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表2019(最新育儿指南)

时间:2022-11-29 阅读:16 评论:0 作者:悠悠

今天给各位分享育儿表2019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最新育儿指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2019育儿评分!你是坏父母吗?早教专家出了一套题测完就知道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间学校育儿表2019,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个性、看问题的角度,处理事情的智慧……都是对父母行为的一种复制。

海苔宝贝这有一套 《“坏”父母行为自测题》 ,列出了家长最容易“教坏”孩子的10个坏习惯,假如每个家长初始有100分,每增加一个坏习惯-10分,请大家回顾一下,在过去的一年里,自己的表现能打几分?

不是危言耸听,在率先测试的10名家长中,只有2名家长及格,更有1名“坏”家长把100分全部扣光!

父母疼爱孩子,总愿意给孩子最好的,自己吃点苦,甚至勒紧裤腰带生活也心甘情愿。

“月薪1000,敢给孩子花10000!”

“自己吃上周的剩饭剩菜,孩子不爱吃家里的饭,立刻点外卖!”

这是很多家长的真实写照。

但是,无止境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并不是爱孩子,而是把孩子推向奢侈、不懂回报、不愿付出、坐享其成、啃老的深渊。

不管家庭条件如何,父母都应该帮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不炫富、不攀比、不自卑。

不当着孩子的面说“家里穷,这东西我们买不起”之类消极的话语让孩子感到无助,也不对孩子有求必应。

对于一样东西,教会孩子衡量它的必要性和性价比,再决定要不要购买。

2

不只是上面说的内容,也包括很多不适合孩子年龄段的活动。

长时间接触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会对孩子的视力发育、骨骼发育等造成不良影响。而一些面向成人的节目或者活动,容易让孩子产生错误的认知,同样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其实很多家长也意识到这样做不对。

但是出于各种原因(比如自己忍不住想看、为了哄孩子等),家长抱着“偶尔一次没关系”的侥幸心理,一点一点地让孩子沉迷其中。

提前做好时间规划和内容规划,让孩子参与内容 健康 的活动,看适合孩子发展阶段的节目。

当然还有更好的做法,就是家长先管好自己,用亲子 游戏 和孩子共度美好时光。

如果不知道怎么和孩子玩 游戏 ,可以开通海苔早教,立即获取针对孩子发展情况设计的一对一定制小 游戏 ,在 游戏 中培养孩子的多元化智能。

3

很多80、90后新一代家长的父母就很热衷于干这件事,现在轮到育儿表2019他们自己干了。

而且大部分人都是为了从对比中,突出自家孩子的不足。

“你看人家小明,会背300多首唐诗,比你强多了。”

“隔壁的小王会说3种语言呢!”

父母多半是为了让自家孩子“知耻而后勇”,殊不知这很容易打击孩子的自尊,让孩子变得胆小、怯懦、没有自信心。

另一小撮家长采取完全相反的策略,把别人说得一文不值,把自己的孩子捧到天上。那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孩子变得盲目自大,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

对于孩子来说,表扬永远比打击更有效果。

如果你想孩子做某件事,就表扬他在这件事上做得很好。

如果你想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就多表扬他。

同时,为了不把孩子培养成狂妄自大的人,我们在夸他的时候,也可以夸别的孩子。

比如:这篇文章你的文笔非常好,而小明的优点在于例子找得非常准。

4

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一次也没有吼过孩子的父母”这种生物吗?

如果存在,那说明这位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够多——至少不是家里陪伴孩子时间最多的那个人。

非常理解面对孩子的调皮捣蛋,想要大声吼出来的那种心情。

但是请父母一定要忍住。

一个经常情绪失控的父母,会对孩子造成精神上的创伤,他们要么在以后成为父母的复制品,变成一个脾气暴躁的大人。要么变得唯唯诺诺,害怕展现自己,对生活缺乏安全感。

爱孩子就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首先要明白,大吼大叫是一种语言暴力,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它不能让孩子明事理让孩子变乖,它只能吓着孩子……

不要总是对着孩子大吼大叫,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抱怨、吵架。

当孩子又做出让你抓狂的行为时,用沟通代替吼叫,弄清楚孩子为什么这么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

封建 社会 的“包办婚姻”,曾毁掉了多少人的幸福?

现代父母的“包办一切”,比那还要恐怖得多。

父母把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都一手包揽,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都不用做,结果就会越来越懒,对父母产生依赖。

更过分的是,有的孩子甚至会认为所有的一切都应该是父母的责任,长大后心安理得地“啃老”,同时对父母也并无感恩。

没有天生的懒孩子,也没有天生的笨孩子。

即使孩子主动做了一些事搞砸了,也不要责备他。

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孩子安排一些家务活,让孩子在锻炼中成长,培养自理能力、独立性格和责任感。

6

“吃完饭就给你买玩具。”

“早点睡明天带你去游乐园。”

父母经常为了这样那样的目的,在生活中随口向孩子许下承诺,然后在目的达成之后瞬间失忆。

不少父母认为孩子小,不会记得,因此从来就没打算兑现承诺。

但其实,孩子没有追问,不代表他不记得。

他很可能产生认知偏差,认为说谎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久而久之,孩子也学会了用谎言来敷衍父母。

另外一种情况,则是孩子对父母失去信任,这将成为亲子之间永远的裂痕。

解决问题的办法有许多种,对孩子说谎绝对是最烂的一种。

对于无法兑现的事情,不要许下承诺。

一旦承诺了孩子,就一定要兑现——万一不能兑现,也要好好和孩子沟通,向孩子说明情况。

7

也许是着急,也许是为了做给别人看,父母有时候会当众批评孩子。

这不是一个好的方法。

孩子和成人一样,也有自尊心,也在乎自己的“面子”,尤其是当周围站着自己的小伙伴。

很多时候,孩子心里会埋怨父母“为什么不能单独和我说”,在大庭广众下被批评而产生的羞愧感,压过了孩子“我是不是做错了”的反思。

孩子犯错要及时指出,但是不用上纲上线,态度要温和。

要告诉孩子他究竟是哪里错了,为什么,以及怎么做才对。

8

孩子想吃米饭,父母却觉得面条更有营养,强迫孩子吃面条;孩子想去看电影,父母却觉得动物园更有意思,强行带孩子去动物园;孩子想去舅舅家玩,父母却觉得姑姑家更好玩,非带孩子去姑姑家玩……

很多时候,父母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强迫孩子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不听话的孩子”就是这样“作”出来的。

可惜父母却始终扛着“为你好”的大旗,一路伤孩子的心而不自知。

赶快意识到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需要父母的尊重。

倾听孩子的意见,即使是不合理的意见也好,让他说出自己的想法。

同时,告诉孩子你的想法,多拿出一些耐心和他交流,多用建议而不是命令的口吻说话。

9

爸爸下班回家, 看到妈妈正在教育孩子。因为孩子哭了,爸爸心疼极了,也不问原因,马上把孩子抱到一边,还怪妈妈太严苛……

这就很要命了,可能妈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眼看着孩子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结果爸爸横插一手,所有的努力全部前功尽弃。

父母意见不统一的家庭,最容易培养出熊孩子,因为无论他干了什么坏事,总有一个人会做他的挡箭牌。

父母首先要达成意见统一,一方在教育孩子时,另一方不唱反调,如果实在看不下去,可以暂时离开。

父母达成统一之后,需要注意的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亲戚人群。亲戚出于不忍心看孩子委屈,往往会劝阻父母的教导行为。

这时候,需要父母有一方出来,告诉亲戚其中的利害关系。

10

“你爸爸一有机会就出去喝酒,都是我一个人把你带大的!”

“你妈妈买了好多没用的东西,浪费好多钱!”

“你舅舅……”

父母经常当着孩子的面指责他人,容易对孩子造成负面情绪,让他也慢慢学会挑剔别人的毛病,认为错都是别人犯的,却看不到自己也有不足。

这种态度会影响孩子为人处世的方式,他们会失去努力的动力,变得怨天尤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当父母想要指责他人,多半是与他人发生了矛盾。

与其在孩子面前絮絮叨叨、指责抱怨,不如积极思考对策、解决问题,让孩子从父母身上学会处理问题的方法。

同时,用客观的态度告诉孩子,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也会发生不美好的事情,重要的是你如何去面对。

以上就是《“坏”父母行为自测题》的全部内容,在过去的2019年,你能得几分?你认识的家长又能得几分呢?

祝大家在2020年都能成为真正会培养孩子的好父母。

育儿记录/2019-07-13/阿爸和姆妈

7月8号/星期一

有客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上周六,爷爷叔叔阿姨和哥哥姐姐从湖南过来玩。

妈妈这几天仍然是像陀螺一样忙着上班,由爸爸带着大伙出去玩,当然湛江的太阳太毒,你只能和奶奶留在家里看家。

晚上妈妈下班回家,见你和哥哥姐姐玩的挺好。10岁的哥哥和3岁的姐姐对你的玩具很好奇,尤其是会讲话的小毛驴,一个劲地抱着说,哥哥一句,毛驴一句,姐姐一句,毛驴一句。你此时显示出了绅士风度,不管哥哥姐姐怎样玩你的玩具,你都不哭不闹,就静静地看着哥哥姐姐玩,时不时地咧嘴附和一下,或者就把弄着哥哥姐姐随意提过来的黑白或者彩色色卡,也是不亦乐乎。看来你是个好客的好孩子。

爷爷抱

爷爷太会抱孩子,每次抱着你时你扎在裤子里的衣服都褪到胳膊底下去里,露出白白的小肚皮,好在夏天,也不存在着凉。

叔叔

叔叔是个大个子,叫你的名字时嗓门也大,可能毕竟是一家人,没有认生,也没有哭。叔叔喜欢逗你,你还没笑,自己倒是先哈哈大笑了起。

阿姨抱

阿姨喜欢你,只是姐姐太“小气”,一抱你,就出现“响彻天际”的哭声,只能作罢。

爱看电视的哥哥

哥哥喜欢看电视,在这里只要是不出门的时候,都是在看电视。有时候为了看电视,宁愿不出门玩不睡觉。这可不是个好习惯哦。妈妈发现你也喜欢盯着手机或者ipad,尤其是屏幕亮的时候,只是妈妈一见你要盯着屏幕,就会把这些藏起来。尽量不让你接触电子产品。无趣的时候就听听歌,看看机器人跳各种舞,或者看看五颜六色的书,或者和妈妈玩等。

好在哥哥在看电视的时候,妈妈发现电视对你的吸引力不大,仍然会专注于手头的工作,比如,磨牙棒、牙胶或者卡片等。

姐姐

姐姐喜欢叫妈妈“阿姨”,尽管奶奶和阿姨纠正了很多次还是改不过来。姐姐一回家,就会抱着你的玩具玩,然后一样一样摆开。一样都不给你玩,当妈妈向姐姐“讨要”一张色卡给你玩时,姐姐挑选了好久都没有挑出一张合适的,这张舍不得,那张也舍不得。挑到最后一张也不给,妈妈最后给你找了本书,你也玩的很开心。

7月10日/星期三

送客

爷爷、叔叔阿姨以及哥哥姐姐要回家了。吃完晚饭,就准备出发去坐火车。爸爸开车去送,跟着一起下楼。你见开门,坐在推车里的你着急得很,不停着想要站起来,想要爬出来,妈妈只是在一旁看着你以防摔倒,并没有过多的回应你的反应,此时你急的哇哇大哭。

妈妈抱出来,也跟着大伙下楼去,你见妈妈要往楼下走,顿时乐得眉开眼笑。

楼下,爷爷叔叔阿姨和哥哥姐姐依次上车,车慢慢启动,车里的大家挥着手说再见。你也抬着你那稚嫩的小手臂,机械式地挥了挥,这也逗得大伙哈哈大笑。

爸爸把车开远了,被妈妈抱在怀你的你,并没有显示出以前妈妈开车走远时的焦虑与急躁,只是静静地看着车越走越远,直到转弯看不见了。

阿爸和姆妈

送完大家回来,妈妈继续喂你吃面,今晚很乖,妈妈煮的胡萝卜泥蛋黄面很快就吃完,奶奶见了也夸你真棒。

下午打了疫苗,因此吃完面后,妈妈就给你倒水擦嘴擦全身换睡衣换尿不湿。在穿衣服时,你嘴巴开始发出带音调的“啊啊啊”的非常愉快的声音,肚子填饱的你此时应该很开心吧,妈妈想。

突然,妈妈听到“啊啊啊”突然变成了“姆妈”,叫的时候并没有看着妈妈,应该只是你无意识的一种行为,但是妈妈心里也乐开了花,这几天严重的睡眠不足同时高强度的工作带来的疲惫感早就在你这“姆妈”的叫声中跑得无影无踪。妈妈期待了好久,曾经也像所有的家长一样,无数遍地对着你说:十月,叫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叫爸爸,爸爸,爸爸,爸爸……

你像叫上了瘾,一句接一句的“姆妈”从你嘴里发出来,声音很大,在客厅搞卫生的奶奶都听见了。奶奶说,这几天开始发出“妈妈妈妈”的声音了。原来妈妈去上班的这段时间,错过了很多你的第一次,但等妈妈发现时,带给妈妈的也是同样的惊喜。

连续几句“姆妈”后,开始出现“阿爸”非常响亮。可惜此时爸爸还没回家,要是爸爸听见,也别提会有多高兴了。

不过很快,爸爸回来来。妈妈一见开门,就像倒豆子一样把刚才的事情和爸爸说,说完加一句,“可惜你没听到。” 然后妈妈接着逗“叫爸爸,爸爸阿爸。”

你看都不看妈妈,认真地在玩着脚。

“阿爸”,响亮的阿爸又从你嘴里发出来。这会爸爸听见了,不善于表达的爸爸高兴地脸上也乐开了花。

然后你就开始自由模式,“姆妈,姆妈……“妈妈见你喊叫的时候,时不时有口水喷出,逗得爸爸妈妈乐开了花。

妈妈一直教你的是“爸爸、妈妈”从来没有教过你“姆妈”与“阿爸”,不知道你从哪里学会了这两个发音,而且还如此的乐此不疲。

7月12日/星期五

皮孩子

以前给你穿衣服是件麻烦事,喜欢脱衣服的你一见要穿衣服就不开心。现在是洗完澡后给你穿尿不湿是个头疼的事。

刚给你擦干身体,抱到铺好的尿不湿上,妈妈还没有完全撒手,你要么上半身要么下半身已经处于翻过身的状态了,等妈妈完全撒手,你早就已经趴着,手脚挥舞着想要往前爬啦。

再一次打翻了妈妈的痱子粉后,你迅速翻身,同时以飞快的速度一把抓住距离不近的痱子粉盖子,就放到手里把玩着,手急眼快的妈妈都来不及阻止你呢。

对痱子粉盖子情有独钟的你总是想要抓来玩,导致妈妈反反复复三四次都给你穿不上尿不湿。妈妈想了个招,放你躺着时,拿起盖子吸引你的注意力,躺着时放你手上,你就很安静地玩着盖子,任妈妈怎样给你穿上尿不湿。

7月13日

睡姿百态

侧着睡

晚上有时候妈妈哄你睡着后,刚放床上你会开始左动右动,最终侧着睡着啦,侧着睡时,你一只脚搭在另一只脚上,小手也随意地搭着,看你睡的样子,也是很享受的样子。

趴着睡

7点半妈妈起床洗漱吃早餐,准备要去上班时,进来看看你,你早就已经像只青蛙一样趴着睡啦,小屁屁微翘,呼吸均匀。

横着睡

半夜妈妈听见你哼唧着要喝奶时,你总是横着睡的,头朝妈妈,脚踢爸爸或者脚搭在爸爸身上。

倒着睡

有时候晚上哼唧着要喝奶,妈妈发现你已经从床头睡到床尾去了,这几个小时的睡眠,你像是旅游了一般,还好床上有护栏护身。

育儿分享第5篇——快乐育儿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作为家长的我们如何享受育儿的快乐?如何减少因为着急引发的焦虑?

需要我们想清楚自己养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希望自己的小孩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成长?希望她未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的孩子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扪心自问无数次以后,我对孩子最大的期望:从小身体健康,长大身心健康,有体验幸福和快乐的能力!

这一认知帮助自己在育儿的道路上看着自己的目标,走好自己的每一步,降低外界所扰,减少盲目从众。

孩子受益只是结果,不是目的。

育儿的过程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作为父母的我们只要负起对自己的责任,做好自我管理,孩子会因为对父母的尊重和依赖,而追随和模仿,所谓影响、熏陶、教育都只是衍生品。

人生是场马拉松,马拉松冠军给自己定的目标一定不是一开始就在起点领跑。

今年3月参加小学二年级女儿的家长会主题:《人工智能、数据化时代,我们如何做家长》,会上校长带领大家探讨30年后,你的孩子凭什么拼过人工智能?需要我们思考盲目跟风学一大推兴趣班,占用孩子一大堆课余时间是未来时代发展的需要吗?

对孩子个性化培养,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你的孩子像甘蔗,很甜,但是我一点也不羡慕,我的孩子像辣椒,很辣,但是我觉得很好。理性教育不跟风,不从众。

我家小孩从小参与买房等家庭决策,从小喜欢动脑筋做决策,有自己的主见。

不了解孩子的想法,没有走进孩子的心灵,没有积累足够的沟通信任值。

追求“无为”、“无言”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影响孩子。

简单粗暴、动则训斥。

90后:最讨厌家长/领导说的一句话: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

10后孩子:我根本不想听她/他说话(这是我家现在小学3年级的小孩经常说的)。

安全感来自良好的亲子沟通:尽量和孩子心平气和、平等的交流,请记得平时多多给孩子灌输:宝贝,爸爸妈妈永远爱你,不管爸爸妈妈多么生气,讨厌的都是你的坏习惯,不是你这个人。爸爸妈妈和你一起想办法,一定能够打败这个坏习惯,我们一起努力,好吗?宝宝。

这样的话让宝贝即使受了批评,受了打骂,也清楚的明白只是因为我的习惯不好,或者是做错了事情,爸爸妈妈永远都是爱我的,爸爸妈妈再生气都是为了帮助我改掉坏习惯。长此以往,孩子安全感非常好,绝对不会怀疑爸爸妈妈会因为自己表现不好不爱自己。

让孩子从小有梦想、有追求、正能量、积极、上进、有朝气、有活力。让孩子从小给自己定位,长大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

人生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帮不到一辈子,孩子要从小学会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根据自己小孩的爱好、特点,引导小孩定立远大的人生目标,让小孩有主动学习的自驱力。让他知道学习、努力、付出是为了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不是因为爸爸妈妈想要我努力学习,养成好习惯。并根据小孩不同阶段和孩子一起实时调整修正目标。

光有目标还不够,家长要把控整个大方向,帮助孩子规划实现梦想的路径。当孩子最近表现不够好的时候,帮助孩子一起找到原因,分析问题,给孩子解决问题的建议,让孩子自己愿意为了目标而努力奋斗。

比如小孩想当医生,需要给小孩规划实现医生的途径,让孩子知道我以后要当医生,不是光想想就可以当医生,而是要从小储备当医生的各种能力:

比如:

1. 医科大学对录取分数线的要求,需要成绩好,让小孩每天上学能够更加努力学习。

2. 医生需要视力好,从小需要保护视力,每次小孩要求长时间看电视,耍手机,我都会提醒她的目标,需要保护好眼睛。

3. 医生需要严谨:提醒小孩时刻养成严谨仔细的习惯。

……

支撑孩子一直走下去的一定是成就感。

激:激发;励:鼓励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把控好激励的度,让孩子自发主动爱上学习,而不是戳一下、跳一下。

在我们家,我时常会和宝贝一起喊出我们的家庭口号:”我们的目标是: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在成长这条路上,我希望小孩轻松应对、快乐成长不要随大流。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在发展的道路上要做的不是改掉自己的短板,而是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擅长点然后发扬光大。绝对不是其他小朋友学什么或者你希望小孩学什么就盲目报很多兴趣班,也不是我哪方面很差就一定要加倍努力赶上去,对于自己的弱点设置一条可以接受的底线就好了,不要花太多时间跟上别人的节奏,要合理安排时间。

与其更好:不是跟别人比谁做得更好,谁上的兴趣班更多,谁学习更刻苦。和别人比不同,我有什么和别人不一样的优点可以发扬光大?

通过定立目标、规划路径对未来长远的方向规划,要改掉小孩现在身上已经有的明显不良习惯,可以采用积分管理法,让小孩得到短期的好处。(画积分管理表格)

XX小朋友2019年9月好习惯养成积分表 

要什么结果就把什么作为积分项目(用QQTC法则进行考核积分)           

说明:根据自己的思路,1分可以=1元钱(积分奖金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可以交给父母保管,我一般征求小孩自己的意见。

也可以集满50分就可以吃一顿大餐,或者去公园游玩等。

1.对比原则:宝宝,你有没有发现你最近少看电视了以后,眼睛没有以前那么疼了,而且最近发现你漂亮好多,你以前经常看电视都长成了电脑脸,你自己照照镜子看看,真为你感到骄傲。

2.互惠原则:宝宝,你这周通过积分得了这么多奖金,你有没有感觉自己好富有,这些钱你打算这么花,看在妈妈这么辛苦,可以送点礼物给妈妈吗?(小孩很开心说要和我一起花积分奖励的钱)

3.承诺和一致原则:言出必行,得到小孩的信任。

4.社会认同原则:宝宝,你知道吗?妈妈在朋友圈分享你每天晚上7点前就会做完作业,得到了70个人的点赞,大家太为你点赞了,我们得再多努点力,避免大家把点赞收回去。

5.权威原则:宝宝,班主任汪老师是不是说过:要知天下事多读古人书,所以我们要多多阅读课外书籍,你也想成为老师眼中的最棒的孩子,对吗?

6.喜好原则:宝宝,你每天做那么多作业,是不是感觉很辛苦啊?其实妈妈也一样每天上班早出晚归,觉得太辛苦了,但是只要我们努力付出得到好的结果,是不是努力付出也很值得啊?你每次表现好的时候,得到老师表扬的时候心里是不是特别开心,觉得付出都是值得的?

7.短缺原则:宝宝,最近1年,妈妈发现你进步太大了,长大了,为了帮助你养成更好的习惯妈妈特别给你做了积分表,不但可以帮你改掉坏习惯,你还可以得到积分奖金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来,妈妈来给你讲讲这个积分的规则…注意哟,这个积分表只有1个月的期限,我们可得按照上面的规则好好努力哟,错过这次以后就没有机会了哟,妈妈会给你提供支持,加油。

目的在于让宝贝体验快乐,也表示妈妈最关心的是你开不开心,不是在学校成绩如何?

通过宝贝的回答判断宝贝的关注点和价值观,她回答是收获是吃了鸡腿、得到老师表演、同学送了礼物给她…

同时帮助她养成每日总结、反省的习惯。

因为家长这一天都没有陪伴孩子,所以,问这个问题一方面表达出家长对宝宝的关心,另外,当宝宝说出自己的好表现后,家长及时给予鼓励,也能增加宝宝的自信心。

宝宝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家长主动问孩子是否需要帮助,不仅可以随时了解孩子的困惑,而且,还能够借机会向孩子传达一个意思:自己的事情你要自己做,爸爸妈妈只能是帮助你、辅助你!

对待育儿,只要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不用为我们争门面,不用为我养老,用赞美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优点,赞美我们希望孩子做到的,当众赞美孩子学习认真,每天都在7点前完成作业,不吵着看电视等等。和孩子一起变成更好的自己!我们会发现育儿的过程我们一定会乐在其中!

路漫漫其修远兮,育儿的道路上我们一起努力吧!

关于育儿表2019和最新育儿指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链接: http://www.dnjbh.cn/shengwa/124676.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