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结婚仪式的简单介绍

时间:2023-01-28 阅读:8 评论:0 作者:悠悠

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国传统结婚仪式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中国婚礼习俗

中国婚礼习俗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传统的婚礼习俗之三书六礼

传统的结婚仪式中,主要包含了三书六礼的说法,三书主要指的是“聘书”、“礼书”、“迎书”,分六礼指的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里的三书六礼其实指的就是整个婚礼过程中的大致环节,类似现在婚姻中,确定婚姻关系的证明、聘礼、仪式等等事宜,在古时候会分为几个步骤,让过程看起来更为严谨一些,显得大家对婚姻的一种重视与虔诚

在婚礼前一天,我们还需要安排一位好命人为新人安床和铺床,一边叨念着一些吉祥如意的好话,一边为新人铺上崭新的被褥、床单、换上新的鸳鸯枕、盖上新的龙凤被,然后准备一些干果物品铺在床上,主要是以“早生贵子”为主,就是红枣、花生、桂圆、莲子之类的干果,祝福新人可以早日家庭圆满,早点生个孩子,主人为了表示对好命人的感谢,也需要准备好一个红包给人家,表示感激,当然这个好命人不是谁都可以做的,需要家庭完整、幸福和睦、无病顽疾、精神良好、有儿有女的人才适合这样的角色

在婚礼当日,仪式正式开启之后,还有当天的一些婚礼习俗,小编也给大家整理了一下:

1、女方提前为女儿准备好陪嫁的嫁妆,在婚礼前一日送去男方家,一般会准备一个陪嫁箱,里面放上一些双数的吉利物品,生活用品,还有一些钱财,祝愿女儿嫁过去会过上更好的日子。

2、接亲仪式,燃放炮竹,表示庆祝,男方携带亲友团千万女方家接亲。

3、敬茶仪式,表示对双方父母的感恩,感谢养育之恩,表示成亲之后会好好建立新家庭,并且孝顺父母。

4、甜汤仪式,主要是让新人食用甜汤,表示婚后生活多子多福,甜甜蜜蜜。

5、新娘出嫁要有姐妹团陪同,并且要为新娘打红伞撒米,表示开枝散叶的好兆头。

6、正式结婚仪式,邀请宾客观礼,拜天地,宣誓结婚诺言,交换戒指,这才是结婚礼成。

7、敬酒仪式,两位喜人表示对亲友到来的感恩,夫妻携手回馈大家的祝福。

8、新婚洞房,新婚之日,洞房花烛夜,以前有闹洞房的仪式,主要图个喜庆热闹。

9、新人要为宾客准备好喜糖、喜饼表示对大家的感谢,也祝愿大家可以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

10、回门,三朝回门是指新婚夫妇婚后携手回到女方娘家,要穿新衣,准备好礼品在上午抵达女方家中感谢女方的父母与长辈,与宾客一起用餐团聚。

中国婚礼的传统习俗其实还是比较讲究的,细节也较多,大家在结婚之前可以事先了解一下,特别是一些计划准

最完全的中式婚礼流程

最完全的中式婚礼流程

最完全的中式婚礼流程,结婚只有一次,办婚礼是很多讲究也是比较繁琐的,为了让自己的婚礼不留遗憾,需要认识策划,那么策划流程怎么写,下面我整理了最完全的中式婚礼流程,希望能帮助到你。

最完全的中式婚礼流程1

一、中式婚礼流程前期准备

1、婚礼前一个月:

与主持人沟通婚礼形式和内容。确认花轿,服装,婚宴地点,场景装饰等细节。

2、提前二周:

通知亲朋好友,并告之婚礼形式。希望他们也能身着中式服装,真正体现民族特点。

3、提前一周:

安排化妆,场地布置,婚庆用品菜单酒水等细节,提前一天,与轿夫,主持人,摄像师等一起到现场实地勘察一下,演练一下当日过程。

二、中式婚礼流程结婚当天接亲

1、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2、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4、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

6、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7、出门:新娘应由福气双全的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8、礼车: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9、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

10、摸橘:新娘子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

11、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12、跨火盆:新娘进门前应从炭火盆上跨过去,表示洗去进门前的晦气和不祥。

三、中式婚礼流程结婚当天婚宴

1、在婚礼开场倒计时前督促酒店做好上菜准备;

2、司仪进场宣告婚礼仪式正式开始;

3、司仪邀请父母上台就坐;

4、司仪邀请新郎登台,新郎登台像来宾致意或作揖打招呼;

5、由督导送弓箭上台交给新郎,新郎向花轿虚发空箭三只;

6、新郎走出过道,在花轿前迎接新娘,督导牵连理花;

7、新人拜堂:新人拜天地,跪拜父母,夫妻对拜;

8、夫妻入洞房;(新郎牵新娘在台上转一圈,坐下)

9、新人母亲上台,点燃龙凤喜烛;

10、新郎用红秤杆揭新娘盖头;

11、新人互换信物,对彼此说出爱的宣言;

12、夫妻接发:证婚人上台执剪;(恭请证婚人,督导托盘送裹红剪刀、同心锁上台)

13、新人共饮交杯酒、全体来宾起立举杯祝贺;

14、新人退场,婚礼主持人宣布礼成。

最完全的中式婚礼流程2

一、请帖

中式婚礼请帖的设计最重要是要选定主题和概念,图案方面当然有众多的吉祥图纹可以选用,但龙凤图案一定要选用特别的版本以区别与传统的中式。水墨画的笔触有着夸张的韵味,剪纸不妨用镂刻的形式来制作。建议新人不妨采购些中国结、盘花钮、流苏、古钱、玉佩等中国特色的配件,试着和经典的西式请柬搭配,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二、桌卡

可以将来宾名单书写在扇子上作为桌卡,迎宾牌用竹帘来制作,餐巾用盘花钮来装饰。红灯笼做路引,瓦罐用作花器,祝福卡象新年的许愿条一样直接挂在桃花树上,还可以将两人的姓氏或者名字刻印成婚礼印章作为主题LOGO使用,甚至以电脑灯投影于现场营造华丽大气的气氛。

三、布置

在婚宴场地布置上需要强调主题和细节,诗词歌赋、昆曲越剧,有很多传统文化都可以大做文章,"黄金甲"的富丽堂皇,"青花瓷"的意境悠远,皮影的拙朴,绣品的精美,蓝印花的凝练,找到适合新人自己风格的一定不难。

现代中式婚礼应该有着东方特有的诗情画意和文化,选择传统的吉祥器物以及中国特有的图纹作为素材,以简约、精炼、大胆的现代手法演绎,制作执行时运用高科技的材料和工艺。这样一场婚礼有着现代大气的时尚场面,却让每个来宾都体会着团圆美满的吉祥氛围。

四、回礼

中式婚礼的回礼可以采用一些具有中国文化的小物件:青花瓷的杯子,象征着一辈子不变色的幸福;一双包装精美的筷子,传达的是快快乐乐和天生一对永不分离的好口彩;无锡的大阿福泥人是很可爱的礼物,刻上两人的姓氏印章便有了独特的`魅力。

五、新人着装

新郎可以穿长袍,新娘披戴凤冠霞帔。凤冠是饰有银质或其他质地的凤凰模型,霞帔则是红色的披肩,一般来说,新娘穿红绸袄裤,绣花鞋,上绣鸳鸯、梅花、莲花等吉祥图案。中式的服装可以去礼服店订做或租借,在影楼拍婚纱照时也可以预定中装,有些影楼会在拍摄套系中免费借用婚礼当天的服装。

六、角色安排

下聘礼方:由男方家长担当。向女方提亲并赠送礼物,即旧时所称纳采和纳征。赠送的礼品通常包括各种在中国文化中表示吉祥的食品,物品。如茶叶等。媒人:由一位与双方家庭关系都比较密切的人担当,负责邀请双方长辈见面,促进双方的沟通。

童子:由男方家的未婚男子扮演,负责婚礼过程中的端茶迎轿。

全合人儿:由女方家的几位年轻貌美的未婚女子扮演,在新娘下轿时扶新娘下轿。

婚礼司仪:宣布典礼正式开始,介绍双方重要亲友,并致祝福词。

主婚人:由德高望重的长辈或友人担当,为婚礼致词。

摄像师:专业的摄像人员,记录下婚礼的全过程,拍摄新人与来宾的照片,为新人留下珍贵美好的回忆。

七、婚礼选址

传统的中式婚礼仪式,一般早晨女方家里要"出嫁酒",而中午男方家里操办喜筵。中午的时候傧相帮助在男家堂屋布置好拜堂的场所。不过如今越来越多的新人即使采用中式仪式也会在饭店摆喜筵。

最完全的中式婚礼流程3

1、开场倒计时; (督导提醒酒楼逐桌斟酒)

2、司仪登台开场白;

3、父母上台就坐; (傧相引导上台,男方左侧女方右侧入坐)

4、新郎登礼台, 向来宾作揖打招呼;

5、新郎接弓射三箭; (督导送弓箭上台)

6、迎新娘,牵连理花; (新郎从喜台经过通道,到喜亭处迎接新娘,督导牵连理花)

7、新人入场 :跨火盆、过马鞍,登喜台;(傧相、来宾礼花祝福)

8、拜堂: 新人拜天地,跪拜父母,夫妻对拜;

9、跪敬父母茶,改口; (傧相送盖碗茶上台,接父母手中茶杯,提示父母送红包)

10、夫妻入洞房; (新郎牵新娘在台上转一圈,坐下)

11、母亲点龙凤喜烛; (新人母亲上台,点燃烛火)

12、揭盖头: 三关刁难新郎——叫昵称5个、对歌、单腿下跪;(督导送裹红秤杆上台)

13、新人互换信物,互相说出爱的表白; (傧相托盘送包装好的信物上台)

14、夫妻接发: 证婚人上台执剪;(傧相恭请证婚人,督导托盘送裹红剪刀、同心锁上台)

15、新人饮合卺酒、来宾起立,举杯祝贺 ;(傧相送酒尊上台)

16、新人退场: 喜亭回头谢来宾,主持人宣布礼成。(傧相随后,沿途派送红包)

中国传统婚礼的风俗

中国传统婚礼中国传统结婚仪式的风俗如下中国传统结婚仪式

1、古代三书

聘书:即订亲之文书。在纳吉(男女订立婚约)时,男家交予女家之书柬。

礼书:即在过大礼时所用中国传统结婚仪式的文书,列明过大礼的物品和数量。

迎书:即迎娶新娘之文书。是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男方送给女方的文书。

2、古代六礼

纳采: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人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仪礼》中称之为“奠雁”。雁一生中只婚配一次,配偶之后便形影不离,二者中若死去一只,另一只则形只影单终生不再婚配。以此反映夫妇坚贞不移,琴瑟合鸣,白头偕老的美好愿望。

问名: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纳吉: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通知女方的仪礼,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纳征: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分或全部退还中国传统结婚仪式;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义,数目取双忌单。

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备礼到女方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请吉日将迎亲,谓成礼也”。即近代意义上的择日《礼仪士昏礼》云“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征礼。”男家通过卜问神灵,确定了娶亲吉日后,即派人告之女家,征求女家的意见。

亲迎: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礼往往被看作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

中国传统婚礼有哪些

1、中国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因此夫妻结合的礼仪称为"昏礼",后来演化为婚礼。中国人喜爱红,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所以传统婚礼习俗总以大红色烘托着喜庆、热烈的气氛。吉祥、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的主旨,几乎婚礼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2、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从此,俪皮就成了经典的婚礼聘礼之一。之后,除了"俪皮之礼"之外,还得"必告父母";到了夏商,又出现了"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仪节。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六礼婚制作从此为华夏传统婚礼的模板。

更多关于中国传统婚礼有哪些,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中式传统婚礼流程

喜庆、热烈的传统中式婚礼越来越受到新人的欢迎,尤其是许多国外新人也格外钟情传统中式婚礼。以下是中式传统婚礼流程,欢迎阅读。

1、婚前一个月

新郎和新娘与主持人详细沟通婚礼的形式和内容,同时确认所用的花轿、服装、婚宴地点以及场景装饰等诸多细节。

2、婚前两周

新郎和新娘给亲朋好友发放请柬,同时告之自己的婚礼形式,嘱咐他们也穿中式服装,以便更好地体现复古婚礼的特点。

3、婚前一周

安排化妆,布置场地,采购婚庆用品等。在婚礼的前一天,新郎还要与轿夫、主持人以及摄影(像)师等一起到现场实地勘察一下。

4、婚礼当日流程

(1)化妆

5:30起床。

6:00新郎发型做好后到达女方家门外等待。

7:00新娘化妆完毕,通知新郎。

给化妆师发红包。

(2)花轿、锣鼓、唢呐、舞狮

7:00开始扎花轿。

7:30花轿来到新娘家。

8:00新郎手持大红绸牵着新娘进人花轿。

8:05铜锣前头开道,后头舞狮压阵,八位吹鼓手和八位手举冠盖的执事前头引路,披红桂彩的八人抬大轿后面跟着。

8:30中途颠轿,舞狮换花样表演。

9:00到达婚礼地点。下轿、放炮。

给轿夫等人发红包。

(3)迎新娘

9:05新郎搀着新娘来到门口。

9:10新娘在媒人的搀扶下小心跨过炭火盆。

9:15新郎拉弓射出三支红箭(射天,祈求上天的祝福;射地,代表两人天长地久;射向远方,祝愿未来的`生活关满幸福)。

(4)拜堂喝交杯酒

9:30新郎和新娘正式拜堂。

②10:00新郎用一条红布包着的秤杆挑开新娘头上的喜帕。

③10:10新郎和新娘喝交杯酒。

④10:20伴娘准备好茶水。

⑤10:25新娘给男方父母敬茶。

⑥11:00新郎和新娘退场或者是步入洞房。

(5)酒店准备或者是在家准备

A、酒店准备

a、11:30专人把烟、酒、茶、饮料、糖等带到酒店。

b、11:30专人最后检查酒席安排以及音响、签到处等细节。

c、11:30专人准备好新郎和新娘迎宾用的烟和糖。

d、11:30彩带师在酒店门口等候。

B、酒店迎宾

a、11:30新郎和新娘来到酒店门口。

b、l1:30签到处人员到位。

c、11:30婚宴引导人员到位。

C、家里准备

11:30专人把烟、酒、茶、糖以及饮料摆放在桌子上。

11:30专人最后检查酒席安排、音响以及签到处等。

(6)婚宴

12:00婚宴开始,新郎和新娘挨桌为宾客敬酒。

12:30开始婚礼游戏。

13:00婚宴结束。

(7)、休息

13:30宾客离开或者是自行娱乐。

13:30新郎和新娘进餐并稍做休息。

14:00专人清点剩下的烟、酒、糖等。

传统中式婚礼注意事项:

1、由于是用桥子迎接新娘,这就要求新娘家距离新郎家以及婚宴酒店不能过于遥远。

2、整个过程要尽量做到“地道”,无论是新人服装、化妆还婚礼场景、所用道具,都要与婚礼内容完全吻合,切不可做得不伦不类从而失去复古婚礼的风采。

3、懂得复古婚礼程序以及细节的主持人相对少得多,在选择上时候一定要慎重。

传统中式婚礼必备:

1、花桥、红绸带、唐装

2、锣鼓、唢呐、舞狮

3、专业的复古婚礼司仪

4、专业的复古婚礼化妆师

5、专业的摄影(像)师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三书

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三书”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礼书”——礼物清单,当中详细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六礼

是指由求亲、说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分别为“纳采”——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选六是因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月则隐含不尽之意。“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安床

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褥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贵子。抬床的人、铺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齐全、婚姻和睦、儿女成双,自然是希望这样的人能给新人带来好运。

嫁妆

女方家里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嫁妆最迟在婚礼前一天送至夫家。嫁妆除了衣服饰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寓意胡蝶双飞;痰盂,又称子孙桶;花瓶,寓意花开富贵;鞋,寓意白头偕老;尺,寓意良田万顷等等。当然各地的风俗和讲究都不一样。

上头

这是男女双方都要进行的婚前仪式。择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头婆梳头,一面梳,一面要大声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红盖头

新娘子通常会以一条边长为三尺的正方形红围巾蒙在头上,这红色的围巾称为“盖巾”,俗称盖头。对于盖头这一婚俗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古时候新娘蒙红盖头,是为了遮羞;另一种说法是源自古代的“掠夺婚”之说,意为新娘子蒙上盖头后就永远找不到回去的路了,犹如“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那般,可见古时女子之地位。

撑红伞

迎亲的当天,新娘出门时,站在露天的地方,由新娘的姊妹或伴娘撑起一把红伞护着新娘,意为“开枝散叶”,并向天空及伞顶撒米。

哭嫁

哭嫁在今天看来可能觉得很难理解,但是在古代,由于交通不方便,女儿出嫁后,就很难有机会见到自己的娘家亲人。并且,女子出嫁后,也不能像如今这般,随时返家探望家人,新娘要回娘家必须要得到夫家的批准。也有这样一种说法:哭嫁的来源是因为古时候的女子,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式婚姻,女子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所以她们用哭嫁的歌声,来控诉这一不公平的婚姻制度。

拜堂

又称为“拜天地”,是中国传统婚礼中一个很重要的仪式,但是拜堂并不属于古代“三书六礼”中的礼仪。在婚礼仪式时,司仪会大声地说:“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齐入洞房”。这其中,“拜天地”是代表了对天地神明的敬奉;“拜高堂”是指对男方父母行礼,表达孝道;“夫妻交拜”则是代表夫妻相敬如宾。在某种程度上,“夫妻交拜”是在古代少数可以让女性与男性同一地位的一种体现。

闹洞房

旧时规定,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老人们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凶,婚后如意吉祥。

三朝回门

意为“归宁”,新娘回娘家向父母报平安的意思。三朝是指婚后的第三天,新娘由丈夫的陪同下,带着一些礼品回娘家祭祖,随后再随丈夫返回夫家。古时女子出嫁后,很难有机会回娘家,所以回门很可能是女子踏足娘家的最后一次机会。

中式婚礼仪式是什么呢?它有哪些项目和仪式?

中式婚礼仪式是什么呢中国传统结婚仪式?它有哪些项目和仪式?传统中式婚礼步骤中国传统结婚仪式:亮轿、发轿、起轿、中途颠轿、新娘下轿、三箭定乾坤、过火盆、跨马鞍、拜堂、掀盖头、喝交杯酒、敬茶改口、进入洞房。

关于中国传统结婚仪式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链接: http://www.dnjbh.cn/jiehun/172433.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