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儿种植(种植对幼儿)

时间:2022-12-17 阅读:16 评论:0 作者:悠悠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教育儿种植,以及种植对幼儿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总结

实践证明教育儿种植,幼儿种植活动的开展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它对于幼儿的多方面发展、综合性学习行为及其特定行为的产生等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下面是教育儿种植我整理的2017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2017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总结1】

在幼儿园的环境教育中,美丽的种植区始终都是班级环境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为它不仅具有绿化班级,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还蕴涵着很大的教育价值。

在当今的都市生活中,孩子们越来越远离大自然。在种植区里进行简单的种植活动,是他们直观感受植物生长过程的良好机会。它不仅能激发孩子们对植物的兴趣,还能学到许多有关植物的科学知识,掌握简单的种植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孩子的爱心、耐心、责任心以及观察、比较等多方面能力。那么如何利用种植区开展有趣的种植活动,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呢?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策略一:有效利用种植区,鼓励孩子自主种植和管理

以往,教师为了让孩子们参与种植区活动,教师都要求他们都从家里带一些自己种植的小植物放到班级的种植区里,但是大部分孩子种植的小植物都是由家长代劳的,孩子们(甚至包括家长)是在被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对于这个小植物以后的生长状况并不关心。即使有一些做得很好的家长和孩子,在把种下的小植物带到班级后,由于植物的发芽都需要一个过程,孩子的兴趣无法持续很久。加之很多植物放在一起,教师也很难顾及到每一株植物的变化,于是经常出现这样一种场景:虽然每个班级的种植区都是郁郁葱葱,但是孩子们却很少真正的去关注,只是教师或班级里个别的孩子管理种植区,没有发挥其教育价值。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向孩子们提出了一个建议:请孩子在家种一株小植物,并精心照顾它,等它发芽后再拿到幼儿园来,比一比谁的植物长得好。孩子们在争强好胜的心理作用下,都积极地参与了种植活动。为了让自己的孩子种的植物长得最好,家长们责无旁贷地充当了指导者的角色,在家里认真地一对一地指导孩子,极大地激发了孩子对种植兴趣,同时也掌握一些简单的种植方法。

由于种植时间以及植物生长速度的不同,孩子们陆陆续续地把植物带到幼儿园来,使孩子们都有机会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小植物。实践证明,不仅孩子们爱上了种植区活动,经常到种植区看看植物的变化,家长也充分体会到了种植活动的教育价值。

比如:甜甜的妈妈和孩子种了几颗黑豆,发芽以后,甜甜说:“这个豆子发芽太有意思了,妈妈,别带到幼儿园了,我要在家看它长大。”妈妈说:“把它带到幼儿园,给小朋友讲讲你是怎么把它照顾到发芽的,然后和小朋友一起看它长大,那多好呀!”这个事例充分说明,幼儿园种植活动不仅能激发孩子对植物生长的兴趣,而且还是鼓励孩子和别人交流与分享的绝好机会。

策略二: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帮助孩子获得有益的知识经验

对于这一点,我们过去也有一些很好的经验,如:做植物生长记录。但是对于幼儿来说,做植物生长记录还是一件有难度的工作。那么怎样指导孩子完成呢?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幼儿做榜样。

具体表现为教师要亲自种小植物,还要从孩子的角度审视所提出要求的合理性、适用性。如果教师本身都对种植活动不感兴趣,怎么为孩子做榜样呢?因此在选择所种植物上,我刻意标新立异,找到一根莴笋,目的是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首先我向孩子们介绍莴笋的名称,并组织幼儿说说它的外形特征,然后让孩子们猜想它以后会长成什么样子?最后请孩子们画下小植物现在的样子和猜想的样子,于是有了第一次的观察记录,全班幼儿都饶有兴趣地参与其中。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是观察记录,知道了可以用绘画的方式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孩子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记录水平,我又提出了新要求:学会观察和写生。因为植物的生长速度是不同的,其生长过程中的形态也是不一样的,有一些植物很快就能发生变化,有一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就没有太多的变化,所以教师决不能为了记录而记录。教师要引导孩子经常观察植物的变化,当发现有变化时再记录。

例如:小豆苗长出新叶子了,白菜好像结花骨朵了,地瓜苗又长高了,甚至是萝卜烂掉了,蒜苗干枯、死掉了。不管是谁有了新发现,教师都会做发起人,以小组的活动形式组织孩子进行观察记录,这样不仅利于指导幼儿的观察、绘画,还可以组织幼儿对植物的生长进行话题讨论。这些话题包括:白萝卜和红萝卜的叶子一样吗?为什么这棵萝卜的根会烂掉?种在水里、沙里、土里的大蒜长出的蒜苗哪个最快?哪个最粗?等等......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参与话题讨论,也许孩子们的讨论只是只言片语,缺乏逻辑性,但是孩子们真真正正在思考问题,这是最重要的。

策略三:放大种植活动成果,促使孩子积累有益的生活经验

虽然孩子们种植活动在成人看来很不起眼,但教师要高度关注种植活动,并及时放大这种成果,充分满足孩子们的成就感。当有的孩子种的植物变化快,成为大家观察和讨论的中心时,孩子的内心是充满快乐的;当有的孩子种的蒜苗被剪下来送到食堂成为美味的汤料时,孩子的内心更是充满快乐的。教师千万不要忽略了每一次机会,要及时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会这种快乐,并把它放大再放大。

总之,种植活动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开展的工作,其教育效果也不是一、两次活动就能够完全呈现出来。教师必须把对种植区活动的关注作为一种习惯,抓住这一良好的教育契机,引导孩子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并获得一些有益的生活经验。因为这些生活经验的获得,远比孩子们枯燥单调地学习一种知识更为重要,它必将在孩子们美丽的人生画卷中留下最为新鲜靓丽的.一笔。

【2017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总结2】

为让幼儿成为种植园地真正的主人,实现种植园地的课程价值,同时让幼儿在参与种植的过程中,认识各种不同蔬菜的种子,了解种植蔬菜的方法,体验劳动的快乐,7月1日,高新区实验幼儿园组织全体幼儿一起参与种植。

活动前,老师们不仅和孩子一起认识了各种蔬菜以及种子,而且发动家长朋友和孩子一起研究、讨论种植的方法,丰富孩子种植方面的知识;活动中,请有经验的家长走进幼儿园和孩子一起种植,先除草、再翻地、然后播撒种子、最后浇浇水,在家长朋友的引领下孩子们干的不亦乐乎。种植完,孩子们不禁发问“老师,我们的蔬菜宝宝什么时候长出来?”。

种植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参与中学会了种植的具体方法,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最重要的是在参与中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了孩子探索的欲望!

【2017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总结3】

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大社会是我们的生活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根据这一理念,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发现大自然植物生长的奥妙、体验种植的乐趣。长海儿园特将种植活动纳入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日常工作,在园内为6个班都开辟了种植区。经过各班师生及家长的精心播种和浇水,种植区呈现欣欣向荣的长势。瞧,菜园里种的是幼儿常见的一些蔬菜,有青菜、油菜、菠菜、土豆、芹菜等等。近日,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和引导下,来到种植区与大自然来个亲密的接触,观察蔬菜宝宝的生长情况,以及它们的颜色、形状等等。在小小的种植区里孩子们探头张望着,询问着,讨论着,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杰作。

孩子们从中体验劳动和收获的快乐,促进幼儿对自然知识的探究和观察兴趣。 “播种希望、收获快乐”生态种植园是小孩尝试、探索、开发的基地,更是孩子的开心小农场。

幼儿园如何开展种植活动

在一开始的植物种植过程当中,很多幼儿所种植的植物都是由教师完成种植的,幼儿仅仅只是在被动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并不关心。即使是一些态度认真积极的幼儿,也会因为植物的生长发芽阶段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导致他们早早的失去了兴趣,加上很多幼儿的植物都放在一起,教师也无法做到对每一棵植物都有所关注,这就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出现:即种植区的植物多种多样,但是幼儿却很少去关注,只有教师和少数幼儿对种植区的植物进行管理,无法充分发挥户外种植的教育价值和意义。

幼儿在家长的引导之下在家里种下一棵植物,并对其展开精心照料,当植物生根发芽之后便将植物带到幼儿园来,与其他幼儿相比较,评比谁的植物生长得更加茂盛。这种比赛机制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理,因而都主动积极的参与到了植物的种植活动当中。此时,家长也为了满足幼儿的这一心理,也会在家认真指导幼儿如何种植植物,进而使幼儿不断掌握一些种植知识和方法。

幼儿园种植活动方案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种植活动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种植活动方案 篇1

开展种植活动的背景:为了让孩子们主动的探知植物生长的秘密,并能通过自己动手进行种植,体验大自然无穷的奥秘,同时增添孩子们对自然环境的探索兴趣。我们将从认知、动手、情感三方面着手,围绕教学、环境、实践活动三环节铺开,发挥整体的教育作用。

文化:同种子一起成长

1、通过营造一个适宜的绿色科学环境,能更有效帮助幼儿提高学习兴趣,增强绿色环境意识;

2、让孩子们通过亲历绿色科学实践活动,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了他们的绿色、科学、环保意识。

目标:

1、了解不同的植物在不同季节里的变化。

2、掌握种植的步骤和方法。

3、有效利用种植区,鼓励孩子自主种植和管理。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帮助孩子获得有益的知识经验。

4、培养孩子的爱心、耐心、责任心以及观察能力。

活动安排:

四月:

1、组织家长工作,告诉幼儿园种植的重要性,让家长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和孩子共同进行种植活动。

2、组织幼儿种植菜苗,先松土,挖上小坑,将菜苗种在坑里,在盖上泥土。

3、为每位幼儿准备一本记录本,每周带幼儿观察种子,菜苗的生长情况,以分组的形式展开,保证每位幼儿都能观察到,并指导幼儿记录种子生长过程。

五月:

每周带幼儿观察种子,菜苗的生长情况,以分组的形式展开,保证每位幼儿都能观察到,并指导幼儿记录种子及菜苗的生长过程。

六月:

继续组织幼儿观察种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填写好记录。懂得种植需要“翻土——整地——施肥——播种——管理”等环节,初步掌握一些种植方法,学会栽种一种植物。每个星期一小结,每个月进行评比。

工作安排

1、整地。教师带领孩子一起用铁铲将土块敲碎,并拣去石块、碎砖瓦,然后耙细,最后运到种植区。

2、播种。请孩子们一起准备青菜籽。因菜籽较小,可拌上细土或沙,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幼儿把菜籽均匀地撒播在地里。具体方法:先听教师讲播种的方法,然后看教师示范,再由幼儿分组进行,播种过程中教师要全面巡视,及时帮助幼儿种好。

3、管理。植物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较长时间而且经常性的工作,教师应教育幼儿做到持之以恒。

(1)浇水。种子播下后就需要浇水,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足够的水。出苗后每天安排幼儿浇水,浇时必须使水渗透土层。

(2)除草。出苗后,植物周围会不断长出杂草,必须及进拔除,

否则将影响植物生长。教师可带领幼儿用手拔除杂草,使植物能更好地生长。

(3)施肥。组织幼儿观看花工给青菜施肥……

(4)移栽。组织幼儿将菜秧移栽,以便冬天能长成大青菜。

4、收获。组织幼儿一起收获青菜,并送到厨房煮熟食用。

幼儿园种植活动方案 篇2

一、设计意图

为使孩子们能够积极与环境“对话”,主动参与种植的相关活动,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美化环境的意义,增强每个幼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老师们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决定开展“田园乐”特色种植的活动。让孩子们亲手播种一些容易生长的种子和秧苗,从而令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对瓜果蔬菜和植物生长的了解,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二、活动主题:

“田园乐”特色种植

三、活动地点:

幼儿园东侧小树林

四、活动准备:

(1)园部准备好种植场地

(2)各班准备好种植的工具及种植的种子和菜苗

五、活动目标

1.认识、理解瓜果蔬菜与身体成长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2.激发幼儿参与菜园种植活动及爱护保卫菜园的意识。

3.培养幼儿劳动技能,了解种植蔬菜瓜果和保护菜园的益处,在集体劳动中学习与人配合、协作,增强团队意识。

4.给予幼儿亲近自然的机会。

六、活动具体内容

1.向幼儿讲解活动意图,了解活动意义。

2.观察分辨菜苗与杂草的区别。

3.带领幼儿到种植园,各班划分包干区域。

4.师幼共同进行除草活动。

5.播种易生长的蔬果种子。

大班种植土豆;中班种植生菜;小班浇水

6.在幼儿园请教有经验的老师,该如何照料这些植物。

7.各班进行“我们的小菜园”的绘画活动。

8.离园时每班派两名“护绿小天使”在大门口分发宣传单。

七、活动注意事项

1.各班按时到达指定地点。

2.区分菜苗与杂草。

3.注意安全,认真负责地完成这项活动。

幼儿园种植活动方案 篇3

1活动目标

① 愿意参与植树活动,学习挖坑、培土、浇水等劳动技能。

② 加深对常见树木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树木生长的过程。在种植及后期养育树苗的过程中,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③ 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活动准备

① 经验准备:幼儿了解植树节的相关知识。

② 环境准备:园所就近选取植树地点。活动前划定各班植树区域,用白灰标记出树坑的位置,以便统一植树间距。

③ 材料准备:树苗、铁锹、洒水壶等,活动前按班级分发物资,交由带队教师负责。

3活动过程

1.提前策划,营造氛围

① 确定活动形式,联系相关部门。

确定植树节的活动形式后,园方与当地环保局或林业局等部门沟通,争取植树场地和物资的支持。

② 邀请家长参与,助力活动开展。

向家长发放邀请函,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活动,让家长提前了解活动的具体安排及需要配合的相关事宜。

③ 吸纳幼儿意见,做好活动预热。

教师与幼儿讨论植树的意义,介绍种植工具的使用方法、树苗种植流程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在交流过程中加深幼儿对植树活动的了解,促进幼儿形成环保意识。

幼儿自由分组,制作树苗成长卡,在卡片上写上幼儿的名字、为树苗取的名字、自己的心愿等,激发幼儿对植树活动的兴趣。

2团结协作,快乐植树

8:30-9:00 合理调度,前往目的地。

植树地点较远的可以租用客车,较近的可集体徒步前往。坐车或徒步过程中,教师可向幼儿再次强调植树的相关注意事项,还可组织幼儿一起唱关于植树的儿歌来活跃气氛。如:

栽小树

春风吹,花儿笑,植树节,来到了。

栽好树,把水浇,爸爸对我微微笑。

等到明年再来看,谁栽的小树长得高。

植树节

春风吹过小土坡,我把小树种下来。

松松土,浇浇水,阳光雨露滋润它。

快长大,新发芽,土坡披上新衣裳。

大家一起来种树

小朋友,快快来,大家一起来种树。

小树苗,要长大,需要我们去爱护。

你爱树,他爱树,小树长成通天树。

9:00-9:20 进行盥洗,集合分组

到达目的地后,各班组织幼儿和家长盥洗,将幼儿每4-6人分为一组。

?9:20-10:00 领取树苗及工具、亲子合力种植树苗

每组到带队教师处领取一棵树苗及所需的植树工具。每个小组的幼儿和家长一起种植树苗,体验植树的快乐。

10:00-10:30 挂上成长卡,做好收尾工作

为树苗挂上成长卡,集体合影。收拾工具,并清理场地上的垃圾,维护环境卫生。盥洗完毕后,到指定地点集合。

10:30-11:00 活动结束统一返程

将幼儿送回幼儿园,午餐后离园。

4活动建议

以本次植树活动为契机,开展各类拓展活动。如每个季节组织幼儿观察自己种植的树苗的变化,拾落叶制作标本,开展户外写生等。

鼓励幼儿和家长关注树苗的成长,做好日常的苗木护理工作,如浇水、施肥、除虫等,保证成活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除了植树,园长、老师还可以带领孩子们开展以下活动,展开生动活泼的节日主题教育哦!

幼儿园种植活动方案 篇4

一、种植源起

为了让孩子们亲近自然,关注周围环境,我们幼儿园充分利用自己的种植园地这一优势,拓展了活动领域,为每个班开辟了种植园地。因为在种植园地中,每个孩子都是小主人,在这里孩子们始终充满着好奇,里面有了孩子们一起种植的成果,有着无数未知的秘密,这里是孩子们学习的场所。

我班幼儿虽刚刚入园,年龄比较小,但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荣幸地成为“劳动最光荣”的一员。我们本着“和谐、生态”的原则,给了孩子们一个参与种植,观察与发现,付出与收获的自由空间,在这里孩子们分工、合作、交流、分享,以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工具材料及条件

工具准备:小铲子、小勺、碗、浇水瓶、小桶、小锄头等。

材料准备:红豆、绿豆

经验准备:向家长发放调查表,了解红豆绿豆的种植条件和管理方法。

附:

四、活动记录

熟悉种子

——红豆绿豆知多少

为了让孩子在种植之前对种子有所了解,我们把选好的红豆、绿豆种子请进教室,供孩子们自由观察,同时看看孩子们到底了解多少。

师:“今天,我们班里来了客人,你们认识它们吗?”

大宝:“红色的是红豆豆。”

二宝:“绿色的是绿豆豆。”

奇奇:“不是绿豆豆,是绿豆!我可爱喝绿豆饭了。”

子涵:“那这个红色的,就是红豆喽!”

天天:“红豆也能吃,妈妈爱吃。”

师:“请大家看看红豆、绿豆长得什么样?”

大宝:“胖胖的!”

二宝:“圆圆的!”

千慧:“很硬!”

天天:“有点儿滑滑的!”

奇奇:“上面还有个白白的鼻子!”“弯弯的!”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这个白色的弯弯的鼻子叫豆脐!将来豆宝宝会在这里发芽、长叶子,慢慢长大,结出更多的豆豆!”

晓旭:“老师,姥姥家种豆豆。”

师:“红豆与绿豆种子能吃,能种植,发芽后长成小苗,长大后会结果。”

通过观察和交流,我们对孩子的相关经验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孩子们初步知道了种子的用途,掌握了红豆绿豆的明显特征,而且有了初步的观察比较和积极思考的意识,激发了他们对种植的兴趣。

幼儿园种植活动方案 篇5

准备:

适宜植物生长的周围环境,苗以及种植用的铲子、水桶等。

目标:

1、使幼儿了解种植的过程与植株生长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2、锻炼幼儿能独自种植,掌握正确的种植方法,并积极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3、使幼儿感受种子生长的神奇,体验种植劳动带来的快乐。

4、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激发起幼儿的责任感。

活动一:激发幼儿的兴趣进行种植前的猜想

1、请幼儿观看种子发芽的录像,引发幼儿兴趣。

教师提问:小朋友,种子是怎么长大的?你觉得神奇吗?种子萌发之后植株是又是如何生长的呢?植株生长到一定程度会怎样呢?(教师积极鼓励幼儿进行回答,并及时的给予表扬)

2、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幼儿一起讨论种植的方法。

(1)引导幼儿互相讨论,讲述种子的种植过程。

教师提问:谁知道怎样把种子种到瓶子里?种子种好以后,需要做哪些事情?

(2)教师和幼儿共同梳理种子种植的过程及经验,明确种植方法,以类似的经验方法培育植株。

3、幼儿分组适宜的场所进行种植活动,教师进行重点指导。

活动二:探索种植的条件

将若干株相同的植株分别种在

A:水量适中与干旱

B:见光与阴暗

C:室温与低温 条件下,分组观察不同条件下的植株生长状况,照片记录生长情况。

活动三:结果展示与品尝劳动果实

让幼儿分组汇报在不同情况下植株生长的状况,那种条件下生长的最旺盛。

1. 照片的形式展示自己小组的结果。

2. 全班讨论哪种条件下适宜植株的生长发育。

3. 小组讨论为什么各组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植株生长的不同

4. 幼儿讲述劳动的过程及感受

5. 享用劳动果实。

幼儿园种植活动方案 篇6

一、活动意图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劳动是最好的教育。本学期,我园开辟了大型亲子种植体验园。邀请家长朋友们也参与到种植管理,和孩子一起在自然中发现植物生长的奥妙,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农作物生长的规律,同时感受亲子播种和期待成长的乐趣。

二、 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下午2:30

三、 活动地点:

幼儿园亲子种植园

四、 活动分工及安排:

1、主持人:XXX

2、公众号宣传、拍照:XXX

3、场地布置:XXX

4、家长代表致辞:XXX

5、幼儿代表致辞:XXX

6、种植园家长聘书制作:XXX

五、活动流程

(一)园长致辞

(二)家长代表致辞

(三)幼儿代表致辞

(四)给家长代表颁发聘书(每班出一个家长代表上台领取)

(五)给幼儿代表分发耕种工具(每班出一个孩子代表上台领取)

(六)发放种子,开始种植

启动仪式结束后,孩子们和家长有序领取劳动工具,进入种植园,开始体验种植活动……

幼儿园种植活动方案 篇7

一、 活动背景:

蔬菜家族以其色彩斑斓、形态各异、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人们的青睐。对于幼儿来说更是他们健康成长的物质来源。同时为了丰富孩子的种植知识,体验种植的乐趣,感受劳动的喜悦,激发幼儿关注自然、关注生命的意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给家长和孩子们提供丰富的业余生活,促进亲子间的和谐让家长和孩子亲近生命的成长过程,我们为孩子们开辟了一块种植园地,邀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参加种植活动。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本次活动,使家长和幼儿能说出一些蔬菜的名称、生长特点等,懂得种植需要“翻土——整地——施肥——播种——管理”等环节,初步掌握一些种植方法,学会栽种一种蔬菜。

2、培养幼儿的劳动观念,激发幼儿劳动热情,体会劳动人民劳动的艰辛。

3、在与家长共同种植的过程中,体验种植蔬菜带来的快乐。

4、有良好的环保意识,能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

三、活动时间:

20xx年4月28日周六上午8:00

四、活动参加者:

大三班全体幼儿及家长

五、活动准备:

1. 印发通知,请家长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2、将班级孩子和家长分成6组,并确立组长、副组长,请各组准备各种蔬菜种子及种植工具。

3、 准备摄影材料,拍摄下家长和孩子的种植过程。

六、活动实践:

1、28号上午来园集合,统一出发。

2、确定家长分组名单,按组划分大三班种植区域,实行组长负责制。

3、种植活动流程介绍。

4、家长、师幼共同进行锄草活动。生活教师负责对杂草进行处理。

5、请家长写下“种植感言”。把“种植感言”和活动照片在幼儿园进行布置展示。

6、选出一些爱好种植的家长和幼儿,成立“护绿小组”,在周末时间对种植的蔬菜进行管理。

7、设计观察记录表,坚持记录。

幼儿园种植活动方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种植激发幼儿关注成长、关注自然、关注生命的意识。

2、 培养幼儿简单的种植技能,提高幼儿的责任感。

3、 发展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及创造力。

4、 乐意探索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条件。

5、 培养孩子关注大自然、注重环保的意识。

6、 进一步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二、活动准备:

幼儿园准备:水、土、幼儿加餐、幼儿饮水、即时贴、班级标牌、备用植物种子

家长准备:挖土的小铲子、剪刀、废旧的大盆(洗衣服桶、其他塑料桶等)、种子或者小幼苗、装饰花盆的小材料。

三、活动时间:

周日下午

15::00

四、活动过程:

1、开始之前,各班级教师讲解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2、活动开始,请家长和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及创造力制作带有创意的花盆。

3、规定时间,时间过后,请家长都去填土和浇水。

4、活动结束,时间充足可做亲子游戏。

五、活动注意事项:

1、请家长注意装饰材料时使用剪刀或者刀片时注意不要划到孩子。

2、中间不提醒孩子集体喝水,请家长在孩子口渴时,主动去找班级相应的杯子。

3、请家长引导孩子一定都在活动区域内。

4、结束之后请将栽种的花盆放到带有班级标牌的位置内。

5、后期会有孩子们的植物展览,请家长一定认真对待此次活动。

6、花盆过于太小或者不精美的将被打回。

注:1、请家长带比较大点的.盆子或者桶。

2、花盆有标准,如果过于太小或者不精美的将被打回。

3、各班老师根据班级情况,活动时间自己拟定,活动自己负责。

幼儿园种植活动方案 篇9

活动名称:快乐花草节

活动对象:全园小朋友和家长

活动时间:xxx年3月12日

活动目标:

1、知道花草树木与人类生存的关系,从小学会爱护植物,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知道“3.12”是植树节,能积极主动参与植树活动。

3、增强幼儿的生态环保意识,增进亲子之间的交流,加强幼儿园教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沟通,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的知识准备(由各班老师负责)。

2、活动材料的准备:花草树苗若干(幼儿园和家长共同负责)、各班自备小花盆、小水桶、铁锹等种花工具。

3、向家长宣传植树节活动的目标及内容,幼儿与老师(家长)共同合作设计保护树木的标志。

4、学会关于树的一首儿歌、一首歌曲、一个故事(由各班老师负责)。

5、展板:我和小树同成长(各班美术作品)、植树与环保。

6、爱护植物倡议书。

活动过程:

1、宣读爱护植物倡议书,全体幼儿跟读倡议书。

2、园长讲话(植树节的来历)。

3、全体幼儿与老师齐唱关于树的歌曲。

4、各班自己组织幼儿进行植树活动(小班:给花草树木浇浇谁、与小树合影等简单活动;中班以上与家长、老师一道种植、挂牌……最后留影)。

延伸活动:每天观察自己种植的花草树木变化,并进行照看。

幼儿园种植活动方案 篇10

活动时间: 3—4月份里某个周六的阳光早上

活动地点: (待定)以就近为原则。附近公园或小区内

参加宝宝年龄: 2岁至4岁 (10个宝宝以内)

活动内容一:

1、 破冰及分组。建议2个家庭为一个小组

2、 让小朋友观察、认识树苗

3、 每个小组分发一株树苗,两个家庭合作种植,完毕后挂小盘盘(小盘盘上可以写树名、爱护树木等文字)

活动内容二

4、 向小朋友介绍介绍盆栽种子(辰妈会提前把种子发好芽),并分发给大家

5、 每个家庭在自己的花盆中种植小苗,种好后将盆栽带回家

种植跟踪: 活动后的几个月中,每个宝宝在家中负责呵护幼苗的成长。拍摄并提交5—10张照片记录幼苗的成长过程,辰辰妈最终汇总成电子相册发给大家留念!(此点子来自乐乐妈妈和天津花友群,谢谢大家!)

活动用品:

1、 树苗、种子——辰辰妈将根据报名人数购买,如果价格不高我就担了,如果价格高,就大家平摊费用。辰辰妈对种植绝对菜鸟级,所以欢迎有种植经验的妈妈建议好种好活又好看的品种咯

2、 植树的铁锹——估计家里面都没有,我们临近再借吧

3、小板凳——每家自备

4、 种花的花盆、培植土、水、小工具等——辰辰妈家里都没有(除了水),需要购买,其他妈妈如果有需要的可以告诉我一起团购。

幼儿园种植活动方案 篇11

设计意图:

前几天,晨间活动时王敬文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小麦的种子,我把它放在沙池边上,不小心小麦的种子洒落到了沙池里。谁知道刚刚一场秋雨之后,沙池里长出了小麦,孩子们显得很兴奋,沙子里也能长出了小麦啦!我问孩子们还有哪些地方刚长出小麦呢?(土里)孩子们大声的告诉我,史润阳小朋友说:“我家的种子在锯屑里也能长出来呢。”于是我们决定把小麦种在土里、沙子里、锯屑里、小石子里,让他们比一比看谁先发芽,看谁长得高又壮。

目标:

1、通过种植、观察、测量、记录得出结论,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2、使幼儿学会比较:种在何种材料上的小麦长得高又壮。

3、体验照料小麦的经验。

准备:

1、纸盒或泡沫盒幼儿人数的一半,内分四个小格,小格内分别放入沙子、锯屑、石头、土,小麦,小工具若干。

2、长方形KT板,即时贴(供幼儿制作测量尺)。

活动一:

1、 请幼儿两两合作将沙子、锯屑、石头、土分别装入纸盒或泡沫盒内。

2、将小麦种在沙子、锯屑、石头、土中,并用该材料盖住种子。

3、给种子适当的浇水。

4、请幼儿猜测一下小麦在哪种材料上先发芽,并记录。材料 土 锯屑 石头 沙子 水

5、 鼓励幼儿每日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反思:

孩子们的兴趣很弄,每天早晨入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自然角按时给小麦浇水、记录。几天过去了,孩子们发现锯末和沙子最爱喝水,小石子的口好象一点也不渴,总是干干的。而锯末总是一次喝好多水,不爱干,能保持水分,锯末里的小麦好象盖上了一层小棉被,挺暖和的,所以它们发芽了。两天以后,沙子里和土里的小麦也渐渐地长出了小嫩芽,只有小石子里的麦子还是原封不动,孩子们知道了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温度最适合植物的生长。

后记:孩子们都以为小石子中的麦子再也不会发芽了,可是大约十天小石子的缝里隐隐约约的稀疏的长出了几个小苗苗。由此孩子对植物生长需要足够的水分有了进一步的感悟。

小麦渐渐地长出了新芽,但小麦在何种材料长得又高又壮呢?孩子们观察着、分析着。多数孩子认为在锯末里会长得又高又壮。因为小麦在锯末里先发芽的,结果会是这样吗?我们决定通过测量来进一步验证。

活动二:

1、幼儿两两合作,制作测量尺。

2、给小麦进行首次测量,并记录。

3、鼓励幼儿常常给小麦进行测量。

反思:

从孩子的观察中,我们了解到沙子、土里、锯末里的麦子长得差不多高,只有小石子里的小麦最矮。过了大约两周,小麦发生了变化,土里的小麦长得最高,而沙子里的小麦和锯末里的小麦却黄了、干了。最后,孩子们得出结论:只有种在土里的小麦长得又高又壮。

通过种植活动孩子们知道土里会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它既能保持水分,又不易水分蒸发,他们懂得了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珍惜土地,不能浪费土地资源。而我也悟出了一个道理:直接获得的经验是更有说服力的,也是孩子们容易接受的。

幼儿种植活动意义

种植活动是幼儿园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可以认识不同的植物和各类种植工具,了解植物种植和生长的过程,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与泥土、阳光、空气及水等要素之间的关系。种植活动不只是体验的科学活动,也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它涉及数量、测量、空间、协作、规划、责任感、任务意识及审美等多方面经验的活动。

种植过程是幼儿亲近自然的过程,也是幼儿关注、关爱生命的天性得以展现的过程。种植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活动之一,对种植的关注就是对生活的教育价值的认可,在种植中学习也就是在生活中学习。

让孩子通过参与植物的种植体验,深刻体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层含义。参与过种植,知道收获的不易,从而养成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珍惜粮食的良好品质。

教育儿种植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种植对幼儿、教育儿种植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链接: http://www.dnjbh.cn/shengwa/150068.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