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买车(日本人买车观念)

时间:2023-01-23 阅读:15 评论:0 作者:悠悠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日本人买车,以及日本人买车观念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日本人老百姓都开什么车

日本人老百姓都开本田N-Box、丰田雅力士、铃木Spacia、大发Tanto、丰田Raize。不同于中国人“以大为尊”的买车原则,日本是个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他们追求的车型往往都是小巧实用又低能耗。

日本主流车型简介日本人买车

丰田雅力士

日本本土销量占比最大的一个系列,其中包含有传统三厢5门掀背车,紧凑型SUV Yaris Cross和运动车GR Yaris。我们将之称之为“全球国民神车”,从1999年基于欧洲市场诞生以来,22年的时间风靡全球市场。

乐趣、可靠、经济等等,这款精致小车有太多优点日本人买车了。值得注意的是,Yaris并非国内的雅力士,它在日本本土销量排名全车系亚军。

铃木Spacia

铃木Spacia同样是一台K-Car,自2013年登陆市场,短短八年便销量便达到了百万级,看它的样子和五菱宏光MINI倒有几分相似。

这台车在香港、澳门也有售卖,价格约为22万港币,折合人民币差不多在18.39万元。

大发Tanto

小而可爱的K-Car,我们只能观摩观摩,这台车最大的亮点在于没有B柱,还用了侧滑式后车门,这是大发的经典作品。

对老人、小孩上下车,或者搬运货物都挺方便,这样一台实用之车,在日本起售价才1243000日元,折合人民币7.5万元左右。

日本汽车为什么这么发达

众所周知,在中国的城市道路上,以轿车和SUV为主,很少看到面包车的影子。在日本,你会发现面包车远比轿车多。令人惊讶的是,日本是一个消费水平高、年薪高的发达国家。为什么大多数货车都在街上?

一般来说,面包车前后没有突出的发动机舱和行李舱,外形看起来像一条面包,因此得名。面包车便宜,种类多,有大空舱,经济实用,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日本人更注重车辆的空空间和实用性。在已婚有孩子的情况下,运输货物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面包车的这些优点,他们对面包车更感兴趣。

另一方面,由于日本国土面积有限,车位资源也很紧张,没有车位证明是买不到私家车的,但是发动机功率、排量、宽度等都很严格的K型车却不受这样的限制,而且在日本买面包车还有补贴,所以这也是日本人买面包车的原因。

而且,日本的物质攀比心理不重实效。在这种环境下,买车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实际的用车需求,所以开面包车不会有面子的损失。在他们眼里,汽车只是一种交通工具。

然而在中国,情况就不同了。大多数人的攀比心理都很严重。此外,他们更注重汽车的价值,并将其视为地位和地位的象征。所以他们觉得开面包车没面子,自然面包车越来越不受人待见。

0.6排量的车在日本畅销,为何国内不行?

壹车热评,100%原创,谢绝搬运!

日本的0.6L排量的车名叫:K-Car,这是一种轻型自动车,它的车身规格是:长宽高不得超过3400X1480X2000mm,载客数不超过4个,载重不超过350公斤,排量不超过0.66L。

因为别看K-Car是轻型自动车,但它在日本的车型却拥有6安全气囊、电子稳定系统、坡起辅助、自动刹车、自动空调等等,高级点的还有方向盘加热,座椅加热,电动折叠后视镜等,连具有运动范的换挡拨片也会给你配上。如果这个车放在20年前,在那个QQ、奥拓等微型车畅销中国的年代被引进的话,K-Car可能还是会具有一定的市场地位。 放在当下K-Car则很难受到大众的接受了,看看现在奇瑞再次推出的QQ车销量就一目了然,中国车市微型车的时代已经翻篇了。

有人会说K-Car车身小,在如今大城市越来越紧俏的停车位面前,K-Car的优势是很大的,但壹车热评认为这只是一小部分的观点而已,否则奥拓也不会被“大众”打死,奇瑞QQ也不会艰难复活。

虽然日本的道路状况和我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我们国人的购车观念和日本还是相差很大的,壹车热评觉得我们属于是又喜欢车身大的,但又不喜欢特别费油的,所以我们在购车时经常会在意 汽车 油耗和空间 这两个概念,而这两个概念在K-Car身上只能满足油耗一点,空间就算了。而且我们国人的购车文化又深受欧美车企的影响,对排量和体型的是有着根深蒂固的思维,但对日本追求车辆小型化的 汽车 文化却不是特别的感冒,再加上我们国家在这方面也没有相应的鼓励政策,这就让K-Car这种微型车很难在我国流行开来。

那么有人会说20年前为什么微型车很流行呢?

壹车热评的答案是:当时我们的购车热潮才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而且那时候我们的国产车几乎处于白纸一张,而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也远不如当下,很多合资车的价格则是普通消费者很难承受的。

比如20年前,也就是1999年,北京、上海的月平均工资才1200不到,一辆普通的大众桑塔纳也要近14万,而桑塔纳2000的售价则更是高达近20万。如今北京、上海的月平均工资都已经到了8千左右,一年基本可以挣到接近10万,而现在一辆桑塔纳的价格是多少?可能有的地方打完折六七万就可以买到了。

那时候奥拓、夏利这些微型车的价格也都大概在7-8万左右,直到奇瑞QQ车在2003年上市之后,一下子把微型车的价格拉低到了4万左右,所以以当时人们的经济收入水平来说,奇瑞QQ一下子让无数人第一次圆了自己的购车梦。所以20年前之所以非常流行微型车,这是有深厚购车文化在里面的。

我们消费者现在走的购车之路,已经是欧美国家,乃至日本早已走过的道路,我们的购车观念还是更多的处于仅仅满足个人的某方面需求。这方面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都还没有形成一种 汽车 与城市、 汽车 与人文之间今后如何紧密发展的切实规划与思路。

比如城市交通拥挤,政府想到的首先是限行,其次是修路,但他们却没有想过为什么不能像日本那样大力推广小型车辆的制造与生产?用政策来鼓励还转变消费者的购车思维,减小单个车辆所占的道路面积?同时也减小了 汽车 排量,降低了尾气污染。

当然,这也仅仅是壹车热评的愚见罢了,政府官员肯定有着自己的更深次的考量。

话题有点扯远了,K-Car之所以在目前无法引入中国,还是跟我们的购车观念和政策加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K-Car小排量所带来的较低动力性,也恨不适合我们消费者的购车需求,在很多多山地区很不时候。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中国开始引进K-Car,且开始国产化,但K-Car这种小排量的车不仅要经受我国微型车市的重重考验,而且在小排量车方面,K-Car还得接受我们五菱大面包的考验。虽然五菱大面包的排量比K-Car稍微高一些,但它可是经受过无数“血与泪”的洗礼,是经受得起消费者考验的。

对于日本小排量车子为何不得我国消费者的青睐这一问题,若单单觉得是我国消费者的面子思想作祟那就太肤浅了。当然也不能否定这是原因之一,但和其他因素比起来,面子问题简直就是小事。

从地域上考虑,日本的0.6升的小排量车型就不适合中国。日本地域狭小,资源匮乏,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因此对于日本来说0.6升的小排量车子对日本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节省资源。当然也并不是说我国地大物博,就可以肆意使用大排放的车子。而是日本地域狭小,居民出行里程段,同时日本的地势平坦。因此使用0.6升的车子已然足矣。

而我国就不适合了,我们都知道,我国的地貌广阔,各种各样的地势都有。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较远,在这种情况下,要使用0.6的小排量的车子,就算在平坦路面,尚且困难。若遇到特殊路段,那就真的白瞎了。所以就我国地势这一条,就注定这种小排量车子不适合我国。并且,我国的家庭思想浓厚,一家老小加起来少说也得六七个人,若买这种小型车,逢年过节回家,也实在是不方便。

这种车在日本被称为k-car,这类车在尺寸上基本上都在长不超过3.4米,高不过2米,排量在0.66L之内。K-car目前在日本的保有量已经接近40%。2018年日本全年销售了527万台车,其中K-car的销量就占到了192万台!

一、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街道狭窄

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国土总面积37.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26亿,其中山区和丘陵占比达到近70%,人口密度达到347人/km²,是我国人口密度的2.5倍之多,土地资源在日本是极其宝贵和匮乏的,所以你会发现,日本的街道大都非常狭窄,像我国这种双向八车道甚至更多的道路,在日本那是不可能实现的。道路狭窄但车辆很多,作为小排量的K-car凭借较小的车身,更容易在城区灵活穿行。

二、日本国内政策扶持

在日本,有着“一车一库”的规定:买车之后想上牌照,就必须提供警察局提供的车位证明,但是买kcar就不需要。另外,在日本买车需要缴纳 汽车 税、消费税、保养费、重量税、挥发油税、 汽车 保险税等等税费,这些税收的支出是一笔很大的费用。而K-CAR的各项税费等都比普通 汽车 要便宜很多。

三、K-car看似很小,实则很大

这种四座的微型车,外观就像一个小方盒,虽然车身很短,看上去很紧凑,但是由于车身高度不低,车内空间还是有保障的,再加上日本人本身体型较小不算高大,一辆K-car载满四人还是不在话下的,并不十分拥挤。所以作为家用代步车,一辆K-car完全足够了!

四、消费者买车观念

日本人普遍将 汽车 视为一种代步工具,在购车时更考虑实用性和优惠性等方面,很少存在买车攀比的情况。并且 汽车 对于日本人来说并不是必需品,一是便利的交通工具完全可以保证出行,地铁、电车、高铁等等都非常经济;二是 汽车 使用成本太高,不经济,所以很多人并不愿意买车,即便买了也是选择这种Kcar微型车,而那些买豪车的人对于平民百姓来讲更是少之又少。

一、我国土地广袤,地形复杂

我国国土面积960多万平方公里,平原、丘陵、山地各个地形非常复杂,并且城市分布广泛,需要排量更大、动力更强劲的 汽车 来应对不同路段。显然为了保证正常通行,在我国道路驾驶K-car出行的话,显然是不现实的,山路爬坡动力不够,远途出行又跑不快,这种车肯定不能被大众接受。 如果说日本国内 汽车 是代步工具的话,那么我国则为交通工具!

二、国人买车好面子,攀比心理严重

现在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不管有没有用车需求,都要买车;手里有10万,要贷款买20万的车;你有一辆A级车,我借钱贷款也得买辆B级车。如果没辆车,年轻人谈对象都是个问题!买什么样的车似乎成为当下人们讨论最多的话题, “国产看不上,合资买不起”, 这也是目前很多年轻人买车现状,攀比心理太严重!更有很多小伙,买辆车搁置在家,自己外出打工, 汽车 成为了一个摆设。 可以这么说: 汽车 就像核弹,你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

三、国内新能源 汽车 发展迅速 , 微型车没有市场

近些年我国新能源 汽车 的飞速发展有目共睹,续航里程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稳定。像欧拉、五菱宏光mini EV、奇瑞eQ1等等一大批纯电动 汽车 充斥着微型车市场,3-5万的低廉售价普遍容易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并且后期用车成本比燃油车低得多,用作市区代步更加合适。像早些年的奇瑞QQ、吉利熊猫、比亚迪F0等这些微型燃油车都已逐渐被市场淘汰,所以排量更小、体格更袖珍的K-car注定在我国行不通!

总结

综上几点原因,就是为何这种0.6小排量 汽车 在日本盛行,反而在国内行不通的原因!

以上便是我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百公里仅3个油,尺寸小空间大,实用的K-Car为啥国内不受欢迎?实际上就是因为K-CAR在国内的“天敌”太多,根本不可能成为主销车型。

如果去过日本,会发现大街小巷最多的车型就是K-CAR,这种车体积小,因为座椅的布局灵活性高,内部空间却很大,排量0.6升,百公里仅仅约3升油。

K-CAR有什么特别之处?

K-CAR和国内的微型面包车还是有很多不同点的,不能简单说,面包车就是K-CAR。

1、K-CAR对于尺寸、排量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K-CAR长宽高分别不超过3400mm、1480mm、2000mm,都为四座,四个座椅均可灵活放倒,它的载重量不能超过350千克,排量不能超过0.66升。尺寸小,空间却不小,就拿本田N-BOX SLASH来说,得益于出色的空间优化,这台车的车厢内部长度和高度甚至比本田锋范还大。

2、K-CAR的技术先进

相比国内的微型车,至今还在用着上个世纪的发动机技术,日本的K-CAR技术可以说是十分先进,各大车企基本都会把自己最先进的技术用在K-CAR上,像缸内直喷、涡轮增压、混合动力、动能回收等等。

3、K-CAR配置较高

K-CAR虽然看着像廉价车,但是配置一点都不低,一般都配备有ESP、6安全气囊、自动空调、自动刹车、座椅加热等等,和国内的紧凑级车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相应的,K-CAR的价格也不低,相比国内面包车两三万块钱的售价,日本的K-CAR的售价基本都在10万元以上。

K-CAR为什么在日本这么受欢迎?

K-CAR就是一种高度特化的车型,它是为日本民众量身定做的一种车型,非常适合城市代步,可以说完美符合了日本人的用车需求:

1、日本街道狭窄,人口密度大,小尺寸的K-CAR在市区穿行,无论是掉头还是停车都非常方便。

2、日本国土面积相对较小,而且高速限速100,对于动力强的车型相对来说需求没有那么高。因为日本轨道交通发达,长途旅行一般会选择新干线,而K-CAR只需要负责城市代步就可以了。

3、K-CAR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在日本买K-CAR不需要车位证明,保险、年检、各项税费等都比普通 汽车 要便宜很多。

K-CAR为什么在中国没有流行开来?

中国很多城市的街道也很狭窄,实际上国内也曾引进过K-CAR,铃木的北斗星就是从日本引进到国内的K-CAR,但是最终还是停产了,那么K-CAR为什么在中国没有流行开来呢?

1、中国幅员辽阔,经常有跑长途的需求,小城市很多人收入有限,一个家庭只能买得起一辆车,而大城市通过限号,很多家庭只能买一辆车,所以这辆车必须兼顾更多的用车需求,功能性更强的SUV车型自然会成为首选,其次就是轿车,而K-CAR明显不适合作为家庭唯一用车。

2、国人买车更看重面子,尺寸小、品牌弱,看起来没有什么面子的K-CAR,自然很难获得国人的青睐。

3、除了国情的原因以外,K-CAR在中国也有很多天敌。往下有老年代步车、电动三轮车,由于法规政策不健全,这些车都能够城市代步,价格都比KCAR更便宜。往上有空间升级,价格更便宜的面包车,像五菱宏光、五菱之光等等,K-CAR的生存空间太小。

因此,实用性很强的K-CAR最终还是没有在国内发扬光大,不过,随着新能源 汽车 的兴起,很多电动 汽车 也是按照K-CAR的思路设计研发的。K-Car的动力和安全性能其实完全能满足城市代步需求,未来像欧拉这样的电动代步小车,也许会成为“中国的K-CAR”

别说0.6L排量的发动机,就算1.0L的,现在都没有几个 汽车 厂家有兴趣开发,也就吉利在1.0L三缸机上不遗余力宣传其参数多强悍、多牛逼格拉斯,搭载整车号称动力“小钢炮”,其余发动机厂家至少1.2L排量起步。

吉利1.0T三缸发动机

国人用车文化,开着搭载这种发动机的K-car没面子、不受待见。

没市场、没钱赚、厂家是绝对不会开发烧钱开发的,资本市场是敏锐的!

但是新能源电动化的今天,Mini EV在我国可能会快速推广,已经出现了苗头。

K-car在日本:

2020年上半年,疫情如此严重,但K-car总销量62万辆(燃油车),成绩斐然。排名第一的本田N-box 超10万辆,每个月近1.5万台,足见日本人对Kcar的喜爱。

MINI EV在中国

在电动车疯狂补贴,电池技术非常不成熟的时期,曾经的Mini EV销量非常疯狂,畸形发展,以知豆为代表。然而国家严查补贴,加之技术不成熟,很快产业消失。

随着 动力电池技术发展和成本大大降低 ,五菱宏光MINI EV成“国民神车K-car”,不到3万的价格,上市20天订单破5万, 9月、10月销量连续超过2万台,碾压第二特斯拉Model 3,虽没有可比性,但也是消费者对K-car的一种态度!

估计此车将会持续火爆、领创中国进入电动K-car时代!

国人好面子,MINI EV出现,是理性消费,还是昙花一现?

对了,您刚说的0.6L的发动机呢,可能要去博物馆了。

我在日本工作了六年多的时间,确实如题主所说的这样。在日本0.6排量的 汽车 保有量是非常高的,这类 汽车 还有一个专门的名称k-car。

日本虽然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但是日本的豪车所占的比例比中国要低得多,日本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使用小排量车,即便是大部分有钱人也基本是购买雷克萨斯或者是皇冠,出租车基本上都是以皇冠为主。

而欧美车在日本手段的比例非常小,BBA更少,据说在日本开奔驰宝马的大部分都是黑 社会 或者是暴发户。而绝大多数的普通家庭都是小排量车。

而国内虽然目前大众的消费能力还不如日本高,但是小排量车的销售却受阻,基本上买车的人都会购买排量1.5以上的车,其实这种种差异也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日本由于国土狭小,城市人口密度高,土地比较金贵。所以,处处充满着小的概念,不仅是 汽车 小,而且房子面积也小,大家有很多人都到日本去 旅游 过,住的酒店房间面积大都是非常小的,有的床与墙的距离人走过去都比较困难。

日本的公园也相对较小,曾经在地图上看到有一个公园,可找过去以后却发现还不如国内一个农村的院落大。而且由于土地比较宝贵,所以日本的停车场车位面积也都比较袖珍。

日本的道路也都非常狭窄,城市即便是首都东京,大多数的道路都是两车道或者是单车道的单行道,大的车在里面行动比较困难。不仅如此,日本的餐具都比中国的要小。

第二就是日本是一个缺少资源的国家,几乎所有的燃油都需要进口,所以日本从国家层面就鼓励国民购买小排量车,在税费等方面的政策也是向小排量车倾斜,日本每年的 汽车 税都是按照排量递增的。

第三点,日本在购房、购车方面更加注重的是实用性,并没有像国内因为找对象结婚等因素的购买行为。所以大部分人的决策要素就只是满足自己的实际需要,而大部分日本人都是沿用了购买微型车的习惯,所以这也就成了这样一种风景。

而相较于日本,国内则完全不同,我们大中国以大而著称,我们的建筑讲究的是恢弘,我们的广场都是以面积宏大而使人震撼,我们的马路都是以宽广而著称,很多县城里的马路干道都达到了双向八车道甚至十车道。

汽车 当然也不例外,大家都追求的是以购买豪车为荣。尽管在改革开放之初像奥拓、铃木这样的小排量车曾经风行一时,那时候很多人有车就已经是非常风光的事情,但这种行为并不代表国人的内心追求,而是迫于当时经济环境的被迫选择。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越来越富裕,所以大家在买房买车等方面都逐渐的回归了自己传统习惯,房子都要买大的,车也要买大的,起码买个1.5以上的,买个1.0以下的就是逆潮流的操作。

虽然我们国家和日本一样也是从各方面鼓励大家节约能源,购买小排量的车,但是这些因素相比于国人的传统习惯都不是事,其实很多的购车行为承载着更多的因素,更多的考虑的是面子,因为很多的小伙子找女朋友的条件之一就是有房有车,房子和车子的档次也就成了衡量一个小伙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其他的因素都是次要的,所以大家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尽量的买更高档更大的车。所以早期的一些微型车企业要么转向大排量车,要么退出市场,像日本的铃木已经退出了中国市场。

当然,任何情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就目前来说,在国内微型车又迎来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近些年有很多的退休人员都希望有一台,体积小,耗能低的小车用于代步、购物、接大孙子,所以这些年老年代步车能够大行其道。

但是现在随着国家对于低速的老年代步车的规范和取缔,这一块的市场需求,正好是小排量微型 汽车 和纯电动汽微型 汽车 的市场机遇。所以现在价格在两万多到六七万的小型电动 汽车 新车不断出现,近几年将会有一个好的发展机遇。

0.6L排量的车子叫Kcar、这种车仅仅在日本流行,或者说并不能算流行、更多是一种在条件不多时的选择罢了,没错这所谓的Kcar完全是在政策促进下的车型,并不是说消费者多喜欢它,只是政策对Kcar提供的帮助足够大,所以Kcar自然就在日本形成规模,而咱们以及欧美没有对Kcar车型的政策扶持,这Kcar车型在别的区域自然就没有太理想的销量!

对于 汽车 市场而言,除了会受到消费者的认可程度影响外,政策倾斜对市场的影响同样是不可忽视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最近几年一直在普及 新能源 汽车 ,因为燃油车再消费者认知里已经形成很深的印象,所以推动新能源是存在困难的,这时就需要政策上给予一定程度的支持,比如消费者买新能源车有 高额补助、保险便宜、无购置税、新能源车牌 等等,在政策的促进下、新能源车子的销量大幅度上升,这与Kcar的流行有相似之处!

很多朋友都认为日本最流行的是Kcar?实际上日本家用车最流行的是各种品牌的MPv、这才是最主流的日本家用车,而Kcar只是在一辆保姆车满足不了日常所需时、提供补充作用,所以日本大部分家庭用车结构都是以MPv为主而以Kcar为辅( 双车结构 );当然在政策上对这类Kcar是比较支持的,比如Kcar 价格很低、保险收费很低、检车费用低 、最主要的是购买这Kcar 不用提供车位证明 !要知道在日本购车虽然便宜、但其它车型是需要有车位证明的,但这Kcar不需要,所以很多家庭的第二辆车、都选择了Kcar,如上图一户建只有一个车位、第二辆车只能买不需要车位的Kcar了(当然也有大的一户建,拥有2、3个车位,但这样的太少见了)。

Kcar很难适合其它地区

日本家用车比较常见的是丰田noah、这属于小一号的埃尔法,其次就是丰田埃尔法、以及本田奥德赛,这三款都属于MPv;Kcar比较流行的是本田的N_Box;日本的车子比较便宜,比如埃尔法门槛价格为380万日元、折合咱们25万左右;而noah价格更便宜、所以这类Mpv车型在日本是绝对的主流;埃尔法与咱们着的售价相差很多,但Rav4这类Suv的价格与咱们这的差异反而不大,所以自然就以MPV车型为主要家庭用车了,这与咱们这其实有相似点、比如咱们的很多家庭也开始选择了MPV如五菱的产品!

所以说MPV车型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普及,无论是咱们的 汽车 市场、还是欧美 汽车 市场,MPV车型都似乎形成了共识;至于Kcar、不仅仅是在咱们这不流行,在欧美等发达地区同样是不流行,欧洲流行旅行版轿车、北美流行大型皮卡、而咱们则是体现在SUV车型上,可以说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流行趋势,并不是在日本畅销就能证明Kcar有多好、只能证明这类车型适合那里的环境,但有没有考虑过Kcar适合我们么?要知道在咱们这、大部分家庭都仅仅有一辆车。。。

也就是说小两口、双方父母、孩子需要共同使用一辆车,6、7个人用一辆Kcar多难受?日本家庭是以MPv为主、Kcar为辅助,欧美平均每个家庭2、3车,所以都对单一车辆空间要求不大,再小的车子、前排空间都不差,后排只要不坐人、那么车大车小无所谓,但后排如果需要乘坐呢?那么后排空间的大小就重要了,谁不想舒舒服服坐着呢、这没有错,所以在咱们这小车一时半会流行不起来,不过等未来咱们 汽车 进一步普及、家家两三辆车时,自然就不流行大车了,因为后排座椅使用率下降、轴距长短意义就不大了!

日本确实是超小排量车型生长最旺盛的地区。

K-car(轻自动车)作为日本 汽车 文化的标致之一,它有着排量小、底盘低、很能装的特点。严格定义上,K-car的排量不超过0.66L。然而就是这种超小排量车型,常年可以在日本 汽车 销量榜前十中占到一半以上。

2018年年度日本本土销量冠军就是本田N-Box。N-BOX作为一款K-car,仅仅比飞度短了10mm,达到2520mm,要知道飞度车长接近4米,足足比N-BOX长了600mm。

那为什么K-car在日本畅销,在国内却不行呢?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1. 生活环境使然

K-car动力虽然不够好,但在城市内够用。日本国土面积小,这种小方盒子车更适合在城市内穿梭。加上K-car号称空间魔术师,大家也不用担心车子不能装(上面聊到的本田N-Box就是典型)。除此外,日本铁路系统发达,到周边城市依靠铁路反而更加方便。

相比之下,国内城市道路虽然也日渐拥挤,但国土面积很大、城市发展快(道路质量较差)、经常有需要长途驾驶的情况(如新城市居民返乡等),等等原因,使得这种小排量的车型优势发挥不出来。

除此外,虽然国内高速只要求车型最高车速超过70km/h即可放行,但K-car通常最高车速不会超过100km/h,所以跑起高速来会很难受,这种只能限制在城市内使用的车型,会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2. 政府是否支持

日本政府为了推进K-car的发展,颁布的很多优惠政策以及限制法规。比如买正常尺寸的车辆,必须有相应的停车位证明。虽然不管是自家建造的车位,还是租用的车位都行,但要求租用的车位离家不能超过两公里,否则车子无法上牌。但购买K-car不会受此限制。

3. 买车用车文化

国内对大尺寸、大空间的需求极为旺盛,像SUV能够在世界范围内火起来,国内没少提供支援。

五菱宏光作为国民神车,它的出现就很符合国人的胃口。皮实耐操、能跑高速也能走非铺装路面,能拉人也能拉货,油耗也在接受范围内。可以说这类车型进一步挤压了K-car在国内的生存空间。

总之,我们不要神化了K-car的作用。K-car的盛行其实也是日本经济大环境滑坡的一个典型佐证,在经济好的时候谁不想买大车呢。国内之所以超小排量车型不流行,原因很复杂,能看到这和本土文化有关、和政府支持有关、和五菱宏光等车型的出现也有关。

因为日本都是小车身重量轻,小排量高动力低油耗。中国人喜欢大车身重量就重了,小排量拉不动了。

中国很快就要学日本了。平时出行省油省钱,小排量车够用了。

将来大排量车,茅台酒,必走下滑之势。

日本人不买雷克萨斯的原因

1、日本人不太喜欢购车

日本土地面积小,并且枢纽站十分健全,因此针对日本人而言,车并不是必须品。对比起车而言,电子设备才算是日本人的必须品,高端智能手机、电脑上这些相比车更为关键。

2、小轿车更为合适日本人

在日本有一种十分非常的车辆类型,那便是Kcar。Kcar的特点便是体型小并且功能丰富,特别适合日本窄小且贵重的土地状况。仅有富人或是生意人,必须 在脸面上凑合,才会开大车,因此 日本人广泛没有选购雷克萨斯的冲动。

3、雷克萨斯没有BBA高级

最好是的一直是其他人的,这一原因在全世界都能可行,自然也包含日本。针对日本人而言,雷克萨斯自始至终没有BBA来的高级,因此 日本人买豪华车,也是和大家一样更为注重其他豪华车品牌。

中国的情形与日本反过来,越发没有钱的人越买豪华车,开丰田汽车丢面子,负债累累也需要买雷克萨斯。那么想的人一般都忽视了一个难题,那便是养一台雷克萨斯并不划算。月薪是多少养起得雷克萨斯?月薪没有1万之上,养丰田汽车就很费劲,而养个雷克萨斯,至少都需要有1万5的月薪。

以雷克萨斯ES300h为例子,车用汽油版四年十万千米基本保养完全免费,油电混合六年十五万千米基本保养完全免费,六年全部保养步骤走出来,均值一年在保养上应花1200块。而依据买车人的出行状况,ES300h的平均油耗是6.3L/100km,一年提升的里程数均值也得有20000千米,依照如今92汽油5.6元/升的价钱,一年的油钱必须7056元的油钱。

光保养给油,一年就需要耗费8000几块;再再加上停车收费、洗车钱,一年一共要在车上资金投入最少1万块,这还没有算出意外的检修、保险费用、车船使用税及其其它杂费。

为什么在日本本土较少看见凯美瑞、雅阁、卡罗拉等车?

先说一些题外话 首先在日本基本大家都开日本的本土车 首当其冲的就是丰田 本田 日产 马自达这些品牌 雷克萨斯一般是日本的社长开的 bba较少 奔驰一般是日本暴发户或者黑 社会 开 宝马因为以动力为主 但是日本年轻人又没有钱所以开的人较少 奥迪的话A6是基本看不到 能看到的就是A5 A7 Q5 Q7多一些 另外这边日本老头喜欢开保时捷 开路虎的少之又少 至于车型 日本人以商务车和节能减排的小k为主 轿车 suv较少 原因有几种

一,日本本土土地面积小 相反人口密度大,尤其是在城市,寸土寸金,停车位价格高昂,甚至一些房子不能满足一家一个停车位,直接导致的结果有两个,一是普通城市人不买车,更多的选择发达的地铁交通出行,二是车位普遍偏窄偏短,四米五以上的三厢车基本上直接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停车困难。

二,战后的日本由于用地紧张有一项特殊规定,市民购买 汽车 必须先租到停车位,否则无法办理购车手续。后来政府为了拉动 汽车 消费又另立新规,购买排量0.36升以内,尺寸不超过规定(长3.4米,宽1.34米,高2米)的车可以不需提供家用车位证明后来又把排量增大到0.66升,宽度增大到1.48米。

于是法规导致了现在短短胖胖的k-car在日本盛行,从最早的斯巴鲁,大发,到后来的本田,日产,连开始对k-car不屑一顾的丰田最后也不得不顺应潮流的加入其中,可见k-car在日本的威力,据2019年的统计,k-car在日本的销量已经占日本车市总销量的接近40%。

在日本2019的 汽车 销量排行榜上,前十名除了排行靠后的卡罗拉和普瑞斯,剩下的几乎一水儿的k-car。

三,日本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家,包括用车,这一点和中国的政府公务员买车差不多,在日本,只有40岁以上的管理人员才有资格购买凯美瑞,雅阁之类的B级车,没有法律法规,全是潜规则盛行,而且循规蹈矩的日本人几乎从不越雷池一步。

基本上由于法规,收入和等级规则造成了日本人如今的用车习惯,k-car流行,基本上相当于中国大陆的电动车和台湾的踏板一样,成为下里巴人的代步工具,卡罗拉之类的三厢小车还偶尔能见,至于B级车和suv更是中产阶级以上人士的阳春白雪。

你好 我是石门车谈~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专注日系德系车型,有问必答!!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令您满意,解决了您的问题,点赞加关注,就是对我最好的支持!谢谢!! 因为日本的车位费和拥车费用很高,日本人口密度大,导致车位地方紧张

因为车位和地方狭小的原因,日本是很少见到中型车以上的车型的,最多见到的就是小型MPV车型和Kcar车型,Kcar超高的实用性,让日本人民非常青睐这种车型,同时占地方更少,这种车型设计往往是窄小的车身,窄而高,但是空间缺不小,开过日系车的朋友们都知道,日系车的空间挖掘真的是非常厉害,就算尺寸最小车厂不足4米的本田飞度,空间也不小。

日本人买车观念和我国观念不同

国人买车讲究的是空间外观都要大,品牌也要豪华品牌,在国内 汽车 更像是一个被赋予了社交属性的交通工具一样,而在日本恰恰相反,尺寸越小的车型,销量越好,日本人买车并不是看重品牌价值,而是实用性,停车容易、油耗低、空间大,才是日本人买车用车的第一诉求,对于日本的普通家庭来说,这种车型是非常适合他们的。

原因有几个。

一,日本的人口密度大,尤其是在城市,寸土寸金,车位的价格高昂,一般人根本买不起,甚至是租的价格由于其稀缺性也让普通人难以接受,直接导致的结果有两个,一是普通城市人不买车,更多的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二是车位普遍偏窄偏短,四米五以上的三厢车基本上直接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停车困难。

二,战后的日本由于用地紧张有一项特殊规定,市民购买轿车必须提供独立家用车位证明,否则无法办理购车手续。后来政府为了拉动 汽车 消费又另立新规,购买排量0.36升以内,尺寸不超过规定(长3.4米,宽1.34米,高2米)的车可以不需提供家用车位证明后来又把排量增大到0.66升,宽度增大到1.48米。

于是法规导致了现在短短胖胖的k-car在日本盛行,从最早的斯巴鲁,大发,到后来的本田,日产,连开始对k-car不屑一顾的丰田最后也不得不顺应潮流的加入其中,可见k-car在日本的威力,据2019年的统计,k-car在日本的销量已经占日本车市总销量的接近40%。

在日本2019的 汽车 销量排行榜上,前十名除了排行靠后的卡罗拉和普瑞斯,剩下的几乎一水儿的k-car。

三,日本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家,包括用车,这一点和中国的政府公务员买车差不多,在日本,只有40岁以上的管理人员才有资格购买凯美瑞,雅阁之类的B级车,没有法律法规,全是潜规则盛行,而且循规蹈矩的日本人几乎从不越雷池一步。

基本上由于法规,收入和等级规则造成了日本人如今的用车习惯,k-car流行,基本上相当于中国大陆的电动车和台湾的踏板一样,成为下里巴人的代步工具,卡罗拉之类的三厢小车还偶尔能见,至于B级车和suv更是中产阶级以上人士的阳春白雪。

在日本的话中大型车卖的最好的应该是锐志和皇冠这两个车了,像大众,福特,起亚,现代这些都几乎没有的,日本人喜欢小型车,因为日本有法律规定的,没有车位好像不准买车的,只能买小型 汽车 像北斗星这样的 汽车 叫k-car排量非常低,非常小的 汽车 ,这些 汽车 足够日本家庭使用了。

凯美瑞,雅阁这种 汽车 的研发最早应该是为美国市场研发的,因为美国人喜欢大车,质量可靠的车,因为美国修车非常的贵,这就导致可靠性高的日本车受到了欢迎,先后开发了雷克萨斯,讴歌,英菲尼迪等品牌,几乎比较大的车都是为美国人开发的,至于皇冠,锐志这些中型车才是日本人爱买的,当然买这些车好像必须自己有停车位的,没有停车位是买不到的,只能买K-CAR这种代步 汽车 。

日本是个极其特别的国家,资源稀少,人多地少,还经常遭受台风、海啸、地震。所以日本几百年来就是去当倭寇从别国抢夺资源财富,朝鲜、中国、东南亚、包括俄罗斯都是深受其害。但我们又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精明,二战失败后全民一心,创造了世界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 汽车 工业更是日本崛起的支柱产业,一个 汽车 岗位更是带动了7-10个其他行业岗位。

日本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的用车习惯:

1、日本街道上超过90%的车都是自己国家的品牌;

2、90%以上的日本车不带天窗;

3、混动车逐渐占主流,手动挡车型越来越稀有了。

4、在日本极少见到性能车,SUV很少,轿车也很少。

5、曰本家庭用车首选MPV,个人用车首选两厢车(车长约4米以下,排量大约1~1.5L),女性和老人首选轻自动车(车长约3.4米以下,排量0.66L)。

6、曰本道路狭窄,小区更狭窄,停车场则是太太太狭窄了。

7、日本选车方向:小和实用性,因为车太长在日本开起来会很费劲。

8、曰本路况非常好,所以日本 汽车 的底盘都非常低。全国的道路都修得像水面一样平,开车根本不用考虑车的性能问题,

9、日本十字路口红路灯的密集程度全球第一,加油后马上就减速等红灯。在日本买豪车、跑车是用来等红灯烧油的吗?

10、日本满街的"方盒子"kcar,短平挫的才是他们的真爱!

K-car 的两大优势: 尺寸优势和空间优势 ,低油耗、低成本。K-car同时拥有着非常经济的油耗、宽敞到极致的座舱空间,这正是日本人所需要的出行工具。因为日本资源短缺,日本人“务实”的消费理念决定了不能消耗太多战略能源,对钢材、能源的控制都达到了苛刻的程度。

日本 汽车 经销商协会以及日本微型 汽车 联合会对外发布了2019财年(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日本本土的 汽车 销量排名:

①第一位:本田N-BOX 销量:247,707辆。连续三年收获第一,是日本本土的“神车”。

②大发Tanto 销量:172,679辆。比上一财年销量大涨121.1%。

③铃木Spacia 销量:159,799辆。

④日产Dayz 销量:154,881辆。

⑤大发Move 销量:118,675辆。

⑥丰田卡罗拉 销量:114,358辆。这是排名第一的轿车,只能在总销量中排在第六,全球销量第一在自己的祖国混得这么惨,真让人同情。

接下来的是丰田普锐斯(销量113361辆)、丰田塞纳Sienta(销量108067辆)、日产Note(销量105908辆)、“小埃尔法”丰田Roomy(销量92890辆)。

目前日本的 汽车 销量排世界第三,仅次于中国和美国,差不多是中国的四分之一,2017年523万辆,2018年527万辆,2019年519万辆。盒子车是日本 汽车 市场的绝对中流砥柱,这就是真实的日本 汽车 市场。

中国也出产过类似K-car的铃木北斗星,长城酷熊,但是最终都被涛汰出局了,因为开出去太没面子了,中国的理念是我们地大物博,我们财大气粗,我们就要开豪车,要开大车,根本没必要去考虑什么环保节能。豪、更豪,大、更大才是我们 汽车 的发展方向,要不为什么一台日本卖20万的丰田霸道到国内就炒到40-50万。

日本国土少,城市人口密度大,道路狭小,停车位也是非常迷你,所以他们多数都买非常小巧精致的 汽车 ,被叫做“K-CAR”,国内北斗星在日本就是典型的K-CAR,当然,日本国内使用的K-CAR配置非常高,空间利用非常灵活,绝不是北斗星那么简陋。另外要特别提出来说的是日本买车之前,要证明自己有车位,这个车位并不是政府划定的,只要是自家附近不影响他人的,可以停下车辆的空间就可以。而日本狭小的社区,这种停车位通常也是非常迷你的,如果是凯美瑞那种B型轿车,会有各种行驶与停车困难,并且远没有K-CAR实用。所以中大型乘用车在日本少见是非常正常的!

凯美瑞,是丰田 汽车 的“北美版本”,是为北美开发的车型,2004年第一版推出时是当时丰田 汽车 中体型尺寸最大的。

那是因为你没去过日本

我去日本见的最多的车就是铃木,然后皇冠,偶尔有雷克萨斯,在日本一周没见过奔驰宝马,凯美瑞雅阁这种偶尔见

根据国情有关。

日本国土面积有限,道路宽度有限,所以小型车在日本特别流行也实用。比如:铃木的浪迪、本田的nbox这样的宽度比较窄的车型非常受欢迎也比较实用。

而凯美瑞、卡罗拉这样比较宽车身的车型,设计初期丰田也没打算在本土普及。而注重环保的日本,也喜欢小排量比较环保的车型。

综合以上,可以说明为什么日本本土很少有凯美瑞、卡罗拉这样的车型了!

日本人买车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日本人买车观念、日本人买车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链接: http://www.dnjbh.cn/gouche/169780.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