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育儿100问(育儿1000问)

时间:2022-11-22 阅读:20 评论:0 作者:悠悠

今天给各位分享每天育儿100问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育儿1000问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育儿100问之3:做了父母,就得一门心思扑在孩子身上吗?

说实话每天育儿100问,初为人母时每天育儿100问,我是焦虑而感伤的。

我感觉我被剥夺了。

于是一遍遍问自己:带孩子,就是牺牲,就是只能这样以孩子为中心,渐渐失去自己吗每天育儿100问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只是当时的我,不自知。

结果,

盯着孩子,不一定孩子就会往自己期望发展。

研究带娃的“术”,往往也忽略了 育儿 的“道”。

父母只有学会放下孩子,才能赢得孩子。

父母只有不再焦虑寻找带娃的标准答案,也才能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

育儿 哪那么多技巧方法大道理,

少想孩子“为什么不这样为什么不那样”,

那都是孩子带给你的映射。

当你先爱自己,你也才能懂如何爱孩子。

做了父母,不需要一心扑在孩子身上。

只需要身心临在,

一心扑在自己身上,

扑在对这段关系的觉知上。

当你放松,孩子也会放松。

放松、平和、愉悦的亲子关系,才不会互相消耗。

才能带来双赢,共同成长。

0到6岁育儿小知识

0到6岁育儿小知识

0到6岁育儿小知识是哪些呢?随着气温开始下降,幼儿会抵抗力下降,稍有不慎还会引发疾病,爸爸妈妈们如何更好的进行育儿呢?那么0到6岁育儿小知识都是什么?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一看吧。

0到6岁育儿小知识1

一、0-3岁育儿知识

1、饮食调养

婴幼儿脾胃功能较薄弱,食物宜细、软、烂、碎,营养均衡。

养成良好饮食,避免偏食、纵儿所好,乳食无度。

2、起居调摄

婴儿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发育。婴幼儿衣者应寒温适宜,避免过暖。

婴幼儿要有足够的,注意逐步形成夜间以睡眠为主、白天以活动为主的作息习惯。

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多晒,增强,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

二、4-6岁育儿知识

1、饮食调养

食物应多样化,以谷类为主食,同时进食牛奶、鱼、肉、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多种食物,注意荤素搭配。

要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餐按时,相对定量,不多吃零食,不挑食,不偏食。培养独立进餐的能力。

2、起居调摄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作息规律,定时排便。

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遵循古训“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一分饥与寒。”

3、运动保健

保证每天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呼吸新鲜空气。

加强锻炼,适当运动,如跳绳、拍球等。

0到6岁育儿小知识2

一、0到6岁育儿经验

1、应在婴儿出生后1小时内尽早开始喂母乳。

2、产妇最初分泌的黄色乳汁(初乳)营养丰富,含有抗病物质,不要挤掉。

3、产妇若在头几天乳汁分泌不足,可通过增加哺乳次数促进乳汁分泌。

4、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鼓励纯母乳喂养,只喂母乳,不需要添加其他食物,母乳喂养可持续到2岁或更晚。

5、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预防疾病,也有利于母亲和孩子之间建立亲密关系。

6、感染艾滋病的母亲,如果家庭经济上可承担且配方奶安全,可以对孩子实行完全人工喂养,否则推荐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

7、感染艾滋病的母亲,对孩子进行母乳与其他液体或食物的混合喂养,传播病毒的.风险比单纯母乳喂养要大很多。

8、新生儿要注意保暖,以预防新生儿硬肿等疾病的发生,正常情况下腋下皮肤温度为36-37℃。

9、孩子满6个月后应及时添加辅食,从泥糊状食物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

10、首先应添加强化铁的谷类食物如铁强化米粉、肝泥等。逐渐添加细碎的肉、蛋、鱼类、蔬菜水果等食品,先从蛋黄开始,可加到粥或其它食品中。

11、如果孩子每天不能从食物中得到足量的铁,就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出现面色发白、不爱吃饭、身体瘦小、经常生病的现象。

12、每天吃一包营养包,可以补铁、补锌、补充维生素,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13、孩子2岁前营养不良,会影响他们一生的体能和智力发育。

14、应定期带孩子去检查身体,每年检查一次血红蛋白,及时发现贫血,及时治疗。国家为6岁以内儿童免费提供健康体检服务。

15、孩子出生后,按规定及时进行预防接种,能有效预防传染病;要保存好预防接种证,以便去外地继续按规定接种,上幼儿园和学校查验所需。

每日育儿小知识

一、生活中实用的 育儿 小常识

1.只要孩子的手脚是温的每天育儿100问,一般暂时不会生病。每晚给孩子洗脚或洗澡时每天育儿100问,发现孩子的小脚凉了每天育儿100问,就可能要生病了,这种情况多数是受凉了,赶紧给孩子煮生姜红糖水每天育儿100问:一岁前的孩子,红糖水加一小片生姜煮就可以了,2-4岁的加2片姜,5岁以上加3片姜。喝过后,让孩子赶紧上床睡觉,第二天再喝一次,一般就能及时控制住。

2.如果孩子只是小手凉,脚是热的,说明孩子衣服穿少了,要及时给孩子加衣服。

3.孩子吃东西老是呕吐或想吐,说明孩子也是受凉了,按上面第一条的方法处理。

4.只要孩子不舒服了,首先看舌苔。舌苔发白的就是受凉,在想想这一两天里都给孩子吃什么了,如有寒凉的食物,赶快停掉,再给孩子喝点姜汤水;如果孩子舌苔是 红的,只要给孩子多喝水,或煮萝卜水、梨水给孩子喝,晚上睡觉时再给孩子搓搓脚心,几十下就可以了,孩子的内热很快就会消了。

5.晚上睡觉是关键,只要不受凉,再注意饮食上少吃寒凉的食物,孩子一般是不容易生病的。

6.如果孩子只是鼻塞,就看每天育儿100问他的舌苔,如果舌苔发白,就按风寒感冒的食疗方吃;同时可以给孩子搓搓背部,将背部搓热,孩子的鼻子就通了。

7.感冒期间鸡蛋可以吃,鱼虾不可以吃,但鳝鱼可以吃。

8.冬天可以常吃橘子。

9.小儿流口水是脾胃虚寒的的表现,治疗方法很简单,只要将山药、适量的水一起放入粉碎机里打碎,再将泥状的山药糊倒入锅中,用中火煮,一边煮一边搅和,煮开后就可以了。每天给孩子喂上小半碗,几天后就不会流口水了。

10.姜糖水冲鸡蛋是祛胃肠寒的方法,只需在舌苔发白、胃肠有寒的时候喝;舌苔不白了,就不需要喝了。胃肠不好的人,祛了寒后,可以长年只用开水冲鸡蛋,而不加生姜,能够滋养胃肠的黏膜。

11.自古就有一句话:“久病必虚。”孩子经常发哮喘,那肯定是体内虚寒,偶尔发作的哮喘才有可能是热喘。另外提醒家长朋友们一句:容易患扁桃体炎的孩子一定要少吃白果。药房里的白果是干的,不容易煮烂,最好还是用新鲜的。

二、易被爸妈误解的 育儿 常识

一、母乳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十分重要,因此哺乳期越长越好。

母乳喂养确实是对孩子尤其是六个月以内的婴儿的生长发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哺乳期过长对小儿的生长发育不利。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儿日渐长大,对营养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原本母乳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糖以及其它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已远远不能满足小儿的营养需要。同时母乳的分泌量以及营养价值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明显减低。加外,哺乳期过长而不添加其它辅助食物,易导致小儿“唯奶是食、非奶不吃”,结果造成营养不良。一般来说,哺乳期最短不能少于六个月,而以十至十二个月为合适,最长不应超过一岁半。

二、小儿体温高于或低于37 则表示小儿生病了。

婴幼儿由于其体温调节机制尚未建立或机制尚不完善,因此在一天二十四小时中体温较成人变化大。通常小儿在清晨的体温会低一些,傍晚的体温会高一些。另外,在哺乳、喂食后,哭闹、玩耍或被拥抱时间过长时,体温都会有所升高,有时甚至高达38.3 ,这些都可以是正常的。测体温时,肛门36至37.7 ,口含35.5至37.2 仍然属于正常的范围。由此可见,不能一概认为体温高于或低于37 就是生病了。当然,如果是体温持续上升,同时伴有其它症状出现,则应就诊。

三、小儿肥胖意味着强壮,因此小儿吃得越多越好。

其实,肥胖和强壮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强壮是指在合理营养情况下小儿长得精神饱满、红润结实,而肥胖则是营养过剩的一种表现。营养过剩导致肥胖对小儿的 健康 是一种潜伏的危机。一醒即吃,吃饱即睡,卧床多于活动,动辄进补,小儿稍不愉快则巧克力、宝宝康、赖氨酸、人参蜂王浆等等侍候,导致小儿自身生理节律和免疫功能得不到合理调节,虚而胖之,抵抗力减弱,疾病也就接踵而至。小儿从小就开始发胖,成年后患糖尿并高血压、冠心病的机会比健壮小儿大得多。因此合理的饮食、合理的膳食结构、合理的营养是小儿 健康 成长的保证。

四、小孩活动过多就是患了“多动症”。

现代某些家庭对小孩的重视甚至溺爱,往往使小孩较活泼天真。但是有些父母见到小孩活泼好动说认为患了“小儿多动症”,这是错误的。应该提出的是,“多动症”也叫“注意力不集中症”,这是需要通过小儿科医生或小儿精神科医生检查才能确诊的,而不能简单认为活动过多就是“多动症”。“多动症”多采用综合治疗,包括引导教育、药物治疗等,而一般的小孩活动过多,则不需要药物治疗,而重在引导说服。

五、儿童夜间磨牙说明肚子里有寄生虫。

许多人认为小孩夜间磨牙是因为肠道内有寄生虫,因此吃药驱虫,其结果却往往是徙劳无益,有时甚至导致药物反应和营养不良。事实上,夜间磨牙是由于儿童处在乳恒牙更替阶须,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颌畸形、上下牙齿咬合关系不顺所致。有时也由于情绪不稳或精神受刺激所致,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尝尝与寄生虫病无关。

三、家长 育儿 三境界

第一种境界——长于 育儿 之术

长于 育儿 之术的家长多长了一双眼睛,发现自己的宝宝原来不是个机器,而是那么生动和多变的一个生命。家长知道是生命就有个性,就不能照本宣科的对待,于是认真学习各种 育儿 的方法和技巧。

这个圈子中,有自信的家长,但这时自信不再盲目,他们知道随机应变,懂得举一反三,只是容易陶醉于眼前的成绩,而可能忘记经常抬头望望远方以保护视力。有些时候家长也会丧失自信,因为宝宝变的太快了,昨天还很灵验的妙方可能突然间毫无功效了,但问题还必须解决,于是挖空心思变招儿,这一变也许就成了,也许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真正长于 育儿 之术的家长是个“ 育儿 匠”,追求雕琢出精妙的作品,他们也有这个本事,于是不小心就会被戴上漂亮的荣誉桂冠成为别人的榜样,对于家长来说得了荣誉只要不沾沾自喜,仍然知道进取的话也不是坏事,但若一门心思维护名誉那就是另外一种景象了。

这种情况如果不是落在家长而是落在专家头上,即便称得上“ 育儿 大匠”,因为太怕有辱英明而追求立竿见影,相对考虑孩子长远发展就少,这样就难免落入误人子弟的泥潭。

第二种境界——忙于 育儿 之事

忙于 育儿 之事的家长埋头于具体的事物,但常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们只管自己努力做事,很少顾及宝宝的真正需要和体验,常常犯下过度保护或给宝宝施压的错误,不遇到问题还好,真的遭遇麻烦就大有一招走错功亏一篑的危险。

这个圈子中,有些家长很自信,因为他们熟练的象个“八级工”,饮食起居安排得井井有条,吃喝拉撒照顾的得心应手,书桌上摆着 育儿 条例一二三,身后还站着头戴各种专家高帽的人士担当后盾,以至于自信得四处传播自己的 育儿 “条例”,自信到听不进任何逆耳的忠告,直到孩子被判定有情绪行为问题、缺乏创造力、交往困难,甚至智力发育迟缓或存在各种 健康 问题时才大梦初醒。

还有的家长正相反,他们常常满腹狐疑,因为自己潜心学来的招数在宝宝那里总是碰壁,明明书上写着向东,可宝宝偏偏就要向西,而且那么多的现象都跟宝宝有“毛病”似的,于是难免有病乱投医,东家的膏药西家的汤、南家的法宝北家的秘方,一股脑灌到孩子身上,结果只见东边日出西边雨,问题去了还复来。

整天埋头 育儿 之事的家长是个“ 育儿 工”,发达了四肢简单了头脑。这本也无可厚非,带孩子就是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嘛,可怕的是假如他们的“专家顾问”也是个“ 育儿 大工”,不管张三李四青红皂白,就是甲乙丙丁那么一套方子。结果受牵连的只能是孩子——不在沉没中爆发就在沉没中“消亡”。

第三种境界——精于 育儿 之道

精于 育儿 之道的家长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培养的,而是先后天合力发展的成果。他们 育儿 不仅动手、用眼看,更会用头脑思考,更懂得用心感悟。他们能够真正进入孩子的世界,理解宝宝的需求,懂得引导的办法,明确发展的方向。对这些称得上“ 育儿 师”的家长来说,做每一件事情都不仅仅为了这件事情本身,他们的每件工作既顾及到昨天,适应于今天,又服务于明天,因为他们更懂得从全局的角度,从长远的目标去看待和对待孩子的发展,对待现实问题最大的优势在于不求完美又懂得取舍。

育儿 师领悟了 育儿 的真谛,再游刃于 育儿 的技巧,周到于 育儿 的事物,就成为“ 育儿 大师”,家长成为孩子成长的良师益友,专家成为家长 育儿 的指路明灯。

四、学习英国人的超实用 育儿 经

4个月开始独立睡眠

英国人主张宝宝和父母分开睡。只不过半岁前,宝宝的摇篮在妈妈的床边,方便喂奶和照看。半岁后宝宝就可以单独睡在自己的小床里了。

英国提倡培养孩子(从4个月开始)正常的睡眠习惯,就是要让孩子定时上床睡觉和整夜睡眠。父母要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告诉宝宝“现在是睡觉的时间了”。例如:一到时间就给宝宝穿上睡衣,唱催眠曲,讲故事,或者给一个亲吻。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培养宝宝的独立性,而是认为“孩子很重要,父母也一样”。保证父母的正常休息才能更好地工作、生活,照顾宝宝。

从小让孩子知道对错

宝宝会走了,到处“惹是生非”,但英国的父母并不像中国的父母,赶紧把一切不利于宝宝的东西束之高阁,让他摸不到,够不着。他们认为,只要告诉宝宝,他就会知道什么东西能动,什么东西不能动。

英国主张每个家庭都设一个惩罚调皮孩子的角落,让他自己反思。可以是一个铺毯子的地方,一个小椅子等。一岁之前的宝宝还不明白为什么对、为什么错。那就用简单的“NO!”和手势制止他错误的行为,让他养成习惯,只要听见“NO”,第一反应就知道这个东西是不能动的,可以说是条件反射。等宝宝一岁,渐渐能听懂大人说的话了。这时如果宝宝做错了事,大人要用他能听懂的方式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如果下次再这样,就要到“反思的角落”去了。假如下次他又犯了同样的错误,那就毫不客气地把他放到“反思的角落”,直到他告诉父母“我错了,下次不会了!”父母鼓鼓掌,亲孩子一下,告诉他“你真是个好孩子”。

育儿100问之10:如何引导孩子好好“玩手机”?

上一篇文,说了不要限制孩子吃零食的事儿。

也许看到今天这个标题,大家会想:

哈哈哈!其实我也不是完全放开让孩子想吃啥就吃啥,

孩子吃了一岁九个月的母乳,期间,没喝过奶粉、果汁蔬菜汁等,更别说零食了。

辅食添加也是遵照由细到粗,营养均衡的原则,从不加盐,更别说其他调料了。

断奶后,会加大乳制品的摄入,但也都是细心看配料,杜绝添加剂,甚至自己做过一阵子酸奶,就为了让孩子吃到只有乳酸菌全无糖的纯正酸奶。

也自己烤过面包、蛋糕,只因两岁以后,院子里的小朋友开始互相分享零食,孩子知道了零食这个概念。

家里饮食也相当清淡,少油少盐少调料。

因为我知道, 孩子早期接触的食物味道,会决定她一生的饮食喜好。

至于完全放开让孩子自由选择零食,开始不那么精细化养育,也是从孩子的口味习惯建立后,三岁左右开始的。

所以我的孩子口味不重,也不会贪零食。

另一方面,因为也给她尝各种零食的机会,她也会自己挑选适合的。往往不会贪恋某些种类。也不会零食当饭吃。

说了那么多,其实是想说,

所谓不管教,也是有前提的。

拿“玩手机”这事儿,孩子两岁前,没有接触过电子产品。

两岁多带她学斑马英语,开始用手机。

后来小朋友间会讨论动画片的话题,电视给她看过,有些电视搜不到,就用平板给她看。但时间都控制在每天半小时左右吧!

等到孩子有自己想法了,你说该关手机了,她不一定愿意(这大概也是很多父母不想让孩子过早接触电子产品的原因吧!)

就买了番茄钟,看之前先做约定,到时间就收。

孩子也有事前商量好,看得起劲儿时耍赖的,我一般会让她看完那一集动画再说。也就是给一个“缓冲带”,看见孩子需求,毕竟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

有时候看完一集不罢休,特别是第二天还要早起上幼儿园,我会坚持原则,关。

然后必然引发亲子冲突,不愉快收场。

不过好在这种情况我觉得不多,我也是个大条的妈妈,并没那么在意亲子关系一定要一点问题没有,没必要也不可能。

上个星期吧!因为我工作太忙,回家少了些陪伴,孩子看平板的时间非常多,一天,她在平板时间(每天两小时)都到了的情况,还要来找我要手机。

我明确表示:

(我说的时候其实是很生气的,这一个周我和家里人,也因为这事和她陷入过几次权利斗争)

结果她自己想了个办法,虽然很伤心地说:

没想到的是,孩子自己做出的承诺,遵守得很好。

因为平板上的app,我设定了时间控制,看20分钟自动锁屏强制休息。

她每天看够20分钟就自己关了平板再也不碰了。

当然,也不全是事先定规则的功劳。

我想了一下,以前也商量过很多规则,她也有打破时候,但这次她没表现出一点点不情愿和贪恋,因为我做到了两点:

我想说的是,为什么零食方面,在三岁以后,我基本不限制了?

因为我相信她可以判断哪些口味适合自己,也懂得把握吃多少怎么吃的度。

而在玩手机这事上,至少对我来说,我是无法做到撒手不管的。

因为别说小孩,大人都是无法控制的——比如我现在都不敢刷抖音,因为无法相信自己不会刷上瘾。

所以这事儿就像引导三岁前,孩子的口味一样,我觉得还是得引导到她成年,慢慢放手。

在共同制定规则,也给她筛选一些适合看的节目的前提下,不过度控制,让她慢慢学会自己利用好手机这个可以放松也可以学习的工具吧!

这也是我一直灌输孩子的:

未来,孩子的世界必定离不开电子产品,不把它们视作洪水猛兽,让它们成为帮助我们的利器。

以此为前提的引导,大方向应该不会错。

每日育儿知识

每日育儿知识

每日育儿知识,孩子的成长受环境影响很很大,未来的好坏,取决于孩子现阶段的成长,要教会孩子克服这些困难,宝宝的情感认知还处在一个初级的阶段,以下是我分享的每日育儿知识。

每日育儿知识1

平等交流:

我们想要和孩子的关系更加的密切,就需要和孩子平等交流,绝对杜绝我是你家长,你就应该听我的想法!或许孩子的想法有些幼稚,但是只有我们耐心的倾听,才能知道孩子的想法是什么,也只有和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才能够增加孩子对我们的信任感,帮助孩子解决疑惑!

夸奖比责骂更加有效: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错误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否认,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往往孩子会产生很强烈的逆反心理,你说什么他反而听不进去!正确的做法是在发现孩子犯错的时候,先不要急着教育孩子,而是静下心来听听孩子的想法,如果孩子有做的对的地方,我们应该给予孩子夸奖,然后在进行引导,而不是一味的否认孩子,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每日育儿知识2

宝宝饮食需要堤防的盐分家族

多项研究发现,宝宝们天生是喜欢吃甜味、咸味的。虽然说,咸味能够刺激宝宝的味蕾,但是却会越吃越咸。这个时候,就需要妈妈们去提防盐分家族对宝宝的入侵。

1、6个月后的宝宝咋吃盐

6个后的宝宝应该将每天的盐摄入量控制在1克以下,到了1岁之后每天也最好不要超过2克。而且食物中是含有天然盐分的,要把宝宝的辅食中天然盐分也计算在内。

2、用低钠盐代替普通盐

低钠盐的钠含量会相对减少很多,能够排除体内多余的钠,具有降血压的作用。

3、看不见的“盐”

有的妈妈虽然在给孩子烹饪时会放入很少的盐,但是却忽略了咸鱼、腊肉、咸菜中无形的盐。如果想让宝宝的口味变轻,就应该尽量从食谱中去掉这些食物。

4、不以大人的口味为准

当大人感到咸的时候,氯化钠的浓度是0.9%,而如果要让宝宝感觉到咸,这个值只要达到0.25%就可以了。人对盐的敏感度是会随着年纪增长而降低的,如果按照成人的'口味来放盐,那么宝宝的摄入量就肯定会超标。

5、多吃富含钾的食品

家长们应该给宝宝们多准备一些富含钾的食物,因为它们能够抑制人体对钠的吸收,按照“多钾少钠”的原则来选择食物就可以逐渐减少盐分的摄取。

6、儿童酱油真的有特别之处?

酱油是食盐或者钠的重要来源,如果孩子每天吃一勺酱油,摄入的钠就能达到成人的40%。就算是标榜低盐低钠的儿童酱油,其含量也是不容小觑的。而且现代的很多酱油中会加入高盐作为防腐剂,所以即使打着低盐的口号,也是离不开防腐剂的。

收集100个3-6岁父母遇到的育儿问题?

家有小对

这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每天育儿100问的正常状态每天育儿100问,主要表现为独立性大大增强每天育儿100问,自我意识日益明显。当孩子和每天育儿100问你对着干的时候,你可以试试:

1、选择题,你是想先看电视还是先玩一会儿?

2、转移注意力,我们一起躺在床上吧,而且还可以玩玩“躲猫猫”的游戏。

3、共同约定规则,在孩子没有情绪的时候和他一起约定规则。若违反的时候可以轻声提醒,让孩子逐步形成内在约束。

4、角色互换,父母做“不’孩子”,让“‘不’孩子”做父母,你会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种不同的处理方式。5、讲一个关于“‘不’孩子”的故事,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帮助孩子理解什么时候说“不”,如何与“不”再见

人来疯

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的脑神经发育尚未完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看到有客人来格外兴奋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为了引起大家的关注。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可以这么做:

首先,家里来客人之前要和孩子事先沟通,帮助孩子熟悉来客并热情参与:来人是谁?你该怎么称呼?你会介绍自己吗?客人喜欢怎样的小朋友?

其次,巧妙转移,忽视“疯”行为。请孩子为客人用餐、喝茶准备物品,让孩子参与其中,增加其成就感。最后要尊重孩子,不当客人面训斥、指责、打骂孩子,不管怎样都用温和的口气提醒告知

关于每天育儿100问和育儿1000问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链接: http://www.dnjbh.cn/shengwa/114926.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