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什么是结婚上拜,以及结婚上拜致辞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结婚上头的风俗
1、结婚上头是什么意思
结婚前晚,选择一个吉时去拜神,拜天地,祈求幸福,并且会通知男方在同一时间拜。在结婚当天早上,挑选一个吉时,让新郎、新娘父母或“有福气”的辈分比较大的长辈,给准备出嫁的女儿梳理头发,边梳边说些吉祥的话。此仪式表示子女自此真正长大成人。 头前应先行用碌柚叶淋浴及穿上全新的内衣裤及睡衣,然后要择一个看见月亮的窗口,燃起龙凤烛后要连同三碗汤圆、生果、烧肉、鸡,诚心向天参拜,更要准备木梳及篦梳代替尖梳、针线包、红丝巾;而铰剪代表有利、子孙尺、镜乃取其光明继后之意,即所谓「龙头镜,铰剪尺」。
2、结婚上头仪式
上头仪式通常系在大婚前一晚或者大婚当日举行仪式前。象征着一对新人步入成人,开始组织新的家庭并担负起开枝散叶的光荣使命。当然上头仪式作为一个重头戏是需要择好时辰的,一般男方要比女方早半个小时,事前双方均需要沐浴用绿柚叶水淋身,更换好新的内衣裤、睡衣裤。到可以看到月光的地方再由好命婆(一般就是男女上方家族中的长辈,要求父母双全、子女健在,夫妻和睦的)帮其梳头。
新娘子的头发会梳成发髻,表示她会嫁作人妻踏入成人阶段。当然,一边梳头一边会讲出上面的吉祥说话:“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寓意一对新人同携白首,婚姻美满。需要把扁柏和红头绳一起系在新郎或新娘头上,这样就算礼成了。
男方上头需要准备的物品有:
尖梳,镜,龙凤烛,子孙尺,红头绳,扁柏,龙凤剪刀,汤圆三碗(每碗九粒)上头完后同家人及兄弟同吃。
女方上头需要准备的物品有:
梳,篦,针,线,龙凤烛,龙凤剪刀,镜,红头绳,扁柏,子孙尺。
结婚三鞠躬有什么讲究
结婚鞠躬也叫拜堂,是在男女双方举办传统的中式婚礼时需要进行的仪式,传统婚礼上结婚需要三鞠躬,一鞠躬敬拜天地,感谢上天带给的姻缘,并且希望上天能够保佑两人生活富足,婚姻幸福。
二鞠躬需要面向父母,这时后父母需要上座,新人跪拜父母,有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意思,新人一起鞠躬表示希望父母放心,两人可以共同携手走向未来的路途。
三鞠躬这时需要男女双方对拜,表示希望两人恩爱不移,白头偕老,风雨同舟,还有希望能够相敬如宾、光宗耀祖的意思。传统婚礼上夫妻对拜后则表示结婚仪式正式完成。
结婚上拜钱是给谁的 结婚礼钱和拜钱区别
结婚上拜钱是应该给谁的呢?下面关于结婚时候的礼钱和拜钱之间有什么区别的相关答案,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一、结婚上拜钱是给谁的
1.什么是拜钱
上拜钱就是典礼后婆家给媳妇儿的钱,当然因为中国地域众多,民族众多,所以各个地方不一样多少是有一些不同的。但是大多数的地方对于上拜钱的解释就是父母给孩子耳朵改口费。
2.上拜钱给谁
因为这个在现代是被称为改口钱,那么就是双方的父母给自己的儿媳以及女婿的改口费,也就是说分别给新人的,新郎新娘都各自有自己的那一份。
二、结婚礼钱和拜钱区别
1.礼钱
礼钱其实是宾客朋友们给新人的份子钱,也是对于新人成家立业的一种支持照顾,所以在结婚的时候都会前来参加,古时候是拿物件儿,在现代就都是随礼给钱给新人,让新人在结婚以后能够有一笔生活的启动资金。其实说的不好听就是集资让新人能够有家庭的第一笔资金,开始两个人一个小家的日子。
2.拜钱
但是拜钱虽然也是给新人的,但是给的人是不同的,给拜钱的是新人家里的长辈,一般是双方的父母给对方的改口费,或者是爷爷奶奶给孙媳妇儿的改口费。
总结:
很多人对上拜钱都是非常懵的,因为很多地方都没有这个说法,叫法都是改口费,也就是互相改口叫父母爸妈的时候爸妈给孩子钱,所以上拜钱其实就是我们现在的改口钱。
结婚上头仪式,是什么意思?要请父母和有名望的长辈一起参加吗?
所谓结婚上头,传统的意义上是在新人成婚的前一天晚上,择一个良辰吉日去祭拜神,彼此进行祈求幸福。这个仪式是需要男女双方同时进行的,在确定了一个时间后,双方一起进行的上头仪式。具体的上头的祭品包含的有:汤圆,生果,烧肉,整鸡。同时还要准备上头的工具,木梳和篦梳,铰剪。
结婚的步骤有很多,只是准备礼品就需要很多种,因此在结婚前一段时间就要开始准备,从婚前都成婚的头一天,都需要详细准备,在诸多的仪式中,结婚上头也是一个延续至今的传统仪式。尽管有些地区如今不多见,但是在大多数的乡镇地区还是存在结婚上头仪式的。因为这个仪式即是双方新人与父母长辈最后成婚交代,也是让新人有一个长大成人的仪式感。
在结婚的前一天晚上,请父母和有名望的长辈一起参加该仪式,在仪式开始前,要先使用绿柚叶淋浴身体,同时更换上全新的内衣,意味着从明日开始就要成人,一切都要从新开始。在淋浴穿着整齐后,就需要请父母双全,夫妻和睦同时子女双全的长辈帮新人梳头。
梳头的工具就是之前所讲的木梳,篦梳,这种梳子是自古传统下来的梳子,较少产生静电。同时在梳头时不会产生疼痛感,感觉比较舒适。这些工具建议在仪式开始前就要准备好,长辈也要提前沟通,以免时间上会有冲突。同时在梳头时,还会有有一些祝福的话语对双方新人讲。除了祝福外,就是长辈给予后辈幸福生活的嘱托,因此这个仪式还是比较重要的。
尽管很多人说,结婚只是一个仪式,但是婚姻既然是双方认定的彼此,在仪式上就不可避免。毕竟婚姻就一次,结婚这种大事,细节不能忽略。尤其是一些老一辈传下来的习俗,如有条件,建议还是听从父母安排,一一进行。这种老一辈的习俗中大多数里还是有着道理和意义的,毕竟如今大家都在提倡裸婚和西式婚礼等,中式的婚礼方式渐渐变得少并且珍贵了。
结婚上头是什么意思 结婚上拜亲戚都给多少
结婚上头是中国婚嫁的一种传统习俗,关于新娘梳妆打扮的一个仪式,下面具体来看看结婚上头是什么意思?
一、结婚上头是什么意思
一种梳妆仪式,寓意嫁做人妇,也是一种成人礼。
1、结婚上头是古代的婚俗仪式,指的是在婚礼之前将新娘的辫子梳成发髻,并且带上发饰。
2、女子在结婚之前发辫发型的礼仪,原本是古代对男子加冠、女子加笄的统称,用来作为男女成年的标志。
3、在古代结婚的时候,在婚礼的前一晚上,女方会选择一个吉时去拜神、拜天地,祈求幸福,也会通知男方同一时间拜。
4、在第二天结婚的早上,挑选一个吉时,让新娘父母或者是新郎父母再或者一个比较有福气辈分大的长辈,给准备出嫁的女儿上头,也就是梳理头发,并且要说一些吉祥话。
二、结婚上拜亲戚都给多少
看家庭环境。
1、结婚拜亲戚,一般是给长辈们敬茶,茶喝完之后长辈会给新人一个红包,表示祝福。
2、结婚拜亲戚的顺序是,父母-祖父母-父母同辈的亲戚以及配偶(舅公、叔公、姑婆等)-父母同辈的直系亲戚及其配偶等等。
3、一般是父母给的钱叫做改口费,姑姑、姑父以及其他的长辈给的叫做压兜钱。改口费一般是高于压兜钱的,数目也是取其吉利数字。
4、至于拜亲戚给多少钱,一般要看亲戚的家庭条件,若是条件好的话,666、888、999都是可以的,若是条件一般那么给200的红包表示心意也可以的。
总结:
以上就是关于结婚上头是什么意思,结婚上拜亲戚都给多少的全部内容了,相信大家看完本文后也对结婚上头的含义有了更多的了解,希望能帮到你。
保定徐水那边新郎官和新娘子上拜啥意思
上拜就是上台跪拜。拜天地。因为讲究女男授受不亲嘛。所以自古以来新郎和新娘就分开上拜了。新郎和小舅子先在女方家上拜,新郎磕头,小舅子陪着新郎磕头。新郎鞠躬,小舅子陪着新郎鞠躬。亲的长辈平辈磕头。远的长辈平辈就鞠躬。就是给钱多的要磕头,给钱少的要鞠躬。新娘的太老姥太老爷上台。新郎改口叫太老姥太老爷,然后磕头跪拜。小舅子陪着磕头。新娘的太老姥太老爷给新郎拜钱4千元(一人2千)(就是上拜,改口费,也就是红包)。然后新娘的老姥老爷上台。新郎改口叫老姥老爷。然后磕头跪拜。小舅子陪着磕头。新娘的老姥老爷给新郎拜钱1万元(一人五千)然后新娘的母父上台。新郎改口叫娘爹。然后磕头跪拜。小舅子陪着磕头。新娘的母父给新郎拜钱2万元(万里挑一、长长久久)然后新娘的姨母上台。新郎改口叫姨娘。然后磕头跪拜。小舅子陪着磕头。新娘的姨母每人给新郎5000元。然后新娘的姐姐上台。新郎改口叫姐姐。然后磕头跪拜。小舅子陪着磕头。新娘的姐姐每人给新郎1万块钱。然后新娘的姨姐(姨母家的姐)上台。新郎改口叫姐姐。然后磕头。小舅子陪着磕头。新娘的姨姐每人给新郎2000块钱。然后新娘的姨老姥上台。新郎改口叫大老姥、二老姥、三老姥……然后磕头。小舅子陪着磕头。新娘的姨老姥每人给新郎2000块钱。然后新娘的姨姨(也就是姨老姥的女儿,母亲的姨姊妹)上台。新郎改口叫姨娘。然后磕头,小舅子陪着磕头。新娘的姨姨每人给新郎1000元。然后新娘的姨姨姐(母亲的姨甥女)上台,新郎改口叫姐姐。然后鞠躬,小舅子陪着鞠躬。新娘的姨姨姐每人给新郎500元。然后新娘的姨太老姥(老姥的姨母)上台。新郎改口叫大太老姥、二太老姥、三太老姥……然后磕头。小舅子陪着磕头。新娘的姨太老姥每人给新郎1000块钱。然后新娘的姨姨老姥(也就是姨太老姥的女儿,老姥的姨姊妹)上台。新郎改口叫姨老姥。然后鞠躬,小舅子陪着鞠躬。新娘的姨姨老姥每人给新郎500元。然后新娘的姨姨姨母(老姥的姨甥女、母亲的姨姨姊妹)上台,新郎改口叫姨娘。然后鞠躬,小舅子陪着鞠躬。新娘的姨姨姨母每人给新郎200元。然后新娘的姨姨姨姐(老姥的姨甥孙女、母亲的姨姨甥女)上台,新郎改口叫姐姐。然后鞠躬,小舅子陪着鞠躬。新娘的姨姨姨姐每人给新郎100元。然后新娘的舅父上台。新郎改口叫舅爹。然后磕头跪拜。小舅子陪着磕头。新娘的舅父每人给新郎2000元。然后新娘的哥哥上台。新郎改口叫哥哥。然后磕头跪拜。小舅子陪着磕头。新娘的哥哥每人给新郎5000元。然后新娘的姨哥(姨母家的哥)上台。新郎改口叫哥哥。然后磕头。小舅子陪着磕头。新娘的姨哥每人给新郎1000块钱。然后新娘的舅老爷上台。新郎改口叫舅老爷。然后磕头。小舅子陪着磕头。新娘的舅老爷每人给新郎1000块钱。然后新娘的姨舅(也就是姨老姥的男儿,母亲的姨兄弟)上台。新郎改口叫舅舅。然后鞠躬,小舅子陪着鞠躬。新娘的姨舅每人给新郎500元。然后新娘的姨姨哥(母亲的姨甥男)上台,新郎改口叫哥哥。然后鞠躬,小舅子陪着鞠躬。新娘的姨姨哥每人给新郎200元。然后新娘的舅太老爷(老姥的舅父)上台。新郎改口叫舅太老爷。然后鞠躬。小舅子陪着鞠躬。新娘的舅太老爷每人给新郎500块钱。然后新娘的姨舅老爷(也就是姨太老姥的男儿,老姥的姨兄弟)上台。新郎改口叫舅老爷。然后鞠躬,小舅子陪着鞠躬。新娘的姨舅老爷每人给新郎200元。然后新娘的姨姨舅父(老姥的姨甥男、母亲的姨姨兄弟)上台,新郎改口叫舅舅。然后鞠躬,小舅子陪着鞠躬。新娘的姨姨舅父每人给新郎100元。然后新娘的姨姨姨哥(老姥的姨甥孙男、母亲的姨姨甥男)上台,新郎改口叫哥哥。然后鞠躬,小舅子陪着鞠躬。新娘的姨姨姨哥每人给新郎50元。然后新娘的父系老姥老爷上台。新郎改口叫老姥老爷。然后磕头跪拜。小舅子陪着磕头。新娘的父系老姥老爷给新郎拜钱4千元(一人2千)。然后新娘的姑母上台。新郎改口叫姑娘。然后磕头跪拜。小舅子陪着磕头。新娘的姑母每人给新郎2000元。然后新娘的叔父上台。新郎改口叫叔爹。然后磕头跪拜。小舅子陪着磕头。新娘的叔父每人给新郎1000元。然后新娘的姑老姥上台。新郎改口叫姑老姥。然后磕头。小舅子陪着磕头。新娘的姑老姥每人给新郎1000块钱。然后新娘的叔老爷上台。新郎改口叫叔老爷。然后鞠躬。小舅子陪着鞠躬。新娘的叔老爷每人给新郎500块钱。然后新娘的父系姨老姥上台。新郎改口叫姨老姥。然后磕头。小舅子陪着磕头。新娘的父系姨老姥每人给新郎1000块钱。然后新娘的父系舅老爷上台。新郎改口叫舅老爷。然后鞠躬。小舅子陪着鞠躬。新娘的父系舅老爷每人给新郎500块钱。然后新娘的父系姑老姥上台。新郎改口叫姑老姥。然后鞠躬。小舅子陪着鞠躬。新娘的父系姑老姥每人给新郎500块钱。然后新娘的父系叔老爷上台。新郎改口叫叔老爷。然后鞠躬。小舅子陪着鞠躬。新娘的父系叔老爷每人给新郎200块钱。然后新娘的姨姑(也就是父系姨老姥的女儿,父亲的姨姊妹)上台。新郎改口叫姑姑。然后鞠躬,小舅子陪着鞠躬。新娘的姨姑每人给新郎500元。然后新娘的姨叔(也就是父系姨老姥的男儿,父亲的姨兄弟)上台。新郎改口叫叔叔。然后鞠躬,小舅子陪着鞠躬。新娘的姨舅每人给新郎200元。然后新娘的表姐上台。新郎改口叫姐姐。然后磕头。小舅子陪着磕头。新娘的表姐每人给新郎1000元。然后新娘的表哥上台。新郎改口叫哥哥。然后鞠躬。小舅子陪着鞠躬。新娘的表哥每人给新郎500元。
关于什么是结婚上拜和结婚上拜致辞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