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休假公式(婚假休假条件)

时间:2022-12-18 阅读:25 评论:0 作者:悠悠

今天给各位分享结婚休假公式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婚假休假条件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各省份2022年婚假、产假、育儿假详细表,看看你能休几天

各省份相继更新了婚假、产假、 育儿 假天数,准备结婚的,准备生孩子的都来看看你们的超长假期吧。

请记住,婚假是带薪的!

很多公司规定员工的婚假要在一年内休完且要一次性休完,凭结婚证就可以了。

国家规定婚假为3天,但很多省份有自己的补充政策,有的省份晚婚假有15天,有的有18天,具体休假天数根据自己省份的规定来哦。

还有晚婚假的省份真的要偷着乐了,抓紧去享受吧,因为3天婚假根本不够用,谁用谁知道!

Tips:二婚的也是有婚假的哦,为了这不容易的假期,千万不要不好意思开口哈。

随着三胎的开放,各地在产假上都做了延长,当然生育津贴也增加了。

话说回来,西藏的产假天数365天真的是真的。

我发现越发达的地区,产假天数和陪产假天数不是最多的,忙着工作的女人们哪有时间生孩子呢,生了孩子哪有条件休个一年呢,说不定连老公的陪产时间都达不到标准。

Tips:生育津贴计算公式:

生育津贴=用人单位月人均缴费基数 30天 产假天数

这笔钱一定要领啊!

育儿 假是新兴产物,相信很多企业没有实现。希望国家可以出台相关政策,给这些宝妈宝爸们谋取福利。

没结婚的朋友有没有心动,为了假期结个婚也不错呢。

往期干货分享:

看看你要交多少钱?2022年最新社保缴费比例及缴费基数表

中国唯一一个不用交高速公路费的省份

年假计算公式?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三条 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以下简称年休假)。 第四条 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第五条 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 (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第六条 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第九条 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第十条 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第十一条 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 (21.75天)进行折算。 前款所称月工资是指职工在用人单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在本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实行计件工资、提成工资或者其他绩效工资制的职工,日工资收入的计发办法按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 (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用人单位当年已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

excel表格计算婚假 事假 病假的函数公式

在AB4中输入或复制粘贴下列公式

=SUMPRODUCT(($A:$A=$W4)*($B4:$U4=LEFT(AC3)))

右拉填充,下拉填充

在AF4中输入或复制粘贴下列公式

=SUMPRODUCT(AB5:AE5,{20,30,10,50})

下拉填充

婚假的休假如何计算

一、婚假 (一)婚假的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公民晚婚晚育结婚休假公式,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晚婚晚育的,应当给予奖励和照顾。具体办法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职工晚婚的,增加婚假十二天,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照发结婚休假公式;晚育的,男方可享受七天护理假,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照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对再婚职工婚假问题的复函》(劳社厅函[2000]84号)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国家有关职工婚丧假的规定精神,再婚者与初婚者的法律地位相同,用人单位对再婚职工应当参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同初婚职工一样的婚假待遇。”1980年2月20日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该《通知》现在仍然在适用,该《通知》规定婚假最长三天。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晚婚只是针对初婚而言的)。婚假期间工资待遇: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 因此,符合上述条件的劳动者享有休婚假的权利,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具体约定无关,即使在劳动合同约定工作满一年才可以休婚假,也应属无效。 (二)婚假的休假安排 婚假的具体执行程序在法律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各单位可以在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但是不能任意剥夺员工的婚假。员工可以根据本单位的规定申请休婚假,一旦获得批准,就成为员工的应得假期。如果员工因用人单位工作需要没有休完婚假,建议用人单位给予补休,如果实在安排不结婚休假公式了补休,可以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婚假虽然在法律上没有规定时限,但一般来说都是在领结婚证之后一年内都可以申请休假,单位对此有一定的自由权,在公司的规章制度中予以解释,但这个规章制度一定要以书面形式告知员工,并且假期的天数一定要给足,员工还可申请分几次休婚假,同时还应明确领取结婚证是在入职的之后领取的才可享受休婚假的权利。 二、年休假 (一)年休假的计算 职工享受年休假的条件是连续工作满1年(即12个月),且没有依法不享受年休假的情形,即职工当年度(指公历年度,下同)没有《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四条规定的情形或其上年度在享受年休假后没有《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四条的(二)、(三)、(四)和(五)项规定的情形。这里的职工工作连续满1年,是指职工单独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年,或职工单独在其他单位已连续工作满1年,或职工在其他单位和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年。 职工年休假的具体休假天数依其累计工作年限和当年度的实际工作天数确定。其中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结婚休假公式;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但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包括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假期)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五条规定,满足“连续工作满1年”条件的职工新进用人单位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其具体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具体如下表: 人员类型 (累计工龄) 享受当年度年休假的最低日历天数 进入新单位的最后日期 具体计算公式 备注 已满1年不满10年 73天 10月20日 已满10年不满20年 37天 11月24日 已满20年 25天 12月7日 因此,符合上述条件的劳动者应享受年休假的权利,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入职1年后才能享受年休假没有法律依据,应属无效。 (二)年休假的休假安排 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职工可以向单位申请安排年休假,也可向单位申请放弃年休假。 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工作人员因承担野外地质勘查、野外测绘、远洋科学考察、极地科学考察以及其他特殊工作任务,所在机关或事业单位不能在本年度安排其休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均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因此,年休假由用人单位统筹安排,但应考虑职工的意愿,而非由职工自主决定。 婚假的休假如何计算2 休婚假时遇上周末或法定节假日怎么算 根据《民法典》及《计划生育法》的规定,国家法定婚假如下: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遇上周末的不用补假的。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的,可视路途的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婚假和路程假期间的工资待遇 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也就是说,带薪休假。如果是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除了享受规定的最多3天的婚假外,晚婚会额外得到7天假期的奖励。如果晚婚者在城镇里居住但是没有工作的,或者是私营企业的老板,一般由居委会或者镇政府给予相应的晚婚奖励。如果晚婚者是私营企业的雇员,老板也应当给他们婚假,假期时间和在国有企业一样。 婚假请假条模板 尊敬的公司领导: 本人于XXXX年X月X日登记结婚,并属于晚婚。根据国家有关婚假规定,本人可享受15天婚假。现特向领导请求休婚假,自X月X日到X月X日共计15天,请予以审批。 特此申请 申请人:XXX XXXX年X月X日 婚假什么时候开始休 婚假一般需要在领取了结婚证之后才可以休,从给单位请假后开始算。休婚假并不是领取结婚证之后立刻休,可以在领了结婚证之后的任何时候连续休,比如在举办酒席的时候。不少公司给出的规定是在领取结婚证之后一年内休完,需根据自己公司规定来看。但要注意的是,婚假只能连续的休,不能拆分开休。 婚假有效期 国家法律上并没有对婚假有效期进行规定,一般公司或单位会根据自己的规章制度出一些相关的守则,有的为领取结婚证三个月内休完,有的为半年,有的为一年,每一个单位制定的有效期限并不是统一的。 休婚假时遇上周末或法定节假日如何算结婚休假公式?在休婚假的时候劳动者最好能避开周末、法定节假日等等,不然的话你的假期冲突就没有了。关于休婚假时遇上周末或法定节假日具体的内容,不想要只了解片面内容应该要咨询华律网在线律师。

关于结婚休假公式和婚假休假条件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链接: http://www.dnjbh.cn/jiehun/152478.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