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讲育儿方法(杨澜的育儿经,值得大家借鉴!)

时间:2022-09-29 阅读:25 评论:0 作者:悠悠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杨澜讲育儿方法,以及杨澜的育儿经,值得大家借鉴!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大女生》告诉我:妈妈“育儿”的同时,千万别忘了“育己”

文/沐恩佳音

自从有了两个孩子以后,我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奉献给了他们:陪他们读书,陪他们学习,帮他们检查作业,接送他们上课外班,带他们去 旅游 ......整天忙得团团转。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已经把孩子的需求放在了首位,但很多时候他们并不领情。

我为他们的成长和教育操碎心,他们反而会烦感,所以我经常会焦虑、苦恼、紧张、气愤、烦躁......

我身边也有很多妈妈,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光明的前途,他们毅然决然地放弃自己的工作,舍弃自己的爱好,在家专职带孩子,全力以赴地辅导孩子们学习。

当孩子不听话,或者孩子的学习没有达到自己的期许时,妈妈们就忍不住发脾气、焦虑,甚至一遍又一遍地在孩子耳边唠叨:“我为了你,丢掉工作,放弃自我,你这样做,对得起我对你的付出吗?”

我也经常听到妈妈们抱怨:“你怎么就不能听话一点?”“你看别人家的孩子都学习那么好,你再看看你!”“你能不能写作业时认真一点儿?”“写作业时,你能不能不扣摸东西?”

妈妈不满意,孩子也不高兴!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有主见。为了能一直控制住孩子,曾经温柔的妈妈变成了经常练“嘶吼”功的老母亲。

“不写作业时,母慈子孝;写作业时,鸡飞狗跳”、“妈妈吼,孩子哭;妈妈叫,孩子闹”的现象,在不少家庭中上演。妈妈声嘶力竭,孩子精疲力尽!

最近,我认认真真地读了杨澜老师的《大女生》,觉得书中的很多章节、很多话语、很多事例都是写给我的。

读完《大女生》,我忽然明白:妈妈“ 育儿 ”的同时,千万别忘了“育己”!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在《论孩子》中写道:“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纪伯伦用抚慰的方式告诉家长们:这才是真正的亲子关系!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不是父母的附属品。

人生而自由!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父母的阶段性功能就是帮助孩子们找到自己的目标和道路,并为他们收拾好行囊。

孩子的路还是要他们自己走。

可是,现在的孩子和我们小时候比起来,学习压力、竞争压力都大了很多,现在的父母也比那时候的父母更注重孩子的教育。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所以对孩子的教育都很用心。大多数家庭中,父亲忙于挣钱养家,教育孩子的重任一般是由妈妈来完成。

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前,很多家长带着孩子上各种昂贵的早教;孩子上幼儿园时,家长开始为他们报各种兴趣班;学龄期,孩子的课外辅导班更是一节接一节,甚至在孩子的初、高中阶段,很多家长帮孩子请了一对一的老师,一个小时需要几百元。

我也是走在这些家长中的一员!沐恩和佳音的辅导班,从上幼儿园就没有停过,所以我深知教育一个孩子,妈妈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行。

虽然爱是一种本能,但爱有时候也会让人窒息!无微不至的照顾,事必躬亲的督促,换来的可能是孩子空洞的眼神和无声的倦怠。父母活生生地剥夺了孩子的自我驱动力。

杨澜老师说:“比催促孩子更重要的是发现孩子的内动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比能力和方法更重要的,是父母给孩子展示自己的活法!”

父母与子女同行的路上,孩子在成长,父母的任务就是去陪伴、安慰、指导,但我们不能替代。

一切的关系,皆从允许对方做自己开始。孩子是成长的主角,父母只是这个过程的参与者。

父母的爱不是占有,而是放手,让孩子做回孩子,让父母做回自己!

爱是有边界的!父母把孩子的事情还给孩子,自己因此轻松很多,反而可以享受更好的亲子关系。

歌曲《无价之姐》中唱到:“一个女性成长要历经多少风暴,做自己才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这句歌词对我的触动很大!几千年 历史 的传承,以及女人和男人不同的思维和理念,造就了:女人想做自己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没有孩子之前,我觉得在我的世界里,父母永远是第一位;有了孩子之后,我不自觉地把孩子排在了第一位,父母排到了第二位。

我给父母和孩子们买东西,或者给孩子们报辅导班,只要觉得合适,再贵都毫不犹豫,可是对自己总是舍不得。

闺蜜经常劝我:“你首先是你自己,然后才能是父母的女儿,孩子的妈妈。你可倒好,每次都把自己忘得干干净净。”

每个人内心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爱,希望得到一种价值感,希望自己所付出的都是有意义的。

所以,每当自己内心深处的欲望和想法不能被家人接受时,我就会觉得很委屈,但为了家庭的和谐,通常情况下,我会选择压抑自己的情绪。

经常如此,我的心里难免会有委屈,抱怨自然而然就成了嘴边的话题,这也给家人也带来很多负累。

身体不会撒谎。因为经常压抑自己,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近几年的体检结果,我的身体出现了一些不 健康 的信号。

看完《大女生》,我才真正得明白:女人不仅仅是父母的女儿,孩子的妈妈,更是我们自己!我就是我,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一旦我们失去了自我,只知道照顾别人的情绪或者想法,终究会因为我们得不到对方同样的关注而生气、抱怨。

一旦我们有了自我认知,就不再浑浑噩噩、虚度年华了,一生都会有一种适度的充实感和价值感。

女人,一定要学会在自己独一无二的身体中好好地生活。我们首先对自己的身体负责,才能拥有丰盈的人生!

营养也好,健身也好,情绪管理也好,都不是为了满足别人对我们的评头论足,而是过好自己的生活需要。

女人,不需要活成别人的样子,也不需要活成别人眼中幸福的样子,当我们不受外界眼光的驱使而做自己的时候,那份自在就是幸福的模样。

母亲与孩子,不是控制和反控制的博弈,不是你错我对的执念,而是一种深刻的共识:在这段关系中,母亲可以成为更好地自己,孩子可以成为更好的孩子,我们共同成为更好的我们。

《大女生》中说:妈妈,可以在孩子睡了以后,翻开自己喜欢的书,或是追个剧;可以搭配一套得体的衣服;可以打开瑜伽垫,在轻柔的音乐里伸展自己的身体;可以舒舒服服来个泡泡浴;可以敷张面膜......

可是,知易行难!很多女人都知道给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更舒服,只是我们在生活中拥有多元角色,平衡好各方的关系,做起来真的不容易。

可是,父母的示范是孩子们学习的最好教材,父母热爱学习,对新知充满好奇,可以给孩子分享有趣的见闻,跟孩子一起讨论 社会 议题,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 探索 精神和思辨能力、表达能力。

所以,我们需要成长,虽然成长是痛的!我们需要成为更好的自己,虽然需要我们勇敢地跳出自己的舒适圈,但我们不是为了配得上什么人,而是因为我们自己会更快乐!

大女生就是大胆地做自己,大步走四方,大女生“ 育儿 ”的同时,千万别忘了“育己”!

有和我一样生活境况的姐妹吗?我们一起努力改变吧,虽然这个过程可能比较漫长,但哪怕有一点点改变,对于孩子和自己,都是很大的进步!

孩子早恋怎么办?

高一的孩子开始早恋了,作为家长的你该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个问题呢?有个朋友说三年高中给孩子转学转了2次,越来越叛逆,简直无法无天了,心脏病都气的差点犯了。那么关于早恋问题我们来看看著名主持人杨澜,她是这么回答的:我支持女儿早恋。杨澜,既是一名资深传媒人,也是一双儿女的母亲,她的智慧和练达,不仅体现在成功的事业上,更反映在对子女的养育上。杨澜认为,其实在育儿方面,没有什么明星或者是不明星,都是一位妈妈,你面对的一个问题是生命的问题,所以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

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媒体人、传媒企业家,你一定要有成长的意愿。成长和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不同:你创造它,你活出它。所以杨澜不觉得做神童有什么好,也不要求孩子哪方面必须要有特别突出的成就,但她衷心希望孩子做一个快乐的人,也能给别人带去快乐。为此,杨澜身体力行,努力培养孩子具有几种习惯和品性:爱好运动、慈悲为怀、善于表达和富有幽默感。而且他们能够在孩子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一些指导。”在杨澜的教子经中,这也成了最重要的一点: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做人的,这不

仅仅是指道德层面,也包括父母在怎样度过他们的人生。“当然遇到孩子比较重要的日子,比如说毕业或者是家长会的这些活动,我都应该把事情排开,以他们为优先。关于孩子早恋问题一直都是我们作家长的头痛问题,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度过这个叛逆的特殊时期,记得有个做教育局长的爸爸是这么做的:高一的儿子回家说:“爸爸,我要结婚了。”爸爸平静的说:“可以呀”儿子很惊讶做教育局长的爸爸竟然那么痛快的答应了,于是爸爸就说:“孩子,如果你以后就想在咱这小县城发展,那么现在就可以结。”

事例一,接近青春期时,你可能会体会到迷恋的感觉一一对另一个人非常感兴趣、为他(她)着迷、头脑完全被他(她)所占据。迷恋(对某人有好感,或真的喜欢某人),被人们描述为一种爱的感觉一一那种你总是在想着一个人,也希望那个人能对你有同样感受的感觉。那么,迷恋和爱区别在哪里?很难定义什么是爱,因为这个词被实用在很多不通的情况下。你可以用它来描述你对家人、朋友、你喜欢的人,你的宠物鹦鹉或者巧克力蛋糕的感觉。所以这个词的精确定义,可能要取于你为什么而使用它。科学家人

在研究,试图搞明白爱到底是一种情绪、一些情绪的组合、一种态度、一种习得行为,还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够把我们跟他`联系在一起的能力。什么使你觉某些人有吸引力?研究人员发现,脑海深处的记忆可以解释为什么你会对某些人产生爱或者迷恋的感觉。这种记忆被称为内隐记忆。也就是说,他们是你意识不到的,尽管它们会影响你的选择。比如,如果你最喜欢吃奶酪通心粉——你爸爸做的那种一一长大以后,你仍会对那种奶酪通心粉有种特殊的渴望。关系形成的_隐记忆是类似的。你对照顾你的人

的爱的感觉,可能同他们深印在你脑海里的特殊的行为方式或者个性特点有关。家没你的外公在你小时照顾你,他总是对你唱歌,这让你感觉到被爱。很久以后,在你的生命里,你很可能会被喜欢唱歌的人所吸引。这些使你被其他人吸引的特质,由印在你脑边缘系统——情绪中心——的记忆激发,难怪科学家会告诉我们爱和迷恋是非常复杂的。感受爱和迷恋。恋爱中的人会被另一个人强烈地吸引,也会非常关心那个人。通常,恋爱是对你了解的人珍爱、温柔、关切(像你对奶奶和朋友那样)。爱包括关心他人。

事例二,磊每天都乘坐这班公交车去上学。开学第一天,杨磊像往常一样乘上了开往学校的公交车。他踏上车门第一脚,便迫不及待的把眼光递了过去,那个“位置”——没人,杨磊疾步移至老地方,人呢?杨磊心里纳闷。平常,那个熟悉的身影早已夺目而来,那张荡漾的笑脸早已嵌入心怀,两屡目光总会穿过层层的人墙相遇,哪怕一句话也没有,他们就心满意足了。现在,找遍整个车厢,也没有闻到一丝熟悉的味道;滤过每张面孔,也没有迎来一丝温暖的目光。怎么了?杨磊来到学校,远远地透过班级的窗

户,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背影,原来她早来了。杨磊快步来到教室。平时,每当杨磊走过她身边,她就像早有预感一样,及时送来犹如春风拂面般的微笑,荡漾在心,而杨磊也投去爱慕温情的目光,刹那两眼对视,目光交融,一秒钟就已经足够了,彼此神会心领,春心荡漾。可是,今天的擦肩而过是那么的陌生,你我之间的空气犹如凝固的冰,挂着寒气,触摸不到一丝温暖,杨磊心里莫名的恐惧。他失魂落座,只听到周围的同学说,今天她是家长开车送来的,以后,每天家长都来接送。时间回到去年暑假开学,学

校统一组织初二学生去区里的实践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期一周。平时,杨磊和她只是普通朋友,两人没有过多的交集。可就是在逃生墙活动中,只因为你无意间拉了她一把,在人群中多看了她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从此我开始孤单地思念。她就这样闯入了杨磊的世界,杨磊也走进了她的生活。她是学霸,曾经考过年级的第一名,杨磊对于她早有爱慕之心,而对于杨磊的到来,她也没有拒绝。更巧的是她和杨磊住在同一条街上。从那以后,杨磊再也不让父亲接送,而是。

怎样做才能让婆婆学会科学育儿

周末,别再遥控

妈妈:陈默,28岁,机关干部;宝宝年龄:3岁。

做了周末妈妈,不少朋友都担心孩子的教育问题。回顾3年来的艰辛,我认为只要让孩子感受到无时不在的母爱,周末妈妈一样可以带好孩子。

做周末妈妈的好处就是有空闲时间,能在下班后专心学习一些育儿知识,闲时还会做些手工折纸、看图识字卡片之类的小玩具,周末当作见面礼送给女儿,让婆婆用作启蒙教具。在饭桌上,抓住时机向婆婆灌输科学的育儿观,又利用社区、亲戚和新闻中一些正面典型和反面教材与她交流,让婆婆学着用科学的观念教孩子。另外,每天都打电话问问女儿的情况,有时还和女儿聊聊天。这样不但让女儿感受到妈妈的关爱,也可以清楚地掌握她的最新动向,以便及时与婆婆沟通,让她对症下药,婆婆常说我在遥控指挥她。

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少,就得下功夫,想办法提高相处质量。从周五见到孩子的那一刻起,就把照顾女儿的事全包揽下来,喂饭、洗澡、做游戏、讲故事一来可以传递母爱,二来让婆婆好好休息两天。有时,还教她玩些新鲜的游戏,比如做饭前我让她说出自己想吃的,然后把一些菜叶、面团当作玩具给她,和她一起做饭,培养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过大多数时间,我和老公都带她去公园、动物园,让她在大自然中学知识长见识。

做个优秀的周末妈妈

虽然周末妈妈对孩子的照顾有限,但也未必非得以牺牲孩子的快乐成长为交换条件,其实也可以做足功课,做个优秀的周末妈妈:

与长辈多沟通 老人大多对孩子的营养和安全比较重视,但也喜欢娇惯孩子,妈妈可以采取温和的方式,逐渐影响和改变老人的某些不科学的育儿观念。初期可以将一周的生活安排列个计划表给老人,做个参考。

合理安排工作日 每天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与孩子通话交流。下班后利用空闲时间买些育儿书或上育儿网站学习育儿知识,亲手做些简单的玩具给孩子,让他在平时玩耍的时候,也能感受到无所不在的母爱。

共度周末好时光 结束手头工作,关上电脑和手机,专心陪孩子共度周末时光,可以安排下列活动:

1.与孩子一起走进大自然,锻炼身体,做游戏;

2.为孩子讲故事、看图识字,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学习;

3.和孩子一起做家务,教他对长辈常怀感恩之心;

4.和孩子快快乐乐说再见,让他学会适应母子间的分别与团聚。

杨澜:平时忙于工作,对孩子比较宽松,但如果他们做事不专心,就会批评一下,不过也不会很严厉。

我绝不会忘记孩子的生日和节日,只要有空就会带他们去动物园玩。

蒋雯丽:多次塑造过完美妈妈的她,却面对因工作而疏于照顾儿子的生活深感无奈。

宁静:与美国老公保罗结成美满姻缘后,如今把家安在了北京,孩子由母亲帮着带。

我是一个严厉的母亲,小孩子淘气没关系,但不能养成不好的习惯,当然,我不会动手打孩子。关于这一点,保罗和我的意见是一致的。

麦当娜:用心经营自己事业的她,也把这股热情延续到9岁的女儿和5岁的儿子身上,对他们严加管控,立下多条家规。

我的小孩必须整理自己弄乱的地方,一周只能看一部电影和两个电视节目。

怎样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家教四则

1. 多多了解孩子: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2. .吸收教育知识: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

3. .耐心倾听孩子: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4. 真正放下身段: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此特别建议,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5. 跟孩子讲道理: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6. 让孩子去体验: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7. 同孩子做协商: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等家长把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地跳。

8. 盛怒时不管教孩子: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家长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建议家长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如打电话给朋友聊天、听音乐等。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

9. 修正对孩子的期望:有时家长真的太过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或许是家长自以为能够做到,但实际上从来没有做到过!来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很正常。

10. 真诚对待孩子:有些家长在与孩子做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家长可以很诚实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情绪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他的行为会让你难过,或是会让你担心、惧怕。了解孩子特点,选择适当方法,把握教育时机,做好学习表率。

关于杨澜讲育儿方法和杨澜的育儿经,值得大家借鉴!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链接: http://www.dnjbh.cn/shengwa/14476.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