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阶教育儿子(徐阶的学生)

时间:2022-12-18 阅读:7 评论:0 作者:悠悠

今天给各位分享徐阶教育儿子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徐阶的学生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为何嘉靖年间只有徐阶敢于严嵩抗衡?

转载自百家号作者:玉溪说历史

【导读】1.徐阶,汉族,活了八十岁,算得上是长命老人了,是今天的上海松江区人,算是有钱人,今天的上海松江区也是寸土寸金,前文说过,海瑞在任巡抚的时候就把徐阶的十五万亩田地分了五万亩出来给百姓。徐阶由于擅长写青词而被嘉靖看中,身居要职,夏言曾是他的恩师,在他外调后提拔过他,后来被严嵩打倒,徐阶为了给恩师报仇,隐忍了严嵩长达二十年之久年,最终打倒严嵩,坐上了首辅的位置。

2.严嵩,汉族人,江西人,由于严嵩的父亲是位久考未中的人,所以把希望全寄托在儿子身上,对严嵩从小就悉心教导,严嵩经过自己的各种努力(当然包括正当与不正当手段),终于在六十三岁那年打倒了夏言拜相入阁,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专权,但其书法造诣高深,古史上说其擅长写青词,实为他人代笔。就这样严嵩与徐阶的抗衡就在严嵩拜相入阁那刻就开始了。

释义:青词又称绿章,是道教举行斋醮时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一般为骈俪体,用红色颜料写在青藤纸上。要求形式工整和文字华丽。

嘉靖年间有那么多的大臣,其中正直也有很多,对于严嵩的那种专权看不过去的人更多,但是为什么没有人能够与之抗衡呢?或者说没有人能够成功过,那徐阶又是凭什么与严嵩抗衡了二十年之久,并且还搬倒了严嵩?今天我就给大家小小的解读下,也只是大概讲述下这二十年间所发生的故事。

先来说下徐阶的童年吧,他父亲由于是在外地做官,常年不在家,父亲对其教育并没有放松,回家一有时间就对徐阶进行教导,徐阶的资质不错,很喜欢读书,正德九年的时候,他的祖母去世了,父亲便回家奔丧,料理完丧事以后还不能马山回去任职,也就是要丁忧,为母守孝三年,于是,其父便谢绝门客,专心读书,并且督促儿子好好学习,其父对当时兴起的一门学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门学说的创立者大家都很熟悉,他就是王阳明,他当时就是创了一门叫做心学的学科,心学讲究的是知行合一。徐阶的父亲在教导他的时候便把心学也一起传授了,心学对徐阶的未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徐阶在嘉靖二年,参加会试,最后中了探花,便在翰林院供职,担任七品编修,在担任编修的时候恰巧皇帝驾崩了,这运气没谁了,其并未留下一皇子,继承者就只能从藩王中选择,于是兴献王朱厚熜便登基做了皇帝,不久内阁首辅张璁便向皇帝提出了降低孔子的地位,徐阶当然反对,便写了一封奏折给皇帝,但皇帝不许,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徐阶也被张璁外调出京,去做了相当于今天省教育厅厅长的那个职务,徐阶便开始了自己的教育督学生涯。

为什么说夏言是徐阶的恩师呢?这要从嘉靖十八年开始说起,这时嘉靖立了皇太子,要选一位帝师,夏言一直都听闻徐阶搞教育不错,以前也是从京师外调出去的,给太子做老师在合适不过了,于是在夏言的推荐下,徐阶做了太子洗马,徐阶回到了阔别八年的京师,心里很感谢夏言。

徐阶这次回来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官场菜鸟了,懂得了怎么混在官场之中,掌握了所谓的官场秘籍,便从太子洗马开始步步高升,最终来到了文渊大学士这个位置,相当于进了今天的国务院,徐阶还是没有离开自己的老本行,只是换了个地方教书而已,而这次教的是庶吉士,将来能够进入内阁的人,在这里他看中了张居正,也就是后来皇帝都怕的首辅,但是刚到不久夏言便被严嵩害死。从此,严嵩时代到来,徐阶与严嵩的抗衡也就拉开了序幕。

徐阶懂得严嵩的手段,并且严嵩很看不惯徐阶,因为他是夏言提拔上来的,但徐阶却是处处向严嵩示好,他知道只有容忍才能够坚持到最后打倒严嵩的那一天,为此他还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了严嵩的孙子,以联姻的方式来打消严嵩的防备,但严嵩却一直没有放松对徐阶的防备,徐阶办事小心警慎,严嵩没有任何机会下手,由于严嵩当了首辅以后,享受到了权力带来的乐趣以后,再加上嘉靖一心求道不理朝政,严嵩便开始专权起来,慢慢的对于嘉靖给的任务都爱答不理的,而徐阶则是对于嘉靖言听计从的,再加上徐阶的青词写得非常好,而严嵩的还是别人代写,写青词上严嵩慢慢的被疏远,徐阶得到了嘉靖的信任,慢慢升为了次辅。严嵩与其儿子严世潘的各种贪污,专权的行为越来越严重,也惹得很多大臣的不满,嘉靖也发现严嵩的专权,嘉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这一点,便开始慢慢疏远严嵩。

就这样严嵩的做官生涯也要结束了,终于在嘉靖四十一年的时候,周应龙在徐阶等人的安排下告发严嵩父子,再加上嘉靖早就看不惯严嵩父子,下令逮捕严嵩逼其告老还乡,而其子严世潘则由于贪污而被斩首。徐阶便坐上了首辅的位置,他与严嵩长达二十年的抗衡以胜利而谢幕。

或许徐阶的成功是天意,有野史里说道,徐阶在童年上学时每天都要经过城隍庙,有天晚上他做知县的父亲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恍惚之间来到了城隍庙只见城隍庙庙门大开,案前灯烛通明,香烟缭绕,城隍爷离案相迎,县太爷诚惶诚恐。城隍爷笑吟吟地说道:“太爷恭喜、恭喜!”其父一惊,城隍又说:“太爷贵子徐阶,原来是天界文曲星入凡,来日状元及第,前途无量。文曲星宿每日几次往返门口,本官须起身示敬,时日长,实在烦累,太爷能否另辟他途?”其父听着吓出一身冷汗,急忙跪说:“犬子无礼,不敢不敢!”说罢惊醒,却是南柯一梦。虽说是野史不可相信,但徐阶自幼就才华横溢,徐阶幼时,应宗师考,丹墀下风吹鹤巢坠地,宗师命对云:“风落鹤巢,二三子连窠及地。”徐即应云:“雨淋猿穴,众诸侯待漏朝天。”

徐阶其实与严嵩的抗衡从一开始就可以看出结果,刚回京的徐阶经历了磨练以后懂得了官场的黑暗,懂得了隐忍,其后更是将隐忍二字发挥得淋漓尽致,而此时的严嵩仗着皇帝的宠信,便开始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这也为后来他的灭亡埋下了雷。那为何只有徐阶能够与严嵩抗衡呢?我想就是徐阶的容忍吧,其他大臣只是有勇无谋,而对于严嵩这样的敌人就要等待时机一发击毙,而徐阶做到了这一点。

但是徐阶被打倒之后搜出的财富比严嵩还多,这点你有什么看法呢?为何徐阶被称为功臣而严嵩被称为奸臣呢?请在下方的评论区留下你的意见,我们一起来探讨。

徐阶是张居正的恩师,为何张居正要秉公处理徐阶他儿子的罪过?

徐阶我们不懂历史的人是很难知道这个人是干嘛的,但是这个人做的一些事情也许会让我们耳熟能详。徐阶是明朝著名的首辅大臣,这个人忍气吞声,忍辱十多年,终于把当时的权臣严嵩给拉下了水。可谓是名噪一时。

最初的时候,徐阶也是不满意严嵩专权。但是那个时候严嵩在皇帝面前是非常有分量的,经常说他的坏话。导致徐阶的处境十分危险,后来他认识到这种做法,不仅不能把严嵩,严世蕃父子给拉下水,反而会让自己葬送了仕途。于是他忍气吞声,事事顺着严嵩,也不和他争执,也不和他争权,为了得到严嵩的信任。还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了严嵩的孙子,哪怕是严世藩对他多次冒犯,次次无礼他都能忍着下去。

而且他非常懂得帝王心术,懂得皇帝的心思。皇帝要做什么他都能想的一清二楚,能猜的透。严嵩被嘉靖帝斥责养老以后,别人都不去严嵩家告慰,反而徐阶亲自到严嵩家里面去安慰严嵩。他的儿子不理解他怎么做的方式方法。还说他被严家父子欺负了这么多年,总算可以出一口恶气了,你怎么还会看望严家父子呢。徐阶反骂自己的儿子:“没有严家父子就没有我的今天。现在人家有难,我恩将仇报,会被人耻笑的。”原来是徐阶早看出这不是搬倒严嵩父子的时机,就这样让严嵩父子放松了警惕。

但是徐阶后期的确是晚节不保,徐阶退休以后回到了家乡,任由自己的儿子子弟横行乡里,大肆的购置房产,地产。就光徐家就占地多达24万亩。这种为非作歹,胡作非为,致使状告他的状纸堆积如山。

应天巡抚海瑞兵宪蔡国熙秉公办案,也惩治了他的家人子弟。但是徐阶用3万两黄金贿赂和戴凤翔,又通过张居正。罢免了海瑞和蔡国熙。当时正是高拱执政,将他儿子发配充军。后来张居正执政,取消对他儿子的判决又将他儿子从边疆遣回来了。

所以,秉公处理徐建儿子案件的是海瑞和蔡国熙。对他儿子进行判决的是高拱,张居正不仅没有秉公处理,还受贿3万两黄金。且取消了对他儿子的判决。

徐阶的轶事典故

明朝年间,住在宣平县衙内的徐知县夫人产下一子,取名徐阶。徐阶从小活泼可爱,天资聪颖,知县夫妻视为掌上明珠。徐阶长到六岁,县太爷聘了城内曹门坊郑秀才为塾师,给儿子启蒙授业,塾馆设在县前城隍庙南侧迎恩门外三元宫。

从县衙去三元宫须经城隍庙门口,别无通道。春来夏去,徐阶勤学不辍,每日三趟往返于这条路上。

一天深夜,徐知县办案回衙,颇感疲劳,翻身上床,呼呼入睡,一忽儿便进入梦乡。恍惚间来到城隍庙,只见城隍庙门大开,城隍案前灯烛通明,香烟缭绕,城隍爷离案相迎,县太爷诚惶诚恐。宾主落座后,城隍爷笑吟吟地说道:“太爷恭喜、恭喜!”知县一惊,城隍又说:“太爷贵子徐阶,原来是天界文曲星入凡,来日状元及第,前途无量。文曲星宿每日几次往返门口,本官须起身示敬,时日长,实在烦累,太爷能否另辟他途?”徐知县听着吓出一身冷汗,急忙跪说:“犬子无礼,不敢不敢!”说罢惊醒,却是南柯一梦。

次日,徐知县命衙役众人于城隍庙后城墙脚开出一条小道,此后徐阶上学均走此小路。 朱国祯:“徐在事久家富,传言有田十八万亩,诸子嗜利,奴仆多藉势纵横。”

支大纶:“玄文入直,伛偻献谀”,政绩“碌碌无奇”,至隆庆朝,才“稍惬公论”。

王世贞:“吾心知绩溪(胡宗宪)之功,为华亭所压,而不能白其枉,……此生平两违心事也。”

张廷玉:“徐阶以恭勤结主知,器量深沉。虽任智数,要为不失其正。高拱才略自许,负气凌人。及为冯保所逐,柴车即路。倾辄相寻,有自来已。张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而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书》曰“臣罔以宠利居成功”,可弗戒哉!”

蔡东藩:“徐阶之使诈,不亚于严嵩,然后人多毁嵩而誉阶,以阶之诈计,为嵩而设。明无阶,谁与黜嵩?然后知因地而施,诈亦成名。古圣贤之所以重权道者,正为此也。”

嘉靖皇帝病危,徐阶连夜紧急召见张居正,一起谋划,起草遗诏,次日清晨当朝公布,稳定了嘉靖、隆庆交替之际的政局。因此,人们把他比喻为“杨廷和再世”。

关于徐阶教育儿子和徐阶的学生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链接: http://www.dnjbh.cn/shengwa/151368.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