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纣王教育儿子,以及历史上纣王的儿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据说商纣王的儿子差一点点就灭了周朝,他的儿子有何本事?
商纣王的这个儿子,叫武庚,历史上对他的记载不多,但是有一点让人十分震惊就是,在周武王死后,他差一点推翻周朝重新建立商王朝。
据说商纣王从小便勇猛过人,能够与猛兽搏斗。而他的这位儿子武庚,也恰好遗传到了他父亲的良好基因。
纣王
后来,纣王自焚于鹿台,商超被灭,周武王将被捕作俘的武庚释放,别让他去管理自己的旧国子民。同时周武王还在朝歌周围设立了邶、鄘、卫三国,让自己的三个亲兄弟去担任国主,同时监视武庚,防止武庚叛乱。
管叔
但是很不幸,周武王在登基第二年后便宣布去世。周武王去世后,他的儿子周成王继位,由他的弟弟之一周公旦辅助。而此时监视武庚的国主之一——管叔便不乐意了,按理来说她是众位兄弟中最年长的一个,理应由他来监国辅助。于是,刚建立的周王朝显现出了一丝丝动摇。
这时候,作为局外人的武庚暗自联络三位国主,同时又将自己早就联络已久的殷商旧地东夷的徐、奄等国搬上台面,预谋叛乱。如果此时能够联系上远征东夷的那一支商王朝军队,那么武庚灭周复商就指日可待!
可是现实就是如此的残酷,在危难关头,周王朝的各位皇亲国戚都统一认识到了此次危难席卷而来的重大影响,纷纷严阵以待。
武庚最后,终究还是败了。可是不得不说,作为一个被灭国的皇子,在他国的重重监视下还能抓住短短的动荡,掀起如此大的波浪,仅差一点便能重建商朝,武庚,真的很厉害。
商纣王的儿子是如何差一点成功复国的?
在历史上,商纣王以“荒淫无道、残暴无德”而著称,但商纣王有记载的儿子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武庚;而周文王却是一副完美圣君姿态,但周文王有记载的儿子却有十八个之多。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商纣王究竟是不是昏君,周文王是不是虚有其表的问题,主要说的是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历史上对商纣王的这个儿子记载其实并不多,但就是这么个人物,却在周武王死后,差点推翻周朝,重建了商朝。
据说商纣王天资聪颖,有口才,行动迅速,接受能力很强,而且气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格斗;而他的儿子武庚,显然也继承了其父的基因传承,聪明好学,深得宠信;但武庚并没能如愿的继承父亲的基业,在商纣王自焚于鹿台后,商朝被灭,武庚成了俘虏;但周武王并没有处死武庚,而是让武庚管理殷商的遗民;但周武王也并不是就如此放心武庚,为防武庚叛乱,周武王又在朝歌周围设邶、鄘、卫三国。
其中朝歌以东设卫国,让自己的亲弟弟管叔来管理,朝歌西南设鄘国,让自己的亲弟弟蔡叔来管理;朝歌以北设邶国,让自己的亲弟弟霍叔来管理。这管叔、蔡叔和霍叔都是周武王姬发同父同母的亲弟弟,周武王选择相信他们也是没错,其实他们的任务就是监视武庚的,如果武庚有任何举动,那三国则同时进兵,围攻武庚;所以卫国、鄘国和邶国又被称之为“三监”。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周武王忧虑太多,故而在周朝建立的第二年便因病去世了,比起他爹周文王九十七岁高龄来,相差实在太大了。周武王死后,他儿子周成王姬诵继位,由于周成王年幼,于是便由周公旦(周武王的亲弟弟之一)代行王事。但是周武王的诸多弟弟中以管叔最长,按照兄终弟及的惯例,他最有资格摄政,因此周武王的遗命被他认为是遭到了周公旦的篡改,加上周公制定的礼制严格限制诸侯势力,引起了周武王群弟的不满和猜忌。
而武庚早有复国的野心,但是一直都不敢表现出来,此时见到周朝的众诸侯不和了起来,觉得机会到了,于是便暗地里联合原本监视他的管叔、蔡叔和霍叔,而且又和殷商旧地东夷的徐、奄、薄姑等方国串通,预谋叛乱反周;此次叛乱席卷了半个周王朝疆域,对于刚刚建立仅数年的周王朝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如果武庚能联系到当初远征东夷的商王朝军队的话,周王朝将再无翻身的机会了。
在此危难之际,周公旦团结召公奭,采取果断措施,亲率大军东征;加上姜子牙父子也尽心尽力辅助周公旦,或坐镇京都、运筹帷幄;或领兵东征、冲锋陷阵;或左右呼应,东西夹攻。故而武庚很快就兵败被诛,而后周公旦又杀管叔、放蔡叔、贬霍叔,将朝歌“殷顽”迁于洛阳管教。武庚覆灭后,周公旦继续东征,经过三年艰苦斗争这场动乱才告平定;据说周公旦的军队,一直打到了江南地区,可见此次叛乱影响的范围之广,但也算是彻底清除了商朝留下的反叛势力了。
虽然武庚反叛最终还是失败了,但还是很佩服武庚的,作为前朝王子,身边有重重监视,但他能充分看清形势,利用周王室短暂的动荡,迅速拉拢监视自己的人一起反叛,最终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势力;可惜他遇到的对手是周公旦和姜子牙等人,或者说如果周公旦稍微迟疑一两年,让武庚等人准备充足的话,接下来的战局就不好说了。可惜,周公旦就是一个行事果断之人,首先就是消灭此次叛乱的核心人物——武庚,失去了武庚,此次叛乱也就完成了一大半了,剩下的都只不过是散沙而已。
商纣王有儿子吗,商朝灭亡后他的儿子什么下场?
纣王的儿子叫做武庚,周武王兴兵伐纣,商纣王自杀,商朝灭亡,周武王把武庚封到了商朝旧地朝歌,并在他的四周安排了了自己的三个弟弟监视武庚,后来武庚起兵叛乱,兵败被杀。
武庚从小就聪明好学,很受纣王的崇信,周武王伐纣成功后,纣王自焚而死,为了安抚忠于商朝的臣民,周武王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分封到了商朝旧地朝歌,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安阳,为了防止武庚叛乱,在朝歌周围设邶国、鄘国和卫国,把自己的几个弟弟霍叔从霍国迁到了朝歌北边的邶国、蔡叔从蔡国迁到了朝歌西南的鄘国,管叔从管国迁到了朝歌东边的卫国,让他们从东西南北不同的方向监视武庚。
周武王商后四年病亡,他的儿子成王姬诵只有十三岁,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代理朝政,蔡叔和管叔因为不满周公执政,所以就和武庚密谋反叛,史称三监之乱,周公东征,讨伐叛乱,武庚兵败被杀,周公以纣王的庶兄微子继承殷祀,在宋这个地方建立宋国,周公的几个弟弟中管叔被杀,蔡叔被放逐,周公利用三年时间才彻底消灭了商朝残余势力,巩固了周王室的稳定发展,为成康盛世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在小说封神演义中,描写纣王的两个儿子殷郊和殷洪是广成子和赤精子的徒弟,后来听从申公豹的挑拨和周军作对,最终被杀,都是小说家言不足为信。
差一点就被复国成功了,商纣王的儿子究竟有多厉害?
武庚之乱是西周初年一次重要的政治性叛变,这次叛乱一度动摇了西周国本,若不是周公旦力挽狂澜,或许西周王朝很快也会被灭国。武庚之乱的发起人就是武庚,他是商纣王帝辛的儿子,为了复辟商朝,武庚才冒险发动了这一次叛乱。
武庚是商纣王的嫡子,商朝灭亡后,周武王姬发曾为了笼络商朝遗民,遂命武庚守护商朝封祀。周武王对于武庚很是宽容,其在位期间,曾将商朝遗民悉数归于武庚管辖,不过,也正是以为如此,才造成了武庚后续的叛乱。
随着归附武庚麾下的商朝遗民越来越多,武庚遂有了取代西周的想法。周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继位,在这种情况下,武庚遂开始了复国的准备。辅佐周成王姬诵的正是周公旦,周公旦是西周宗亲,其对西周王室忠心耿耿,不过,周成王年幼,其刚刚继位,就听信谗言将周公旦流放于东部,后来,由于太公望和召公奭的据理力争,周公旦才重新回到周王畿担任摄政。
周公旦摄政,一些奸臣自然不满,其中,就包括西周所谓的三监管叔鲜和蔡叔度。管叔鲜、蔡叔度是和霍叔处是周武王当年为了防止商朝遗民造反而设立的诸侯,且这三监也几乎掌握了东都洛邑原商地所有的大权,在周武王在位时,三监尚没有反叛的心思,但随着周武王去世,管叔和蔡叔便有了反叛的举动。
管叔鲜和蔡叔度历来对周公旦不满,他们为了篡得西周大权,遂甘愿听从武庚的摆布,于是,三监便联合商朝遗民起兵造反了。
三监和武庚所掌握的地区,几乎皆为肥沃之地,况且还有一些小的诸侯国参加,周公旦自然对这一次叛乱非常重视。若三监得逞,西周王室很有可能被奸佞倾覆,国家也会重新回到商王朝的统治之下。周公旦为了平定叛乱,开始调集重兵。
据史书记载,武庚之乱几乎动摇了西周国本,黄河以东,除了西周所分封的一些忠于王室的宗亲和功臣诸侯国,几乎所有的蛮夷国家都参与了叛乱。归附到了武庚麾下的,就有五十一国,这些国家组成了新的联军,开始西征攻打周王室。面对着这次叛乱,周公旦震惊自若,他深知,此战必须要一鼓作气,只有彻底消灭了武庚,才能重塑周室威严。周公旦在成王的支持下,开始调兵遣将。
平叛战争,周公旦自己做起了三军统帅,他依靠着周成王的支持,开始率领朝廷兵马东出作战。周公旦早期曾跟随周武王东征商朝,所以他亦有一定的军事才略。为了消灭武庚,周公旦决定首先对三监诸侯国发动进攻。
周公旦为了剪除武庚羽翼,遂对管叔鲜和蔡叔度发起了猛烈得进攻,朝廷兵马势大,且人数居多,管叔、蔡叔和霍叔很快便遭到了大败。与此同时,周公旦又调集重兵合围武庚,经过这一连串的打击,武庚终于遭到了大败。
关于纣王教育儿子和历史上纣王的儿子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