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好妈妈育儿札记,以及好妈妈日记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孩子生病,妈妈心安就是给孩子能量(育儿手记1)
一、生病
阿布生病九天,期间反复发烧,前天晚上,烧到三十九度,直到今晚,还有粘痰没能吐出来,咳嗽时有痰音。
第一天发烧,是在九月底的周六。室外下着濛濛细雨,他要求出去看 汽车 。
我哄他等队友回来,因为他爸顺着他,结果我失算了,他爸只允许在楼宇门口看雨,达不到看车的目的,阿布自然不乐意,最终,队友打着伞带他出去,但是嘴里没停下数落和唠叨,阿布性子倔强,哭闹一番。
下午,摸着头热,量体温,三十八度多。
我对他的抵抗力很有信心,不怎么放在心上,于是,没吃药。
第二天还烧,我判断是积食,因为刚上幼儿园,他总是在晚上回来后吃很多,甚至上床后还要吃个点心。吃了葆通茶。
数日反反复复发烧,我无法淡定,开始着急,请假在家陪着,用藿香正气水贴肚脐等等。
九月三十日,他一大早就要求睡觉,主要是晚上哭闹一番,因为我白天不耐烦,想改造他,希望他能分享玩具,故意不理他。原本体温恢复正常的他,再次热腾腾地度过一夜。
国庆假期的第一天,本着对他身体的信任,我抱着他到田地里玩,去晒太阳,去接触大自然的植物。
结果第二天,第三天,出门基本得抱着,动辄说累,特别能睡觉。队友多次担忧地说:“阿布这么能睡?”我知道他担心什么,但是我不接茬。
队友看到阿布的样子,特别着急,他很想让孩子立即吃上抗生素,退烧药,立即退烧,瞬间恢复体温才好,可是我知道,后续会影响小孩的抵抗力。一直不让喂药,实在烧得高了,才喂退烧药和抗生素。阿布吃药也不顺利,威逼利诱,都不起作用,浪费一盆口水,气得队友唉声叹气,不搭理阿布,阿布想让他抱抱,他不仅不抱,还说,我让你吃药,你都不吃……
当晚,我的好友晓黎提醒我,要替孩子感谢,自己要放松,内心安定,才能给孩子能量,她是阿布的干妈,很疼阿布和姐姐。她的提醒很及时,我最近有些疯癫,嫌弃阿布能哭闹,爱哼唧,不分享,说话不完整……我表现出来的嫌弃是暴躁的。这吓到孩子了,我躺床上睡不着,想着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不要总和姐姐小时候对比,这孩子就是这样敏感,只能顺应他……
晚上,我反思自己对孩子犯下的恶性,恨不能敲自己脑壳,计划写一个大大的条幅,贴在墙上,以便提醒自己。
二、提醒自己接纳,想法和事实大相径庭
今天,阿布精神多了。感觉与昨天用心喂饭有关,一两个小时,就喂一回小米粥。之前,完全依靠他自己的需要,想吃就吃,看来,有些话不能完全按照别人的理念,还是尽量多尝试。
上午,我还是谜一般的操作,因为他凡事说不,极度恼火,你说:“有痰就吐出来。”很明显,已经咳到嗓子眼了,他急躁地扯着长腔:“没……有!”你给他馒头,他:“不!”让他自己吃米:“不!”哄着他吃了,给他竖个大拇指,他还是:“不!”
……
不想理他,不可理喻。
我刷一会儿手机,看向他,他沉默地坐着。
我想起昨晚的愧疚,不生气了:“你想什么呢?”
他说:“妈妈抱抱。”
我抱起他,他就那样躺在我怀里,睡了。
下午,他睡醒了,我不想起床,他翻来覆去,希望我能起来,我却暗暗盼着他可以自己起来,去客厅玩一会。
我的建议,当然收到了:“不!”
想起他一岁多点,刚学会走路,他就自己从床上到客厅去玩。那时候,为啥可以?为啥不怕?
我百思不得其解。
下午,我盛饭,倒茶,好在他自己吃了一些藕片,喝了米粥。
我郑重告诉他,不要哼唧,害怕一个人,就跟紧我。
不等他哼唧,我没说一句,都先学他哼唧一下。让他也体验,有人在耳边随时哼哼唧唧,有多让人心烦气躁,遑论我已经听了半年,我不明白,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的事情都顺着他,他何来这么委屈,一听我去厕所,话音里就有接近哭腔的“哼……”
三、流泪的母子
带他去阿锦家玩。秋风很紧,凉飕飕的。他走了一半的路,大约七八米后,我就抱着他。
他好久没去,再加上生病这数日,去之后,略显拘谨,以前可是把阿锦家当自己家。
阿锦爸爸仲武说:“哥哥不吃。”
听到阿锦的问话,阿布说:“不吃。”
我猜疑其中的缘由:“肯定是听到叔叔说不吃了,他也说不吃。”
果然,他又表示要吃。
晓黎看阿锦爬沙发背,建议阿布去爬。阿布也很想尝试,只是这几日没怎么吃饭,基本没大力气,得踩着扶手上,下的时候,看着腿上没劲,跳下来时腿一软,跪在沙发上,生病前,别说这点高度,再高些,也拦不住他。
随后,他累得趴在我怀里,晓黎给两个孩子讲故事,我趁机看《儿童 健康 讲记》,这本书在我心中,圣书一般的存在。
阿锦要给阿布什么东西,阿布表示不要,动作极大,手中的书本在我眼下擦过,很疼,让我更恼火的是,他可以口头拒绝,何必甩手臂!
气得我拍了他的肩膀。
他委屈地趴在我怀里,晓黎劝说阿布,责备我没耐心,不该打他,毕竟他不是故意的。
我心头五味杂陈,心疼孩子生病,也生自己气,还觉得终于有人跟我说体己话,晓黎关心我,也关心阿布。我知道她希望我能包容生病的阿布。
几日来,孩子生病,我很煎熬,用的一些妙招没生效,不知所措,当然,我也知道是自己这段时间经常苛责孩子导致的,心中长叹:我生了个敏感的娃。
我不想让大家看见自己流泪,想找个机会擦拭干净,可是,泪水止不住,也不好转过脸拿纸巾,只好装作看书。
晓黎发现我在哭,她抱住我的脑袋,我忍不住哭出声,也是很委屈的样子,可是,理智告诉我,这不是我——一个大人哭的时候,我不能哭。
仲武给俩娃吃火龙果,虽然我不想让阿布吃,但是,他想吃,想吃就吃吧,我看到《儿童 健康 讲记》一书上说,不要用抗生素,于中焦有损,需要吃点小柴胡,开中焦,还看到可以艾灸中脘。
回到家,阿布就拉大便,这是大喜事,已经是第六天没拉了,估计是火龙果的效力。
我也有大嘴球为诱惑,让阿布吃了培土和葆通,他再次闹一阵,我感慨:现在的孩子没吃过以前的大药片,那毫不掩饰的苦味,才值得闹呢,那时候,大人黑着脸凶一句,用什么撬开嘴,哭也灌下去,就吓得赶紧喝了,为嘛这么甜的药,小孩还要闹呢?
回想起来,自己在孩子哭的时候也绷不住,除了觉得愧疚,还有就是最近没给自己加油:没有散步,没有独自安静的空间,没机会发呆……
家长育儿经验怎么写
家长育儿经验怎么写
家长育儿经验怎么写,让你的宝宝越来越聪明是每一个家长希望的事情,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发展孩子的能力,宝宝对于新奇的事物都是很好奇的,下面跟大家分享家长育儿经验怎么写。
家长育儿经验怎么写1
一、让孩子感受到爱 。父母能给予孩子的最有价值的礼物是“爱”——慷慨和无条件的爱,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爱他。无论孩子犯了怎样严重的错误,妈妈都要对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在批评孩子时不使用损伤情感的话语。
二、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 。每天工作之余,父母都要腾出一些时间,参加孩子的游戏或一起读书。还要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经历,让他接触到各种事物。这样,可以扩展孩子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使他在以后的人生旅程中,更有可能选择更适合的发展空间。要是全家人在一起做一些事情,那就更好了。这不仅是给孩子提供了向父母学习的机会,还会促进家庭成员的交流。
三、合理地管教。 首先,要有家庭管理的一致性。平时,我们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但是,当孩子犯错误,不得不进行管教时,一定要有。让孩子知道你是严肃的,而且你提的要求是将伴随有惩罚或奖赏的,如果有的妈妈抱怨自己管不了自己的孩子,那就说明你平时管教孩子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自己的,使孩子觉得妈妈的话,听不听一个样。这样就不好了;父母在管教孩子时应该保持一致,这样孩子可以建立起统一的行为标准。如果爸爸说可以去干一件事,而妈妈却说不可以,这样就搞得孩子无所适从。即使父母间对管教孩子有分歧,也在孩子不在场时,再进行讨论。这样做,也可以树立起父母双方的威信。同时,不要惩罚的太多。许多成功的父母都有一套奖惩措施,帮助他们落实对孩子的管教。在孩子做得好时进行奖励;只有在不得不惩罚时,才去惩罚孩子。对孩子来说,奖励比惩罚更有效果。切不可从生理上和心理上虐待孩子。
四、倾听孩子的心声 。有经验的父母通过听孩子说话来了解他们的感受,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种方式。不论孩子提出的问题是大还是小,都要尽可能立即去倾听,不要让孩子等你有了空闲时间再说。立即倾听孩子的谈话,有助于赢得孩子的信任,这样孩子才愿意把所有的事都告诉你。对父母来说,了解孩子头脑里想的是什么,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此,当孩子与父母谈话时,父母要尽可能地立即与他交谈。这样孩子就不会失望了,他可以感受到他对于父母是多么的重要,他也就会更多的把心里话告诉父母。
五、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给孩子自由和控制自己生活的权力很重要,父母可以首先在一些小事上给孩子作决定的自由;然后再将范围不断扩大。父母可以让他完成更难的任务,从而使孩子有了完成任务的骄傲感,更加自信和自律。事事都包办代替的妈妈,显然不是好妈妈,这样只能害孩子。
六、培养自己的自尊。 成功的父母认为爱护孩子的自尊心是很重要的,对孩子的健康心理发展尤为重要。提高孩子自尊心的几条妙计:支持鼓励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和培养自己的兴趣。不要贬低孩子。如果已经要求孩子做一件事了,就不要自己再去做。这样,孩子会感到父母对他们信任与满意,就会尽力把事情做好。
家长育儿经验怎么写2
一、先倾听再出主意
孩子会经历很多“危急时刻”,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无忧无虑。不仅要帮孩子走过这段时刻,而且帮助她消化理解害怕、生气、失望、尴尬、伤心这些情绪,对于父母来说是很关键的。先是应该多倾听孩子,确定她的感受,然后再充当军师,这样孩子会学会在困境中和他人沟通,更有自主性。
二、每天都会跟孩子说一次“我爱你”,每天都会给孩子一个拥抱
我跟好好爸爸约定好,每天都要跟好好说一次“我爱你”,无论是什么时候都行,有时候是她刚睡醒,有时候是晚上要睡觉的时候,有时候是去接她放学的路上。这时候,孩子也会笑眯眯的跟我或者她爸爸说“我也爱你”。我们总认为爱是应该用行动来表示的,但是,为了让孩子知道怎样去表达,我们还是应该要常常虚实结合一下。
三、善用表扬和鼓励
由于好好吃饭有包饭的习惯,而且吃一口饭要非常久的时间,以至于吃顿饭要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我每次喂饭都催她要吃快点,不能慢吞吞的,再后来我就只有夸奖她了,她吃进一口我就表扬一下。可是到现在已经夸成了习惯,她也不以为然,无所谓了。所以,家长一定不要滥用表扬,如果把孩子每天正常该做的事(像自己收拾玩具、走路之类)都拿来表扬,久而久之,孩子很可能就会把它当做谋取利益的交换条件,或是要挟家长的资本。
好好的胆子不够大,很多时候很多事都不敢尝试。在家的时候什么事都依赖我们给她做,这样什么事都指望我们怎么行呢?我跟我老公就在很多时候试着鼓励她,她平时在家也喜欢画图画剪纸,可她拿着笔又不知怎么画,于是就老叫“妈妈你给我画”,我就把笔拿在她手上,鼓励她说“你一定会画得比妈妈好”就听了这句话,她会很快的画好。现在她已经会拿着笔没事就画,画圆呀,三角形,还会一一把画的`图案剪出来。
四、避免批评和指责
过多的批评和指责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是没有好处的。特别是当已经有人对某件事向她提出批评的时候,再在旁边横加指责,我认为是非常错误的,那样会很伤孩子的自尊,从而产生逆反心理。这种时候,就应该心平气和地、耐心地教育她,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她自己对故事中的行为进行评判,然后将故事中的行为与他的行为进行对比,让她知道自己的过错,最后表扬一番她的长处,告诉她这件事虽然做错了,但是没关系,只要能改正你还是和以前一样棒,是个大家都喜欢的好孩子。那样不仅使她找回自信,还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一定会改正的。
五、让孩子帮忙做事
平时在家我总是让好好做一些在餐前摆好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力的杂事,有时在我洗东西时,就会让她帮我端只小凳子。这些事可能在我们家长眼里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可就是这种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才能陪养出具有良好习惯的人,只要我们多留心这种小事,就会让孩子收益一生。一、先倾听再出主意
家长育儿经验怎么写3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已为人父母有三年多的时间了。初为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都是一边汲取前辈的经验,一边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摸索着走过来的。恰逢幼儿园要求交流育儿经验,我就简单的谈一下这几年养育宸宸的一些体会。
想起养育他的点点滴滴,有辛苦,有烦恼,但更多的是他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和幸福。孩子的养育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想当年曾经购买《怎样养育男孩》等育儿方面的书籍;曾经网上注册妈妈群交流育儿经验.孰不知每个孩子的性格,环境,体质等成长的历程都是不尽相同的,根本就不可以照本宣科。
作为家长需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事情的判断力基本上是没有的,在他们眼里没有对错,没有好坏。爸爸妈妈做的事情他都会去模仿。所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在时刻的影响着孩子。宸宸的爸爸本来是很少吸烟的,但是有亲戚同事来访时,爸爸为了应酬会偶尔吸一支,宸宸会问,爸爸吃的是什么,能不能给宝宝吃,还会拿起一支烟模仿爸爸的样子。 爸爸会告诉宝宝这个是烟,对健康是有害的。后来宸宸一看到有人吸烟就会说他在吸烟,有害的。
孩子的好奇心需要满足。这个阶段的孩子对新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作为父母应该从好奇心开始培养他的兴趣,而不是敷衍了事,挫伤孩子的兴趣.宸宸是个可爱的”为什么”家,一天到晚都在问,比如看到一个积木玩具,他会问,这是什么啊?干什么用的啊?为什么这样用啊?要带他出去玩了会问,为什么出去啊?吃饭了会问,为什么吃这个啊?一些问题也许是父母觉得理所应当的,但是他还会提问。如果这时我们不回答他,或者是总是说这么烦啊,他就会不高兴,长期这样的话,孩子可能会不愿意提问,对事物的好奇心也会减少。
讲道理比训斥能使他更好的发展.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事物的认识是不健全的,有些事情是错误的,但是在他看来是一个比较有趣的事情,这时候父母就要跟他讲道理,使他认识到错误的事情是不能做的,而不是大声的打骂孩子,让他们觉得父母的意愿不可违,使他的心灵受到伤害.如果他自己完成了一件父母需要帮忙才可完成的事情,比如穿衣服,收拾玩具,父母应该大大的赞扬他,使他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孩子,他会很乐意的继续做下去。
家庭和谐是孩子快乐成长的基础。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可以察言观色,他可以看出父母是否高兴或生气。长期处在父母争吵的环境的孩子,很容易内心恐惧,导致孩子的心理疾病。有时父母之间的小小的不愉快都会被他发现,他会跑到妈妈面前说,妈妈不要生气。所以让孩子生活在一个祥和,快乐充满爱的环境中,使他有一个健康心理的成长历程。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身体的健康,心理的成长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慢慢的培养。之前宸宸是很不愿意洗澡的,他认为洗澡是一种折磨,当我们询问为什么不愿意洗时,他告诉我们洗澡不好玩,我们就在洗澡的盆子里面放一些玩具,结果他很乐意洗澡,现在他已经形成习惯,我们不想给他洗,他都自己要求了。在平常的教育中我们都是尽量的去引导说服他做事情,让他认为是他自己想要的,不是我们强迫的。这样他就会很乐意的去做.时间一长,习惯就成自然了。
以上,是我的简单的育儿经验,希望老师,家长可以共同交流分享育儿经验。希望宸宸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最后感谢老师对宸宸的教育与支持。
做个孩子心中的好妈妈——《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0-3岁)》
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好妈妈育儿札记,但是很多人却没有仔细想过,到底想让自己的孩子跑到哪个方向去呢?
是事业成功吗?是有钱有名有权吗?
当然,好妈妈育儿札记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但是看到新闻上有人承受不住压力出事的时候,也很怕、很可惜、很遗憾,会情愿自己的孩子有一个 健康 的人格哪怕没有那么成功,却能承受得住生活的压力。
《资深心理师 育儿 手记(0-3岁)》这本书旨在培养心理 健康 的孩子。
《资深心理师 育儿 手记(0-3岁)》是系列书中的第一本,作者是一位资深的心理咨询师,也是一位爸爸。
书中按孩子成长的时间顺序,首先是孩子妈妈对孩子各阶段成长趣事的温馨描述,然后是爸爸站在资深心理师的视角进行专业解读。
与传统的 育儿 书相比,最棒的是书中特别关注好妈妈育儿札记了亲子关系尤其是母亲和孩子的关系、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妈妈(主要养育者)与祖辈关系等,并结合了新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行为学理论进行了专业解读,且结合着具体的案例,阐述了养育者不同的做法可能会对孩子成年后造成的影响。
每个妈妈都想做个好妈妈,那么什么是好妈妈呢?
1.好妈妈是只需提供给孩子良好物质条件就行吗?
这个答案显然是否。孩子不仅需要“养”,还需要“育”。现在很多留守儿童,拿着爸妈在外打工的钱生活在物质上没有问题,但是因为从小离开父母,且容易被祖辈或亲戚溺爱,易产生心理障碍,容易敏感、自卑、怨恨,不服管教等等问题。
2.好妈妈是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什么都代劳,完全没有底线吗?
答案显然也是否。孩子终归是要长大,要离开家庭走向 社会 。在 社会 上遇到的人,不会向妈妈一样包容好妈妈育儿札记我们的孩子。而且书中提到一句话:
被溺爱的孩子脾气特别大,很容易愤怒。为什么呢?溺爱往往意味着过度保护,孩子在被溺爱的同时,他们自我独立的空间也被剥夺了,使得他们可能缺乏某些方面的能力。这导致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自尊感、自我成就感会被剥夺。他们会因此自卑,感觉很不舒服、很无力。这一切又是亲爱的爸爸妈妈带来的,他们离不开爸爸妈妈,又非常难受,只有愤怒不已。
3.什么样的妈妈是好妈妈呢?
好妈妈对一个孩子来说真的是太重要了,老话说“妻不贤毁三代”,一些妈妈用病态的或者说不大合适的方式照顾孩子,孩子感受到的就是病态的关系模式,而这些关系模式存在育孩子的内心,影响孩子长大后与其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们养育孩子的方式。这种不太合适的方式继续在后代中流传。
那么什么样的妈妈是好妈妈呢?
好妈妈不是大人自我感动的好,这种好常常是为了孩子牺牲奉献,觉得自己非常伟大。这种妈妈常常没有自己的自我价值,而是把整个人生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真正的好妈妈,是由孩子来评判的。
1) 有自我价值感
一个有自我价值感的妈妈,才可能是个好妈妈。她们有责任心,但也会尊重宝宝的需要,尊重宝宝的感受,并且很清楚自己和宝宝之间的关系是两个人的关系。
妈妈的人生自己负责,而不是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让自己的孩子来照顾自己。
2) 每个阶段做恰当的事
比如在生命的初期,宝宝刚出生到1岁的这个时间段里面,妈妈要尽可能做完美照顾者。也就是当发现宝宝有需要的时候,立刻去满足他。这非常有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而安全感上 健康 人格的根基。
而在宝宝1岁以后,则要开始慢慢训练宝宝“适时等待一下”,即“延迟满足”的能力。
为什么在1岁以前不需要锻炼宝宝的延迟满足能力呢?
这也就是说,在宝宝没有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前,就强行对宝宝开展训练,只会给宝宝带来挫折感和创伤。
3)情绪稳定、夫妻关系和谐
和谐的夫妻关系,能让宝宝的生长环境很轻松,使TA可以安心的成长。而夫妻关系不好,则容易诱使父母在无意识中对孩子产生不合理的期待,让孩子感受到压力,与父母形成过亲或过疏的依恋关系,影响孩子的身心 健康 。
4) 经常自省,保持学习
妈妈和宝宝共同成长。好妈妈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经常自省和保持学习来逐渐修炼的。在陪伴我们的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妈妈也在不断提高自我接纳程度,成为好妈妈,也成就更好的自己。
很多爸爸妈妈为了能够更好的 育儿 ,改善亲子关系等目的走上了学习心理学甚至成为心理咨询师的道路,《资深心理师 育儿 手记(0-3岁)》这本书正是以一个心理学专业者的角度撰写的书,有 育儿 实况很接地气,也有比较专业解读,有一定的深度;再结合作者咨询过程中遇到的案例,能让我们对 育儿 行为的未来影响有较可靠的预判。可以帮助更好的成为孩子心中的好妈妈。
育儿心得(妈妈让我查)
上一篇:家长的来稿:80后妈妈的育儿心得
下一篇:家长文章:对孩子语言培养之感想
更多“家长文章:我的育儿体会”相关文章...
幼教热点小学生家长谈育儿心得教育孩子心得(家长原创)家长文章:我的育儿体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家 小班家长育儿心得育儿心得体会幼儿家长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 幼儿家庭教育的缺位与补位—— 推荐幼教双胞胎教育心得:尊重孩子,多倾 懒妈妈育儿心得:素质教育即人品 幼儿家长育儿经验:与孩子一起成 幼儿家庭教育的缺位与补位—— 幼儿园小班幼儿教育经验交流会交 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岁月——学校家 优秀孩子培养感悟教子有方:爱住我家幼教分类中国家庭式教育幼儿成长随笔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幼儿亲子教育幼儿家教误区幼儿家长学校宝宝家长教育家庭隔代教育
幼儿学习网首页 | 高级搜索 |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邮件投稿 | 小学教师网 | 收藏本站
关闭
关闭
关于好妈妈育儿札记和好妈妈日记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