能全部都靠老师教。
除了三个关键词之外,蔡先生在教育孩子方面还有4个要点。
1,先学做人
很多家长只重视学校的考试成绩,却不重视孩子品格的培养。其实这样的家长眼光并不全面,一个孩子无论是不是有才华, 首先应该做一个正直有道德的人 。
作为家长来说,绝不能忽视这方面的培养。
2,快乐教育
很多家长给予孩子的压力比较大。所以他们的孩子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毫无快乐可言。
这些孩子并不是真的喜欢学习,对于学业没有任何热情,只是在家长的督促下不得不抓紧功课。蔡先生认为,要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不是产生抵触情绪。
3,爱
作为家长来说,要重视家里的气氛和谐,让孩子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下长大。
4,多沟通
家长应该成为孩子们最好的朋友,无论有任何问题都应该和孩子平等沟通。
蔡先生的教育方法教出了几个非常出众的孩子。
蔡天文的人物简介
蔡天文,1967年出生于浙江省瑞安市莘塍镇。 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蔡笑晚的长子。1986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数学系,1990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获应用数学硕士学位,1990年9月获全额奖学金赴美国留学。2000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基金,不久就被聘为美国宾州大学的终身教授兼博士生导师,成为宾州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2006年当选国际数理统计学会会士(Fellow, Institute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2008年度世界统计学“考普斯”奖(COPSS: The Committee of Presidents of Statistical Societies) 获得者。任专业领域中权威刊物《The Annals of statistics》的主编,及《Journal of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Statistia sinica》、《Statistics Surveys》的副主编。
蔡笑晚育儿经验借鉴第1集-父母的育儿意识与父母关系
首先介绍一下蔡笑晚老人家吧。蔡笑晚出生于1941年, 浙江瑞安人, 今晚81岁。 初中毕业后随父学医,并通过自学考入 杭州大学 数学系,后因政治原因被迫回乡从医。在“读书无用论”盛行的年代里,他以自己的远见卓识精心培养六个儿女走读书成才之路,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他的6个子女中有5位博士1位硕士,他也因此被誉为人才“魔术师”。
育儿经验借鉴第1集——父母的育儿意识与父母关系" img_height="750" img_width="1000" data-src="//imgq8.q578.com/ef/0502/5530107a76e4b3f9.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我们来看看蔡笑晚培养出来的五儿一女有哪些成就吧:
全家福
蔡天文,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毕业,36岁即成为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还担任美国国家基金会的论文审查工作,2008年荣获世界统计学“诺贝尔奖”——“考普斯总统奖”;
蔡天武,14岁考入中国 科技 大学少年班,19岁时考上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主办的CASPEA留美博士班,25岁获得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后曾任华尔街基金管理经理,曾在美国最大的、素有“金融界哈佛”之称的美国高盛公司出任副总裁,现任纽约自己经营公司;
蔡天思,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曾被美国圣约翰大学录取为博士生,现在国内开办实业;
蔡天润,华西医科大学毕业,曾被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录取为博士生,现正在上海创办私立医院;
蔡天君,中国 科技 大学硕士,现中国建设银行工作;
蔡天西,14岁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18岁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22岁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28岁时成为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她指导的博士生比她大12岁,30多岁时成为哈佛大学终身教授。
育儿经验借鉴第1集——父母的育儿意识与父母关系" img_height="796" img_width="1160" data-src="//imgq8.q578.com/ef/0502/5cf8a2beb1e3276f.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如果一个家庭培养出一个博士,可能是偶然,但蔡笑晚培养出五个博士一个硕士,这是偶然还是必然呢?我认为是必然,他培养儿女的方法值得学习,他给自己起的我的事业是父亲这个名称的确值得我们千万家长借鉴。
育儿经验借鉴第1集——父母的育儿意识与父母关系" img_height="600" img_width="800" data-src="//imgq8.q578.com/ef/0502/d09781a742c8b524.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今天我们来借鉴蔡笑晚老师的第一个主题:父母的 育儿 根基是 育儿 意识与父母关系。
蔡老师的五个 育儿 意识我们看看是否具备?
第一个意识:只要孩子的智商正常,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培养成材。这个意识告诉我们这些家长,孩子是可培养的,不要给孩子轻易下结论。
第二个意识:孩子的人品培育比孩子的特长培育重要。我们很多家长,在孩子从四五岁开始,就想尽千方百计学特长,而没有在孩子的人品培育上下功夫。
第三个意识:寓教于乐。蔡老师认为想让孩子为枯燥的学习感兴趣,就一定要想办法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快乐,我们做父母的就应该制造一些让孩子参与并让孩子开心快乐的活动。各位家长我们有这样的意识吗?
第四个意识:营造好的学习氛围比逼孩子学习更有效。蔡老师夫妇二人带头学习,蔡老师设定奖学金方式让每个孩子都对学习很上心。
第五个意识:梦想与榜样意识。蔡老师的六个孩子从小就有很远大的梦想,如他的女儿从几岁开始就把居里夫人当作榜样,从小就立志要做中国版的居里夫人。正由于这个梦想与榜样,他的女儿在21岁就成为哈佛博士生,26岁就成为哈佛副教授。
各位家长,蔡老师的这五个意识是不是值得我们借鉴呢?
现在再来谈谈蔡老师的父母关系是不是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个是夫妻恩爱关系。蔡老师说丈夫爱妻子是家庭做好的家庭教育。可能很多人不理解,我们可以去想象一下,夫妻相爱对孩子有哪些好的影响?想通了就释然了。
第二个是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决定孩子性格方向与格局方向,蔡老师与孩子的关系是尊重、支持、肯定、帮助的正能量关系,从不打压孩子的积极性。
第三个是孝敬关系。蔡老师夫妇对父母的孝道对孩子的成长有了很大的正能量推动与影响力,特别是妈妈与家婆的关系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
第四个是邻居关系。一个家庭与邻居的关系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关系,如果父母与邻居的关系不好,那么孩子长大以后与自己的同事关系会有很大的影响,还有孩子长大以后成家了,与街坊邻居的相处也有很大关系。
育儿经验借鉴第1集——父母的育儿意识与父母关系" img_height="616" img_width="1000" data-src="//imgq8.q578.com/ef/0502/ba944baea55a2727.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请推荐几本当代育儿或教育方面的书。谢谢
蔡伟忠博士新书《唠叨以外的教育法》
作者简介:
蔡伟忠老师是美籍幼儿教育专家, 1983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学前教育相关的研究,例如教育环境设计、学具设备研发及师资培训。及后再深造,取得博士及游戏治疗的专业。在过去二十多年走遍世界各国,为幼儿园的校长及老师提供各种培训服务,于1994年成立蔡伟忠老师教研室,研究各种最有效的幼儿教育方法,同时开始在国内提供相关的服务。蔡老师更多次获邀请出席世界幼儿教育联合会OMEP,国际陈鹤琴研究学会等国际幼儿教育研讨会发表讲话。著作有「主题探索课程」,「空间、孩子、教育」,「现代化幼儿园环境及配置」,「点点灯光」,「唠叨以外的教育法」等。由于蔡老师社会经验丰富,深入体会教育和社会的关系,可以说是深入社会的教育专家。
现在蔡伟忠老师不但拥有经验丰富的专业队伍,而且和美国Lakeshore、法国ASCO、丹麦KOMPAN等国际著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交换彼此的教育信息及研究成果,所以拥有国际上最新的教育信息及资源。
下面链接是这本书的淘宝销售地址
蔡美儿的家庭身世
蔡美儿(Amy Chua)1962年(虎年)生于伊利诺州香槟(Champaign),八岁时搬到美国加州伯克利。
1984年以极优荣誉毕业生毕业于哈佛大学。
1987年以荣誉毕业生毕业于哈佛法学院,在校时是《哈佛法律评论》主编。
曾供职于华尔街,并曾在杜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及斯坦福大学任教,现任耶鲁大学法学院终身教授。
蔡美儿的祖辈是中国福建人,大约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先后乘船前往菲律宾,寻求更多的机会。蔡美儿的奶奶精明能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做塑料制品的买卖,主要为强生公司生产塑料容器,赚了一大笔钱。从此家族开始变得富裕。蔡美儿父亲是蔡少棠(Leon M. Chua),颇有数学天分,厌恶家族中的商业环境,反抗家人为他作出的人生安排,努力前往美国开拓人生,后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1964年与蔡美儿的母亲结婚,他是著名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电机系教授 ,被称为“非线性电路理论及细胞式神经网络”之父。
蔡美儿是家中四姊妹的老大,其中二妹蔡美文获得哈佛大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任教斯坦福大学,已查出患白血病正在积极治疗。
蔡美儿嫁给耶鲁法学院教授Jed Rubenfeld(美国犹太裔),住在康州纽黑文,生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索菲娅(中文名:蔡思慧)现年18岁,学习钢琴并卓有成就。
小女儿路易莎(中文名:蔡思珊)14岁,自幼学习小提琴,后来兴趣转向网球,显露一定的天赋。
两位女儿都曾参加多项音乐教比赛并获得奖项,得到众多名师指导,被传为“音乐神童”。
蔡美儿以自己的育儿经验写有一本书自传体性质的书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中英文版本同步全球发行销售。
中文版译名《我在美国做妈妈:耶鲁法学院教授的育儿经》,又名《虎妈战歌》或《虎妈妈的战歌》,由中信出版社于2011年1月份出版。此书在亚马逊上市首日非虚构类排名第1名。《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CCTV、新华网等中外媒体相继报道转载。
书中的教育观点涉及到了“圈养”和“放养”孩子的讨论,蔡美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诉说了其中的苦与乐,失与得。其中有关严格要求女儿学习音乐的内容,引发西方的热烈讨论与关注。然而西方媒体更多是管中窥豹,没有认识到蔡美儿这本自传性书籍的良苦用心,没有注意到在书本的后半部分中她所作的深刻反思与适当改变。总之,这本书已经引起了中西方关于教育的再一次议论热潮。
关于育儿专家蔡和蔡琳育儿节目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