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乐乐妈育儿分享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乐爸乐妈课堂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4岁女儿带奖状回家,妈妈发文炫耀惨遭同事嘲笑,家长晒娃要留神
本文由 兜妈爱叨叨 原创乐乐妈育儿分享,版权所有乐乐妈育儿分享,侵权必究
说起来,许多孩子在幼儿园时期都会获得小红花或奖状,面对人生中的第一次嘉奖,不仅孩子开心,家长也会跟着乐呵!
正因如此,许多家长都会发文炫耀孩子的奖状证书。
不过,有一点家长要注意,那就是炫耀时要留神,以免被同事好友笑话!
4岁女儿带奖状回家,妈妈发文炫耀惨遭同事嘲笑,评论留言恶言不断
前些天,4岁女儿乐乐回到家后,从幼儿园里取出一张奖状,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神情:
“ 妈妈,乐乐妈育儿分享你看你看,这是老师发给我的奖状!好不好看啊! ”
乐乐妈看到这张大红奖状后,脸上笑开了花,她觉得这是女儿人生中第一次获得老师嘉奖,非常具有纪念意义,也没有注意奖状上的印刷,直接拍下来发到社交圈上,想把自己的喜悦、孩子的成长分享给他人。
半小时后,乐乐妈满怀憧憬地打开朋友圈,想看看自己得到了多少个赞,没想到却换来了同事的嘲笑:
“ 看看你家孩子获什么奖再晒也行啊? ”
乐乐妈放到图片一看,发现自己的女儿被评为“好孩子”,不对这字印错了,变成了“好该子”。
看到这里,乐乐妈气就不打一处来,询问女儿班级里的得奖情况,这才知道班级里每个孩子都有奖状,这种奖状有什么意义啊?
留言区中,许多好友也出言讽刺,恶意满满:
“ 人手一张的奖状还晒?吃饱了撑的? ”
“ 错的奖状好,有收藏价值。 ”
“ 我女儿得到的奖状从来不发,就怕别人说我嘚瑟,全部压箱底。 ”
这件事也给乐乐妈提了醒, 以后晒娃要留神 ,不能办这种丢人的事了。
幼儿园人手一张的奖状有什么意义?
许多幼儿园都会给孩子发奖状,每个人都有,这就像一些老师给孩子设置班干部,每个人都有一官半职,厕所管理员的称号都会给你搞出来。
那么,这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好处呢?
首先,孩子会认同自己的存在价值,3~4岁孩子正处于第一叛逆期,他们渴望得到肯定,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成长。
虽然奖状看起来价值不大,但是对于孩子而言,这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得到嘉奖,意义远比奖状的价值重要。
其次,每个孩子都会获得奖状,这也不会引发攀比、嫉妒心,只要从小遏制住这种心理,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越来越成熟,这样面对这种嫉妒就有更好的应对措施。
况且,每个孩子都获得奖状,这也是老师的一种鼓励,希望孩子能够继续努力,不会自我放弃。
最后,奖状也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肯定,就像是“好人卡”,虽然不能以恋人的身份交往,但还是能做朋友!
话虽如此,乐乐家的幼儿园老师就有些不负责任,她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事情没有处理明白!
显而易见,“好该子”是印刷错误,老师没有检查就发给孩子,这就说明老师不看重奖状,更不看重这个仪式感。
家长可以炫耀孩子奖状,但要做好思想准备
家长看到孩子得到奖状,想在朋友圈炫耀的心情值得理解,但要做好心理准备!
其一,这个奖状的价值多大?优秀干部、还是优秀学生,或者“好人卡”?如果是最后一项,那就要做好被喷的准备!
其二,家长要检查一下奖状的名字,别把自己孩子的名字印错了,否则这就尴尬了!
其三,家长炫耀奖状的目的不是向别人夸赞,而是记录孩子的成长,在这一点上,其实家长的正确做法是珍藏起来,而不是四处挂起来炫耀。
否则,孩子未来的成本不好,网上的奖状看起来就很刺眼。
由此可见,孩子获奖后,家长尽量保持一颗平常心,鼓励的同时还要看到孩子不足,这样孩子才会更有冲劲。
孩子拿到奖状,家长开心是在情理之中,不过晒娃是一件大事,一定要留神,以免被他人耻笑哦!
本期话题:你们平常喜欢晒孩子的奖状吗?
我是兜妈,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记录和分享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 育儿 经验与趣谈,关注我,随时获取科学靠谱的 育儿 干货!欢迎留言或评论区告诉我你的想法!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硬核父母育儿有方法!面对自私的孩子是如何管教的?
与父母关系疏离,亲子关系淡漠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不少爸妈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孩子这是怎么了?长大了没有变懂事,反而变得自私了……那么,到底如何才能让孩子学会关爱呢?
1、要善于向孩子索取爱
上周末在乐乐的妈妈家自己组装一个书柜,不小心弄伤了手指,去医院打破伤风针,医生帮我包扎了伤口。
晚上睡觉前,8岁的乐乐主动忙前忙后,给我准备刷牙的水杯和牙膏,又铺好了床,小小人儿一声不吭地细心照料。
妈妈问:“为什么要帮妈妈铺床,以前这都是妈妈做的事情啊。”
为我爱你呀,你感受到我的爱了吗?”
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时,感到了一个幼小生命的意义。父母察觉并强调了这种价值,他们就能感受到深深的爱意,并学习怎样去付出爱。
2、其次,尽可能多和孩子沟通交流
优优今年11岁了,进入到青春前期的阶段,开始对父母有所保留,有些事情不太像小时候一样跟父母倾诉,喜欢自己做些事情。
优妈还是坚持每天都要给她一个大大拥抱,孩子有时候会有点不好意思,但看得出来,她也很享受这样的过程,不用说什么,她也知道妈妈是爱她的。
尤其是对着青春期的男孩子,在他们情绪失控激动的时候,等他平静下来的时候,再讲道理也不迟。
3、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孩子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尤其对一些刚到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会让他们迷茫和不知所措。
父母要多设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变化,而不是麻木不仁和火上浇油。
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一身汗跑回家,兴奋得告诉妈妈:“我们球队今天赢球了”。
如果妈妈回应“你的球衣好脏”,孩子会觉得妈妈没有体会到他的开心。
如果妈妈回应“赢球又不能算成绩”,孩子瞬间会感觉万分失望。
如果父母的情感没有被孩子的喜悦所感染,那么可以试着看到孩子的感受,然后去确认他的感受,“妈妈看到你好开心啊,这真是让人开心的事情.
左撇子真的更聪明?研究发现:高智商孩子大多有这3个特征
乐乐妈最近有了一个新发现,那就是儿子乐乐居然是个左撇子。前几天乐乐妈一时心血来潮想要教儿子练习握笔,可是孩子用右手试了几次后都握得不太好,乐乐妈觉得可能是孩子还小不适合练习握笔,于是便也没有勉强儿子。可是谁知,当乐乐无意间用左手握笔时却握得非常好,而且手部动作也很灵活。
乐乐乐乐妈育儿分享的举动引起了乐乐妈的好奇,随后乐乐妈开始关心起儿子平时的日常举动,乐乐妈发现儿子在抓拿物体时更加喜欢用左手,并且左手要比右手使用得更加灵活。乐乐妈此时意识到“ 儿子是个左撇子。 ”不过,乐乐妈也很好奇,“ 家里人没有是左撇子,孩子这是和谁学的呢乐乐妈育儿分享? ”
此前,《时代》周刊还特别罗列了世界上最有名的十个左撇子。人们熟知的拿破仑、达芬奇、居里夫人都榜上有名。 其中,达芬奇的“镜像书写”更是为不少人所称道,而这自然也是得益于“左撇子”的书写方式。
1.大脑分工不同
通常情况下,人体的右脑部分控制着左半身,左脑部分则控制着右半身,而人们习惯于使用右手则是因为左脑的发育更占优势,相反,习惯于使用左手的人则是因为右脑发育得更好。从统计概率上说,大部分人都是左脑发育得更好,所以右脑发育更好的左撇子们就看起来比较特别。
2.孕期发育所造成的影响
在孕期的时候胎儿在母体的子宫内慢慢发育,不过小家伙们也并没有闲着,乐乐妈育儿分享他们在13周左右的时候就开始有吸吮手指的举动了。如果这时候胎儿选择吸吮左手,那么形成习惯后,在胎儿出生后也会更自然地使用起左手。
3.基因改变
虽然父母都是正常的使用右手,但是不排除在孩子身上有基因改变的情况。受到基因改变的影响,孩子身上多出了与父母不同的使用左手更熟练的动作习惯。
1.白天不爱睡觉
高智商的孩子总是对周围环境保持着更大的好奇,在白天的时候相较于呼呼大睡,他们更喜欢去“ 探索 ”世界。父母们也会发现,聪明的孩子身上总是有着更加旺盛的精力,他们身上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驱使着他们不断地想要去感知环境刺激。
2.动手能力强
智商高的孩子在动手能力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尤其是在婴幼儿时期,超强的动手能力让孩子接触到了更加丰富的环境刺激,孩子获得更加越快的 游戏 体验时,大脑也得到了更快速的发育。虽然动手能力强常会让孩子化身为“破坏大王”,但是这却是孩子聪明的表现。
3.情绪状态更稳定
智商高的孩子更容易保持冷静“理智”地看待问题,所以他们的情绪状态会更加稳定。同时,这也使得他们有了更多淡定思考的时间和机会。人们也会发现智商高的孩子很少通过发泄情绪来达到最终目的。
看得出来,孩子聪明与否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有着明显的显现的,不过这个与孩子是不是左撇子的关系不大。父母们应该抓住孩子智商培养的关键期,助力孩子的智力发育。
1.尽量母乳喂养
母乳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对于孩子的智力发育有着不可替代的好处,比如说,母乳中的活性物质对于宝宝智力发育产生的刺激作用明显,对于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方面也有应好处、所以有条件的宝妈最好坚持母乳喂养。
2.注重早期教育开发
在宝宝处于婴幼儿时期时,父母们应该给予宝宝们更多的环境刺激,虽然宝宝们此时的表达能力有限,但是他们身上的学习能力更强。父母们注重宝宝的早期教育引导,这对于孩子们的智力发育将会大有好处。
3.为孩子提供更宽松的成长环境
父母过多的管教和约束有可能会限制到孩子的自由成长,相较于充满束缚的成长环境,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会更加适宜孩子的成长。父母不要怕孩子玩泥巴会弄脏衣服,因为孩子在 游戏 中获得的成长远比保持衣服干净整洁更加有价值。
当孩子的惯用手是左手时,家长们也没有必要过于勉强地要求孩子改正,同时开发左手和右手也许会让孩子因为获得更多的刺激而更聪明。
大家对于左撇子孩子是如何看待的呢?
育儿分享 | 一句「对不起」,就这么难说出口吗?
父母做错事,
请这样向孩子道歉~
错怪了孩子,
或者对孩子发了脾气,
你会真诚地向他道歉吗?
我们常常教育孩子,要勇于承认错误。
只是到了自己这边,一句简简单单的“对不起”,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回想上一代家长的「道歉套路」,几乎可以做到全国统一。
妈妈道歉就是「快来吃饭!」
爸爸道歉无非「钱够不够花?」
总之不是那应有的三个字。
很多人直到成年之后,也没有从父母那等到属于童年的那一句道歉,始终耿耿于怀。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唯独在和孩子道歉这件事上,中国父母显得有些难以启齿。
很多父母,
都欠孩子一句「对不起」
情商小剧场
周末在家办公,忙着和甲方battle的我,将五岁的女儿乐乐独自留在客厅看动画片。可当我来到客厅,眼前的一幕让我不由地怒火中烧:阳台上的衣服散落一地,一片狼藉。
肯定是乐乐又调皮了。一时冲动,气不打一处来,冲着孩子就是一顿大吼:“看看你做的好事!妈妈洗衣服很辛苦,你怎么一点也不懂得体谅?”
乐乐嚎啕大哭,委屈地开始哽咽起来,“妈妈,你不要生气好不好?不是乐乐弄的,是被风刮下来的。”原来是自己错怪了孩子,我的心里充满了愧疚,可那句“对不起”就在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晚上睡前,照例会和女儿说晚安。她忽闪着大眼睛问我,“妈妈,早上的事你气消了吗?”
我点点头。
而后她奶声奶气地和我说,“老师说过,小朋友之间闹不开心,说句‘对不起’就还是好朋友。我和妈妈还是好朋友对不对?”
我愣住了,意识到自己不敢道歉的做法,真的连孩子都不如。我抱着女儿真诚地道了歉,女儿也原谅了我。
带娃这些年来,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就算「时间管理」部分已经基本出师,「情绪管理」的课题却始终进展缓慢,有很多人至今仍没毕业。
大部分人只会对亲近的人发脾气,尤其是在家里,一有情绪,会本能地想宣泄。工作中心平气和的职业女性,分分钟就能在孩子面前暴跳如雷,一不小心撞在枪口上的娃,成了最无辜的那一个。
把负面情绪像倒垃圾一样丢给孩子,自己心里是舒坦了,可孩子呢?他们幼小的心灵,真的很难承受这些积压已久的误解和责怪,甚至会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能听到父母发自心底的道歉,心里多多少少会感到释然吧~
庆幸的是,如今有很多父母,都已经意识到: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是我们生命的延续,需要我们平等相待。
道歉不仅是轻描淡写的一句“我错了”,也不是自以为的在孩子面前放低姿态,而是一门值得学习的语言艺术。
正确的道歉方式,可以很好地拉进亲子关系,让孩子和自己成为亲密无间的好伙伴,也能让家庭更加和睦、融洽。
而错误的道歉方式,则只会适得其反、雪上加霜。 下面两种错误的道歉方式,你中招了吗?
「为了你好」式道歉
经典句式:
“对不起,爸爸/妈妈不该生气。但你要是乖一点,爸爸/妈妈也不会打你。”
“对不起,爸爸/妈妈不该凶你,但是我们不凶你,你不长记性怎么办?”
道歉就是道歉,简单直白就好,画蛇添足在后面加上一句自我辩解,只会让孩子觉得更加扎心了。
「差不多得了」式道歉
经典句式:
“爸爸/妈妈都已经向你道歉了,你咋还哭呢?”
“爸爸/妈妈都已经向你道歉了,你不要再无理取闹了!”
咳咳,这种「讨价还价」式的口气,让道歉完全变了味儿。很多家长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道歉了,孩子就必须马上原谅自己。但其实,道歉过后,是需要给对方足够的时间,去化解伤害的。
和孩子“道歉”的
正确打开方式~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罗达·邓尼说过:“父母犯错或食言时,如果能及时向孩子道歉,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管理情绪。同时,这也非常有利于树立孩子的人格自尊,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被尊重的。”
即使我们再爱孩子,也难免会有犯错的时候。 真诚的道歉,非但不会让自己丧失威信,还会赢得孩子更多的尊重。
但怎么做,才是真诚的道歉呢?
正面管教中,道歉有「3R」原则:
1、承认(Recognize)
经典句式:
“爸爸/妈妈刚才心情不好,但是和你发脾气是不对的。爸爸妈妈依然非常非常爱你!”
“爸爸/妈妈刚才很生气,是因为我们特别担心你,但是用错了方式。”
2、和好(Reconcile)
经典句式:
“宝宝,爸爸/妈妈错怪你了,你一定很伤心也很委屈吧。”
“宝宝,爸爸/妈妈没有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真的对不起。”
“你可以原谅爸爸/妈妈吗?”
解决 (Resolve)
经典句式:
“之后爸爸/妈妈再有情绪不好的时候,会先深呼吸冷静一下,再来和你说话。”
“下次爸爸/妈妈如果又发脾气,你可以提醒爸爸/妈妈,告诉爸爸/妈妈别生气了。”
勇于道歉,这并不是父母在育儿中丧失自我,而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本分,是一种科学的育儿理念。
因为幸福的家庭,亲子之间从来都没有高下之分。所谓的「面子」问题,从来都不应该凌驾于亲子关系之上。
爱在心口难开。下一次,请爸爸妈妈们认真道歉,真诚地和孩子说一句“对不起”吧!
乐乐妈育儿分享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乐爸乐妈课堂、乐乐妈育儿分享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