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育人育己育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育人育己育儿的例子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育人先育己,教育孩子先从自我要求开始,陪伴孩子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意思
这段话育人育己育儿的意思是育人育己育儿,教育别人先学会教育自己,教育孩子先从自我要求开始,陪伴孩子才是自我提升的一个过程,才能够一起共同进步。
对于这一段至理名言,我深有感触,因为我就是这样和孩子相处的育人育己育儿:
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我有一些经验。因为我知道教育孩子应该先从自己个人能力和素质入手,给孩子做一个表率,起到一个标杆的作用。这样孩子自然就会更快的进步。
拿起孩子做作业这件事情来讲,别的父母可能不太重视,或者管的较少,但是哪怕工作再忙再累也会陪孩子一起完成作业,对育人育己育儿他进行辅导,这既有利于孩子成绩的提高,对自己也是一种锻炼,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所以建议每个家长都应该能从自我做起,提高综合素质,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真正更好的成长。
育人更是育己
前天参加一场线下读书会,所读书目是安心的《在远远的背后带领》,主题是塑造优质亲子关系。
我没有认真看海报,娜娜叫我去的时候,只看到读书二字,育儿方面,也是我感兴趣的点。所以,我抱着学习的心态去的,学习怎样育儿,学习怎样读书。
意外的是,到场的几位妈妈,大多都是带着困惑,真真的想去找老师解决问题。
两个小时,读的内容是书本中第二章的节选——不评判。不要用先入为主的观念,断定孩子的思想或行为,无论是积极的夸赞,还是消极的打击,都不要定义过早。可以用描述性的语言去表达,去讨论,切忌敷衍了事的表扬。
在读书的过程中,会有讨论环节。
养孩子,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在场的每一位宝妈,也都有各种各样的困扰。刚开始,大家还有些怯懦,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问题。聊着聊着,都敞开心怀,讲起各自的孩子,令人头疼的状况。
老师在一一解答,像引导孩子一样,引导我们剥洋葱。遇到问题时,应该往上一层级去思考。
有一位妈妈说,家人太溺爱,导致孩子的自理能力专注力很差,一家人围着一个孩子转,根本就没有独立成长的空间。其实真的不是孩子离不开大人,是大人离不开孩子。
另一位妈妈说,那我的情况跟你相反,我能离开孩子,而且特别希望离开他,但是,孩子的情况也并没有比你家好多少。
老师说,问题就出在,你特别希望他离开。
抽丝剥茧,问题还在大人身上。再继续回溯,就是原生家庭埋下的祸根了。
我们已经长大,原生家庭留下的伤痕,只能靠自己慢慢修补,如果不想继续传递给孩子,只能先做好自己。
说到这里,其实,育儿终究是在育己。
孩子的作业没写完,我们着急,成绩不好,我们焦虑,做事拖拉,不听指令,行为习惯不好,我们心烦......
这里有几个问题,有必要思考一下。第一,心烦是自己烦,还是烦孩子。第二,着急焦虑,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第三,如果把所有外在的因素都放下,是否还会因为此类事情,与孩子闹得不愉快。第四,引起我们情绪化的原因的原因又是什么,是否因为某方面的缺失,才会特别害怕孩子将来会同样地缺失。
有的时候,不愉快的亲子关系,是因为没有耐心,有时候,是因为没有深层思考。
如果有思考,都会找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如果症结出在孩子这里,解决就好。
但是,有时候,孩子的事出有因,可以理解,大人却不依不饶,非要立规矩,非要讲原则。这是为什么?并没有绝对到非此即彼的地步,却步步紧逼,我们的焦虑是何原因?
例如,我常因孩子睡的晚发脾气,事实上,孩子晚睡,是因为我晚睡,而我晚睡,是因为没能合理规划时间,拖延症。如果想要改掉他们的习惯,只能从自身先改。
例如,孩子做作业拖拉,或许是不感兴趣,或许是想要引起父母的关注。如果是太难,不感兴趣,却被迫不得不学,那么,或许焦虑的还是父母,不学又何妨。你信任他,他会自发向上的。
例如,骂人打人等,孩子不坏,只是阶段性的好动,但是结果被父母一放大,变成无法原谅的的短处了,孩子也成了不听话的坏孩子。而事实上,如果不过多干涉,他过段时间,会自然忘记。你管或不管,他都会长大。归根结底,焦虑的还是父母自己。
那么,培养孩子,最关键的核心还是在于培养自己。每一个人,都只能为自己负责。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把自己的心安放好,一个幸福的,放松的,有智慧的家庭,一定会熏陶出一个淡然自信有智慧的孩子。
所谓育人,只是自我成长的一种表现方式,起点是育己,终点也是育己。
我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这是一个问题,却是一个没有意义的问题,因为,这不是哪个人能够控制的。我们必须先问,自己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育儿即是育己
今天的学而思是读沙粒老师分享的王人平(知名育儿大咖)在2012年新浪婴幼行业网络盛典上的一篇发言稿。虽然时间有点久了,但真理永远不过时。整个演讲字字珠玑,发人深省。 育儿就是育己,父母给了孩子生命,孩子成就了父母,最重要就是莫忘初心。
如果我对孩子管得过多,管得过宽,那么就得反思,我的爱会不会变成阻碍孩子成长的绊脚石了。反思一下,我也确实有这个毛病,怕孩子小,搞不定自己事,或是没有耐心停下脚步等孩子,一口气将所有的事情都张罗完了。没生孩子之前,我永远也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么勤快的一面。但这个勤快是好事吗?人常说:“有懒妈妈才有勤快的孩子”我们的担忧和勤快,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是孩子无法独立的元凶。时刻警告自己,慢下来,等等孩子,让孩子自己处理,坚信,他可以的。
莫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相信很多的父母都有这个经历:在自己晋升为父母的第一时间,就是抱着这个新的小生命开始数他的手指和脚趾,看看有没有多几个或少几个。当时我们在想什么?肯定是单纯的希望我们的孩子健康、平安、快乐。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们的要求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独独遗忘了孩子的快乐。
说个有趣的事,这几天早上因为下雨,都是我接送墨墨去幼儿园。他早晨喜欢在车上跟我做一个游戏,看我一本正经的开车,他说:“妈妈,笑一笑。”然后,我就开始表演各种笑声:哈哈、嘻嘻、嘿嘿、呵呵。。。他就跟着我学各种笑,前俯后仰,非常快乐。而原本是假装笑的我,一下就被感染了,也笑得前俯后仰,乐不可支。我们两个在车上,就像两个傻子一样,笑了一路。我相信,即使随着成长,孩子忘了这段旅程,但快乐的种子依旧的留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并发芽。
人人都说,育儿先育己。我认为, 育儿就是育己 ,不存在先后。当了妈妈后的我,除了继续努力进行自我的提升和学习外,在原来的兴趣基础上,增加了育儿方面的学习。一方面想成为更好的自己,一方面也学习做一个孩子的好妈妈。大道至简,知识和道理都是相通的。在学习育儿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处理孩子情绪等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也是适用于处理与伴侣或身边成人问题上。比如,先接纳他的情绪,再处理问题。聚焦在问题处理上,而不是进行批判、指责等。日常与人矛盾的处理,不也是这个道理吗?
孩子的成长,促使我们不断的学习、思考,孩子的问题总是无穷无尽,我们只有不断的升级自己,才能更好的应对和解决。教育是需要父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自己的提升和进步,是孩子的最好的榜样,比任何苦口婆心的教导更有效。而孩子的降临,也帮助我们寻找自己、走向自己,完善自己,让我们更加懂得理解和宽容,自律和责任。
想看王人平的演讲原稿,请看文章
王人平演讲2012
父母修行:育儿先育己
社会压力大,节奏紧张,大多数家庭成员都处于忙碌中!可谓辛苦的当代人!
成人世界的繁忙,未成年人也没有清闲!日常上学校,放学补课班,课外兴趣班……懵懂天真的孩子们并不懂得大人们的烦恼,喜乐参半地赶场一样地奔波于各大机构,在不同教室与不同老师交流!尽力迎合着所有大人的希望,真的并不轻松!
感到无奈的家长太多了,谈及育儿这件事,很多人都非常有话语权,大多都在咬“碎”牙一样地坚持着。我想,此处真的可以给个赞。育儿真的这么难,一定是痛苦的吗?
我也是其中一员,理解着作为家长的不容易,也感叹着孩子的辛苦!听过大量发自内心的“良言”和“忠告”,对育儿带有期待,内心也带着庄重,更是带着寻找办法的探索之意。
育儿先育己,这是育儿路上首要的。
期待孩子成绩好、懂礼貌、好习惯……我想,所有的父母都对孩子未来的完美有着憧憬!所以,家长为孩子投入精力陪伴,投入报班费用,放弃休闲时间,甚至耽误重要的事,这就是爱的付出。实际上,换位思考,这样的付出并非孩子的主观需要!产生了矛盾,出现了冲突。
我想让读者思考一个问题:孩子是如何成长的?说话,吃饭,走路等,答案就是:模仿!所以,育儿先育己。想让孩子越发完美,就请给孩子可以模仿的言行举止!
你想要孩子有礼貌,请先拥有好的礼貌,并分享如何有礼貌!
你想要孩子爱运动,请先拥有一项运动爱好,并尊重彼此的喜好!
你想要孩子爱学习,请先保持学习的好习惯,一起修炼“本领”!
你想要孩子学英语,不妨也一起学口语,流利的口语水平太酷了!
……
所有家长的言行举止,心态以及进步,都是孩子最容易模仿的!(其实,又何止是孩子呢,成年人之间,也是可以有很好的感染!)
世界上哪有教不好的孩子。育儿第一步,育儿先育己!发挥榜样的力量,你会发现,一切都不一样了!
关于育人育己育儿和育人育己育儿的例子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