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的四个趋势(买房的格局)

时间:2022-12-22 阅读:16 评论:0 作者:悠悠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买房的四个趋势,以及买房的格局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楼市4大趋势愈发明显,未来5年“赶紧买房”还是“尽快卖房”?

我个人认为以后的趋势应该属于“尽快卖房”,因为以后的房子会变得越来越便宜,我们的人口数量也会越来越少,能够支撑高房价的因素已经不复存在。

在过去的几年中,房价可谓是一个高开低走,从去年开始,更是呈现出一路上涨的态势,房价大涨的城市也不在少数。而在今年上半年,许多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趋势。比如南京的上半年均价下跌了6%左右,很多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调,楼市调控的紧箍咒也越来越紧。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房价在持续上涨,但未来5年楼市却呈现出更加明显的4大趋势

我觉得很多城市的房价会继续下降,但会有一定的波动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一二线城市调控的背景下,三四线城市其实已经处于房价上涨的尾声。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开始,一些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也出现了下跌。很多人认为这是三四线城市房价调整所致,但其实这只是一个极端例子,并非所有三四线城市房价都出现下跌的,比如无锡一年就下跌了12%!而在其他城市中,也有部分城市是出现上涨和回落的情况。所以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未来房价上涨仍会继续,但回调也将逐渐成为常态。 

我们普通人需要尽快卖房。

对于普通人来讲,其实普通人没有必要通过买房的方式来换取所谓的幸福生活。房地产行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到了需要转变的时候,不少房企的资金链都出现紧张现象,因此房地产行业的转型速度也越来越快。 如果一个人本身的资金体量有限的话,这个人需要尽可能合理控制自己的资金流,不是把自己的资金用于买房上。与此同时,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卖房的方式来换取相应的资金流。

专家:未来买房最终会跟买包一样,未来买房的趋势是什么?

买房的四个趋势我认为买房子买房的四个趋势的趋势依然是有钱人买房的四个趋势,普通老百姓买房子依然比较困难,我并不同意专家所说的这句话。

房地产市场在我们国家拥有着非常不错的发展,而且我们国家的政策方面及资金方面,已将对房地产市场支持超过10年以上的时间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获得了非常高的价格,普通老百姓购买房子比较困难,在未来也是一样的,老百姓买房子依然会比较困难。

房地产市场的价格非常高

我们国家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已经处于较高的水平了,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国家在过去十几年对房地产市场的推动,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市场当中的需求大于供给,所以才会导致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如此高。

我们国家不会让房地产市场价格下跌

很多人预测我们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在未来的价格将会下跌,这种情况在短时间之内不可能会出现,因为我们国家不可能会让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下跌,我们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是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就是说既不可能出现大幅度的上升,也不可能会出现大幅度的下降。

工资上涨的幅度比较小

我相信很多在现实生活当中都已经明显的感觉到了,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上涨的幅度比较大,但是工资收入的上涨价格是比较小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普通老百姓在未来会越来越难买到房子,这其实就是未来购买房子的一种趋势,只有那些真正的有钱才能够轻松的购买到房子。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会让我们国家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加的艰难,而且也会让我们国家其他行业的发展受到影响,我们国家必须要对抗遗产市场的价格进行调整,这也是为了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

未来5~10年,买房和不买房有多大区别?3大“趋势”表明了答案

提到房子,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高房价。确实,在经历了20多年的不断上涨之后,目前的房价已经非常高了,高到大部分人都已经买不起的地步。那么,为什么房价能够在过去20多年一直保持不断上涨呢?很多人会说因为房子的建筑成本在上涨,还有人会说是炒房客抬高了房价,这都没有错,但是根本原因是人们对住房资源的需求一直在持续不断增加。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们国家的城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3.89%,而2000年时我们国家的城镇化率仅为36%。如果按照14亿人口计算,意味着在过去20年里,我们国家每年大概有2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大量人口持续不断进入城市,对住房资源形成了巨大的需求,导致了住房资源持续不断供不应求,这也是房价能够持续20多年不断上涨的根本原因。

而现如今我们国家的城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高达63.89%,根据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公布的研究数据显示,预计到了2035年,我们国家的城镇化率将高达75% 80%之间,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意味着我们国家的城镇化建设的空间还有20%左右,同时也意味着往后近15年里,我们国家大约还会有2亿多人进入城市。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对于房价的走势就表示担心了,因为随着人口持续不断流入城市,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这样也会导致房价的持续不断上涨。特别是对于现如今还没有买房的刚需来说,房价的一点波动都可以牵动着他们的心神。

好消息是,随着2016年9月份国家开始对楼市进行调控之后,在过去近5年里,国家持续不断对楼市调控政策进行收紧,并且不断加大楼市调控力度。特别是在2019年下半年央行开始严查违规资金流入楼市和2020年9月份央行出台“三条红线”之后,房价上涨的势头已经慢慢被遏制了下来。而在今年3月份国家又针对楼市存在的一些乱象出台了新一轮楼市调控政策,直接让2021年的楼市“小阳春”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现如今,房价走势出现了转折迹象,但是对于目前的房价走势让很多刚需购房者纠结起来。对于刚需来说,一方面担心房价突然大涨,导致自己越来越买不起房子。而另一方面,由于好像房价位居高位,一旦买了房子,房价出现下跌,就会造成很大的亏损。虽然刚需买房子是为了自己居住,但是也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钱,自然不希望自己的房子出现贬值的现象。

而对于没有房子的人来说,如果不买房子,就只能选择租房子生活。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们国家租房的人数已经高达2.2亿人,租房人群非常庞大。因此,有很多专家建议,既然买不起房子,就要转变观念,租房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现如今,随着国家对租赁市场在进行不断改革,未来租房子的权益也将越来越大,和买房的区别差距将越来越小。那么,未来5到10年,买不买房会有多大的区别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随着国家对房产行业长效机制的推进,差距将越来越小。特别是在楼市的3大“趋势”下,答案基本上已经清楚了。

第一大趋势:在“房住不炒”的大环境下,房价走势将越来越稳定,买不买房差异已经不大了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是目前楼市调控政策的基本原则,在“房住不炒”的大环境下,楼市调控政策短时间内不仅不会放松,反而会不断收紧。因此,现如今的楼市已经不再适合投资了,很多投资客都已经开始停止投资房产,转而开始抛售自己手中的房产了。就比如在今年3月份,由于楼市调控政策收紧,3月份全国二手房挂牌量环比上涨86%,几乎翻倍。因此可以看出,现如今很多人都已经不再看好房价走势了。

在这种楼市调控政策下,房价上涨的势头已经被慢慢遏制了下来,房价走势也已经越来越稳定。在稳定的房价走势下,未来就算是一二线热点城市,房子也将不再是个投资。因此,只要房价在稳定中发展,就算过几年再买房和现在买房差距也不大,也就是说,未来5到10年买不买房,其实差距正在慢慢减小。

第二大趋势:租售并举时代到来,租售同权可期,未来租房也可以享受买房同等权益,越来越多的人将接受长期租房生活

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模式已经成为了新的住房制度模式,也是房地产行业的长效机制。我们国家目前的租赁市场的规模非常大,截止2020年就有2.2亿人租房生活,预测2022年租房生活的人将高达2.4亿。因此,在房价短时间内难以出现大幅回调的大环境下,租房就成为了解决住房问题的最有效方法。但是租过房子的人都知道,我们国家的租赁市场并不完全完善,不仅租客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同时租房也不能享受买房一样的权益。

因此,现如今国家正常完善住房租赁市场,就比如全国有很多个省市已经在推行租售并举的政策。就比如北京、武汉、上海、南京、长春、杭州、重庆和成都等16个城市已经被列入到了租赁市场发展的试点城市。另外,针对租售同权的政策也在持续推进之中。就比如在2017年,广州就率先进行了试点,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工作方案的通知》,在通知中明确规定,对于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可以就近入学等公共服务权益。更重要的是,租售同权已经被列入了“十四五”规划之中:“要逐步落实租、购住房在公共服务上享有同等权利”。这意味着未来5到10年,租房和买房就可能享受同样的权益。一旦租售同权政策出台,买房和不买房的差距就非常小了。

第三大趋势:住房资源已经过剩,每年新建商品房也已经足够新流入人口居住,住房资源过剩问题将成常态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们国家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超过了40平方米,而发达国家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也就在33平方米左右。另外,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我们国家96.86%的城镇家庭都已经有了房子,并且户均已经超过1.5套。可以看出,目前我们国家的住房资源不仅已经过剩,并且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也在不断降低。

虽然目前城镇化建设还在继续,但是目前我们国家每年新建成的商品房也已经实现了供给平衡。根据2019年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新建成商品房大约750万套,如果按照一套房子居住3个人计算,750 万套房子就可以居住2250万人,而在过去20年里,每年流入城市的人口也就在2000万左右。因此现如今就算城镇化建设还在继续,住房资源也已经足够了。在这种情况下,未来住房资源过剩将成常态化。

根据以上3大趋势可以看出,在房住不炒和住房资源已经过剩的大环境下,房价还是以稳为主,这会导致买房和不买房,在财富上的差距会越来越小。而随着租售并举和租售同权的推进,以后租房和买房的区别也将越来越小,以后租房也各自享受和买房同等权益。因此总体来看,在未来5到10年,买不买房,差距将越来越小。

未来10年,买不买房有多大区别?楼市3大“趋势”已经说明了答案

一提到房子,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房价非常高,房子就是财富的象征。确实,截至2020年底,全国平均房价已经高达9860元,接近万元大关。另外,根据2021年的第一季度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数据计算,2021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建商品房平均售价已经超过11000元/平方米,这意味着以后人们购买一套90平方米的小户型房子就要百万元起步了。而在2000年全国平均房价只有2000元/平方米,这意味着在过去20年里,全国房价已经上涨了4倍之多。另外,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人们购买房子的成本越来越高,很多人的工资基本上都用来还房贷了,这也意味着很多家庭的财富都集中到了房子之中。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来看,我们国家的家庭财富中,房产类固定资产占比超过了70%。

那么,为什么房价能连续20多年上涨呢?说到底还是供需关系的原因。在1998年商品房全面商品化之后,人们对住房需求非常大,但是当时住房资源紧缺,住房供不应求。而在之后十多年里,由于城镇化速度非常快,每年都有近2000万人从农村流入城市,导致城市中人们对住房需求不断增加,这也是房价能够持续20多年一直上涨的主要原因。而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很多人也都看到了房子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产品,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资房产了。在最近几年,虽然我们国家的住房资源越来越多,并且还已经出现了过剩的现象,但是由于投资客囤积了大量房产,导致了市场中住房资源依然紧缺。所以,就算住房资源已经过剩了,我们国家的房价依然还在上涨。

面对越涨越高的房价,国家在2016年9月份开始了楼市调控模式,并且在过去5年里,调控政策不仅没有放松,反而在不断收紧。因此在经历了近5年的调控之后,房价上涨的势头已经被慢慢遏制了下来。特别是从2019年下半年央行开始严查违规资金流入楼市之后,很多城市的房价都出现了滞涨甚至下跌的现象。而到了2020年,房地产行业更是遭受到了停工停产的影响,同时在2020年9月份央行和住建部联合出台了“三条红线”新规,更是让房企们资金链压力和负债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在“三条红线”新规出台之后,直接导致9月份房企们开始了“降价促销潮”。

而到了2021年,不仅央行和住建部要扩大“三条红线”的试点范围,银监会更是出台了“限贷令”,对于银监会的“限贷令”对于目前楼市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了。“限贷令”不仅给房企融资设置了上限,同时也给购房者的房贷设置了上限。就比如现在很多城市的二手房的房贷都受到了影响,就是因为很多银行的房贷额度已经不足了。而房贷额度不足,更是让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压力越来越大,房企们的资金链也越来越紧张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房企为了卖房子回笼资金,都开始进行降价促销。对于二手房业主也一样,他们为了卖房子,只能选择降低挂牌价来吸引购房者。

可以看出,现在刚需购买房子的压力就会小一点,同时房子的选择范围也会越来越大。但是在另一方面,目前刚需购房者也担心买了房子房价会下跌,毕竟现在房价位居高位,很多人为了购买房子花光积蓄,并且还背负了巨额房贷。因此,现如今刚需购房者也担心房价会出现下跌。那么,对于刚需购房者,现在到底该不该买房呢?未来10年,买房和不买房,会有多大区别呢?在笔者看来,用7个字就可以概括:差距会越来越小。并且目前楼市的3大趋势基本“说明”了答案。

第一大趋势:楼市调控政策会不断收紧,房住不炒或将成为永久性调控政策

从2016年9月份楼市开始出台调控政策之后,国家对楼市的调控政策就一直在不断收紧。特别是最近几年,国家不仅对限购政策进行“打补丁”,同时对房地产行业的金融调控政策也在加速收紧。特别是从最近两年的楼市调控趋势来看,楼市调控政策短时间内是不会放松了。就比如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认为,“房住不炒”或将成为永久性的调控政策,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房子也已经不再适合大众投资客。可以看出,随着房住不炒慢慢深入人心,未来房价走势也将越来越稳定。

第二大趋势:租售并举时代正在来临,以后租房也将享受和买房同等权益

最近几年,国家不仅在对楼市进行不断的调控,同时也在一直推进租售并举的方式来解决人们的住房问题,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模式已经成为了新的住房制度模式。特别是租售同权的政策,如果租房能够享受和买房一样的权益,那么很多买不起房子的人就可以通过租房来解决住房问题了。从2017年开始,国家就已经陆续出台各种措施来推动租赁市场的发展了,就比如北京、上海、南京、广州、郑州、武汉、重庆和成都等16个城市都被列入到了租赁市场发展的试点城市。因此可以看出,未来租赁市场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租赁房的占比会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随着租售同权政策的推进,以后人们也将越来越接受租房长期生活。

第三大趋势:住房资源过剩将成常态化,随着人们购房观念的转变,房价会慢慢根据真实的供需关系而慢慢回归合理水平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们国家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超过了40平方米,已经远远高于国际上发达国家城镇居民人均33平方米的住房标准。另外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超过96.86%的城镇家庭都已经有了房子,户均也已经超过1.5套,并且有40%的家庭有2套及以上的房子。可以看出,目前我们国家的住房资源不仅已经严重过剩,并且大部分人也都已经有了房子。

更重要的是,虽然目前我们国家的城镇化建设还在继续,但是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新建成商品房大约750万套,按照一套房子居住3个人计算,大约可以居住2250万人。而在过去20多年里,每年大约有2000万人流入城市。因此,就算城镇化建设还在继续,未来住房资源过剩也将成常态化了。而现如今国家对楼市调控政策在不断收紧,随着人们购房观念的转变,未来房价也会跟着真实的供需关系慢慢回归合理水平。

从以上3点可以看出,未来房价走势会越来越稳定,基本上不会有大涨和大跌的行情。随着租售并举和租售同权的政策不断推进,未来10年租房和买房的差距会越来越小。特别是租售同权政策的推进,以后人们在经济能力不允许的情况下,租房也同样可以解决人们的租房问题。

手头有闲钱,未来几年应存钱还是买房?4大趋势下,答案很明显

如今 社会 在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也从未停止过,常住人口的城市化率从98年的33.3%上升到现在的20年间超过60%,短短22年间,算下来每年都有1.3%的增长。城市户籍人口比例也从2013年的35.93%上升到19年的44.38%,“十三五”期间发放居住证超过1亿张,提前完成了落户任务。

独立经济学家李铁认为,户籍人口的城市化离70%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还需要十多年的红利期才能实现,在红利期结束后,将更加依赖外部市场。知名经济学家任泽平也肯定了城市化对“内需”的拉动作用,认为“城市化是内需的最大来源”,要走过去依靠走出去、高投资的发展模式,更多地依靠市场化和城市化。

根据《中国金融》杂志发布的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以实物资产为主。其中,房产又是重要的实物资产,户均房产价值187.8万元,占59.1%;同时,住房拥有率相对较高,为96%,即使是20%的低收入家庭,也有89.1%。

经济基础和房价基础相互支撑,经济在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和房地产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而且国内的房地产近20年来的发展非常好,2000年时全国商品房均价只有1948元/ ,但前不久相关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房价已经连续5个月突破万元大关,今年的整体房价将会突破“万元大关”,这是不争的事实,在20年的时间里房价上涨了5倍。而且这也只是“平均水平”,除了房价下跌的偏远地区,二线城市一般都在2万以上,涨幅超过10倍。

也导致了很多人在房地产业投资,毕竟资本都是逐利的,只要有利益存在,肯定会有参与者,而且房地产的高利润效应更加明显,据央行统计,到2020年,房贷已经达到7.87万亿元,相当于新增人民币贷款的4成。

但并非所有投资房产的都是炒房者,也有一些是为了对抗通货膨胀的理财行为,但是银行存钱的利率较低,所以他们选择了新的、更有效的投资载体,即房产。在当时,“炒房躺着都能赚钱”,在看到有人投资发财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资房地产,很多没钱买房子的人贷款也要凑齐首付,这就是房价近年来快速上涨的原因之一。

但是如今的高房价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刚需族难以凑齐首付买不起房;人们的消费能力普遍下降,实体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冲击;年轻人“不婚”、“恐婚”、“丁克”现象时有发生。并且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月光族,月光族到底是什么?在下个月开始之前,每个月挣的钱都会花掉,这是一个群体。与此同时,也用来形容赚钱不多,月收入只能维持基本月开支的一类人。

月光族一般都是年轻人,他们与父辈的消费观念不同,他们坚信“会存不如会赚”,对金钱没有那么节俭,也没有什么投资的知识和经验,许多人不清楚自己的财务状况,无法对自己的财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么从不理财,要么盲目投资。

那么,手头有闲钱时,是投资买房还是存起来更好?

在9月7日,社科院发布了2020年的《房地产蓝皮书》,分析预测今年房地产发展趋势,并指出近两到三年内国内房价将维持高位横盘状态。除了几个三四线城市以及个别地段、个别楼盘,整体上房价的大波动都属于小概率事件。

1.城市化进程放缓

其次是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60%以上,距离70%的发达国家标准已不远,增长速度在逐步放缓。加上16年来首次提出“房住不炒”的概念,这几年房价大涨的趋势已经被抑制,同时由于城市分化的出现,部分外流城市楼市失去了支撑,房价下跌的风险加大,楼市不再稳赚不赔。

2.二手房大量抛售

在房地产市场里,我们都说二手房市场是“房价的风向标”,而近年来,许多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都持续增加,挂牌量的不断上涨也代表着越来越多的炒房客为了变现,选择了抛售,但成交量却与之相反,在不断地降低。挂牌量的大量增加,会导致市场逐步转为买方市场,着急的人就难免会降价套现,于是房价呈现出一路走低的趋势,对买房人更为利好。

3.房住不炒

自16年“房住不炒”的概念首次被提出来后,经过四年的施行,从最开始的“稳地价、稳价格、稳预期”,到现在“限价、限购、限售”;19年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高达620多次,20年至10月也有420多次,无不证明了调控力度的逐步加大,越来越全面细节。

而20年8月底,住建部公布的“三条红线”政策,从房企的资金“源头”融资,收紧融资渠道,放慢了房地产企业拿地扩张的步伐。

加上之前新华社受权公布的“十四五”发展规划,未来五年对楼市的调控将更加严格,楼市将会出现大变化。

4.限制了流入楼市的资金

《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了解到,近期有大型商业银行接到通知,要求压减、控制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等房地产贷款的规模,新增涉房贷款的比例降低至30%以下。涉房贷款里还包含房抵贷等各类与买房相关的贷款,防止大量资金流入楼市,相当于间接降低了炒房的利润,对炒房有一定的限制。

总结:对于一套房子来说,至少要拥有五年,即使没有入住,也要付上五年的物业费,至少也是数千元。而不同的地区,房价是上涨还是下跌也说不好,有贬值的风险,存款则更加自由,属于旱涝保收的选择。李嘉诚也表示,“未来不推荐买房投资,但若是买房自住仍旧可行”。

关于买房的四个趋势和买房的格局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链接: http://www.dnjbh.cn/goufang/154497.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