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崔玉涛育儿不看后悔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崔玉涛的育儿理论可信度
崔玉涛,中国著名的儿科专家,现任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天津和睦家医院首席儿科医生,被和睦家医院官网首页推荐。他曾成功为澳大利亚籍仅重789克早产儿接生,并被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两年后孩子的父母重返中国感谢崔医生。崔玉涛医生著有《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系列图书,这套书是崔玉涛总结自己27年的儿科临床经验以及每天与300万粉丝的互动内容,按照家长们思维方式和最关心的问题分主题归类,并配有有趣、有用的漫画,新妈妈们几乎人手一套,这套书也长居当当、亚马逊育儿榜榜首,她们说书不仅很有用且有趣。已出版直面小儿发热、母乳与配方粉喂养、直面小儿腹泻、直面小儿过敏、小儿营养与辅食添加、小儿疫苗接种、直面小儿护理和小儿生长发育,更多的主题正在策划出版中。2013年《父母必读》杂志重磅推出了“崔大夫诊室”栏目10年集大成之作《崔玉涛:宝贝健康公开课》。该书包含了孩子营养与饮食、孩子常见病预防与治疗、孩子日常护理等家长们最关心的热门话题,并通过一个个诊室真实案例的分析,细致入微、深入浅出地将养育的要点娓娓道来,深受年轻妈妈们的喜爱。崔玉涛本人新浪微博粉丝量超过300万人、微信帐号关注超过40万人、百度知道《宝宝知道》App开设崔玉涛诊室进行育儿知识扩展解读和深度解读。
安抚奶嘴的利弊崔玉涛
如今,安抚奶嘴成为了一种具有争议性的工具。一方面,安抚奶嘴让各位家长爱不释手,因为它可以有效地安抚哭闹的婴儿;另一方面,部分人认为使用安抚奶嘴不利于婴儿的口腔发育,而且长时间使用还会给宝宝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所以,多数家长对于安抚持不确定态度。今天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育儿专家崔玉涛怎么看待安抚奶嘴这个问题。到底婴儿、新生儿晚上使用安抚奶嘴有什么利弊,又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育儿专家崔玉涛表示,对于六个月以内的婴儿和新生儿来说,安抚奶嘴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第一:安抚奶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社宝宝吃手的不良习惯,从而减少外界病菌侵入宝宝体内;第二:安抚奶嘴可以给六个月内的婴儿带来安全感,让他们的情绪更加稳定;第三:适当使用安抚奶嘴,宝宝们可以学会用鼻子呼吸从而减少通过嘴来呼吸,这样将减少宝宝被细菌感染的风险。
虽然使用安抚奶嘴具有一定益处,但是凡事没有十全十美。对于婴儿或者新生儿来说,若各位爸爸妈妈长时间给宝宝使用安抚奶嘴,宝宝可能会过度依赖而减少吮吸母乳。同时,若在两岁以内还没有戒除安抚奶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宝宝牙齿的发育和嘴巴外形。所以,切记正确使用安抚奶嘴。
因此,只要合理科学使用安排奶嘴,对于婴儿或者新生儿来说是有利无害的。所以,各位家长没有必要过于排斥安抚奶嘴,可以充分利用发挥其功效!
读《崔玉涛育儿百科》
宝宝出生三个月了,全家人都很开心,老人家和我们这一代的育儿理念不一样,有的时候会有冲突,在遇到情况就不知道怎么去解决。如果仅仅依靠百度上的那些零星知识点很难照顾全年,于是就在网上买了这本书,《崔玉涛育儿百科》作者自己是一个有着34年儿科临床经验的医师,毕业之后在国内儿科排名第一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工作之余一直在进行儿科方面的科目,可以说功力深厚。
在育儿的时候适合遇到了一些问题,涉及到是否要用药,是否要看医生,看百度的也拿不准主意,干脆买了一本书看看,一开始想买的是《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但是那本书太散了,加起来有10本。刚好崔医生有一本新出的育儿书,相当于百科全书了,就买了这本。
书比较厚有580多页,目录从怀孕到宝宝6岁,涉及到了大部分的难题,可以作为参考借鉴。这本书当成儿童小百科,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直接在书里查解决方法,应该来说,解决问题的途径比百度上的靠谱可信。
今天翻了翻这本书,看了一部分,我自己的感觉,书里在教会我们育儿要做到“注意观察,有的放矢,不必过分紧张”。在育儿这件事上我猜有很多人会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紧张的不得了,在宝宝出现一点问题的时候就紧张的不得了,百度解决不了的连夜去医院,生怕耽误了孩子影响发育。要么就是完全放养的观念,总觉得宝宝出生就这样,自己出生的时候也没这个条件,不照样过来了么。其实两个都不可取,时代在变,育儿的方法在变,能在最好的条件给与宝宝最好的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再平时育儿的时候做到的是注意观察宝宝的生长状态,有些状态完全不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或者长大就消失不见,例如宝宝的舌下系带,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烦恼过很多次,老一辈都觉得要剪掉,但是这个问题前后问过两个医生了,我家宝宝舌下系带虽然可见,但是不会影响将来的发音,不需要剪。有些状态需要人工去引导,不能放任不管,宝宝出生就有一个偏头的趋势,如果完全放任,会影响头型,进而影响眼睛和耳朵的生长位置,严重的会造成弱视,需要加以引导。有一本书给与了新生父母答案就很方便了。
以上就是我对这本书的感想,在分界线以下我会经常分享一些我自己遇到的问题,以及书里的答案,提供给各位参考
枕秃,宝宝在头几个月后脑勺有一圈没有长头发,光秃秃的,呈现月牙形,如果宝宝按时补充维生素D和维生素A的话就可以不用担心了,那一圈没长头发的原因,有可能是宝宝大部分时间睡在床上经常左右有摆头、转头,后脑勺和枕头有摩擦,那一圈会被磨掉而发生枕秃,可以不用担心,等宝宝大些能坐起来,头发就会慢慢长出来。
崔玉涛育儿笔记009--宝宝喜欢的三种睡姿各有利弊,家长要引起注意
宝宝出生后,大多数时间都在睡觉,家长们在担心宝宝睡眠好不好的同时,可能还会担心哪种睡姿更好,是仰睡?趴睡?还是侧睡?下面我们就来逐个分析一下宝宝各种睡姿的利与弊,以及哪种睡姿最适合他们。
首先,咱们先来说说仰睡。
对于半岁以内的宝宝来说,仰睡是一种相对安全的睡姿,特别是在晚上家长都睡着了以后。
不过,仰睡存在着一定呛奶的风险。
那怎么降低,甚至是避免这种风险呢?
其实就是拍嗝。简单来说,当宝宝喝完睡前的那顿奶以后,家长应给他拍嗝,并让他保持侧卧位。又因为宝宝吐奶大多发生在吃奶后半小时内,所以家长可以在半小时后,把宝宝的侧卧位调整为仰卧,再进行哄睡。
而如果宝宝喝着奶睡着了,怎么才能帮他拍嗝,让他把气体排出来呢?
其实你可以尝试下面这个办法,那就是抱着孩子,让他趴在你的胸前,头靠在你的肩膀上,而你靠坐在沙发或椅子上,上半身与水平面呈45度角,静坐大约15分钟。一般来说,孩子都可以将嗝打出来。
说完仰睡以后,我们再来说一说趴睡。
可能有不少宝宝都比较喜欢趴睡这个睡姿,因为这样会 促进他排气,减少肠胃的不适感。
但很多家长,尤其是老人总担心趴睡会压坏孩子的心肺。
其实,家长的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孩子趴着和躺着时一样,心肺都在胸腔中间,不会出现压迫的情况。
另外,有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趴着睡容易引发窒息。事实上,如果家长在旁边细心看护的状态下,除非是早产儿或的确生着病、情况危重的孩子,一般足月出生的健康宝宝,是不会因为趴着就窒息的,家长们不要过度担心。
听到这,可能有些家长就会问了,《美国儿科学会》上不是特别强调过,不建议小月龄的宝宝趴睡吗?
确实,《美国儿科学会》特别强调了,趴睡会增加“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几率。但这主要是因为,国外大多数宝宝出生后,就自己睡在一个单独房间里。
而咱们中国就不一样了,宝宝大都和家长在同一个房间,有家长在旁边看护,出现什么问题也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所以相比较而言,国外的宝宝在趴睡时,猝死的几率会比较高。
说到这,相信家长朋友们应该已经明白了,让孩子趴睡并不会压迫宝宝,也不会引起窒息。而且趴睡必须在大人保持清醒,并在旁边看护的情况下进行。
除了仰睡和趴睡,还有一种睡姿大家需要了解一下,那就是侧睡。
侧睡的好处在于,当宝宝一旦出现呛奶的时候,这个睡姿能方便奶液从他的嘴角留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呛奶带来的危险。
但有一点家长要注意,如果想让宝宝保持这种睡姿,那么家长需要在旁边看护,不然侧睡很容易变成趴睡。
其实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让家长们明白,每种睡姿都存在利和弊,并没有哪种单纯的睡姿是对宝宝绝对有利和有害的。而多种睡姿的交替,才有最有利于宝宝的发育。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就要和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个话题联系起来了,那就是 “睡头型”。
估计家长朋友们应该都知道,宝宝如果出现偏头,不仅影响以后的外貌,还可能会影响他五官的功能,引起视力、听力方面的问题,所以尽早预防才是关键。除了给宝宝按摩,纠正斜颈,不断的变换睡姿同样也能起到预防的作用。
所以我建议,最好在白天大人醒着,还能在旁边看护的时候,让宝宝采取趴睡的睡姿;吃完奶以后,让他侧着睡;而等到晚上大家都睡觉了,再让他保持仰睡的睡姿。
这样不但能保证宝宝的安全,还有利于宝宝头型的正常发育。
除此之外,我还想提醒大家,不管宝宝使用哪种睡姿,你一定不要在他的周围堆积太多东西,特别是枕头、棉被、棉垫、或一些安抚玩具,以免挡住他的口鼻,造成窒息。
1. 仰睡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但有呛奶的风险;
2.趴睡也并非绝对不行,而是要在家长清醒,并能看护的状态下进行;
3.每种睡姿都有利有弊,所以只有交替使用,才能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有帮助。
扫码免费领取米菲纸尿裤便携试用装
0
赞赏支持
相关推荐
暑期档所有电影加起来也比不过它
阅读 2038
最后两集价值大于今年任何刷屏剧
阅读 947
有一些人,站着就很猥琐……
阅读 72456
展开查看更多
崔玉涛医生在育儿方面真的权威吗?
崔玉涛崔玉涛育儿不看后悔,1986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儿科系,中国著名崔玉涛育儿不看后悔的儿科专家,现任北京崔玉涛儿童健康管理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及首席健康官(CHO)、崔玉涛育学园儿科诊所院长。
历任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天津和睦家医院首席儿科医生、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副主任。
曾出版了《0-12个月宝贝健康从头到脚》、《崔玉涛-宝贝健康公开课》、《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系列和《崔玉涛谈“自然养育”》系列等书籍,受到父母读者的广泛欢迎。
崔玉涛通过多种方式和平台,向家长们进行健康科学育儿知识的教育和传播:7年来坚持每日通过新浪微博,向560多万粉丝传播健康育儿知识及进行在线答疑崔玉涛育儿不看后悔;通过电视网综节目《崔神驾到》,喜马拉雅《崔玉涛育学园育儿指南》,线上线下粉丝互动等,为家长们进行健康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教育。
2014年底崔玉涛育儿不看后悔他和邵宗宗、姜巍共同创立了国内立足于儿童成长发育、健康管理的北京崔玉涛儿童健康管理中心有限公司,崔医生任职董事长兼首席健康官。
也是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委员会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妇儿临床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委员会专家,每年应邀参加美国儿科学会(aap),欧洲儿科胃肠、肝病、营养学会(espghan),亚洲儿科大会,美国过敏、免疫、哮喘学会,世界过敏学会等国际医学大会。
崔玉涛育儿知识
一说到育儿,肯定有许多妈妈会懂得很多育儿的方法,那么还有那些育儿的知识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崔玉涛育儿知识,供大家阅览!
崔玉涛育儿知识
1. 妈咪爱和培菲康里都含有奶的成分,而很多婴儿对牛奶过敏,不耐受,所以这两种药并不适合长期服用。
2. 带籽的南方水果(比如猕猴桃、火龙果、草莓……),都有致敏的可能,1周岁以下孩子最好不要接触。
3. 2岁以前的孩子,都应以奶为主食,其他食物为辅食。2岁以后,才以奶为辅,以饭为主。现在好多婴儿,在10-11个月就开始以饭为主了,这是不对的。对婴儿来说,吃辅食能吃饱的量,不能满足他们营养的需要量,如果能满足他们营养需要的辅食量,却是他们无法吃到那么多的。
4. 2岁以下婴儿的奶量: 0-6个月 孩子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吃饱为准。 6-12个月 每天保证800ML奶量 12-18个月 每天保证700ML奶量 18-24个月 每天保证600ML奶量。
5. 菜水、果汁都是辅食,4-6个月之内,都不要添加。
崔玉涛育儿饮食知识
1. 辅食的喂养启动不应早于17周(4个月),也不能晚于26周(6个月)。如果婴儿长得很好,6个月添加辅食就可以。但6-7个月以前,一定要开始添加辅食。如果到10个月还没有开始添加辅食,可能会增加今后的喂养困难。 一定要在母乳喂养期间增加辅食。也就是和母乳喂养的同时,进行辅食的喂养启动,不要断了母乳后再增加辅食。这样做是为了宝宝肠胃的适应性。 6个月以上的婴儿,进行辅食添加时,要能扶着坐,并能用上嘴唇“清扫勺里的食物”,而不是仅仅吸吮勺中的半固体食物。喂辅食的正确方式是:要用碗和勺喂,不要把米粉拌在奶里,用奶瓶喂。让宝宝学习咀嚼的动作。并且,喂宝宝吃饭的时候,妈妈的状态很重要,一定要跟宝宝一起吃,让宝宝看着妈妈在嚼,“嚼”这个动作的示范非常重要,哪怕你在嚼口香糖都行,千万不能做的就是一边喂宝宝吃饭,妈妈却在聊天、分神、看电视或者做别的不相干的事情。那样很快就会发展为喂饭非常费劲。和宝宝一起吃,或者你先吃给宝宝看,他会非常有愿望模仿你的动作。我们很多妈妈是自己不吃,先喂宝宝吃,这样的宝宝很容易就不爱吃饭了。
2. 说到不爱吃饭,喂饭困难的事,崔医生推荐一种“愉快饥饿疗法”,这种办法百试不爽——吃饭的时候,和宝宝一起吃,或者让宝宝看着大人愉快地进食,但如果他自己不想吃,也绝对不强迫他吃。30分钟后,收拾所有的饭菜,进餐结束。在下顿饭之前,除了清水外也不提供其他食物,重要的是,在这期间也不要让孩子看到任何食物,不要拿食物气孩子。大人和孩子一起,什么也不吃。到下顿饭,仍然是30分钟的就餐时间,大人自己愉快地吃给孩子看。很多孩子这时候就会愉快地大口吃东西了。如果还是不吃,重复上面的过程。这个办法要全家人一起合作执行,不要有人偷着在非用餐时间给孩子喂东西吃,这样孩子在下顿用餐时间仍然不饿,还是不会好好吃饭。
3. 鲜牛奶的推荐引用时间——在发达国家:12个月以上。在中国:因鲜奶的质量问题,推荐在2周岁以上再喝鲜奶。
4. 牛奶中的铁含量匮乏,而且容易引发过敏,不能做为12个月一下婴儿的主要摄入液体。
5. 不要认为脂肪是坏东西。母乳中的脂肪含量占55%,这说明孩子是非常需要脂肪的。但注意要摄入“好”脂肪。不要给12个月以下的婴儿饮食中加动物脂肪(不要用动物油给孩子做辅食)。
6. 不要认为蛋白质是好东西。蛋白质摄入过多,孩子在头2年的生长会非常快,造成肥胖基因活性强,今后肥胖的可能性增大很多倍。一周吃4个以上鸡蛋,蛋白质的摄入就会超标。
7. 说到鸡蛋,鸡蛋并没有大家所期望的那么多营养,在国外,无论大人小孩,都不会吃太多鸡蛋。一周2、3个足够了。
8. 所以,不要太在意宝宝的脂肪摄入,要注意控制的是蛋白质的过量摄入。千万不要在辅食中加入太多蛋白质。
9. 给宝宝做辅食,推荐使用花生油和橄榄油——但如果你的孩子对坚果过敏,就不要使用花生油了,一滴都不要用。
10. 最好的DHA来源在母乳中,深海鱼中也富含DHA,但要注意是否会引起孩子过敏。
11. 大麦,小麦,燕麦等麦类都有可能引起麸质过敏,要细心观察自己的孩子,在吃过这类食物后是否有不适应反应(比如有人吃了面就肚子疼)
12. 如果在母乳喂养期间开始接受麸质食物,2岁后对麸质食物过敏的几率就大大降低。
13. 过早(不足3个月)添加麸质食物易于增加婴儿体内胰岛素细胞自身抗体,增加了成年后患I型糖尿病的风险。
14. 说到罐装食物,有的孩子会对罐装食物中的添加剂过敏。所以在判定孩子是否对一种食物过敏的同时,也要注意其他相关因素。如果孩子吃了一罐胡萝卜泥罐头后产生过敏现象,那一定不是对胡萝卜过敏,而是对罐头中其他的添加剂过敏了。
15. 家庭中使用消毒剂的严重后果——消毒剂无论在地板上,衣服上,都能让孩子触摸之后通过口腔进入肠道,消毒剂在杀死肠道的有益菌群、破坏肠道屏障后,造成肠道菌群不健全,导致渗漏现象,使食物中的营养直接渗漏进血液中,导致过敏反应。(这一条我转述得还不够清楚,因为说不太清楚那么专业的医学名词,总之请大家注意不要使用消毒剂就对了。)
16. 已经养成没甜味就不喝水的孩子,家长可以考虑用无热卡糖来代替蔗糖过度一下,起码这样可以不给孩子的身体造成过多无用的热量及龋齿。 Sugar free,无热卡糖,国外超市都有买,也有很多无热卡糖做的食物。但国内还没有卖。
17. 12个月以内的孩子饮食中不建议加任何调味剂。一岁之后,可以适当加一点点盐。
18. 8个月以后可以在孩子的饮食中添加一点煮得很烂的肉类。
19. 酸奶什么时候给孩子喝——因为酸奶是牛奶制成的,所以在1岁以后喝比较适合。
20. 磨牙长出之前,孩子必须只吃糜状食物。
21. 防晒霜最好不给孩子用或者少用,一定要用时也只能用SPF15以下的,否者对孩子的皮肤不好。防晒霜的使用,也会阻碍孩子对维生素D的吸收。孩子晒太阳,也不要对着阳光直射。
22. 说到宝宝是否可以带太阳镜,崔医生严肃指出,一定不要给孩子带太阳镜。崔医生说,包括国外生产的儿童太阳镜,99.9%都是不合格的,会给孩子造成屈光不正常!
23. 绝对不可以给孩子扑粉(痱子粉)。无论大人手法多么轻,都不能避免有粉尘飞起,而且一定会被婴儿吸进肺里。这对孩子是有伤害的。可以选用液体粉。 治疗痱子,一个很好的办法是,在药店买盒“十滴水”,孩子洗澡时滴一管进澡盆就可以了。十滴水比宝宝金水好的地方在于,它本来就是内服药,即便宝宝在洗澡期间不小心喝下去一些洗澡水也没有关系的。宝宝金水绝对不可以内服的。
24. 3岁之内的孩子是行为教育阶段,也就是你想让他学会什么,你要亲自做给他看(从反面论证,就是你不希望他做什么,自己千万不要做,也不要让他看到身边有人这样做); 3岁之上的孩子,也是语言教育阶段,这个时候,你想让他明白什么事情或者道理,可以通过语言表达了。
25. 不要给孩子喝菜水,因为中国的菜农药问题很严重,煮菜水刚好可以把农药都煮进水里。可以把青菜在水里稍微烫一下,拣出来,剁碎了喂给孩子吃。
26. 比如橙汁,如果是很甜很香的那种,家长最好留着自己吃。给孩子吃那些味道不太香不太甜我们觉得味道不够好的水果,因为可以保护孩子的味觉。
27. 全母乳的孩子是否还需要喝白水呢?可以观察孩子的尿色,如果尿色偏黄,就是体内水分少了,可以给孩子加水,如果尿是清澈无色的,就不用加水了。但要注意是否有其他因素影响尿色,比如孩子服用过妈咪爱,那尿色肯定是黄色,和缺水无关。
28. 小孩子“枕秃”完全是物理性摩擦造成的,和缺钙无关。
29. 米粉一定要用水冲开喝,不要用配方奶加米粉喝。配方奶要单独喝,这对营养的吸收有好处。
30. 安抚奶嘴,不会引起牙龈变形。如果你的孩子吃手指的话,那最好还是给他安抚奶嘴。吃手指是会对牙龈造成不良影响的。
31. 中国孩子全体补钙造成的伤害太大了,即便没有三聚氰胺事件,中国孩子患结石的比率也是全世界最高的,因为家长全都给孩子补钙啊!千万不要以为钙是什么好东西,补钙多了,轻的是肾结石,重的还可能在大脑心脏中造成钙化,下场很可怕。只要孩子饮食正常,母乳或者配方奶的摄入量都正常,就不需要加钙。有很多医生毫无根据地让家长给孩子补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崔玉涛育儿不看后悔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崔玉涛育儿不看后悔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