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闽南结婚宴席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闽南结婚宴席菜谱大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闽南婚宴很多的仪式和寓意,闽南婚宴有什么特色呢?
在闽南这一带,不管是什么,都有一些自己特有的风俗习惯所在,在闽南人结婚这件事情上,很多的仪式和寓意,外乡人就很容易感到摸不着头脑了,但是就是因为他的特殊,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去吃一顿闽南的婚宴。看看闽南婚宴菜单。
婚宴是闽南人的宴席中排场最大最为隆重的一场宴席,在众多宴席中婚宴的菜品安排是最讲究的,闽南婚宴菜单中一般会安排24道菜品,桌子就是用最传统的12方桌,而且特别人性化的是,在古早时,主人家会比较自谦的担心自己的婚宴准备的不够的丰盛,所以在客人下桌之前会准备一个“肉夹包”让客人带走,生怕宾客们的用餐体验不够好。现在随着家家户户的生活水平的提升,就没有这一个习惯了,并且现在婚宴是越来越好了,在宾客刚刚上桌之前就有很多的饮料小食,还没正式开吃就已经半饱了。
一些地方菜品都是准备十二道以上的,闽南婚宴菜单上依旧讲究:圆满“和”全“,所以不但是菜品的取名上比较喜欢讨彩头,在食材和份量上也是这样的,都是整鸡,整鸭的上。,而且因为沿海的原因所以海鲜也是占了重头戏啦,简直也是一场喜庆的海鲜全宴。
闽南婚宴菜单的宴席上面以“红圆”来开头的,也就是用糯米,加上一些其他的米弄成粉状,然后再加工而成的食品,寓意喜庆热闹,在它的汤里面会放上姜片,或者过上有寓意为吉祥的小金橘,来做调味的作用。味道甜甜蜜蜜的,寓意着甜蜜又幸福美满。
在一顿酒席的结尾,用上的是闽南人特有的“四果汤”,其中可以用莲子,冬瓜,红枣和糖水做成,所以叫做“四果”,寓意吉祥的。当然,现在随着这一样闽南小吃的发扬光大,所以选择性也越来越广了,可以放上时令水果,或者葡萄干,红豆薏米等,还可以放上闽南的特色“石花膏”,其中的糖水也可以换成蜂蜜水。
闽南结婚风俗有哪些 古今结合有特色
所谓中西方之间闽南结婚宴席的文化存在一定闽南结婚宴席的差异,就算是在一个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风俗习惯也是有所差异的。闽南婚俗在传承过程中既延续闽南结婚宴席了传统文化,也不断受时代影响而加入许多新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闽南婚俗,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闽南结婚风俗所包含的内容。
一、初识阶段——相亲。
虽说现如今提倡自由恋爱,男女青年皆较为开放,但大多人仍选择走“相亲”之路,这时媒人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一般相亲分两个阶段:第一、先四处托媒人“探听”看谁家有女(男)到婚龄了,一旦“目标”出现,托人方就先去偷看下,这一步骤称之为“初瞥”,就是“稍微看一下”的意思。也有的把“初瞥”的地点选在媒人家。第二、如果“初瞥”觉得还好的话,就叫媒人安排男女双方正式地见面,地点一般选在女方家,届时男女双方皆会“派出大队人马参加”,共同参考,俗称:“对看”。当然啦,也有的则跳过“初瞥”这一阶段而直奔“相亲”主题。
二、发展阶段——探家风。
如果“相亲”成功了,那么接下来女方就要到男方家里“探家风”了。到了那一天,由女方的父母、叔伯、嫂婶组成的的“亲友团”就在媒人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开往男方家,其意就是看看男方的住址及家庭基本情况。回到家后相互听取意见,有的不放心的还托朋友或是亲戚询问其背景以及年轻人的情况。
三、确定阶段——谈聘金和衫裤钱、系红包。
如果“探家风”后女方觉得不错的话,媒人就要再次发挥重要作用——谈聘金和衫裤钱。这时事情已经是差不多了,这一阶段比较好说,只要女方要求不是十分过分,一般男方是会接受的,当然也有个别讨价还价的(怎么有点像是在做买卖?)。聘金一般在3888元左右,衫裤钱则一般在10000元左右,意取吉祥,当然这其中有包括给女孩子买金器的钱。聘金和衫裤钱谈拢了,接下来男方就要选一天到女方家系红包,就是先拿一部分钱给女方父母,土话就叫“系三带”。女孩子则要从中拿出一小部分给自家的父母、兄弟姐妹买一身新
四、送小定(订婚)
送小定完成就代表这桩亲事已经确立下来了,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如果没有充分理由却退婚的话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可见这一程序的重要性。 “‘放小定’较简单,男方择卜吉日,当事人与亲人和媒人一起到女方家送上若干聘金为‘定金’。早些时候定金为82元(方言‘二’与‘字’谐音,‘八二’即‘八字’,象征好的生辰八字),后随着物 价上涨增至820元,8200元。” 在闽南地区送小定时,男家会带戒指,糕点,糖果等礼品(不同地方礼品的种类数量不尽相同)到女方家给女方戴戒指,当然之后女家也会回礼。之后双方将礼品分赠给亲亲朋好友来宣告婚事。
五、放大定
放大定也被称为“纳采”、“完聘”。它意味着婚期已经不远了。放大定的彩礼包括婚书、牲醴、首饰、衣裙、礼饼、贡糖、聘金和全猪(“女方可收下猪肉,猪腿不能收,要退还给男方,这是循俗行事, 俗话说‘肉给人吃,骨不给人啃。’”[4] )等。在晋江,泉州一些地方会以花包代替礼饼。花包是一种以冬瓜条、花生、白糖、肥肉为馅的大包子。但是现在很多都折成钱或饼票送过去。
五、婚礼阶段——担盘,上头,举行结婚典礼。
喜宴结束后,等好友都散后,新娘还要在新郎的陪同下给双亲和直系亲属敬“乌糖茶”。敬茶应按长幼顺序逐一进行,新娘在敬茶时还需准备给公公和婆婆的礼物,并第一次叫声爸和妈,其它的也需在新郎指引下一一称呼。到了晚上夫妻同房前,两人还要同喝“合欢茶”,要以红枣、花生、桂圆、龙眼等泡入茶中,是取“早生贵子跳龙门”之意。有的地方晚上还安排“闹洞房”、“认亲同”等节目,大家都会玩得很尽兴。
六、结束阶段——回娘家,请女婿,请亲家。
婚礼结束后第二天,新娘子就要第一次回娘家,(也叫“头桌客”)女方父母要张罗着请女婿,到时参加的人是:新郎和伴郎、新娘和一个未婚女孩(有的地方是未婚男孩)、女方的亲戚。男方那天还要带足那天用的烟和钱,因为那一天请客的烟和钱要由男方出。宴席结束后新郎要和伴郎先回家,而新娘则要等到即将天黑后跟挑甘蔗的小女孩(取“甘蔗”寓为甜密和节节高)回婆家,取义为“入门乌,生搭补”(入门天黑可以生男孩),新娘回到婆家时新郎的家属仍需回避(不能看)。
结婚后第三天,新娘的兄弟或其闽南结婚宴席他亲人会到男家探房,请新娘回娘家作客,新郎和新娘会在当天带着礼物去女家,并在当晚回来,这象征“暗摸摸,生查埔” 婚后,女家还要“请女婿”。新郎会和几位亲友一同前往女家而不与新娘一起去。“请女婿度,礼仪甚多,宾主座位和斟洒均严格有序,鸡、鳗两菜上席,女婿应即离席,故民间有‘见鸡飞,见鳗趖’之 说。青阳一带尤其忌上‘乌贼’,否则即会触发事端。”[9] 但是如今很多地方请女婿都提到婚前与轿前盘同时举行。 唐以后陆续有许多中原人因为各种原因迁移到闽地,闽南结婚宴席他们与当地原住民共处﹑融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闽文化。所以闽南婚俗既深受中原礼俗影响又具有其独特之处。
七、闽南婚俗的特点
(一)念四句
“念四句”是闽南婚礼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些以闽南歌谣,谚语为主的吉祥话伴随整个婚礼过程,“念四句”概括了婚礼的一些情景和细节并通过谐音等方式来表示对婚礼的祝福,使得婚礼氛围更为喜庆热闹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
1.人未到,缘先到。 在新娘到男家之前,媒人要先到男家向新郎的家人“撒铅钱”。铅钱是一种用铅粉铸成的小圆形薄片,“铅”与“缘”谐音,象征着结缘。媒人在撒铅钱时还要念些“人未到,缘先到”,“铅钱撒门口,夫妻吃到老,铅钱撒高高,生子中状元,铅钱撒落地,米粟无埭夏(放不下)”等吉祥语。这些都蕴含着新娘日后与新郎和谐相处,阖家平安,兴旺发达的祝愿。
2.新扇换旧扇,上轿十八变 女儿出嫁前,娘家要准备两把扇,一把事先给女儿带上轿。女儿上轿后,母亲把另一把扇伸入轿窗,让女儿将所带的扇扔出来让新娘的弟弟或其他男孩捡回来,这就是“新扇换旧扇,上轿十八变”。因为 4 “扇”与“性”谐音,所以放心扇意为“放心性”是希望女儿放下性子改变不好的习惯。
3.过火熏,年年春(剩),明年好抱埔孙(男孩) 新娘到婆家后新娘要跨过烧着的“风炉”。送嫁娘这时要念“ 过火熏,年年春(剩),明年好抱埔孙(男孩)”人们认为火可以烧去新娘沿路招惹的晦气,祛灾驱邪,还带着红红火火之意据说这一习俗还有一个传说故事“据传宋末昺帝南下流亡之时,曾在南安官桥席里山驻跸。当地有一青年叫曾如水,为人诚实厚道,帮忙宋营送柴草,宋帝昺送给他一个取暖的小火炉。曾如水将这只“烘炉”收藏家中, 结婚时在炉中点燃木炭,让新娘跨过,据说婚后生活红火。”
4.除了这些婚礼上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念四句”,像女儿拜别父母时的“吉日良时来娶亲,拜别父母养育恩,今日过门从孝顺,双竹透尾发万金”;新娘盖头纱时“纱巾掀过来,添丁大发财,纱巾遮头前,子孙代代出人前”;新娘上轿时“新娘坐乎正,入门才会得人疼”;新娘花轿启程时“佳偶良缘天注定,目屎流落心著惊,轿内坐椅要端正,阿母吩咐著爱听,向望入门翁姑疼,勤俭富裕有名声,期待翁婿有官名,水泼落地轿起行”;新娘出轿时“今日轿门两边开,金银财宝一直来,新郎新娘入房内,生子生孙做秀才”;新娘跨过门槛时“户碇跨乎过,新娘吃甲百二岁”; 新娘进入厅堂时“新娘带入门,金银财宝满满床,新娘带入厅,新郎好名声”;闹洞房时“新娘真古意,闹久会生气,大家赶紧走,新人著欢喜”等等。
(二)闽南婚礼中的茶文化
当男方到女家相亲时女方父母会叫女儿端茶给客人喝,双方就趁这机会来观察对方以考虑这桩婚事。定亲时,待嫁女会出来奉甜茶,男方客人喝完甜茶会送“压茶瓶”。在闽南有些地方会以鸡蛋茶或桂圆干茶等来替代合卺酒。并且在闽南闹洞房也叫“食新娘茶”。结婚第二天(有的地方时第三天),新娘要和新郎一起拜天公和家神然后给公婆和亲族尊长敬茶,这就是“拜茶”。如果有亲友长辈在他乡不能来参加婚礼,那么新郎家就会用红纸包一点茶叶寄去给远方的亲人以告知喜讯。
可见茶在闽南婚礼上担任十分重要的角色。 在闽南茶是坚定不移,纯洁,多子多福的象征。在郎英的《七修类稿》和陈跃文的《天中记》有记载:“凡种茶树必下子,移植则不复生,故旧聘妇必以茶为礼,义固有所取也。”“明代许次纾在其《茶 流考本》中也有‘茶不移本,植必生子’的表述。” 茶树只能用种子种植不能移植,人们认为这可以表示对婚姻坚定不移,长长久久的祝愿。而且因为茶树多籽这又可以表示多子多孙。所以茶就成了闽南婚礼的必备品之一。
(三)奢华的彩礼
送彩礼、嫁妆也就是所说的送大定(纳征)。“在城市和部分较发达的农村地区,明确的‘彩礼’已大致 消失” 金钱成了彩礼的主要部分。女方出嫁陪嫁妆是一种风俗,在闽南这种风俗被流传下来并且产生了攀比的现象。其中最为典型的要数晋江、石狮地区。在闽南的晋江、石狮等地“嫁妆的价值一般是 聘金的数倍,少则十几万,多则上百万,甚至上千万。” 聘金和嫁妆的多寡是由家庭收入水平直接决定的,但是有的人家为了不失面子,就算借钱也要拿出相当的聘金或嫁妆。 高额的嫁妆、聘金给新人和社会都带来不小的危害。
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父母亲常常是倾其一生的积蓄用于子女的婚姻,甚至是通过借债的方式,致使家庭负债累累。这种婚俗助长了通过婚姻谋求财富的想法,金钱成了择偶的首要条件,其次才是感情。而且许多人都想通过婚姻来取得财富,可以少奋斗几年,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奋斗力。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婚俗造成的悲剧不少。陈埭有一人家娶媳妇订婚时借了几十万的高利贷用来当聘金,结果结婚时女方没按婚俗如数返还聘金当嫁妆。男方母亲知道后昏倒在婚礼上。
石狮有一新娘在结婚当晚一气之下返回娘家,就是因为男方母亲在新婚当晚质问新娘嫁妆为何这么少。为什么出现这种嫁妆,聘金攀比现象呢? 首先良好的经济基础是前提,改革开放后晋江、石狮的经济发展迅速,许多家庭经济能力都不错。再次如果有丰厚的嫁妆或聘金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是一件很体面的事。还有就是对于儿女的补偿心态,在闽南有许多出国经商或打工的,收入可能很高,但他们长期不在儿女身边,就会想要用金钱的方式来补偿儿女。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的,许多古老的婚俗仪式已经逐渐被新时代所淘汰和替换,“所谓男女择吉日同时裁衣、安床、合帐、把盏、放心扇、喝合房酒、吃合房丸以及换房、送点心、包嘴饼、合桌、住月、双人还等等,也只是少数上了年纪的家长为了讨个吉利而偶尔为之,绝大部分青年男女已不在乎, 婚礼过程中不少礼仪已被省略不用。” 我们应该用正确的态度来看待这些变化。对于一些不利于社会发展阻碍社会进步的陋俗应该废除、禁止,像巨额的彩礼,它对于家庭婚姻都会造成很多伤害。对于那些符合社会要求有利于保存传统文化的习俗要好好保护。
像“念四句”、“拜茶”这种独特的风俗习惯需要我们好好的保护和传承下去。 现代的婚礼即传承了传统文化又被赋予新的文化元素,随着与世界的更多交流,许多国外的婚礼习俗也被融入闽南婚俗中,像婚纱、婚宴等。现在很多结婚礼服都是婚纱式的,闽南结婚忌穿白色的衣服,人们就将婚纱改为红色并与旗袍融合,设计出独特的婚纱款式。照婚纱照也成了结婚的必需要做的一件事。 闽南婚俗是闽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闽南文化也通过闽南婚俗呈现出来。我们在了解这些闽南婚俗的同时实际上也在了解闽南地区的文化。闽南文化十分显著的特色文化就是它的海洋文化,闽南人敢拼爱拼,从古时候开始就与海外交流频繁,现在随着闽南地区的发展,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也更多,闽南婚俗在保留传统的同时也走向多样化。
闽南婚宴菜单名字大全 婚宴菜单设计理念
婚礼中的重头戏就要属婚宴了。因此新人们对自己的婚宴菜肴准备一定要精益求精。然而,婚宴菜肴的名字是最令大家头疼的事情之一。那么,对于即将步入婚礼殿堂的新郎来说, 闽南婚宴菜单 名字有哪些呢?婚宴菜单设计理念是什么呢?下面是我为你们收集来的关于婚宴菜单的相关知识,一起来探索吧!
一、闽南婚宴菜单名字大全:
1、山盟海誓宴
皇城红袍添喜庆:乳猪和 其他 菜肴拼凑而成。
鸳鸯翡翠金腰带:高档龙虾搭配美味蒜蓉一定会让大家赏心悦目。
锦绣百花如意球:带贝与杏鲍菰的组合味道一定十分独特。
龙凤振翅冲天飞:顿元洲鸡翅显示婚礼档次。
瑶池玉女网上鲍:百花鲍和珊瑚的组合一定会让大家目瞪口呆。
碧波游龙情意长:石斑蒸出来的感情一定非比寻常。
星光金砂满华堂:美味的羊排口味让大家流连忘返。
十全美德如意盅:北菰搭配上花胶味道一定很独特。
喜获天赐玉麒麟:芦笋和百合的组合带给大家全新的体验。
百年美眷庆好合:干贝和芋头糕的组合让大家过目不忘。
佳偶永结齐同心:豆沙酥和咖喱的结合会不会让大家爱不释手呢?
瑞果呈祥合家欢:季节性的水果一定会让大家的美貌更加惊人哦!
二、婚宴菜单设计理念:
上面就是我给你们介绍的 闽南婚宴菜单 名字大全,希望能够为大家所用。另外,很多人都不知道婚宴菜单设计理念是什么?大家请看下面的分析:
1、按照品种选择搭配
当新人在确定自己的婚宴菜肴之后,就可以根据酒店的菜式来合理的调整菜肴的名字。但此时大家要参考自己居住地的风俗习惯,避免出现一些不合适的菜肴。并且切合每个客人的习惯来取菜肴的名字是再合适不过的。比如有些客人是素食主义者,所以大家就要点一些素食,并且根据菜肴来取一个合适的名字。
2、按照口味选择搭配
不同地区的婚宴口味之所以味道不同,是因为每个地方的人喜欢的菜肴口味都是天壤别别的。所以,婚宴菜单设计的第二大理念就是要根据当地的口味来搭配菜肴。这样才能够百分之百确定大家能够接受并且对你的菜肴口感终身难忘哦!
3、按照分量选择搭配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就是去酒店吃宴席的时候,菜肴的分量都是不够的。因此,新人们想要让自己的婚宴超凡脱俗,就可以在菜肴的分量上下一番功夫。比如,在十个人一桌的婚宴中,添加一两个人的量,这样你的婚宴才能够令大家赏心悦目哦!
我点评:以上就是我给你们介绍的 闽南婚宴菜单 名字大全,以及婚宴菜单设计理念,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策划一场霸气十足的婚宴。新人们,婚宴档次是根据自己经济实力来决定的。但是婚宴质量和名称就是需要大家全力以赴的哦!
闽南婚礼习俗
闽南民间举行婚礼期间,总有一个能歌善唱的“送嫁妈”(主持婚礼仪式亦称“送嫁姆”),在高声诵唱,贯穿于整个婚礼,既庄重严肃,又诙谐风趣,为婚礼增添喜庆、祥和、美满气氛。
婚礼的第一个礼程是在厅堂中进行象征性梳妆打扮,新娘新郎让人在头上各梳三下。这叫“上头”,表明正式成了大人。
在新嫁家,“送嫁妈”请新娘到厅堂,诵唱:“请出厅,请出厅,做人好名声。”新娘坐下时要唱:坐得正,坐得正,新人得人疼。抹茶油时要唱:茶油滑、茶油乌,生查埔(查埔,即男孩)。”
扩展资料;
闽南文化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开启了中原文化与闽南土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汉晋时期,大批中原汉民迁入泉州地区,推动了闽南文化的形成。晋唐时期,闽南地区汉民人口剧增,经济迅速发展,政教管理体制日臻完善,闽南文化得到发展。
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启航点和东方大港,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到泉州经商,带动来了伊斯兰文化,闽南文化得到丰富。明清时期,欧洲商人和传教士来,传入了西方文化,闽南文化进一步得到繁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闽南
为什么感觉福建那边吃酒席一桌子人只吃一盘菜,吃完再上另一盘?
福建人吃酒席之所以一道一道菜上,吃完一道再上一道,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福建人的酒席坐位很有讲究,一道一道上目的是保证最尊贵的那一桌酒席第一桌上菜,以此类推,讲究的是尊贤尊贵,如果一哄而上,乱哄哄的尊客就会很容易产生误解,以为被主人忽略,难免因此而产生亲戚间的矛盾。
二:福建的酒席都是同时开席,不像有的地方是流水席,随时来都能吃,因此一盘一盘的上菜,既可以从换下来的盘子中看出剩菜的多少,就能照顾上食量大的那桌人吃饱的问题,同时,在食物缺乏的年代,能做到尽可能的不浪费。
三:一盘一盘上菜,也是考虑到晚到的客人也能吃到新鲜的菜品,不会让客人觉得吃的是残汤剩饭,而让客人觉得尴尬。同时,也是保证每位佳宾有充分的喝酒时间,保障客人不会因为喝酒时间不够,而喝的不尽兴,或因为胡吃海喝,到时候喝坏或喝醉。
四:福建人很少吃凉菜,在福建人的世界观里,凉菜代表的是剩菜或是冷淡客人的意思,热菜代表着热情好客,因此,保证一道道热菜上桌,客人不会因凉热同食而吃坏肚子。
五:福建人的酒席排序是从第一桌到最后一桌上菜,到了最后一道菜的时候,就会从最后一桌开始往上上菜,这种上菜的方式是提醒客人酒席上菜完毕,想离席的客人可以离席了。这里要说明的一点就是,每桌客人都有一位是领头人,领头人要主持本桌酒席的吃喝程序,在吃的过程中客人是不能离席的,一旦领头人走了,也就意味着本桌的酒席结束或是因为客人被慢待,因此生气而离席,这是很不礼貌的一件大事。如果是要到其他席敬酒,也得和全桌的人打过招呼说明原因后才能离开。
从一场酒席中就可以看出来福建人对什么事情都能考虑周全,安排的井井有条,让客人开开心心的吃饭聊天,拉近客人与客人之间的关系,给客人们充分的时间去交流,同时这种上菜方式也能有充分的时间让主人给客人去敬烟敬酒和讲道谢的语言,而不会显得紧促,有失待客之道。同时,从一桌酒席就能体现出福建人对尊老爱幼、热情好客和文化传承真的是做到淋漓尽致,难怪福建人被尊称为“在家一条虫,出门一条龙”,成功从来都是从点点滴滴集累开始……!
第一这样不占桌面地方,第二这样每道菜都可以保持刚出炉的热度,吃起来比较香,如果一下上齐了到后面有的菜会冷了无味的
福建人不习惯吃凉菜,而且喜欢喝汤,十六样菜中至少四份汤,二十样菜里至少六份汤,且福建人煲汤很讲究,汤菜的价值比炒菜的价值高的多,刚炒的热菜新鲜味香,所以,酒席都是上一份吃一份,遇到风味不同的汤菜还要更换汤勺,以品尝到原汁原味的风味菜。
楼下那些说吃完再上菜的,理由有说风俗、有说国家光盘行动的,我还从来没听说吃完一道再上另一道菜的(还需广大网友普及知识),厦漳泉没有,问了福莆宁的同学也说从来没听说过,龙岩连城、宁德古田去吃过酒席,也没有这种情况。也不知道你们说的是福建哪个地方的……在福建一道一道菜上有而且一般都是这样上菜。 但是你们有些说的吃完一道菜才上下一道菜 的是真的没听说过(可能孤陋寡闻)……(还有一群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识字,来跟我说他们那都是一道一道上的。这现在是讨论这吗??????)
菜要现做现吃,看到北方人经常一桌的菜都做完,摆得满满当当,然后开始吃,这时候前面的菜都凉了,哪里有食欲?
这位友友的提问,一下就问到了闽南吃酒席与其他地方最大的不同。真是厉害了。[赞][赞][赞]
整个福建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但福建闽南农村这边,绝对就是象友友说的这样吃酒席的。
从四川来这边二十多年了。从前总是跟着老公去给他本地的众多亲戚撒钱吃酒席。
闽南这边吃酒席的风俗,与四川吃酒席的风俗区别好大的!
完全有川菜与闽菜的区别那么大。我甚至怀疑也可能有四川话与闽南话的区别那么大?
来说下闽南农村这边正式的婚宴酒席吧。
闽南这边一个村子里的人,会按家族划分为好几拔,用他们闽南语叫“格己狼“。
“格己狼”就是“自己人“的意思。
闽南农村的婚宴酒席,一般都是请厨师到自己家做菜请客,“席设本宅”。
村里家族内的“自己人”有婚宴喜事,全村庄内的“自己人“全家都会逐一被主家上门邀请去参加免费的酒席。自己人全部都会被邀请到,又全部要求去白吃,可以去帮忙,但不可以送礼金。
送礼金的他就不是“格己狼”了。
作为本村庄不是“格己狼”的外族人,一般都不会被主家邀请的。但这些本村庄的外族人(其实都一个姓,五百年前也是一家人)又一般全部都会自觉自愿地去参加婚宴。但是要预先一天或在酒席开始时向主家送贺喜礼金。送礼金后,这种外族本村人的一家只能由一个成年男丁去吃酒席。
至于受到主家邀请的各种亲戚,送礼金后却是可以全家入宴席的。
但是不是亲戚而被邀请的外姓朋友,请记住不管送了多大的礼金,只能一人独自赴宴,不能让伴侣陪,也不能拖儿带女。
这就与四川很不同了。四川人是受到邀请才去赴婚宴酒席的。而且四川人去赴婚宴酒席,必定会送礼金,送礼金后,可以自由带自己的家人去吃酒席,人数都不受限的。
闽南农村酒席的不同,还在于吃席的方式。
开席时间一到(一般下午2点开席,晚上八点开席。)先上开胃小凉菜。类似用芥蓝菜、脆瓜腌制的,口味酸酸甜甜又脆生生的各种凉拌小菜。
然后上切成小段撒上芫荽的五香条。
五香条是闽南农村人的最爱,一般稍正规的酒席上都会见到它的身影。
五香条吃得差不多空盘了,会来人撤走盘子,然后上各种卤肉之类凉菜拼盘。
再后面就是一样一样地上各种热气腾腾的羊肉,牛肉,以及龙虾,鲍鱼,海鳗之类各种海鲜了。
以上三种,常在闽南农村婚宴上出现。
但是都是在一种菜吃得差不多了,撤掉盘子才再上另一种新菜的。
所以给人的景观就是,一大桌人围着一个菜吃,好象冷清了点?好象…
真的让好多外省外地人诧异。
四川的婚宴酒席,一大桌满满的,吃席的人一眼就可以一五一十地看出来,今天到底会吃到了几个菜。那个菜品相好,那个菜实惠又好吃?
而闽南这边酒席吃到散席时,人还是晕的:我今天到底吃了几个菜来着?
据久赴此种宴席的老公说,闽南农村这边的婚宴席,菜品一般至少在二十几样以上。
这倒是真的。一样吃完再上一样,并不是说闽南人抠门,吃个酒席都不给人吃不饱。这只是个风俗。
不信看席上那些五光十色鲜掉舌头的海鲜呀,种类多到内陆来的人头晕,好些连名字也没听懂。
这些闽南人,他们到底介绍的是个啥呢?
反正就是会在海里游的吧。
一直感觉闽南语比英语都难学喔?[抠鼻][抠鼻][抠鼻]
我就是福建的。我们这边酒席一般有二十余道菜,十几二十桌客人,每桌安排十二人。客人的桌次安排也有讲究,新人的舅舅阿姨一定得安排主桌落座,主桌上还会安排一位新人的兄弟辈负责斟酒,年长的辈分大的得坐上位,常常会看到两位长辈互相谦让上位的场景,年轻人常选择坐中间位置。桌上摆一大盘花生瓜子糖果,客人们可以边嗑瓜子边聊天,待客人全部落座后主家负责巡场的专人便会通知后厨开席。
刚说了,我们这边酒席一般有二十余道菜,第一道菜名“全家福”,实际就是一道卤味大拼盘,分量得有四五斤。待这道菜吃得差不多了,便可继续一道一道上了,菜品以鸡肉、鸭肉、牛肉、羊肉、猪蹄等大菜为主,辅以龙虾、螃蟹、鲍鱼、海蛏、清蒸海鱼等时令海鲜,鱼丸、八宝饭、野生菌各种时令鲜蔬瓜果点缀其间,最后以填汤和糯米糍告结。热菜为主,荤素搭配,干菜吃几道一定上份汤菜,菜一道一道上,按桌上保留三四道菜的节奏调整上菜速度。客人边吃菜边喝酒聊天,主家挨桌敬酒分烟发糖,一场宴席一般持续两个多小时。
你想,两小时的宴席,20余道菜全都一股脑摆上来,吃到最后不都凉透了?再说,20余道菜全上,还得坐满12人,办20余桌那得多大的桌子多大的场地啊?一道一道上,既能最大限度保证菜品的口感与热度;又可以放缓客人进食的节奏,让他们的胃可以容纳更多的 美食 ;还可以让宾客们在候菜的间歇互相把酒言欢,其乐融融,为新人新婚营造浓郁的喜庆氛围。
是的,闽南我们镇也是,吃席一盘菜上来,换前一盘下去,桌上最多可以留③盘菜,每道菜都是现做现上的,特别干净、新鲜!
因为我们福建人穷。平常吃不上几个菜,只有吃酒席的时候可以大饱口福!假如一桌摆满一下就没有了!一盘一盘的上时间会拉的比较长!我是福建人我自黑一下!
你别听他们吹牛,真相只有一个就是菜量很少,一人只有一筷子所以另一盘菜上桌前一盘菜都空了。(都是海鲜)。[捂脸][捂脸][捂脸]
关于闽南结婚宴席和闽南结婚宴席菜谱大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