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希特勒买房镇江话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考古文物乌龙事件
皮尔当人(Piltdown Man)这是古人类学史上一个著名的乌龙事件希特勒买房镇江话,其实,更确切的说,这是一个著名的大骗局,曾经轰动一时。首先简单介绍下背景,这个事情发生在1912年,那一年其实有很多大事情,比如民国成立,比如泰坦尼克号事件。而对于生物学呢?大概是一个青黄不接的时候。一方面,老一辈进化论如达尔文已经去世了、华莱士也危在旦夕希特勒买房镇江话;另一方面,分子生物学尚未诞生,还需要等个几十年。而这个时候,占据生物学主流的还是化石派,包括在舆论界、社会上,大家认为,既然说“人是猴子进化来的”,那么,我们为什么没找到从猴子到人的过渡化石?这也就是所谓的“人类进化缺失的一环”。这个时候,你要是能够找到这缺失的一环,那么你将弥补了进化论在人类进化上的一个重要缺失,从而完成无数人几十年都没完成的事情。面对着无数的光环和利益,很多人蠢蠢欲动。而这个时候,一个业余考古学家查尔斯·道森(Charles Dawson)出现了。
(ps:大家记得不,Titanic里Jack 也是姓Dawson)。(ps:大家记得不,Titanic里Jack 也是姓Dawson)。查尔斯·道森宣称自己在英国东萨塞克斯郡尤克菲城(Uckfield)附近的村庄皮尔当发现了这缺失的一环,一个早期人类的化石。这个化石的特征就是:他拥有一颗现代人的颅骨和猿猴的下颚骨。这个发现震惊了考古学界,因为这个发现十分符合当时人类对进化论缺失的看法,即存在人猿过渡物种。他们这一发现事实上也得到了大英博物馆地理学部门主管伍德沃(Woodward)的背书,他专门跟谁道森前往皮尔当进行发掘,然后寻找到了更多的颅骨和下颚骨碎片,并进行了碎片重建,结果显示的确如道森发现一样,上半部分类似于现代人,但是枕骨和脑容量有区别(脑容量小),而下半部分,也就是牙齿和黑猩猩差不多。的确符合大家对缺失一环的想象。(1915年约翰‧库克的描绘画作。(由左至右)后排:F·O·巴洛、G·艾略特·史密斯、查尔斯·道森、亚瑟·史密斯·伍德沃。前排: A·S·安德伍德、亚瑟·凯斯、威廉·普兰·派克拉夫特以及瑞·兰卡斯特爵士.)(1915年约翰‧库克的描绘画作。(由左至右)后排:F·O·巴洛、G·艾略特·史密斯、查尔斯·道森、亚瑟·史密斯·伍德沃。前排: A·S·安德伍德、亚瑟·凯斯、威廉·普兰·派克拉夫特以及瑞·兰卡斯特爵士.)这个发现取得了极大的轰动,wiki上列出的论文就有不少。Woodward, A. Smith (1913). "Note on the Piltdown Man (Eoanthropus Dawsoni)". The Geological Magazine. 10 (10): 433. Keith, A. (1914)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kull at Piltdown", Bedrock 2 435:453.Miller, Gerrit S. (November 24, 1915), "The Jaw of the Piltdown Man", Smithsonian Miscellaneous Collections, 65 (12): 1The Piltdown Man Discovery, Nature, July 30, 1938而且1938年,亚瑟·凯斯爵士还专门在修了一座纪念碑,用以标示查尔斯·道森发现皮尔当人的地点。碑文是:碑文是:Here in the old river gravel Mr Charles Dawson, FSA found the fossil skull of Piltdown Man, 1912–1913, The discovery was described by Mr Charles Dawson and Sir Arthur Smith Woodward,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1913–15.(在这古河床砂地上,查尔斯·道森先生,FSA发现皮尔当人的颅骨化石,此于1912年至1913年之间,这发现由查尔斯·道森先生与亚瑟·史密斯·伍德沃爵士于1913年至15年间于皇家地理协会季刊上发表。)然而对于皮尔当人的质疑一直没有停下来事实上,早在1915年,G.S. Miller就质疑过他们的复原过程不合理之处。
而随着古人类化石越来越多的发现,科学家也开始质疑这种发现,当然,在没有绝对的证据之前,很难否定这种发现,所以很多科学家给出的结论是:这个皮尔当人应该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朵奇葩。最终,1953年,时代周刊发表了一份报告,他们收集了各方证据,最后证明这个化石其实就是一个伪造的东西。事实上,这个化石是由三个独立物种组成,包括一个中古人类(medieval age)的颅骨、一只五百年前红毛猩猩(orangutan)下颚,以及黑猩猩(chimpanzee)的牙三部分组成的。为了让这个化石显得逼真,他们还专门用铁锈法与铬酸侵蚀来使其显得更加的古老。整个造假过程中,他们还专门的处理了牙齿,比如为了避免下颚和颅骨结合不严的问题,他们直接敲掉了下颚骨的尾部,而为了让牙齿更加真实,他们还用锉刀把牙给修理了一下。目前学术界对这个发现的看法是1,这是一个标准的造假2,这个造假和当时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离不开,尤其是当时欧洲人急需想证明最早的人出现在欧亚大陆,而日不落帝国对于第一位英国人出现的渴求也加剧了这种发现(这话是歪果银说的)。事实上,老欧洲的骄傲一直存在,他们还一直认为自己是尼安德特人后裔,直到被分子人类学拍成了渣渣。说明:1,猴子和猿是有区别的,同样智人和能人、直立人这些概念也是有区分的,但是对于大部分人看来,其实差不多,本文作为科普,所以就不细说这些区分了。2,进化论缺失一环的说法:有很多种看法,哺乳类到猿的缺失?猿猴分离的缺失?人猿分离的缺失?还是根本就不缺失?各种说法都有。反正我们现代分子人类学,基本不依赖于化石,而是以DNA为出发点,比如古人类DNA等等来证明人猿分离的时间。
分享科学,分享世界!
希特勒在任德国元首期间贪污了多少钱?
希特勒在任元首时贪污数为零,整个德国都是他的,而且希特勒特别重视自己和纳粹党的形象,宣传部长戈培尔要离婚都被希特勒骂了(可考证),党卫军领袖希姆莱买房子的8万马克都是借钱买的(可考证)而且贪污在德国人眼里尤其是把名誉看得比生命重要的德国军人是一辈子也洗刷不掉的耻辱
二战时 希特勒为什么不打中国?
1、受到过中国家庭的帮助。
希特勒早年在维也纳闯荡期间,在他处于极端穷困潦倒的人生低潮时期,一个中国家庭,给予他东方式的无私帮助,当时这个中国家庭绝没有指望今后能得到任何回报。中国人对他的这种关心和给以他人间真情的温暖,竟使他孤独的内心深受震撼和极为感动,因此,他对中国人有一种亲切感,他向往中国,对中国情有独钟,这种深深的中国情结一直存在他的心中。之后,他爬上宝座执掌德国大权,便用一种特殊的行事方式,回报了当初中国家庭给他的无私帮助。在1937年——1941年期间,希特勒的德国政府曾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一直到1941年德苏爆发大战后才中断。
2、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由于对中国的亲切感,希特勒尤其喜爱中国的古代兵法和军事书籍,1937年他执政后,床头则常备德文版的中国书籍以供观阅。1939年在视察法国占领区和访问意大利时希特勒随身都携带《孙子兵法》的德文译本,甚至为此挑灯夜读,认真地写了阅读笔记。德国名将——隆美尔被授陆军元帅和北非方面军总司令的任命仪式上,希特勒亲手将一本自己注释的《孙子兵法》简译本送给了这位爱将,此举让这位忠心的部下感激涕零。希特勒在公开场合饮用咖啡,以示日耳曼人的优秀传统,但在私底下其部下均知道中国茶叶才是元首的最爱。据称,当时英国情报机构曾策划用剧毒放入极品中国茶叶中实施对希特勒的暗杀行动,后因盖世太保的严密保护而失败。
3、对日本的不屑。
由于迫于意大利的压力,德国与日本结了盟,但希特勒对日本并不看好,甚至鄙视日本。当时在美因茨的军事基地里视察时,他曾对自己的秘书长阿姆施太朗说;“和这种国家结盟简直是耻辱,他们只会在海边打渔。”
4、时局的需要。
二战是德意日三国挑起的,德国、意大利、日本都各有自己的算盘;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地理位置以及战略要点等等限制了他们,他们的目的是以武力迫使对方服从自己,从而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他们地目的,德国是想打败欧洲,意大利是想打败非洲,日本是想征服亚洲。
就比如德国来中国要经过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乌克兰、波兰、俄罗斯、这些国家已经限制死德国在那个时期没有能力进攻中国,就算德国真的要打中国他们也没有能力。因为那时起德国的战斗机只能飞行400到700公里就得降落加油,军队也不可能带着庞大的物资来中国,这就是一个及其简单的说明,说明了德国后方补给能力不足,不可能翻山越岭来打中国,再说希特勒痛恨的是欧洲,尤其是苏联,因此希特勒没有打中国,压根也没有能力,再说中国那时起已经被日本占领了,德国完全没有必要去和自己的同伙争利。
参考链接:
1、希特勒的生平:ttp://baike.baidu.com/link?url=HT8rPNKiXA2bzbWF5IhbFmyaYCkiUQHPtsZJpCQY3CXjIf9M262Oe7S2ZHBS65CYAWyOmRK6P_0Uno8s96bOkfgRCrjPARXoirRNPGoxwiM5o7YsdRKmTzwG2dzPlWzO
2、解密:二战希特勒为什么会帮助中国匹敌日本
希特勒为什么要杀犹太人
三 宗教力量与屠杀犹太人
希特勒的崛起,单单依赖国际金融资本的支持是不够的,希特勒还非常好地利用了基于宗教情节的历史仇恨。我们很多人把屠杀犹太人归为希特勒个人的原因,这其实是变相地在搞历史英雄主义。记得“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招牌吗?在当时的西方世界,种族主义是很盛行的,屠杀犹太人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各方势力都曾有助纣为虐的不良记录,只是这些故事已经湮灭在历史中。
对于犹太人的打击,还有一个原因,犹太人有着很强的金融力量,犹太人是欧洲的高利贷者,是德国现代央行体制的阻碍力量,是当时德国金融体系的控制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残杀犹太人的行为,其实是欧洲历史上一贯迫害犹太人这一传统的继续。
中世纪的欧洲教会认为放高利贷是罪恶,但是,即使是教会统治下的世界,也需要借贷这类金融活动,于是,教会就把这种“罪恶”的活动交给犹太人做。因为,反正犹太人天生就是“有罪”的,让他们从事这种罪恶的金融活动,教会既保持了自己的高尚,又维持了社会的需要。莎士比亚剧作《威尼斯商人》中反角夏洛克,就是一个犹太人,一个放债者,一个放高利贷者,刻毒而贪婪。时代的小说经常最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心态。
对于犹太人的掠夺,在欧洲历史上层出不穷,犹太人的钱财随时都会被剥夺。比如十字军东征时,教会为招募更多的十字军战士,颁布了一条命令:参加十字军的人,如果欠犹太人的钱,一律免除,不用还了。西班牙国王1492年下令驱逐犹太人,同时下令,出境的犹太人不得携带黄金,只能携带一头毛驴和一定量的粮食。于是,被驱逐的犹太人不得不将黄金兑换成毛驴和粮食,造成毛驴和粮食价格大涨。犹太人的财产就这样被整体性地剥夺,不需要任何理由!有些犹太人试图将黄金吃进肚子带出西班牙,结果吞金丧命。
欧洲历史上绝大多数时间里,犹太人不允许拥有不动产和实质财产,也就是说,法律规定犹太人不可以买房子,不可以拥有土地。因为不可以买房子,致使犹太人只能在政府指定的区域集中居住,居住条件由政府决定。而因为不能买土地,决定了犹太人不能当地主,也不能当农民。同时,“其他实质财产”的内容还包含很多。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后,教会的统治力量下降,君主专制占据欧洲政治舞台,欧洲各国对于“其他实质财产”内容的规定也开始有所不同。但是,有一条是很明确的:犹太人不可以拥有房产。
19世纪欧洲最强大的金融家族——罗思柴尔德家族,他们也是犹太人,当然也不能例外。当时这个家族银行的总部在维也纳,负责人是罗思柴尔德家族第二代五兄弟中的老二——所罗门·罗思柴尔德,他还是奥地利政府的财务顾问。用今天的话说,属于有权有势的人物,还有大量的高层关系。即使是这样,在《货币战争》中描绘的如日中天、纵横驰骋欧洲的所罗门·罗思柴尔德也不能拥有房产,只能常年住在宾馆里!宾馆既是他的生活住处,也是办公地点。
由于犹太人受到各方的盘剥,导致犹太人的经营必须攫取足够的暴利,必须足够的贪婪,而这样的结果又继续导致社会民众对于犹太人更大的愤恨,犹太人因此成为了教会和执政者转移社会矛盾的最佳目标。
在支持德国的“道威斯计划”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改组德意志银行和改革货币,该计划直接与原来的金融既得利益者发生激烈的冲突,而德国的金融既得利益者正是犹太人金融家。还需要注意的是,改组德意志银行是国际新兴金融资本对德国旧金融势力的进攻,也是美联储对抗英格兰银行的全球布局的开始,德国的债券是华尔街筹划发行的,改组德意志银行和“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都是美国人提出的,在一战以后美英争夺世界金融制高点的大战也空前激烈了。
新的银行体制和货币发行机制导致世界进入了低利率时代,与犹太人的高利贷矛盾非常激烈,同时由于犹太人的高利贷吸引了大量富余资金,银行正常储蓄受到威胁,政府的债券发行工作更受到了限制,要使改组后的德意志银行真正成为德国的中央银行,必须铲除原有的金融既得利益者!但是在所谓的西方法治国家,如何剥夺这些人的合法财产?资本家是不能给政府有侵犯私人财产的权力的,否则自己将来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所以仅仅剥夺犹太人的财产和贬低为贱民是不好操作的,最佳的策略就是利用宗教针对特殊人群的人身消灭。因此对犹太人的迫害,背后是有教会和国际金融资本的支持,这种力量是超越国家主权的,也只有在这样的“金融+宗教”的力量支持下,希特勒才有可能走上前台,充当屠夫。
依靠华尔街等国际金融资本的力量,德国债券的信誉得到保证,从而也就保证了以这些债券为抵押发行的马克的信誉,在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中世界产能过剩,德国发行的这些货币从全世界换取了大量的物资,这些物资使德国富强崛起,同时也不会有通货膨胀。这与当今美国的手法很像。而在当时,德国的金融平衡是脆弱的,如果出现投机,确实有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空间,所以必须打击以贪婪逐利为第一目的的原有金融势力。
另外一点被忽略的史实是,由于德国在战争中丧失了总人口的10%和将近七分之一的土地,并背上了每年1320亿金马克的赔款,相当于1921年德国商品出口总值的四分之一,因此德国战后经济非常脆弱,这让无孔不入又无比贪婪的金融犹太投机家敏锐地嗅到了暴利的味道。在犹太人的金融投机下,1921年1月31日,德国出现世界金融史上前所未有的恶性通货膨胀。美元与马克的比率从1921年1月的1:64,暴贬到1923年11月接近崩溃的1:4200000000000。1923年《每日快报》上刊登过一则轶事:一对老夫妇金婚之禧,市政府发来贺信,通知他们将按照普鲁士风俗得到一笔礼金。第二天,市长带着一众随从隆重而来,庄严地以国家名义赠给他们1000000000000马克或者半个便士。如此严重的货币贬值会引发怎样的仇恨情绪,不难想见。
想一下如果现在告诉大多数买不起房子的人,说把可恶的开发商给杀了,给大家分房子,老百姓肯定是欢呼雀跃的,而当时希特勒就是把犹太人给屠杀了以后给德国民众增加就业和建立了当时最好的社会保险、医疗体系——反思这样的事件,可以看到,利诱出来的民意有时候也是非常可怕的。而为什么希特勒可以这样干,就因为犹太人是异教徒,耶稣基督的仇人,屠杀犹太人不用下地狱!而换作屠杀基督徒,上帝要惩罚的。
四 灭犹背后的金融经济博弈
德国为什么从一战后的经济接近崩溃快速转变为低失业、高增长又没有通货膨胀的大好局面?通行的教科书一般回避了这个问题!其实这与德国希特勒的军国化政策和屠杀犹太人是有密切关系的。
首先军国化政策,让大量人口当兵进入军队,失业当然会大大减少;德国的农业生产自给一直是非常紧张的,而在希特勒的屠杀中,600万犹太人丧命,更多的犹太人逃往他国,结果就是把这部分人口的粮食给节省了,也让出了他们的工作岗位,失业也少了。
在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金融并不特别重要,但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产业垄断阶段后,金融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制高点。这个掌握国家前途命脉的产业,被犹太人异教徒所控制,是西方基督教势力范围内各个阶层都极力反对的,打击犹太人金融力量的内在意义不亚于十字军东征。而在以国债为抵押发行货币的基础上建立的新银行体制,比之前的金银货币发行成本极大地降低了,由于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也是有成本的,这个成本实际上就是对应着利率,所以新的银行体制可以让利率降低,提供更多的货币,促进经济发展。同时要注意的是大多数老百姓对于高利贷有着切肤的痛恨,就如当年中国的穷人对于当铺的痛恨一样。
仅仅如此就让德国崛起还是不够的,同时还要有一系列的经济政策支持,这些经济政策也是各方博弈的结果,我们都说希特勒靠犹太人的财富使德国整军备战,但是剥夺犹太人只造成财富在社会中的转移,不产生新的财富。真正使德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摧毁了犹太人陈旧的高利贷模式的金融体系,建立了现代的央行金融体系,希特勒发行的大量债券,按照中央银行间接发行货币的方式,是银行发行货币的抵押物,货币投放量就可以极大地提高,比依靠金银进行抵押货币发行的方式有了巨大的进步,有了货币投放,经济就活跃了,这才是德国崛起的经济基础。
1933年8月,美国银行协会同希特勒德国就贷款问题进行谈判。美国银行同意德国延期偿还以前的贷款,并且为了德国外汇平衡有多余的外汇还债,美国的银行甚至保证今后美国在德国的全部资本和产业收入只在德国使用,并用来兴建新的军事企业或者改建原来的军工企业。一个不可思议的诡异循环出现了,华尔街借出去的钱,被希特勒拿过来,从华尔街金融资本控制下的工业托拉斯那里购买军火和技术,得到的利润又用于向德国的军工行业继续扩大投资。金钱的血液周而复始不分昼夜地流动着,结果是一端生长出了武装到牙齿的德国军备,另一端美国的诸多庞大工业帝国,在艰难时世中维持甚至扩大了生产和市场,罗斯福新政能够奏效,也未尝不是多多依赖借助于此。这是一个血腥的凯恩斯政策,最后这样的军备发展只能以战争来收场。
希特勒的上台时间,是在当时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的末期,希特勒采取了国家凯恩斯主义,以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发展军工,带动债券和货币发行,造成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希特勒上台4年,德国失业率从高于30%下降到几乎为0,GDP总值增长超过100%,同时完成了德国全国高速公路网的建设,重整了重工业基础体系,还装备了一支现代化军队。但是我要说的是这样的凯恩斯主义是血腥的,因为国家的积极财政政策必须由足够的消费来带动,但是消费没有起来,就只有依靠战争来消费了。希特勒的国家财政政策不仅仅是发展军工,也有其他的投资,比如进行社会保障的改革,比如大力资助科学研究。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建设就是在一战以后的德国,建设的目的是让德国两线作战时可以一天之内把军队从西线调往东线。但是平时,这个高速公路网也是国家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基础建设,在汽车工业刚刚兴起的20世纪30年代,这也是带动汽车产业发展和消费的根本保证。
有了这些政策的保驾护航,德国经济才得以快速地发展,但是普通德国人的收入提高没有资源供给保障,大量的投资没有社会消费能力来承接,不能形成良性循环,为了投资和经济发展的持续,新的投资就只能越来越向军工领域倾斜,因此德国进而发展到以军工为带动的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大量军工投资只有通过战争来消费,资源供给也只能通过战争解决,国家的军国化和再一次的战争将不可避免,在这个过程中,金融资本的利益诉求促进了战争的到来。
同时,德国在短短的时间里再度发动战争,也得到宗教和意识形态的支持,德国极端种族主义的兴起是问题的关键——一旦你利用极端的种族主义打击了犹太人,这样的意识形态一旦建立就如邪教产生了一样,不让你头破血流是回不了头的,更进一步讲法西斯就是某种邪教。看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间间隔,前后就20年左右,也就是爸爸在一战战死,儿子又要再上战场,如果没有民间的战争狂热,再度发动这么大规模的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这种狂热与精神洗脑是分不开的。而英法等国之所以在战争初期实行绥靖政策,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本国人民的一战创伤还没有完全愈合,人民的反战情绪很高,民选的政府不得不考虑选民的厌战意愿。所以反对邪教的侵蚀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能够独立思考、在思想上抵御邪教的人在社会中是不多的,也是邪教政府首要的迫害和清除对象,当这些人被迫害光了以后,这样的国家就是非常可怕的邪恶国家了。
在希特勒打击犹太人的过程中,美国获利是最大的,大批的犹太人从德国和欧洲各地逃往美国,给美国带去了大量的财富和人才。不仅仅是德国犹太人的财富流向美国,其他欧洲国家犹太人的财富、欧洲避难富人的财富、要对于战争破坏避险的私人的财富均转移到了美国。而逃跑到美国的犹太人金融家,人身都得不到保障,更谈不上再争夺金融话语权了,比如被某些国人神化的罗思柴尔德家族,在这些变故中也是损失惨重,从此以后,这个家族在世界金融舞台上的地位,与其显赫时代也就天壤之别了。所以美国在二战中和二战后宣传人权的背后目的,是要吸引全球的富人和财富转移到美国,总有很多短视的国家不保护本国富人的财富,使本国的高端精英对于美国无比向往,这样美国就总是有借着推广人权吸纳他国人才和财富的机会。
关于希特勒买房镇江话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