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婴儿育儿记录表,以及婴儿日志记录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新生儿情况记录表怎么写
新生儿情况记录表怎么写
新生儿情况记录表怎么写?大家都知道宝宝在出生以后,需要每天记录新生儿的身体情况,以便可以及时发现新生儿的异常情况,及时治疗。那么新生儿情况记录表怎么写,一起看看吧。
新生儿情况记录表怎么写1
新生儿出生记录的方法及内容:
1、出生记录(可用表格式)包括填写母亲姓名、床号、住院号、妊娠周数、分娩方式、婴儿性别、身高(cm)、体重(g)、出生日期、时间、出生时情况、有无窒息、其程序及抢救经过,Apgar评分,体格检查、诊断、医嘱及检查者签名。
2、逐日记录体温、体重、哺乳情况、脐带情况、呼吸、有无呕吐、黄疸、臀红及其他异常情况。初生24h内须记录每次喂奶量,每次换尿布时有无大小便及其性状。注意检查有无先天畸形如可疑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胆道或直肠肛门闭锁等。
3、未成熟儿、曾有窒息患儿、病儿及产伤儿等及病情严重者要有特护记录及详细的病程记录。
4、转科需有转科会诊记录,转科病历摘要及儿科入院病历首页,并有儿科医师签名。
5、出院总结记录包括体格复查、脐带情况及其他异常所见。
6、死亡记录及尸检记录应附在新生儿记录后(新生儿死亡均应做尸检)。
7、新生儿出院或死亡后,全部记录附在其母病历后面。
8、新生儿室设登记本,将每个新生儿母亲姓名、住院号及住址、出生日期、时间、肝炎疫苗、卡介苗接种、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的筛查日期、出院日期及异常情况等逐项填全,以便查对及随访。
新生儿情况记录表怎么写2
1、拍照
(1)出生脚印。宝宝出生后,医院会给宝宝印个小脚印,作为迈向人生的第一步,新手爸妈们一定记得给这个脚印拍张照片,因为办理出生证明的时候,医院会把这个小脚印收回去。
(2)给宝宝照一张没穿衣服的照片(刚出生1分钟后的相片,还没洗澡),让宝宝以后看到他来到人间的第一个形象。
(3)妈妈抱着。宝宝从妈妈肚子出来后,护士会把小宝宝抱给妈妈抱一下,记得拍下第一次把小宝宝抱在怀里的珍贵画面哦。
(4)第一次洗澡。在医院,小宝宝需要洗人生的第一个澡,护士会用水龙头直接冲洗宝宝,第一次接触水,小宝宝可能会哇哇大哭呢。
(5)出院当天画面记录。小宝贝终于可以离开医院了,准备回家,全家人一块迎接这个小小的新成员吧。
2、脐带血存储
近十几年的研究发现,脐带血可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种疾病。不过,脐血采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程序,很多脐血都是在采集的时候受到污染的`,而且成本相对昂贵,你可以提前和家人商量一下,看要不要储存脐带血。
3、买下“当日”的报纸
你可以将宝宝出生当天的报纸保存起来(全国的、省、市的),让宝宝若干年后知道他出生的那天国内外都发生了什么事。
4、刻生肖纪念章
给宝宝刻一个生肖纪念章(包括生日、出生时间,时间可精确到秒)。
5、做胎毛笔
宝宝出生不久,胎毛就会脱离,你可以收集起来做成胎毛笔。
6、注册QQ号或建立网站
你可以给宝宝注册一个QQ号,在QQ空间创建亲子相册,记录他每一年有趣的故事、父母哺育宝宝的过程,让他长大后更有担当。有条件的话,你还可以申请个宝宝名字的域名,做个属于宝宝自己的网站。
怎样记录孩子从出生时的成长记录
1、每隔几个月让宝宝靠着墙测量身高婴儿育儿记录表,划线标记孩子婴儿育儿记录表的身高婴儿育儿记录表,并写下测量日期。如果怕把墙弄脏,可以在墙上贴一张大纸。(如何看待宝宝之间的打闹?)
2、每个月第一天,用摄像机把宝宝玩耍的情形拍下来,请使用同一盘带子。等孩子过生日时,可以用绝妙的方式,回放宝宝过去一年的时光了。
3、买一个大文件夹,保存几张最喜欢的孩子的画,一定要标上日期。请挑选一个质量好的文件夹,并且定期整理,在孩子的童年期一直用下去。
4、有心记录孩子成长点滴的父母,不妨多利用相机,以随意的方式可以想拍什么就拍什么,让孩子自然呈现,不必非看着镜头,以免干扰孩子正在进行的活动。
5、和孩子一起制作成长日记。当孩子慢慢长到5~6岁,可以使用简单的傻瓜相机,让孩子亲身参与自己成长日记的制作。整理照片及各类素材时,可以让孩子坐在一旁看,父母一边作,可以一边解说照片的内容及父母的想法,与父母共同制作自己的成长日记。由于孩子的想法是天马行空式的,因此孩子在配合作画时,千万不要有对错的评断,或告诉他“应该”画什么,父母别忘了这是制作孩子的成长日记,因此“真”比“美”还重要。透过这样的活动,孩子自然感受到时间的变化,了解过去和未来、事件的因果、事物的细节,更重要的,父母和孩子可以借画、贴相片的共赏,共处时光,再次经历持续向前的成长轨迹,同时也让孩子多一种经验、多一种趣味、多一种学习。
0-6个月婴儿喂养经验分享
朋友二胎,被孩子吃奶哭闹折磨得精疲力尽,我推荐她参考一下《美国儿科学会 育儿 百科》,根据自身情况做一些调整。但是被孩子折腾惨的她实在没有力气去啃书婴儿育儿记录表了,所以我便整理婴儿育儿记录表了一下当初自己的一些经验感悟,以作为参考。
这里也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新手妈妈们一些启发和帮助。
本文主要针对0-6个月婴儿的养育问题。
对于6个月以上孩子,因为添加了辅食和孩子活动范围变大,需要做一些针对性调整,还是推荐妈妈们去看书再实践。
原则一婴儿育儿记录表:记录,分析,修正,再记录分析,不断随着孩子的成长做出调整。
原则二:宝宝哭闹的原因:饿,尿或拉了,环境不舒适了,缺乏安全感了。
建议将目前自己需要做到的, 写下来贴在墙上 ,可以不用那么费脑子地提醒自己。
宝宝的养育是个系统工程,一个地方做得不太好可能影响其他地方,尽可能地做到均衡可以帮妈妈减轻负担。
比如吃奶不好,可能不是奶水的问题,而是环境不舒服:太热或太冷影响食欲,从而吃得不畅快。
温度,湿度适宜,禁风,禁空气污染严重,一定要晒柔和的太阳(有关黄疸、vd、内分泌等),注意遮挡眼部。
建议备 温度湿度计 。
每天 开窗通风 5-10分钟。
夏季可以另一个屋开空调,宝宝屋开门,降低室温到合适温度。
对温度的控制主要是保护宝宝尚未发育成熟的体温调节系统,男宝怕热,尤其是小鸡鸡。
孩子体温摸后颈,别摸手脚。手脚凉有时不代表孩子冷。
温度这一点很重要,关系到孩子以后生病的频率、免疫系统的强大与否。
无论宝宝睡着还是醒来,白天开窗帘(有光),晚上关窗帘并关闭所有灯光(黑暗),可以放些白噪音或者睡眠音乐。
目的是维持生物节律,防止昼夜颠倒,养成良好睡眠习惯。
这种习惯将伴随孩子的一生,一般三五天即可以养成。宝宝越大,需要的习惯改变时间越长。
宝宝睡觉的地方要宽敞安全,不必追求极度安静,适当白噪音参考母亲肚子里的血流心脏等声音,最好有母亲的气息在身边。随着孩子长大,这种依赖逐渐减弱。
睡觉时可以培养睡前仪式,先给予一定的感官刺激,然后放松,再喂饱奶,说说话或讲个故事,睡觉。
要用正确的喂奶姿势,推荐 橄榄球抱式 ,尽量避免躺着哺乳。 注意腰部支撑 ,防止腰痛。
一定要含住乳晕 ,这样很容易就能吃饱,还能避免乳头皴裂。
除了宝宝的嘴外,禁其他摩擦刺激乳房可以帮助尽快建立母乳供需平衡。个人经验需要一周左右。
母乳宝宝六个月内不建议频繁用奶瓶。用奶瓶会影响泌乳反射,也会导致孩子吃奶习惯的改变。
妈妈的心情一定要好,宝宝一岁多出现独立苗头之前,基本是母子一体,婴儿育儿记录表你难过宝宝就难过,表现为烦躁要哭闹或生病。
母乳妈妈要正常吃饭,多喝水,建议尝试各种丰富的食物,少油少盐禁辣。不建议各种催奶汤啥的。
怀孕期间可以适当按摩乳房,有助于产后顺利泌乳。
根据我的经验,母乳妈妈的饮食对孩子辅食及今后的饮食习惯爱吃的食物种类也有影响,母亲丰富的饮食可以预防今后孩子挑食等各种坏习惯。 这一点和温度那一点同样重要。
重口但很重要,一定要会看,能看懂每种粑粑尿液代表什么意思。
尿尿次数和拉粑粑次数及间隔时间最好记录下来 ,一般三天的记录表就能看出孩子的规律及身体状况。
其中粑粑的样子直接反应孩子吃奶好不好,有没有着凉,所以粑粑需要会看。
另外就是 揉肚子 有助于宝宝消化和排气。以肚脐为圆心,顺时针方向揉,手掌或手指微微用力,肚皮轻微凹陷的力度即可,不可太用力。
如果屎尿屁出现轻微异常,母乳妈妈需要检查环境,自身饮食,宝宝穿衣是否合适等。
一般及时调整,就能将孩子生病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
但是如果宝宝生病了,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同时加强日常护理。
一是防止细菌病毒传染。
二是待在妈妈身边会有足够的安全感。
三是百天之内的宝宝各项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变换环境不利于生长发育。
小宝宝最好维持不变的环境,减少他需要适应的变化情况。
等孩子慢慢长大,再逐渐变更。
但是规律的生活作息是不管多大都需要注意的事,这意味着孩子保持着正常的生物节律。
前三个月大致定型,但是囟门闭合前仍有调整的机会,但形状改变不大。
左右躺着轮流来,如果有哪里不太对,就补补。
人脑的形状理想状态下见后图,睡头型并不是为了好看,主要是为了脑子充分发育,不被畸形的头骨影响脑细胞生长。
对于宝宝哭闹,有时只有母亲给予他足够的爱,让他得到满足了,宝宝才会停止索求。
这一情况将伴随着孩子的童年。
及时回应,听妈妈的心跳,在妈妈的怀抱里亲亲抱抱,亲密的语言都可以满足宝宝。
一旦满足了孩子爱的需求,你会发现他变成了天使宝宝很乖,但是过一段时间他可能还会再需要这样的满足。 宝宝将持续如此反复,并在不断地自我成长与爱中获得自身 情感 的完整。
同时,我们会发现孩子的成长具有内驱力,一种不知道该成为生命力还是欲望的东西会帮助宝宝不断的 探索 发现并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及处事方式。这一点在6个月以后表现得更加明显。
所以, 及时发现并回应,减少对孩子的“干涉” ,可以帮助宝宝更好的发育,同时也减轻了父母的负担。这一点是很多父母容易忽视的地方。
关于婴儿育儿记录表和婴儿日志记录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