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绘本育儿记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教育孩子绘本故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育儿篇——绘本:《妈妈,买绿豆》
前段时间,碰到某绘本馆打折,一口气给小家伙们买了30多本书。这本《妈妈,买绿豆》大宝已经读了7遍。今天早晨刚睁眼,又要读《妈妈,买绿豆》。
这本书,究竟有什么魔力,能让一个3岁半的小朋友读了一遍又一遍呢?
《妈妈,买绿豆》,是台湾信谊幼儿文学奖第一届的得奖作品。作者曾阳晴,1962年出生于基隆。台大中文系、中文研究所,清大中文研究所博士班毕业。曾任汉声出版社和天下文化出版社编辑、奥美广告公司创意文案、中国时报人间副刊专栏作家、中时晚报主编、清华大学和台湾艺术大学讲师。
书中的妈妈和孩子一起去买绿豆、一起煮绿豆、一起做绿豆冰棒,然后在炎炎夏日的午后,一起吃下又甜又冰的绿豆冰棒,从容而自在。点滴之中,交织着妈妈和孩子一起的幸福与满足。整个故事孩子都是主动的先发者,先是要求妈妈买绿豆,急着要煮绿豆汤,发现浸泡的绿豆已经变大了,一边吃饭还一边注意着锅子里的绿豆滚了,把糖罐拿给妈妈加糖,然后又忍不住搬了张小凳子垫脚,就想赶快能喝到绿豆汤。但当孩子发现掉落的一颗绿豆时,妈妈的动作、眼神都已经被孩子感染了,积极而且热情洋溢。整个过程虽然只是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却有许多生活的科学和智慧,有许多的学习——夏天是喝绿豆汤的季节,绿豆要先浸泡过再煮,热腾腾的绿豆汤可以用冷水降温,剩下的绿豆汤可以做绿豆冰棒,不小心掉落的绿豆还可以拿来种出小豆芽。孩子的天真和对绿豆的热情与专注,更带动着妈妈在简单居家生活中活得生气勃勃。
整本书文字不多,但是细节丰满。不信您看:
这是第一页,只有简单两句话,却有着琅琳满目的商品,信息量大出你的想象。每次读我都能加入新的知识点。首先让他认识每一种豆子是什么,什么颜色(此时可以加入英文,之前大宝学过各种颜色的英文),然后要他读出每一种豆子的价格(他已认识1-100内的数字,可加英文),再问他哪一种便宜哪一种比较贵(比较大小)。接着引导他说出买东西的流程(大宝说:先用袋子把豆子装起来,要拿给别人称重,然后付钱才能出去)锻炼小朋友的逻辑能力。如果还有兴趣的话,可以让他辨认各种商品,还有墙上的日历,告诉他日期,让他对日期有概念(还可以引入星期,用英文,他之前学过)。每一页字少也是个优点,我都是一个字一个字指着读给他,他现在对认字已经产生兴趣,每次读绘本,只要字少,都会让我一个一个读。
还有
这里的沸水把盖子顶起来了,可以告诉他水为什么会溢出来。引导其科学思维。
把盛绿豆汤的锅放入凉水中,绿豆汤为什么会变凉呢?(解释热的传递原理)
这是大宝最喜欢的部分,一看到绿豆冰棒喜欢的不得了,嚷嚷着也要做。我答应夏天一定带他做。
绿豆发芽过程,可以给小朋友讲述植物成长的整个过程。
书中还有很多细节,比如和妈妈一起坐在门前吹着风喝着绿豆汤,门前就是一片自家的菜地会勾起多少妈妈的童年时光。
这本书如实地呈现了生活中的一个片段,透过细腻朴拙的图画表现出来,一派轻松却又丰富饱满。生活即教育,在匆忙的脚步里,看见孩子,让孩子参与在每一天的日子中,一起过日子。就是这么简单,却让人无限着迷。还没读过这本绘本的小朋友,一定要去读哦。只要妈妈会讲故事,保证小朋友爱不释手。
文附
我问大宝:你为什么这么喜欢这本书啊?
答:因为我很喜欢跟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菜(每周末我都会带大宝去菜市场买菜),我还想做绿豆冰棒,吃绿豆冰。
总结一句话:想吃绿豆冰,典型的小吃货。
我是作者丽姐叨叨叨/85后二胎宝妈/ 大学在“全国优秀班集体”里度过4年/笔试第1名进入一所985、211高校读研/无任何人脉通过校招进入国企银行/1个月通过国际理财规划师(CFP)考试/31岁开始学古筝/两娃+上班同时备考金融财经界最高的两个证书(CPA、CFA)
高中语文几乎没有及格过的我,想在这里深耕细作,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有生之年出一本记录生活点滴的书,希望您能见证我的成长。
绘本育儿:《我带月亮去散步》让孩子怀着对月亮的甜蜜幻想
月亮绘本育儿记,是童书中经常会出现的意象绘本育儿记,它高高的挂在夜晚的天空,发出淡淡的光,静谧、美好又遥不可及,给人一种神秘莫测之感,令人心驰神往……也正是因为这种天然的神秘,有关月亮的故事和寓言,总是对小孩子特别有吸引力,当夜幕降临,月亮缓慢升起,一个个关于月亮的天马行空的故事就开始上演了。
《绘本育儿记我带月亮去散步》 就是一本关于月亮的故事,讲述了一段奇妙、温馨的旅程。当夜晚人们都已进入梦乡,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小男孩却和他的月亮朋友开始了一段奇妙的旅程……
“月亮为什么总是跟着我走呀,他是不是喜欢我绘本育儿记?”很多小朋友都问过大人这个问题,他们为月亮为什么总跟着自己走而困惑。但有一个幸运又大胆的小男孩,却和月亮牵着手去散步,可以他们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I took the Moon for a walk last night.
It followed behind like a still summer kite.
昨天晚上,我带着月亮去散步。
它就像一只夏天的风筝,静静地跟着我上了路。
Though there wasn’t a string or a tail in sight,when I took the Moon for a walk.
它没有风筝的尾巴,却长着圆圆的脸。
我不用牵着它的手,也没有长长的线。
I carried my own light just in case
the Moon got scard and hid its face.
如果它怕黑,就会藏起它白白的脸。
所以我把蓝色的电筒一直带在身边。
But it peeked through clouds that were fragile as lace, when I took the Moon for a walk.
白云好像一条条丝带挂在天上,月亮害羞地从云彩后面向下张望。
I warned the Moon to rise a bit higher,
so it wouldn’t get hooked on a church’s tall spire,
“月亮啊,快快升起来吧。”我焦急地告诉它。
差一点,它就撞上了教堂的尖塔。
and the dogs of the town made a train-whistle choir.
when I took the Moon for a walk.
当我带月亮散步的时候,邻里的狗看见了它,汪、汪、汪,叫得像火车得汽笛那样嘈杂。
We tiptoed through grass where the night crawlers creep.
when the rust-bellied robins have all gone to sleep.
我们踮起脚尖,走过爬虫活动的草地,红肚子的知更鸟唱起了催眠的小夜曲。
And the Moon called the dew so the grass seemed to weep, when I took the Moon for a walk.
月亮呼唤着露珠,晶莹的水滴就像小草的泪珠。
We raced for the swings, where I kicked my feet high and imagined the Moon had just asked me to fly.
我们奔向秋千,双脚在空中悠荡,幻想着月亮请我到夜空中飞翔。
Hand holding hand through the starry night sky,when I took the Moon for a walk.
我们手牵着手飞过河流和村庄,闪烁的星星就围绕在我们的身旁。
We danced cross the bridge where the smooth waters flow.
The Moon was above and the Moon was below.
我们蹦蹦跳跳走过小桥,桥下的溪流缓缓流淌。桥上有个月亮,桥下也有个月亮。
And bright in between them I echoed their glow, when I took the Moon for a walk.
当我带着月亮去散步,两个月亮的光亮同时把我笼罩住。
Then as we turned back, the Moon kept me in sight.
It followed me home and stayed there all night.
我们回家的时候,月亮一直对我深情注目,它跟着我回家,陪着我直到第二天日出。
And thanked me by sharing its sweet sleepy light,when I took the Moon for a walk.
当我带着月亮去散步,月亮用它甜甜的、静静的光,感谢我今晚与它共度。
这是一本很好的睡前读物,没有任何惊奇、恐怖、冒险的情节,也没有小动物们有趣的表演。而是关于一个男孩和月亮的故事,简单、美好,充满想象力。
用迷人的情调和意境,把孩子们带入一个非常空灵而宏大的大自然生活场景里去。作者把自然规律和符合小孩子认知特点的想象力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用温馨、浪漫的场景和情节,来让大小读者的心灵变得柔和而富有爱意。
这样温馨美好的故事情节,以及书中弥漫着懒洋洋光线的画面,特别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在睡前共读。让孩子怀着对月亮的甜蜜幻想,幸福、安然地进入梦乡,有月亮、星星、故事和家人陪伴的夜晚,总是迷人又惬意。
月亮会跟着人走吗?每一个大人都知道,当然不会。可是当孩子哪一天打破砂锅问到底,想了解童话以外的客观事实时,该怎么回答他呢?到时候爸爸妈妈们不要哑口无言哦,那样有损你在孩子心中无所不知的形象。
下面的知识点快拿小本本记下来吧,下次孩子再问到你这个问题,可以这样回答他绘本育儿记:
月亮不会跟着人走,但行走在地面上的人却总是感觉月亮是跟着自己走的。 第一:是因为月亮是巨大的天体,而且距离我们很远 ,身边没有什么东西能遮挡住它的光辉。不是月亮跟着人走,而是我们走到哪儿也走不出它的范围,就象孙悟空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样。
第二:是因为相对运动产生的错觉。 早年间,牛顿总结出来相对运动,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对另一物体发生了运动,此物体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举个例子,比如坐在开动的火车上,就会感到两边的道路、树木、田野在移动,其实并不是两边的道路在动,而是我们乘坐的火车在动而已。月亮跟着人走也是一样的,并不是太阳月亮在走,而是我们人在走罢了。
第三:是因为人靠着双脚移动的距离,相比地球和月亮这两个“庞然大物”来说,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并且,月球距离地球38万公里,当人仰望空中的明月,它在一定的位置,当人走动的时候,移动了距离,但是对于地球来说这点距离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看月亮的视角变化也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看起来就象是月亮跟人走啦。
当然,这些知识不宜过早的告诉小朋友,一来是因为太复杂孩子还理解不了,二来呢,不要过早地去改变孩子对世间万物的认知特点,和小朋友天然的妙趣横生的想象力,让孩子们在充满奇幻色彩的童年想象中尽情的遨游吧!
等到有一天孩子终于不再满足于童话,他已经有足够的能力,或者需要去 探索 真理、了解未知的客观规律时,再来和它探讨“月亮总是跟着人走”的真相。现在,如果孩子还很小,你就告诉他“月亮很喜欢你”,或者给他读《我带月亮去散步》吧!
0到1岁宝宝育儿指导书籍
0到1岁宝宝育儿指导书籍
0到1岁宝宝育儿指导书籍,作为妈妈,在宝宝出生的前后都会非常关心宝宝的一举一动,特别想给宝宝最好最安全的衣食住行。同时也会非常注重宝宝育儿书籍的挑选,下面是0到1岁宝宝育儿指导书籍。
0到1岁宝宝育儿指导书籍1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这本书是新手父母的入门级工具书,本书包含了0-5岁孩子生长特点及相关注意事项,手把手教你如何照顾和养育孩子,并给出了典型幼儿疾病的诊断和护理方法,还有母乳喂养的方法和宝宝睡眠建议等等。
分类全面而详细,解释清晰易懂,还配合了大量图解,操作性很强。
美国儿科学会是全世界备受尊敬的儿童健康权威机构,这本书是其先进育儿理念的集中体现。经过6次修订,数百位专家的审核,充分保证了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被众多儿科医生广泛推荐。
一书在手,解决新手父母所有养娃困扰。我家宝宝出生前,我就买了一本。孩子之后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感觉太实用了,所以强烈推荐。
《崔玉涛育儿百科》
这本书更适合以中式养育为主的中国父母。崔玉涛是中国妈妈们的育儿大神,也曾是明星父母的青睐的知名儿科医生,比如李小璐的女儿甜馨出生后,养育问题都是求助崔玉涛的。
这本书凝聚了崔医生33年临床经验,从准备生产及注意事项到宝宝6岁的全面养育指南。全书包含近200幅功能性照片和图表,近500个养育要点,上千个育儿知识点,33个专题知识,120个崔医生特别提醒。
看完后,你会觉得有些上一辈传下来的认知原来是错误的,比如把打喷嚏看成是感冒,其实是不对的,宝宝打喷嚏不一定是感冒了,打喷嚏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
有了正确的认知,才能养出一个健康的宝宝。不管是妈妈,还是家人,都需要全面而科学养育知识。厚厚的一本,值得珍藏!
《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
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宝宝吃喝拉撒都没啥问题,但是宝宝怎么还是在哭,还是不开心呢?这个时候我们就可能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只有身与心都健康的宝宝才是真正的健康。
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它是由美国育儿权威威廉·西尔斯博士近40年的儿科临床实践,以及与妻子玛莎共同养育8个子女的经验,结合发展心理学的“亲密理论”,总结出了一套“亲密育儿法”。
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让孩子感受亲密,获得来自妈妈的安全感,这是婴儿发育所需的成长的内在力量。
有研究表明,相比缺少亲密关系的孩子,拥有亲密关系的孩子更能适应未来生活的变化。
所以,这本书在我看来是育儿百科书籍类的进阶版本,从人性的角度,让育儿过程,充满温情,让孩子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成长。
《美国金宝贝早教婴幼儿游戏》
游戏是孩子和父母之间最佳的沟通桥梁。这本书介绍了0-3岁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和孩子一起适合玩的游戏,同时这些游戏能对孩子能力成长起到锻炼作用。全彩图印刷,每个游戏都有清晰的照片示范,容易理解,实操性强。
通过学习不同阶段适合和孩子的游戏,不仅增加亲子之间的亲密度,更有利孩子大脑发育、身心等各方面成长。也是一本指导爸爸,让爸爸参与育儿的好书呢。
何必再去什么早教机构呢?再贵也不一定起作用。最好的早教就是父母用正确的方式,在家和孩子互动起来。
几十块一本书永久珍藏,能抵得上上万早教机构的课,何乐而不为呢?
《让孩子做主——母乳妈妈育儿手记》
母乳是婴儿的黄金口粮,但是很多妈妈因为缺乏母乳喂养知识,却让孩子错失了这种世界上最好的、专属于婴儿的天然粮食。
这本书是国际母乳会哺乳辅导小巫的畅销力作,是每一位准妈妈和新手妈妈的必备书!
作者用亲身经历讲述母乳喂养的整个过程,不仅给计划母乳的妈妈们提供了正确的母乳喂养知识及实操,还从切身经历讲述如何克服母乳困难,也要给孩子吃上香甜的母乳,为新妈妈们增强了母乳喂养的信心。
《婴幼儿睡眠圣经》
婴儿的睡眠对于宝宝的成长发育特别重要。生长激素是在宝宝的睡眠周期里以脉冲形式分泌出来的,“宝宝睡一觉长一点”就是生长激素作用的最好体现。
睡眠还能促进宝宝大脑发育,晚上睡眠好的宝宝,可以很好的发挥“储能作用”,在白天能够更好的活动、认知、帮助智力、身体全方位发展。睡眠不好的宝宝,会经常生病。所以宝宝睡眠对于成长来说相当重要。
本书作者是全美最为著名的儿童睡眠和发展研究专家,通过婴幼儿睡眠起居指导告诉父母:培养天才宝宝,一定要有好的睡眠。
如何解决和预防婴幼儿睡眠问题,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如何应对哭闹、婴儿噩梦、尿床等问题,都在本书中做了具体的指导。作者还在书中解释了孩子地自然睡眠周期,并提出了循序渐进的睡眠方法。
0到1岁宝宝育儿指导书籍2
一、自我认知
幼儿自我认知绘本
这套绘本紧扣幼儿自我意识敏感期,专为0-4岁的幼儿设计的情绪认知绘本,让宝宝认识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这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成长阶段,宝宝进入这个阶段就意味着:他有了自己的小心思,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能量,渐渐变得独立,也在与周围世界的探索中体验着自己的情绪和心理。
一寸虫
一寸虫小小的,很柔弱,一不小心就会被其他动物当食物,不过它总是能靠自己的智慧化险为夷。画风我不是特别感冒,但孩子就是比较容易接受这种简单明了的画风,创意很不错,也能帮助小朋友培养自己的共情能力。
你很快就会长高
以前看蜡笔小新,印象很深的就是小新个头矮却爬的很快,在小朋友眼中,高高的大人似乎像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人类?这本《你很快就会长高》,从不同角度不同身高来描绘了截然不同的世界,也有很多帮组孩子树立自己自尊心的故事,让宝宝努力的多吃饭、长高吧~
二、知识认知
神奇变变变动物园
获得凯迪克银奖的绘本,国内引进的很早的一本低幼启蒙绘本,是一本不同的图形组合不断变化的神奇洞洞书,通过不同的色彩与图形不断的组合,前一页是只老虎,去掉一个圆形,下一页就是只老鼠,再去掉一个正方形,又变成了其他动物,很为作者的奇妙脑洞折服,小朋友也很喜欢玩这种绘本。
黑白卡
宝宝刚出生时,看到的是一个模糊的黑白世界,这时他双眼的运动还不协调,不能对焦,只能看出物品的轮廓,但能够感受光线的明暗。在宝宝1~3个月时,家长可以给他看黑白对比强烈、轮廓鲜明的图片,并配合红色物品进行视觉训练。手持卡片让宝宝正面注视或移动卡片让宝宝追视。每次训练的时间不要超过半分钟。
4~6个月的宝宝对物品的形状、颜色感受越来越强烈,能分辨红黄蓝绿四色,并能看出远近差异。此时,家长应多给宝宝看颜色鲜艳的图片及黑白对比强烈的图片,促进宝宝脑部视觉区的发育。
6个月以后,宝宝的视敏度已达到成人水平了,慢慢能看出远近、左右、高矮等立体影像。此时,家长应用颜色丰富、抽象的并有立体感的图片激发宝宝的视觉。还应多带宝宝到室外活动,开阔视界
1岁时宝宝的视力全面发展。1岁半左右的宝宝,对生活中常见且相似的物品,已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家长可以拿简单的对比图片,让宝宝找出两者的不同,训练他的视觉精辨力。
拉拉布书
要说什么书适合1岁以内看,当然是布书啦。给豆豆买过好几种布书,这款价格偏高些,但是确实质量很好,而且很多部位使用了不同材质,并且机关重重。有可以旋转的象鼻,有可以摘下来的香蕉,有会唱歌的小鸟,还有摸上去疙疙瘩瘩的鳄鱼。印刷的也很清晰,丝毫没有异味。1岁左右的孩子什么都要用嘴尝尝,所以布书的质量是最重要的。
好饿的毛毛虫
毛毛虫这本书色彩鲜艳,以毛毛虫的食物为线索串起整个故事,不同的食物颜色都不一样,数量也是越来越多,所以这本书可以教孩子认识食物、区分颜色,也可以教孩子数数,适合作为1岁孩子的启蒙读物。
三、良好习惯
大卫,不可以
本书是绘本大师大卫·香农的大卫系列作品的开篇,算是作者的半自传体绘本,大卫系列绘本如此的火爆,是因为无论中西方家庭中,每个孩子都是大卫,每个妈妈都是大卫妈妈,在绘本中都能找到生活中的影子目前大卫系列国内已经引进了5本,分别为《大卫·不可以》、《大卫惹麻烦》、《大卫,圣诞节到了》、《大卫上学去》、《大卫,快长大吧》
小鸡球球好习惯手偶玩具书
如何培养宝宝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很多家长都曾经头疼过的问题,怎么才能让他进门洗手,睡前洗脚呢?怎么才能让他自己吃饭,每天刷牙呢?
这套绘本也可以成为小宝宝的玩具,让他们拿着给自己的“玩具宝宝”们或者他们的朋友互动,在他们扮做小鸡球球进行娱乐玩耍的同时,也能够对习惯的养成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书本通过手偶的`形式,在游戏中教小宝宝洗澡、刷牙、上厕所、穿鞋、吃饭等独立自理技能,以及礼貌对待他人,接受了帮助要说谢谢,做了错事要说对不起等等,而通过这种互动,往往比一板一眼的说教以及训斥要更为有效。
睡觉去,小怪物
你的孩子有规律的睡眠习惯吗?你有体会到“孩子睡着时是天使,醒来时是魔鬼”吗?小家伙的安然入睡是不是对劳累了一天的你来说也是一种解脱和放松呢?你有没有机会看到自己与孩子相处时的情景,看到自己一步步变得不耐烦,情绪升级,音量加倍,最后变成怪物而不自知的过程呢? 这是一本幽默夸张的睡前故事书。
0到1岁宝宝育儿指导书籍3
孕期阶段:
备孕或孕期阶段我推荐一本非常好,非常实用的育儿百科书:《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这本书含盖了0到5岁宝宝生活中出现的绝大多数问题。如果宝妈们将这本书耐心读通读熟了,相信你的知识储备可能超过很多育儿专家和儿科医生了。
全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按照时间段的育儿知识,从生宝宝、宝宝出生后一直到5岁,不同年龄段遇到的各种发育、喂养、看护、健康、疫苗、安全、家庭关系等全方位的知识。
内容包括:
1、讲解孕期宝妈摄入的营养、锻炼和孕期筛查的相关知识;
2、宝宝出生前的准备和宝宝出生后的护理知识。
3、0到5岁孩子的基本养育方法,包括孩子各个阶段的饮食、营养和睡眠的问题。
4、孩子在各个成长期的身体、情感、语言、社交和认知发育的标准。
第二部分是分门别类地介绍常见儿童疾病的情况和一些解决建议。
主要包括
1、各种儿童常见病、创伤、先天性疾病和其他问题。
2、早期大脑发育的最新研究成果。
3、最新的安全标准,如疫苗接种、产品和玩具的安全等等。
睡眠问题:
关于宝宝的睡眠问题,我推荐《实用程序育儿法》这本书。
我记得在我刚开始生完孩子之后,每隔两小时喂一次奶把我给折腾的简直抑郁了。好在偶然的机会读到了《实用育儿》这本书,认认真真的看完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睡整觉的婴儿是存在的呀!看完这本书之后,让我帮孩子养成了良好的作息时间,真的受益良多!作者强调的就是有规律的养育方式,重要的是坚持、耐心、并保持清醒。
辅食问题:
关于宝宝辅食添加方面,《像我这样做妈妈——婴儿辅食看这里》这本书对我帮助非常大。
《像我这样做妈妈——婴儿辅食看这里》这本书是针对数十万妈妈的辅食疑惑的总结之作。
相信很多宝妈都会遇到过这样的问题:给宝宝吃什么辅食更好?应该依据什么顺序为宝宝添加辅食?如何给宝宝添加新辅食?买市场上已经制作好的和自制的辅食哪个更好?宝宝的辅食能不能添加调味品?您的所有疑惑,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详细的解答!
小到为什么时候添加辅食、先喝奶还是先吃辅食、如何避免宝宝过敏;大到如何培养宝宝的进食习惯、不好好吃饭的解决方法、宝宝是否需要补充各种维生素,书中囊括了0~1岁儿童关于辅食和营养的方方面面。
书里面还根据不同月龄给出了79道辅食食谱,食材常见、做法简单、营养均衡,以及详细操作步骤,让每个妈妈都能轻松上手!
疾病问题:
关于宝宝的疾病问题,这里我强烈推荐两本本:《像我这样做妈妈-儿科医生育儿记》和《在孩子下次生病前》。
《像我这样做妈妈-儿科医生育儿记》这本书囊括了0~3岁儿童成长的方方面面,小到为新生儿洗澡、剪指甲的技巧,母乳的保存与解冻、配方奶的冲调、尿布的选择;大到睡眠模式的建立、常见疾病的护理、意外伤害的急救。欧茜医生用最生动的语言、最清晰的调理、最生动的比喻,提供了最具操作性的方法,使爸妈们在读过本书之后都能毫无压力的照护孩子。
玩耍问题:
玩,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也有很多科学在里面的,在这里我推荐《美国金宝贝早教婴幼儿游戏》这本书。
这本书为平日照顾宝宝的新手爸妈提供了大量简单的亲子游戏,可以帮助宝宝们开发各种重要的技能,又可以为家庭带来无穷的乐趣。
书中的游戏是根据宝宝的不同年龄量身定做的,既有热闹的肢体游戏、音乐游戏,也有安静的观察游戏、想象游戏,还有乐趣无限的阅读时光,每种游戏都可以为宝宝开发多种技能,包括认知、情感、社交、语言、运动能力等。不论您是新手爸妈,还是想学习更多亲子游戏和儿歌,这本书都会是很好的工具。
早教问题:
《早教游戏笔记》这本书是非常好的早教笔记,书中每一款游戏,都交代了需要准备的材料和执行的方法,以及所对应的早教学习内容,并附上了小朋友游戏表现作为参考,同时也对游戏安全或者不同的游戏形式给出了提示。
沟通问题:
《怎么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是美国家教类图书累计销量第一名,被称为是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圣经。
在这书中,有很多的漫画和实例演示,让父母能够直观地看到正确和过错的交流话术。对比之下也就了解自己之前错在哪里,为什么曾经自己体现得很有耐性、很有爱心,也企图做一个好家长,却换来的是孩子的批驳、倔强、抵挡、不协作……
想想很多时候,亲子之间的矛盾是从孩子的负面心情开端的。当父母看到孩子不太快乐,想问问怎样回事时,孩子却不太情愿说;或许孩子说了家长不认同,反倒起了争执;或许孩子表达不顺畅,形成误解……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这些困扰也会接踵而来,家长朋友不妨提前细心耐心地读一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促进亲子交流,缓解亲子矛盾,让孩子更听话,家庭更调和。
性知识问题:
有关儿童性知识的书籍是我们最不应该忽略的。
相信很多家长被孩子问到这方面难以启齿的问题时,都会比较头疼,不知道怎么表达才能合适合规地给孩子普及到这方面的知识,所以我们就需要一些好的书籍来帮助我们,这里我推荐两本书:《从尿布到约会:家长指南之养育性健康的儿童(从婴儿期到初中)》和《善解童贞》。
这本性教育圣经,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确定并向孩子传达自己的性价值观;同时为解决各个年龄段孩子的性难题提供指导,帮助父母发现与孩子交流性话题的时机,并帮助父母总结各年龄段性教育主题的要点……
简单粗暴的育儿指南-《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系列绘本
文丨蘇水囍,一个妙笔生草的二胎宝妈
女儿2岁半时
正在吃饭,女儿用两个碗把汤倒过来倒过去的,弄得满桌子都是水,袖子也湿了。爸爸喝了几次她还是我行我素。爸爸火了,把餐具米饭菜全部收走了!女儿一边抢一边大哭:“妈妈,妈妈,救命啊,救命啊,妈妈快来救我!大灰狼来了……大灰狼来了……”
“哪里有大灰狼?”
“他是大灰狼!”指着爸爸说。
“那个他?”
“他啊,就是他!”指着爸爸很用力很激动地说。
“他是谁?”
“他是大灰狼!”
“他怎么是大灰狼呢?他是最爱你的爸爸啊!”
当时我感到很惊愕,什么时候开始,女儿和爸爸的关系竟然如此戏剧化了。想当初,女儿睡着了都是把头靠着爸爸,把臭脚丫搭在妈妈身上的呀!
或许,是从我成为一个全职妈妈起吧?
自从成为全职妈妈,一天之中,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和我在一起,吃喝拉撒睡玩都慢慢转移到我身上,变得越来越黏我,对爸爸的感情反而在不知不觉中变淡了。于是,我得做点什么来改善他们的关系,新手妈妈唯有学习。在书店里快速浏览搜索亲子关系的书本, 《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绘本系列跳入眼中,嗯,书名是刚需,就它了。
这套书本是由两个作者合作完成的。故事作者是荷兰的阿拉德·丹姆,绘图是荷兰的亚里斯克·沃尔夫。
这套绘本一共有七本书组成,分别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聚会》,《做游戏》,《看世界》,《我长大了》,《搬家》,《当厨师》。适用于2-6岁的儿童。
绘图风格比较粗线条,或许正好符合孩子的视觉呢。每本绘本,包括封面在内大概10-14张纸。 这简直就是为各位阅读困难症(一读书就犯困)爸爸量身定做的呀!
根据女儿的年龄和兴趣点,爸爸先挑了本《做游戏》。
翻开书本,一个个简单而又有趣的游戏跃然纸上:吹羽毛,踩脚丫儿,嘚儿驾,一只蜜蜂飞过来,飞行课,宝贝你会这个吗,大象,爸爸你会这个吗,沙子是水草很烫,推小车。爸爸每读完一个游戏,女儿都嚷嚷着:“爸爸,爸爸,我也要玩!”惊喜的是,每做一个游戏,女儿都能迅速get到要点,玩就是孩子的天性啊。 一本绘本下来,爸爸累呼呼,女儿笑咯咯,两颗心也越靠越笼。
所有的小游戏都不用装备,不用设施,要的只是身体力行。或许你会说,哇,这个游戏我小时候也玩过,那个游戏我小时候也玩过。但是当我们成了父母,孩子独自玩的玩具一箱又一箱,你是否还记得这些原始而又参与感满满的小游戏?为什么我们长大了总是羡慕童年,那是因为我们记忆里的美好童年有比赛吹羽毛,踩脚丫,做小马,石头水上漂......但愿我们的孩子长大了,童年的记忆不仅仅是独自玩着乐高。
《我长大了》“爸爸,我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可以捉鱼了?” “没错,宝贝儿,爸爸今天就教你怎么捉鱼。”
去往抓鱼的路上,好奇的小熊遇到各种小状况,熊爸爸教会他如何去化解和避免。到了抓鱼的地方,小熊第一次捉鱼,摔倒在水里,熊爸爸:“宝贝儿,游过来,一头大熊要学会用爪子游泳。”
当孩子兴致勃勃地想做一件事,父母要做的是恰当得给予鼓励和引导。通过孩子的亲身经历,让孩子体会到成长需要学会:用眼睛去观察,行动前学会思考,冷静面对一切,还要学会分析,聆听,勇敢,辨别。
《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来,宝贝儿,该和爸爸去睡觉了。” “坏爸爸,我自己出去找朋友玩。”
在路上,小熊遇到各种小朋友,询问他们的爸爸是怎样的,回答各式各样,一路走下来,小熊明白了:我爸爸独一无二的,自己的爸爸才是世界上最疼自己的。
爸爸一般比较内敛,不会经常把爱挂在嘴边,爸爸通过这个绘本可以传递对孩子爱的信息,也让孩子明白到不要羡慕别人的爸爸。
《聚会》包含了小片段:猜猜我是谁,找礼物,扮演,一个走两个进,变大树,画画接力,刺猬,苹果赛,平衡,装扮大蛋糕。全程熊爸爸都是以引导的姿态让小熊与每一个小朋友互动,让整个聚会既充实又欢乐。
孩子不是天生的社交家,但是父母的恰当引导可以使得孩子更好地融入集体,体验友谊的快乐。
《看世界》好奇的小熊想了解所有的事情,无论走到哪儿,“那儿”都会变成“这儿”......软和硬、空和满、打雷和闪电、阳光和影子、开心和生气......跟爸爸一起都有了神奇发现。让孩子回归大自然,接触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搬家》因为雨水漫进洞里了,熊爸爸和小熊不得不搬家。在寻找新家的路上,熊爸爸鼓励小熊去探索,经历重重体验,终于找到了新家。
让孩子学会了认识自己,了解别人,这是一个美丽的世界。
《当厨师》“爸爸,今天我来做饭吧!”熊爸爸和小熊一起做了各种好吃的东西。
让孩子体会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
整套绘本,简单、有趣、生动、富有启发性。这不仅仅是一本亲子绘本,更是父母育儿的行动指南,因为它传递的是一种教育孩子的方式。
教育孩子从生活的点滴入手,即使是动动耳朵、眨眨眼都可以玩出亲子互动。
教育孩子要在游戏中学习,孩子在快乐的时候,最容易开放思维,接受新事物。
教育孩子是授之于渔而非授之于鱼。
教育孩子更加是:放手让孩子去探索,鼓励孩子去参与。
绘本里的熊爸爸聪明且睿智。其实妈妈也很适用这套书,可以学习一下男性思维,协助爸爸培养孩子果敢和独立。
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老人疼爱孩子,会毫不犹豫包办;妈妈往往因为怕麻烦也会选择包办或者直接告诉孩子捷径。而爸爸的男性思维,则会放手让孩子去探索,即使孩子撒娇完成不了,爸爸也只是提示方法。
如今女儿三岁半,在过去的一年里,这套书简直成了亲子宝典。睡前,是读物;外出,是行动指南。
看到爸爸可以在水上飞石头,佩服又自豪;
到公园里,在爸爸的带领下所有的运动器材都顺手拈来;
晚饭过后跟爸爸一起洗碗;周末跟爸爸一起踩单车;
做错事被爸爸教训得眼泪鼻涕一把抓,依然说:“爸爸,虽然你骂我,我还是爱你的,因为你想我变得更优秀。”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 这套绘本的实践性是非常强的,绘本读完了,游戏和学习还在继续。
—END—
PTC绘本育儿《好多记忆的书》
静下心,跟孩子一起走进诗、走进童年,走进自然、走进美好…
亲子共读,给孩子带来快乐,给家长带来成长…
羽毛,是否记得它曾经是…一只鸟?
书,是否记得它曾经是…一个字?
椅子,是否记得它曾经是…一棵树?
菜园,是否记得它曾经是…一粒豌豆?
蛋糕,是否记得它曾经是…麦粒?
大海,是否记得它曾经是…雨水?
雕像,是否记得它曾经是…石头?
小岛,是否记得它曾经…没人知道?
劳动,是否记得它曾经是…游戏?
夜晚,是否记得它曾经是…白天?
爱,是否记得它曾经是…陌生的?
家,是否记得它曾经是…两个人?
世界,是否记得它曾经是…荒凉的?
你,以后是否会记得你曾经事情…一个孩子?
太美好的一首小诗,美好而引人思考,若没有美好的图片结合,跟孩子一起共读,很难想象我能静下心来读这么……的文字,感谢作者和孩子,一起给我这样美好的体验。
「绘本推荐」优秀育儿书籍推荐
作者介绍:
路易斯·埃姆斯(1908-1996),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儿童发展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她毕业于耶鲁大学,毕生致力于儿童发展、儿童养育实践研究,其教育理念影响了两代美国年轻父母。
弗兰西斯·伊尔克(1902-1981),美国儿童行为学博士,与路易斯·埃姆斯合著的作品很多都成为畅销书。
西德尼·贝克 格塞尔人类发展研究所前所长,长期从事该研究所的医疗部门工作。
主要内容:
介绍了孩子从1岁到14岁会存在的一些变化。
1岁:孩子成长很快,但也很难沟通,因为他还不会表达,他的不同行为意味着什么,又该如何应对?
2岁:孩子到了“可怕的2岁”,他看上去似乎一切都很好,但事实却不是这样,一不留神,你就会忽视……
3岁:孩子总是和你对着干,很多能力好像也倒退了,面对叛逆的他,该溺爱还是该严格管教呢?
4岁:喜欢一切新奇的事物,有着变幻莫测的想象力,做什么都“过度”;运动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5岁:总是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并且有了很好的自我克制能力,因此,对父母来说也可以享受一段金色时光。
6岁:小小的矛盾体,集两个极端于一身,与母亲真正开始分离的起点。是家长最为享受的一段亲子时光。
7岁:退缩、内敛、沉静,对任何事情都过度敏感,个个都是“小担心”,追求完美主义,变得越来越讲道理,喜欢有自己的空间,好思索。
8岁:愿意接受挑战,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性格也变得开朗自信了。渴望自己的表现被大家肯定,希望自己被大家接受。
9岁:9岁的他独立意识更强,对自己要求也变得更高;做事更加执着,能够善始善终;时而表现得很成熟,时而表现得很善变,让人难以捉摸。
10-12岁:半大孩子,既想要成人的自由,又不想承担成人的责任。
13-14岁:渴望“独立”,是一段情绪起伏剧烈、精神压力大的时期。情绪可以渗透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他们的行为。
推荐理由:
耶鲁大学40年研究成果
兰登书屋30年当家好书
内容全面,从日常生活到教养难题,关于孩子每年的一切,都在书中可以找到!
作者介绍:
张思莱,原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学会北京儿科分会副组委兼秘书,卫生部启动的“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项目”的国家级专家,擅长新生儿专业、儿童保健、儿童疾病治疗以及儿科中西医结合治疗等。
她毕业于北京第二医学院儿科系,在婴幼儿早期教育及心理学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主要著作包括:《您 育儿 的方法正确吗》《从新手到 育儿 专家》《 育儿 路上答疑解惑》等。
主要内容:
对自己小外孙从1岁到4岁的成长过程的记录,将养育及早教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一一向读者娓娓道来,有理论根源,有经验总结,有难题解答,是一本真正适合中国家庭、实用、专业的 育儿 指南。
推荐理由:
通过对自己外孙1岁到4岁成长记录,融入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简单易读,容易记忆。
绘本育儿记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教育孩子绘本故事、绘本育儿记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