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娇娇妈妈懂育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育儿 妈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怎样应对孩子发脾气
我的好朋友李枚的女儿娇娇在幼儿园大班。一天,娇娇的妈妈问我,孩子有的时候爱发脾气应该怎么办?旁边的老师首先抢答:“孩子发火时别理睬他。”有的插话说:“打一顿,不打不成器。”也有的干脆说:“买包他喜欢吃的东西,哄住了就好。”我认为,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可以回答清楚的,应根据她的不同个性的心理特点以及发脾气的原因来解决。 据娇娇的妈妈说,一次她高高兴兴地带着娇娇去逛街,谁料女儿在一家钢琴商店的门口停住了脚步,说要买一台钢琴。妈妈立时目瞪口呆,这么大的钢琴,家里没地方搁,再说价格昂贵,而且特没有学过琴,无法玩呀。妈妈连哄带劝,答应她去买玩具型的小钢琴,可她哭喊着非买不可。妈妈不由恼火起来,打了孩子几下,不料她索性躺在地上打起滚来…… 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最好的办法是在孩子刚开始发脾气时,迅速转移她的视线,以新的事物或新的活动吸引她的注意力,并立即把她抱离现场。如果小姑娘脾气特别厉害,作为妈妈要学会“冷处理”,明确地对她讲这样闹是不对的,是无济于事的,家长可佯装离开现场,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已经惹大人生气了,妈妈不爱自己了,这样,她就会逐渐冷静下来。 幼儿爱发脾气,有其生理、心理上的原因。孩子的大脑神经系统功能发育还不完善,兴奋和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易兴奋而难抑制。另外,幼儿的道德意识正处在刚刚开始形成阶段,是非观念和评价是非的能力还停留在幼稚的水平。 逢到幼儿发脾气,赶快“救火”,固然必要,但这毕竟是消极的。积极的方法是平时对孩子加强教育和培养,这是至关重要的。 李枚的女儿性格外向,对于这类孩子,做妈妈的既不能对孩子放弃教育和要求,也不能采用简单的哄、打方法,而要把爱孩子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平时,我们做家长的还应经常利用电视、故事中好孩子的形象,给孩子讲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在他们心目中树立好孩子的榜样,使孩子情绪稳定,心情舒畅,懂得道理,避免因无知而任性和随便发火的现象。 (本文来自:幼教中国)
宝宝夜晚睡觉总哼唧、睡不安稳,4点原因和处理方式,家长要掌握
没生娃之前很多家长都是信心满满娇娇妈妈懂育儿,没觉得带娃是一件很难娇娇妈妈懂育儿的事情,只有经历过才知道一切都不像想的那么简单,由于宝宝月龄小, 身体各项机能都没达到健全 ,夜里总是无故的醒来,有的时候是饿了,还有的时候是吭吭唧唧,睡的一点都不安稳。
他们月龄小,无法用语言跟家长沟通,所以有时候娇娇妈妈懂育儿我们身为家长也只是跟着干着急,没有一丝头绪,唯一能做的就是细细观察,或者在宝宝睡不安稳的时候抚摸宝宝, 给他安全感,安抚他尽快进入深度睡眠 。
有粉丝问淼妈娇娇妈妈懂育儿:“为什么我家宝宝夜里睡觉总是哼哼唧唧,睡的一点都不踏实”,关于宝宝睡眠一直是困扰家长最多的问题,我们要分析原因才能找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娇娇是个95后宝妈,应该说算是一个毫无经验的新手妈妈,娇娇虽然平时也科普了一些 育儿 类的相关知识,但实践操作是一点都没有,在照顾宝宝方面只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每天照顾孩子给娇娇累的心力憔悴。
好在还娇娇的细心照顾下宝宝都是健 健康 康的,虽然自己带娃很累,但也让她有一丝安慰,可最近几天娇娇总觉得孩子哪里不对, 夜晚睡觉总是翻来覆去的,总觉得像是哪里不舒服, 像是我们大人在做梦一般,偶尔还发生哼哼唧唧的声音。
熬了几夜的看管宝宝可情况依然没有好转,娇娇马上在群里咨询了有经验的宝妈们,不问还好,问了之后娇娇更没主意了, 群里众说纷纭,不知道到底听谁的好。
分析娇娇妈妈懂育儿:不同阶段的宝宝睡眠表现不同
孩子在3个月之内睡眠普遍都比较差,由于宝宝的各项身体机能都不完善,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 这都是正常的现象, 有的宝宝在清晨的时候还会有一些肢体运动看起来整个人手舞足蹈的,也会有一些伸懒腰和伸腿的现象,譬如我们常说的抻一抻张大个就是从这里来的。
3个月以上的宝宝基本上睡眠相对会好一些,这时候的他们睡觉不踏实的现象也不会消失,受宝宝生长发育的影响, 3个月以上的宝宝睡眠不好主要体现在翻身, 这时候的他们睡觉喜欢满床打滚,有时候翻过去了会翻不回来,就会憋醒,脾气大的宝宝偶尔还会哭着醒来。都是正常的状态,身为旁观的家长不必太着急和不安。
影响宝宝睡眠的原因改善方式
(一)胀气导致的
很多宝宝睡觉不踏实是受到胀气的影响,因为宝宝的出生肠道发育并不成熟,如果吃奶过急的话会导致宝宝胀气, 如果宝宝肚子胀气,睡觉自然就不会舒服 。尤其是3个月之内的宝宝会出现这种状况,有的可能会持续到半年左右的时间。
胀气改善方式:
首先家长要辨别孩子是不是胀气,用手轻轻地拍打宝宝的腹部,如果这时候宝宝的腹部很响,说明宝宝胀气,这时候家长可以给宝宝肚子 做腹部按摩 ,直到将肚子的气通过放屁的形式排放出去。
第二种方式就是家长可以使用飞机抱的姿势抱着宝宝,将宝宝放在家长的小臂上,肚子朝下趴着睡,这个方法很多家长都在用,可以有效缓解宝宝肚子胀气的情况。
喂完奶后拍奶嗝:
宝宝吃奶会随着饥饿吸吮,如果宝宝吸吮程度明显放慢,这时候家长可以适当将孩子竖着抱起,在他没有睡着之前进行拍嗝,轻轻拍打宝宝后背,将气体拍出体外。 如果夜间实在拍不出奶嗝就酌情停止 ,轻轻放下宝宝让他继续安睡。
(二)受到惊吓
孩子在月龄小的时候,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稍微有一些外来的响声或者是刺激,就会导致宝宝睡眠发生变化,受到惊吓导致睡眠质量差, 会通过没完没了的哭声来跟家长进行沟通 。
改善方式: 受到惊吓的宝宝除了睡眠质量差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饮食上比平时差。如果宝宝吃的比较少,家长就要考虑孩子是受到外界影响了,白天的时候尽量将自己或者家人的动作放轻,给宝宝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经常陪伴孩子身边也可以牵着宝宝的小手, 尽量给他安全的感觉。
(三)吃太饱肠胃不适
平时我们吃饭的时候如果吃的过多没有适量运动马上躺在床上,肠胃就会感到不舒服,宝宝也是如此,他们吃的过饱也会变得睡眠不踏实,尤其是在宝宝添加辅食之后, 由于饮食的多样化,会引起消化不良 ,胃里造成积食。如果是这种情况宝宝多半在前半夜睡不安稳,清醒时间频繁。
改善方式: 添加辅食可以循循渐进,家长可根据宝宝状态一点点添加,避免宝宝吃的太多,夜间喂食更要注意,不能吃完马上就让宝宝入睡,不然胃里积食也会影响宝宝睡眠从而耽误孩子长身体。
(四)发育必经阶段
很多宝妈都会发现一个问题,宝宝既不胀气,也不吃吃的过多,可孩子就是翻来覆去的,总是在翻身中度过,宝妈想要辅助他翻身便会哭闹。恨不得一夜中有几个小时都在翻身。
改善方式:如果排除胀气和喂食过饱惊吓这三种原因,剩下的就是生长的自然规律了,这个家长不用太担心,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陪伴在侧,就像宝宝走路一样,他们在适应成长带来的变化,也是很多宝宝的必经之路,慢慢适应就好。
总结:
睡眠对于正在发育的宝宝是件大事,只有睡眠好了大脑和身体的发育也随着进步,综上所述很多原因都会导致宝宝睡眠不安稳,家长要细心排查原因,做出正确决定来帮助宝宝改善。
淼妈小问题:你家宝宝睡眠不踏实是因为以上原因吗?
演员娇娇因与亲外甥举止亲密,遭网友痛批:为了流量毫无底线,咋回事?
张玉娇也就是各大新闻里被称作“娇娇”的人,如果没有赵四刘小光,或许现在的她还是一个二人转剧场里名不见经传的二人转演员,断然不会跟赵本山扯上关系,还在网络上跟赵本山各种碰瓷纠缠不清,估计赵本山也早就不堪其扰了,但是无奈没有任何办法。
演员娇娇因与亲外甥举止亲密,遭网友痛批
娇娇再次发布了一则视频引发网友热议。只见视频中娇娇被一个帅气的男子“公主抱”,这名男子满脸开心,并亲吻了娇娇的脸部。随后大家纷纷留言询问:男方是谁啊,是你的新男友吗?然而娇娇则表示:这是我的亲外甥,如今都长这么大了!
很多网友看到这里,那是大跌眼镜。因为二人举止亲密,简直是颠覆三观!也有网友直言:如今娇娇为了流量,那是毫无底线!自己的亲外甥抱一下就行了,亲上一口确实有些过分了!其实客观来说,自打娇娇与本山大叔公开反目以来,公众是本能地同情弱者的。并且曾在一段时间,公众认为本山大叔太不近人情。
但随着更多幕后信息被曝光,以及娇娇本人毫无逻辑地“表演”,让很多原本同情她的网友逐渐丧失了对她的信任和耐心。如今再看她天天为了直播带货,疯狂地刷存在感,各种“剧本”轮番上阵,确实已经在人设崩塌的边缘徘徊了。
娇娇作为一个单亲妈妈,接连遭受了婚姻和事业失败的双重打击。她遭受的苦难确实值得每个人去同情,甚至可以通过买货的方式帮助她走出困境。但还是希望娇娇能够做个“真我”,不要继续做“假我”。你是真诚的还是虚伪的,网友都能够感受到!剧本可以玩,但不要深入其中,不能自拔!
独抚妈妈:温柔地穿越暴风雪
独抚妈妈们的生命底色是女性,成为妈妈,独自养育孩子,让她们更有力量。不同的背景下共同的境遇,让妈妈们更能深切理解彼此。在她们穿越暴风雪的艰难时刻,“父亲”的角色虽然缺位,但所幸还有“温柔的力量”在场。
“一个母亲”运作的六年间接触了超过三万个独抚妈妈,见证过三万多种心碎,最后发现,要想治愈这些伤痛,首先需要这个庞大而隐秘的群体,被 社会 正常地“看见”。
文/宋贝贝 编辑/白未可
图/除封面图外,其余为受访者提供
“孩子幼儿园最后一年曾经邀请他参加父亲节的活动,他一句不行让孩子成为当天唯一没有父亲到场的孩子。这样的父亲我不知道是否还有让孩子跟他继续往来的必要。”
“孩子父亲半年前因病去世,我没有告诉孩子事实。孩子说父亲节当天要和爸爸视频聊天,想爸爸了,请问我该如何向孩子解释呢?”
……
“别人在过节,我们在渡劫”。2014年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已有超过1500万户由单亲妈妈支撑的家庭,占单亲家庭总数的70%。10年间,单亲家庭比例持续上涨,这也意味着至少有3000万妇女和儿童,曾经经历或者正在经历这些特殊节日里的无助与彷徨。
一个独自抚养孩子的母亲,面对正在长大的孩子,如何去回答“爸爸去哪儿了”这个问题,正于隐秘的角落里急速生长出尖锐的棱角,撕开温情铺就的面纱。
房间里的大象
杨悠然在成为“暖妈”之前,一直使用着这个名字,按部就班地生活了29年,升学、工作、恋爱、结婚、生子, 社会 时钟的每一格都在她的人生规划里整整齐齐地排列。直到发现暖暖在她肚子里长成一粒小小的胚胎时,她才意识到,有点乱套了,孩子竟然跑到了结婚证之前。
彼时杨悠然正在和男友一起创业,两个人都被初期阶段的一地鸡毛撕扯。“砸锅卖铁也要养你们娘俩”,孩子父亲的这句承诺,像化学反应般刺激着她的孕期激素,催化了一腔孤勇,她决定回老家待产,择期领证。
情况是从哪一刻开始急转直下的,到现在杨悠然也没有完全想清楚。孩子父亲破产的消息在她的孕晚期传来,随后是因为经济问题被羁押,长达8个月的失联。痛哭几场之后,杨悠然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将要面临什么样的绝境。
来不及喘息,杨悠然找回当年的果敢,拿出读书考学时的劲头,捡起中断几年的心理学学习。产后5个月,她开了一间咨询室,在父母的支撑下,强行将残破的生活拖拽起来,推回正轨。
第一次当妈妈,杨悠然拿到的是超纲的考题:一个未婚的女人,穿梭在各种现实压力里,要如何当好一个女孩的妈妈?在“一个母亲”这里,杨悠然的许多问题找到了答案。
“一个母亲”项目落地于2015年,成立之初主要以播客的形式,为独抚妈妈提供心理赋能和生活助力。生女儿后,为了保护产后受损的视力,杨悠然将阅读的习惯改成在喜马拉雅上“听书”,“一个母亲”在平台的公益播客“母亲赋能社”由于契合她的喜好和需求,被推送进了她的播放列表,此后6年,赋能社的播客已与她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微信社群里,杨悠然习惯被称为“暖妈”。群里基本上都是和她一样独身带娃的妈妈,在亲密关系破裂后,和她一样,不少人在播客的世界里接触到了“一个母亲”,然后通过各种方式找到彼此,相互抱团取暖。
千里之外,远在江西宜丰的娇娇,从镇上快递站的包裹堆里站起来,继续扫描当天的1000多件快递,手机里喜马拉雅的播客界面还亮着,“母亲赋能社”去年推送的丧偶专题,她已经反复听了许多遍,在何丽老师温柔的声线里,她从情绪波动里缓过来,又一汲取到力量。
丈夫因意外离开她200多天,留下未成年的孩子,大的不到7岁,小的今年6月刚满1岁,每一天的日子都很难熬,快撑不下去时,她会打开播客,听听赋能社的妈妈们读亲子绘本。娇娇也在“一个母亲”的社群里,群里有些文化程度比较高的妈妈,娇娇有时候很羡慕她们,深入接触以后她发现,伤痛是无差别攻击,对谁都一样。
杨悠然发现自己也没有想象中的强大。尽管她可以做到无视身后的流言蜚语,但仍然会被女儿观察别人一家三口的眼神给刺痛,女儿生病或者受伤时,手忙脚乱的她也会想,如果抱着女儿的是爸爸,会不会她的难受会少一点?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鸳鸯,由于被人见到时都是出双入对的形象,所以被当作爱情的象征,只不过鲜有人知道,雄鸟在生殖期过后便会扬长而去,营巢、孵卵、养育子女全部由雌鸟独自承担。
中国妇联的一项调查显示,平均每6个中国的离异家庭里,有5个是由妈妈抚养孩子,随着离婚数据攀升,据粗略估计,独抚妈妈群体正在以每年220万左右的数字增长。这是一个数量庞大却在日常生活中被“隐形”的群体,世俗偏见的误解,母爱的理所应当,自身的泥潭深陷,都让这头房间里的大象,逐渐失去自己的声音。
“一个母亲”运作的六年间接触了超过三万个独抚妈妈,见证过三万多种心碎,最后发现,要想治愈这些伤痛,首先需要这个群体,被 社会 正常地“看见”。
至暗时刻
但是娇娇并不太想被看见。
变故发生后,娇娇在丈夫盖的那栋农村小楼里,躲了4个多月,如果不是帮忙照顾孩子的家公生病,她完全不会走出家门。
“生活逼着我走出来”,娇娇现在在镇上的快递站工作,每天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一个月休息两天,薪水微薄,但这已经是她能找到的最适合的工作。家里婶婶劝她到上海学做月嫂,那样能挣到更多的钱,为了未成年的孩子们,娇娇还是决定把自己“困”在这里。
2019年,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等发布《十城市单亲妈妈生活状况及需求调研报告》中指出,受调查的单亲妈妈中,超过60%的人月收入在4000元以下, 育儿 和工作往往很难兼顾的处境,常常将她们推入贫困的深渊。
由于是未婚生子,暖暖只能在费用贵上好几倍的私立医院出生。孩子父亲早已债务缠身,做不得半点指望,杨悠然的积蓄也早已在创业中耗尽,还能用的只剩兜里那张信用卡。
“等暖暖长大些,我要告诉她,她是妈妈刷卡划出来的宝宝”。
暖暖是她强行保胎到35周生下的,出生时新生儿评估只有3分,落地第二天直接进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了8天。杨悠然的视力就是在那个时候出问题的,眼泪流得太多了。病房里其他床位旁,新生儿的啼哭声此起彼伏,杨悠然的肚子里空了,床旁的婴儿床空了,钱包空了,心也空了。
公益机构创始人魏雪漫在发起“一个母亲·独自抚养心理关爱计划”之前,有长达7年的时间都专注在心理学专业的学习和实践上。在此过程中她时常被身边独自带孩子的妈妈们彰显出的力量所感动,也正是在与她们的互动中她发现,除了要适应因身份变化带来的巨大变化外,独抚妈妈们时常还需要应付现实生活的压力,甚至有时候,单是亲密关系破裂带来的伤害这一点,就足够让她们难以支撑,重重困境叠加,妈妈们跌落进她们的“至暗时刻”。
“‘单亲’好像是在强调失去的部分,但独自抚养只是现实发生的境况,‘独抚妈妈’更彰显一种力量感”,魏雪漫很珍视独抚妈妈们的坚毅与韧性。考虑到母亲拥有强大而稳定的内心的重要性,她们最终选择了从心理关爱层面出发,对独抚妈妈予以支持和帮助。
2015年5月,“一个母亲”在喜马拉雅开设了“母亲赋能社”公益播客,希望借助网络的力量,一方面让独抚妈妈们找到可以寻求帮助的组织,另一方面也让独抚妈妈这个大群体的状况和声音,被更多人听到。
《母亲讲座》系列音频上线后,至今已经坚持做了2200多天,播客累计收听12万人次。播客的声音介质属性,也是“一个母亲”给予独抚妈妈们特殊的温柔:在声音疗愈的世界里,她们的容貌不会被识别,独抚妈妈们的隐私可以被很好的保护,在这段“至暗时刻”的艰难路程里,她们可以在此聚集抱团。
另一个“女性”
“做一个刚刚好的妈妈”,在安抚独抚妈妈们关于 育儿 的考虑时,魏雪漫引用了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到的这个概念。
当爸爸带不好孩子时,大多数人投去的是理解和同情,而当妈妈出现问题时, 社会 对于“母职在场”的要求则显得更为严苛,哪怕一些问题的合理性已被证明,但独抚妈妈们更容易陷入“我不是一个好妈妈”的自我怀疑中。
“一个母亲”一直在试图通过多种方式,将独抚妈妈从这些刻板又畸形的认知里拯救出来,让她们明白,在这里,脆弱是被允许的,问题是应该被看见的。
今年是丈夫不在的第一个父亲节,娇娇听学校的老师反馈,大女儿在听到学校里讲关于父亲的话题时,会偷偷抹眼泪,娇娇既难过,又愧疚。
“为了她们我才坚持活下去,但是看到那些完整的家庭,我真的会觉得自卑,总觉得我做得不够好”,娇娇偶尔会在母亲社群里倾诉,群里的妈妈们总能及时给到她安慰,告诉她,这不是她的错。在“一个母亲”的播客里,她重新找到共鸣和安慰,她从里面学习讲绘本、正确 育儿 、重建生活,有些专业的东西她听不太懂,但总有些话可以击中她,让她从无所适从的悲痛里振作起来。
娇娇的微信头像是一家五口的卡通插画,丈夫离开后,她把签名改为“替你看余生的风景”。娇娇知道自己需要穿越一场暴风雪,她也明白,有一些穿越过暴雪的人正在温柔的向她走来,帮助她在100次坍塌和崩溃后,第101次寻回生活的勇气。
“每一个独抚妈妈都应该被支持,伤痛需要被治愈”,这是魏雪漫在发起“一个母亲”时的愿景。项目运作到第六年,播客内容逐渐从心理治愈孵化出亲子 育儿 、法律援助和金融理财等专题,根据不同功能发展出的社群已有30多个,在线法律答疑600小时,社群 育儿 答疑200小时,目前正在推广的“离婚心理重建小组”和“丧偶独抚母亲支持计划”,都在努力地实现和独抚妈妈们的双向奔赴。
有一段时间娇娇学着做烘焙,面团被制作成各种诱人的食物,孩子们都特别喜欢,娇娇觉得很治愈,有时候会把这些拍成小视频发到群里,有的妈妈情绪低落,她就用自己的经历劝慰她们,帮她们振作。
在“一个母亲”的平台里,最让人动容的就是这些女性情谊。“一个母亲”遇到过短暂的运营困难时期,魏雪漫四处拉“赞助”,无以为报便给那些提供资助的企业做公益演出;有的同事主动拿半薪,不少像杨悠然一样的独抚妈妈们留下来当义工,耐心地处理各种事务;群里有患病的宝妈晕倒,醒来后把事情发到群里,同城的妈妈立刻要她发坐标,抢着过去帮她带孩子……
独抚妈妈们的生命底色是女性,成为妈妈,独自养育孩子,让她们更有力量,不同的背景下共同的境遇,让妈妈们能深切理解彼此、惺惺相惜,更能抱紧彼此,握紧“女性之间的纽带”,促成强大的“姐妹情谊”。
“有时候我想,‘一个母亲’可以看作是安静坐在独抚妈妈身后的另一个女性,她陪着她们流泪,允许她们悲伤,允许她们脆弱,允许她们的生命暂时停滞在这里。这位“女性”可以帮助她们照看她的孩子,帮她们从蜷缩的姿态中舒缓起来,站起来,眼睛看向外面,看到微笑的孩子拥抱自己”,魏雪漫的声线温柔,讲述这些时,浑身散发着柔软的力量。
缺位与在场
暖暖五岁那年,从幼儿园回来时问了杨悠然一个问题,“为什么我的爸爸不能陪我吃饭”,杨悠然知道,那个从出生时就设定好的闹钟响了。
在“母亲赋能社”的播客里,《孩子问我爸爸去哪儿了》这期内容,已经被收听了1万次,如何去引导孩子接受“父亲缺位”这个问题背后,堆积了独抚妈妈们太多的无奈。
在听过赋能社关于这类问题的多期播客后,杨悠然和不少独抚妈妈们一样,选择以平等的方式告诉女儿,告诉她当下真实的处境,并引导她接受家庭方式的多元。
“家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家是跟妈妈、姥爷姥姥生活在一起,爸爸只是不跟我们生活在一起,但他也爱你”,尽管孩子父亲从未给孩子支付过一分钱的抚养费,但杨悠然从没有在女儿面前灌输半点关于父亲的负面评价。
杨悠然觉得,暖暖应该已经接受了父母分开这件事情,因为有一天,她突然奶声奶气地说了一句话:“我想送给妈妈全世界最好的婚纱。”
心理专家在播客中给独抚妈妈关于应对父亲缺位的另一个建议是:重新组成家庭,建立亲密三角关系。现阶段的娇娇暂时不想考虑这个问题,对她来说,现在更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学习如何走出哀伤,去接受失去这个男人的事实。“一个母亲”在她们的这段疗程里,一直都在场。
社会 在进步,文明也在提高,民众的态度正在逐渐转向宽容,投射到独抚妈妈们的目光,已经从同情变成钦佩。“一个母亲”和播客平台仍然在继续为独抚妈妈们赋能,希望在平台上,正在经历或者已经穿越过“至暗时刻”的妈妈们,可以为自己感到骄傲。
魏雪漫恳切地说,要帮助独抚妈妈改变现状,绝对不是靠着她们一腔孤勇就能实现的,要做的还有很多。
“即使父亲不在场,在未来,我们希望更多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同质群体要在场, 社会 力量也要在场。”
(注:文中杨悠然为化名)
(专题)
娇娇妈妈懂育儿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育儿 妈妈、娇娇妈妈懂育儿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