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加杠杆买房的危险,以及杠杆买房有什么危险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首付贷的真正可怕之处在哪
上海、深圳等众多城市曝出有房地产中介机构为购房者提供首付贷。在商业银行把首付比例降至20%后,房地产中介提供首付贷产品,相当于让购房者实际享受零首付,或者支出5%到10%的首付款,其余通过借贷来弥补。
作为给购房者首付提供贷款的产品,首付贷帮助购房者补齐首付款中的缺口,待客户资金充裕或房产升值后偿付。以一套100万元的房产为例,首付需要20万元,如果购房者本身只有10万元首付,通过首付贷可获得10万元贷款,即可成功完成购房。杠杆比例甚至达到1∶10。
这类借助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加杠杆”进行购房的方式,和当年美国的“次级贷款”真是如出一辙,极大加大了房地产金融风险。比如,深圳一栋一千万的房子,首付20%就是5倍的杠杆,而20%的200万,场外配资可以达到180万,也就是说,用20万翘动了一千万,等于运用了50倍的杠杆率,远远超过了美国次贷之前的杠杆率。
有声音指责这些产品为炒房客提供了杠杆资金,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房市的火热。这一信贷消费模式的特点,严重扭曲了楼市的供求关系。如果说中国前几年的房市热,是由供求关系生成的,诸如稳定的家庭收入(良好的就业前景)、丰厚的储蓄和购买能力,那么这一轮更多是类似股市场外配资作用的后果。
房地产中介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与P2P平台合作,所提供的‘首付贷’产品不仅加大了居民购房的杠杆,削弱了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增加了金融风险,同时也增加了房地产市场的风险。
这些年来,中国房价一直在上涨,使得大家产生了还会不断上涨的心理预期,形成了强烈的投机心态。就在全球央行不断降低利率、房价日日上涨、买卖房屋盈利巨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投机客进场,金融里的“狗追尾”现象也就出现了:房价上涨时,推动土地价格上涨,而土地价格上涨再倒过来推动房价上涨,狗越转越快——房价越炒越高,购房者需要拿出的资金越来越多,贷款额度也越来越高,而当大多数人连首付都用贷款买房的话,货币超发就不可避免,最后受损失的,还是经济本身。
收入不高,买房时借钱凑首付,会有什么风险?
其实我觉得买房借钱凑首付这种行为是特别不可取的,如果本身你的收入不高,那将来你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有一天如果你连工作都丢掉了,你不但要去偿还每个月的月供,而且还要偿还亲戚朋友的钱,这个时候肯定会极大的影响到你的生活质量,所以我个人是不太建议大家去这么做的。
现在买房的人确实是越来越多了,很多年轻人在步入社会以后,可能都会想要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而且由于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在结婚之前也必须要购买一套房子。但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就是大部分年轻人的工作其实并不算特别的好,工资相对来说也是比较的低,而目前国内就算是在一些三线城市买房最起码也要好几十万。所以说很多年轻人在买房的时候就会考虑到贷款,有些年轻人甚至连首付的钱都要去借。
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去多考虑一些问题了,你比如说我们要考虑到我们实际的工资收入是多少钱,另外我们每个月的月供大概是多少钱,将来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工作丢了,是否还能够正常的去偿还贷款?在买房这个问题上面,我一向都是主张有多大的锅就下多少的米,也就是说我们有多少钱呢,就买多少钱的房子,实在不行,我们可以去一些四线甚至是五线城市买房,或者也可以考虑晚一点买房。
目前国内的房价其实还算是比较高的,未来房价应该不会大幅度上涨,所以作为年轻人来说,当务之急应该是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收入,等到自己的积蓄多了以后再去考虑买房,我觉得这样可能会比较的稳妥一些,将来的还款压力也会低很多。
不管房价跌不跌,明年买房或面临三大难题
不管周围任何事发生变化加杠杆买房的危险,房价一直是亘古不变讨论的话题加杠杆买房的危险,对于购房者来说,最期待的就是房价能够下跌。近两年国家不遗余力地花心思调整,如今的房价已不再是难以松动,不少专家都发出“房价已经涨到头加杠杆买房的危险了、房价全面下跌”的声音,的确现在房价进入回落期,对于购房者来说是一件利好,终于不用担心房价疯涨自己晚一步就买不到房了!
在2018年的尾巴里,房价还在下跌。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百城数据显示,11月12-18日一周,二手房挂牌均价环比10月份城市均价下跌0.25%,下跌城市54个,上涨城市44个。虽然从数据来看仍有城市处于涨势,但支撑房价上涨的各种因素正在逐渐减弱,楼市调控不会放松、土地流拍大幅增加、住房空置率居高不下、开发商融资艰难扎堆降价…这一系列现象无一不在说明,明年房价想要有大的涨幅一丁点可能都没有。
目前楼市进入稳定期,接下来开发商让利的幅度持续加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购房者的利好会越来越多,只是凡事都有两面性,虽说很长一段时间房价难涨,但购房者仍有三个难题要面对。
1.高杠杆购房者的高负债风险
日前央行就在《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年)》中指出,2008年至2017年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从3万亿元增至21.9万亿元,而早前就已有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居民公积金贷款的逾期金额已经达到惊人的10.58亿元,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为了买房不惜掏空六个钱包付首付,背上房贷负债后却还不起房贷,究其原因还是加高杠杆惹的祸。还有很多投资炒房者被利益熏心,试图背负几套房的房贷款也要猛加杠杆,一旦二手房市场遇冷,风险不容小觑。
除了购房者,开发商也难逃债务率过高的风险,央行此次就点名北京等9个杠杆率偏高省市,预计未来银行对他们的策略仍会放款难、贷款收紧,若此前有高价拿地的开发商,可能会被高成本汇集起来的庞大债务压垮。这些高负债购房者和开发商若顶不住压力,频繁出现贷款逾期,保不齐也会有弃房断供的情况,这是银行最不愿看到的,也是对社会经济发展极为不利的。
2.可能买到有问题的房屋
金九银十失去传统的成色,开发商为了能“活下去”顶着融资难、销售更难的压力,纷纷降价促销,小编在这里要提醒购房者,面对目前房市上打折促销的楼盘,请保持理性留个心眼,开发商为了快速回笼资金难免有急功近利的心理,为了诱导消费者早点出手买房,这样建造起来的房屋,在质量上就可能不过关,另外除了期房,也要警惕开发商拿出过去卖不掉的问题库存鱼目混珠,不要总想着低价抄底,股市抄底套牢3年,房价抄底套牢的可能是30年。
3.期盼暴跌抄底的人别想了
有人说我不是高负债者,我也不背房贷,房价大跌我有机会大买特买了!注意,请盼着房价暴跌抄底的购房者清醒一下,房价接下来是货真价实的降价,而非暴跌。一旦出现大幅下跌,先前买房的人吃了大亏会怎么做加杠杆买房的危险?房闹可能会成为连戏剧一样上演;房价暴跌直接影响开发商的信息,土地流拍将更严重,直接影响到土地财政状况;房价暴跌会像产业链一样影响到装修、建材等众多产业的市场经济恶化,所以不要傻傻地期盼房价暴跌抄底。
来源加杠杆买房的危险:诸葛找房
杠杆资金买房是什么意思
首付降低获得房子产权。杠杆资金买房加杠杆买房的危险的意思是将房地产首付降低加杠杆买房的危险,以较低的首付获得房子产权。杠杆资金买房是有很大风险的加杠杆买房的危险,在后期需要还贷,有很大的压力。
突发!杠杆买房时代宣告终结,别了,美好时代
21世纪经济报道加杠杆买房的危险的调查显示加杠杆买房的危险,近一两个月来加杠杆买房的危险,一线城市业主也“扛不住”,降价加杠杆买房的危险的案例比比皆是。
房地产保值增值的神话被打破。背后原因在于,“杠杆买房”的黄金时代终结。 作为投资标的,房产的变现能力、流通性逐渐下降,和成交量价的表现一样,开发商、经理人、业主的心态持续焦灼。
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限购限贷政策抑制需求,人口红利也到达临界点,供需结构发生深刻改变,增量市场进入了拐点。
未来,房地产调控大幅放松政策的可能性甚微。多位业内人士预计,信贷偏紧仍然是长期趋势,而房地产税、土地制度等长效机制也将逐步完善,中国住宅市场有望向居住回归,房企纷纷挖掘存量市场新的增长点。
二手房降价潮
深圳业主张先生在2016年买入龙岗中心城某大盘一套房,时值深圳楼市巅峰时刻,那时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手中房产在持有的两年间不断贬值。
在北京二手住宅市场,也出现了部分业主急售房源。
焦虑的张先生只是众多一线城市二手房业主的缩影。时近1月底,二手房市场延续2018下半年的低迷状态,一线城市仍是二手房价下行调整的重创之地。
而豪宅的有价无市则尤为显著。
日前,有消息称,上海浦东陆家嘴世茂滨江花园近20套豪宅“严重低于市价”抛售,业内哗然。
安居客即时数据显示,世茂滨江花园两片区的挂牌均价为9.03万元/平方米, 而目前仍有5套低于7万元/平方米的房源正在挂牌,每套均低于市场价100至200万。
数据还显示,世茂滨江花园均价从去年5月份以来,已连续九月下跌。
在深圳这个楼市“风向标”,以深圳湾和东部华侨城为代表的豪宅和别墅,也同样沦陷。
继东部华侨城天麓爆出业主亏本千万出售房源的传闻,深圳湾豪宅片区皇庭港湾也有个盘直降300万元售出, 印证了在深圳“买房必赚”的定论或被颠覆。
二手房市场数据同样凸显了市场低迷。
根据乐有家和深圳市规土委的数据,2018年深圳二手房成交价格和数量在下半年呈现明显缩量下跌,四季度的成交量均在公认的5000套/月的安全线之下,12月更是跌破4000套。
深圳中原数据显示,二手房成交均价方面,深圳已连续四个月下跌。成交数量上,截止至12月23日,深圳12月二手住宅累计成交2699套,相比11月的4175套减少35%。
从二手房价格看,广州更是在一线城市中“领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12月,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连续四个月下跌。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2%、0.3%、0.4%和0.3%。
换房链条被阻断
多位地产研究人士指出,二手房市场陷入低迷状态,政策调整是主要原因。
就深圳而言,在731新政后,深圳楼市遭受重创,加上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市场预期向下。
在政府严格限价、限贷下,一二手房价倒挂现象明显。此外,“三价合一”政策提高了换房成本,二手成交陷入低迷。
肖小平进一步指出,除调控政策抑制需求外,对涨幅的预期是影响市场的关键。 “在经济下行的预期之中,会让广大购买者有一个观望的姿态,购房更加谨慎。”
肖小平表示,市场普遍认为国家调控房地产的预期较大,涨价没有空间,购房者在这种前提下便会放缓决策。
由此可见,哪怕是在深圳楼市,消费者也不再有“投资房产必赚”的信心。
此外,年末房地产开发商巨量新盘入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二手房的成交。
以深圳为例,华强城、万科星城开盘共推4000多套房,最终卖出约2000套。万科、风轩和鸿荣源壹城中心等也在年末撒网拼业绩。
在房贷首付、税费以及新房促销的三重压力下,12月的二手房交易陷入低迷。
根据乐有家和深圳市规土委的数据,2018年深圳二手房成交价格和数量,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呈现明显缩量下跌,四季度的成交量均在公认的5000套/月的安全线之下,12月更是跌破4000套。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预测, 2019年,如果不出现明显的房地产政策变化、信贷政策变化,市场的下调难以避免。
“杠杆买房”时代终结
“房价关键看信贷” ,张大伟指出,在流动性收紧背景下,房地产资产的变现能力偏低,买房尤其是非核心城市已不再是稳妥的投资选择。
央行最新数据表明,2018年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38.7万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比上年末低0.9个百分点加杠杆买房的危险;全年增加6.45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39.9%,比上年水平低1.2个百分点。
此外,截至2018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5.75万亿元,同比增长17.8%,增速比上年末低4.4个百分点。
个人房贷余额持续收窄,居民购房杠杆也进入了下行通道。 据易居研究院测算,2018年三季度,全国居民表内购房杠杆率为31.3%,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同比下降6.5个百分点。
而从 历史 数据来看,2016年四季度居民购房杠杆率达到2010年以来最高位,为44.1%。2017年一季度,该指标小幅回落至43.8%,此后6个季度连续下行。
这意味着, 随着信贷政策不断缩紧、流动性因素的影响,居民加杠杆的空间已经极其有限,房产的变现能力转差。
直到12月,一直气氛紧张的楼市有了些松绑的迹象,各地政策动态明显减少,人们对楼市的预期也因此改变。
融360大数据显示,12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68%,相当于基准利率1.159倍,为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23个月以来首次出现下降。北上广深等热门城市的首套利率均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深圳由基准上浮15%下调到了上浮10%。
何倩茹预计,2019年房贷执行利率将下调,会对整体市场产生较大影响,但重点还得看下调幅度有多大。
她进一步指出,除房贷利率外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市场成交量的变化,虽利率调整有利好因素存在,但不代表成交量就会上升。
以深圳为例,“2019年全市二手住宅的成交量将现下行压力,全市二手住宅成交量降幅预计大概为5%-10%”,何倩茹称,二手房价难以大幅上涨,预计2019年房价涨速将放缓。
张大伟则指出, 全国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底部已经出现,未来大幅度全面宽松可能性不大,信贷将依然处于偏紧的环境中,限贷政策将严格执行,但对于自住需求的合理信贷有所倾斜,也是2019年最有可能的房地产政策变化。
对于投资者而言,“杠杆买房”的时代或将一去不复返。
关于加杠杆买房的危险和杠杆买房有什么危险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