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育儿师妈妈课堂,以及宝妈妈育儿课堂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育儿课堂|一定要知道的带娃小知识,赶快收藏哦
从孕妈们怀孕开始,除了开心之外,很多新手家长会对即将到来的可爱宝宝的日常护理感到手足无措,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照顾宝宝。作为育婴师的我们一定要为新手爸妈们分享一些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护理注意事项,帮助客户更好地解决问题,大家一起陪伴宝宝 健康 快乐地成长!
初步呵护
育儿课堂 一定要知道的带娃小知识,赶快收藏哦" img_height="720"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6.q578.com/ef/0702/4f4fd86df08e2e7e.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正常情况下,婴儿脐带在出生后 24-48小时 自然干燥, 5-7天 开始脱落, 10天~半个月 自行愈合。但如果护理不当,细菌可在局部生长繁殖,引起新生儿败血症。所以必须做好脐部的护理。首先要注意脐部的消毒,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1、脐部分泌物增多,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并伴有异味时;
2、脐部潮湿、脐周围腹壁皮肤红肿;
3、脐孔溶血,或脐孔深处出现浅红色小圆点,触之易出血;
4、愈合时间延长,超过半个月。
修剪指甲
育儿课堂 一定要知道的带娃小知识,赶快收藏哦" img_height="720"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6.q578.com/ef/0702/2f21edd3e588a211.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新生儿指甲长得很快,而且经常手舞足蹈,不小心会抓破面部或其他部位的皮肤,而且指甲缝里容易藏进污垢,很不卫生。修剪指甲最好是在宝宝入 睡后进行 ,这样可不伤及手指,还要按照新生儿的指甲或手指的形状来剪,不要剪得太短,和手指端平齐就可以了。
适当保温
育儿课堂 一定要知道的带娃小知识,赶快收藏哦" img_height="720"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6.q578.com/ef/0702/cc8a96d7691062c2.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新生儿保温能力差,仅靠自身维持正常体温非常困难,必须采取其他措施加以补救。正常情况下,正常的室温维持在 22-25度 ,可以给宝宝穿上一件小衣服,再盖上一条小被子。宝宝的冷暖程度可以通过手脚的温暖程度粗略估计。如果宝宝的手是温暖的、也没有出汗的情况,那温度是适当的。
注意睡眠
育儿课堂 一定要知道的带娃小知识,赶快收藏哦" img_height="720"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6.q578.com/ef/0702/de0fb834ab535a54.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新生婴儿每天大约睡 22小时 。一般来说,除了在哺乳期间醒来外,他们都在睡觉。有时候宝宝入睡有困难,妈妈可以有节奏地拍打宝宝的身体,或者一边抚摸宝宝的头一边唱儿歌。如果你的宝宝 晚上9点到10点 还没有入睡,爸爸妈妈们可以通过洗澡和抚摸来帮助睡眠。需要注意的是宝宝睡觉时应采取 侧卧位 ,因为如果采取仰卧的姿势,宝宝呕吐或吐奶时可能会呛到口鼻,引起吸入性肺炎。
做一个受欢迎的育婴师,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的素养,希望小课堂科普给您带来一点帮助!
放下焦虑拾起温柔——父母成长课堂
从爆火的影视剧里,我们看到了被强行改变的罗茜茜、整天哭泣的夏欢欢、濒临崩溃的颜子悠、离家出走自杀未遂的乔英子……
现实中相近的戏码还在不断上演和升级。
感叹之余,也需要静心反思:
我拥有怎样的亲子关系?我对孩子有怎样的期待?我是否过度焦虑带给孩子太多压力?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在几乎所有的案例中都看到了 亲子关系的阴影 :
青少年厌学的真相是亲子关系的纠结冲突;
婚姻家庭问题大都掩藏着原生家庭的爱恨情仇;
自卑与讨好型人格是批评式教养的产物……
亲子关系真的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关系,它决定了作为“子”的你在后来做为“亲”的关系中的所作所为。
曾经的亲子关系在代际间以强迫性的方式重现。
不知不觉间,我们也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去要求、去强迫、去控制甚至是迫害,曾经的受虐者变成了现在的施虐者。
我们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或许你曾经想过改变,但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或许你曾经听过很多讲座,但是坚持了几天就打回原形;或许你曾经模仿一些擅于处理家庭关系的同辈,但是发现并不适合自己……
我认可你所有的努力,但是,也想告诉你,根源性的问题,要根源性解决。
了解孩子,了解亲子关系的实质,探究原生家庭的模式,接受并和解。
我们一起跟着温尼科特 《妈妈的心灵课——孩子、家庭和大千世界》 ,从生命的源头出发去探究亲子关系的秘密。
给自己10节课的时间,在心理咨询师的带领下, 放下焦虑拾起温柔 ,在岁月静好中 享受母慈子孝的祥和与心灵的宁静 。
《妈妈的心灵课》阐释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滋养或阻碍孩子发展,它使父母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绪世界,更好地建立母婴养育关系;
尤其重要的是,作者以一种 共情、关怀、乐观的态度 看待 育儿 工作,并且由衷地欣赏和肯定父母们的天性潜质,这无疑也是对父母 育儿 的极大支持。
它是准妈妈的 育儿 经典,为宝宝的诞生做好充足的身心准备;
它是已经做妈妈的女性之友,关于孩子的内心世界、婆媳之道都会娓娓道来;
也是二宝辣妈的智慧锦囊,怎样摆平大宝和二宝的关系;
最后是爸爸们——最好的爸爸是既懂孩子又懂妈妈的爸爸,所以此书非读不可;
而对于儿童领域工作者,如 社会 工作者、幼儿园老师、中小学老师、儿科医护人员等,对于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等,本书是一本很好的了解人类心理的早期成长过程的经典参考书。
妈妈们要读,准妈妈们要读,爸爸们同样要读,咨询师们更要读……经典必读!
规模 :5-12人。
形式 :线上。
时间 :每周日14-16点,每次2个小时。
2021年5月9日开始,至2021年7月11日,共10次。
费用 :699元/人,共10次,相当于每次69.9元!
* 限时福利:4月28日前报名赠送书籍《妈妈的心灵课》实体书。
1. 即将迎接宝贝的准爸爸和准妈妈们,通过专业的讲读, 了解孩子心理的基本特质 ,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
2.已经为人父母,正在陪伴孩子成长的爸爸和妈妈们,通过互动和交流, 了解家庭教养方式 ,给予孩子更 高质量的陪伴 ;
3.面对亲子关系困惑的爸爸和妈妈们,通过沉浸式读书体验,认知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回顾个人成长,体悟、和解,由内而外地 改善亲子互动模式 ;
4.对《妈妈的心灵课》一书感兴趣的爸爸和妈妈,通过专业的分享、集体的探讨、深层次的感悟, 探究 育儿 方法及经验 ,对孩子的成长和变化更为细致和敏感,更温润地滋养心灵静待花开。
拥有医学与心理学双重学习背景,中挪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师与督导师连续培训项目,李小龙自体心理学系列课程,徐勇认知行为系列课程等,并长期接受稳定个人体验与督导。
崔老师的风格温暖、睿智而不失幽默,尊重每位访客的独特个性,真诚的倾听体会每位来访的需求,寻找痛苦背后的深层含义,与来访携手前进最终获得自我认同。
育儿师直言:养娃最艰难的哪几个时期,聪明的家长怎么做?
育儿师直言:养娃最艰难的哪几个时期,聪明的家长怎么做?
宝宝的前三个月
对于大多数宝妈而言,带孩子前三个月十分煎熬,因为这阶段是娃最要照顾时,每日喂母乳、婴儿换尿布,不断地周而复始。并且这时候的宝宝,小胳膊小腿的,初学者宝妈都不敢随便碰触,担忧一不小心伤着宝宝,加上他时不时地又哭又闹,宝妈想睡个安稳觉,根本不可能。
在这个时期宝宝往往难照料,是由于他就过小,再加上宝妈自身没经验,完全就是一抹黑。精明的宝妈可以找月嫂,由于月嫂相对性工作经验丰富,还可以让宝妈有空闲的时间,宝妈还可以和家里的老人或是育儿经验得人交流一下,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会使自己太着急。
宝宝断奶阶段
有育儿经验的宝妈都懂,给宝宝断奶是最痛苦的,由于宝宝又哭又闹的特别厉害,见到他哭,宝妈心里也是特别难受,再次喂,担忧之后更难平,不喂吧,看见娃抽泣的模样,心疼的了不得,并且强制性断奶还会使他缺乏安全感。
育儿师提议宝妈,给宝宝断奶时,一定别太心浮气躁,在开始断奶以前,想让宝宝先融入奶粉,渐渐地降低奶水次数,切记不能在生病时断奶,因为这个时候身体免疫力非常低,再加上不适合,会引起它的病况。此外,在挑选奶粉时,最好是选择宝宝容易认可的,并且营养成分也需要更加全面,才不会造成宝宝断奶以后因为缺少危害得病。
2岁后青春期叛逆
宝宝到2岁以后,宝妈别觉得就轻松多了,此刻宝宝确实会离开了,可是他并没有自理能力,也无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只需父母稍不按照他的意向做,就会又哭又闹,加上它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什么事都想和家长对孩子着来,让用餐,偏要不要吃,让入睡,也不睡觉,宝妈因而经常觉得悲痛欲绝。针对这一阶段的小孩,儿科专家提议宝妈,一定要了解它的生长发育规律,耐心地看待他们的行为,不必责怪和大吼,不然对宝宝会有非常大的损害。
孙洁老师的父母课堂——孩子的恋物情结
今天给大家分享孙洁老师的课程—— 恋物是孩子正常的安全需求 ,希望对各位宝妈宝爸育儿过程有所启发。
先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案例——《 阿文的小毯子 》。
这个故事讲的是关于一只叫做阿文的小老鼠,他有个习惯,无论是走路、吃饭、睡觉还是和其他小朋友玩时,都一定要带着他心爱的小毯子, 有小毯子陪着阿文,他心里就很安稳,也不会整天都黏着妈妈和爸爸 。
但是, 他慢慢长大,上小学了,他仍然不能离开小毯子, 尽管这条小毯子已经又脏又旧了。阿文的妈妈爸爸觉得要改变这样的情况,隔壁的阿姨也提出了很多意见,比如:告诉阿文把毛毯放枕头下,第二天毛毯就消失了,但是毛毯小精灵会送一个礼物;将毯子泡醋,染上难闻的味道;或者干脆生硬地拒绝阿文带毯子上学;但这些都没有用,阿文仍然对小毯子爱得不得了。
怎样既不让阿文过分地依赖小毯子,又不让阿文感觉失去了小毯子呢? 终于,妈妈想出来好办法:把毯子做成一条条小手绢。这样,阿文依然可以带着他的“小毯子”。
可能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一个“阿文宝宝”, 只不过他们离不开的可能是其他物品:小枕头、小被子、毛绒娃娃、衣服、毛巾、安抚奶嘴、玩具熊、玩具小兔等等。在他们眼里,这些物品都是他们的好朋友,是有生命的,可以一起吃饭、玩耍,和他们在一起舒服又安心。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幼儿园教育,丰富多彩的各种游戏活动,会使孩子更好地与周围的人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 这样,随着孩子自信心的发展和对外界兴趣的增加,慢慢地孩子就会离开他的“小伙伴”了。
大人们对宝宝的这种行为会很无奈,要么当着(有时候背着)孩子面强行夺走甚至丢弃孩子的“玩伴”;要么像阿文邻居那样往小枕头、布偶上喷难闻的东西(我们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热心的人,自己的亲朋好友或是小区大妈,都喜欢各种支招);但往往使劲招数也不见效,是 因为我们没有去分析孩子这种恋物行为背后的原因。
接着我们来说说恋物原因:
经研究发现,孩子恋物有两方面的原因。
1、心理需要——安全感需求
当爸爸妈妈在忙,或者不在身边的时候,孩子害怕、孤独、难过等情绪不能及时得到疏导,而玩具无疑是最好的替代物。正因孩子身边有这样一个玩具,他们朝夕相处,常常会 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玩具上,把玩具当做自己的朋友、小伙伴 ——在孩子看来,玩具是人物化了的,玩具也有生命。
不管什么时候他们都会陪伴在身边,是他们形影不离的“小伙伴”,虽然它不能完全代替对父母的依恋,但可以使他们得到一定的安全感。还有,这些“小伙伴”十分听话,是最最忠实的守护神,可以被他们随意控制的,孩子拥抱他们、照顾他们,或者跟他们倾诉,用这种方式来获得心理安慰和满足。
因此, 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玩具,对于孩子这种执著的追求,大人要给予充分的理解,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就会觉得孩子的童心愈发可爱了。
2、生理需要——皮肤和身体接触的需要
我们可能注意到最近这几年风靡婴儿游泳馆,里面就有很重要的一项服务——按摩抚触,这是因为孩子有皮肤和身体接触的需要。
确实是对孩子很好,可以减轻孩子身体对外界刺激的应激反应;缓解身体不适(像拉肚子或便秘等);减轻紧张和焦虑;促进身体发育和协调能力,还能促进睡眠,增进孩子与人的亲近关系。
孩子恋物,往往是出于生理的需要,不排除有些孩子依恋汽车、球类玩具,但大多数更倾向于软软的或毛茸茸的玩具作为依恋对象。
那么恋物行为咱们家长如何应对呢
首先我们可能需要先纠正我们的一些错误认知: 恋物属于依恋行为,不等于“恋物癖”。
很多时候,我们容易把幼儿的“恋物行为”,看作是一种心理疾病,即恋物癖。“恋物癖”是变态心理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而恋物行为是指儿童对某种物品的特定依恋,这种特定物会满足幼儿对安全、依恋的需要。因此,“恋物行为”和“恋物癖”是不能划等号的。
迁移恋物有八大妙招
妙招一:经常拥抱孩子
注意拥抱不是为了奖赏,而应该是日常的,无条件的。就算是孩子犯错了也可以拥抱,这样能消除孩子的不安。经常性的拥抱可以给孩子一些积极的暗示:我在你身边、我爱你、我能理解你、不怕,有我在很安全、失败了也不要紧。
不只是妈妈,爸爸也可以多拥抱孩子。孩子因为有爸爸妈妈的精神守护,就不会将安全感寄托在小被子、布娃娃上面了。
妙招二:鼓励比惩罚有效
对于孩子的恋物行为,有些父母会使用一些过激的方式,比如故事中阿文的邻居那样,把玩偶泡醋,有些甚至把辣椒涂在奶嘴上,这些做法都对孩子有不好的影响。
妙招三:养成睡前良好习惯
有的家长为了解脱自己,总是对孩子说:“自己抱一个你最喜欢的玩具、被子去睡觉。”这便为孩子养成不良习惯提供了最佳理由。所以,家长应鼓励孩子睡觉时不要抱娃娃、吸奶嘴等,让他什么都不要做,好好睡觉。
妙招四:孩子睡前要陪伴一段时间
孩子独自睡之初,大多都是不痛快、不情愿的,他们在情感上舍不得爸爸妈妈,在心理上面临的是孤独、害怕、失落等情绪。孩子独睡应该循序渐进,有的父母粗暴的将孩子独自扔在他自己的小房间就不管了;有的父母则给他一个玩具陪孩子睡。不安的孩子要么哭喊累了抱着小枕头睡着,要么就是玩玩具玩累了睡着。
不得不说,很多孩子是在入睡前的不安中染上“恋物”瘾的,如果父母在孩子独睡前陪伴孩子,唱催眠曲或读一两个美妙的童话,开亮一盏小灯,等孩子睡着再离开,就不会使他对包被、小熊之类物品过度依恋。
妙招五: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出外郊游,亲近自然,欣赏人文、自然景观。让孩子多接触家庭之外的有益刺激。当孩子的性格开朗了、眼界开阔了,多余的精力都消耗了,对物品的依恋自然也会慢慢减少,他们会慢慢明白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位置也好,规律也好,不是自己想怎样就怎样的。
妙招六:设置情境主动迁移
帮助孩子设定情境或角色,多点耐心,多尝试几次,告诉孩子他们所“恋”之物也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小床,自己的小伙伴,他们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比如孩子一定要抱着脏兮兮的小熊睡觉,家长不要强行抢夺玩偶,也不要训斥孩子,可以耐心地告诉孩子:小熊也要洗澡睡觉了,我们一起给小熊洗澡吧。洗完澡之后,告诉孩子,小熊想回自己的小床睡觉,那样他会觉得有安全感,会很舒服的(小熊的家可以由大人和孩子一起做,可以为小熊预备睡眠用的东西、小褥子、小被子、小枕头等,让孩子知道他的小伙伴在自己的家里待着很舒适。注意应该离孩子很近,在孩子能够看见的地方。
妙招七:最好准备两个一样的玩具,做好消毒卫生处理。
正常的恋物行为不可避免时,可以准备备选的玩具。长期被摆弄的玩具会损坏或变得很脏,所以,家长要采取孩子能够接受的方法对玩具进行卫生处理,比如准备两个一模一样的玩具以便交替使用,和孩子一起给玩具洗澡,对玩具进行干洗消毒,给玩具换上新的外罩等等。
妙招八:选择合适的时机做矫正,循序渐进
矫正幼儿的“恋物行为”不是一朝一夕之事,2-3岁是孩子依恋最强的时期,一般情况下,只要孩子的依恋行为没有对生活造成影响,是可以忽视不处理的,但如果孩子到了6、7岁之后还是时刻离不开他的慰藉物,影响生活和学习,以及正常的社会交往就要矫正。
家长就要及时向心理医生咨询,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注意我们在纠正孩子 “恋物行为”时候,既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也要善于运用循序渐进的原则。比如第一次上幼儿园,就不是处理问题的好时机。每个转折点孩子都要有一定的适应期,过渡一下再以温和的方式矫正要更有效些。
婴幼儿在各个时期都在充分展示着自我的特点, 宝宝恋物就是一种成长过渡期的依恋行为 ,是宝宝从“完全依恋”转为“完全独立”的过渡期间所产生的行为, 绝大多数发生在6个月大至3岁之间,尤其两岁时最为强烈。
所以,对孩子们这样那样的举动不要感到奇怪,这些现象大都是阶段性的, 一般会持续几周或几个月,如果无害就顺其自然, 不需要纠正,3岁后基本可以消除。如果有潜在的不良后果,就设法以有益、有趣的方式来疏导。
最后一起来梳理一下今天课程的脉络,主要是三个板块:
1、“阿文的小毯子”的案例分析解读;
2、“恋物”原因解读(1心理需要——安全感需求;2生理需要——皮肤和身体接触的需要);
3、应对恋物行为的8个技巧(妙招一:经常拥抱孩子;妙招二:鼓励比惩罚有效;妙招三:养成睡前良好习惯;妙招四:孩子睡前要陪伴一段时间;妙招五: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妙招六:设置情境主动迁移;妙招七:最好准备两个一样的玩具,做好消毒卫生处理;妙招八:选择合适的时机做矫正,循序渐进。)
跟着《超级育儿师》轻松学教育理念
不想把大学学育儿师妈妈课堂了四年的专业给淡忘了育儿师妈妈课堂,所以最近决定从《超级育儿师》这个节目去回顾一些知识育儿师妈妈课堂,我始终坚信,点滴的学习一定会给我带来丰厚的回报!
这篇文章就围绕《超级育儿师》第二季第一集《让人头疼的爬树宝宝》,并且结合自身的经历,写一写其中的教育理念。
大学时我去幼儿园实习的时候,从幼儿园老师的身上学到了一点,那就是小孩子必须24小时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我第一次对幼儿园的老师有了敬佩的情绪,因为这在生活中,很多孩子的父母都不能时时刻刻做到。为什么一定要时时刻刻盯紧自己的孩子呢育儿师妈妈课堂?一是孩子小,很容易发生危险,大人一旦发现可以及时挽救。其次是小孩子一旦做了很危险的事情或者举动时,大人可以及时制止并给予批评教育。这也是借助生活的实际案例让孩子学会区分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危险的!
这期节目中,兰海老师第一天去家里观察的时候,大人在自己的房间做事情,客厅的孩子孙赫辰差点出意外,但是大人还浑然不知情,一旦孩子出了事情,大人的追悔莫及就没有用处了!所以,时刻看紧自己的孩子是在生活中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
在生活中,我经常看到很多隔代教育中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孩子要什么,爷爷奶奶就给什么,尤其是孩子要零食的时候,因为总是拗不过孩子的哭闹,最后都选择了妥协,一次两次之后,孩子就知道只有哭闹,自己就能得到想要的零食,之后就是不让吃零食孩子就哭闹,形成了像“顽疾”一般的恶性循环,这极容易给孩子造成错误的认知,就是只要我哭,你就会给我零食。所以要适当延迟给孩子零食,也要掌握给孩子零食的次数、时间!有时候,大人要学会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比如喝运动饮料,小孩子其实是不适合喝运动饮料的,像这种情况,大人应该明确告诉孩子,小朋友是不能喝这种饮料的,并且严肃认真的拒绝他的要求。
节目中兰海老师带领孙赫辰去到户外的运动场所攀岩时,孩子显然很快乐,他的运动能力比较强也很明显的显现出来,加上大人的适当鼓励,这样的教育才是最深入孩子的心的。
关于教育,其实是处理大人与孩子、爱与教育的关系。我的感悟是:
ps:在和侄子侄女的相处中,更坚定了我要好好学习育儿知识的心,希望越努力越进步!
超级育儿师的节目介绍
链接:
提取码: n8sq0
《超级育儿师》是中国首次正版引进席卷全球的亲子育儿真人秀节目;首次以真人秀的方式真实呈现“熊孩子”变身“乖宝宝”、“抓狂父母”变身“育儿达人”的全过程。
关于育儿师妈妈课堂和宝妈妈育儿课堂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