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的育儿套路(如何套路小孩)

时间:2022-12-10 阅读:17 评论:0 作者:悠悠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最牛的育儿套路,以及如何套路小孩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育儿套路有哪些

育儿套路有哪些

育儿套路有哪些,有一些育儿套路,大家都在用,我们也习以为常,但也许你不知道,其实那是错的,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育儿套路有哪些,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

育儿套路有哪些1

套路一

重复,意味着强调?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但是“说三遍”之后,能够加强记忆的可能只有自己,对于听的人来说,越是重复越容易激起反感。

1979年,彼得的“说服实验”表明,在说服别人时,不管是什么观点,观点是好是坏,反复只会降低说服率。

我们都知道唠叨使人厌烦,但实验结果表明,其实好话说多了也会变坏事,溢美之词反复说也会使人乏味和反感。

比如我们希望孩子变得更好,常反复地跟孩子说:

◆做个乖宝宝哦!

◆你要好好努力。

◆加油,以后才能有好前途!

一次两次,孩子还会感觉到来自家长的期待,但是超过三次,即使孩子表面表现出顺从,内心也会感到反感:“又来了!”长此以往会丧失其作为家长的威信。

套路二

“吓唬”孩子,最能让TA听话?

为了让孩子知道有些事情是被禁止的,很多父母认为采用越严厉的方式越有效。

他们通常会简单粗暴地向孩子发出警告,有时甚至直接威胁孩子,比如:

◆这些糖绝对不能吃!

◆以后不许乱跑,要不然看我怎么收拾你!

◆如果再不听话,我就把你关在门外!

约束孩子行为的禁止性语言反而更易激起他们违反的欲望,使孩子获得违反规定的刺激和快感。

美国心理学的一项实验发现,经受严重警告的孩子再次违反规则的几率比经受轻微警告的更大。

心理学家米勒的另一项实验表明,警告式的强硬口气,效果并不能持续,温和的语气、肯定的语言对孩子才最有效。

因此,请多用肯定和鼓励代替警告和威胁:

◆你别在床上画画!→在画板上画画会更有趣哦!

◆你不要抢别人的玩具!→善良友好的孩子更受人喜欢。

◆不准你再玩电子游戏了!→我们来一起读你最爱的故事书吧!

套路三

笼统的夸奖,真的有效?

在父母眼中,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变化和进步都值得称赞。

很多家长认识到用鼓励和表扬的方式可以更有效地增强孩子自信和成就感,但却不知道如果夸奖的方式不对,可能会适得其反。

你是否常用这样的方式夸奖孩子:

◆你是最棒的!

◆你是最乖的宝宝!

◆你真得太行啦!

孩子不听话时,很多家长习惯将这样的鼓励当成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

殊不知,这样的'表达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唯我独尊”的认知,会让他们盲目自满,甚至变得心理脆弱、不堪挫折。

父母在肯定孩子时,应在“最棒”前加上限定的范围和具体的行为,同时夸奖孩子一定要足够真诚,让孩子感到你发自内心的爱比什么都重要!

你可以试试这样夸孩子:

◆鼓励孩子尝试时——试试看,你可以的。

◆肯定孩子的作品——你的画、故事等,充满了想象力和灵气……

◆表扬孩子的进步——你今天的XX行为,比上次进步多了,真不错!

◆夸奖孩子的坚持—— 你一直没放弃,妈妈(爸爸)为你骄傲!

套路四

先肯定,后否定

当评价一个人时,先肯定后否定是我们通常的说话技巧。

但是根据心理学家阿伦森曾经做过的一个著名的实验,先肯定后否定给人带来的好感比一直否定更糟糕。

因为从肯定与赞美的语气转为否定时,再好的赞美也会被后面的负面信息所曲解。

当自己有较为负面的信息或者建议需要传递给对方,也可以采用“先否定后肯定”的模式去叙述,这样对方的排斥也会减少一些,对于赞美的信任度也会高一些。

所以,想对孩子提出意见,不要用指责的语气,不妨换个“套路”——

◆你一直都学习很认真,但是这次成绩怎么这么低?

→这次是没考好,但我知道你一直都学习很认真。

◆你每天练习写字很努力,但是你字怎么还这么丑?

→虽然你的字还不那么好看,但是我看到了你的努力。

套路五

你唱红脸,我唱白脸

“严父慈母”似乎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标配”。

父母“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也长期作为家庭教育中的一项先进经验广为传颂。这样的“角色分工”在家庭中常表现为:

◆妈妈惩罚孩子,爷爷奶奶替他说情

◆爸爸对孩子发火,妈妈抢着辩护

◆家庭成员因为教育问题,互相指责

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当孩子出现问题时,谁护着他就找谁。这样不仅容易使孩子漠视家长权威,产生投机心理,而且会使孩子的情感分裂,造成亲子关系疏离。

同时,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2岁以上的孩子,在目睹父母之间的吵架场面后,会很快地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模仿大人气势汹汹地说话和争斗,言行举止易变得有攻击性。

你不妨试试这样做:

◆家庭成员之间应多沟通和讨论,对孩子的教养问题尽量保持一致,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教育氛围。

◆当出现分歧时,要及时控制情绪,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指责对方,应在平和友好的氛围中尽快达成共识。

◆别把育儿的分歧作为权利之争,把本来是关于孩子的问题,演变为成人间的家庭关系问题。

育儿套路有哪些2

套路一:孩子头发又少又黄,得补钙

当你去母婴店买东西的时候 ,导购看到宝宝的头发常常会说:“你家宝宝头发怎么这么少,还发黄。你看后脑勺都没有头发了,说明宝宝严重缺钙,赶紧给孩子买点儿钙片吧!”我相信很多没有经验的妈妈听到店员这么说,是不是心里就害怕了,于是赶紧花几百元买几瓶。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如果妈妈母乳充足,宝宝没有偏食和厌食的问题,宝宝基本是不会缺钙的。宝宝之所以头发少,颜色黄,甚至枕秃,这是因为宝宝毛囊还在发育,理理发就好了。枕秃就更简单了,这么小的孩子,整天躺在床上,只能来回晃动脑袋锻炼身体,头发是磨没的,并非缺钙。

著名儿科医生崔玉涛说过,只要医生没有说孩子缺钙,就不需要额外补钙。钙补多了,反而会导致软骨硬化,影响身高发育。妈妈可以给宝宝补充一点儿维生素D,提升宝宝钙质的吸收率即可。

套路二:母乳营养跟不上,需要吃奶粉

去母婴店逛,只要你说宝宝六个月多月大了,导购就会千方百计给你洗脑,告诉你“母乳六个月后就没营养了,需要吃奶粉”,给你各种描述奶粉的好处,最终忽悠你买了他推销的奶粉。

但是,他没告诉你的是,母乳是宝宝最好的口粮,六个月后母乳的营养成分不会变,只是不能再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所需,所以要及时添加辅食。只要你的母乳充足,母乳喂养就可以一直喂养到两岁,既方便又好消化,可比奶粉强多了!

套路三:儿童专用的才好

市面上很多产品都标注着“儿童专用”,儿童酱油、儿童面条、儿童肉松……而这些产品,就是因为有了“儿童专用”这四个字,价格就高了很多,销量也在上升。我们家大宝刚开始吃辅食的时候,就掉进过一次这样的坑,给孩子买了儿童酱油。结果回来一看成分表,钠的含量竟然比成人酱油的钠含量都高,从那之后对儿童专用就没什么好感了。家长给孩子买这些东西,不要看是不是儿童专用,重要的是去看成分配料表。

套路四:宝宝吃DHA眼睛会变亮

很多店员为了推销婴儿DHA,常常会对妈妈说:“宝宝一出生就该补充DHA,这样有利于宝宝视力发育,宝宝眼睛会又大又亮。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如果宝宝发育健康,医生也没有明确指出宝宝缺乏某种营养,妈妈就不需要给宝宝购买补品。还是那句话,只要宝宝不挑食、不厌食,食物中的营养才是最好的,最安全的,而不是那些高价的保健品。

套路五:孩子消化不良、便秘要喝益生菌

我身边有不少妈妈,把益生菌当作保健品给孩子服用。在很多妈妈群里也经常能看到,有宝妈问孩子便秘怎么办,其他妈妈基本都是说喝益生菌。从理论上来讲,益生菌可以帮助建立肠道细菌的平衡。但是孩子是否需要喝益生菌,最好是遵医嘱,不要随意给孩子服用。

套路六:羊奶粉比牛奶粉好

羊奶和牛奶(注意,只是羊奶和牛奶的区别,而不是羊奶粉和牛奶粉的区别)在营养上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比如,羊奶粉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A的含量高于牛奶。但是呢,牛奶的蛋白质、钙、锌的含量则高过羊奶。所以,两者在营养构成上各有千秋,但是,绝对不存在谁高谁低之说。

而且,这里还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的——虽然羊奶和牛奶有区别,但是,在把它们做成奶粉的过程中,这个区别会进一步地缩小。因为,不管是什么动物的奶,在制成奶粉的过程中,都会尽力地向母乳靠拢,从而让奶粉的营养价值尽可能地接近母乳。到最后,不管是羊奶粉、还是牛奶粉,营养价值的差别真的是可以忽略不计。仅有的区别就是,羊奶粉的脂肪、蛋白质颗粒可能比牛奶粉更小、更均匀,对极少部分的宝宝来说,可能更利于吸收。

套路七:鞋子和床垫要软

不知道为什么,母婴店特别喜欢把「软」作为他们销售婴儿床垫和鞋子的卖点。说实话,我每次听到他们给我推销说自己的床垫、鞋子有多软的时候,我心中都忍不住发笑——赚钱,也是要有文化的啊!

可以这么说,不管是床垫还是鞋子,太软的,统统不要买。原因很简单,太软的东西没有支撑作用。床垫不能支撑脊柱、鞋子不能支撑和保护脚掌,这样的东西统统走开。所以,如果在母婴店碰到有人跟你推销说自己家的床垫、鞋底很软的时候,你头也不回、悄悄地走开。

育儿套路有哪些3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问题似乎越来越无法从书中找到正确答案。而且看得越多,越不知道该遵循什么样的标准。

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我和孩子妈妈也曾经尝试过育儿达人们的套路,这些套路的脑洞之大、画风之清奇,让人跃跃欲试。

比如:从一年级开始我和妈妈就轮流陪她做作业,很多课外课程还都是我们学会了再教孩子。

再比如:用“五指大法”让孩子听话,所谓五指大法,就是指孩子的五根手指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把掌心对准面部,从大拇指开始分别代表的是接触、要求、好处、鼓励、约定这五个含义。

但是我们很快就会发现,这些套路有没有用,完全取决于心情。准确地说,是取决于孩子的心情,和套路本身无关。孩子为什么就不能愉快地按育儿书上的套路来呢?

是套路有问题,还是孩子有问题?

如果没有考虑孩子的客观情况,盲目地效仿所谓的技巧,往往会掩盖了孩子真实的需求,治标不治本。

所以,小孩教育的知识非常必要,这是建立和改进自己教育方法的基础。而学习之后,一定要参透本质,融入孩子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有效地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转换为我们自己的。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别人的经验对自己不适用了。

做妈妈的30种套路,快来看看你都用了哪些

不得不说,当了妈之后,再也没有了之前的风轻云淡、娇俏可人、温婉如玉了,孩子仿佛一道明晃晃的分界线,把自己认为的自己和别人眼里的自己划了一道明晃晃的分界线。

不用多说,是不是你已经想起来那些朋友圈看到的陪作业陪到不顾形象的大吼、罔顾亲子浓情的怒目而视和悲情滚滚的气大伤身到要命?

其实这才哪儿到哪儿,当妈的套路如果只有这种大吼的悲情,那可真的就太单调了。有心人如拉克尔·迪亚兹·雷格拉这样的作家统共收集了30种妈妈的套路。不了解一下?

·   收藏癖妈妈Vs. 创意妈妈

没娃之前,断舍离执行起来没得商量。

有了娃之后,这世上再无“没用的东西”一说。

瓶子盖?——那可是孩子的宝贝,分分钟秒变车轮、怪兽的眼睛、螃蟹的身体。

纸筒芯没用?那是你没看到纸筒芯的百变小身材。

吸管用完扔掉?简直是不过日子,暴殄天物!

包装盒子卖废品——还有没有更废柴的想法?这简直就是把最好的材料给浪费掉!

生了娃之后,有没有发现自己突然开窍了,路上遇到块小石头都已经看到的不是石头,而是各种各样能和娃一起动手做的小玩具?

·  气象妈妈

没娃之前,出门看天气都是老公的活儿,而作为负责“美貌如花”的老婆大人从来都是要被照顾的妥妥的。

有了娃之后,7天天气预报了如指掌。

适合穿什么衣服,需不需要带雨具,备用的各种厚薄的围巾、外套、帽子装满一个魔术师般的妈咪包。

·   妙招妈妈

没娃前,油瓶倒了好像都不知道怎么办。

有了娃之后,秒变万事通。

什么水果可以让宝宝变得聪明。

什么饮食促进孩子长个儿。

孩子不让测体温,那就以妈妈的吻来代替,一测便知,精准无伤害。

总之,但凡雨娃相关,没有想不到,更是没有做不到。

当然还有尖叫妈妈、激进妈妈、探险妈妈、护犊子妈妈、运动妈妈、一日四餐妈妈、外出狂妈妈、占卜妈妈、耐心妈妈、魅力妈妈、专横妈妈、画家妈妈、平衡妈妈、积极妈妈、安抚妈妈、嬉皮士妈妈、故事大王妈妈、糊涂妈妈、精干妈妈、工作狂妈妈、居家妈妈、节庆妈妈、奉献妈妈、三胞胎妈妈、新手妈妈、婆婆妈妈……

据说,孩子在家每天喊妈妈的次数要高出喊爸爸的次数二三十倍,据说这还是保守统计。

妈妈之所以成为如此的高频词,无怪乎有了娃之后,妈妈高超的超能力技巧。

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做得了手工、烘焙也要相当,说得了英语、奥数也能顶上……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高强本领,哪一样不需要练就钢筋铁骨的套路,才能把娃用浓浓的母爱包裹起来?

于是,我们精炼讲故事本领,培育耐心、学习画画、变身滑稽的嬉皮士、一身斗志不知疲倦……

还会根据娃的反馈适时转换于各种套路之间,完成从玩伴到女王的转变。

如来神掌不是一日练成的。

各种套路满满的奇葩妈妈也非天生就会。

我们都经历过新手妈妈——那个扎着双手,看到婴儿哭泣不知道该喂奶还是该换尿布的妈妈

那个第一次抱宝宝,怕姿势不对,僵出一身大汗的妈妈

那个宝宝吐奶,能翻遍所有可能的妈妈

那个宝宝会笑,激动到手舞足蹈的妈妈……

妈妈的修炼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从回忆宝宝外婆是如何带自己的记忆里,

从激进地恨不能穷极育儿各种科学方法的学习里

从糊里糊涂、手忙脚乱历练里

从孩子出生后,因为爱而改变的点滴里。

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而每一位妈妈都从有了娃之后,不再是原来的那个自己,而是一位集数种套路于一身的《奇葩老妈》。

宝宝未满一岁,家长掌握哪几个“套路”,带娃能够更省心?

宝宝未满一岁,家长掌握哪几个“套路”,带娃能够更省心?

塑造自主入睡的好习惯

许多家长对宝宝的睡眠十分重视,可是却忽视了使他培养自主入睡习惯的重要性。不区分时长让娃想睡就睡,会导致宝宝发生白天黑夜意识不清、睡错乱觉的状况,那时候会严重影响宝宝生长发育,家长也会非常累及。因此父母应尽早塑造宝宝的自主入睡观念,每日为他要求晚上睡觉长,直到娃该睡觉时能够告之宝宝目前是睡眠时间,那样家长入睡也就比较容易。

坚持母乳喂养

很多人都认为宝宝6个月以后奶水就没有营养了,其实并非如此。6个月后宝宝食欲扩大,只靠奶水无法满足,必须辅食添加协助,根本无法因而便说奶水没有营养。奶水中独有的免疫蛋白能够提升宝宝的抵抗能力,使他身体不容易得病,更健康,那样家长也就不用由于宝宝抵抗力低,常常感冒发烧而担忧,因此1岁以前坚持不懈母乳喂奶非常重要。

和宝宝拉近关系关联

宝宝五官能力获得发展趋势,对周边的人或事感到十分生疏,归属感非常低。平常家长需多抱抱宝宝,抽出来更多时间陪他玩手机游戏,那样提升宝宝安定感与此同时,还可以提高他对于父母的认可。宝宝之后成长逐渐学讲话,或者念书办事都要考虑父母的建议,家庭成员关系较为和睦,娃之后反叛的机率就会比较低。

多备宝宝晒太阳

宝宝在成长过程,身体生长发育是很快速的,家长在平时要多带孩子出门晒一晒太阳,不但达到他对外界的求知欲,开阔了视野,并且太阳可以促进身体内钙的物质消化吸收,协助宝宝成长个。除此之外家长常常守候宝宝出门能促进两人之间的沟通,提高亲子沟通,这样他成长还会乖巧,家长文化教育时可以放心许多。

新育儿“套路”兴起,用宝宝出生证明换奶粉?小心贪小便宜吃大亏,为什么?

在有最牛的育儿套路了孩子后最牛的育儿套路,家长们与母婴店最牛的育儿套路的来往一下就变得密切起来,时不时地就要看一看,有没有什么东西,是自家宝宝需要的。

而母婴店为了推销,是不是也弄出些“新套路”,家长们分辨能力不是特别强的,很容易就进了人家的“圈套”,买了一堆自家孩子用不上的产品。

用宝宝出生证明换奶粉?小心贪小便宜吃大亏

前段时间,母婴店又有了新的育儿“套路”,这次可不是让家长买产品,而是白给家长产品。因为不要钱,还能得到好处,不少家长们就都中招了。

吴奶奶的孙子7个月大,儿媳产假过了就上班了,于是在白天,都是她和老伴照顾小孙子。

孙子平时是母乳和奶粉混着养的,虽然没有纯奶粉喂养花销大,但在奶粉上的开销也不小了。毕竟给孩子的吃用,全家人都不敢不用好的。

吴奶奶家小区附近,就有一家规模不小的母婴店,每次孙子缺什么的时候,她总会去那买。

有时候听店员介绍,也会搭配着买一些别的产品,虽然儿媳说过多次,不要买额外推销的东西,但她真的难以抵抗店员的“攻势”啊!

这天,看到孙子的奶粉不多了,吴奶奶就赶紧出门,去那个母婴店准备把奶粉补上。

吴奶奶已经是常客了,得知她要买奶粉,店员就热情地问奶奶要买什么奶粉。

吴奶奶记得孙子平时喝的,是哪品牌的奶粉,拿了就准备去付款。

可此时店员却告诉她,另一个牌子的奶粉有活动,只要给一张孩子的出生证明复印件,就能白领一罐奶粉。

反正是不要钱的,不要白不要嘛!

吴奶奶在得知出生证明复印件,只是证明家里有适龄孩子,以及防止多次领用后,就放心地回家,拿孩子的出生证明去了。

毕竟孩子的出生证明,在平时用不到的时候,也就跟废纸差不多,复印件就能换一罐奶粉,在吴奶奶看来挺划算的。

很快,吴奶奶就拿着复印件,又填了下孩子父母信息,就在母婴店顺利领了一罐免费的奶粉,还是个不错的牌子,孙子应该可以放心喝。

晚上儿媳回家后,得知这件事有些担心,但看到奶粉确实是牌子的,而且婆婆做都做了,也就没说什么了。

只是提醒了婆婆,以后不要随便把孩子的出生证明给别人看,信息泄露风险太大。

本以为这件事只是个小插曲,可就在那天后不久,吴奶奶儿媳一家,就不断收到各个母婴产品的推销广告,从短信到电话简直不胜其扰。

吴奶奶儿媳知道,肯定是婆婆那次填信息的锅,于是跟婆婆说了这事,再次提醒以后不要在外面拿自家人的家庭信息换东西了。

毕竟,像这种推销都还算好的,若是被有心人利用了,那可真是贪小便宜吃了大亏了!而且还不知道会不会给宝宝带来危险。

吴奶奶儿媳还在网上跟宝妈们说了这件事,不少宝妈也回应,自家也遇到过这种事。

甚至有些商家,还会要求留下父母的身份证号,以及录头像视频,感觉就更是可疑了。

其实,像这种拿宝宝的出生证明,去换免费奶粉的操作,也是商家的推销新套路,不少父母因为觉得不用花钱,自己没损失,就按商家说的做了。

却没考虑到,这其中是否存在别的风险。

商家这么做,有以下2种原因

推销新产品

有些品牌为了尽快将自己的产品打出名声,推销出去,就会用这种先免费送的方式。

先免费送家长,让家长们先给孩子使用过后,觉得不错自然就转化成购买的顾客。

这种倒是不用太担心,但是一般还是会收集孩子父母的信息,让最牛的育儿套路他们成为潜在客户。

获取客户信息

有些打着免费送的旗号,还要出示家庭人员信息,甚至身份证号等,一般都是为了获取客户信息。

然后还会将信息卖给别人获利,从此就会收到各种同类目的产品信息了。

最牛的育儿套路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如何套路小孩、最牛的育儿套路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链接: http://www.dnjbh.cn/shengwa/139822.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